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教案

时间:2023-02-26 10:14:31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认识角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角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认识角教案(15篇)

认识角教案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67—6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经历“摆一摆”、“摸一摸”、“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过程,通过动手操作,探索角的特点,认识角,体会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组角、活动角。

  学具准备:三角板和长方形、三角形纸片、塑料小棒、做活动角的硬塑料片。

  教学过程:

  一、创情引题,初步感知。

  课件显示:美丽的树林里有一座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构成的小屋。小兔们正在乔迁新居。

  师:小朋友们,兔子家的小屋漂亮吗?谁能在小兔的新房上,找到我们学过的图形吗?学生回答后,电脑逐步抽拉出小屋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师:其实在这些图形中还藏着一种新的图形,请看大屏幕(电脑演示)像这样的图形我们都把它叫“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探究新知,自然生成。

  (一)欣赏生活中的角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许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

  课件分别显示:剪刀上面的'角、钟表上面的角、红领巾上面的角。

  (二)体验角的特征

  1、摆角

  师: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两根小棒摆出一个角。

  学生摆完后全班交流,并让学生边摆边说出是如何摆的。

  2、摸角

  师:刚才同学们用你手中的小棒摆出了一个角,另外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带有角的物品,请同学们玩一玩这些角,你来摸一摸会有什么感觉?从中能发现什么?

  学生活动:先摸角,然后交流自己的体会。(尖尖的、直直的)

  3、认识角

  师:我们把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叫做角的两条边。(师在一个角上标出)同时教学角的写法和读法。

  4、判断下面各图是不是角。

  5、寻找生活中的角

  师:除了这些角之外,你还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见到过角呢?现在就请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分组找一找、说一说、看一看哪个小组找得准,找得多。

  (学生分组活动:寻找身边和周围物体上的角。)

  三、观察比较,感悟角的大小

  1、做一做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做成一个活动角。

  (2)让每一个学生活动手中的角,发现有什么特点?(指名口答),引导学生发现活动角可大可小。

  (3)小组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4)全班讨论交流发现活动角的特点:(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

  2、比一比(老师出示自制学具)

  (1)出示一组可以直接判断大小的一组角。

  (2)出示一组比较接近的一组角,让学生判断讨论哪个角大?(引导学生用重叠的方法)

  (3)比较两个边长不一样,但大小一样的角,从而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练一练

  课件出示几组角进行比较大小。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深化训练,拓展延伸

  1、填一填。

  (1)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2)角的两边()越大,角越大,与()的长短无关。

  2、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3、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几个角?

  4、巩固新知,出示角的歌谣。

  角

  我是一个小小角,

  一个顶点两条边,

  想知我的大与小,

  要看张口不看边。

认识角教案2

  教材分析:

  教材从观察情景图入手,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事情,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人民币的用处;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近,他们在学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接着可以让学生自主观察、认识、交流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再从分类、换钱等活动中深化人民币的认识,从中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目标:

  1、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换钱的游戏活动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及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面值人民币票样、零钱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了解人民币的历史,体会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性

  二、说说人民币的用处

  三、认识人民币

  1、同桌互相认

  2、考眼力,指名认识人民币

  3、交流你是怎么认的

  4、仔细观察,你还能看到哪些主要的图案

  四、分类

  1、同桌合作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进行分类。

  2、在实物投影下汇报

  五、猜价钱

  出示一些文具,猜猜它们的价钱,再出示实际应付的钱,让学生认一认。

  六、在换钱过程中体会1元=10角,1角=10分。

  1、师用1角换学生手中1元,在活动中体会1元=10角

  2、唱歌《一分钱》

  3、认识1角=10分

  七、小小银行,模拟换钱。

  (1)师生换钱

  (2)同桌练习

  (3)指名表演

  八、摸袋游戏。

  九、全课小结。

  课堂实录:

  一、故事导入

  师:我们都知道,现在在买东西的时候用什么付帐?(钱)可是,古时候还没有出现货币之前,人们是怎么购买东西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个小故事。(课件播放故事)

  老师带着学生回顾这个故事,故事中的这个人想买什么?(船)卖船的人让他用什么买才肯把船卖给他?(羊)他又找卖羊的人,卖羊的人需要什么?(斧头)还好他身上带有斧头,这样他用斧头买了羊,又用羊买了他想要的船。你觉得他这个买法怎么样?(很麻烦)还是现在有了钱便利多了,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说人民币的用处

  师: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会用到人民币?

  生1:买吃的东西的时候。

  生2:买衣服的时候。

  生3:买车,给车加油用到钱。

  生4:妈妈发工资。

  师:老师这也有些例子,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课件)

  1、上车投币;

  2、到超市购物;

  3、到柜元机提款。

  三、认识人民币

  师:刚才我们说了人民币有这么多用处,那你认识它们吗?

  1、同桌互相认人民币

  师:老师给你和同桌准备了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着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你和同桌一张一张的往外拿,每拿一张就互相认一认。(老师巡视并提醒边认边说说是怎么认识的?)

  2、汇报交流

  (1)师:老师这也有一套人民币,想考考你的眼力,你能快速认出他们吗?

  课件依次出来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学生认。

  (2)师:你们可真厉害,是怎么认的?

  生1:我是根据颜色认的,我知道100元是红色的。

  师:你说得很多,那是不是只有100元是红色的呢?只根据颜色认行吗?

  生2:我是根据大小认的,大点的是100元的,小点的是1元、2元的。

  师:那差不多大的怎么区分?

  生3:我是根据上面的数字认的?

  师:只看数字行吗?那1元和1角都写着1。

  生4:除了看数字还要看上面的汉字。

  师:数字后面都有哪些汉字?

