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鸿门宴》教案

《鸿门宴》教案

时间:2023-02-28 09:46:44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鸿门宴》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鸿门宴》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鸿门宴》教案15篇

《鸿门宴》教案1

  (一)教学思路

  在古代的史传文学中,最富有史学意义和文学色彩的要数《史记》;在《史记》中,最令人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是《项羽本纪》;而在《项羽本纪》中,最能体现项羽的性格和为人的是“钜鹿之战”、“鸿门宴”和“垓下之围”。因此,教学《鸿门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总的教学思路是从语言到人物、从整体到局部、从课内到课外,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和值得思辩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从而把握情节起落,感受人物形象,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思辩能力。从语言到人物:本文编排在高中第一册,它与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之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落差。因此,拟安排两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理解和熟悉课文语言:首先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去钻研课文,理解其中的古今异义、通假现象、词语活用和特殊句式;然后,利用连环图画,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给重要场景写说明文字,进行“语言转换”训练,进一步理解语言,把握情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从整体到局部:《鸿门宴》是节选文字,但它始于曹无伤告密、终于曹无伤被杀,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片断。在疏通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矛盾线索,理清宴前、宴中、宴后的情节结构,大处着眼,整体把握;然后抓住“宴中”这一部分,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具体、深入地剖析“三起三落”的情节安排。这样,既有“面”上的鸟瞰,也有“点”上的响锣重锤,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把握和深入思辩的能力。从课内到课外:“鸿门宴”只是“项羽现象”或者说“项羽文化”中的一个点,我们的教学应该由这个“点”辐射开去,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他们的文化底蕴。理解文言词汇和句式,把握情节结构,感受人物性格,可以说都是课内功夫。为了使课文教学富有深度和广度,拟安排两个环节加以拓展。1.讨论: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苏轼却说这表现了他的“君人之度”。对此你怎么看?2.组织大家交流、评析课前围绕“项羽”专题搜集的诗文。

  (二)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综合运用点拨法、自读法和讨论法,拟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适当介绍历史背景以导入新课。在自读的基础上加以点拨,疏通文句。将读文与读画以及根据画面写说明文字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重点场景的理解。教学要点:1.

  结合注释,利用古汉语词典,理解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式。①古今异义:“盗”、“非常”等。②通假现象:具―俱;距―拒;内―纳;要―腰;蚤―早。③词类活用:“活”、“王”、“兄”、“籍(吏民)”等。④特殊句式:具告以事;毋从俱死;为之奈何;孰与君少长;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客何为者。2.

  阅读课文的重点场景和相关的连环图画,用自己的语言给图画配说明文字。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抓矛盾线索2.理情节结构宴前(战还是不战)

  ①项羽下令击刘②刘邦拉拢项伯③项羽轻信“说项”宴中(杀还是不杀)①刘邦诡表心迹②范增举示玉玦③项庄舞剑④樊哙闯帐⑤项羽赐座宴后(收还是不收)①刘邦趁机离席②项王接受赠璧③范增砸碎玉斗3.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讨论“宴上”斗争的“三起三落”教学难点:如何从实际出发,认识情节发展的“三起三落”。第三教时主要采用讨论和交流的方法,深入感受人物的性格内涵,同时将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广阔的天地,丰富文化底蕴。教学要点:1.分析、概括项羽和刘邦的性格内涵。

  2.关于“妇人之仁”和“君人之度”的评论。

  3.组织学生交流、评析围绕“项羽”专题搜集的'材料。教学难点:对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的不同看法的评论。

  (三)教学实例

  (部分教学片断实录)教学片断一:给连环图画配说明文字采用实物投影仪,或预先制作成课件,投影出下列连环图画:图一:(图略)图二:(图略)图三:(图略)图四:(图略)

  (以上图片选自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绘画本中国通史》)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以上画面,辨明人物及人物之间的关系,观察人物的举止神态;然后仔细钻研课文中的相关文字,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画面内容。可以适当交代画面内容的前因后果,切忌亦步亦趋的“硬译”。

  第二天一大早,刘邦赶赴项羽的驻地鸿门,向他赔礼道歉。项羽的情绪有所缓和,并设宴款待刘邦。

  宴席上,范增屡屡示意项羽杀掉刘邦,项羽都不表态。范增只得召进项庄,让他在祝酒之后舞剑助兴,寻机刺杀刘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

  项伯见势不妙,也拔剑起舞,不时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使项庄无法下手。

  张良立即外出,把情况告诉守候在军门外的樊哙,樊哙带剑持盾闯了进来,面对项羽,历举刘邦反秦之功,严辞斥责项羽听信谗言,企图诛杀有功之人。项羽无言以对。以上说明文字不是“标准答案”,只要扣住画面,语言简洁、顺畅,都值得鼓励。

  教学片断二:“三起三落”的讨论师:有人将宴会上的情节概括为三起三落。

  三起:

  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示意项羽杀掉刘邦,气氛顿趋紧张;

  二起是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于是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形势极为严峻。

  三起是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怒视项羽,严辞斥责,情节发展到最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

  三落:

  一落是对樊哙闯帐,项羽不仅不怒,反而称为“壮士”;

  二落是项羽赐酒赐肉,被樊哙斥责之后反而赐坐;

  三落是刘邦以“如厕”为由逃离项羽军营。对这一说法,你们怎么看?请展开讨论。

  生一:对“三起”的概括应该说是准确的。范增举玦、项庄舞剑和樊哙闯帐三处情节或者说细节确实充满了杀机,大有一触即发的危险,让人为刘邦的命运深感忧虑。

  生二:“起”和“落”是相对的,有起才有落,它们应该在同一条横轴上展开……

  生三:是啊,一落是项王“默然不应”,视而不见;二落应该是“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而项羽对此置若罔闻,让人为刘邦暂时松了一口气。

  生四:樊哙闯入帐内,项王“按剑而跽”,高度警觉,而当明了他的身份后,称之为“壮士”,先是赐酒,后又赐彘肩,一声不响地听了斥责以后又赐坐,大有惺惺相惜之意。到这里,刘邦所受到的生命威胁应该说是基本上消除了。这就是“落”。把后来刘邦托辞逃席看成三落是不恰当的。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宴席上杀不杀刘邦是斗争的焦点,而杀不杀刘邦的关键看项羽的态度。三起三落是对应的,宴席上闪耀着刀光剑影,但又张中有弛,跌宕起伏。这一场面描写实在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最典型的体现

  教学片断三:有关“妇人之仁”和“君人之度”的讨论师: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而苏轼在《范增论》中说这体现了他的“君人之度”。对这两种说法,你们是怎么看的?

  生一:项羽虽然是一个叱咤风云的盖世英雄,但从宴席前和宴席上的表现来看,是一个优柔寡断、感情用事的人,说他有“妇人之仁”,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生二:说项羽在宴席上“优柔寡断”是不准确的。他的叔父项伯替刘邦向他表功和求情之后,项羽实际上就有不杀刘邦之意。正因为项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对范增的再三暗示置若罔闻,对项伯的庇护加以纵容。项羽是一个狂妄自大、刚愎自用的人,说他有“妇人之仁”是不准确的。

  生三:项羽为什么没在席间杀死刘邦?项伯的求情固然起了作用,但最根本的原因是项羽以为刘邦不是自己的对手,对自己根本构不成威胁,只要刘邦不在关中称王,对自己俯首称臣,就可以饶他一命。这样看来,我倒是有些赞同苏轼的看法,尽管这样的“君人之度”是缺乏战略眼光的,项羽日后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生四:什么是“君人之度”?就是统治者的宽广的气度,对臣下的过错也能够容忍和宽恕。从项伯的求情和刘邦的“表演”来看,刘邦不但没有丝毫过错,反而有莫大的功劳,不但不应受到任何责罚,反而应该受到封侯封王的奖赏。项羽答应“内奸”项伯的求情,相信刘邦的连篇鬼话,根本不是什么“君人之度”,而只能说是缺乏知人之明,缺乏审时度势的智慧。有人说项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是没有道理的。……师:刚才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一些思想交锋的“火花”闪耀出来。在这里我不想对大家的发言作老吏断案般的评判,有的议题不必去追求“唯一答案”。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对项羽有一个分析,对我们理解项羽丰富、复杂的性格内涵有帮助:“‘言语呕呕’与‘喑呜叱咤’,‘恭敬慈爱’与‘僄悍猾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阬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综如此者。谈士每以‘虞兮’之歌,谓羽风云之气而兼儿女之情,尚粗浅乎言之也。”

  (四)教学体会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文言文教学中,串讲法一直占有很大的市场,教师成了无所不知的主角,学生是附庸,是被动的接受者。运用这种方法,尽管也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古汉语以及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知识,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足够的展现和发挥,因而也就影响了情感的熏陶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对这种传统的教法进行了改革,将教师的点拨与学生的自我钻研、互相讨论相结合,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古人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充分发挥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求索的精神。变“教堂”为“学堂”,变“讲师”为“导师”,给学生提供自读、研讨和历练的宽广的“平台”,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是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的体现。

  2.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鸿门宴》是《史记》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对于这样的作品,应该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立体的教学设计,从整体上丰富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我们正是这样去追求的。除了要求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知识和文化常识外,还注重引导他们去积累与课文有关的历史知识,感受项羽和刘邦特别是项羽的形象,领悟对比、张弛和细节刻画等表现艺术;同时,组织他们搜集相关的材料,对值得商榷的专题展开讨论,提倡思想交锋,鼓励唇枪舌剑,以提高他们搜集、分析和利用材料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思辩能力和表达能力。

  3.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课内只是一个很小的“点”,课堂只是一处狭窄的“方塘”。理想的教学应该由课内辐射到课外,将课外容纳到课内,让“天光云影”在“半亩方塘”里“共徘徊”。本案例就是这样去做的,在课前要求学生围绕“项羽”这个专题广泛搜集材料,进行分析、筛选,为讨论作准备。有的同学发现“鸿门宴”的情节互见于《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留侯世家》和《樊哙列传》,只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彼此互有详略的不同;有的搜集到了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续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有的复印了苏轼的《留侯论》和《范增论》;有的还查阅了楹联辞典,抄录了霸王灵祠中项羽塑像两旁的对联:“彼可取而代也白眼视秦王一时气盖人世间,汉皆已得楚乎乌骓嗟不逝千古风悲垓下歌”;……材料丰富的程度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这一做法有效地开发了语文教学资源,沟通了课内外的联系,使《鸿门宴》的教学成了一种深层次的、弥散型的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在搜集、分析和利用材料的实践中开阔了眼界,锻炼了思维,提高了能力

《鸿门宴》教案2

  教学目的

  一、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二、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设想

  一、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二、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预习课文:1.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

  二、导入新课:

  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诵)项羽的'《垓下歌》,要尽量读出这首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要点: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鸿门宴”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三、读讲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①“王(wàng)关中”②“说(shuì)关羽”③“好(hào)美姬(jī)”④“为(wè)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②“说项羽”可简为“说羽”不可简为“说项”,“说(shuō)项”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

  ③“成五采”、“为(wé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土,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①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固不如也。”“固”,本来。

  ②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③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井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

  有樊哙目目眦按剑而跽

  卮酒彘肩

  ②试译下列语句: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③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

  2.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日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2.指名认读生字(见前课预习作业),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从百余骑(从:使……从;骑:一人一马。)

  数目项王(目: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用。)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所,“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二、读讲课文三、四两段:

  第三段:

  1.指名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记叙的事件。

  提示: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王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殃”,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3.提问:课文中插图有什么地方画得不妥?为什么?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提示:插图中张良站着,这是不妥之处。课文中说张良是“西向侍”。“侍”,一般指站立,但也有“侍坐”之说,这里“西向侍”是坐东朝西作“陪”讲。后面又有项羽赐樊哙“坐”,“樊哙从良坐”,如果樊哙坐着而张良却站立一边,岂不有点不合礼仪?

