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案

时间:2023-02-22 15:13:36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关于观潮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观潮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观潮教案

关于观潮教案1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课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使人读后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

  课前学情

1、 查阅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合作搜集钱塘江的大潮的文章或者图片,互相交流学习,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2、 读读P5页的“资料袋”,了解钱塘江的秋潮。

  3、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预习课文,补充暑假的预习本(含自己认为难写的生字)。

  4、教师:PPT

  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课时

  安排2个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环节师生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5分钟)读第一组课文的导语,问学生:这个单元是一组关于什么内容的文章?自然奇观。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第1课:观潮。ppT课文写的是哪儿的潮?钱塘江在我们祖国的浙江省,远离你们可爱的家乡——广州有好几千里。如果说广州的白云山举世闻名,那么浙江的钱塘江大潮就可称为“天下奇观”了。(板书:天下奇观)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查字典)

  理解“观”----“奇观”——“天下奇观”词语的意思。1、理解“观”“奇观”“天下奇观”词语的意思。(词语教学)

  2、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5分)1、 交流预习情况:多音字“号”,“薄”,“称”;难写的生字:笼罩,蒙,昂

  2、 学生预习时的疑难问题

  3、 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自己再把课文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学生自读课文)

  板书:

  天下奇观 (景象)

  号,称,薄 总写潮的壮观— 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笼,罩,蒙,昂 (1) (2) (3-4) (5)重视预习;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结构和写作顺序,重写第3、4段;初步介绍写作方法(不仅知道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写的)

  三、读通课文,理解关键词语

  (20分)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A、(据说;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江边(文中的第一幅图);笼罩,薄雾,屹立,若隐若现,人山人海,昂首东望等)

  B、闷雷滚动,人声鼎沸,风平浪静,水天相接(写声音)

  C、白浪翻滚,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写形状和声音)

  D、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号,恢复

  2、边听边读(悠悠课堂,情景动画)课文读流利,读顺畅

  理解并且积累重点词语

  板书设计1. 观 潮

  天下奇观 (景象) (看)

  号,称,薄 总写潮的壮观— 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笼,罩,蒙,昂 (1) (2) (3-4) (5)

  作业布置1、 参考第17页,家听课文中的四字词语。(2号课文本)

  2、 熟读第1课,背诵第3、4段。

  3、 字贴第1课。

  第 2 课时

  教学环节师生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听读词语课堂练习本,两组词语,当堂检查,一个学生在小黑板上写,两组词语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一次性听多个词语,听一遍。)

  1、 表声音:闷雷滚动,人声鼎沸,风平浪静,山崩地裂,风号浪吼

  2、 表形状:白浪翻滚,齐头并进,浩浩荡荡,漫天卷地复习巩固,积累词语。

  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分类词语盘点

  二、研读3、4段,突破重点1、细读课文,想象画面。

  (1)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大潮来时,江面上出现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景象?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到惊奇?边读书边想象画面,在课文中适当批注。

  (2)同桌或合作小组内交流,说说大潮来时的声音和形态。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出示相关课件加深感受。(两个视频)

  2.领悟表达方式。

  (1)画出描写大潮来时声音的词句。说说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2)比较句子。

  ①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②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③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3.熟读背诵。

  再读从大潮来时到潮头西去这一部分,边读边记忆大潮的变化过程,练习背诵。1、想像说话,创意表达

  2、注重积累和运用,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3、指导朗读

  (第一句把意思说完整了;第二句写出了颜色和数量;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

  三、创设情境,运用语句;小训练1、《黄》第七题,当堂讲评。

  2、老师说词义,学生说成语(口头练习);填空。ppt读写结合,运用词语

  板书设计1.观潮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潮来时 天下奇观 !

  山崩地裂 一堵水墙

  作业布置1、 认真完成《黄》第1课。

  2、 摘抄默写第3、4段和自己喜欢的其他句子,写写体会。(读书笔记本)

  3、 结合第9页资料袋的内容和图片预习熟读第二课。查找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关于观潮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一 )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字。重点理解“笼罩、沸腾、、水天相接、浩浩荡荡、风号浪吼、、山崩地裂、霎时”等词语的意思。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一)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从而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二)抓住文中重点语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难点

  (一) 认识塘江大潮的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教学准备

  (一) 教师准备: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视频

  (二)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钱塘江的资料

  教学内容

  《观潮》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本课。

  教师出示钱塘江大潮的图片,播放潮水声的录音,同时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说说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听到波涛汹涌的潮水声后不断地赞叹,我顺势引导学生:“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把句子读通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看拼音、查字典等方法)

