《最大的书》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大的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大的书》教案1
【教具准备】
一棵大苹果树。(能贴在黑板上)
用吹塑纸做成的写有生字的10个大苹果。(课文中要求认的10个字)
小黑板。
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卡12个。
【教学目标】
1、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了解一些地质勘探知识,增强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写好笔画“竖撇”。
有感情地朗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揭示课题
(2分钟)
1、小朋友,我们都读过书,从书里学到了不少知识。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书,可不是一般的书。请小朋友们看老师板书。
2、板书课题。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 提出问题:“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开展活动,读文识字(18分钟)
一、读书展示会
1、是啊,“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小朋友,你想知道这本“书”的奥秘吗?那就请你自己读读课文吧,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一个学习伙伴,两人一组互相读课文给对方听,互相检查字音都读准了没有,句子都读通了没有。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最善于合作。
3、现在我们来评选最佳“读书小组”。哪个小组想读就举手读,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你们最喜欢的一个部分。
4、小朋友,你们的最佳“读书小组”选出来了吗?请你们跟我们这儿的读书小组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棒,好吗?
二、结苹果、摘苹果
1、黑板上贴出一棵苹果树,出示写有生字的大苹果。
2、同学们,你能读出这些苹果中的生字吗?你读准一个字,老师就挂上一个苹果。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同学结出的苹果最多。
3、你们看,苹果树上已经结满了苹果。现在我想请小朋友来摘苹果,请不摘果的小朋友负责评一评谁摘得又快又好。
三、送生字回家
1、小黑板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⑴ 一位地( )( )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
⑵ ( )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本( )( )的书吗?
⑶ 雨点留下的脚( ),叫雨( )。
⑷ 把岩石书读懂,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 )藏。
2、小朋友,你能把苹果树上的生字送回到句子家中去吗?
3、生字回到了家,多高兴呀。我们来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吧。
4、出示本课要写的字(二、三排),认读,组词。
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四、现在,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吧 自由朗读课文。
自由选择学习伙伴组成小组互读互查。
小组自由展示读课文。
指名展示读课文。
认读生字。
根据老师说出的某个字的特征找出这个字并读出字音,如果正确就将苹果摘下。如:
力气很大──勘
山下有石──岩
厂里过日子──厚
包旁一把刀──刨
家里一块玉──宝
练习填字。
练读句子。(指名读,集体读)
“印、陆”单耳旁和双耳旁的不同;
“刨”左宽右窄,“包”的最后一笔不能拖得太宽,不能超过竖中线;
“埋”左边是提土旁,不能写成“理”字。
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朗读感悟
(10分钟)
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写了几个字,还朗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要举行一场朗读竞赛,看看谁是今天的朗读小明星。今天的朗读竞赛,我们要评选出“最佳川川”和“最佳叔叔”。请小朋友先自己读读课文,用“──”画出川川说的话,用“~~~”画出叔叔说的话。再练习读一读。
2、听你们读的这么有意思,老师也想来读一读。示范朗读。
3、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要开始朗读竞赛了。你们谁愿意做勤学好问的小川川呢?请上台来参加竞赛。(其他同学当叔叔,评选最佳川川)
4、面对小川川的提问,谁愿意当知识丰富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为川川做出解答呢?也请你来参加竞赛吧。(其他同学当川川,评选最佳叔叔 )
5、现在,请我们的最佳组合来为我们做朗读展示。
6、采访评选出来的“朗读明星”:
请问川川:“书”到底指的是什么呀?你现在知道书字上面为什么要加上引号了吗?(电视机前的同学们,川川已经弄明白了,你们明白了吗?通过读这本“书”,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请问川川: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呢?你准备怎样去读懂这本最大的'“书”呀?
请问地质勘探员叔叔,你还能告诉我们一些关于“岩石书”的知识吗?
(大家快找一找,看看谁最先找到?)
