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时间:2023-01-31 08:48:42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篇1

  一、本文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名轲,字子舆。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也被世人尊称亚圣。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全文主旨在于说明道义高于一切。

  二、解释字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被任用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举用

  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百里奚举于市 市场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所以 担子,责任

  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

  劳其筋骨 使……劳累

  行拂乱其所为 行:行为 拂:违反,阻挠

  空乏其身 穷困缺乏

  所以动以忍性 使……惊动 使……坚韧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人恒过 犯过失 困于心 忧困

  衡于虑 同“横”,阻塞,不顺畅

  而后作 作为,奋起

  征于色 征验,表现出来

  而后喻 明白,了解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在外面,指国外

  国恒亡 常常

  入则无法家拂士 在里面,指国内 拂同“弼”辅佐 有法度的臣士 辅佐君主的贤士

  三、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共同点:出身卑微,都是经历艰苦磨难后,最终成就了作为。

  启 示: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须在思想、身体、生活、行为等方面经历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四、文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这六位历史人物都是在经历了艰难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事业,开篇列举这些人物及事例,是为了更有说服力的论述本文的中心论点。

  五、作者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些人?

  ☆“大任”指治理天下的任务。“是人”指前面叙述的六个人,又不限于他们,还包括其他能担任“大任”的人。

  六、“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句强调了什么?

  ☆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难,逆境出人才,逆境可以增添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勇气,磨练意志。

  七、第2、3段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本心论点?运用了什么写法?

  ☆从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论述的`,运用了正反对比的写法。

  八、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论述这一论点的目的是什么?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目的:先摆事实,举出古代六位人物成就事业的例子,从中归纳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经历磨难,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再分析说理,说明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重点论证“生于忧患”,并以一简练的对偶句,由个人谈到治国;说明国家要发展,也要有忧患意识。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九、结尾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句独立成段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这是全文的警策之语。作者在前文充分的论证说理之后,水到渠成地推出这个结论。独句成段,既深化了主题,又更鲜明地突出了的中心论点。

  十、作者认为“人恒过,然后能改”,你认为能改的条件是什么?

  ☆有积极进取之心,不断的总结犯错误的经验教训,不断改正。

  十一、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主客观两种,你是怎样看待这两个条件的?

  ☆成才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但主观条件起决定性作用。它可以改变不利的客观条件,化不利为有利。客观条件也不可忽视,有时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二、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居安思危 安不忘危 处安思危

  十三、请写出至少两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穷且易坚,不坠青云之志。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十四、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结合你说说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面对艰苦环境的磨难,有的人奋发图强,有的人意志消沉,关键取决于受磨砺者自身,只有自我觉醒,努力战胜困难,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反之则会在磨难中消沉、毁灭。

  十五、人生就是一次远航,有艳阳高照,也有雨雪交加,难能一帆风顺,当你身处逆境时,这篇会给你带来哪些启示,你将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代先贤历经苦难,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启示我们,以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勇敢地迎接困难和挑战。像一个遭遇风景的渔夫,充满着憧憬与希望,包蕴着力量与勇气,呼吸着成腥的空气,撑满帆去搏击风浪。或像一只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迎接暴风雨的挑战。

  十六、2008年的雪灾、“512”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一次次考验着我们的祖国。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难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仍然光芒四射,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结合课文分析:多难为何能兴邦?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验。当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苦其心态,劳其筋骨”的磨砺之时。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兴旺和繁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篇2

  一、词类活用

  1、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 ……痛苦

  2、劳其筋骨, 劳:,使 ……劳累

  3、饿其体肤, 饿:使 ……受饥饿

  4、空乏其身, 空乏:,使 ……受到贫困之苦 5、行拂乱其所为 乱:使 ……颠倒错乱

  二、重点词语解释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任:责任,担子

  2、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逆,不顺

  3、而后作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4、征于色 征:征验

  5、而后喻 喻:明白,了解

  6、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在里面,指国内 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8、国恒亡 恒:常

