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对提出的疑问喜欢动脑筋探究
2、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去探索发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试着总结出"声音是通过物体的震动而产生的"这一理论。
活动准备:
科学发现室、实验记录本、笔
活动建议:
1、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想去探究的兴趣
2、教师提出要求,大家一起做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要求:
1)以每个小组为单位,每组有一个负责的组长,把组员观察发现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可用图来表示。每个组的成员要积极的动脑筋找答案,配合组长。
2)用验法来摸一摸、做一做、听一听、想一想,找一找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样的物体可以发声。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3、大家交流自己探索发现到的结果,找到的答案。
小结: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其实啊,声音是物体通过震动而产生的.,我们如果不去敲打它,不去碰它,物体自己在那是不能发出声音的。知道了这个原理以后,我们可以再去试试哪些物体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也叫乐音;哪些物体发出来的声音很刺耳,让人听了很不舒服,这叫做噪音。
4、活动可以继续延伸,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进一步探索,让幼儿对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反思:
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学中,我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围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时间,让学生先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猜想,然后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展开观察实验活动,从而了解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结论。一开课我让学生静下来,仔细听教室中发出的各种声音,激起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并问学生关于声音,你们想进一步了解什么问题呢?引发学生走入声音世界,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去思考问题,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想办法使尺子和橡皮筋发出声音。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究”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交流讨论声音产生的共同规律时,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评价,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而且能够通过亲身感受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2
教学目标:
1、 知道声音是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够解释各种常见乐器的发生方法。
2、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的不同现象。
3、 能够对声音的产生原因作出假设,并能够想办法利用实验来验证假设。
4、 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振动现象。
5、 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
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教学难点:
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小鼓、音叉、皮筋、尺子、水槽、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谈话: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你听到了什么?
2、 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这些声音是谁发出的?
3、 提问:我们更安静些,一点声音也别出,再听听,还能听到什么吗?在。
5、 讲解:风声雨声流水声,诉说着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欢声笑语读书声,倾诉着生活的丰富多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有关声音的奥妙。
二、 制造声音,提出假设
1、 提问:大家听了这么多的声音,现在你最想研究什么问题呢?
2、 制造声音。观察桌子上有什么材料?小组选择发声材料。讲解:请各小组利用身边的材料制造声音,实验结束后交流:用了什么材料?用了什么方法?制造出了什么样的声音?(教师鼓励大家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方法制造出不同的声音。随着学生活动的展开,教师提出新的挑战:你能用水发出声音吗?利用自己的身体能发出哪些声音?提示学生边实验边记录。)
3、 展示交流。小组交流。教师要求发言学生边汇报、边演示,同时汇报时说清楚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造的声音。
4、 引导思考,提出假设。
提问:大家制造出这么多不同的声音,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物体发生时,物体都在动,在来回的动。科学上把这种来回不停地动称为振动,建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假设。)
5、 讲解:在科学探究中,有了假设就要通过实验收集证据来验证假设,我们也要通过多个实验来证实我们关于声音的假设。
三、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
1、 讲解:以小组为单位,用橡皮筋、直尺、铝箔、小鼓发出声音,观察发生时的现象。教师希望学生发现,这些物体发生时会振动,可以看见橡皮筋、直尺、铝箔、鼓面在明显的振动。
2、 提问:敲击音叉使它发出声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能看到振动吗?(通常学生看不到振动,然后教师提示用系线的气球靠近音叉,简介观察到音叉发生时的振动。) 提问:你有办法让音叉的声音消失吗?