  2.生互相交流。

  3.检查(出示课件)

  出示生字词

  笼罩 沸腾 霎时 横贯江面 人声鼎沸 山崩地裂 风号浪吼 昂首东望 海宁县 钱塘江 屹立 蒙蒙的薄雾 盐官镇

  4.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正音。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注意这些字的读音闷(mèn)雷 风号(háo浪吼 薄(báo)雾涨(zhǎng)起 颤(chàn)动)

  5.再读课文,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找出有关顺序的词语。(时间、从远到近)

  6.作者按时间顺序写钱塘江大潮时,主要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哪几个方面?

  学生答,教师评价并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并划出最能说明三个阶段特征的字词。(这一天早上;午后一点左右;过了好久。)

  7.小结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过程,生动地描写了钱塘江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写出了钱塘江潮的奇妙、壮观

  三、作业

  有感情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间亲切的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创设情景,勾起学生想去观潮的强烈欲望,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了文本当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大潮的雄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重视对学生自主识字的引导和交流,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初步的朗读,使学生了解课文的思路,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精读品读,感情朗读

  (一)课件出示中心问题:“亲爱的同学们,请用心去读课文,想想钱塘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读一读,并在书旁适当的做一些批注。”

  (二)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读后的感受、体会。

  (三)全班交流,畅谈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本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谈感受、谈体会,并通过感情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要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读出情感来。

  预设:

  1.潮来前的景象

  (1)了解钱塘江口地形。(课件出示)

  (2)观潮的时间——农历八月十八,地点——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再讲潮来之前江面上的景色。眼前江面广阔、平静,东宽西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点是“江面上很平静”,这和潮来之时的“动”形成鲜明的对照;一点是“越往东越宽”,这实际上是简略地介绍了钱塘江口的地形)。接着讲岸上的景象。“早已人山人海,昂首东望,等待,盼望”,说明观潮的人非常多,人们早早赶来,盼望一睹钱塘江大潮的风采,也写出了观潮者的急切心情。

  2.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在评议“观察写作顺序和潮水特点”时,要抓住“①午后一点左右、②过了一会、③再近些、④浪潮越来越近、⑤霎时、⑥过了好久”这些词语,帮助学生理清脉络,使学生知道:作者把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穿插描述,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的。)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读读描写潮来时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3.潮过后的壮观景象

  (1)潮头过后,余波“漫天卷地涌来”,可见潮头虽去,气势犹在。再“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七八米高”,足见潮势之猛。

  (2)共三句话:第一句讲潮头过后的余波,通过对余波的描述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到潮头到来时的气势之大。“霎时”是时间极短的意思,说明了大潮来势之猛,速度之快。第二句讲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说明余波持续的时间之长。第三句讲江水上涨,有两丈来高,这是从水量之大讲江湖的壮观。

  (四)整合课文,情感升华

  生自由大声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联系实际

  1.生交流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江的有关资料

  2.师补充并出示图片

  课件出示:钱塘江大潮的一些幻灯片

  3.师简介绍“世界八大奇观”(1.金字塔 2. 宙斯神像

  3.法洛斯灯塔 4. 巴比伦空中花园 5. 阿提密斯神殿 6. 秦始皇陵兵马俑7. 毛索洛斯墓 8. 罗得斯岛巨像)等。

  五、生字教学

  提示: "昂"的左下不要多一撇;

  "崩"的形近字区别,嘣,蹦,繃,漰等; 等

  六、作业

  出示课件:

  1.同学们,作者描写的景色真壮观啊!让我们把如此精彩的内容背诵下来吧!

  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搜集国内、国外奇观的相关资料图片,准备开一次展示会。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设计意图:潮来时是课文的重点,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学习。遇到困难的地方,适当地点拨,引导学生抓住潮水声音变化的词语和潮水形态变化的词语,来理解大潮的雄伟气势。】

  【设计意图:激发生爱国情感】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课外读书的兴趣。】

关于观潮教案3

  【教学目标】

  1、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的情感。

  2、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提高学生品味词句的能力。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潮来之时的记叙。

  【教学难点】

  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壮的磅礴的气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钱塘江大潮录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潮是一种怎样的奇妙现象吗?哪位同学能把你所知道的知识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呢?