  9、生于忧患 生:生存发展。

  三、重点语句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句义: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饿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如果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时时都有灭亡的危险。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四、课文内容理解

  1、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2、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3、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年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句,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年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教学难点: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年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

  (二)介绍常识:1.关于孟子的常识。2.关于《孟子》一书。

  (三)检查预习读课文的情况:齐读。

  (四)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节奏。

  1.听课文录音:(学生注意节奏、字音)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节奏和作用:

  这篇文章大量使用结构整齐的骈句,朗读时要注意它们的节奏,读出气势。如用了排比句式的“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用于叙述,列举事实,为后面的论证奠定了充分的事实基础。

  试标出下边句子的节奏(用“/”表示),然后练习背诵课文。

  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是要多诵读,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特别是像《孟子》这样短小严密而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为重要。本题就是锻炼学生划分句子结构、学习诵读的能力。

  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采用了排比的.句式,用于本段的议论,增强了论辩的气势。

  (五)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疏通文意。

  (六)讨论交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现当代生活中的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这是一道开放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认识,用一些实例验证本文所说的观点,也可以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八)课堂小结:

  (九)拓展作业:课外阅读《孟子》的其他文章,如《鱼,我所欲也》等,体会孟子的雄辩文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2.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理解掌握重点实虚词;了解课文层层推理得出结论和从历史事例归纳出结论的写法。

  4.认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懂得人处于困境能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走向灭亡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文中实、虚词的用法。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特点。

  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领会文章论点蕴涵的深刻哲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二)《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学习生字:

  舜(shun)歌亩(quan)傅说(yue)胶高(ge)百里奚(xT)孙叔敖(a0)法家拂士(bi)

  (四)教师示范读,学生自由地读课文,注意重音、停顿。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共两段。

  第一段: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一层:摆事实。举出六位有成就的历史人物,摆出他们在取得成就之前都是历经磨难的事实。

  第二层:古往今来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长才干。

  第二段:从正反两个反面论述人处于困难境地才能奋发,无忧惧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三、教师小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本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先列举六个卑微到显赫的人的事例,再讲其中道理,由人及国,最后得出结论。说明了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安乐可以使人萎靡死亡,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获得成功。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二、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三、利用工具书,疏通文义。

  四、古汉语知识

  (一)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同“横”,梗塞,不顺。)

  3.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二)词类活用:

  1.芳其筋骨(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2.饿其体肤(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饥饿。)

  3.空乏其身(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穷困缺乏。)

  4.所以动心忍性(动词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坚强。)

  (三)一词多义:

  1.于:舜发于默亩之中(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给);征于色(在);生于忧患(由于,在)。

  2.而:而后作(承接连词);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3.发:发于联亩(举,被任用);发于声(表现)。

  4.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五、整体感知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历练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历练。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六、合作探究:

  (一)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二)作者举例是想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三)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明确: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四)“故天将将大任于是人也”一句起什么作用?“必”字说明什么?

  明确: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必”字说明经受磨难是成就人才的必然途径,这是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五)人才须经历哪几方面的磨难?又有怎样的好处呢?

  明确:经历三方面磨练:思想(苦其心志),生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好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六)文章的第二段分别从哪两方面论述了什么道理?

  明确: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人处逆境才能生存发展,国无忧患必将灭亡的道理。

  (七)人为什么会常犯错误?为什么这样以后就会改正?

  明确:字宙是无限的,奥秘是无穷的,人在字宙中是极其渺小的,人受时空的限制,不可能无所不及。所以在认识事物时,必然要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人在犯错误的过程中,要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就会纠正错误认识,接近真理,走向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即在于此。

  (八)“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具体论述人在困境中思想行为的表现。“征于色”是指表现在神态上,“发于声”是指表现在谈吐上,都不同于从前,异于别人,显示出非凡的气质、修为,从而被别人所了解,所任用。“而后喻”句照应了第一段中所指出人才被举用的现象。

  (九)“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人受磨砺的好处。“法家”“拂士”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有敌国外患为什么对国家有利?请同学举历史上的事例加以说明。

  明确:“法家”是起着约束国君,限制国君的作用的。封建君主,天下惟我独尊,“法家”

  劝谏君主不去声色犬马,心系国事。“拂士”是辅佐君王,为君主出谋划策的。有敌国外患,就会有恐惧意识、忧患意识,不断地找出本国的弱势,努力提高本国的国力水平,从而增强对敌斗争的优势,使敌人不敢觊舰,也侵略消灭不了。历史上商纣王、隋炀帝等事例都足以证明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的正确性。

  七、总结升华

  本文除了例证外,还用了什么方法论证了这一道理?怎样论证的?