7、大家读读我知道中的知识,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读通顺、读懂。
8、指名两个读。 自由读课文。
练读人物对话。
听老师读。
展示朗读“川川”的话。
展示朗读“叔叔”的话。
生:当然可以。不过我告诉你们,不如你们自己从书中去找答案。
我找到了。就在课后的“我知道”里。
自由读“我知道”。
指导写字
(10分钟)
1、(出示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字卡)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我们可以把哪些生字放在一起呢?请你摆一摆字卡,再说说你的想法。
2、请小朋友再看看这些生字,同桌互相讨论讨论,这些字的哪些笔画容易写错。
3、我们不但要把字写正确,还要把字写得漂亮。你们发现了吗?今天要写的很多字当中,都出现了一个笔画“竖撇”。(边讲边范写,让学生观察由“竖”到“撇”的演变过程 )
4、小朋友,你能把带有这个笔画的字写好吗?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练一练。
5、(把学生写得好的或是存在共性问题的字拿到黑板上)谁愿意做“小医生”,给这些字来看看病。
6、做课后“我会填”中的练习。(先写再说)
说清楚要求。 摆字卡并说明理由:半包围结构、上下结构。
“厚”字和“底”字都是半包围结构,但“厚”字上下都没有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
练习书写。
当小医生,判断哪些字写得好,哪些字写得不够好。
《最大的书》教案2
教学目的: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人物的不同,分角色朗读。
4、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2、合作识字,听读课文。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三、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课前交流。
知道同学们的知识面都特别的广,大家懂得的课外知识可丰富啦,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道智力问答,能接受老师的考验吗?
课件出示: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世界上奔跑最快的动物是()。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
二.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也学习了一篇和“最”字有关的课文,还记得是什么吗?(出示课题)
2.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瞧!它们都藏进了石头里(出示用彩色卡纸做的石头),谁想当小小地质勘探队员,把它们的名字念出来?(指生读)
3.能把生子记得这么牢,真是聪明的孩子,调皮的生子宝宝钻进了词语里,你们还认识吗?小小火车开起来。
4.和你的同桌轮流读一读,如果他全读对了,就把你的称赞送给他
5.谁得到称赞了?真不错,生字词都会认了。会不会写呢?拿出田字格本,老师报一个词语,看看谁写得既正确又美观。(刨根问底)
6.我们一块读一读这个词,想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自己读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7.教师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语。
8.你从哪找到的,一共找到几句?谁把你找到的川川提出问题读一读?
9.仔细观察6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疑问的.语气该怎么读呢?请6个川川起来比赛读读,看谁最会问问题。
10.你认为哪个川川读得好?谁来评一评?咱们像他学习,都来问一问吧。
11.多么好学的孩子,面对这么多问题,你们想知道答案吗?川川也特别想知道,先自由地读读课文,再和你的四人小组一同去寻找答案吧。
12.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A.哪里有书啊?
以前你有没有把岩石和书联想到一起?真是没想到,这种感叹的语气该怎么读呢?老师要给你出出难题,你能够把问号变成句号,句子的意思不变吗?
B.这上面有字吗?
1.齐读第6自然段。
2.老师有些图片,你们来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
3.出示填空,谁来填?()都是字呀!
4.老师当川川问,你们就是叔叔,一块回答我。
C.这上面有图画吗?
1.石头上真的能有图画吗?想不想看一看?(出示图片)
2.出示填空“岩石上有(),有(),还有()。”
3.看见有石头的图画,你的心情怎样?叔叔此时的心情和你们一样,愿意当叔叔的站起来读。
4.这些有文字和图画的岩石能说明什么呢?咱们一块看着大屏幕读。(出示地壳变化的课件,并有文字说明)
5.你读懂了什么?(板书演变过程)
6.本岩石书的作用真大啊,我们读一读课文的12自然段。
7.听了叔叔的话,你们的心情如何?你在高兴时会有什么表现?川川是怎么做的?
8.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
9.小朋友们,我们的地球就是一本巨大的书,里面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快看啊!(播放课件,伴随音乐。)许许多多宝贵的资源都在等待你们去发现,去研究,此时此刻的你,想说些什么?
10.在这堂课结束之前,老师要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和几个有关自然科学知识的网站,小朋友们可以用课余时间去看一看,不少同学还收集了资料,本周班会课我们要开展一次奇石博览会,欢迎大家把资料带来交流。
板书设计:
19.最大的“书”——岩石
《最大的书》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质”等重0个生字,会写“册”等重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3、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具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化石和矿石标本
3、学生课前搜集或教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
教学类型:精读课。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听说过世界上最大而且没有文字的.书吗?今天学习的—篇课文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揭示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
二、 朗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
三、分组议读
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
1、“叔叔”为什么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
2、为什么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和波痕呢?
3、你知道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除了书晒纳感说的,你还知道别的用处吗?
(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
四、汇报交流
1、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学习结果,师随即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
2、默读“我知道”读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卡片
地质 勘探队员 一册书 厚厚的 岩石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脚印 波浪
二、自读课文,相互交流
1、边读边思考:从“叔叔”说的话,你懂得了什么知识(读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实物。
三、总结谈话
读课文最后一段,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复习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
2、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
3、书写字的笔顺,边指导边书写。
4、学生写字,师随即指导组织评议。
五、拓展阅读
绿色情报员
植物科学院请小燕子选一批绿色情报员。
一大早,小燕子刚飞出,就被小桃树拦住了。
“你能干什么?’”燕子问“我能预报农时。”桃树对小燕子说,“我一开花,农民伯伯就得忙着种谷子。”
“好,算你一个。”燕子飞过一片胡杨树林,胡杨树叫住了她,小燕子问:“你有什么本领?”