3、 提问:人说话的声音也是振动吗?(引导学生用手摸感受声带的振动。同时介绍有关嗓子与声带的保护常识等。)
4、 提问:人体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振动,现在好多声音来自于电话、电视机中的喇叭这声音也是振动产生的吗?(教师演示:播放音乐在音箱上放上气球,气球会随着音乐跳动。然后让学生观察,接通扬声器后气球在扬声器上跳动。)
5、 谈话:我们通过气球的跳动看到了扬声器发生时的振动。上面的几组实验我们都只是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四、 巩固应用
1、 所有的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科学上叫做声源。
2、 续写小诗。要求学生根据例句续写小诗,通过简单的诗句加深对声音产生的理解。(教师出示例句:风儿呼呼是空气在振动;流水哗哗,是水在振动;小蜜蜂嗡嗡,是翅膀在振动--------------)
一、 激发兴趣导入,提出假设
本课一开始就创设愉悦有趣的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两次让学生安静的听声音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声音无处不在,进而伴随着课件带领学生步入奇妙的声音王国。这样做不但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而且聚焦了探索的问题。然后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采用多种方法制造声音。在各小组展示自己制造的声音时,教师特别提示学生明确: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尽可能让学生利用更多的材料发生,使学生体会到声音无处不在,促使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作出假设和预测---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 充分探究,验证假设,探索规律
有了假设后,重要的是让学生周到要找到多种实验来证明。教师设计了层层递进的实验让学生充分感知声音的产生。橡皮筋、直尺的发生实验,学生可以看见发生物体的振动;紧接着安排音叉发生实音叉发生时看不到振动,用气球在线音叉发生时的振动,让学生体会到简介证明的方法。问题“你有办法让音叉的声音停下来吗?”渗透反证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到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
声带发生实验在于让学生通过摸,感受声带的振动,认识人体发生;最后做扬声器的发声实验,也是边看不见的振动为看得见的振动。
这样,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归纳出发生的共同点,得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一认识。
三、 总结规律,加深认识,拓展探究。
续写小诗的方法既增加了学科之间的整合,增加了科学的美,更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加深了对声音产生的认识。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景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
2、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看、摸、说等方法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模式选择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它分为四个部分: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二、提出假设,实验探究;
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四、验证猜测,总结评价。
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运用看、摸、说多种方法观察发声物体的特点,并对发生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进行观察比较,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在这节课教学中,始终贯穿小组合作实验、观察、对比、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引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努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四、媒体的使用
1、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2、利用出示本节课实验记录表及探究结论,突出重点。
3、利用展示平台展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便于学生相互交流,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出科学的结论。
五、教学准备
队鼓、泡沫、橡皮筋、尺子、音叉、橡胶小槌、铜锣、水槽、实验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课前选好小组里的材料员和记录员。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作出猜想
师: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几种声音,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师:(点击声音1)这是什么声音?你说……
生:雷声
师:(分别点击其他声音)这是什么声音?
生:流水声、敲锣声、掌声。
师:你认为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板书课题)
师:谁来说说看,你说……(多请几个同学说说)
师:是不是这样呢?声音到底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活动
1、使物体发声,观察发声物体。初步感受声音和振动的关系。
(1)介绍实验材料,讨论发声方法
师:(出示材料)同学们请看,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都有些什么?
生:鼓,钢尺,橡皮筋。
师: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分别发出声音吗?(出示投影)
师:(出示鼓)你来说说?
生:用鼓槌敲(板书:敲打)
师:(出示钢尺)这个谁来说说?
生1:敲打桌子;
生2:按在桌上往下拨......
师:哪种方法比较明显,可以吗?(演示)板书:压,拨
师:(出示橡皮筋)这个谁来说说?
生1:用弹得的方法。
师:老师觉得刚才用拉长后弹拨的.方法可能会比较好。(板书:弹)
(2)明确观察内容和记录表
师:等会儿每个小组都有一份这样的材料,不过在活动中还要求每个组做好这样一份记录。(出示记录表)
(投影记录表)
不发声时的状态发声时的状态
鼓
橡皮筋
钢尺
发声状态时的橡皮筋、钢尺和鼓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鼓、橡皮筋和钢尺,不发声和发声的状态,我们观察什么地方?(比如:敲鼓后观察哪里呢?)
师:实验做好后请小组讨论一下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活动要求,我们来看一下。(出示要求)
(3)学生观察实验,老师指导。
师:请小组材料员来领取实验材料和记录表。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快,最认真。
教师随机指导。
(4)小组汇报,老师板书
师:好了,请材料员将材料整理好,放回原处。
师:我们先请各小组派代表上来给我们来讲解一下他们的观察记录结果。(及时给予鼓励)
(请一小组的同学说老师板书,并结合全班交流)
师:鼓不发声时的状态是?(像是平静的水面一样)
生:不会动的;泡沫不会动......
师:发声时的鼓是怎样的呢?
生:泡沫在跳舞......
师:泡沫为什么会跳舞?
生:因为敲过了;……因为鼓皮(面)在动。
师:鼓皮是怎么动的?
生:上下在动。
师:其他小组有没有补充呢?
(师板书画图鼓得振动)
同样的方法交流橡皮筋和钢尺并且老师板书画图。
师:刚才同学们也讨论过了,鼓橡皮筋和钢尺在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都在动,......