  4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5.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

《鸿门宴》教案3

  教学目标

  1、 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

  2、 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 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4、 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朗读课文,重点字词正音,以求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过程:

  (1)导入:大家听说过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么?“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成语的原话是什么、出自哪里大家知道么?对,就是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公元前206年,在新丰鸿门(今陕西省)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这也是项羽和刘邦之间的一次攸关宏图伟业以及性命的宴会,那么“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鸿门宴》。

  (2)明确学习任务:

  ①了解司马迁与《史记》

  ②疏通文意

  ③掌握课文中所出现的文言知识

  ④理清情节发展脉络

  ⑤人物形象分析

  (3)作者简介

  《鸿门宴》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史称“太史令”。 著有《史记》,后人又称《太史公书》。《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因其中的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所以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背景简介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5)学生朗读

  下面我们开始读。根据有无声音,读可分为朗读和默读,在文言文学习中,朗读的效果要大大优于默读——它能培养语感,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朗读,许多字、词甚至句子的含义就会迎刃而解。朗读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读准字音;二是要读清句读;三是要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文章中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学生边读,边板书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 本文的异读字有: 破音异读:

  沛公欲王关中(wàng) 道芷欲间行(jiàn) 数目项王:shu 数次用目示意项王。目,用目示意,动词

  通假异读:

  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 要项伯(通“邀”)

  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杯杓 sháo 酒杯和勺子。

  生字:

  鲰生 zōu 浅陋的小人

  卮酒zhī 古代盛酒的器皿,杯 戮力:lù 合力樊哙: kuài 刘邦的战将

  瞋目: chēn 瞪大眼睛,表示发怒 目眦: zì 眼眶 跽: jì 直身而坐 参乘: cānshèng 负责警卫的骑士 彘肩: zhì 猪腿 啖: dàn 吃 靳强: jìnqiáng 刘邦的战将

  读完后,师:“大家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么?”

  这绝对不是一次愉快的宴会,项羽和刘邦在宴会上剑拔弩张,勾心斗角,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以刘邦胜出为结局。后来“鸿门宴”也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词语,用来比喻那些“不怀好意,设计陷害别人的宴会”。

  (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下面给同学们3分钟思考时间,然后请一位同学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的故事梗概。

  生:述(略)

  师:评价学生的复述情况(略)

  (7)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异读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教学步骤:

  第一是检查同学们的作业情况;

  第二是 串讲与翻译(把握重要的词语、句式与重点句、难句,同时,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古文化常识比如座次、礼节等。调动学生积极性,必要时让他们翻译句子并找到句中的知识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说作业。(师生共同解决并落到实处)

  (一)请找出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1.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2.项伯乃夜驰之公军同上连夜

  3.常以身翼蔽沛公 同上像翅膀一样

  4.籍吏民,封府库 名词用作动词 登记在册

  5.沛公军霸上同上驻扎

  6.沛公欲王关中 同上统治

  7.范曾数目项王 同上用眼示意

  8.道芷阳间行同上取道

  9.刑人如恐不胜 同上处罚

  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使动用法 使之为王

  11.项伯杀人,臣活之 动词使动用法 使……活

  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同上 使……跟从,率领

  13.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用作动词 交好

  14.拔剑撞而破之形容词用作动词 击碎、击破

  15.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用作名词 小事

  (二)判断下列加线的古今异义词的词义,并区分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明确:婚姻,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明确: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③而听细说

  明确: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三)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明确:判断句,这就是……啊。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

  明确:疑问句,宾语前置句,凭什么……呢?

  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明确:反问句式,“为”语气词,呢,表意“……呢?”

  (四)名句积累 明确: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五)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①因

  例句 出处 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因左手把秦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荆轲刺秦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

  ②如

  例句出处 万事如意 成语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沛公起如厕 《鸿门宴》

  ③举

  例句出处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举贤任能 成语 有儒生柳意者,应举下第 《柳毅传》 杀人如不能举《过秦论》 举世无双成语举所佩玉珏者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④谢

  例句出处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鸿门宴》释义依靠趁机 于是 趁机 释义 顺、随 比得上 到,去 释义

  举起、抬起推荐 科举考试 全、尽 全部、整个举起 释义 道歉 告辞 感谢

  (5)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翻译。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课文情节发展脉络。

  教学步骤:

  理清情节发展脉络

  (1)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哪几件事?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 ,第二件事“范增进言”。

  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无伤告密、项刘对立(40万比10万)

  (2)思考: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第二件事“张良献策”。

  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刘邦对项伯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这段文字是情节变化的关键。

  项伯泄密、刘邦设计学生朗读1、2段。

  曹无伤告密引发了项羽愤怒,范增进言激化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矛盾;而项伯告密给刘邦带来了转机,张良献计,项伯转心,刘邦决定参加“鸿门宴”。

  “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将怎样的剑拔弩张、刀光剑影?

  请看第3段。 学生朗读。

《鸿门宴》教案4

  第一课时

  (一)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

  这首楚刺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

  2、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3、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方法。

  4、积累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学习重难点

  掌握中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知识衔接

  1、作者介绍: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人。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帝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历尽艰辛,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含本纪12篇、年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楚汉之争概况简介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约于前202年年初),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这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是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的原因。后人也常用"鸿门宴"一词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详细记述最早见于"史圣"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后衍生出大量的相关文学作品。

  学习过程

  一、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扫清生字障碍)

  鸿门宴是个大舞台,谁是演技最高超的演员?谁是演技最不过关的演员?幕后导演又是谁?。

  1、根据标题,按照时间顺序,请将文章分为三部分,并用两个字概括三部分的内容,每部分各写了哪些事(提示:人物+事件)?

  三部分内容为:①②③

  第一部分事件:

  第二部分事件:

  第三部分事件:

  二、研读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下面有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1)沛公军霸上

  (2)沛公欲王关中

  (3)此其志不在小

  2、解释下面句子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使子婴为相

  (2)为击破沛公军

  (3)皆为龙虎

  3、解释下列句子

  (1)未得与项羽相见

  (2)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3)范增说项羽曰

  (4)财物无所取

  (5)沛公居山东时

  (6)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7)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4、文段分析思考

  (1)这一段记叙了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的展开起什么作用?

  共记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无伤告密,这是事件的导火索,矛盾挑开。第二件事是范增说羽。范增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劝项羽“急击勿失”,矛盾进一步激化,情节迅速发展。

  三、研读第二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2)距关,毋内诸侯

  (3)张良出,要项伯(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指出下面有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1)素善留侯张良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4)秦地可尽王也

  (5)君安与项伯有故

  (6)项伯杀人,臣活之

  (7)吾得兄事之

  (8)籍吏民,封府库

  3、指出下面“为”字的意义和用法。

  (1)臣为韩王送沛公

  (2)为之奈何

  (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4)君为我呼入

  (5)约(为婚姻

  4、解释下面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为之奈何

  (3)项伯杀人,臣活之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翻译下面句子。

  (1)谁为大王此计者?

  (2)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4)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6、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项伯夜访张良,使紧张的形势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是张良献计。这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被拉过去,为下文替刘邦说情及项庄舞剑时“以身翼蔽沛公”张本,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第三件事是项伯劝项羽勿击刘邦。

  四、作业布置

  1、复习导学案,掌握课文一、二段知识点。

  2、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研读第三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一)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1、令将军与臣有郤()2、因击沛公于坐()

  (二)、找出下面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加以解释。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2)所以遣将守关者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今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2、籍何以至此

  3、得复见将军于此

  4、亚父者,范增也

  5、若属皆且为所虏

  6、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四)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5)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五)文段分析思考。

  二、研读第四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一)一词多义

  意:(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2)其意常在沛公也

  因:(1)不如因善遇之

  (2)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3)因击沛公于坐

  (4)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而:(1)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2)拔剑切而啖之

  (3)劳苦而功高如此

  (4)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与:(1)臣请入,与之同命

  (2)则与斗卮酒

  (3)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且:(1)若属皆且为所虏

  (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二)解释下面句子中有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今者项庄拔剑舞

  (2)臣请入,与之同命

  (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4)窃为大王不取也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有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范增数目项王

  (2)常以身翼蔽沛公

  (3)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4)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5)刑人如恐不胜

  (6)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7)此亡秦之续耳

  (四)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3)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五)文段分析思考。

  1、这部分共写了几件事?

  共写了四件事,即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这些事既反映了刘项双方的矛盾,又反映了刘邦集团能上下一心,共同应对危机。矛盾错综交织,有张有弛,波澜起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2、“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的?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三、发挥想象,描写《鸿门宴》中范增的'心理活动(300字)。

  第三课时

  学习过程

  一、研读第五至七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一)、一词多义

  举:(1)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杀人如不能举

  谢:(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哙拜谢

  (3)乃令张良留谢

  (4)张良入谢

  辞:(1)大礼不辞小让

  (2)卮酒安足辞

  (3)我为鱼肉,何辞为

  (二)、指出下面有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2、道芷阳间行

  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4、拔剑撞而破之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1、大王来何操

  2、我持白璧一双

  3、沛公安在

  4、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四)、解释下面句子中有下划线的词语的意思。

  1、公为我献之

  2、相去四十里

  3、沛公则置车骑

  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5、沛公不胜杯杓

  (五)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六)下列句子中包含的成语分别是什么?并解释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2)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4)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七)文段分析思考

  这部分共写了几件事?

  这部分共写了三件事,即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刘邦诛杀内奸。

  二、人物形象分析

  (一)、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请作以分析。

  (二)、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处于什么地位?

  (三)、如何评价项羽这个人物?(自主交流3分钟,言之成理即可)

  六、拓展阅读

  项羽何以输给刘邦?

  项羽是贵族后代,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刘邦是沛县小混混,是平头百姓一个。然而,两个人较量的结局是:刘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华横溢,他们君臣携手,同心同德,最终打败了兵多将广、不可一世的项羽。作为对手,项羽完全未能意识到刘邦的强大。他孤傲自负、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一错再错,终于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那么,究竟是哪些个人因素造就了刘邦和项羽全然不同的命运和结局呢?

  身世魅力相差悬殊

  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不可思议。因为就家庭背景,集团力量和个人魅力而言,刘邦和项羽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很多人觉得这个刘邦怎么会战胜项羽呢?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项羽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他的祖父叫项燕,是楚国名将,但到了项羽父亲他们这一代,这个家族就开始破落了——项羽早年追随叔叔项梁逃难逃到吴中,就是现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吴县一带。不过破落,那也还是贵族,和刘邦不一样,刘邦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他被唤做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项羽可是正儿八经有名字的,叫做项籍,也是有字的,叫项羽,也字子羽。总的来说,项羽的能力还是很强的,而且他非常勇敢。楚汉战争当中有一次出现这么一个情况,刘邦手下有一个神箭手叫楼烦,两军对垒的时候,刘邦就让这个楼烦站在阵前,项羽那边出来一个人,楼烦一箭就把他给射死了;再出来一个人,楼顶一箭又把他给射死了,连连射死了好多位项羽的兵将。项羽大怒,自己出来了,出来以后往那儿一站,大吼一声,楼烦被吓得屁滚尿流,调头就跑,跑进军营当中再也不敢出来了。所以项羽这个人的个人魅力是没的说。所以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战必胜,攻必克。那刘邦会干什么呢?刘邦的本事还是司马迁说的那四个字:好酒及色——喜欢酒色就是他的本事。在整个灭秦和楚汉战争中,没有一座城池是刘邦攻下来的,没有一个计谋是刘邦策划的,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为之奈何?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我该怎么办啊?

  性格决定命运

  但是,我们如果冷静地做一个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这些性格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成败和命运。

  刘邦和项羽的第一点不同是:刘邦志向远大,项羽鼠目寸光。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在胜利面前表现出的心态来证明。秦二世三年的十月,刘邦攻进了关中,后来项羽也进入了咸阳,他们获得了推翻秦王朝的胜利。在这场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完全不同。刘邦不杀子婴,约法三章,不受犒赏,秋毫无犯,而且退出秦王宫,还军霸上。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这个举动的意义范增看出来了。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据臣所知,刘邦原来在沛县的时候是喜欢钱财、喜欢酒肉、喜欢女人的人,现在这样一个人来到秦皇宫看见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和美女珍馐居然不动声色、秋毫无犯,他有这么大的克制力,其志不在小,他的志向一定是很大的——他能够把这些东西都不放在眼里了,这个人是绝不可以小看的。但项羽听不进去,刘邦嘛,他有什么了不起?他其志不小又能怎么样?