  生:有圆、角、分。

  师板书:圆(元)角、分,这就是人民币的单位,一齐读一下。

  (3)你们静静地观察这些人民币,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小秘密?

  生1:我发现上面有毛主席的头像。

  生2:我发现上面有花卉。

  生3:我发现上面有国徽。

  师:“国徽”你找到了吗?它是什么?(它是我们国家的`标志,所以我们在使用人民币时一定要爱护它,不要乱写乱画)

  四、分一分

  师:你们看,这些人民币这么放在桌子上是不是太乱了,咱们给它分分类整理一下吧。

  (1)先自己想一想可以怎么分?再和同桌商量商量,一起在桌子上把它整理好。

  (2)集体交流(实物投影演示)

  生1:是按钱上的数字的位数。

  师:你的想法真独特。

  生2:是按纸币和硬币分的。

  生3:是按元、角、分分的。

  师:同学们整理得都不错,不过小朋友们要注意,因为人民币有很多人都用过,上面难免会留下病毒和细菌,所以为了保障小朋友们的健康,要养成用完人民币及时洗手的好习惯。

  五、猜价钱

  师:我猜你们平时一定去过文具店,你知道一些文具的大概价钱吗?我这有几个文具,猜猜它们可能会是多钱?

  课件依次出示:一支铅笔、铅笔盒、书包让学生猜,再出示钱让学生认。它们分别是3角、6元5角、35元。

  师:我们现在了解了这些文具的价钱,又认识了钱,以后再买文具时我们就可以不用爸爸妈妈带着了。

  六、兑换人民币

  1、1元=10角

  师: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多少钱?(1角)现在我想用手中的1角钱换你们手中1元硬币,换不换给我?(不换)我拿两张呢?(不换)为什么?(不公平)你们要多少张才换给我?(10张)为什么呢?(因为10张一角钱才等于1元钱)板书1元=10角

  2认识1角=10分

  师:咱们又认钱又换钱一定很累了,一起唱首歌休息一下吧。课件放《一分钱》

  师:歌中的小朋友捡到钱能主动交上来?要是你能做到吗?我们都要做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歌曲中还提到了一分钱,我们现在已经不用了它是面值最小的人民币,不过我们可以几少成多嘛。瞧我这有几个一分钱,咱们一起数一数吧,(跟着课件一起数)10分就是多少?板书:1角=10分

  七、小小银行,换钱游戏

  师:你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个信封,里面装得是什么?快打开看看。现在你们手中有这么多零钱,能不能给我换点钱?现在你们就扮演银行的营业员,我就是顾客。看谁是最佳小营业员?

  (1)师生换钱

  师:您好,我有一张5元钱,麻烦您给我换些零钱好吗?

  生1:好的,我用5张1元钱换给你。

  师:谢谢。

  生:不客气。

  师:我这有一张2元钱谁愿意换给我?

  生2:我用两张1元钱换给你。

  (2)同桌练习

  (3)指名表演

  生1:您好,我有一张1元钱,麻烦您给我换些零钱好吗?

  生2:好的,我用2张5角钱换给你。

  师:谢谢。

  生:不客气。

  师:这个小营业员不仅称职还很有礼貌,这1元钱还可以怎么换?

  生3:5张2角。

  生4:10张1角。

  八、游戏:摸袋

  师:我这还有一个好玩的游戏,想不想玩?仔细听规则。

  我这有两个袋,一个上面写着1,里面装着带有数字1的钱,一个上面写着5,里面装有带有数字5的钱,咱们男一组,女一组,每组派一个代表各从袋子里摸一个钱,大者为胜。

  利用课件分别从两个袋子里随机抽出5分、1角;5角、1元;5元、1分

  九、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人民币,肯定有很多小朋友会独立到使用人民币了,但我们还是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要乱花钱。

  课后反思:

  课程改革赋予我们很多新思想和新理念,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本节课我正是用这种理念来设计教学的,力争体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

  这节课我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唱歌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始的故事引入,使学生了解了人民币的发展历史,从中体会人民币的优越性以及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性。猜价钱的游戏是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巩固人民币的认识,培养他们的估计意识,在猜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摸袋的游戏是让学生在深化人民币认识的同时,在比较过程中体会到辨认人民币不仅要看数字还要看后边的单位。这些知识都渗透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探索学习中来。

  在这节课上学生有三次进行了自主合作学习,分别是认钱、分钱、换钱。为了使他们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我首先为他们创设合作的氛围,课前我让他们与同桌交朋友,握握手,为合作创造条件。学习前我让他们明确内容和要求,使他们知道该干什么和怎么干,保证了活动顺利进行。学习时我以朋友的身份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生生互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内化了所学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后来模拟换钱游戏时学生不够熟练,主要是因为为学生提供的时间不够充分,为他们准备的学具不太好辨认,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到对于一年级的孩子,除了要让他们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外,更主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他们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倾听交流,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课堂。对于教师而言,更要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和谐。

认识角教案3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五册第56—57页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 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角和掌握画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建立角的概念。

  教具准备:

  三角板、钟面、活动角、圆形纸、长方形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教师拿出三角板、钟面等向学生指出哪里是它的角。

  2. 请学生指出身边的有哪些事物表面有角。

  3. 根据学生说出的错误的例子或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导入本课课题(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 讲授新课

  (1) 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1. 让学生拿出一张纸,让学生跟着教师拿纸对折再对折后提问:“出现了

  一个什么啊?” 让学生用手触摸一下角。

  2.提问学生如果再把纸对折一下会有怎么样的变化呢?再让学生想

  办法把角再变小一点。

  3.让学生拿出活动角。

  ①让学生操作看能不能把这个角变大变小。

  ②让学生角手触摸角的各部分,并说一说你摸到了什么。

  ③问学生角的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什么?而这尖尖的,有点

  刺手的地方又叫做角的什么呢?让学生在书本56页找答案。

  4.提问学生说出角各部分名称后让学生拿着活动角小组说一说角

  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板书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5.让学生观察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6.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二条边。

  7.做一做:

  ①判断下面各图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让学生说明原因。

  ②说说下面的图形有几个角?