  (潮是大江大海水面发生定时涨落的一种自然现象。)

  板书:

  潮

  师:一位曾经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板书:

  观

  2、听课文朗读,并思考问题:

  师:下面请你们听一听他的描绘。请你们在听的时候注意:

  他描绘的观潮是一种怎样的景象(雄伟壮观)?你觉得文章写得美吗?美在哪儿?

  听课文朗读,读后,学生逐一回答问题。

  二、理清文路,划分段落

  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观看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读。

  师: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呢?

  学生可回答前两个问题,质疑第三个问题。

  师: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快速阅读全文,看一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来。

  学生阅读全文,找出顺序,并能按照课文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

  课文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写的。

  板书: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2、师: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三个情景是一样的吗?下面,让我们首先来学习第2自然段。

  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作者在这一段里交待了什么?

  (交待了时间、地点。)

  主要描写了什么?

  (描写了潮来之前景象和观潮人的场面、心情。)

  相机板书:

  笼罩烟雾 风平浪静

  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

  3、指名读第3自然段,要求: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的?又是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的?

  读后引导学生依次讨论这两个问题。

  通过讨论明确:

  ⑴ 作者是按照远→稍近→近的顺序写的。

  板书:

  远→稍近→近

  ⑵ 作者是从声音、形状、颜色三方面来描述大潮的。

  ⑶ 启发质疑:

  ① 远处时,大潮是怎样的景象?

  板书:

  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

  ② 稍近时,大潮是怎样的景象?

  板书:

  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

  ⑷ 引导学生观看录像:

  释疑解惑,帮助理解,边看边引导图、文对号。

  ⑸ 理解后练习背诵:

  指名学生读,其它学生边看课件听读。再次感受大潮的美与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背诵3、4自然段。

  4、指名学生读第5自然段:

  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

  读第5自然段体会。

  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拔: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

  5、指导学生朗读。

  适时板书: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赞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五、总结

  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学生小组进行小导游练习。

  【板书设计】

  潮来前 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

  远 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

  观潮 潮来时 稍近 拉长 变租 横贯江面

  近 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

  潮过后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关于观潮教案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观潮》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写出大潮这一壮丽的“天下奇观”,从而激发同学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感情。在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生动细腻的词语、生动的比喻紧紧地抓住大潮的声音、景象两个方描写,逼真的再现了大潮那雄奇壮阔、动人心魄的气势。

  2、说重点

  本单元的重点训练是要继续培养同学“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要引导同学根据课文的特点,了解叙述的顺序,抓住主要内容。抓住大潮的特点—声音大、气势壮,抓住声音和形态是怎样变化的来理解词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3、教学目标

  依照教学大纲要求,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三点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同学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依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培养同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学会生字新词;通过语感训练,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4、说教具: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录音机、投影片、录像等教学教具,目的是充沛用电化教学手段,协助同学入情入境,理解课文内容,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说教法

  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同学带到一个钱塘江大潮来临时雄伟壮美的景象中。让同学身临其境,情寓其中,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力量。

  三、说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同学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同学“边听边看,边读边思”的方法来同学,即引导同学在观看录像时要用心看,仔细听,在阅读文章时要一边读、一边想,并能做到联系上下文,读后想前,边读边想,同学采用听、看、读、思、品的方法学习。

  四、说学情

  我班同学虽没去钱塘江,也没观赏到千军万马奔腾的潮水,但他们思维活跃,善于发表个人观点,敢于创新、想像丰富,而且对新鲜事物充溢了好奇心,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他们的特点,采用了多种生动的教学方法和电教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一文,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结合同学的回答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二)逐段分析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后,我紧接着提问:钱塘江大潮在世人眼中是怎样的一种景观?(依据同学的回答板书:天下奇观)

  “天下奇观”四个字说明了什么?从哪里知道?(我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同学抓住中心词“天下奇观”理解钱塘江大潮是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教给同学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在同学经过合作交流,他们对“天下奇观”的体会后,我随后用充溢激情的语气说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下奇观”,那一定壮丽、雄奇、令人神往的。遗憾的是老师没见过,你们见过吗?想不想去看看?”好,那我们就做好准备。(接下来我以快速的动作放好投影片,用语言渲染气氛。)同学兴趣勃勃地,迫不和待地观看录像。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这时潮来了没有?我们看到了什么?随着录像的播放,我用生动语言向同学介绍,并提出问题,让他们考虑。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提问: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依照同学回答教师板书:江面很平静……)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同学们,潮来时究竟是怎样的景象呢?现在让我们随着录象细细观赏一番,不过要边看边听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此时此刻你又想到了什么?看完后小组讨论。