  项羽自己是怎么做的呢?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项羽做得很不好的一件事,就是他每攻下一座城池就屠城,史书上的记载是4个字:城无遗类。就是说项羽他把一个城攻下以后,这个城里面就没有活口了,那肯定是连妇女儿童都在屠杀之列了,而且项羽一把火烧掉了秦王朝的皇宫,这样做是不得人心的,项羽完全不动脑筋,就这么做了。做完以后,有人就出来劝说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如果您想称皇称帝的话,应该定都咸阳。但是,这个时候秦的皇宫已经被项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又一门心思想回家去,回他的老家去。于是就说了这样的话:“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什么叫做衣锦夜行呢?就是穿着漂亮的衣服在黑咕隆咚的晚上走,谁看得见呢?应该穿上漂亮的衣服回家乡去,这个叫做衣锦还乡——“衣锦夜行”、“衣锦还乡”这两个成语就是从这儿出来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他们在挫折面前的表现,这是刘邦和项羽不同的第二点。在失败面前,刘邦冷静沉着,项羽狂暴浮躁。楚汉战争当中有这么一件事情,就是两军处于对峙状态的时候,项羽攻刘邦久攻不下,就在军前架起了一口大锅,把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五花大绑地推到了阵前,然后喊话,刘邦,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爸下油锅了!刘邦怎么说呢?他不紧不慢地说,呵呵,项老弟,别忘了,我们两个在怀王手下的时候有个什么约定呢?咱俩是约为兄弟,咱俩既然是兄弟的,我爸就是你爸。你要是打算把咱们的爸爸煮了,别忘了给哥哥留碗肉汤喝!项羽没办法:下不了手。实际上项羽这个时候已经出了一个下策:你跟人家打仗打不过,就把人家的爸爸放到锅里去煮,这是种流氓手段,而项羽本身是一个贵族,一个贵族使用流氓手段,这就是下策,何况你的对手就是个流氓,你一个贵族使用流氓手段来对付流氓,你对付得了吗?所以我想,当时的这个情况,一定是项羽一肚子窝囊气,而刘邦是一副嬉皮笑脸的神情——我是流氓我怕谁——从心理上你项羽没有战胜人家刘邦。

  当然,项羽这个人物的形象很具审美性,很帅也很酷,很好看的,但是没有用啊!在挫折面前,项羽表现出来的是心浮气躁,而不是镇定自若,由此可以证明项羽不是一个好的统帅。

  以上说的是做事,再说做人。

  在做人方面,刘邦和项羽有什么区别呢?刘邦豁达大度,项羽气量狭窄,这是他们两人的第三点不同。刘邦这个人你别看他没文化,你别看他大老粗,但他的肚量是很大的,敢作敢为,肯豁得出去。刘邦年轻的时候不是当泗水亭长吗?当时上面派给他一个任务,就是让他押送一批犯人到某个地方去。刘邦押着这些人走着走着,一不小心跑掉一个,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又跑掉一个,走到半路上,刘邦一算,跑了几个了,想想等走到目的地,恐怕犯人就该跑光了。你说刘邦该怎么办?刘邦是备下酒肉请这些囚犯们大吃大喝一顿,然后用剑把捆绑他们的绳子都解开,说,你们现在干脆都跑光了算了,我也跑算了。结果怎么样呢?有些人跑了,有些人不跑,留下来的人说,我们干脆跟着你干吧。这是说刘邦能豁得出去,我们说:“豁出去了豁出去了”,豁出去就能“了”。凡是成大业成大事的人,一定是能豁得出去的。

  到了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的军队已经打到了楚国境内,准备和项羽在垓下会战,这时韩信按兵不动,彭越按兵不动,英布也按兵不动。刘邦约定他们一起来合围,他们就是不动身。这时候刘邦就问张良,说,子房啊,看来这个天下也不是哪一个人的,我准备胜利以后把天下给分了,你看分给哪些人比较合适呢?张良说,一个彭越,一个英布,一个韩信。彭越和英布本来是在楚汉之间摇摆的,现在倾向于汉,韩信本来是你手下的,现在他独当一面。如果你愿意把土地分给他们的话,他们一定会南下来帮助你合围项羽的。刘邦说,好,行,就这么跟他们约定了,胜利以后什么什么地方给谁,什么什么地方给谁,给了给了,都给他们,不在乎。结果这几支军队全都来了,把项羽团团围住,予以消灭——这是刘邦的大度。

  项羽呢?他为人小气。韩信就说,项王这个人婆婆妈妈的,我们将士如果有谁受了伤,他会亲自拎着饭篮到医院去探视,流着眼泪拉着你的手,说长道短。可是我们有了战功,他要封一个官爵,一颗印捏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直到方的变成圆的,他都不给人——这是项羽的小气。

  刘邦和项羽的第四点不同,是刘邦心狠手辣,而项羽儿女情长。刘邦这个人心是比较狠的,我们曾经讲过,他在逃避的过程中曾三次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扔下车子,只顾自己逃命。他身边的人,一旦怀疑到谁,他可能不顾一切地就要把他杀掉。刘邦晚年有一件事情,就是他病了以后,突然怀疑起樊哙来了。照说樊哙是最不可能被怀疑的,樊哙是吕后的妹夫,跟刘邦两个的关系用北方人的话说叫“担儿挑”。而且在鸿门宴的时候,是樊哙挺身而出才救了刘邦一条命——连樊哙这样的人他也怀疑。刘邦他突然就觉得,樊哙就是巴不得我死,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交给陈平:“平至军中,立斩哙头。”——陈平你拿着我的命令到军队里去,立马就给我把樊哙的脑袋砍下来。这个事情最后没做成,因为后来刘邦死了,陈平到了樊哙军中的时候也觉得这个事情不能干,樊哙毕竟是吕后的妹夫,同时也是功臣,哪是随便好杀的!但这说明什么?说明刘邦这个人狠起来他是真能下手的。

  相反,项羽这个人就是显得太过儿女情长了。在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当项羽被刘邦他们团团围住的时候,居然无心作战,就坐在自己的军账中,也不再考虑接下来的战争该如何进行,就惦记着两件事情:一个是他的宝马,一个是他的美人——他的乌骓马,他的虞姬,该怎么办?于是他在帐篷里点起火把,设下酒宴,又把虞姬请出来,自己拔剑起舞,咏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什么意思呢?说小虞呀小虞啊,我可拿你怎么办啊?项羽唱着唱着流下眼泪,随从们都不敢抬头看,不敢仰视。一个将军,一个统帅,一个霸王,在战争的最后关头想到的不是天下,不是战争,不是事业,是宝马和美人,确实是太儿女情长了。项羽的这个性格博得了后世无限的同情,项羽这个人实在是太有人情味了,太招女孩子爱了,恐怕当时的女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都会发出“嫁人要嫁项羽”这样的话了。

  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韩信是英雄,张良、陈平、萧何、樊哙、这些人也都是英雄。只不过他们是不同的英雄而已;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刘邦是时势造出来的英雄,他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历史使命,并通过不断地学习使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一个英雄。

《鸿门宴》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相关背景。

  2、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活用的一些规律和有关特殊句式的知识;积累本文出现的成语。

  3、学习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刻画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探讨研究,赏析人物性格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客观评价项羽,探究其悲剧产生的原因,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分析、理解,对文中人物做出适当评判,允许不同观点存在,鼓励学生多元价值观念。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出现的古汉语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用法。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1、正确评价项羽历史人物形象。

  2、学习借鉴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予以刻画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讨论、探究 、提要勾玄法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及相关作家作品。

  2、放录音或范读课文,准确认读,扫清语言障碍。

  3、诵读课文,能理解文意,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鸿门宴》高考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邴原十一岁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自在童龀之中,嶷然有异。及长,金玉其行。欲远游学,诣安丘孙崧。崧辞曰:“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崧辞谢焉。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原心以为求师启学,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书何为哉?乃藏书于家而行。

  (《三国志》卷十一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 哀:悲伤

  B.崧辞曰。 辞:推托

  C.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 识:见识

  D.君乃舍之。乃:就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

  B.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

  C.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

  D.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

  《鸿门宴》课时测试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美姬(jī) 左尹(yī) 鲰(zōu)生 戮(lù)力

  B.樊哙(kuài) 玉玦(jué) 瞋(chēn)目 目眦(zì)

  C.彘(zhì)肩 披帷(wéi) 刀俎(zǔ) 切而啖(tán)之

  D.杯杓(sháo) 卮(zhī)酒 犒(hào)劳 侍(shì)坐

  2.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B.巨是凡人

  C.籍何以至此 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下列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妇女无所幸”中“幸”是指封建君主对妇妾的宠爱,与“故幸来告良”中的“幸”用法相同。

  B.“秋毫不敢有所近”中“秋毫”为鸟兽在秋天初生的细毛,比喻细小的东西。“近”为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沾染”之意。

  C.“窃为大王不取也”中“窃”为副词,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为”音wéi,动词,意为“认为”。

  D.“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中“再拜”为拜两次,是古代隆重的礼节。“足下”是对人的尊称。

  4.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秋毫不敢有所近。

  ⑤张良出,要项伯。

  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A.①②⑤⑥  B.②④⑥⑧  C.①③⑤⑦  D.①④⑤⑧

  5.框内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D.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6.下列句中框内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沛公军霸上。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籍吏民,封府库。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⑦爽心悦目。

  A.①②⑤/③④/⑥⑦  B.①③④/②⑤/⑥⑦

  C.②⑥⑦/③④⑤/①  D.③⑥/⑤⑦/①②④

  7.下列内容,说明项王憨厚的一项是:(  )

  ①项王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②(项伯)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而善遇之。”项王许诺。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④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⑤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8.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鸿门宴》选自本书的《项羽本纪》。  (   )

  (2)《鸿门宴》人物性格的刻画是紧扣住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等来体现的。(  )

  (3)樊哙勇猛粗犷、清醒机智,是本文中写得最生动突出的一个人物。(   )

  (4)“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  )

  (5)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答:

  ②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答:

  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答:

《鸿门宴》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司马迁及其《史记》

  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对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判断

  [教学方法]:

  诵读―――点拨――――练习――――巩固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诵)《核下歌》。要读出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力拔山兮气盖世,

  《核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2、简析《核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

  楚汉之争概况简介:

  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起句“力拔山兮气盖世”,有气壮山河,势吞万里之气象。作为反秦义军的领袖,项羽可谓卓绝超群,气盖一世。《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在他的履历中,不乏所向披靡、勇冠三军的神奇故事。此刻,面对四面楚歌的惨败结局,面对爱妃虞姬,项羽感慨万千。“力拔山兮气盖世”,既有对自己辉煌岁月的回首,也有对兴亡盛衰的无尽感慨,对“时不再来”的无限懊悔。

  “时不利兮骓不逝”。似乎一切尽是天意:时机于我不利,战事于我不顺,千里马也跑不起来了。至此,一种英雄末路的感慨油然而生,让人倍感苍凉。

  “骓不逝兮可奈何”,抒发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叹。项羽并非单纯军事意义上的失败者,他的失败,更多的是政治谋略上的失败。面对强劲而奸诈的对手,他坦率、天真、不用心计。死到临头,他总该明白了吧。此时,他多么企盼有一次卷土重来,再显英雄身手,再现“破釜沉舟”壮举的转机啊!可是,项羽明白,这种机会不会再有了,他注定败在了自己完全可以战胜的对手之下。“可奈何”,正是这种悲剧心理与失望心态的流露。

  “虞兮虞兮奈若何”。作为一位众望所归、叱咤风云的义军领袖,其强弩之未竟然不仅于战无计,而且连自己的爱妃也保护不了,这是何等震撼人心的悲哀!当年,他从江东率四十万大军,所向无敌,威震天下;如今,兵败如山倒,到最后只剩二十八骑相随。面对失败又“不肯过江东”的项羽当然只剩死路一条,面对虞姬也只能是“奈若何”了。

  项羽虽然是一个失败者,但我们不应以成败论英雄。项羽的故事千古流传,项羽的这首《垓下歌》也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3、要点: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在力,是暴秦的主要奠基人。

  2)项羽起兵及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北的教训。“时不”,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我战之罪也”。

  4)“鸿门宴”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二、读讲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王(wang)关中”“说(shui)项羽”“美姬(ji)”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军霸上”、“王关中”;抓点同为名词作动饲用,读第四声。

  “成五采”、“为(We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 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骨‘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人“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古今异义:

  “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固不如也。”“固”,本来。

  通假字:

  “具以事告”,“具”通“俱”

  “要项伯”,“要”,通“邀”

  “毋内诸侯”,“内”通“纳”

  “不敢倍德”,“倍”通“背”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词类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调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谁”介宾短语“为大王”作“为”的状语,“者”助词“的”。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三、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泊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2.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

  3.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厂,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也”.这是为什么?