  明确:作者除了例证,还善于从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证磨练的必要性:作者先列举了三个哲理性很强的事实:“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正面阐述即使作为一般人,也需要在困境中经受磨练,方能发奋进取的道理。接着,作者从个人的成长推论到治理国家,如果没有法家拂士、敌国外患,往往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这是从反面论证。

  文章通过两方面论述,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八、教师小结:

  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历练中形成的,增长的。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一、导语设计

  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相信孟子会给我们提供帮助的。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

  些问题的呢?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生命

  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学生回答: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

  为名声,生为正义。)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学生齐读课文。

  4、学生白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5、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点拨指导通假字、一字多义、重难句翻译。

  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

  2、学生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3、学生齐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一、师生齐背课文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②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师生讨论。明确:①“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②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2)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

  言。

  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六、布置作业: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资料助读]

  1.“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第三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学生串讲第二段,教师订正后提问:“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

  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理解词语举、空乏、拂、所以、曾益、恒过、作、征、喻、恒的含义。

  2) 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

  1)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 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二、资料简介: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 学生齐读课文。

  3、 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投影显示:

  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行拂( )

  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四、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 小组交流,讨论,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 学生讲解课文大意。

  4) 师生共同补充。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解释2遍、课文1遍。

  2) 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名句2句和事例1个。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习:

  1)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2)背诵课文。

  二、分析课文内容: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 这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三、内容拓展: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

  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四、比较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五、谈谈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六、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在物质生活日渐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篇7

  课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者

  吴建良(武进区成章初中)

  教学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

  (1) 正确朗读文言文的习惯,克服机械朗读的毛病。

  (2) 诵读文言文名段的习惯,并初步掌握一些背诵的方法,

  克服机械诵读的毛病。

  2、通过指导学生自读,使学生

  (1) 能掌握一定的文言词语,为今后学好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对照页下注释,自译全文,了解大意。

  (3) 明白“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这一深刻道理。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激趣导入

  二、指导诵读。

  第一步

  1、教师提要求:

  朗读全文,要求能够读得顺畅,并在读的时候初步领会

  全文大意。

  2、学生根据要求自行朗读。

  3、教师或学生范读。

  4、指名读,并评议。

  5、再自行朗读。

  6、再指名读,并评议。

  7、齐读。

  第二步

  1、教师提要求:

  ① 这篇文章使用了结构整齐的骈句,请找出这些骈句来。

  ② 朗读时要注意它们的节奏,读出气势来,

  并给这些骈名划分恰当的节奏。

  ③ 领会这些骈句的意思。

  ④ 能当堂背诵。

  2、学生根据要求自读。

  3、讨论明确。

  三、指导自读

  第一步

  教师提要求:

  对照页下注释,自译全文,了解大意。

  第二步:

  学生根据要求自读。

  第三步

  讨论明确。

  四、质疑、解疑

  五、练习检测反馈。(练习题另附)

  六、学生小结本堂课的收益

  七、课后讨论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

  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现当代生活中的例子,具体说说自己的看法。

  板书设计:(略)

  参考译文: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将导致灭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阐述的道理――人才要经过艰苦磨炼,才能够造就。

  2、理解课文说理的方法――举作文吧事例、提观点、作阐述、得结论。

  3、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2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并板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投影简介作者: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7篇,共261章,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

  三、明确学习目标

  四、放录音范读课文

  五、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梳通文意

  六、分析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

  提问:(1)、本段列举了六位圣贤的典型事例,思考:这六位圣贤的共同点是什么呢?这在论证中属于什么论证方法?