师:其他小组呢?(请学生回座位)。
师:(观察板书)它们的动有没有规律,谁来形容一下。
生:都在上下动;来回动;。
师:(概括)都在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是这样吗?(板书)
师:这样的运动师怎么产生的呢?
师:我们敲,弹,拨都是给了这些物体一个力,在力的作用下(板书)物体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取个什么名字呢?科学家们称它为振动。
师:在力的作用下,鼓橡皮筋和钢尺产生了振动,声音也就产生了。
师:那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
生: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板书,箭头)
2、观察音叉的振动,更深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师提问: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吗?
师:(出示音叉)这是音叉。(演示使用方法)
师:那它有没有在振动呢?你有办法证明吗?
(2)(打出)活动内容
师:老师这里也给大家带来了活动要求。(投影出示)
师:按要求做好的小组就举手,看哪个小组动作最快。
师:请材料员上来取实验的材料。
学生进行实验,老师指导。
(3)交流汇报
师:请材料员收好材料,放好音叉。
师:不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是怎样的?
师: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呢?为什么?
师:不发声的音叉触及手背是什么感觉?
师:发声的音叉触及手背呢?为什么?
师:音叉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三)小结提升
师:总结一下,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呢?
师:刚才同学们不是说,声音是由敲打产生的,现在我们通过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敲打和振动与声音的产生有什么关系呢?
生:我们敲打或弹拨等方法是为了用力让物体产生振动,而振动才产生了声音。
(四)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1、找寻人体发声部位
师:我们人说话发出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在哪里振动能找到吗?
师:手轻按喉部。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其实声音是从喉咙里的声带中发出的,声带是很薄的膜,所以我们平时不要大喊大叫,要保护声带。要不然就发不出声音了。)
2、师:我们身上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声音振动的器官。猜猜它在哪儿?
3、怎样让正在发出声音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学生演示并说明理由。
师:(出示锣)我在锣上敲一下锣就发出了声音,你知道锣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
师:为什么我敲了一下马上停止,而锣的声音却能响很长时间呢?
师:谁有办法在老师敲完一下之后让声音也马上停止?
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五)总结评价
1、师生小结
刚刚这堂课上你学到了什么?
2、评价
在这节课上,老师发现我们班许多同学都能像科学家那样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动手操做实验。
3、整理器材。
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敲打
弹
弹,拨
在力的作用下, 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振动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实验器材用力按压、弯曲、拉伸等轻轻击打、拨动我们小组发现
鼓
钢尺
皮筋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三、观察发声物体
1.分组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分组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交流反馈:
3.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的原因,但是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并不理解振动会产生声音。我在教学完这一课后,是很勉强地让学生知道振动会产生声音,而学生对于敲击会使物体振动,并产生声音。学生是很难理解。分析自己在教学中让学生不能完全明白振动会产生声音的原因是我没有充分利用反证法来证明振动产生声音的原因。自己对于教材的这一个认识还不够,所以在课堂中也没有让学生来证明,只是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无意之间有了一个手握正在振动的音叉而使得声音停止的一个发现,学生也正好利用这一个发现证实了物体的振动会产生声音,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就消失。
思考一:学生在这一节课里的活动有多少,(由于材料有限,没有让每组学生都有实验的机会。)学生在教师的演示实验中思考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思考二: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发 现
反馈交流: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4.分组实验2: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1)如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比较: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
交流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紧,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四、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吗?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5
教学目标:
一、探究目标:
1、大胆质疑,通过观察和实验,乐于提出关于声音的问题。
2、能够利用各种感官和辅助工具观察物体发声的现象。
二、情感目标:
乐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能体验自主探究的快乐。
三、认知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教具准备:
各种声音的录音带、瓶子、钢尺、鼓、鼓棍、锣、小黄豆、系线的泡沫小球。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设计说明:
本节课设计重在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探究空间,让学生经历一个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本质。
教学过程:
(教室里摆放九个小组的桌子,桌子上放有号码牌,学生进教室后分小组坐在座位上。)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乐章。(教师播放录音)
2、引导学生谈谈听后感受(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听到了什么)
3、学生模仿大自然中听到的各种声音。
4、引导学生提出有关声音的疑问。
5、揭示课题:声音的产生(板书)
二、自主探究
(一)学生展示带来的发声材料,设计实验。
1、师:大家说说看,鼓、锣、瓶子等物体,你不动它,它能自己发出声音吗?怎样做就能使它们发出声音呢?