  数目项王(目: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之所,省略之)。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二、读讲课文三、四两段:

  第三段:

  1.指名学生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的事件。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

  第二件事“项王设宴,

  第三件事“范增举玦”,

  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3、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4、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哈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叹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工”,头发上指,目眺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意、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4、提问: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在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人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从策略上看,“以攻为守”。

  5、自由诵读课文(或数人;或几组分角色读三、四两段)。

  6、完成“思考和练习”二、四两题。

  三、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五、六两段,疏通文字。

  2、 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是什么意思?可用课文中哪一个字来概括?(“忍”)

  范增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他内心真的认为项羽是“为人不忍”吗?公开场合只能这样委婉地评论。

  二、读讲课文五、六两段:

  1、指名试讲课文,纠正误读误释: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成语,意思是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

  “道苦阳间行。”(间,从小路道)

  “沛公不胜格构。”(广不胜相构”,指酒醉,以“拒构”借代酒水。)

  “再拜献大王足一F。”(再拜,两次行礼,表示敬重;“足下”,古代敬词,用来指称对方。)

  “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古代骂人的话,小子,没出息的东西。)

  2、提问: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 走,目的也在此。)

  3、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提示: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

  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不仅把工牛“‘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三、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提示: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备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法,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玦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针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2、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对他应作如何评价?

  提示。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

  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指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却有许多缺点错误,甚至有不可饶恕之处,这是必然的。但他毕竟为推翻暴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四、讨论分析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1、试以樊哙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①人物在什么环境中出现?②从哪些方面描写?③浓墨重彩写樊哙有无必要,为什么?

  提示:第二课时对樊哙已作了具体分析,这里侧重于归纳刻画人物的方法。

  2、以项羽、范增对张良献礼态度的不同分析归纳作者用对比方法写人的技巧。

  提示:着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对比、映衬手法。(略)

《鸿门宴》教案7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斗争的起因、经过。

  2、疏通课文,了解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

  疏通课文一、二段

  【教学难点】

  同上

  【教法】

  讲读、讨论

  【教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预习课文:

  1、通读课文,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

  二、导入新课

  1、朗诵《垓下歌》,体会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

  三、讲读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1)王()关中(2)说()项羽

  (3)好()美姬()(4)为()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1)军()霸上王()关中

  (2)说()项羽(3)成()五彩为()龙虎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1)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2)项羽接报大怒,“怒”字包含了什么内涵?

  提示;(略)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1)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公岂敢先乎?” “固不如也。”

  (2)通假:

  “具告以事” “要项伯”

  “距关,毋内诸侯”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 “臣活之”

  “吾得兄事之” “籍吏民,封府库”

  (4)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1)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矛盾出现转机;二是“张良献策”,是情节发展的.关键。

  (2)张良与项伯皆谈到“义”,联系课文说说古人的“义”,该如何看?

  提示:(略)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段,教师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这两段记叙了几件事,由矛盾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情节逐步展开,为后来事态演变作铺垫,留下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思考下列问题:

  (1)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2)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何处不及张良?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

  2、疏通课文,了解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

  疏通课文

  【教学难点】

  同上

  【教法】

  讨论、讲读

  【教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张良为何提议见项伯?此处轻描淡写有何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士气不同。张过人之处在此,显示张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与刘大惊失色对照)

  2、指名认读生字(见预习作业),解释下列词语:

  从()百余骑()数目()项王且为所()虏客何为者()

  二、读讲课文三、四段

  第三段:

  1、指名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所记之事。

  提示:一是“刘邦谢罪”;二是“项王设宴”;三是“范增举珏”;四是“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

  提示: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

  3、提问:课文插图是否有不妥处,分析,找出依据。

  提示:(略)

  4、提问:项留饮,演出”舞剑“一幕,”留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是。范增一再暗示项,要他除刘,项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策划。这一变故是范一手导演,由于没羽的支持,又加伯援救,终不了了之。

  5、”项庄舞剑“在情节上有何作用,为后人留下何成语?

  提示:项留饮,情节已缓和,“舞剑”发生,形势再度紧张,从而引出”樊哙闯帐“,故事推相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狯闯帐”是高潮。从哪几方面刻画这一人物的?

  提示:从语言,行动,外貌等方面浓墨重彩写樊哙,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4、樊与刘讲话只语句变化有否区别?

  提示:二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重在辩解,樊重在责之以义;策略上不同。刘言是“以屈求申”,樊是“以攻为守”

  小结:三、四段记述宴会上刘、项的斗争。刘邦谢罪,矛盾缓解,范增举珏,危机四伏,项庄舞剑,险象环生,樊哙闯帐,达到高潮。项羽惟恐担“不义”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计,终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四、布置作业

  1、自读课文五、六段,疏通文字

  2、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

《鸿门宴》教案8

  教学目标 :

  1、了解《史记》的有关知识

  2、掌握本课出现的文言基础知识。

  3、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人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

  1、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知识是本课重点。

  2、对比分析项羽、刘邦性格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

  诵读法、分析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了解《史记》及作者。(2分钟)

  让学生结合预习,自由发言。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人物塑造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朴素。其中也有许多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作品。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二、分析课文。

  让学生齐读第一段,在预习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梳理文言词语,教师作重点点评。

  插入背景介绍:

  秦始皇创建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秦朝,由于对农民实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致使“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变。在公元前209年七月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战旗一举,应者云集,反秦怒涛遍及中原。在农民起义的高潮中,刘邦和项羽,也于同年九月起兵江东,卷入农民起义的洪流。当时刘邦48岁,项羽24岁。不久,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相继牺牲,“世代楚将”的项梁,为了招纳人马和形成旗号,采纳了范增“复立楚之后”的建议,趁机拥立老楚怀王的孙子(名心)为“楚怀王”,作为反秦势力的傀儡首领。公元前208年九月,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令主力军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人定关中者王之”。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统率南路军先于项羽人关破咸阳,但为了“待诸侯至而定约束”,退驻霸上;然而又恐失掉关中,于是派兵守关,“毋内诸侯’’。十一月,项羽率军西来,闻讯震怒,屯军新丰鸿门,扬言马上要同刘邦开战。

  提问:为何两支反秦势力,突然剑拔弩张,厮杀起来?

  明确:这有着极为深刻的原因。首先,刘、项各自都有南面称孤之心。想当年,刘邦在咸阳服役时看见了秦始皇,曾经十分羡慕地说过:“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在公元前210年看见秦始皇游会稽时,也曾颇为自负地过:“彼可取而代也!”因此,这就决定他们对农民起义的胜利成果必然拼死相争。其次,项羽是一个性情激动的人,带有极强的个人英雄主义作风。司马迁《史记》的《项羽本纪》中间写项羽最常用的词就是大怒。项王大怒,项羽大怒,《史记》中间几乎没有写过项羽笑,项羽是最后笑了一次,在哪儿笑呢?在他乌江自杀之前,他笑了一次,笑完就自杀了。同学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在课文的第二行就出现了这四个字“项羽大怒”。

  提问:大家体会一下,这时项羽发怒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项羽激动是有原因的。一个是刘邦派军队把住他不让他进,这个是他大怒的一个原因;另一个,他听说刘邦已经进了关中了。对于项羽来说无疑是一种羞辱,因为此时的项羽刚刚结束了历史上有名的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成语就出自这场名战。这场决战他歼灭了秦军主力三十万人,项羽的声威因此而大振。他已经习惯了把自己看做是秦末大起义中的最大功臣,也习惯了天下诸侯对他的尊崇。而此时他万万没有想到刘邦竟然对他说:不。刘邦现在竟然把住函谷关不让项羽进,这充满了敌意,就是把项羽当做敌人。如果拿刘邦跟天下诸侯一比,一个是充满敬畏,一个是充满敌意,这个反差太大了,这个项羽确实受不了,这个对他的自尊的伤害非常大。另外,项羽进了函谷关一往下来又接到刘邦手下的一个人的一个密告,曹无伤给项羽写了封信,说刘邦想做关中王,让子婴做丞相,珍宝要完全占有,这三句话,每一句话都激怒了项羽,结果项羽大怒。这三句话怎么让他大怒了:第一,刘邦想做关中王,这个我们刚才讲过了,项羽是不能允许,也不承认刘邦做关中王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让子婴,让一个投降的秦朝的皇帝做丞相,这也是项羽绝对不能允许的,项羽有一种强烈的仇秦心理,项羽的爷爷项燕是楚国最后灭亡的时候,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楚国最后一个战死的大将,是被秦将杀了。项羽的叔叔项梁是被张邯杀了。可以说项羽他们老项家跟秦朝是有世代血仇的。第三,珍宝尽有之,他把所有的珍宝都占有。这三句话,每一句话都激怒了项羽,所以项羽又大怒,一怒之下,项羽做了一个决定,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了解了这个前因后果,我们接下来看对项羽的这个决定各方面的态度。

  让学生分局梳理第二段文言知识,教师作点拨。

  提问:对于相遇的决定,有几个人有了反应?

  明确:四个,范增、项伯、张良、刘邦

  提问:他们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一个做出反应的人是范增,范增立即表示赞同,范增说刘邦这个人这么克制自己的欲望,说明他的志向不小。另外,刘邦头上的云气是一种五彩之云,这个五彩之云意味着刘邦有天子之气,他将来有可能做天子,所以范增最后的意见是四个字“急击勿失”赶快攻打他,不要失去这个机会。第二个做出反应的人项伯,项伯这天晚上就闹了一件事,夜见张良。因为项伯跟张良有过一段交往,就是当年在秦朝的时候,项伯曾经杀过人,按当时的规定杀人要偿命的',张良救了他,所以项伯要报恩,他来个夜见张良,想把张良自己叫走,所以他就见张良了。他见了张良,他就把项羽的计划跟他一说,明天大军一打玉石俱焚,你赶快跟我逃,但是项伯低估了张良。张良当时就看穿了项伯是个把个人的“义”放在集团根本利益之上的一个政治糊涂虫,所以他看出项伯的弱点在这儿,所以张良马上就利用他的弱点,以义喻义。张良说:我并不属于刘邦手下的人,我是替我的主公韩王来护送刘邦入关的,我现在要是逃了,不告诉刘邦一声,不义气,你来救我是为了“义”我去救刘邦也是为了“义”,用这个“义”这一说,项伯哑口无言,只好让人家张良把这个重大绝密的军情告诉了刘邦。所以刘邦是第四个做出反应的人。刘邦第一个反应大惊失色,原因很简单,因为刘邦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在他的军事力量没有强大到跟项羽集团能够平起平坐的时候,他太急了,把自己的这些野心全部暴露出来了,结果惹了项羽,非要灭了他不行。不过刘邦在关键时刻说了四个字,说得太巧妙了,“为之奈何”翻成现代汉语就是说“我怎么来处理这个事呢?”这是刘邦的一大长处,你看刘邦,行军打仗不如韩信,治国理财不如萧何,运筹帷幄不如张良,可以说刘邦不能打仗,不能治国,不能出谋划策,你说刘邦会什么?他会“为之奈何”。他知道在关键时刻他向他的部下去寻求解决难题的方法,所以刘邦叫做用人之人。韩信,萧何,张良只能叫做可用之人,所以刘邦就高在这儿。于是张良就给他出了主意。享誉马上付诸实施。

  提问:从这一段,我们可以发现刘邦有什么性格特征?

  明确:老谋深算,精明。当张良告诉他解决方案的时候,他马上明白过来了,于是反过来他连着问了张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和项伯有这个老交情呢?大战的前夜项伯在敌队阵营中间跑过来告诉你,你俩有啥勾结。张良很从容的回答了,这一问把刘邦对他的怀疑解除了。跟着刘邦问第二问,你跟项伯你们俩谁大,张良说他比我大。于是刘邦马上就打算认亲戚了,可谓转变之快。

  提问:刘邦是怎么应对项伯的?

  明确:项伯一进来,刘邦太会来事了。先端着酒敬酒,敬完酒就跟人家套近乎,一套近乎,一问人家家里的情况,有没有孩子,问完以后,马上跟项伯两个人定为儿女亲家,这个儿女亲家一拉太有用了。第二天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谁保护了他,起来保护他的就是他那个亲家。今天结儿女亲家就是为了明天你救我一命,至于将来咱们成不成儿女亲家,那(是)后话。等到项羽死了,项伯一点价值也没有了,刘邦当了皇帝了,项伯敢向当朝皇帝去提当年亲家的事吗?他绝对不敢,刘邦也再不会提这个亲家,这个事就到此为止了。但是当时就跟项伯套近乎,然后他就开始编理由了。

  提问:刘邦的说辞取到效果了吗?