  (二)掌握画角的方法

  1. 让学生观察教师所画的角,后提问学生你会角什么方法进行画角。

  2. 让学生自学书本57页的内容后让学生说出画角方法。

  3. 学生自己根据方法画。

  (三)小结,质疑

  1. 提问学生学会了什么?

  2. 给时间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 解决学生在课前所出现的问题。

  2. 给学生来一个“看谁是最勇敢、最聪明小孩”的比赛。规则:当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学生就到课室的周围找角,然后角练习本把你所找到的角记下来,当音乐停的时候就马上回到座位,看谁找到的角最多就叫出来指给其它的同学看。

  3. 比较一下下面两个角哪一个角大,哪个角小?角三角板比比看。

  4.操作题:先让学生观察老师发给同学们的那张长方形纸有几个角?然

  后随意在上面剪下一刀,看还剩下几个角?

  5.发展题

  数数下面的图形有几个角?

  (四)小结

  尽量多的提问学生本堂课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说出本堂课有什么样的感想。

认识角教案4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教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判断角。教学准备:课件、大三角板、小三角板每生一副、自制活动角等。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好,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图形)

  (预设:生:圆形、半圆。学生猜测之后,取出这个圆形)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预设: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追问:“咦!你们这次为什么不说是圆形呢?

  (预设:学生们都会迫不及待地说:“这里有角,刚才的图形没有角。”)

  师: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建立角的表象

  1、找角

  师:其实还有很多角藏在我们身边的物体上噢,同学们,观察校园生活情境图,你能找到角吗?(出示课件)伸出小手指指,角到底藏在哪?(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角的具体位置。如果学生指不出角的正确位置,师说:“其实在我们数学里,规范的角是这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之闪烁物体的角,并抽象出角的图形。

  2、折角

  师:很好!同学们刚刚找到了很多的角。现在拿出老师课前交给你们的白纸,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用他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学生动手折角

  3、观察角

  师:同学们都做得非常棒,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展示一下他们做的角。

  展示学生的角。选出典型的三个角锐角指教钝角。

  师:为了方便大家观察,我把这三位同学的角放大画在黑板上。选用学生的作品画出锐角、直角、钝角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角,想一想这三个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4、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学生汇报发现的共同点(预设发现了尖尖的点,两条直直的线)师:刚才同学们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看到的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教师边指边说,示范正确的指角方法。)

  师:所以我们说“一个角有xx个顶点和xx条边。”

  5、课堂练习(出示课件)

  (二)感悟角的大小

  1、出示活动角

  拿出教具,说出它的顶点和边。

  2、变一变

  师:老师要用它变出一个角,变角的时候你们要用心噢。

  师:好,我们先把角慢慢变大,用心观察,角变大了吗?

  师:再把角慢慢变小,再来一次,慢慢变大,慢慢变小。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是怎样把角变大的,怎样变小的?

  学生在老师引领下说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越大,角越大,张开越小,角越小。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现在同学看老师在黑板上画的角,看看他们谁大谁小?(先画一个锐角,再用红色粉笔延长)

  学生汇报两个角一样大。

  老师引领学生总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比一比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比一比两个角的大小。(巩固刚学习的只是)

  (三)画角

  师:同学们已经对角有了初步认识,而且我们在生活中有那么多角,同学们想把他们画下来吗。

  师:好,现在先请同学们交流思考如何画,然后自己画一个角。学生尝试画角。然后全班汇报展示。

  师:同学们都探索精神,下面请观察老师是怎么画角的。出示课件画角,之后请同学们再画一个角。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出示课件)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结合板书回顾全课)

  2、老师请每个同学回家当一次老师,你们愿意吗?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考考你们的爸爸妈妈,让他们找一找“生活中的角”,看看他们找的对不对,把你学到的知识将给他们听听。

  板书设计:

  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认识角教案5

  【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6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角。感知角是有的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3、让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一、游戏导入,感知角

  1、引出角

  谈话:同学们,在平面图形的王国里,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

  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个袋子,里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谁能闭上眼睛,在里面摸出圆来?

  (学生纷纷举手。)

  指一名学生上台来摸。学生摸出后,加以激励。随后提问:如果让你们来摸你也能摸出来吗?(生齐答:能!)

  师:你们都这么确定能摸出圆来,请问有什么窍门吗?

  (学生答:因为别的图形都有角,可是圆边上都是滑滑的,没有角。)

  师:同学们真有办法!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角”,角也是平面王国里的一个成员。(板书:认识角)

  2、找角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除了圆,其余的图形中都有角,那么我们就先拿出三角形,请你把角找出来。

  指名学生在三角形上找角。

  (学生找角只摸顶点。)

  教师示范指角:刚才同学们摸的是角的一部分,正确的摸角方法应该是这样的:(教师从顶点出发摸两条边)。

  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重新摸三角形的三个角。

  师:现在让我们到生活中去找找角吧!