“我能报告地下水。”胡杨树说:“不信,顺着我的身子挖下去,准能找到地下水。”
这时,山坡上的篦子草又喊住了燕子:“我可以报名当土壤化验员。”
小燕子有点儿弄不懂,篦子草说:“我喜欢长在钙质土壤中。”
“噢,原来是这样。“小燕子语音刚落,那边的蓝玫瑰又说话了:“我也能做情报员,我的脚下就有铜矿哩!”
“花朵能报矿?”“小燕子掏出小本子记下、,还有什么花有这种本领?”蓝玫瑰花说:“七瓣莲能报锡矿,蝴蝶花能报锌矿。”
忙了一天的小燕子高兴极了,这一天,她增加了多少知识呀!
六、课堂作业
重、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换,订证。
2、书面补充句子:这本书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还能告诉我们。
3、读“我知道”中的小知识,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七、本课小结:
八、板书设计:
九、课后反思:
《最大的书》教案4
学习目标
1.会认读“质”等10个生字,会写“册”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化石和矿石标本。
3.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听说过世界上最大而且没有文字的书吗?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揭示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
朗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读通难读的句子,直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分角色朗读。
(老师读叙述的语言,男生读“叔叔”的话,女生读“川川”的'话。第二次男女生调换角色再读)
分组读议
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
1.“叔叔”为什么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
2.为什么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和波痕呢?
3.你知道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除了书上说的,你还知道别的用处吗?
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
汇报交流
1.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学习结果,老师随机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
2.默读“我知道”,读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第 二 课 时
认读词语卡片
地质 勘探队员 一册书 厚厚的 岩石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脚印 波痕
自读课文,相互交流
1.边读边思考:从“叔叔”说的话里,你懂得了什么知识?(读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实物。(也可以由老师提供,学生阅读和传看)
总结谈话
读课文最后一段。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复习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
2.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早已认识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认识的)
3.边利用课件演示要求会写的字的笔顺,边指导书写。(注意提示笔画、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写字,老师随机指导,组织评议。
拓展阅读
绿色情报员
植物科学院请小燕子选一批绿色情报员。
一大早,小燕子刚飞出去,就被小桃树拦住了。
“你能干什么?”燕子问。
“我能预报农时。”桃树对小燕子说,“我一开花,农民伯伯就得忙着种谷子。”
“好,算你一个。”燕子说。
小燕子飞过一片胡杨树林,胡杨树叫住了她。小燕子问:“你有什么本领?”
“我能报告地下水。”胡杨树说,“不信,顺着我的身子挖下去,准能找到地下水。”
这时,山坡上的篦子草又喊住了燕子:“我可以报名当土壤化验员。”
小燕子有点儿弄不懂,篦子草说:“我们喜欢长在钙质土壤中。”“噢,原来是这样。”小燕子话音刚落,那边的蓝玫瑰又说话了:“我也能做情报员,我的脚下就有铜矿哩!”
“花朵能报矿?”小燕子掏出小本子记下,“还有什么花有这种本领?”蓝玫瑰花说:“七瓣莲能报锡矿,蝴蝶花能报锌矿。”
忙了一天的小燕子高兴极了。这一天,她增加了多少知识呀!
《最大的书》教案5
第 一 课 时
导语激趣,初读感知
同学们天天在读书,我们的书是什么样的?世界上还有一种书,这种书是没有文字的,而且也是最大的书,你们想读这本书吗?(板书课题:最大的书)
我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合作识字,听读课文
1.在小组内互教互学生字,也可以向老师请教,老师针对识字难点进行个别指导。
2.老师用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a.出示带有拼音的词语。
地质 勘探队员 岩石 一册书 厚厚的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脚印 雨痕
b.去掉拼音读词语。
c.认读单个生字,用生字扩词。
3.送生字卡游戏。(把生字卡片分发到部分学生手里,老师读出一个生字,让手里拿着这个生字的学生把生字卡贴到黑板上,然后全体学生读一读)
4.小组内相互听读课文。
一人读一段,在读书中巩固生字。
朗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的录音。
3.感知内容。
a.课文里说的最大的书指什么?
b.课文里的叔叔是谁?他是干什么的?(结合理解地质勘探队员)
质疑问难
让学生再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不懂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调控:有的引导学生在书里找答案;有的请同学帮助释疑;有的做简单的讲解;有的留在第二课时深入阅读中解决。
指导写字
1.让学生从要写的字中找出左右结构的字。
2.说说这些字的特点。(如:趴铁都是左窄右宽;刨左宽右窄;埋刨左短右长)
3.老师有重点地指导左右结构的字,学生临摹。
第 二 课 时
朗读感悟
1.分角色朗读,老师指导学生读好对话。
2.读读说说。
川川向叔叔问了哪些问题?
