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大胆设计,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服装。
2、体验创造的乐趣并能大方的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幼儿根据自己的'设计收集各种装饰材料:如布头、彩色的包装纸、钮扣、丝带、毛线、丝绸围巾等
2、师生共同收集准备报纸、塑料包装扎纸、皱纹纸、挂历纸等
3、双面胶、剪刀、轻松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引发设计制作服装的兴趣
展示老师用报纸设计的美丽的“时装”(披肩、裙子、背心等等)
(1)提问:它是用什么做出来的?怎样制作地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装饰。
(2)指导幼儿折、挖洞、连接等技能
2、幼儿制作尝试
讨论交流自己的设想,并自由选择制作的材料。
3、幼儿制作、父母当模特
(1)、提醒幼儿做好成衣后,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使其变得更漂亮。
4、父母穿上孩子设计的“时装”在欢快音乐得伴奏下进行“时装表演”孩子大胆的介绍自己的作品。
幼儿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图形画小鸡
2、能大胆表现小鸡的各种姿势
活动准备:小鸡实物、彩笔、纸、画册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老是这有一个谜语,看看那个小朋友最聪明能最先才出来。
小小身子胖乎乎,尖尖嘴巴两只脚。爱吃虫子爱吃米,唱起歌来叽叽叽。
幼儿:老师,我知道!是小鸡!
师:看一看,这是谁呀?快来跟小鸡打个招呼吧!
师:仔细观察一下,小鸡是什么颜色的呢?小鸡可爱不可爱呀?小鸡怎么叫呢?我们来学一学吧!小鸡喝水了,又去捉虫子了。小鸡吃饱了,散散步休息一下吧。
二、观察小鸡的形态由什么图形组成
师:看一看。小鸡的.头象什么图形呀?嘴巴呢?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幼儿观察后回答)
三、画小鸡
师:小鸡觉得自己没有伙伴很孤单,我们来画小鸡给他作伴吧!
师示范边画边说儿歌:小鸡头,小鸡尾,小鸡眼睛小鸡嘴,两条细细小鸡腿。
四、幼儿自由画小鸡
鼓励幼儿画不同形态的小鸡,并讲述自己的小鸡在干什么。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结束
幼儿活动教案3
《捉小马》
活动主题的选择:
人人都喜欢活泼、可爱的孩子,特别是对聪明、懂事、明事理、且能与人大胆交往的孩子尤为如此。天下的父母哪一个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一个父母不在为孩子处处着想?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懂事、能健康地成长。而幼儿的个别差异是在所难免的。当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不会说话、不够活泼时,心中甚为着急,但缺乏如何培养的方法。在开展幼儿民间游戏中,我感到,民间游戏中的儿歌、童谣确是一把开启幼儿说话的"金钥匙"。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情绪是对客观事情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障碍是个体想达到本身需求时遭到外界的阻碍或个体本身的心理冲突,是个体陷于一种挫折情境的情绪状态。言语、语言病理学家认为,这种情绪状态会导致个体的言语和语言问题。反之,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
游戏目标:
1、锻炼幼儿动作敏捷性;
2、提高幼儿快速跑的能力提高幼儿参与集体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场地准备
游戏玩法:
玩法1:游戏开始前,大家先选一人暂时当"老虎",由"老虎"在场地上划一个大圆圈做房子,其余的人当"小马"站在圆圈里面。游戏开始,"老虎"念儿歌"小马小马快快跑,摸摸××就回槽"。并在儿歌中具体指定"××"是指什么物体,所指定的'物体必须是在附近50米之内的。儿歌念完后。"小马"们应很快向指定地点跑去并触摸所指定的物体,触摸后要立即往回跑。当"小马"们全部触摸过所指定的物体往回跑时,"老虎"便开始追捉"小马",跑回圆圈里面的"小马"就算安全回到了家,"老虎"不能再捉。如果有"小马"被捉住,此轮游戏结束,由被捉住的"小马"当下一轮游戏的"老虎";如果"小马"们全部逃回圆圈,则还由原来的人发令和当"老虎",游戏继续进行。
玩法2:在原有的游戏中规定小马跑的路线及他们所用的步法,在回到圆圈时增加难度。
附儿歌:捉小马
小马小马快快跑,摸摸××就回槽。
幼儿活动教案4
“大伞和小伞”这一活动来之与中班的主题:“有用的植物”中“周围的水”这个点。有段时间,阴雨连绵,许多幼儿来园时都撑着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伞,有的宝宝还和爸爸妈妈、同伴合撑一把伞,结果,有的孩子发现自己的衣服淋湿了。这是什么原因?