  教师小结: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六位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说明担负重任的人,事先必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观点提供了事实根据。

  2、指名读第二段

  (1)。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句话的作用?

  (“故”收束上文,归纳论证。”也”表句中停顿,引起下文,此句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请找出造就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这是从哪些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这是从思想、生活、行为三个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

  (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归纳:一是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二是能发展一个人的才能)

  过渡:文中在亮明了观点(人要担当大任,应当先受艰苦磨炼)之后,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看第三段。

  3、指名读第三段

  提问:为什么人在犯错以后才能改正?(经过了主观思想斗争)

  文中哪句话是形容这种斗争的情形的?(用于心、衡于虑)

  这种思想斗争的情况可以通过什么来了解?(色、声)

  教师归纳:由引可见,孟子关于造就人才的观点,不仅重视客观环境的影响,也强调人的主观因素。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可以设想: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严格执法,直言敢誎的臣子,那国君就会怎样?(胡作非为,独断专行……)国外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那国君就会怎样?(安于享乐,骄奢荒淫……)如果这样,那国家必将怎样?(灭亡)所以,国君想把国家治理好,就得怎样?(苦其心志……所为,即经过艰苦的磨炼)

  过渡:经过以上分析论证,作者推出最后的结论,齐读第四段。

  七、反复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达到背诵的程度。

  八、作业

  1、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的理解?

  2、现代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你有什么看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

  2、掌握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并准确翻译课文;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4、体会层层推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理解逆境成才的道理。

  教学难点:

  1、学习层层推理的论证方法。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增强忧患意识。

  学习方法:读、探、析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学生自学一节课,交流探讨、反馈一节课。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预习课)

  一、预习目标

  通过一节课时间的预习,能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及文学常识,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对照课后注释翻译课文,积累喜欢的`佳句,谈谈自学后的感受和体会。

  二、预习过程

  1、自读课文1—2遍,划出生字、生词和文中精彩的句子,然后查、写、记生字词。积累划出的句子,完成练习的第2—3题。

  2、了解“孟子”及《孟子》,并进一步读课文。

  (1)作者及作品摘抄在预习笔记本中,完成练习第1题。

  (2)诵读课文。声音要洪亮,读出节奏,读出气势。可一人读,也可合作;坐着、下位读都可。

  3、对照注释,边读边译文。可独立完成,也可小组合作完成,注意特殊字词的用法和含义。(完成练习第4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一、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通过练习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解题能力。

  二、引导学生能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学习课外文言文

  文言文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的训练,这可以让学生不断地加以巩固,也可以检测学生对于课文学习的效果,更可以通过练习,让学生时刻知道自己对于课文及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好经常加以复习巩固。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真正地看懂中考链接中的课外文言文

  二、难点:能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所学的知识

  很多同学一看到课外文言文就头疼了,连看也不看就说不会做,其实只要用心去看,想想学过的方法和文言实词,也许并不难,所以要让学生真正用心地去学习课外文言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过程:

  一、基础巩固:

  让学生当堂完成,以闭卷的形式,再左右交换批改。

  这些都是基础知识,应该是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掌握的,所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是检测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批改他人的练习,不仅是加深了印象,也可以让部分学生产生危机感,以致于加紧复习,提高学习意识。

  二、能力提高:

  请同学自告奋勇地回答,其他同学纠正,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要注意团队合作精神,争取杜绝彼此的轻视,嘲笑,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学生。鼓励学生要敢干创新,勇于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意见。

  三、中考链接:

  请学生齐读全文。让一位学生翻译全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可以对翻译不好的地方加添改。然后让学生自己挑题目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对文章再次熟悉之后让学生翻译,可能有一定的帮助。因为是课外文言文,学生的翻译并不一定会十全十美,所以更要鼓励学生对不足的地方加以添改,不仅发挥学生间互助的`作用,而且可以让添改的学生增加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挑题目回答是从他们的兴趣入手,好让学生对于枯燥的练习讲解有一定的兴趣可言。