叔叔是怎么说的?
叔叔说的话你懂吗?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说话训练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师生角色对话。
师:这岩石怎么会像一本书呢?
生: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师:这本书上有文字吗?
生:有
师:这本书上有图画吗?
生:
师:这些树叶、贝壳、小鱼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
师:读了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生:
师:你喜欢读这本书吗?为什么?
生:
总结谈话
1.回读全文。
2.读课文结句:说一说,川川听了叔叔的话为什么这么高兴?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分组开火车读本课生字。
2.让学生观察上节课没写的六个字。说说哪个字难写,要写好这几个字应注意什么。
3.老师重点指导、范写质厚底三个字。
4.学生临摹,老师注意提示写字姿势。
5.学生展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字,师生评议。
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换、订正。
2.书面补充句子:这本书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还能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我知道中的小知识,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最大的书》教案6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学习活动】
一、揭示课题
1、导语揭题
同学们天天在读书,我们的书是什么样的?世界上还有一种书,这种书是没有文字的,而且也是最大的“书”,你们想读这本书吗?(板书课题)
2、设疑:“书”,为什么加上引号呢?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认真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学习生字、词语
1、自读生字、词语。
2、互相交流。
(1)、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
(2)、把自己喜欢的生词读给同伴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3)、向同桌请教不懂的字词。
(4)、同桌向集体汇报。
3、开火车认读生字并扩词。
4、写字指导。
(1)、本课要求写的字中,出现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铁、册”,重点指导竖撇的书写。
示范“质”:指导写好“质”的前两撇。
学生书写带有竖撇的字。
(2)、区别“印”和“陆”:“印”的`右边是“”,“陆”的左边是“”。
学生对照书写。
(3)、学生自己书写其他的字。
四、朗读感悟
1、问中读。
(1)、“书”,为什么加引号呢?指的是什么?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答案。
学生回答。
指导读一至四自然段。特别是问句和感叹句。
(2)、为什么把岩石称为“书”呢?读课文找根据,看谁找得全。
学生一边回答一边指导朗读五至十自然段。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3)、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读课文找答案,看谁找得准。
指导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3、读中学。
(1)、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他问了些什么?学到了些什么?找出川川的问话和叔叔的回答的句子读一读。
(2)、分角色朗读。
在小组中读一读。
展示读。
(3)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4、猜中想。
(1)、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
(2)、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
五、积累运用
1、词语开花。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
学生填好后,开展组词游戏。
2、词语积累。
找出文中喜欢的词语或生字组成的词语写下来。
3、“我知道”。
自由读课后的“我知道”,再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最大的书》教案7
学习目标
会认读“质”等10个生字,会写“册”等12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化石和矿石标本。
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
启发谈话。
你们听说过世界上最大而且没有文字的书吗?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揭示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
朗读感悟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读通难读的句子,直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分角色朗读。
(老师读叙述的语言,男生读“叔叔”的'话,女生读“川川”的话。第二次男女生调换角色再读)
分组读议
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
“叔叔”为什么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
为什么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和波痕呢?
你知道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除了书上说的,你还知道别的用处吗?
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
汇报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学习结果,老师随机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
默读“我知道”,读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第 二 课 时
认读词语卡片
地质 勘探队员 一册书 厚厚的 岩石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脚印 波痕
自读课文,相互交流
边读边思考:从“叔叔”说的话里,你懂得了什么知识?(读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实物。(也可以由老师提供,学生阅读和传看)
总结谈话
读课文最后一段。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复习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
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早已认识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认识的)
边利用课件演示要求会写的字的笔顺,边指导书写。(注意提示笔画、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写字,老师随机指导,组织评议。
拓展阅读
绿色情报员
植物科学院请小燕子选一批绿色情报员。
一大早,小燕子刚飞出去,就被小桃树拦住了。
“你能干什么?”燕子问。
“我能预报农时。”桃树对小燕子说,“我一开花,农民伯伯就得忙着种谷子。”
“好,算你一个。”燕子说。
小燕子飞过一片胡杨树林,胡杨树叫住了她。小燕子问:“你有什么本领?”