孩子们由此展开了讨论。他们发现由于伞的大小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合撑一把大伞就不会淋湿,相反合撑一把小伞就会淋湿。由此,活动“大伞和小伞”产生了。
在同龄活动中,小班幼儿学会了根据故事“大伞和小伞”改编了儿歌,中班幼儿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并能进行讲述,大班幼儿也会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表演。
孩子积极合作,创编动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表演,小年龄幼儿在念儿歌、讲故事的过程中也自然流露出表演的欲望(如做撑伞的动作往前走等)针对幼儿好模仿的特征,教师在活动中为他们创设了各种机会。
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大伞和小伞的不同以及与人们的关系,同时,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大伞和小伞”的活动内容,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流程。
(一)回忆交流伞的不同。
(二)发现和感受一些有趣的伞。
(三) 讨论:共同设计一把伞。
老师着重观察大年龄幼儿教的情况及小年龄幼儿的模仿情况。在这一环节中,大年龄孩子能在同龄活动中相互“指点”,那他们面对弟弟妹妹们的疑问能否像老师般的对他们进行指导?
我们往往发现,在孩子的交流中,大年龄幼儿的语言更容易被小年龄幼儿所接受。他们间互动的效果,远胜于成人的语言。甚至超过老师。让哥哥姐姐手把手的教弟弟,在语言和动作的.交流中,他们的差异性资源得到有效的互补。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大伞和小伞的不同以及与人们的关系。
2、混龄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大伞和小伞”,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角色扮演所需要的头饰、实物投影仪、道具“大伞和小伞”
2、活动室有幼儿带来的大小不同的伞。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大伞小伞有什么不同
1、出示大伞小伞,引出话题。
(以实物导入,既结合了活动的主题,又符合混龄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能让幼儿很快进入活动,产生新问题,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会从各自的经验出发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对“大伞小伞”的理解)
2、呈现前期孩子们对伞的探索内容(出示各种不同的伞照片)让混龄幼儿相互提问,交流与丰富彼此的经验,并解决一些问题。
教师提问:“假如四个伙伴合用伞时,用的是田鼠的伞,有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孩子们心理上的依恋倾向使他们有问题总是向成人求助,老师应充分利用混龄的优势,在这一环节中,有目的的引导孩子相互启发,尝试学习自己来解决问题,此外,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让幼儿体验同伴间的智慧,通过同伴间的互动,扩大求助的范围,并根号的形成经验互补的效果。
3、操作:角色和伞的配对
(鼓励小年龄幼儿进行操作,大年龄幼儿补充调整)
师:梳理并小结大伞和小伞不同的效果。
二、发现和感受一些有趣的伞
(生活中除了这些大小不等的伞,你认为还有哪些伞?如:油布伞、绸布伞、竹编伞、降落伞、等等都是孩子们想不到的,这环节用照片或录象及实物来帮助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理解其中蕴涵的意思,初步懂得不同的伞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出示照片,请幼儿根据照片讲讲自己所熟悉的是哪些伞。
2、了解这些伞都是出在哪些地方?
3、请一位老师来介绍杭州西湖的花伞。
4、再看一张带斗笠的照片,说说这应该怎么带?