  二、建构模型、抽象角

  1、抽象角

  (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同学们看一看,你能在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

  (学生自由的找角,并全班进行交流。)

  师:将这些物体面上的角移下来就成了数学上的“角”。(教师边说边点击课件从剪刀、三角形、闹钟上抽象出角。如图:)

  2、画角

  师:(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下面看一看老师怎样画角?先画一点,再从这点出发画两条直直的线,再在里面画一条弧线,就成了角。(教师分别在黑板上画出以上三个角。)

  3、角的组成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画的三个角,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全班交流得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教师板书:如图)

  边

  边边

  顶点顶点顶点

  边边边

  提问:角的边又有什么特点呢?(两条边必须是直直的。)追问:如果有一条边是弯的行不行?

  4、练习

  判断:出示“想想做做”的第1题。

  判断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在追问:你能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吗?

  5、做角“想想做做”的第2题。

  用两根小棒搭出一个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学生操作,指名到视频展示台上操作,全班交流操作情况。

  三、操作探究,比较角

  1、认识角有大小

  (1)谈话:我们的这个新朋友真的很调皮,它还会变化呢!

  出示一个分针和时针夹角很小的钟,然后转动分针和时针,使夹角逐渐变大。提问:分针和时针形成的夹角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再转动分针和时针,使夹角变小。

  提问:现在这个角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角怎么样?(板书:角有大小。)

  (2)课件出示例题2中的三个钟面。

  让学生比较那个角最大,那个角最小,并说说是怎么比较的。

  全班交流汇报。(学生可能是观察边叉开的程度,也可能数格子,都肯定鼓励学生。)

  2、做角活动

  (1)谈话:角有大小,那么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呢?我们来做个实验。

  用准备好的材料做活动角。

  (2)同桌每人做一个角,比一比谁的角大。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发现凭观察难以比出大小的角,让这两位学生上台全班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用重叠法比较。

  多媒体课件演示用重叠法比较的过程,让学生观察。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发现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4)引申

  A、“想想做做”第3题。

  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角?(剪刀、扇子)引导学生把扇子和剪刀慢慢打开或合拢,观察扇子和剪刀中角的大小的变化。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B、“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明确题意。

  学生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你发现折出的角中,那个最大?那个最小?指给同桌看。

  四、全课总结,拓展角

  1、谈话: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那个图形?

  如果你是角,你打算怎样介绍自己。指名学生作角的自述。

  2、拓展: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角娃娃非常高兴,要出个脑筋急转弯:4-1=?,课后试着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掉一个角,看还剩几个角?比比谁的剪法多?

  3、实践作业: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找一找,摸一摸。

  【教学反思】

  其实,“角”对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然而,在学生的心里眼里,“角”的概念与我们数学中“角”的概念就不尽相同了。而怎样使学生经验与新课的教学完美结合呢?上述案例又如何体现教师的教学理想的.呢?

  (一)、生活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

  游戏的导入引出“角”,然后教师点题说明本节课就来认识“角”,从生活实际引入,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得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有一种亲切感,不是突如其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同时因为他们对角并不陌生,也就增加了学生学习新知的信心。“摸角”和到生活情境中“找角”以及后来的“做角”给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学会展现自己并有机会展现自己,在实践中探索新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愿意尝试的勇气和实践探索的精神。“角”对学生并不陌生,“摸角”便是检验学生对角的认识程度,学生头脑中的角是一个模糊不确定的概念,让他们摸就是让他们知不足。虽然只摸了顶点,但得肯定他们的摸法有可取之处(摸的是角的一部分),然后再引导他们如何正确的进行摸角。这样的设计既照顾到学生的心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使他们在放松自然的情绪中来科学的认识角,明白数学中的“角”是区别与我们先前所认识的“角”的。而在摸角的示范上教师也作了推敲,从顶点出发摸两条边,在画上小弧线。这样的做法并不是随意之举,因为教师们都知道:角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的平面图形,画射线就得从顶点开始。在后来的画角中教师也渗透了这一点。之后再让学生说一说摸边时的感觉,得出角的两条边都是直的。

  (二)、系统性与拓展性的无痕渗透

  从游戏引入角到实际摸角,然后让学生在例题情境中找角,并运用正确的方法指角,紧接着从物体中抽象出数学中的角(出示角的抽象图)。一切过渡的自然而巧妙。然后再通过画角、对比,认识角的共同特点: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并且两条边必须都是直直的。最后再通过判断、做角进一步巩固角的概念,使学生在头脑中初步建立角的模型。这里充分体现了知识建构的系统性,虽然是很简单的教学内容,却蕴伏了许多的数学思想。正确的摸角方法、画角方法渗透了“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为以后更高一级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抽象出的三个角蕴伏着“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拓展了角的外延,为下节课的学习作了必要的准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我们的课堂并不局限在“40分钟”,而是给了它更大的拓展的空间。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延伸;向高段学习延伸。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学内容简单并不意味着教学的设计简单,如果我们将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就大错特错了。因此,我们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应多研读教材,多系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多研究学生,这样才能把握低年级的教学特点,使我们的教学更艺术,使学生的学习更便捷。

认识角教案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38——P39例1、例2,P40做一做,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主动合作的意识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三角尺、尺子、小棒、活动角、圆形纸片、角操作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那么你能用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摆好了吗?你们摆出了什么图形?(正方形),如有学生说是长方形强调四根小棒同样长意味着这个图形的四条边同样长所以只能是正方形。

  现在拿走一根小棒,请你用三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三角形)

  接着再拿走一根,你们看看现在的图形是怎样的,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呢?(稍顿)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体验

  1、新的一天开始了,校园里早早地就热闹起来。(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主题图)

  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同学在踢球,老师拿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在修剪树叶,校园的早晨真热闹啊!