“我能报告地下水。”胡杨树说,“不信,顺着我的身子挖下去,准能找到地下水。”
这时,山坡上的篦子草又喊住了燕子:“我可以报名当土壤化验员。”
小燕子有点儿弄不懂,篦子草说:“我们喜欢长在钙质土壤中。”“噢,原来是这样。”小燕子话音刚落,那边的蓝玫瑰又说话了:“我也能做情报员,我的脚下就有铜矿哩!”
“花朵能报矿?”小燕子掏出小本子记下,“还有什么花有这种本领?”蓝玫瑰花说:“七瓣莲能报锡矿,蝴蝶花能报锌矿。”
忙了一天的小燕子高兴极了。这一天,她增加了多少知识呀
《最大的书》教案8
一、揭题激趣
1.谈话:小朋友,我们天天读书,你们知道读书的好处吗?
读好课题。
2.质疑: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你的脑子里跳出了哪些疑问?
二、以问题带问题,初解“刨根问底”。
1.教你一招:读课题,先提问,带着问题来读书,阅读的效果会更好。课文中有一个小朋友,也跟我们一样会提问题,他的名字叫(川川)。他一连串提了哪些问题呢?打开课本,
(1)一边默读,一边在川川提的问题旁边打上勾;遇到生字词语多读几遍。(复习一下:怎么默读)
(2)检查字词
(3)交流、汇报,读好六个问句,读出疑问的味道。(注意表情,读出疑问的语气。)
2.一连串提了这么多问题,你觉得川川是个怎样的孩子?
课文中有一个成语来形容川川——“刨根问底”(课件)
(1)猜一猜:什么意思?(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问个明白。)
(2)学习“刨”:这是一个(形声字),左(声)右(形),
a师强调:形声字的声旁表示读音,形旁则跟意思有关。
b谁能给“刨”编个字谜来记住它:包旁边立着一把刀。(边说边书空)
c顺口溜回顾带有“包”的形声字。
三、以问题带答案,感知“根”和“底”:
1.问题一、二:第四自然段。
(1)学习“岩”“册”、“厚”
独体字一般查起笔,有些常用的独体字,它本身就是部首,也可以查整个字,如“日”“月”这样的字。
(2)“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课件)
a.为什么说岩石是书?哪些方面很像?形状、一层一层、厚厚
看来这是一个(比喻句),同时,还是一个(反问句)
b.反问句练习:课件
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意思是说:这岩石一层一层的,。
c.巩固练习:课件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不就像春天的眉毛吗?
改成: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不就像?
改成: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
教你一招: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子说(反问句和陈述句)课件
2.岩石像一册书,除了形状像,还有什么像?(有文字、有画)也就是川川提出的第三个一个问题:有字吗?课文哪一节告诉我们有字了?
(1)抽读第六节,当堂评价。
“有。你来看……雨痕;波痕;矿物。都是字呀!”
(2)学习生字“印” “痕”(注意前鼻音)
(3)岩石上的字指的是()、()和()。
也可以这样说:()、()和()都是岩石上的字。课件
还可以这样说:()、()和(),不就是?
(4)我们又发现了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子(变换词序)课件
(5)如果说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波痕的足迹叫波痕,那么——练习说:泪痕、疤痕、折痕。
5.问题四:课文哪一节告诉我们有画了?抽读第八节
(1)“有……有……,还有……”
灵活运用:()、()和(),不就是?
看来,我们小朋友都会举一反三了哦。
(2)那第五个问题这画能说明什么呢?抽读第十节。这部分内容有点难,而且也很有意思,不过还需要我们到课外查一些资料,所以我们要留到第二课时去解决。
四、推荐阅读:
小朋友,大自然就是一本最大的书啊,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岩石这本书,小朋友现在还读不懂。不光是你们,老师和在座的各位家长也都读不懂,只有地质勘探队的叔叔阿姨们能看懂。你们说,要像他们一样能看懂这样的书,我们现在该做什么?
推荐阅读:(课件)《自然百科全书》 推荐网站:中国地质博物馆(岩石馆、矿物馆、矿石馆、化石馆)
五、作业:
1.当堂作业:
(1)书写本课带有竖撇的字:课件:册、铁、质、“厚”字和“底”字都是半包围结构,但“厚”字上下都没有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
(2)完成课堂本2、3
2.课外作业:搜集关于化石或矿石的资料。
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本人由于准备得不够充分,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课堂中学生的书面练习时间不够,课堂内容安排不够紧凑,重点不够突出,课堂节奏显得有些拖沓;朗读的训练不够充分,本文是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朗读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上,所以应该采取更多的朗读方式进行指导,对于这一点明显做得不够,形式也比较单一,多是以齐读、男女生对读为主,评价方式也不够吸引人,没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这些都是在本堂课上比较欠缺的,特别是因为时间的不够,最后也没来得及充分地进行写字的指导,总觉得整堂课就是匆匆走个过场,没有很好地进行字、词、句和朗读的训练。
《最大的书》教案9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揭题提问,解决最大的“书”指什么?书中有什么内容?