2、分组实验。(学生对物体分别进行敲、打、吹……)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任何物体在静止的状态下,都不能自行发出声音。当给它们一定作用的力时就能发出声音。
(二)学生根据课前制定的`实验计划开展探究,根据探究的问题,选择实验材料,研究实验方法,将讨论的结果记在“小组实验方案表中”。
实验1:在鼓面上撒些小黄豆,敲击鼓面时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2:把用系着线的小泡沫球靠近敲打后的锣面,观察小泡沫球发生的变化。
实验3:在桌子边上压住钢尺的一端,拨动钢尺的另一端,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实验方案表
小组共同探究的问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小组内共同选择的实验材料(在选
择的材料序号前打“√”)
(1)队鼓(上面撒有小黄豆)、鼓棍。
(2)锣、系着线的小泡沫球。
(3)钢尺
小组内口头研究的实验方法或
实验步骤
小组内对研究的问题进行
归纳分析得出的研究结论
(教师倾听、观看,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在观察物体发出声音时,发生什么现象?重点引导学生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把不明显的现象表现出来)
1、汇报探究成果,交流信息。
(1)指名小组汇报。(两人演示,一人讲解)
(2)小组互相讨论实验得出的结论。
(3)展示仪出示其中一个小组的方案表,教师以一个实验例子反馈学生的实验方案。
(4)师生总结。(适时引导学生用“振动”这个词描述物体发声的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三)研究物体停止振动的现象,是否能听到声音。
1、谈话: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如果物体停止振动又会怎样?下面大家设法使振动着的鼓、锣立即停止,看能不能再听到声音,说说为什么?
2、指导小组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教师巡视观看。
3、汇报实验结果。
4、师生总结:只要物体产生振动,就能发出声音。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停止了。又一次的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拓展活动
1、引导学生拨动钢尺时观察钢尺的运动轨迹(教师加以解释什么是运动轨迹),并把它画出来。
2、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轨迹图。
3、教师分析尺子的运动轨迹图,加深学生对物体振动的理解。
四、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明白了声音产生的一些规律和原理。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观察。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乐于与人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了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都能了解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6
教学内容: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产生声音的方法很多。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1.能用扩散性思维设计出各种制造声音的方法。
2.通过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抽象概括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拥有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2. 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要尊重事实,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使其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在今天的新课开始之前啊,老师想先请同学们做一个小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听声辨人”。
(教师请一位学生站到台上来,并用眼罩蒙住学生的眼睛)
师:接下来老师任意的选取几位同学,请他们读PPT上面的诗句,请这位同学来猜猜看,吟诗的是哪位同学。
(教师随机抽选学生起来读诗,学生猜)
师:好了,游戏结束。同学们,为什么这位同学的眼睛被蒙住了,却仍然能够认出吟诗的同学是谁啊?
生:他是通过听声音辨别出来的;
每个同学的声音不一样。
师: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传递信息,愉悦人们的.心情。同学们,关于声音,你有哪些知识想要知道呢?
生:.......
师:同学们的问题都非常有意义,但是这么多的问题,我们今天只能选取一个来研究。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声音的产生。
二:制造声音
师:要想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我们首先得自己尝试制造声音。老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个塑料袋,请同学们运用智慧,尝试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让塑料袋发声。
在活动开始之前,老师有几点需要强调一下:
1.制造声音时,轻声轻语。
2.控制好塑料袋声音的大小。
3.仔细观察,体验塑料袋的发声。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已经找到了很多让塑料袋发声的方法,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塑料袋上台交流一下吧。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真聪明,用摩擦,弹击,吹气,揉搓,抖动等不同的方法让塑料袋发出了声音。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不借助任何物体,试着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在活动开始之前呢,同样的,我们需要
1.制造声音时,轻声轻语。
2.仔细体会,身体发声时的变化特点。
(学生活动并交流)
三.作出猜想
师:老师就不请同学起来一一交流了。刚才同学们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让塑料袋和自己的身体发声,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当塑料袋和我们的身体发声时,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仔细思考一下,有哪些共同特征?
生:.......