  明确:说完之后,项伯说了一句话,说第二天一早你应当到鸿门去给项羽解释一下。项伯完全相信了刘邦的谎言,完全相信,而且给他出了个主意:你第二天一早赶快给项羽解释一下,刘邦马上就答应了。

  提问:从项伯回营后的动作,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明确:项伯当天晚上就回到军营中,他就把这一番经过全部给项羽说了一番,而且说了最关键的这么几句话,说人家刘邦如果不先入关,不灭了秦,你怎么敢进来,人家立了这么大的功,你再去灭了人家,这不仗义。所以我就发现项伯这个人汉字只认一个字 “义”,我救张良为了“义”;我同意张良去告诉刘邦,那也是为了“义”;现在说服项羽,人家有大功你再打人家,这叫不仗义,这就把项伯给蒙住了,我们看项羽的反应,结果呢,项羽竟然同意了,取消了第二天军事消灭刘邦集团的决定。这一点极其充分地表现了项羽的政治糊涂和政治幼稚,这不是一般的幼稚,政治糊涂。我觉得项羽这个时候最少应当要问一句话,刘邦一旦缓过神来还问了一句话:君安与项伯有故?那么仿照着这句话,项羽至少应当问一句啊,君安与张良有故?连这句话都没有问。刘邦问这个话说明刘邦的政治警觉性非常高,项羽连这个话都没有问说明项羽的政治警觉性极差,他就这么轻信了项伯转达刘邦的话,轻信了刘邦的谎言,撤销了第二天消灭刘邦集团的决定。

  再齐读第二段。

  三、布置作业。

  1、归纳本课所学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

  今天我们大家都知道只要说请你去喝酒,这个酒不好喝,你就说这个宴,就是鸿门宴,充满了凶险的那种宴会,我们叫鸿门宴。当年刘邦是怎么赴宴的呢?

  让学生齐读第三段,在预习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梳理文言词语,教师作重点点评。

  提问:刘邦是怎么向项羽解释当时的情况,并化解险情的?他的话可以怎么理解?

  明确:刘邦这番话有三个要害,他第一层说咱们共同抗秦,这段话可以概括两个字“叙旧”。项羽的性格中间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念旧”,用人只用自己的同乡(八千江东子弟)。刘邦上来就来了一番念旧,这个话可是用心叵测。刘邦和项羽的关系,抗秦的时候他俩是友军,秦一亡他俩是敌军,刘邦光说当年咱俩如何如何。项羽本来就不知道他们两家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变化有一个演变,刘邦这个“叙旧”让他彻底意识不到他和刘邦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这是第一个要点。第二他说我没有想到,我能先入关,这个话是拍项羽的马屁,刘邦采取贬低自己来抬高对方。言外之意,在我的心中先入关能够灭秦的天下没有第二个人,就是你项羽。项羽的自尊就得到很大的满足了。第三点,说有人挑拨离间。这个话叫“化必然为偶然”,挑拨离间是一个偶然性的因素。他两家的矛盾是必然性的矛盾,不是小人挑拨离间、偶然性爆发的。刘邦把它大事化小了。刘邦的鸿门说辞了不得,先叙旧拉近两个人的关系,再逢迎满足项羽的自尊,最后化必然为偶然、化大为小、避重就轻。《史记》中间写刘邦说话最常用的是两个字,刘邦一说话就是高祖“骂曰”、汉王“骂曰”、沛公“骂曰”。给人的感觉是刘邦张口就骂人。可是现在他一句“骂曰”都没有,刘邦还有一句口头禅叫“乃翁”,就是你老子,刘邦从来不说我,他用 “你老子”来代替。可是刘邦现在对项羽说了这番话,既没有“骂曰”又没有“乃翁”,多么谦恭。这在刘邦一生中间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他为的是避开这次打击,这就是刘邦政治上精明之处。

  提问:从项羽的反应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明确:项羽说了一句话: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羽这时候不用“我”,用了一个“籍”,说如果不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这么说,我怎么能对你这个样子呢?这一句话断送了曹无伤的命,这一句话也道尽了项羽的政治上的无知和幼稚。人家是一派谎言,他竟然惭愧得不得了,没法向自己的老战友解释了,他推出曹无伤为自己开脱责任,这说明项羽已经内心里非常难受,项羽现在后悔得不得了。到这儿为止项羽算是彻底受骗了,再不认为刘邦是他的政治对手了。此时的项羽看不出秦亡以后即将出现的楚汉相争的新局面,更不相信与自己表面和解的刘邦正是自己未来最大的敌人。

  提问:鸿门宴的危险就此化解了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羽的什么性格特征?

  明确:没有。项羽一个人糊涂并不等于项羽集团所有的人都糊涂,范增能放过刘邦吗?下面范增一连串就做了两个小动作,第一,举玦,不断地举这个“玦”向项羽发信号,这个“玦”谐音,谐 “决”,决定赶快实施斩首行动。但项羽这个时候已经觉得很惭愧了,他不可能再杀刘邦了,所以范增是一个劲地举“玦”。司马迁写项羽写了六个字“项王默然不应”。范增采取了第二个行动,赶快出来召集项庄,这个人是个武士,他告诫项庄舞剑的时候把刘邦给杀了。项羽答应项庄舞剑,当时在座的还有五个人,以刘邦的老道精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一定是心知肚明。张良是整个这里边最高明的谋士,张良怎么会不知道。这里面还有一个项伯,这个糊涂虫这个时候也不糊涂了,他一看见项庄舞剑,他也拔出来佩剑,而且常常用他的身子挡住项庄,就让项庄刺不了刘邦。项羽这个时候对刘邦充满了一种忏悔之情,他要是知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能同意项庄舞剑吗?他同意舞剑的本身就说明在场的六个人中间就他不知道“意在沛公”。我们说鸿门宴集中表现了项羽的政治幼稚、政治糊涂。

  让学生齐读第四段,在预习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梳理文言词语,教师作重点点评。

  提问:范增的危机是怎样被化解的?樊哙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张良一看情况不对立即就出来找樊哙,樊哙的妻子和刘邦的妻子是亲姐妹,所以樊哙一听这个消息,就闯了进去,樊哙一闯进去, “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把项庄舞剑的场面全给搅和了。项羽以为是刺客来了。张良解释说:这是刘邦的保镖樊哙。这一说,项羽很赞赏,就让他喝酒吃肉,这一吃把武将的胆魄表现出来了。樊哙抓住机会就慷慨陈词。樊哙的话,在鸿门宴中间是两段重要陈辞之一。一个是刘邦 “鸿门说辞”,再一个就是樊哙闯进来的“樊哙陈辞”。这个陈辞是拿刚刚灭掉的秦和项羽对比,如果你要杀刘邦,那你走的就是灭亡的秦朝的老路,这一点对项羽是有震慑作用的,第二点,他又把怀王之约给点出来。刘邦都没有敢提怀王之约,刘邦要是提怀王之约他怕项羽杀了他,可是樊哙点出来了,意思就是说你项羽实际上是没有遵从怀王之约,这就在道义上压制了项羽,而且这番话又出自一像樊哙这样一个武夫之口,所以更有震慑力。樊哙说了这一大番话,实际上是一派谎言。刘邦说了一派谎言,闹得项羽感到很对不起,只好撂出曹无伤,樊哙又重复了一番谎言,司马迁就写了一个字“坐”,项羽这个时候惭愧得竟然答不上人家的话来,就说了一个“坐”。这个“坐”把项羽的尴尬,项羽的无知,项羽的幼稚,项羽的糊涂都写境尽了。

  樊哙一闯进来,得到机会的是刘邦,刘邦一看机会来了,马上“如厕”,“如厕”就是上厕所,借着上厕所立刻招樊哙出来,安排逃营,安排逃走,因为刘邦再不能在这儿待了。因为项羽不杀他,他也看出来了,那个范增可不是一个等闲之辈,一会儿举玦,一会儿舞剑,不知道再待下去有什么结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在鸿门宴上,项羽不愿杀掉自己亲密的战友,这体现了项羽的情,再加上樊哙点中了项羽的软肋,项羽更是不忍心杀刘邦,这体现了项羽的义。而此时的刘邦早已是如坐针毡。

  二、布置作业。

  1、归纳本课所学文言知识。

  第三课时

  一、分析课文。

  让学生齐读第五段,在预习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梳理文言词语,教师作重点点评。

  提问:这段重点讲的是什么?

  明确:刘邦逃走。

  提问:一般人们逃命的时候总是荒不择路,刘邦呢?

  明确:刘邦细致的安排了逃离计划。他做了三件事:第一,研究逃席,樊哙说:做大事不要拘小节,现在人家是案板和刀,我们是人家案板跟刀中间的雨肉,任人宰割了,还告什么辞啊,这就决定不告辞了。第二,安排善后。两件事:辞行;献礼。刘邦选了张良善后,而且还给张良特意交待他说从现在这个鸿门到我驻军的霸上四十里地,我抄小路走还有二十里地,你估摸着我这二十里地骑着马跑回军营你再去辞行。他怕什么,他怕万一说得早了,范增派人一追,可以看出刘邦心很细。第三步,处置随从。100多个人全部扔下来不要了,他还带了四员大将,这四员大将一个都不准骑马,只有刘邦一个人骑马。这个我们应当做两层理解,第一,骑马的人一多,动静肯定很大。还有一层,刘邦的一个很自私的想法,四员大将没有马,万一追兵来了,四员大将只能转过身来拼死力战,成了刘邦最好的屏障。

  提问:张良辞行时,项羽的反映表现出了他的什么性格?和刘邦存在什么差异?

  明确:张良进去辞行,项羽说了全过程第三次话:沛公安在。刘邦安排逃席的三件事和项羽的一个“沛公安在”做了一个对比,可以看到项羽的糊涂到了何等程度,然后张良说他现在已经回到军营中了。把这句话特地说出来,范增也没戏了,项羽还心安理得地把礼给收了,范增气得拿剑把礼一下子给剁碎了。刘邦回到军营中间,第一件事立即处死曹无伤。我们通过鸿门宴,可以看得很清楚,刘邦的精明老道,项羽的幼稚糊涂。

  二、总结本课文言知识。

  (1)一、通假字、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坐─座:置之坐上。

  8、不——否

  (2)成语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3)古今异义

  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4)一词多义

  1.谢 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

  2.辞 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3.故 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因此:故听之

  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且 将:且为之奈何?

  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5.幸 宠幸、亲近:妇女无所幸。

  幸亏、幸而:故幸来告良。

  6.之 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代词,这:为之奈何?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

  助词,衬字,无义:珍宝尽有之。

  7.去 距离:相去四十里。

  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8.于 向,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比:长子臣。

  在:复得见将军子此。

  9.因 就此:不如因善遇之。

  就、于是: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趁势、趁机: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10.为 任,做:使子婴为相。

  替,给: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作为:军中无以为乐。

  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句末语气词:何辞为?

  (5)词类活用

  1.名词用如动词:

  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 沛公左司马使人言(告诉,动词)于项羽曰:

  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 不可不语(告诉,动词)。

  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 籍(登记,动词)吏民。

  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 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

  道(取道,动词)芷阳。

  2.形容词用如动词:

  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

  3.意动、使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沛公旦日从(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百余骑来见项王。

  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使动)不内。

  樊哙侧(使……斜侧着)其盾以撞

  4.名词作状语: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

  项伯乃夜(在夜里)驰之沛公军。

  头发上(向上)指。

  道芷阳间行、间至(抄小路)军中。

  (6)句式变换

  1.数词作谓语: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宾语前置: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 大王来何操?(何操─ 操何)

  沛公安在?(安在─在安) 籍何以至此?(何以——以何)

  3.介词结构后置:

  具告以事 贪于财货

  4.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5.省略句:

  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 毋从(省略“之”)俱死也。

  奉厄酒为(省略“之”)寿。 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 加彘肩(省略“于其”)上。

  秦时与臣游、项羽兵四十万、置之坐。

  6、被动句:

  珍宝尽有之(被占有)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

  7、固定句式:

  奈何: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如“为之奈何?”

  孰与:与……相比,谁……?表示比较。如“孰与君少长?”

  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如“所以遣将守关者”“事知所以距子也。”

  为……所:被……,表被动。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无以(无……以……)没有会么东西拿来……如“军中无以为乐”

  何……为:表反问。为:用在反问句尾的语气词。如“何辞为”

《鸿门宴》教案9

  【教学目标】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重难点】

  1、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2、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3教时。

  【教学过程设计】

  [导语设计]:

  诵析《垓下歌》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注释:

  1、骓(音zhuī):毛色青白间杂的马。逝:行。

  2、虞:项羽宠爱的的侍姬。若:你。

  今译:

  空有拔山的气力啊,

  空有盖世的豪气!

  时运不济呵,

  骏马再也难奔驰!

  骏马难奔呵,

  不可期!

  虞姬虞姬呵,

  我当如何安排你!