3、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叔叔对岩石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设疑:
1、(教师手拿书)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书)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本最大的书。板书:最大的书。(故意漏写双引号)
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最大的“书”指什么?
书里有什么内容?
书有什么作用?
其余随文解答。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认识或学过忘了的字打,问同桌。
不理解的地方打?
(2)、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抽生说
出示: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结合书本插图,齐读
3、学习生字
(1)请出我们的`生字宝宝,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准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
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说一说。
(3)巩固生字。开火车读
(4)你喜欢哪个词语,就读读它吧!
出示:地质勘探队员岩石一册厚书
刨根问底印痕煤炭宝藏
抽生读,词语释疑,齐读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解答简提出的小问题。
5、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探究内容
岩石这本书里有什么内容呢?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提到了呢?请你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吧!
抽生答,随机出示文字:
1、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浪;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啊!
回答时叔叔会怎么说?请你试着读一读,抽生读,评议,齐读
2、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读好感叹号的语气: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叔叔从岩石上发现小鱼是什么心情?
抽生读,评议,齐读
3、分角色朗读
小结:这神秘的化石就象一份份珍贵的资料,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变化沧桑。那么书有什么作用?下节课再来研究。
四、指导书写。
1、教带有竖撇的五个生字
2、比较:厚和底
3、教师范写“底”,讲解写字要领:
底:第三笔是竖撇,第五笔是“竖提”,上下都有点。
4、还有哪些字有“竖撇”?学生练写“册”、“厚、”质“、”铁“,教师针对写字情况进行指导。
《最大的书》教案10
《最大的“书”》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9课,课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进行交流,了解到了神奇的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的故事。本篇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将地质知识融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着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课文的学习以此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文中有10个会认字,12个会写字,以及一些比较陌生的词语,笔者就本课的词语以及会认字的教学有一点偶得,与大家交流:
一、“以词解词”内部链接
一提到“以词解词”,大家一定会持反对意见,这不是我们一直所摒弃的吗?但是,依据课文的特点,对于《最大的“书”》一课却是实用而且巧妙的。课文《最大的“书”》中有一个词语肯定是孩子们所陌生的,那就是——地质勘探队员。学生对这一职业是干什么的?一定会有疑惑。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就不能置之不理。可是如果生硬地将词典里的解释告诉学生,对学生更是晦涩难懂。(地质是地壳的成分和结构,勘探是对已发现的矿床进行勘察探测,以查明矿藏。)这样对学生而言,不啻是“雾里看花”。
经过细读,我发现在课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为孩子理解地质勘探奠基。如“煤炭 岩石 矿物 宝藏”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课文中的原汁原味的语境进行教学。于是,可以这样设计:
●先认读词语:地质勘探队员
●再认读词语:岩石 煤炭 矿物 宝藏
●教师讲解:地质勘探队员就是通过对地质的勘探和研究,就能知道哪里有煤炭,哪里有宝藏,哪些是有价值的矿物……他们能读懂不会说话的关于地质这本大书。科学家可以推测地球发展的年代,地壳的运动情况,各种生物的`变化情况。
●读句子: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细细地琢磨这个环节,不难发现教者遵循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同时更巧妙的是——以词解词。将课文中的词语组块进行教学,这样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词语教学的价值。因为用课文中的词语营造了一个思维的训练场。学生可以将这几个零散的、看似不相干的词语,通过“地质勘探队员”这一个词,串联了起来。在这样原汁原味的语境中既反复地认读了生词,又有利于孩子在课文内部找到联系,渗透一种思维——联系着理解,联系着思考,这种思维对学习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学习的好方法。经常这样的训练,这样的渗透会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思维基础。
二、“刨根问底”显见过程
在课文中有这样一个词语——刨根问底,怎样引领孩子理解这个词语呢?我们不妨让孩子画一画川川问了叔叔几个问题?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教师可以引导:像川川这样一个接一个地提问,想要把问题都弄懂,有点“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感觉,用书中的一个词就叫“刨根问底”。你看,“刨”字是“立刀旁”,真有一种一问到底的决心啊!
这样教学,让孩子在划一划,想一想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联前想后的能力,让这一个小小的词语更加有张力!