  在这幅图里,你能找出我们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指名学生说,课件闪烁出角)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图中有这么多的角!现在咱们走近看看,剪刀、吸管、水龙头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课件显示:从主题图中放大出三个物体,并标出角。)

  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美丽的`外衣,角就是这样的。(课件演示:将物体隐藏,出现三个不同的角的图形。)大家看清楚了吗?

  3、这张纸上有角吗?(师出示圆纸片)那你能不能用这张纸折出一个角来?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圆纸片试一试。

  折好的同学把角举起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你是怎样折的?(指名说)

  我们用手摸一摸找的角,有什么感觉?

  (师示范摸,学生摸,指名说)你摸的是哪个地方?

  三、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并指给爸爸妈妈看。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首先从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开始,用三根小棒摆出三角形,再拿走一根小棒是什么图形了呢?这就是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以次导入课题。接着让学生从熟悉的校园生活找角,并且放大物体从中找角,然后用圆形纸片做角,摸角,从而找到角的特点尖尖的叫顶点,平平的叫边,引导学生让他们找到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在教室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出示多媒体,学生观察四个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说理由,接着用小棒做角,画角。

  整节课感觉自己比较累,是因为害怕被学生牵着跑,担心学生提出的问题牵着自己跑,因此老师自己在讲,降低了学生的自主性,并且在有些教学设计中衔接不自然,例如,在脱去角的外衣后应给学生时间观察,这方面我没有给学生足够时间,应该注意课堂生成直接接着再去掉两个角,然后让学生观察剩下的角,也可以找到角的特点尖尖的,直直的,我讲的时候用的是平平的这里不对。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先用圆形纸片折角,但没有注意学生的基础,这个时候学生还没认识到角的特点。让学生找角时,我犯了一个错误,课桌上的不是角它们的定点没有尖尖的,但我不仅说那是角还让它们数数目。用小棒拼角时,我没有注意学生的自主性,没有让他们自己拼角,而是我说要求他们拼,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失去了自己探究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张合程度有关的知识。

认识角教案7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节内容是第三册“角和直角”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角作为几何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和各部分名称以及角的画法是学习的重点,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图形,角的大小比较是这节内容的难点。另外,学习这部分知识,也是为今后高年级学习角的分类打下基础。所以,在角的认识的起始课上充分帮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集合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

  学情分析

  “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与物体的活动。”角普遍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因素引导学生认识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直观地认识角有大有小,会画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折角和做角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学生找角和课件演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能辨认角。

  3、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认识角教案8

  一、课前调节

  今天巢老师来跟大家一起上一节数学课,你们开心吗?在这节课上,巢老师希望你们能做到:眼睛仔细看,耳朵仔细听,开动小脑筋。相信自己能做到吗?

  二、讲授新课

  1、圆片出角

  师:我们先来活动活动手指,做个小手工吧!(出示圆片)老师这儿有个大圆片,看,老师将要干什么呢?

  师:(圆片对折两次)你能像老师这样折一折吗?试试看。

  师:请你像巢老师这样拿着,找到这儿(顶点位置),戳戳你的掌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请你说。为什么会有痛的感觉呢?

  生:它是尖尖的。

  师:接下来,从这个尖尖的地方往这儿摸一摸(边),再从这尖尖的'地方往这儿摸一摸(边),说说这又是什么感觉呢?请你说。

  师:对的,这是直直的,

  师:现在请小朋友把纸片轻轻夹到书中。

  师:现在,老师要把刚才我们摸的那部分描在黑板上,小朋友们,请看。想想,当老师把纸片移开后,留在黑板上的是什么图形呢?

  师:他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伙伴角。(板书课题:角)

  2、图形出角

  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闹钟

  师:像角这种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请看大屏幕,小剪刀、三角形、小闹钟都跑出来了,它们都说自己身上藏着角,巢老师就是找不出来,你能帮巢老师找到它们身上的角吗?学生口答或是直接指出角,课件逐一显示物体面上的角(剪刀开口处有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了角)

  师:老师把它们身上的角画下来了,就是这样的。(课件出示)

  3、各部分名称

  师:继续仔细观察,这些角都有那几个部分组成?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留有时间,学生仔细观察)那么多想说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师:小朋友,谁有发现的?请你说,还有什么?

  师:是的,每个角都有一个点,这个点,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顶点。(齐读:顶点、角的顶点)角还有两条直直的线,这直直的线我们把它叫做边,(齐读:边)这一条直直的线我们也把它叫做边。(同时在相应的位置板书顶点、边、边)我们通常用小圆弧作为角的标记。看一看,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在哪儿呢?请你说,这是(顶点)?这是?(一条边)这是?(另一条边)这个角,谁来说?很好,谁来指一指黑板上这个角的顶点和边?你来。说的真好。

认识角教案9

  一、学情分析目的

  课前利用技术支持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学生对“角”的认知基础,以准确地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真切地了解学生地学习难点,从而制定科学合理地教学目标,选择合适地教学策略,设计有趣地教学活动,使课堂更高效、精彩!