都在动。
师:观察得真仔细,无论是塑料袋还是我们的身体,它们在制造声音时都在动。那么,物体发出声音究竟和“动”有什么关系呢?还是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吧。
四.寻找证据
师:在每组同学的台肚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钢尺,橡皮筋和盛水烧杯,请同学们按照PPT上的指示
(橡皮筋:将橡皮筋套在右手拇指和食指上,用力张开这两个手指,用左手手指拨动橡皮筋 ;钢尺:一只手在桌子边缘按住钢尺的一小部分,另一只手向下按住钢尺另一端,松开;盛水烧杯:用小
锤轻轻地敲击烧杯外侧杯身。),试着让他们发出声音,并注意观察,当它们在发出声音时,有什么变化?当他们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有什么变化?填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表格里。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7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教学单元的第二课,是在学生初步感知声音之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并能通过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物体的振动,从而使学生建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个概念。本节课是本单元最重要的一节课,只有认识了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才能继续研究声音高低、强弱的变化;才能探究音高的变化;才能认识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传播的,了解耳的构造以及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等一系列有关声音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四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并且懂团结、会协作。在认知水平上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但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时间去探究发生在身边的声音的奥秘,这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前可以由老师收集声音的录音材料,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现状,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教学理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成了三个部分。
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
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锣、音叉、装水的水槽
学生分小组准备:鼓、豆子、钢尺、皮筋、绿叶
学生可以应用鼓、钢尺、皮筋、绿叶等这些实验材料,经历让物体发出声音、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结论这一科学探究活动,对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启迪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以及突破教学重难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活动探索法和小组讨论法,教师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学生围绕着问题进行假设和实验证明,从中发现问题,找到规律。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发展假设论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六、教学过程: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模式为:激发兴趣提出问题——针对问题多种猜想——引导学生设计验证——小组合作,实验——交流评价形成结论——联系生活实践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
1、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3、书写回信,课堂小结;
4、课外拓展
(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关注:“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样特殊的`礼物,请你们闭上眼睛,认真聆听。”
(播放声音)生听后,汇报听到了的声音:流水声、狗叫声、电话声、汽车声等。通过让学生说说听到的声音,“唤醒”了学生对声音的直接认识。然后再让学生模仿生活中听到过的声音,学生模仿后,教师点明“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风声、雨声、流水声倾诉着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歌声、笑声、音乐声描绘着人们的欢乐;还有鸟叫、虫鸣不绝于耳,构成一个奇妙的王国。”从小学生喜欢“做游戏,猜谜语”的心理特点入手,创设了声音这么一个情景,为新课教学创造了最佳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与兴趣。接着教师谈话:“关于声音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关于声音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从而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主探究,解决问题
1、使物体发出声音
(1)做实验前谈话: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你能不能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让物体发出声音来呢?老师已经为你们每个小组准备好了鼓、钢尺、皮筋,请你想个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在没做之前,请大家共同来看一下要求。(课件出示)
①小组内分工要明确,开动脑筋想办法使鼓、钢尺、皮筋发出声音,实验前讨论怎样做,做完一个实验再做下一个实验。
②仔细观察,注意观察物体发声前什么样,发声时有什么变化?每个实验要重复地做几次,力求准确。
③用你喜欢的方式及时做好实验记录。
④实验完成后,用你正确的坐姿告诉老师,你已经完成实验了。
(2)学生分组活动,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
课堂上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认为这太简单了,于是他们会不以为然地乱敲乱打,所以教师应提前提出要求:“我们不是看哪个小组同学制造的声音响,而是看哪组能想更多的办法来使物体发声。”活动中填写记录表。然后让学生自己来说,并且要进行评价,小组间互评,交流他们使上面三种物体发出声音的方法。
(3)学生进行短暂的活动后,教师接着提出本课要探究的核心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时学生的回答还是在他们已有的经验基础上作出的。学生们的解释可能会是“声音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产生的”和“声音是由于物体运动产生的”。
当然,这样的解释并没有探究到声音的本质。此段教学中,教师不能刻意让学生去观察物体的振动现象,而是要让学生通过概括,将自己的解释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教师谈话:“我们通过实验看见了发声的尺子在振动、橡皮筋发声在振动,那么其他物体发出声音是不是也在振动呢?鼓发声时是否也在振动吗?能感觉到吗?你能想出一个办法看见鼓发声时在振动吗?
学生应该可以想出一些方法,如果想不到了,教师适时给予指引。(把豆子放到鼓上,看到豆子的跳动)
本环节要达到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先推测,再验证。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检验自己提出的预测,引导学生经历声音由钢尺、皮筋发声时的可见现象到鼓发声时候的不可见,发现利用媒介来证明发声的物体是否在振动。让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原因由原来的“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发生转变,初步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这个概念。
2、观察发声物体
(1)教师出示音叉;然后,教师谈话: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你听到声音了吗?你能看到音叉在振动吗?你能想一个办法证明音叉在振动吗?