三、“说文解字”彰显文化
除了这几个词语中的生字之外,课文中还有要求会认的字,“一册、脚印、雨痕、厚厚的书”。其中“册”、“印”的造字很有意思,如果教学时有意识地渗透汉字的字理,在近似“说文解字”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地对汉字有感性的认知,从而对汉字文化的历久弥香产生兴趣甚至热爱,长此以往,会为孩子的人生启蒙打下精神的底色。
“册”字,我们可以边画字边介绍:在古代,还没有发明纸,所以古人就把字写在了一条一条的竹简上,然后用线穿起来,你看,“册”这个字多象呀!要不然人家会说,每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呢!
“印”字就更形象了:你看,“印”字的左边就像手印,右边像脚印,手和脚留下的痕迹合起来表示“印”。我们可以组词:手印、脚印……
《最大的书》教案11
【课前透视】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学生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
如:“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三、质疑
1、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了解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理,为下节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二、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
1、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3、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4、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从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
角色选定。
熟读对话。
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学生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五、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相关链接
1、中国化石网:
2、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是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生活于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将全新世以前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全新世以后的生物称今生物或现生物。大部分古生物已经灭绝,仅有少数古生物仍延续至今,称为活化石。古生物死亡之后由于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遗体或遗迹称为化石。
3、化石与地层
构成地球表层成层的岩石,叫做地层。地层本来是一层一层地沉积而成的,一般来说,先沉积的地层在下面,后沉积的地层在上面,所以下层地层的年代比上层的古老。但是,由于地球表面不断运动,地层也会随着上升、下降、扭曲等,使地层顺序发生某些变化。
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
地层一层层地重叠,像书页一样,保存着地球上生命世界的历史记录,化石就像这巨大历史书中的文字。人们根据地层中的岩石,可以分析出地层形成的年代,而其中的化石,就是推断当时生命世界的根据。
《最大的书》教案12
教学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教学重难点:认字写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抓课题特点,引读激趣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
(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
二、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记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
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
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学生
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如:“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四、质疑
1、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
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
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了解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
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及课文内容
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理,为下节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
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
宝藏 足迹 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二、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
得。
问题假设:a、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b、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c、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d、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以读中能解决哪些问
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
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角色体验,读、演、悟
1、问中读。
“书”,为什么加引号呢?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答案。
2、读中学。
(1)自由读。
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写什么,学到什么吗?请赶快读一读吧。
(2)伙伴对读。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到了什么?
(3)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演中悟。
(1)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
(2)合作演一演。
(3)集体评一评。
哪个角色 演得好?为什么?
4、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学生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五、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六、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最大的书》教案13
教材简说:
本文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因此,建议把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上。关于本课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不必作过细的讲解,只要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欲望就可以了。如果学生们有兴趣,可以在班级里开展奇石博览会,让他们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最大的书都有哪些?
但是大自然中还有比它更大的书?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读故事〈最大的书〉
二、初读识字。
1.初读预习。
初读课文,勾画生字、喜欢的词语、不懂的字词。
2.互相交流。
(1)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如: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去过重庆的红岩村,我还知道有部小说叫《红岩》。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
(2)把自己喜欢的生词读给同伴听,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这样引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促使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如,地质勘探队员--我喜欢书中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因为他懂的东西多。(3)向同桌请教不懂的字词。如,宝藏、矿物。
(4)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流利。
3.同桌向集体汇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4.写字指导。
(1)写正确。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字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记住有土才能埋。
(2)写美观。本课要求写的字中,出现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的左撇,铁字右边的第二撇,册字的两撇。建议重点指导竖撇的书写。指导应以示范为主,不妨多示范几次,让学生反复观察由竖到撇的变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反复练习,感悟由竖到撇的自然过渡。
第二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一看这世界上最大的书。板书课题。上节课中,小朋友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书,为什么加引号呢?还记得吗?谁能再说说理由。小朋友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最大的书到底是什么样的?可以做什么?我们这节课呀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朗读感悟
1.读中学。
(1)自由读。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的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吗?请赶快读一读。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他和叔叔的对话。
(2)伙伴对读。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么了什么?
(3)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演中悟。
(1)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合作演一演。
(2)集体评一评。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4.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
三、积累运用
词语开花。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学生自主填好后,可以开展组词游戏。如:宝石--石头
化石--石英高山--山岭
大山--山川大地--地球
土地--地图
四、实践活动
1、交流自已找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2、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最大的书》教案14
课前透视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学生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如:
“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质疑
1、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了解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理,为下节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
宝藏
足迹
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
A、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B、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C、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D、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以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角色选定。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学生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词语解释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最大的书》教案15
教学目标:
1、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读通课文。
2、学习课文10个生字,学写2个生字。
3、激起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预热。引“书”。
孩子们,今天是4月12日,一个对于我来讲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因为今天我和咱们在坐的小朋友相识。再过11天,便是4月23日(屏幕出示4月23日)这一天对于全世界的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知道这一天吗?老师告诉大家,这一天是“世界读书日”,也叫世界书香日。让我们每个人都爱读书,让整个世界都充满书香味便是这世界读书日的意义所在。小朋友平常喜欢读书吗?你都读过哪些书?