  [背景简介]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鸿门宴”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课文学习三步法]:

  第一步:学生朗读,圈点、勾画疑难点。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第二步:老师答疑解难。

  第三步:强调重点知识:

  1、基础知识点:

  ⑴、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①“王(wàng)关中”    ②“说(shuì)项羽”

  ③“好(hào)美姬(jī)   ④“为(wèi)击破沛公军”

  ⑵、古今异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固不如也。”“固”,本来。

  ⑶、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⑷、活用:

  “军霸上”、“王关中”(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从百余骑(从:使动用法,使……从;骑:一人一马。)

  数目项王(目: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用。

  “道芷阳间行。”(间,从小路道,音jiàn)

  ⑸、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所,“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辞为?”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内容分析:

  ⑴段意分析:

  ①宴前

  (第一段)

  开端——“曹无伤告密”。

  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

  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明确: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难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发展——“范增劝羽”。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第二段)

  继续发展——“项伯访良”。

  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

  继续发展——“张良献策”。

  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士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②宴中:

  (第三段)

  高潮——a刘邦谢罪。

  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明确: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b项王设宴。

  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地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明确: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c范增举玦。

  这一情节反映出范增的聪明、智慧之处。在这一几乎是唯一杀刘邦的机会面前,他能当机立断,但令人人遗憾的是,项羽置之不理。

  d项庄舞剑。

  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明确:“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e、樊哙闯帐——高潮中的高潮

  提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樊哙讲话跟刘邦讲话中心大体一致,只是各有侧重。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互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二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朗读课文要注意这一点。

  小结课文三、四两段:

  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玦,危机依然四伏、项庄舞剑,更是险象环生,樊哙闯帐,故事到达高潮。项羽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③宴后:

  (第五段)

  结局——a、刘邦逃脱

  、提问:刘邦顾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明确: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b、张良谢罪

  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明确: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一一破产而恼怒。不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故事至此结束。

  尾声——刘邦杀奸

  “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⑵、简析人物形象:

  ①项羽:

  缺乏政治远见,有些沽名钓誉,刚愎自用,迷信武力。不畏强暴,不用阴谋

  ②刘邦:

  有政治远见和谋略,办事果断,能准确抓住政治机遇,善于言辞,见风使舵。

  ③张良:

  刘邦的主要谋士。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鸿门宴”的总导演。

  ④范增

  妄自尊大,既不知人,也不知己。

  “鸿门宴”的关键人物。

  ⑶、讨论分析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①、对比手法:项羽对范增的献计、刘邦对张良的献计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

  ②、行动描写

  ③、语言描写

  ④、外貌描写

  《鸿门宴》通假字

  通假字

  1、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 ①距,通“拒”,把守。

  ②毋,通“无”,不要。

  ③内,通“纳”,接纳,进入。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

  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

  8、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隔阂,嫌怨。

  9、秋豪不敢有所近。豪,通“毫”。

  10、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采,通“彩”,颜色。

  1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俱”,全部。

  12、坐,通“座”,座位。

  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②因击沛公于坐

  1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古时乘车

  《鸿门宴》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鸿门宴》节选)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沛公军霸上军:驻扎

  B、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

  C、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存活,生存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道歉

  8、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后长达五年斗争的开端,一开始从刘邦和项羽的兵力对比,可以看出项羽占有绝对优势,战争的主动权在项羽手中。故事的开端是曹无伤告密。

  B、刘邦本来是一个贪财好色之人,但是攻进咸阳之后,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想收买人心而争夺天下。

  C、刘邦面对张良传来的项伯密报,一时间显得手足无措,但面对项伯时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言行举止又让我们看到刘邦很有心计,善于随机应变的一面。

  D、刘邦借项伯的嘴向项羽表明自己“日夜望将军至”,“不敢倍德”,可见刘邦对项羽由衷地尊敬。来到鸿门宴后的一番道歉之词更可以看出他对项羽非常恭顺、虔诚。

  9、翻译下列句子

  (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答案】7、 C 8、 D

  9、 (1)您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地对待他。

  (2)派遣将领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与意外的变故。

  【解析】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C项,“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如解释为“存活,生存”,既与语意不合,也不符合语法关系,从语境来看,这句话是张良所说,项伯杀了人,张良使他活了下来,此处的“活”应为使动用法,即“使……存活”。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D项,“可见刘邦对项羽由衷地尊敬。来到鸿门宴后的一番道歉之词更可以看出他对项羽非常恭顺、虔诚”有误,从文中来看,这是刘邦的权宜之计,并非是对项羽尊敬、恭顺,这只是假象,因为此时他的实力不足以抵挡项羽的进攻。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君”,你;“为”,介词,替;“兄”,名词做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事”,动词,对待。第二句中,“所以”,古今异义词,……的原因;“……者,……也”,判断句;“出入”,偏义复词,偏在“入”;“非常”,古今异义词,不寻常的情况,意外的变故。

  参考译文:

  刘邦的军队驻扎霸上,没能和项羽相见。刘邦部下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您想在关中称王,任命子婴做国相,珍宝样样被他占有。”项羽大怒,说:“明天犒劳士兵,要打败刘邦的军队!”当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驻在新丰鸿门;刘邦的军队只有十万,驻扎在霸上。范增劝项羽说:“刘邦住在山东时,贪恋财物,喜欢女色。现在进关了,财物一点也不贪,女色一点也不迷恋,这表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我曾派人去察看,他住处上空云气,都是虎龙的形状,成五彩,此天子气的。必须赶快攻打他,不要失去良机!楚国的左尹项伯”。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他一向跟留侯张良要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营,秘密地会见张良,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事详细地告诉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刘邦军营,说:“不要和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为韩王送沛公,沛公现在遇到急难之事,我逃走了,是不讲信义的,我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了”,把情况详细地告诉刘邦。刘邦大吃一惊,说:“怎么办?”张良说:“谁替大王考虑这些的?”他说:“鲰生劝我说:‘距关,不要让诸侯的军队进来,秦地就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了。’所以听的。”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抵挡项王吗?刘邦沉默”,说:“当然不一样。又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您是不敢背叛项王的。“刘邦说:“你怎么与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时与我交往,他杀了人,犯死罪,我救了他;今天有急难,所以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谁给你少长?”张良说:“他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将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献上了一大杯酒,祝项伯长寿,并与他约定结为亲家,说:“我入关,一丝一毫的财物都不敢据为己有,籍吏民封存仓库,等待项将军的到来。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将我的情况详细告诉项将军,说明我是不会违背道德的。项伯答应了”,对刘邦说:“第二天不能不早点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吧。”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他回到项羽军营,将刘邦的话全部向项羽报告,就说:“您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轻易入关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你反而攻击他,这是不讲信义的。不如趁此好好地款待他。“项王答应了。

《鸿门宴》教案10

  课题《鸿门宴》开课地点科学楼梯教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故事情节

  2、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材分析

  鸿门宴这个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前206年,文章描述了刘邦从被动中争取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化险为夷的过程。故事情节完整,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语言精当,文字传神。可通过对《鸿门宴》情节的解读以及穿插诵读引导学生对当今社会现实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能力。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1、探究中国座次礼仪文化

  2、探究性格决定命运以及如何尽量规避人生的失败

  教学方法图示法、课本剧、问答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饭局”导入,穿插图片。"饭局"这一词汇起源于宋代,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局"是下棋术语,引申出"情势、处境"的意思,后来再引申出"赌博、聚会、圈套"的意思。"饭"与"局"的组合,是宋代文人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因为饭局上的圈套实在太多了。

  俗话说“席无好席,宴无好宴,吃饭事小,设局事大”,有这么一个饭局改变了历史——《鸿门宴》。历史上其他著名的饭局如“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等

  二、作者简介

  简介司马迁及《史记》的相关常识。

  三、文中主要出现了哪些历史人物

  刘邦集团项羽集团

  沛公(刘邦)项羽(项王)

  曹无伤(沛公左司马)范增(项王军师,亚父)

  张良(沛公谋士)项伯(项羽季父)

  樊哙(沛公之参乘)项庄(项羽堂兄)

  注:亚父,亚,次也,对之尊敬仅次于父

  季父,古代兄弟排行:伯、仲、叔、季,季父即最小的叔叔

  四、全文共有七段,可按照“鸿门宴”的前后过程,分为宴前、宴中与宴后三个部分。快速浏览课文,根据以上人物的活动,理清全文故事情节

  宴会前

  无伤告密—范增进言—项伯夜访—张良定策—项王许诺

  宴会中

  刘邦谢罪—项王设宴—(一起)范增举玦—(一落)项王不应—(二起)项庄舞剑—(二落)项伯翼蔽—(三起)樊哙闯帐—(三落)王赐酒肉

  宴会后

  沛公逃离—张良留谢—亚父破斗—诛杀无伤

  五、合作探究

  探究一、《鸿门宴》之座次文化礼仪

  鸿门宴上,司马迁着意描述了宴会上的座次:“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就是说,项羽和项伯面向东坐,范增面向南坐,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侍奉、陪席。这一描述看似寻常之笔,实则大有深意,它对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重要作用。

  举行宴会当是在室内,而不能在堂上。项羽、项伯朝东而坐,最尊;范增朝南而坐,仅次于项氏叔侄的位置;项羽让刘邦北向坐,又卑于范增,不把他看成与自己地位匹敌的宾客;张良面朝西的位置,是在场人中最卑的了,不能叫坐而叫侍。刘邦的参乘樊哙得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于是冲入营帐,“披帷西向立”。樊哙地位比张良又下一等,此时他虽然“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却仍然不忘规矩,不仅站立,而且“西向”。樊哙的“西向立”,正表明“西向”是最卑的位次。通过项羽对座次的安排,突出表现项羽藐视刘邦,以尊者自居的骄傲心理,由此细节,可见项羽骄矜专横、唯我独尊的性格,也可见刘邦忍辱屈从、顾全大局的雄心

  那么现代宴席座次又是如何安排的呢?

  桌次排列

  其一,居中为上。即各桌围在一起时,居于正中央的邢张餐桌应为主桌。

  其二,以右为上。即面朝正门,主桌右边的桌次高于主桌左边的'桌次。

  其三,以远为上。即距离宴会厅正门远的桌次高于距正门近的桌次。

  其四,临合为上。即临近舞台的桌次高于距离舞台远的桌次。

  位次排列

  其一,面门为主。指在每张餐桌上,以面对宴会厅正门的居中位置为主位,主位右侧为主宾位。如果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尊重,可以安排主宾坐在主位,而请主人坐在主宾位。

  其二,右高左低。指在每张餐桌上,除主位之外,其余座位位次的高低应以该桌主人。

  其三,高近低远。指在每张餐桌上,距离该桌主人近的位次高,远的位次低。

  其四,各桌同向。指在举行大型宴会时,其他各桌的主位均应与主桌主位保持同一方向

  探究二、有人说《鸿门宴》预示着刘项双方将来的成败,对此你怎么看?

  项羽

  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多次拒绝范增诛杀刘邦的计谋)

  寡谋轻信,失判断能力;(被刘邦三言两语就忽悠过去)

  自矜功伐,有妇人之仁;(轻信项伯,许诺善遇刘邦,听信刘邦,不应范增,宽容樊哙,产生相惜之心,不究逃席,安然受璧)

  养奸贻患,胸无城府。(轻信项伯和刘邦之言)

  刘邦

  从善如流,知人善用(以商量的语气和张良对话,听从张良计策;听从樊哙计策逃离)

  能言善变,能屈能伸(对项伯像兄长一样对待,对于鸿门宴的座次安排不以为意)

  机警圆滑,虚伪狡诈(对项伯和项王的一番话以及和项伯约为儿女亲家)

  见机能断,有奸必肃(出了宴会立即逃离,回去诛杀曹无伤)

  看一看,以下这些性格中你是否位列其中?

  脾气暴躁焦虑紧张

  忍耐忧郁钻牛角尖

  多疑嫉妒拖拉散漫

  这些在常人看似不好的性格是否就一定都会导致失败呢?