  二、学情分析内容

  1、教学主题分析: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认识角》。

  它也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中的重要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标一标、比一比等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认识角。学生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2、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东彭留小学二年级学生

  (1)在认识角之前,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知道生活中的墙角、桌角等。

  (2)学生不知:生活中物体的角与平面图形角不尽相同,更不知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3)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平面图形角的含义,掌握角各部分的.名称,在活动中探究出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3、教学重点分析

  本节课,学生第一次接触角的概念,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读法,记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4、教学难点分析

  由于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学情分析工具与方法

  1、学情分析工具:Word文档、微信、问卷星软件。

  2、学情分析方法:

  (1)利用网络收集有关“认识角”的问卷调查,认真研究题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题目,制作出适合本班学生的问卷调查。

  (2)利用问卷星软件发布问卷,在微信群里发布二维码,让孩子们完成问卷内容后提交。

  (3)登录问卷星后台,查看答卷数据并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教学设计做出调整,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实际学情。

  四、结果呈现与分析

  (一)结果呈现:通过问卷星的结果反馈。

  (二)调查结果分析本次问卷调查共5道题,分别是:

  (1)你认识“角”这个图形吗?

  (2)下列图形中,哪些图形是角?

  (3)下面哪个角大?

  (4)一条红领巾有()个角,数学书地封面有()个角。

  (5)关于“角”你想学习哪些知识?

  从第一题,第二题和第四题的统计数据来看,学生对“角”一词的知晓度上,90%的学生从不同场合听说过,在日常生活中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但缺乏深入观察和思考。第三题,角的比较大小65%的学生选择是错的,认为“角的边越长,角越大。”为了突破学生的认知,解决这一难点,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直观操作叠合的方法,再加上多媒体的演示,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口大小有关”,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第五题是一个开放性题目,75%的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方向,选择随老师课堂安排。

  五、调查结果对教学的启示

  其一,直接面对学生认知现实,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修正原有认知经验;

  其二,调整课堂上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时间,设计有趣的操作活动,突破难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口大小有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其三,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认识角教案10

  一、 理念设计

  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的图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教材、教学分析

  本课是在以前学过的基础上进行新授的,并且本单元要学的图形都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这些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在教学时,应注重把握好旧知向新知的引渡,使学生能自然而然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射线,知道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

  四、 教学流程

  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出示动物百米赛跑图)你知道跑道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吗?

  生:线段。

  师:你会画线段吗?(指名板演)用什么画的?为什么要用直尺画呀?

  (此过程自然而然导入线段的特征,从而为后面要学的射线、直线作好准备)

  师:线段是直的,这是线段的什么呀?你还知道线段的哪些特征。

  生:有两个端点,无限长(可以量出长度)

  师:如果将线段的一端延长(或两端都延长)那会变成什么图形呢?

  ㈡ 、认识射线、直线。

  1、 自学课本第109页

  2、 比较线段、射线和直线,并从现实生活中举事例。

  师:它们各叫什么名字呀?它们又与线段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呢?

  学生回答。

  师:你能应用这个知识解释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射线吗?看谁说的多。

  生:手电筒的光线。

  生:探照灯射出的线。

  (这一环节让学生能把现实生活中的东西和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应用数学知识了解社会,并使学生知道数学来自社会,也能用于社会。)

  3、 做练一练第1题。

  ㈢、建立角的概念。

  4、 出示一点,引出两条射线,认识这个图形

  5、 学生动手画角,说出画法。

  6、 揭示角的概念及角的名称。

  师: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这两条射线呢?

  生: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角的边。

  7、 角的符号与比较。

  师:认识角的符号,它和我们学过的.什么符号很相似呢?

  生:。

  师:一样吗?

  生:不一样。

  说明不同的地方,并注意区别。

  8、 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找出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学生用准备的两个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按住一个纸条不动,转动另一个纸条,可以出现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角。

  师: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

  学生得出:先使两个角的一边重合,再看另一边,哪个角的边在外面,哪个角就大,如果另一条边也重合,说明这两个角相等。

  ㈣ 、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㈤、综合素质练习。

  9、 按要求画一条射线。

  10、 过两点画一条直线。

  11、 过一点画一角。

  12、 动手做一做,长方形剪一角,剩下几个角?

  13、 数一数右图中有几条线段;几条射线;几条直线?

  14、 用三根小棒摆三个角。

  (以上综合练习是通过学生的画、做、数、摆等各个方面进行的,让学生能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认识角教案11

  预设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小朋友,今天我带来了我们数学界的一位好朋友,它是谁?(三角板)你怎么跟这个好朋友打招呼?(握手)握手时你有什么感觉?(尖尖的、有点疼…)让我来试试看,真的,它怎么会咬人?(角)原来是这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在我们身边,很多物体上就有角,你能找到吗?小朋友先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小朋友真棒,找到的角这么多。

  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展示角:老师也在一些物体上找到了角,那么角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变成这样。(多媒体演示,将物体隐藏,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出示例1图)

  (2)认识角:

  ①谁能说说角是什么样的吗?

  先让学生拿出三角形,摸任意一个角,感受一下角是怎样的,再自由发言,最后老师告诉学生: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②学生任意摸摸身边的角,边摸边说角的各部分名称,从而巩固角的各部分名称。

  ③小结:原来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边讲边板演)

  (3)判断角

  角角爷爷过生日,设宴请客,客人都是角家族的成员,瞧,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赶来参加宴会,小朋友,快帮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

  ()()

  3、动手实践,感知角的大小。

  (1)折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纸,动动脑筋,看谁能用手中的纸折出一个角。(同桌交流)(投影学生折的角)

  (2)认识角的大小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可以“活动”的角,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拉一拉角的两边。

  ①思考:怎样才能拉出一个大一点的角?怎样又能拉出一个小一点的角?(个别学生演示)

  ②小结: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师引导:原来角是有大小之分的,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系,张开的口大,这个角就大,张开的口小,这个角就小,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关系吗?

  ③比大小:老师也做了两个角,(多媒体出示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度不同的角),你们觉得老师做的怎么样?猜一猜哪个角大?究竟是怎样呢?