学生有可能说让每位同学都来摸一摸,教师可以给予肯定,但为了让全班学生都看清,还是引导学生用实验来证明——把振动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让学生自由谈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之后教师给予总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师演示钢尺发音时在振动、皮筋发声时在振动)音叉在振动,这也是音叉发声的原因。
“观察发声物体”这部分实验的设计意图是:击打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变化的活动。使学生们认识到正是由于音叉的振动才引起了水面的波动。这组材料的选择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从而加深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来的”概念的理解。并延伸到液体、气体振动,意在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物体概念。
(三)书写回信,课堂小结用书信的形式对本课堂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既呼应了前面活动,又回顾知识,一举两得。
(四)课外拓展
这里设计两三分钟的时间,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让学生谈谈在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并进一步想要了解哪些知识,意在延伸,为后面的几课打好基础。
七、板书设计
(略)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8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能够解释各种常见乐器的发声方法。
3、能够对声音的产生原因做出假设,并能够想办法利用实验来验证假设。
4、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要尊重事实,体会实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能够对声音的产生原因做出假设,并能够想办法利用实验来验证假设。
教学准备:
各种能发出声音的物体:纸、气球、矿泉水瓶(半瓶水)及学生身边的各种物体;尺子、橡皮筋、铝箔;系细线的乒乓球、音叉;录音机、乒乓球、
录音带(各种声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大家安静,注意听,你听到了什么?(音乐声音响起)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听到哪些声音呢?(学生说生活中的声音),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些声音,我们一起来听听。(录音带:各种自然界的声音)可见,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所不在。
大家听了这么多的声音,现在你最想研究什么问题呢?(学生说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
(二)制造声音,提出假设
1、 制造声音。各小组利用身边的材料制造声音: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造出什么样的声音?鼓励大家用各种不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提示学生边实验边记录。(意图:让学生发出声音太简单了!学生会不以为然地乱敲乱打,所以这里教师提出:老师不是看哪个学生制造的声音响,而是谁想到的办法多。这样既可以管理课堂,又可以让学生的活动融入了思考。)
2、展示交流。小组交流,边汇报、边演示给全班同学看。要求每个小组汇报时说清楚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造的声音。
3、引导思考,提出假设。大家制造出这么多不同的声音,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引导学生建立明确物体发声时,物体都在动,在来回地动。科学上,把这种来回不断的动称为“振动”。建立“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假设。
在科学研究中,有了假设,就要通过实验搜集证据来验证假设。我们也要通过多个实验来证实我们的关于声音的假设。
(三)设计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
1、实验一:橡筋琴、直尺、塑料瓶子声实验
以小组为单位,用橡皮筋、直尺、塑料瓶子发出声音,观察发声时的现象。(发声时振动,可以看见橡筋、直尺、铝箔的振动)
并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物品
发声的方法
实验中的现象
橡皮筋
直尺
塑料瓶子
2、实验二:音叉发声实验:
敲击音叉发出声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能看到振动吗?看不到振动,用系线的乒乓球靠近音叉,演示音叉发声时的振动,让学生体会到间接证明的方法。乒乓球在跳动验证音叉在振动。
问题“你有办法让音叉的声音停下来吗?”学生回答后,让学生来试一试,发声的音叉,用手一抓,不振动了,声音就没有了。(反证,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
随着学生活动的展开,教师提出新的挑战:你能使纸发出声音吗?利用自己的身体能发出哪些种声音?
3、实验三:声带发声实验。
人说话的声音也是振动吗?用手摸声带发声时感受声带的振动,不发声时声带是否振动。说明了什么?(嗓子与声带、保护声带)
4、实验四:扬声器发出声实验:
问题:人发出的'声音是声带的振动,现在好多声音来自于电话、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标机等喇叭——扬声器(出示实物),这声音也是振动产生的吗?