(估计幼儿讨论的过程中有些困难,教学中要根据幼儿的情况及时调整。如果幼儿猜不出进行提示,如:油纸做的伞是什么时代的?起什么作用)
5、表达、欣赏“大伞和小伞”
1)小班幼儿念儿歌
2)中班幼儿讲故事 (实物投影仪投放背景)
3)大班幼儿故事表演 (播放背景音乐)
6、练习表演:
1)小中班幼儿选择角色,跟随大哥哥姐姐模仿学习。(简单的动作与对话)
2)共同表演:选择角色、自由分成若干组。
(这部分教师以引导的方式,让哥哥姐姐带领弟弟妹妹学习表演,通过互相表演,交流幼儿间达到共同学习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三、讨论:设计一把伞
(从对家里的,周围的伞关注到社会上的伞,孩子们在自己平时的生活中接触了伞,但真正了解的并不多,这一环节是让混龄孩子参与设计,鼓励幼儿探索伞的秘密。二是通过交流让幼儿知道不同的伞有不同的用处,所以人们要制作各种材料的伞)
1、大带小商量制作一又好看的伞。
2、活动延伸(师对活动提延伸要求)
活动反思:
1、选材来至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当孩子们围绕伞进行交流时,大家对平时的日常活动中伞的用处,及伞与人的关系理解非常透彻。活动中能看出孩子们原有经验的再现。
2、老师在设计此活动时,能围绕活动的主题,并根据本班幼儿的个体差异,从三个年龄段幼儿的经验,考虑设计活动的环节.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在情景中学习、交流、共同发展,活动有成立的价值。
3、根据纲要精神:“以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因人施教,”的原则来看,活动的目标定位较清楚,体现混龄幼儿共同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大伞和小伞的不同以及与人们的关系,同时,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大伞和小伞” 有混龄活动的价值。
4、整个的活动围绕大小伞的交流于情景游戏的过程中进行,使混龄孩子在愉悦中学习技能,感受活动的快乐。
5、在活动中,混龄孩子的生生互动及师幼互动,情感交融的交流,为活动增添了活力。有效的推动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发展。
存在的问题:
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大伞和小伞” 这一点还有待下次活动进行梳理。
幼儿活动教案5
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小活动时间:9月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愿意上幼儿园并能逐步适应集体生活;
2.初步感受幼儿园生活的乐趣
活动一:我和爸爸妈妈上幼儿园
活动目标:通过家长陪同幼儿来园参观和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园内环境,接触老师和同伴,减少幼儿紧张情绪和不安全感,激发幼儿入园愿望。
活动准备:1.事先通知家长活动内容要求;
2.杯架,晨检板上贴好标签
3.各类桌面玩具
活动过程:一.教师迎接新生和家长
二.家长帮助幼儿认识标签
三.家长带幼儿玩桌面玩具稳定幼儿情绪
四.由家长陪同参观幼儿园
幼儿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萝卜的生长过程。
2、能根据图片内容用自己的话大胆讲述,丰富词汇:黑乎乎、水灵灵、绿油油、红通通。
3、学习小熊乐于分享的好品质。
活动准备:
1、图片:小熊、种子、嫩苗、叶子、萝卜,实物种子一包。
2、教学图片5张。
活动过程:
1、导入:
T:今天,赵老师给中二班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里有谁呢?里面有一只可爱的小熊,那我们一起来和小熊打个招呼吧!看,这又是什么呢?种子是什么样子的?(黑乎乎)2、看图讲述(1) 出示图一T:看,小熊做了什么事情呢? 种子撒在了菜园里T:小熊撒完了种子心情怎么样?我们来学一学它的样子!
T:小朋友还看到了什么呢?
若说到小老鼠,则提问T:小熊为什么会想小老鼠呢?他想告诉小老鼠什么呢?
T:原来呀,小熊捡到了一包种子,它把黑乎乎的种子撒在了菜园里,小熊真开心,他想:我要请小老鼠来看看!
(2)出示图二T:一个月过去了,谁来了?
T:它看到了菜园里的什么呢?嫩苗 哪来的嫩苗?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夸一夸它!(水灵灵)T: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对小熊说什么呢?
T:小熊听了很开心,他会想什么呢?他会请谁来看看呢?(幼儿猜测 最后揭晓图片)T:那我们一起把这幅图说一说吧!