  (2)这种惊心动魄的局面,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点描写的?(板书:声音、形状)潮来时是先听到的?还是先看到的?为什么?声音是怎样变化的?请用“”在课文中划出有关词句。(依照检查学习情况,相应板书:“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3)江潮由远和近滚滚而来,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是怎样描写的?同学轻声朗读课文。并按要求用“____”在课文中划出有关词句。同学自由组合检查,老师根据同学的汇报并相应板书:“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4)指导朗读第三、四自然段。语气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读出潮由远到近,由小到大的声势来。并引导同学把自身的真情实感通过读表达出来。

  4、学习第五自然段

  大潮奔腾而去,这时的江面又是什么情景呢?同学带着问题自由读第五自然段。

  同学通过学习读、划、议,明白潮过之后江面才恢复平静,江水涨了两丈来高。

  (板书:恢复平静)

  5、总结全文

  刚才我们一起去观看了钱塘江涨潮,那种惊心动魄、奇异壮观的景象,真不愧为天下奇观。

  6、安排作业(略

  六、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反映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本篇板书我依照观察的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设计的。

关于观潮教案5

  一、导入

  农历八月中旬是钱塘江潮最壮观的时候,古往今来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墨客前来观赏。有一天迎来了宋朝的文学家周密,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周密眼中的钱塘江潮是怎样的景观。

  二、引入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熟悉课文内容,注意以下问题:

  ⑴、找出文中的的生字新词,通过查工具书的方法掌握这些字的读音和意义。

  ⑵、用笔画出你在查阅了工具书后还不能理解的字、词和不懂的语句。

  2、结合课文中的解释,帮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⑴、解决学生自学中的难字、生词和较难的语句。

  ⑵、强调以下文字的'理解:

  方:刚刚,开始。

  既而:一会儿。

  出:来到。

  倏尔:一会儿。

  皆:都。

  略无:毫无;略,大概,大致。

  夸能:夸耀才能。

  3、请大家齐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研读课文,掌握课文脉络

  1、请学生示范朗读文章,其他学生思考:

  ⑴、写钱塘江潮的语句有哪些?(集中在第一段)

  ⑵、出具体写潮水的语句,读一读。

  ⑶、说说自己读后对钱塘江潮的认识。

  2、默读课文其他段落,引导学生拓宽对潮的界定:

  ⑴、课文其他段落是写什么的?

  明确:

  ①、水军在潮里演习;

  ②、吴中健儿溯迎弄潮;

  ③、江边喧闹的看客。

  ⑵、也可用带潮的词概括形容这三段文字的内容:人潮

  四、两相比较,体味观潮以外的内容

  1、我们分别请同学来读写水潮和写人潮的语句,你来品味这两潮各自的魅力。找出文中写这两种潮特点的词语,用见简洁的语言概括两中潮的特点。

  ⑴、水潮:

  (伟)

  远

  近

  色

  声

  形

  小

  大

  ⑵

  人潮:

  (奇)

  数百、四起、山崩、无迹

  宏大

  数百、溯迎、鲸波万仞、百变、略不沾湿

  能

  溢目、塞途、百物、倍穹、不容闲

  荣

  2、人因所赏景之美愈多,景因所到人之多而更美。

  请大家带着对文章的理解,再一次来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带给我们的钱塘江潮美景。

  五、课外延伸

  请赏析文中杨诚斋(杨万里)的诗句: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六、结束语

  我们国家的文学宝库里,还有许许多多描绘祖国美丽可爱、宏伟壮观的山水风景佳篇,让我们开启起阅读的航船,向着那一座座宝库进发。

关于观潮教案6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顺序,重点学习课文第3、4

  段,体会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与壮观。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品读课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备:

  1钱塘江大潮的录像课件。

  2投影幻灯。

  教学设计:

  一、齐读课题,回顾课文写的是哪儿的潮?

  二、初步理解“天下奇观”的含义,辨别“观潮”的“观”和“奇观”的“观”的意思。(选择字义)

  1教师导言:在昨天的课堂上,我们交流展示了大家查找的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我们知道了,钱塘江大潮在我国浙江省,而且只有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左右才会出现的涌潮。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纷纷亲临江边,目睹了大潮的壮丽景象,还给后人留下了诸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清”、“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优美诗句。我们陕西的兵马俑堪称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那雄伟壮观的钱塘江潮也当之无愧的被人们誉为“天下奇观”了。(齐说,板书“天下奇观”)

  2,辨析理解“观潮”和“天下奇观”中“观”的不同含义。

  三激发情感,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顺序。

  1、导言激情:那么,在祖国的四面八方、祖国的东西南北,到处都有举世瞩目、文名遐尔的像钱塘江大潮这样的自然奇观和人文景观,我们身为一个中国人是不是应该为此骄傲和自豪呢?