演示:用音箱播放音乐,在音箱上放上豆子,豆子随着音乐跳动。
上面的几组实验,我们都证实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我们还可以用许多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大家在课后还可以继续。
5、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所有的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科学上叫做声源。
以续写小诗的方法加深对声音产生的理解:
风儿呼呼,是空气在振动;
流水哗哗,是水在振动;
小蜜蜂嗡嗡,是翅膀在振动:
青蛙呱呱……
请同学续写。
(四)拓展活动
关于声音你还想了解什么?你还知道哪些?介绍噪音在生活中的存在现象。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9
一、教学资源分析
1、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是在《听听声音》一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了解声音的产生与振动的关系,建立起“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
2、学情分析在进行本课学习前,每个学生对声音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虽然我们的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声音,但这些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时间去探究发生在身边的声音的奥秘,而这恰是科学课教学中最有价值的地方。
3、教学方式的分析“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属于探究性活动,但以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等来看,这个活动并不适合大步子教学。由于在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到现在,他们经历的观察活动比较多,验证性活动比较多,而对探究性活动在三年级下册《沉和浮》、《冷和热》单元学生虽有了涉及,但教学期望与实际效果之间还有一定距离,为此,本课还是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
二、设计理念
1、注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围绕重点展开观察实验活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这是一句经过了抽象和概括出来的话,学生并不都这么认为,大多数学生认为是通过敲打、碰撞、拍打……等原因产生了声音,为此设计时安排这么几个循序渐进的活动:
①利用已有经验使物体发声,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②观察发声物体的变化,初步获得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
③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④拓展引申,进一步证明生活中的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引导学生从相同现象的观察中进行抽象,实现认识上的跨越。在学生学习本课前,他们对声音的产生的解释是多种多样的,很难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抽象。因此,在进行第一、二个活动后就要对这些相同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提出他们的共同点,即振动,然后再围绕“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展开第三活动。这三个活动中,其中第三个活动是重点展开的,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推进,即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一起观察“队鼓、钹、音叉、吉他、橡皮筋、钢锯发声”的特点,作好记录。
三、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实验活动,理解“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能够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实验操作。
3、培养协作、合作进行研究活动的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重点:
理解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五、教学难点:
理解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六、教师准备:
队鼓、钹、音叉、吉他、橡皮筋、钢锯、乒乓球、绿豆。
七、学生准备:
学生自带1——2样能发声的物体。
八、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教师在讲台后敲打各种器乐,问:你能猜出这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吗?猜对了这个东西就给那个组搞研究。生猜。
(二)探究新知
1、师:刚才是老师给大家准备的东西,现在请同学们来玩一玩自己带来的东西,但有一个要求,你是怎样使这些东西发出声音来的?
2、学生自由尝试,也可相互交换,结束后汇报。师:你玩的是什么东西?你是怎么玩的?发出声音了吗?除了这种玩法,还有别的玩法吗?
3、师:想一想,刚才听到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过渡:刚才大家都玩过了,能不能让孙老师也来玩一玩?)
4、师边演示用力压边设疑:为什么你们用许多方法都可以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而老师用力压却不能发出声音?(过渡:大家想不想试一试?那我们再来玩一玩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物体,你先使这个物体发出声音来,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想个办法使这个物体不发出声音,你有什么发现?再用压的办法试一试,你又有什么发现?)
5、生带着老师的提出问题,开始探究性活动。师:你们小组有什么发现?(生汇报,引出:物体发出声音可能与物体的振动有关系。)
6、师:声音与振动到底有什么关系呢?(生猜测)
7、师:刚才只是我们的猜测而已,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来验证呢?
A、学生讨论研究的办法。
B、投影记录单,说明填写要求,学生填写研究记录单。(教师巡视)
C、师选择典型计划,指名汇报,全班评议。
8、学生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活动,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比较性观察,借助绿豆、乒乓球等物体来观察振动现象)
9、研究结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重点评议发现部分。
A、提问:你们组是怎样进行研究的,你们有什么发现?
B、师生共同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这个研究结论。
(三)小结扩展
1、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过渡:是不是所有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都是由振动而产生的呢?你能不能再证明我们刚才得出的这个结论?)
2、师:每人再次观察一下其他的物体,它们发出的声音是不是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生活动,师巡视指导)
3、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见到过这种现象?
4、师:试一试,我们发声时,哪里在振动。
5、师:猜一猜,我们身体里感觉物体振动的器官是什么?