  性格没有绝对好坏之分,要善于发挥性格的长处,扬长避短,使身心愉悦,方能迈向成功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进一步理清故事情节

  2、结合课下注解,翻译1、2段

  杨遵清

《鸿门宴》教案11

  教学目的:

  1.《鸿门宴》课文复习。掌握课文背诵,理解人物性格特征,完成文言知识归纳。

  2.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励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感。

  3.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所有学生能充分发挥所长。

  教学形式:

  1.结合多媒体手段进行课文复习。

  2.通过由学生自行组织角色表演,形象化地背诵课文,展示人物性格,掌握翻译技巧。

  3.课外独立进行语言知识归纳。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背诵与文言翻译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本节活动课的难点。

  2.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文言语言知识归纳。

  教材及教学对象分析:

  1.本学期采用新教材,文言文占课本比例的40%,全部篇目都有背诵要求。课文背诵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古文背诵对学生有一定难度,授课时集中背诵,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2.《鸿门宴》一文要求背诵的三、四自然段,以人物对话和人物动作为主,背诵难度大,但角色个性鲜明,形象突出,以学生活动为主能调动学生兴趣,在参与中记忆深刻,有利于背诵。

  3.所教学生,自高一入学以来,已引导进行文言归纳,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文言知识归纳应能独立完成。

  教学时间:

  一课时(45分钟)

  教学设备:

  电脑、实物投影仪、CD唱机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音乐引入:《十面埋伏》

  (设计目的:制造气氛,把学生情绪带入本课特定的氛围中)

  教学目标:《鸿门宴》复习课

  1.复习课文相关知识。

  2.通过表演形象化地背诵课文,加深理解人物性格特征。

  3.进行文言语言知识归纳和检测。

  二、复习过程

  1.作者和出处提问:作者——司马迁

  (幻灯片:司马迁像)

  提问:出处——《史记》(幻灯片:司马迁和《史记》)

  (设计目的:通过图片和幻灯,形象而快速地巩固文学常识)

  2.情节提问:根据图片简单地讲讲《鸿门宴》的故事。

  (幻灯片:《鸿门宴故事》1~~10)

  (设计目的.:形象化地回顾课文故事情节,深入理解三、四段的情节背景)

  三、表演过程

  [过程(一)、(二)由科代主持]

  (一)科代:1.交待故事背景(幻灯片:历史背景,鸿门宴遗址)

  (设计目的:巩固历史背景知识,增强表演的可感性)

  2.交待表演要求:四个小组,古装版考查同学的背诵,

  现代版考查翻译和人物性格的理解。

  (设计目的:提倡自主参与,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有

  所长的学生的组织能力。)

  (二)表演开始:顺序1.古装版:2.现代版

  (背景音乐)

  (设计目的:“古装版”是以表演形式背诵原文,有旁白、人物对话和动作;“现代版”是以表演的形式考查现代汉语翻译,有人物对话和动作。通过表演,可以了解学生对背诵和翻译掌握的程度。)

  (三)老师总结:背诵、翻译和人物性格表现

  背诵检测:

  1.课后练习二(投影:课本,讨论答案)

  2.小测题(幻灯片:默写测验,讨论答案)

  (设计目的:考查背诵)

  四、语言知识归纳

  1.归纳要求:(幻灯片:语言知识归纳要点)

  2.小组讨论,推举小组最好的一本笔记。

  (设计目的:课外自行整理,提高文言语言知识归纳能力。同学之间互相检查、督促,老师表扬、肯定。)

  3.以学生笔记为例讨论归纳要求

  (设计目的:指出同学归纳中的优缺点,提供范例)

  4.明确归纳内容

  (设计目的:指导学生修改归纳,提高日后归纳文言语言知识水平。)

  5.检测:

  (1)小测

  (2)互改

  (3)表扬(幻灯片:语言知识小测验)

  (设计目的:考查语言知识点,表扬鼓励)

  五、课外作业

  1.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修改归纳笔记

  (设计目的:进一步巩固本课教学目的)

  六、教学流程图

  音乐引入

  教学目的

  复习

《鸿门宴》教案12

  【复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司马迁及《史记》的相关知识,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总结虚词“且”的用法及宾语前置句的类型

  2、能力目标

  课前案

  了解司马迁的思想,识记《史记》有关名言。

  【知识积累】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____”通“____”,______)

  (2)张良出,要项伯(“____”通“____”,______)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通“____”,______)

  (4)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通“____”,______)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通“____”,______)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释义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副词,很,十分

  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河北省;河南省

  4、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古义:今义:行政区划山东省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2、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3、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4、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5、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6、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7、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8、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9、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畜妻子。

  四、一词多义:

  1、幸

  ①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③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④幸可广问讯()

  ⑤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谢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

  ③谢家来贵门()

  ④乃令张良留谢()

  ⑤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⑥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3、坐

  ①因击沛公于坐()

  ②沛公北向坐()

  ③副有罪,当相坐()

  ④停车坐爱枫林晚()

  4、度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②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

  ③内立法度,务耕织()

  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⑤崔九堂前几度闻()

  ⑥春风不度玉门关()

  ⑦吾忘持度()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解释

  (1)沛公军霸上()________

  (2)沛公欲王关中()________

  (3)吾得兄事之()________

  (4)籍吏民,封府库()________

  (5)沛公旦日从百余骑()________

  (6)项伯杀人,臣活之()________

  (7)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________

  (8)范增数目项王()________

  (9)常以身翼蔽沛公()________

  (10)道芷阳间行()________

  (11)拔剑撞而破之()________

  (1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3)于是项伯复夜去()

  六、指出文言句式并翻译

  (1)大王来何操?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何为者?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沛公安在?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属皆且为所虏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案

  一、翻译下列句子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3、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4、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6、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7、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二、课外文段拓展

  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完成练习题。

  阳固,字敬安。性散傥,不拘小节。少任侠,好剑客,弗事生产。年二十六,始折节好学,遂博览篇籍,有文才。

  太和中,从大将军宋王刘昶征艾阳。昶严暴,治军甚急,三军战栗无敢言者。固启谏,并面陈事宜。昶大怒,欲斩之,使监当攻道。回在军勇决,志意闲雅,了无惧色。昶甚奇之。军还,言之高祖。年三十余,始辟大将军府参军事。

  初,世宗委任群下,不甚亲览,好桑门之法。尚书令高肇以外戚权宠,专决朝事;又成阳王禧等并有衅故,宗室大臣,相见疏薄;而王畿民庶,劳敞益甚。固乃作《南北二都赋》,因以讽谏。

  世宗末,中尉王显起宅既成,集僚属飧宴。酒酣问固曰:“此宅何如?”固对日:“晏婴湫隘,流称于今;丰屋生灾,著于《周易》。此盖同传舍耳,唯有德能卒。愿公勉之。”显默然。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一,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且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岂不戒哉!”显大不悦,以此衔固。又有人间固于显,显因奏固剩请米麦,免固官。

  既无事役,遂阖门自守,著《演赜赋》,以明幽微通塞之事。

  肃宗即位,大军征硖石,敕为仆射李平行台七兵郎。平奇固勇敢,军中大事悉与谋之。又命固节度水军,固设奇计先期乘贼,获其外城。军罢,太傅、清河王怿举固,除步兵校尉,领汝南王悦耶中令。寻加宁远将军。时悦年少,行多不法,屑近小人。固上疏切谏,以感动悦,悦甚敬惮之。怿大悦,以为举得其人。丁母忧,号慕毁病,杖而能起。练禅之后,犹酒肉不进。时田年逾五十,而丧过于哀,乡党亲族咸叹服焉。

  神龟末,清河王怿领太尉,辟固从事中郎。属怿被害,元义秉政,朝野震悚。怿诸子及门生吏僚莫不虑祸,隐避不出,素为怿所厚者弥不自安。固以尝被辟命,遂独诣丧所,尽哀恸哭,良久乃还。仆射游肇闻而叹曰:“虽栾布、王脩何以尚也?君子哉若人!”

  固刚直雅正,不畏强御,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殁之日,室徒四壁,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敛焉。(节选自《魏书》)

  注:①桑门,即“沙门”,佛教专指依戒律出家修道的人。②衅故:罪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二十六,始折节好学折:改变B.始辟大将军府参军事辟:征召

  C、显大不悦,以此衔固衔:贬谪官职D.以明幽微通塞之事明:表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军还,言之高祖②邪曲之害公也

  B、①因以讽谏②相如因持壁却立

  C、①以为举得其人②吾其还也

  D、①既无事役②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阳固“不畏强御”的一组是

  ①固启谏,并面陈事宜。②且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岂不戒哉!

  ③以明幽微通塞之事。④固设奇计先期乘贼,获其外城。

  ⑤怿大悦,以为举得其人。⑥遂独诣丧所,尽哀恸哭,良久乃还。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固性格洒脱大方,不拘小节。年轻时,好行侠仗义,不营正事。到二十六岁时,开始转变,勤奋好学。

  B、面对严暴的将军,阳固敢于直谏,凭勇敢果决终获认可;面对敌人,他有勇有谋,设奇计取得胜利。

  C、皇帝昏庸,权臣专断,阳固写《南北二都赋》《演赜赋》讽谏;中尉王显侈奢自夸,他毫不客气,直言相劝。

  D、阳固为人至孝至义。母亲去世,他“丧过于哀”,让人叹服;为报清河王知遇之恩,他不顾安危,“尽哀恸哭”,令人敬佩。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昶严暴,治军甚急,三军战粟无敢言者。(3分)

  (2)又有人问固于显,显因奏固剩请米麦,免固官。(3分)

  (3)虽栾布、王倚何以尚也?君子哉若人!(4分)

  课后案

  一、素材积累

  天地苍茫一根骨庞进

  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

  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奉觞上寿”,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无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

  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己。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作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狗,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

  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

  【名句·回味】

  1、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2、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一课一词

  且

  1、用作连词。

  ①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又”。如:河水清且涟漪。(《伐檀》)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

  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如: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且以一譬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③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生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

  ④表假设兼让步,可译为“就是”。如:且庸人尚羞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表转折,意思为“却”。如: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2、用作副词。

  ①相当于“将”、“将要”。如: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相当于“暂且”、“姑且”。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3、复音虚词“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如: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过秦论》)

  拓展强化训练答案

  1、C(衔:怀恨在心)

  2、D(都是时间副词,表已然。A代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B介词,凭/于是就;C代词,那/语气词,表祈使)

  3、A(③是说他写文章的目的;④是体现他的智谋;⑤是体现元怿对他的作为满意)

  4、C(《南北二都赋》是用来讽谏的,而《演赜赋》则不是)

  5、(10分)

  (1)刘昶性情暴躁,治军非常严苛,军中(官兵)都恐惧战栗不敢发表意见(说话)。(3分。“严暴”“战栗”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又有人在王显面前说阳固的坏话,王显就趁机向朝廷起奏,告发阳固曾申请过多的粮食,(朝廷)免去了阳固的官职。(3分。“间”1分,“因”1分,句子通顺1分)

  (3)即使是栾布、王修(在世),又能凭什么超过他呵?像这样的人真是君子呵!(4分。“虽”1分,“尚”1分,“君子哉若人”1分,句子通顺1分)

《鸿门宴》教案13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众所起的重要作用。

  2.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的特点,并比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3.背诵课文第三、四段。

  教学重点

  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背诵故事的高潮三、四段。

  教学难点

  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掌握两个句式。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课文,以求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一、导语

  请学生欣赏两首诗

  投影(一)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学生默读理解。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

  这首楚刺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投影(二)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学生默读理解;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史记》中的篇目,简介司马迁及《史记》,突出有关常识。

  可参考课后知识卡片“司马迁与《史记》”。

  三、背景简介

  投影(三)

  一幅“陈涉起义”的教学图片

  一幅“楚汉相争”的教学图片

  教师讲解: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鸿门宴》教案1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大纲要求,高中语文要在指导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基础上,进入文学鉴赏的层次。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节选于其中的《鸿门宴》,可谓“史圣”司马迁的典范文笔。本文是史传文学中的精彩篇章,情节发展跌宕起伏,波谲云诡,读来扣人心弦。它一直被中学选为文言文教材,是以鸿门宴为特定舞台,上演了一幕惊心动魄的“戏剧”,其中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尤其主要形象项羽,以其独特的风采成为千百读者们欣赏与品评的话题。

  2、说学生情况

  高一第二学期的学生已经基本具有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但还不具备古文学习的主动性,所以着力培养他们古文学习的主动性。

  3、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

  2、.积累文中重要的生词,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

  3、把握故事情节,了解司马迁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情节概述法2、讨论质疑法3、人物品评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

  1.学习司马迁身遭侮辱、发愤著书的精神,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2.认识造成项羽悲剧的根本原因,吸取“骄兵必败”的教训。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把握故事情节,

  (学生在第一单元刚刚学过小说的顺序,这重点的设置就是对旧有知识的回顾,也是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故事总是引人入胜的。)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

  (文言文的学习古文知识一直是重点,为了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内容及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必须加强积累和掌握文言词句)

  3、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人物是故事的灵魂,就要培养学生客观的多元化的评价,人物可以开放性地让学生自由点评,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能自圆其说既可)

  难点:1、从鸿门宴会坐次安排看风云突起。

  (鸿门宴如同一个舞台,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最能体现其人物性格的优在其中的斗争,但学生并不掌握古时的礼仪,要教师简介才能使他们明白。这也是理解项羽这个人物的一个方面。)