(3)出示图三T:谁来了呢?
T:它看到了菜园里的什么呢?叶子 哪来的'叶子?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夸一夸它!(绿油油)T:如果你是小猫,你会对小熊说什么呢?
若此时有孩子认出是萝卜,则提问:那到底是不是萝卜呢?接下来小熊是怎么想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T:小熊听了很开心,他会想什么呢?他会请谁来看看呢?(幼儿猜测 最后揭晓图片)T:谁来把把这幅图说一说吧!
(4)出示图四T:谁又来了?
T:它看到了菜园里的什么呢?萝卜 哪来的萝卜?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夸一夸它!(红通通)T:如果你是小兔,你会对小熊说什么呢?
(如果猜出是萝卜)T:原来小熊种的是萝卜呀!
(如果猜不出是萝卜)T:让我们来看看小熊到底种的是什么呀?
T:哇!原来是萝卜呀!
T:萝卜成熟了,他们会怎么做的呢?
T:那我们一起来拔萝卜吧!(拔萝卜)(5)出示图五T:看,最后怎么样了呢?
萝卜拔起来啦,好开心啊!
3、完整讲述1、这个故事真好听,故事里的小熊种了很多萝卜,还请了好朋友一起分享,那我们给这个故事取一个好听点的名字?
好听的名字,好听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讲给小熊听一听吧!
4、小图片的展示:萝卜的生长过程。
T:原来啊,小熊种了这么多萝卜啊!萝卜是怎么长大的呢?谁来说一说!
5、情感提升、
T:这只可爱的小熊真是太棒了,他有了好吃的,是怎么做得呢?那我们小朋友会怎么做呢?
T总结:我们小朋友也是乐于与让人分享的好孩子!
幼儿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激发幼儿对老师、幼儿园的留恋之情。
2、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朗诵。
4、丰富词汇:毕业。
活动准备:
物质——录音机、自录诗歌磁带;幼儿园园景图片,电脑、电视。
知识——回忆在园生活学习的情景。
活动方式:集体
重难点分析:重点——引导幼儿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朗诵。
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你准备去哪个学校上学?
二、展开
1、师:你在小学会做些什么呢?请小朋友听老师朗诵一首诗歌,名字叫《毕业诗》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的第一段师:再过几天,小朋友就要进小学,做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多么神气!
2、回忆在幼儿园的三年中,能说一说对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吗?打示幼儿园园景的图片,小朋友游戏的图片等提示幼儿可以说一说。
A、在上幼儿园时不会做的事上幼儿园以后学会了;
B、在幼儿园最快乐的事......
3、我们一起听一听诗歌中是怎么说的?欣赏诗歌的第二段刚才诗歌中说的`和你想的一样吗?师:小朋友刚来幼儿园的时候什么也不会,现在呢学会了自己上厕所、洗手、吃饭、唱歌、画画、跳舞、讲故事,有的小朋友还参加了美术比赛、故事大王比赛、跳舞……还荣获到了各种奖励
4、你们获得的成绩和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那你想给老师说些什么呢?引导幼儿大胆说自己的心里话欣赏诗歌的第三段。
5、我们一起完整地欣赏一遍诗歌《毕业诗》可让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三、结束集体唱歌曲《老师再见了》。
幼儿活动教案8
玩球的人活动
【活动设计】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育活动,尤其是引导幼儿欣赏名画家的作品,可以让幼儿从小就接触经典,与大师直接对话,这样儿童发展的起点高了,眼界开阔了,对美的知觉和选择也更敏感了,同时也有益于发展儿童性情、情感、自信和语言。《玩球的人》是法国著名画家卢梭的作品,这是一幅具象性作品,画面色调明快、主题鲜明、内容简单,适合小班幼儿欣赏。
【活动目标】
1、感知图画的色彩和形象美。
2、理解画面内容,并能对画面进行简单的描述。
【活动准备】
1、名画《玩球的人》。
2、视频转换仪、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画面。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画。请你仔细看,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
幼1:我看到球了。
幼2;我看到了人。
幼3:树。
幼4:有很多很多树。
幼5:树叶黄了
幼6:有的变红了。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树叶有的绿绿的、有的变黄了,有的变红了,绿的、红的、黄的,和在一起真漂亮。
(在这里,老师并不直接提出“画上远处有什么”,“近处有什么”之类的问题,而只以“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引入,放手让儿童认真观察,自由讨论。在美术欣赏活动中若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具体,容易限制儿童的观察思路,使他们无法按照自己的已有知识和兴趣点,从不同角度和不同视点对作品进行独立自由的观察。)
二、进一步观察画面,感知画面色彩美、形象美。
师:你感觉画中的事情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
幼:晚上。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我知道的。
幼:我觉得是白天,因为我看到了天上的云。
师:蓝蓝的天上飘着白白的云,天气真好呀!画中的人在做什么呀?