  多媒体演示将两个角重合的过程,从而清楚地看出两个角同样大。

  ④小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4、认真观察,体验画角。

  (1)观察画角,多媒体演示画角程序,先画一点,再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2)模仿画角,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用手在桌面画角。

  (3)动手画角,让每人动手画一个角。(展示学生作品,作出评价)

  五、知识延伸:

  我们今天认识角,请同学们回去仔细观察一下,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角,听说过哪里有角,明天跟老师或同学们分享一下,好吗?

认识角教案12

  复习内容:书本第101——102页期末复习第9——12题。

  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分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感性体验。会确定位置,从而巩固学生已有的对平面图形的直观体验。

  2、通过观察、测量、语言描述等,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考习惯。

  复习重点:长度单位的适当选择和方位的确定。

  复习难点:能流畅地用语言描述路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在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是和数学有关的.。比如辨别东、南、西、北这些地理位置,比如上学的路线,比如物体的测量等。今天的复习就和这些内容有关。

  二、方位复习

  互动1:书本第101页第8题

  1、讲述:小华、小军、冬冬、小芳住在同一个城市。他们的家如图所示。

  出示“期末复习”第8题的情境放大图。

  2、指一指图中的八个方位。

  认清了八个方位,认一认图上有哪些地方?

  3、能说说小朋友家与学校的关系吗?

  谈话:看来小朋友对方位掌握的不错。你们能说说其他地方相互间的关系吗?谁来说,说对了,全班小朋友送给他掌声。

  4、方位都搞清楚了,四个小朋友上学的路线比会说吗?小组里可以先说一说,过会我们全班交流。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路线,全班交流。

  :说得真不错。

  三、长度单位复习

  互动2:书本第101页第9题

  1、提问: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学了些什么长度单位吗?

  (1)根据学生说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

  (2)我说一个长度单位,你们能很快用手势表示它的长度吗?

  (3)你们知道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说各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谈话:明确了这些长度单位的长度,我们要选用这些长度单位来填空了。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们注意的吗?

  2、出示书本第101页第9题:

  一块橡皮厚12(),一张方桌高8(),旗杆高9(),一枝钢笔长16()。

  学生独立填写,全班核对。并说明理由。

  3、:在填写长度单位的时候,一定要在脑海中回忆这件物品的实际模样,再从米、分米、厘米、毫米中选择合适的单位。

  四、测量复习

  互动3:书本第102页第10题

  1、谈话:看来小朋友们对长度单位已有所掌握,那么请你们观察这两幅图。

  出示第10题,瓷砖和课桌图。

  2、提问:你在图中观察到了什么?能不能直接把你观察到的数据填入括号?

  3、自己先独立完成,并想想为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4、汇报。

  :小朋友们不仅自己会填,还能用理由来说服人,真不错。

  五、画线段练习

  互动4:书本第102页第11题

  1、谈话:小朋友们会填了,会说了,你们会画吗?请你们先画一条4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35毫米的线段,画完后同桌相互检查。

  2、学生操作,同桌检查。

  提问:画线段时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3、观察:哪一条线段比较长?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为什么4厘米的线段要比35毫米的线段长些吗?

  六、数角、找角练习

  互动5:书本第102页第12题

  1、出示第12题第一小题。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共有几个角?

  2、你能为图中的直角画上标记吗?

  学生操作,全班交流。

  3、提问:有几个角?

  你是怎么知道的?

  其余两个角是什么角?

  4、教师出示第二小题。

  现在你能用三角尺找出图中的三个直角吗?

  5、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6、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予。

  七、学习归纳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认识角教案13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直观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认识角的符号,比较角的大小。

  3、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

  教学难点:

  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认识角(用白板上的聚光灯)

  二、感知角

  1、看一看 (出示白板课件)找出剪刀、

  三角板、闹钟上的角。

  2、找一找 身边哪些物体上还藏有角?

  3、指一指 (白板上的资源库学校大楼图)学校大楼上的角在哪里?

  三、介绍角各部分的名称,了解角的特征 (出示白板课件)

  数学家也给角的各部分起了名字,这个尖尖的`点就叫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四、画角,标记角

  1、学生试画角

  2、(白板课件)演示角的画法

  3、教师示范角的画法(白板上的直尺和笔盒)

  4、标记角(白板笔)

  五、比较角的大小

  1、(出示白板课件)比一比三个钟面上角的大小

  2、教师演示(白板上的学科工具平面图形),得出结论: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

  3、(白板课件演示)蓝角和红角比大小,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六、巩固练习:(出示白板课件)

  1、判断(看看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

  2、找一找(数一数平面图形内各有几个角?)

  3、说一说:(假如你是一个可爱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吗?)

  4、小小歌谣:《小小角》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

  七、布置课后作业,结束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同学们这节课学习的特别认真,老师送给大家一份礼物---五角星(用白板上的插入功能出示五角星) 请大家课后讨论研究五角星上藏有几个角。

认识角教案14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初步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找找角

  (1)出示主题图

  师:老师是个摄影爱好者,平时喜欢在校园里面拍照片,现在老师给你们看个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信息?

  学生观察主题图,交流自己看到的信息。

  师:老师现在有个问题考考你们,有些角藏在这幅图当中,谁愿意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看?

  学生集体交流,汇报自己找到的角:门窗上的角、钟面上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2)联系实际,整体感知角。

  1.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你能把角找出来吗?(多媒体出示图:剪刀、饮料吸管和水管实物图片,请学生上台找出各种物体的角。指出的在物品上显出角)请学生说说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描述角的特征:一个点(顶点),两条边。

  2.师:老师这里有个三角板,哪个同学上来指一指角在哪里,并摸一摸角是怎样的?