  2、掌握文中的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古文与现代文的差别就体现在词语的区别上,所以能有效的区别词性和词义就尤为重要,而且其数量大,范围广,学生难以掌握。所以将其设为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针对学生学习古文能力尚弱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本文的教学方法,即“以情节带语言”,就是引导、点拨学生利用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把握来带动对疑难语句的理解,也就是以文脉带动语脉,培养学生利用语感来推断疑难语句的能力。为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营造作品的现场感,本课主要的教学手段。这就需要情节概述法。

  除依据文本强化情节的感知外,我还将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人物挂图、诗词卡片及书中插图,努力创设鸿门宴上剑拔弩张的氛围。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转变。同时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质疑,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使整个教学导有序,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这就是讨论质疑法。

  2、说学法

  (1)根据高一第二学期学生的古文素养情况,着力培养他们古文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本课还将采用自主式学习法,让学生在学习古文时“动”起来,引导他们自主发现,自主整合,自主积累和自主提高。

  (2)本课主人公项羽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形象,也是历来有争议的人物,为激活学生的思维,本课将采用讨论式学习法,让学生立足文本,从不同的视角见仁见智,对主人公给予政治、历史、文学及心理学等等多元的评价。

  3、教具

  收录机、朗读带、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是诗歌导入,创设情境。投影显示项羽《垓下歌》和刘邦《大风歌》,

  (目的是:以诗激趣,用二人成败不同,功业相反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同时,让作品中的项、刘出场,教者在说明时,倾向于对项的评说,让学生带着遗憾的心理,进入课文,解读项王。

  二是简介作者,了解背景。鉴于学生已在初中接触了司马迁作品,本课由学生先行总结,教者最后明确和深化,讲析作者的生平、创作和人格特征。在张挂陈涉起义和楚汉相争图片后,简要介绍时代背景。

  目的:创设课文学生情境,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

  三是扫除障碍,整体感知。在感知全文框架前,先检查学生对本文的注音和重要实词的解释,以及通假字的掌握。请学生复述情节,并用四字格来概括从开端至结局的情节,要以主谓短语出现,且主语系文中的人物。这样,时刻突出人物形象、情节进程和性格冲突。

  目的是:学生有兴趣自然就会找寻他还不懂的内容,来进一步丰富他心中的人物形象

  四是发散思维,分析人物。分析人物时的内部层次首先从课文插图,讨论人物心理和性格。其次从人物对项与刘的称呼,品析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进一步分析项王的地位和他的心理和性格。再者由项是“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引出发散思维。比如可能的几种观点:情意绵绵的伟丈夫、气盖一世自我精神王国的国王、豁达的男子汉等。

  目的:用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可从是否成就帝业、是否有利于国家统一、是否表现出人性美和人格美等视角,展开讨论。既培养了学生评价人物的能力,又适当地加强拉价值观的培养

  五是分析技巧,理解借鉴。分析人物描写方法,通过讨论,使学生掌握语言行动描写人物和对比烘托描写人物的方法。

  目的: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为以后自己作文提供了借鉴

  六是虚拟历史,训练想象。用一个“假如项王一怒杀了刘邦”的设想,让学生尽情想象和推断。

  这一环节的设置,即是对文本的再创造,又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是自主总结,强化古文知识。

  1、词类活用(名作动、名作状、形作名、使动等)

  2、句式(省略、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判断、被动、固定等)

  3、古今异义(婚姻、非常、今人、细说等)

  4、为的用法

  5、成语识记(人为……、大行……、秋毫……、劳苦……)

  6、一词多义(因、如、举、意、谢等)

  目的是:学习这篇既要把握文学性,又要强调知识性,为以后的古文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鸿门宴》教案15

  一,人物性格:典型性格,各有个性。

  1.项羽

  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骄矜自负,听到“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伯斡旋泄露军机,项羽麻痹不问,项伯说项羽“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项羽又在“义”字上思虑不定。鸿门宴上刘邦一席花言巧语,竟使项羽不好意思,暴露了无伤,说明他无知而愚蠢。范增多次目示、举玦,“项王默然不应”,“项庄拔剑起舞”,项伯“翼蔽沛公”,听之任之,说明项羽不听人言,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优柔寡断,坐失良机。樊哙闯宴,威慑项羽,慷慨陈词,指斥项羽。项羽沽名钓誉,不但不怒,反而大加赞赏、赐坐。刘邦逃跑,项羽受璧,无可奈何,缺乏深谋远虑。

  2.刘邦

  出身农家,不务正业,贪财好色,一心称王。鲰生献计“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正中刘邦下怀。这样重大事件,刘邦都没有告诉过谋士张良,真有心计。紧急关头,摇尾乞怜,又向张良求救。张良不计前事,连发数问,从实际出发,提出“沛公不敢背项王”的方针。刘邦首先怀疑张良与项伯的关系,既而心领神会,立刻接见项伯,说得天花乱坠,做得天衣无缝,机敏过人,贯彻执行张良的方针真叫漂亮!拉拢收买了项伯,通过项伯软化了项羽,在鸿门宴上受到项伯的“翼蔽”。

  刘邦鸿门谢罪是迫不得已,但有胆量有气魄,而又卑躬屈节,称项羽为“将军”,自称“臣”,奉承项羽,掩饰自己,拉旧关系,自己“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低三下四。

  刘邦进入咸阳,住在皇宫,尽享荣华富贵,不肯离开。见状,樊哙与张良质问刘邦:“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力劝刘邦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刘邦察纳雅言,“沛公军霸上”。项羽扬言要“击破沛公军”的时候,他听取了张良的意见;刘邦要逃跑的时候,又听取了樊哙的意见。总之,刘邦还是善听人言的。赔罪时,项羽暴露了曹无伤,刘邦不露声色,置若罔闻,密记在心;回军后,“立诛曹无伤”。刘邦多有心计,处事多么果断!

  3.范增

  根据刘邦入关前后的变化,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提出了策略,“急击勿失”。鸿门宴上,数次目示、举玦击杀刘邦,项王不应。出召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说明范增对项羽的思想还不甚了解。刘邦跑后,范增指桑骂槐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尔后的历史证实了这一点。可见范增有远见卓识,老谋深算。但处事浮躁,不该把矛盾暴露给敌方,其后果被刘邦利用。

  4.张良

  对刘邦忠诚,“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鲰生之计,刘邦没有告诉张良,大事当前,张良不计。紧急关头,张良运筹帷幄,沉着冷静,深谋远虑,能够提出正确的策略。张良的话语行为并不多,但刘邦集团的一切活动,实际上都是张良导演的。

  5.项伯

  讲哥们义气,为救友不顾失节。禁不住刘邦的拉拢,竟然做了刘邦的内奸。“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这有什么不敢的呢,简直是长刘邦的志气,灭项羽的威风,这完全是替刘邦说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更是对刘邦歌功颂德,对项羽进行指责。难怪在项庄舞剑的时候,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庄不得击”。

  6.曹无伤

  项强刘弱,密报项王,暗中投托,“欲以求封”。投机未成丢了小命。

  7.项庄

  没有头脑,剑术不佳,刺杀刘邦未成,笨拙无能。

  8.樊哙

  忠诚。知道今日之事甚急,立即表示“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勇武。“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目真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一个威风凛凛的武士。难怪项王都得“按剑而跽”,惊呼:“壮士!”大斗饮酒,大块吃肉,粗犷,真乃英雄本色。能言善辩,慷慨陈词,痛责项王,说来头头是道。有勇有智。骂得项羽,“未有以应”,只好赐坐。

  二、人物结构:两峰并峙,双水分流。

  项羽集团刘邦集团

  项羽集团刘邦集团

  范增集团张良集团

  项伯集团曹无伤集团

  项庄集团樊哙集团

  对比照应,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孰是孰非,孰胜孰负,不问自明。

  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缺乏远虑,用人唯亲,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轻敌麻痹,养奸贻患,内部不团结;刘邦则与之相反,虽处劣势,但能忍辱负重,虚心下问,善于机变,知人善任,使谋臣尽施其谋,将士尽效其力,并瓦解敌方为自己效劳,及时清除内奸。刘、项在斗争中地位发生的变化,刘胜项负自成定局。

  三、故事情节:一张一弛,波澜起伏。

  1.开端:无伤密告,项王发怒,范增浇油。战争一触即发。(一张)

  2.发展:项伯穿梭斡旋。刘邦张良对策,项王许诺。(一弛)

  3.高潮:项庄舞剑,樊哙闯宴,剑拔弩张。(二张)

  项王赐樊哙坐,“樊哙从良坐”。(二弛)

  4.结局:刘邦逃跑,张良留谢。无可奈何花流去!

  5.尾声:刘邦至军,立诛曹无伤。

  四、场面组接:转换发展,推动情节,塑造人物。

  场面是情节发展的基本单位。《鸿门宴》是由下列一系列的场面组接而成:

  1.无伤密告,项王发怒,范增浇油。

  2.项伯为救友夜访张良。

  3.张良、刘邦密商对策。

  4.刘邦会见项伯,并进行拉拢。

  5.项伯回报项王。

  6.刘邦鸿门谢罪。

  7.项王留沛公与饮,范增数目项王。

  8.范增出召项庄,项庄入席舞剑。

  9.樊哙闯宴。

  10.刘邦逃遁。

  11.张良留谢。

  12.沛公至军,立诛无伤。

  作者抓住每一个场面的特征,采取白描的手法,不加渲染,形象生动,情境逼真。随着场面的转换发展,情节不断推进,在矛盾斗争中逐步展现人物的性格。

  五、语言特点:语言精炼,富有个性。

  如项羽接到曹无伤的密报,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此话只能出自击杀几十万秦军,拥有四十万兵力,“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之口。

  范增说项羽的一段话:“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说明范增洞察深邃,观察天相虽属迷信,但极有煽动性。“急击勿失”,看中了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听就是一个老谋深算,有远见卓识的谋士。

  张良把项伯的话转告刘邦,刘邦说“为之奈何”,“且为之奈何”,活画出刘邦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的.窘态。张良一出主意,刘邦马上心领神会,让张良“君为我呼入,吾得见事之”。刘邦和项伯的一段谈话,把刘邦的睿智、狡诈、圆滑、机巧表现得淋浸漓尽致。刘邦谢罪时的一席话,豁达大度,卑躬屈节,瞒天过海。项王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真是英雄的憨态。

  张良话语不多,但一句重千金,“沛公不敢背项王也”,确定了重大的方针政策。沉着冷静,有智谋。

  樊哙怒斥项羽的一席话,和刘邦对项伯说的,和刘邦鸿门谢罪时说的,何其相似乃尔,但风格不同,显示的个性不同。

  六、动作描写: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思想。

  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诸三,项王默然不应”。一个“数目”、“举玦”;一个“默然不应”。说明一个抓住时机,急切下手;一个沉默不语,犹豫不决:各有各的认识,各有各考虑。

  再如项王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王赐彘肩,樊哙“拔剑切而啖之”。这一饮,一啖,一个英雄的粗犷、豪壮,跃然纸上。

  再如张良献璧,“项王则爱璧,置之坐上”;张良献玉斗,“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一收一破,深刻说明二人的不同思想,不同态度,不同性格。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作者未写刘邦的任何话语,但刘邦的果断是何等的利落。

  七、刻画人物:在典型环境中显示,在矛盾斗争中展现。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了,诸侯并起,项羽、刘邦率军抗秦。当时主要矛盾是起义军与秦王朝的矛盾。灭秦以后,由谁来称王。按楚怀王与诸将之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刘邦先入,理应由刘邦王之;项羽与秦军苦战击溃秦军主力,论功,应由项羽王之。谁来称王,就成为矛盾斗争的焦点。主要矛盾就转化为楚汉相争的矛盾。“鸿门宴”恰好是矛盾斗争的转折点,项、刘相争的焦点和导火线。

  作者刻画项、刘两个集团的诸多人物时,正好是把他们放在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放在这一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表现出来。历史的真实性和表现的艺术性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八、小结

  本次课总结文章的艺术特点,深入了解文章内容和语法知识

【《鸿门宴》教案】相关文章:

《鸿门宴》教案02-24

鸿门宴教案03-01

鸿门宴优秀教案04-07

《鸿门宴》教案14篇03-29

《鸿门宴》教案汇总六篇02-27

【精华】《鸿门宴》教案四篇03-17

《鸿门宴》教案汇编9篇03-18

《鸿门宴》教案合集5篇03-01

【精品】《鸿门宴》教案三篇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