幼:在跳舞。
幼:不是跳舞,是在玩球。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那边有球(孩子指着球说)。
师:他们是怎么玩球的?
幼:他的手是这样的,脚在这样!(孩子边说边模仿画中的动作)
师:那我们一起来学学他们玩球的动作吧。
(幼儿自由模仿画中人的动作。)
(此环节的重点是让幼儿进一步感知画面色彩美、形象美。孩子的观察往往是片面的,点的观察,而老师的引导则是提升,它让幼儿能更深层次的挖掘画面的内涵 这也就是教育的目的所在,教育的价值所在。小班孩子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认识依赖于行动,所以在让孩子感受画面的形象美的时候,我设计了通觉得方法,让幼儿通过模仿画面中人物的姿态、动作来,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情绪,感受感受作者描绘的蓬勃向上的朝气,同时它也符合动静结合的原则,能满足小班幼儿的身理需求。)
三、教师与幼儿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
师:这群人玩球玩得开心吗?
幼:开心。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他们在笑。
师:真的哦,他们都笑眯眯的。
这幅画的名字呀叫《玩球的人》,它是一个叫卢梭的外国画家画的,他画的是在一个晴朗的秋天,一群人在枫树林里玩球,他们玩得真开心。
(幼儿对作品的命名往往能够反映他们对作品的总的感觉,但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这可能有点难度,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情感上的引导,共容易激起孩子的共鸣,所以这里教师把重点放在分享看画的感受上。)
幼儿活动教案9
目标:
感知冬季的季节特征。
活动(一)观察:冬天的花草树木
目标:
通过观察,用语言描述观察结果。
准备:
(1)秋天观察花草树木的经验
(2)已凋谢的花及枯萎的草坪等的照片。
过程: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观察、讨论冬天的树、草、花与秋天的树、草、花的不同:树叶掉了,小草没了花谢了等。教师简单讲述其原因。
活动(二)绘画:冬天的树
目标:会用简单的线条画出树干、树枝。
准备:彩笔;白纸;观察树干、树枝的经验。
过程:导语:我们观察的冬天的树是什么样子的?(树叶掉了)我们给冬天的树画一张相片吧!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画出树干粗、树枝细的关系,引导孩子回忆树枝的位置,并进行绘画。
讲评:请幼儿讲解自己的画,从颜色、线条、形状等多方面评价幼儿作品。评价以肯定为主。
活动(三):与墙饰互动《冬天到》
目标:
1、能把自己理解的冬天表现出来。
2、喜欢装饰自己班的墙饰
过程:
1、讨论:怎样把《好朋友》的墙饰变成“冬天的墙饰”?(下雪、树叶该掉了……)
2、教师和幼儿一起摘下“朋友树”的.叶子,经讨论,收集在蓝猫、淘气的箩筐里。
教师帮助幼儿把他们的作品《冬天的树》粘贴在墙上。
教师和幼儿一起剪雪花装饰在天空。
活动(四):谈话:冬天到了,你怎么知道?