  二、动手操作,画画角

  1、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中有角,只要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

  师: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

  2、学生尝试画角,指1名同学板画。

  3、通过找角,画角,你能说说角是什么样子的吗?

  4、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多媒体演示)

  5、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怎么画,集体说说

  6、讲解画角的口诀

  三、开动脑筋,判一判

  1.师:现在有一个几何王国,今天只欢迎“角”来做客,不是角的不能进屋,如果你是王国的国王,你会怎么让哪些客人来做客? 生来评判,判断哪些是角,并说明原因。

  2师:进入了几何王国以后,突然发现几何王国里的2个好朋友红角和蓝角吵架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事情争吵啊?

  生:想!

  师:好,老师来告诉你,他们在争论谁大.他们都说自己大。你们来评判一下究竟谁说的有道理。

  课件演示角的移动,延长和张开,请学生说说大小有没有变化。

  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发现并归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3.师:找一找图形中有几个角。

  学生集体讨论研究,汇报。师适时点拨。

  四.生活中的数学,想一想

  放大镜能放大角吗?请学生读读日记材料,想一想

  五.积极动手,折一折

  师: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中得出结论

  六、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执教了《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自我感觉较以前的数学课堂有一些进步。现自评一下。

  回顾整堂课,有三方面:

  一、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学生,探究新知;最后是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其中第二大环节又包括4个小环节,即找角、抽象出角的特征、画角、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能够在导入新课中把问题的切入点抛给学生,如:你来找找图中哪里有角?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主动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而不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被动前行。

  三、在突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难点时,能够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巧妙突破。尤其是利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化难为简。

  但不足之处也有几点:

  一、只备教材,而对学生却备得不够。

  比如:在找角的特征时,我意在引着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点、线等,从而再转到数学中的语言:角、边等。但孩子的认知前提却不同,有的心中空白,一直说不到点上,只说成折、横,他们的回答让我也无所适从。而有的学生则无所不知,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让我又觉得心中不甘,意犹未尽。

  二、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简炼。尤其是对一些数学术语把握得不够。导致学生对角的认识不是很清晰,从而在数角时走了许多弯路。

  通过这次讲课,我感觉自己又学到了知识,并时时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进取,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认识角教案15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84—85页的例题以及“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能力目标: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

  (3)情感目标: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一些实物或图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回忆上学期我们认识的图形有哪些?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角,角喜欢和我们玩捉迷藏,这节课我们就把他找出来。(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联系生活,感知探索

  (一)感知角 师:出示例题图,小明和小红他们在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他们在干什么?(做手工)手中和桌面上有哪些物体?

  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生说,师课件闪现)

  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

  呢,想知道角的样子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纸片、闹钟)

  师:这些物体中都有角,我们把角请下来,好吗?

  师:(电脑说)这些图形都是角,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同桌交流交流。 师:现在我们伸出手指画一画角,好吗?

  师:出示三角形上的'角和钟面上的角让学生上台来指一指。

  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直直的两条线叫做角的边。我们通常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这就是角的标记。

  (二)画角

  现在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画一个角呢?老师也想画一个角,谁来给老师指挥一下。

  边

  顶点

  边

  师:咱们看看黑板也来说说,这尖尖的点是角的?

  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角就在这儿)教师比画。

  师: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谁来说说,全班一起说说好吗?(教师板书)

  (三)搭角

  师:同学们想不想搭一个角呢?(四人小组搭角并说说各部分名称)

  师:汇报,搭角时你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四)辨角

  师:我们现在都认识了角,那老师就要考考同学们,这些图形到底是不是呢?请小朋友们来当裁判(用手势表示),是的用“√”表示。

  (四)数角

  师:翻开书85页,请同学们做一下第二题。

  角其实是平面图形中的一员,现在请大家数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大家先做上角的记号,再填空。

  (五)角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请大家仔细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说给同桌听。

  师:你找到角了吗?

  师:看来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还会发现更多的角。

  (六)比一比角

  师:经过努力,我们知道了角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图形,但是我们不仅认识了角还找到了角。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角的大小。

  出示三个钟面图,让学生观察比较大小。

  生齐声说:第一个角最大,第三个角最小。

  三、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一)制作活动角,感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用硬纸条和图钉做一个角吗?注意安全。

  (生独立做角,有困难的,师引导同桌之间互相帮忙) 师:你能指一指自己做出来的角的顶点和边吗?(生指)

  师:现在看看你们的本领大不大?听要求:你的角和我的角比较一下谁的大谁的小?你是怎么比的,请学生上台来演示一下。

  生:顶点对齐,一条边也要对齐在比较大小。

  师:厨师一把折扇和一把剪刀,让学生观察角的大小变化情况,角是怎样变化的?用手比一比。

  生:叫慢慢变大慢慢变小。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张口大小有关。

  (二)折角(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动手折出一个角,作上角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2)师:如果要折出更大的角该怎么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该怎么做?

  (3)学生思考——动手折——展示。

  四、课堂总结

  我们现在已经认识了角,你知道角长什么样吗?如果你是角,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自己?

  五、布置作业

  1.剪角,拿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比比谁的角剪法多?

  2. 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今天所学到的本领,找出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并指给他们看,好吗?

  六、板书设计

  认识角 边

  顶点 边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认识角教案】相关文章:

角的认识的教案11-17

《认识角》教案09-08

认识角教案06-21

认识角的教案03-04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1-03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06-12

《角初步认识》教案03-14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热】04-01

【精】角的初步认识教案04-01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荐】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