6、讨论共享:说话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四)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振动声音的方法,不振动没有声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10
一、设计理念
科学课程在总标准中提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目标的表述中强调,应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保持和发展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从学习方式上讲,科学要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科学,尊重客观事实,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从而真正体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本节课遵循上述设计理念,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探究活动贯穿课堂始终。
二、教学背景分析
声音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科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教学的目标是关注、研究与人类密切相关的自然现象,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科版科学课四年级(上)《声音》单元第二课时内容。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从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及创新能力。本课是基于前一节《听听声音》基础上来研究、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与旧教材相比,本课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机会,尝试运用科学的探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对声音产生的学习,为下面学习声音的传播打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由于声音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进行本课学习时,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对声音的产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物体由于振动产生声音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他们觉得敲打、碰撞、摩擦……是物体发出声音的直接原因,他们关注的是什么动作使物体发出了声音,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缺乏深入的探究声音现象的本质。所以在设计整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理解水平。
四、学习任务分析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及观察比较来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是认识声音现象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从教材的安排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上看,它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声音的产生需要借助于实验探究才能得出。由于实验本身的局限性,小学生理解、认知水平有限,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教学反思
通过一节课实验探究及师生间和谐的交流互动,我认为本节课教学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由扶到放,凸现探究过程
学生的认知由于年龄、知识的局限性,许多认识仅存于表象,因此其探究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艰辛的获取真知的过程。为了高效完成这一探究历程,教学中设计了由扶到放、层层推进的步骤环节,即在探究活动中分两步走,在探究音叉发声的实验中,采用师生互动,半扶半放的形式,指导学生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将音叉轻轻放入水中或贴近静止状态的乒乓球,观察实验现象;学生继续指导学生敲击音叉,用手或脸触及音叉找感觉,用典型的音叉实验,让学生说出三项实验的共同特征,初步形成物体不发声时处于平静状态,物体发声是处于动态,初步感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而后教师在上述实验感知的基础上,仍旧运用刚才的实验方法放手让学生合作自主进行队鼓、尺子、橡皮筋及自带发声物体的实验,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教师一番巡回指导后,学生通过类比得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从扶到放,这一过程清晰明了,具有层次性,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2、教给方法,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意识。
在本节课探究实验中,教师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看、摸、画、说等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找寻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一看、二摸、三画、四说的探究方法贯穿了音叉、队鼓、尺子、橡皮筋等物体发声实验的始终,学生在这几种方法的引导下,认真观察,创新思维,再现了物体发声时的真实场景。“一看”既认真的观察实验结果,音叉敲击发音后,水花四溅,泛起微波,将乒乓球弹拨开来;敲击队鼓,鼓面颤动,引起鼓面上的豆子也在颤动……“二摸”即用手或脸等身体部位去感知。如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用手或脸去触摸,那种又麻又痒的感觉非常明显,学生乐于在这种探究活动中实验;在歌声中触摸人体发声器官,在手机的铃声中触摸手机,让孩子们再一次验证了已学的科学知识。“三画”即在看与摸的基础上,将物体发声时一瞬间的感觉,用孩子们喜欢的、易于接受的符号画出来,使物体发声时的`动感更加直白。波浪线、闪电符号替代了物体发声时的状态,孩子们用他们独特的思维审视这一科学过程。“四说”即通过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的前后状态对比,找寻发声物体的共同特点,从而探寻声音产生的真正原因,在这些教学方法的积极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更加投入、更加专注,学习也更为自主、高效。
3、创新教学方式,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为了达到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目的,教师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又设计了巩固提高,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怎样让发出声音的铜锣立即停止发声这一教学活动,以一种逆向思维验证了学生的探究结果,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设计独特新颖。声音一般是听得到的,本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摸得到、看得到声音,教师又以捂住孩子的耳朵,蒙住孩子的眼睛,用有铃声的手机让孩子去触摸,让听得到铃声的孩子去验证。播放音乐,利用录音机上镜片反射的光斑,感受声音在振动中产生,从而让孩子体会到了声音不仅可以听到,而且可以摸到、看到。课堂教学设计独具匠心,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注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实验习惯。
科学课中,孩子们纷乱的分组实验一直是困惑教师的一个问题。良好的实验习惯一直是教师们追求的教学目标。本节课中,教师将学生分成九组,进行活动探究,学生以组长为核心,成员积极配合、分工、合作,教学井然有序。此外还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如在音叉发声的教学实验中,孩子们将音叉轻轻靠近水中,观察实验现象。实验完毕后,学生用抹布将音叉擦拭干净,教师在下课前留一分钟时间让孩子们整理实验桌等,这些都说明,孩子们良好的实验习惯与实验品格正在形成。说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的培养。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相关文章: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05-10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03-05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03-30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03-28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10-24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物理教案05-15
《数的产生》教案04-05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03-23
《好听的声音》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