过程:教师引导幼儿讲出,自己观察到的冬天的现象和自己在冬天的感受。
活动(五):教育活动:《天冷我不怕》
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不怕天冷的勇敢品质,及适应天气变化的能力。
大运动量的户外活动:
《小白兔和大灰狼》、《狐狸捉小兔》、《老狼几点了》、《红绿灯》等。
过程:
教师在游戏中充当主角、配角,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跑、跳动作,并保障幼儿的安全(提醒幼儿在跑时和同伴离开一定距离)。
故事:
《天冷我不怕》、《不怕冷的红气球》、《北风爷爷你吹吧》
过程:
1、利用图片,幼儿边看边回答问题。
2、欣赏故事,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活动(六):随机教育《雪》
目标:
1、感知雪的特性
2、喜欢玩雪中游戏
过程:
1、在下雪天,教师和幼儿一起摸雪、看雪、踩雪,感知雪的颜色,雪花形状及摸在手里、踩在脚下的感觉。
2、教师和幼儿一起在雪地中,堆雪人、打雪仗。
《堆雪人》:教师和幼儿一起找工具堆雪人,幼儿寻找雪人眼睛、鼻子、嘴及其他装饰用品,并打扮雪人。
《打雪仗》:教师和幼儿一起团大、小适中的小雪球打假想敌人(如:墙上的大灰狼等),或和同伴、老师对砸。
活动(七):常识:《小动物怎样过冬》
目标:
了解动物在寒冷的冬天是怎样过冬的?
他们的过冬方式与人有什么不同?
准备:
《冬天的动物》图片、常识资料:动物过冬。
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讲一讲它们在干什么?讲解“冬眠”的动物:熊、蛇、青蛙及在冬天脱毛的动物等。
2、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各种小动物过冬的资料:图片、文字。将它们充实在《冬天到》墙饰中。
3、教师和幼儿再次讨论小动物怎样过冬。
幼儿活动教案10
活动意图:
让幼儿感受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活动目标:
1、区分物体斜面滚动和滑动状态。
2、对滚动和滑动有积极兴趣。
3、培养尊重事实的态度。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能够大胆猜想和验证,通过操作区分滑动与滚动。
活动难点:
用标记记录猜想。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
1、有滑滑梯、滚轮胎等游戏经验。
2、了解斜面,知道物体放在光滑斜面上可以滑下来。
二、材料准备
1、滑动宝宝的家和滚动宝宝的`家。
2、操作的玩具宝宝。
3、使用姓名标记。
科学知识:
外形平滑的物体可以滑动,滚动的物体有一个圆形的面,接触斜面,有平滑的底,又有圆形的面,它可以滑动和滚动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1、以游戏引出滚动和滑动。
2、运用动作和语言帮幼儿区分滚动和滑动。
二、猜一猜、试一试
1、集体猜想验证。
用标记记录猜想,感受验证过程,尊重事实。
2、个人猜想验证。
猜想与验证是否一致、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尊重事实。
三、用一用
1、滚动宝宝的身体什么样?滑动宝宝的身体什么样?
2、有些宝宝说它既是滚动宝宝又是滑动宝宝,怎么变换?幼儿尝试。
活动延伸:
回家与家长一起发现属于“滚动”或“滑动”的生活现象。
活动反思:
活动内容取材于幼儿日常生活,从幼儿的游戏中发现其中蕴含了滚动和滑动的科学原理,培养和保护了幼儿好奇心,设计重视科学探究过程。通过猜想——记录——验证——记录的过程,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态度,丰富了幼儿经验,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会沟通能力。在此基础上,幼儿获得的经验得以归纳、提升。为其树立良好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态度奠定基础,充分体现科学活动的价值取向
幼儿活动教案11
活动目标:
认识各种种子,知道种子的名称及用途。
活动准备:
玉米、花生、大豆、高粱、绿豆等各种种子。盘子。小星星若干。
玩法:
1、认识各种种子,知道种子的名称。
2、老师引导幼儿说出各种种子的用途。
3、老师介绍分法。(必须把同一类种子放在一起)。
4、幼儿在自己的`位置坐好。老师将准备好的各种种子混合后,分给每个幼儿一盘,放在幼儿面前。老师发出口令:开始分类。
4、幼儿听到口令后,迅速将各种种子进行分类。分得快并且没有错误的,为胜者。老师奖励他一颗小星星,游戏根据幼儿的活动兴趣,可以反复进行。看谁的小星星最多,谁就是冠军。
注意事项:
分类时不要将种子撒在地上。
幼儿活动教案12
活动目标:
1、学习律动,随音乐有感情地表演《捉鸡烧菜》的过程。
2、在教师小幅度动作的提示下记忆动作,积累学习动作的策略。
3、与同伴共享动作表演的空间。
活动准备:
1、学会唱歌曲《杀鸡宰鸭》。
2、可事先让幼儿观察家长烧菜的'过程,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以便在活动中提取动作元素。
活动过程:
一、幼儿复习歌曲《杀鸡宰鸭》。
教师用: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创编动作表演的欲望。
教师:上次我们学习了一首歌,歌里唱了一件什么事?现在请大家一起来唱一唱。
二、引导幼儿创编每小节动作。
(1)联系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讨论出创编动作的元素。
老师:客人来了,我们请客人吃鸡,要做什么准备呢?