  2、请大家带着骄傲和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回忆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观潮的?

  3、指名回答,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4、自由交流谈看法: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个部分?(老师也特别喜欢“潮来时”的这一部分)

  四、观看录像,谈感受。

  1、播放录像,欣赏钱江潮的壮观景象。

  2、自由谈心情和感受,并说说录像中的画面给你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印象?

  五、学习3、4自然段,朗读体会重点词句,感受大潮的雄奇与壮观。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写作方法。

  1、自由朗读3、4自然段,找出你特别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全班交流,品读理解,感受自然、语言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好河山的情感。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人群又沸腾起来。”(表演:人群沸腾的场面。找一找:本段中还有哪个词用来形容沸腾的场面的?读一读:读出沸腾的感觉来。)

  (2)、“……闷雷滚动”句:(模仿:闷雷滚动的声音,分析理解:说什么像“闷雷滚动”?读一读,背诵此句)

  (3)、“……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句:(分小组,读出壮观的景象来。)

  (4)、“浪潮越来越近……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句(齐读,自由练习读,比赛读,做练习填空。)

  (5)、做练习:课文填空,并说说这样写好在那儿。(屏幕出示)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浩浩荡荡地();那声音如同(),好像()。(填空、朗读背诵,“犹如”换词练习)

  (6)略。

  3、提问质疑:3、4自然段中还有你不明白的问题吗?

  4、小组合作学习,归纳、讨论探究: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大潮的特点?(想)

  (2)、课文是怎样写大潮声音、形态变化的?(说)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潮水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找)

  (屏幕出示)

  5、分小组汇报交流,教师小结板书。(声音、形态、远、近)

  6、引导回顾本册课文中写景状物类课文的写作特点及方法:《颐和圆》、《五彩池》、《卢沟桥的狮子》等,体会写作方法的运用及好处。

  7、教师小结:观察有序、抓特点。

  六、积累词语练习。

  1教师说词义,学生对词语。(屏幕出示词语)

  2指名领读词语:人声鼎沸风平浪静水天相接齐头并进山崩地裂浩浩荡荡。

  3任选一词造句。(指明说)

  七、给钱江大潮写广告词。(投影展示交流,相互评价)

  八、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与大家分享?

  九、作业布置:

  1继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2、推荐阅读书目:《中国名胜经典》。

关于观潮教案7

  【教学目标】

  1.能顺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摹状的写景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教学重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

  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摹状的写景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下面请观看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涌潮”(课件展示“钱江涌潮”及观潮盛况)。同学们,钱江涌潮从海宁角度看最为壮观。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海宁涌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让我们去感受钱江涌潮吧!

  二、介绍作者和背景

  1.请学生介绍作者,教师补充。

  周密(1232—约1298)南宋文学家。家公谨,号草窗、四水潜夫等,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属浙江湖州)人。宋末曾任义乌令等职,宋亡不仕,以歌咏著述自娱。其词讲求格律,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他工诗能文,亦善书画。著有《草窗韵语》、《草窗词》、《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此篇选自《武林旧事》。《武林旧事》一书写于宋亡之后,书中缅怀先朝旧事,感慨世事盛衰无常,记载南宋岁时风俗、市井娱乐与游观之盛。

  2.介绍背景。

  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人们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

  三、初读,整体感知,通文意

  1.请同学听配乐朗读。听准字音和节奏,初步感知语言美,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气势。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3.四人一小组,将自己不会翻译的词、句在小组内讨论、探究,仍解决不了的可等会儿再提出。

  4.全班范围内提出在翻译课文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5.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文中的四段,依次描绘了什么画面?给它们起个名字。

  明确:作者描绘的四幅画面分别是海潮图、演习图、弄潮图、观潮图。

  四、研读,合作探究,知内涵

  1.课件展示研读目标。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

  (2)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形、绘色地描写了这一壮美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观潮教案】相关文章:

《观潮》教案10-29

《观潮》教案01-11

观潮的教案02-19

《观潮》教学教案06-22

《观潮》教案范文03-05

关于《观潮》教案03-07

人教版《观潮》教案09-18

观潮语文教案08-19

《观潮》教案(精选15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