二、揭题读题。导“书”。
看大家这么喜欢书,老师这次可就真来对了。实话告诉大家,老师这节课是专门到咱们中间来向大家推荐一部特别的书。(补充课题:最大的“书”)
看看这题目,这书特别在哪里?
读题:谁来读读
三、初读识字,读“书”
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让我们打开课本83页,一起走进这本最大的书。
第一次读这本“书”,老师只有一个要求,把这书里每一个字都读准确,要是碰到不认识的字,咱们可以拼拼拼音。
反馈学习词语:
你把这书里的字都读准了吗?老师可要检查检查了。
(课件出示词语)
脚印 雨痕 波痕
煤炭 宝藏 岩石 铁矿
刨根问底 地质勘探队员 一册厚厚的书
这三组词语难度可不一样,级别也不同,你想挑战哪一个星级呢?
1、读词语时,得有一定的节奏,一个词语读完了稍作停顿。
2、强调读好:地质勘探队员
3、孩子们,这些词宝宝中藏着一个多音字,你发现了吗?
藏除了读“藏”还有一个双胞胎兄弟,读“cáng”,藏着铁矿中的藏就是它的双胞胎兄弟。(出示:藏着铁矿宝藏)
四、再读解词,问“书”。
第一次读这本最大的“书”,我们就收获了这些词宝宝。看,这些词宝宝都满意而归了。哟,还有一个词宝宝不肯走?原来是“刨根问底”,它想问问咱们小朋友,它是什么意思?课文中谁“刨根问底”了?川川问了哪些问题?
请小朋友找一找川川的问题,用“——”划出来,找到了的小朋友,先自己轻轻地读一读。
川川刨根问底,都问了些什么?
交流朗读:
1、叔叔,您在看什么?
2、哪里有书啊?
3、这上面有字吗?
4、这上面有图画吗?
5、这能说明什么?
6、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1)这列火车读读这些问题。读的时候,小朋友可要注意把这一只只的小耳朵读好?
(2)指名读读川川的问题:哪个小朋友也来学学川川问一问,一个问题问好稍稍停一停。
(3)像这样一个接着一个地问问题,就是刨根问底。我们集体来刨根问底一回。
五、又读训练,识“书”。
川川刨根问底,一连问了这些问题,叔叔呢则耐心热情地解答了川川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现在我们同桌合作,一个学川川的刨根问底,一个读叔叔的热情解答,把川川和叔叔的对话合作读通了。合作时,你对哪一组对话特感兴趣,多练练。一会儿展示给大家听听。
交流:
1、哪里有书啊?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指导读通:谁也想读读这组对话。
(2)导读:指着屏幕上的岩石,问学生?哪里有书呀!
2、这上面有字吗?
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
(1)谁也想来读读这书上的文字?
(2)导读:这雨点留下的脚印叫;这波浪的足迹,叫;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他们都是字呀!
(3)拓展说“痕”,泪水在脸上留下的足迹叫()
3、这上面有图画吗?
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1)到现在还没发过言的同学,请举手,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个发言的机会,你自己找个好朋友与你合作读这组对话行吗(请3位)
4、读懂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男女生合作读.
六、合作再读,理“书”。
现在老师也来学学川川的样“刨根问底”一回,小朋友们能对我的问题作出一一的回答,行吗?
七、提升主题,指导写字。
川川刨根问底,问了这些问题,是他的这些问题带我们走进了这本最大的“书”。此时,你心里一定也有一些问题想问,你也来学学川川刨根问底,和大家说说你心中的问题。
咱们提的这些题很有意思。课后,我们将带着我们自己的问题,收集相关的资料,下节课,让我们带着我们的问题,更进一步地走进这本“最大的书。”
最后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个“刨根问底”,好好写一写这个词。
指导书写“刨、底
【《最大的书》教案】相关文章:
《最大的“书”》的教案01-25
最大的书教案09-17
《最大的书》教案02-25
《最大的“书”》教案02-20
最大的“书”教案02-22
《最大的书》优秀教案12-13
《最大的书》精品教案03-02
《最大的“书”》的教案15篇01-25
《最大的书》教案15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