(2)老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了解烧好“鸡汤”要做的活动准备。
引导幼儿根据动作元素创编动作。
老师:如果你前面有一只鸡,你怎样才能捉住它?烧鸡之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怎么把鸡放进锅里?怎么盖上盖、打开锅、闻香味?你们尝一尝自己烧出来的鸡汤味道怎么样?
三、老师和幼儿共同随音乐做动作;老师引导幼儿思考:记不住动作时怎么办?你有什么帮助自己记忆动作的好办法?
四、请幼儿随音乐有感情地独立表演。
老师鼓励全体幼儿在没有动作提示的情况下,独立地表演动作。
老师:这次老师不做示范动作你们自己会做吗?
老师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表演提更好?
幼儿活动教案13
经过对幼儿识字的教学,发现人的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我注意到学前班的孩子思维特点是以兴趣为主,识字教学是学前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孩子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学前班孩子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孩子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孩子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孩子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孩子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将这些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孩子学习的乐园。孩子在课堂上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二、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无意识字
学前班年龄是5-6岁,他们特别爱听故事、还爱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掌握一些词语,并在讲故事时练习使用。老师也常常随手把一些孩子比较熟悉,字型又不怎么复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对一些同音字,形近字还适时适度地作一些比较。在孩子看书的'时候,老师提醒孩子注意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看到后把它告诉同伴或老师,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是孩子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二是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这些生字,取得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比赛中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
学前班的孩子好胜心强,一提起比赛,他们就来劲了,所以在识字时,穿插一些比赛,能提高教学效果。如开火车比赛,教了生字后,开两列火车比赛,看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准,就评出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又如组词比赛,教了生字,让孩子口头组词,看谁组得多;又如说话比赛,()让孩子用当堂学的词语说话,看谁用的词多。这些比赛,既能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相得益彰。
四、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识字的凭借。
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因此,必须引导孩子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孩子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孩子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招牌、商品包装物,地名,还有各种报刊杂志,这些都可以成为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引导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孩子的思维特点,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使孩子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孩子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孩子想象,实践,孩子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随文识字教学反思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低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幼儿活动教案14
目标
引导幼儿学习辨别物体的轻重,并进行排序,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学会使用轻重的词汇来表述事物的特性。
准备
1. 轻重明显不同的三种物品(最好同样大)如砖块(半块或三分之一块)、木块和泡沫塑料块各一块;轻重明显不同的三种装在包中的物品(最好同色的包,同样大),里面可分别装小石头、豆子和稻子(带壳的米)或其他物品各一包;天平称一个(可以用筷子和绳子自制成手拎的天平)。
2. 幼儿每两人一盘小石头、一盘纽扣、一盘木块(数量相同)、一个天平称(自制,也可不要)。
3. 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过程
1. 比较两种不同轻重的物品
(1)教师出示砖块和木块,提问:哪块重?哪块轻?怎样才能知道?(用手掂)请两三名幼儿上来掂量比较,告诉大家轻重,选出重的交给教师。教师再出示木块和泡沫块,提问:哪块重?哪块轻?请两三名幼儿上来掂量比较,告诉大家轻重,选出轻的交给教师。
(2)教师请幼儿找找活动室内有哪些物品比较重,有哪些物品比较轻,也可以回顾在生活中碰到过哪些不同轻重的物品。
2. 比较三种不同轻重的物品
(1)教师出示三包不同重量的物品,请幼儿猜一猜:这三包物品,哪包最重?哪包比较重?哪包最轻?请两三名幼儿上来掂量比较,告诉大家比较的结果。教师出示天平,讲解如何用天平看轻重,然后用天平称一下上述三种物品,验证轻重给幼儿看。
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三包物品同时比较时,怎样来说清楚每一包物品的轻重,幼儿讨论过后,教师小结:三包不同重量的物品同时比较时,可以说最轻的,比较重的,最重的。然后请一名幼儿上来,再做比较,将三包物品从轻到重排队,其他幼儿做评判。
(2)幼儿两人一组,用手掂或用天平称的方法比较手里的小石头、纽扣和木块的轻重,先找出不同轻重的.物品,再按轻重排队,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出示比较重和最轻的包,在天平上称给幼儿看,提问:哪包重?哪包轻?幼儿确定以后,教师把最轻的包拿走,出示最重的包与比较重的包在天平上相比较,提问:哪包重?哪包轻?幼儿确定以后,教师再把最重的包拿走,出示比较重和最轻的包相比较,引导幼儿发现,在两包比较中较重的包,和另一包包比较时可能是轻的(或重的),在两包比较中较轻的包,和另一包比较时可能是重的(或轻的)。所以说物品的轻重,要看和谁比。
3. 操作练习
幼儿活动教案15
设计意图: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精心设计的若干个生动有趣的小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其中,每个游戏中都蕴涵着针对性较强的独立知识点,与此同时,各个游戏之间仍体现着循序渐进式的连带关系。力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较扎实和透彻地掌握有关“1和许多”的知识。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多种感官认识“1”和“许多”。
2、认识“1”和“许多”,知道“1”和“许多”的关系。
活动重点:
让幼儿初步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活动难点:使幼儿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活动准备:
1、 每个幼儿从家里带来1个水果
2、磁性教具:苹果、梨 果树等
3、小篮子1只。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引出课题:
(1)“这几天小朋友都开始穿连两衣服和厚裤子了,这是为什么呢?什么季节到了?
(2)秋天有什么水果呢?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边说,边演示磁性教具,分别出示苹果、梨等引导幼儿复习10以内的点数。
2、教师抱起大果篮问:老师的果篮里有几个水果?(小朋友说:好多!)
3、今天你带来了几个水果?水果的名字叫什么?请带石榴、橘子、鸭梨、猕猴桃、火龙果的小朋友分别来介绍自己的`水果。
4、请小朋友一个一个从果篮里取走自己的水果并说出“我拿走1个水果!”教师总结:“原来果篮里有许多萝卜,小朋友你一个,我一个,一个一个拿走了,现在篮子里还有几个水果?(还有1个)老师说:这1个是老师的,老师再取走一个就怎样?(小朋友说没有了!)教师:“对!许多能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取走了就没有了。”幼儿说:“一个也没有了”
5、幼儿做游戏:“把水果送到果篮里”,感知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请小朋友把水果放进篮子里,并说:“我放回一个水果……”教师:“篮子里现在有多少水果?”小朋友:“许多水果。”总结:“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教说:“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三、结束部分:(利用小玩具复习点数10以内的数)
1、按数取物后点数并说出总数
2、引导幼儿说说“怎样才不会错?”
【幼儿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冬至活动教案11-23
幼儿游戏活动教案12-26
幼儿音乐活动教案12-22
幼儿健康活动教案02-22
幼儿区域活动教案03-22
幼儿主题活动教案02-08
幼儿绘画活动教案02-07
幼儿绘画活动教案02-07
幼儿绘画活动教案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