  四、作业

  1、订正

  2、预习《卖油翁》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在课上时作好相应的记录,课后再认真订正,也是对课上所课的内容加以巩固的一次机会。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篇11

  一、教材分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练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练,才能有所作为,并由此引申,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二、学情分析:

  由于聋生受听力缺陷影响,他们的知识积累要比健全学生迟滞很多。他们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迁移速度也要慢很多。针对学生这一生理特点,我通过课前有针对性的预习和课堂上借助课件呈现教学内容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他们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本文作家作品,理解文言词句的意思。积累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竞赛和感悟,理解文意,品味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课文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生存而享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四、教学策略:

  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启发,针对聋生视觉相对发达而感悟、体验较为贫乏这一特点,授课当中,充分利用聋生的视觉和残余的听力,借助课件,呈现授课内容。增进学生对课文的感悟。通过竞赛、诵读,讨论、点拨,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受到教益。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还是重蹈了吴王的覆辙。越王勾践的故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今天我们就从孟子的散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感知文本:

  首先,了解作家和作品:(先由学生介绍,然后明确)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被后人尊称为“亚圣”,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课文选自《孟子》,它是孟子与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他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其次,教师播放朗读课文的课件,师生欣赏。

  之后,把全班学生分为AB两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以竞赛的方式学习这篇文章的重点词句。

  1、正音释义:

  A组:舜shùn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之位。

  B组:曾益:(zēng)同“增”,增加

  A组:衡于虑:(héng)同“横”,梗塞

  B组:拂士:(bì)同“弼”,辅佐

  A组:拂乱:(fú)违背

  2、词类活用:

  B组:饿其体肤使------饥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A组:人恒过犯错误、犯过失(名词活用于动词)

  B组:入则、出则(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3、一词多义: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给)

  生于忧患(由于)

  而:而后作(承接连词)

  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

  发于声(表现)

  4、翻译句子:

  A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臣子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外来的忧患,国家往往会灭亡的。

  B组: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翻译:由此可知,在忧患的环境里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之后,挑同学读课文的译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三)欣赏感悟: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之后,同座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向全班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则相机指导学生朗读,感悟作者要表达的观点。

  如,学生推荐:第一段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明确:①这六位在成名之前要么经受磨难,要么从事着不起眼的工作,要么都不为世人所知,这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充分的论据;②排比的句式使文章显得很有气势,读来琅琅上口,好读易记。

  如,学生推荐第二段内容时引导学生体会出: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这是关于造就人才的问题。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板书:造就人才;才能从磨炼中来。)

  又如,学生推荐第三段内容时引导学生明确: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教师相机板书:才能从奋斗中来;)作者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会灭亡。(教师板书:治理国家;居安;亡国)

  再如,学生推荐“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时,引导学生明确:本句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一个人假设常处于安乐的生活中,不思进取,没有忧患意识,就会走向灭亡。(教师板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总结拓展: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的回答下列问题:1、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相同?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何感想?

  当学生谈自己的感想时,教师适时总结:人生不是康庄大道,总会遇到种种艰难曲折,希望我们都能把困难和逆境看作激励自己奋进的动力,养成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老师相信: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我们的人生也一定会非常精彩。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2、写一篇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篇12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三年级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自主学习易错字、注释实词,结合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2)、网上搜集关于孟子及其著作《孟子》的相关资料;

  (3)、网上搜集关于孟子的名言警句及其名人故事。

  二、教学课题

  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了解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亚圣”——孟子的雄辩、善辩的风格,引导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认识到艰苦奋斗的生活对人的磨砺作用,并从中获得启发以砥砺自己的人生。因此确立本课的目标为:

  1、知识目标:学习有关文言文知识,分析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

  2、能力目标: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理解文章说理的方法,体会文章逻辑严密而富于辞采的特点;

  3、德育目标: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灭亡的道理,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三、教材分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是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课《<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章。孟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尊称为“亚圣”。所以学习此文时,要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课程标准语)本文是历代传诵的议论文经典名篇。它阐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文章感情强烈、文采斐然、论述严密、思想深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八年级学生刚接触文言议论文,且部分语句比较晦涩,这就给学习本文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重难点放在:

  1、教学重点:

  (1)、熟读并背诵课文,理解使动用法,积累文言词汇弄清论证方法的种类与作用;

  (2)、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灭亡的道理。

  2、教学难点:

  (1)、了解孟子的雄辩、善辩的风格,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的写法;

  (2)感知逆境成才、多难兴邦的道理,现实中学会在困境中奋起。

  四、教学方法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采用读——议——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清结构,找出文章的论点、论据,把握文章是怎样用事实和事理论述观点的。鼓励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教师适当点拨、分析。文中关键性的字词或语句,可利用上下文和课文注释加以揣摩、掌握。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按文章结构来记忆、背诵课文,培养一定的文言语感。在认知阅读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在理解阅读环节中主要是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方法。拓展阅读环节中,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注意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积累的结合,结合实际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本教案设计以学生读议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为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标要求。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中可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掌握阅读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学习,能够使学生结合文本和生活等方面的学习资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文有个别语句较晦涩,词语活用现象较多,使学生理解课文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适当作一些讲析。学生对孟子的思想不可能深入理解,只要他们能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即可,切忌旁征博引。议论文的学习一般比较枯燥,教学时可适当插入一两个短小的故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undefine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篇13

  课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主讲人:沈淑荣

  备注

  教学目标:

  ⒈巩固常识、背诵课文;

  ⒉掌握词语的含义及用法,疏通文意。

  ⒊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⒋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理清论证结构。

  教学方法:自学、合作探究、点拨相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请走进《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去寻找答案。

  二、 巩固复习孟子相关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思想家、教育家,是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称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的思想主要有性本善、施仁政、行王道、民贵君轻。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四书”之一。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三、 讲授新课

  (一)、完成学习目标一:朗读课文基本成诵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听读课文,注意语气和停顿。

  3、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大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完成学习目标二:疏通文意,掌握重点的词语以及用法。

  要求:

  1、明确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语句翻译流畅,语义表达准确

  方法:

  1、先自译

  2、小组交流

  3、班级交流

  (三)完成学习目标三:理解文章内容

  1、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理清论证结构。

  学习指导一:整体感知——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把文章划分成三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不考虑文章的段落、标点)

  第一部分

  第1段: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论证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第二部分

  第2段: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

  (正面)和(反面)

  第三部分

  第2段结句:提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指导二:细部研读: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

  作用: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

  2、孟子认为人才的造就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身处逆境,努力奋发

  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内有法家拂士

  (2)外有敌国外患

  4、文章第二段论述了经受磨难的好处,作者从个人的成才说到国家的治理,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述,请同学们分别找出正面和反面说理的语句。

  5、文章从个人的成才 说到国家的治理,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类比论证

  ( 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

  学习指导三: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以及相关的名言。

  事例: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矢志不移,终于打败了吴国;

  屈原遭流放,始有《离骚》问世;

  司马迁受腐刑而作《史记》;

  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

  名句: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有人说中国处于和谐社会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已失去意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从个人或国家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

  四、课堂小结

  现实社会竞争的残酷性注定我们要学会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于安乐中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是幸运,固然令人羡慕,但如果能将劣势化为优势,以忧患为起点走向成功,那将是一种阅历,一份财富,更令人佩服!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经得起生活中的种种考验,在以后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课后回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篇14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历代传诵的议论文名篇,应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利用掌握的议论文知识来理解作者的观点及现实的教育意义。全文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论证,使结构非常清晰,富有说服力,可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字词的障碍,应在预习中解决。

  学习本文宜以读为主,以讲为辅。学生合作、体验、探究可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进行。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学习有关文言文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

  分析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方法。

  情感与态度:

  结合实际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三、说教材的重难点以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采用读——议——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清结构,找出文章的论点、论据,把握作者是怎样用事实和事理论述观点的。鼓励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教师适当点拨、分析。

  四、学法指导

  采用读——议——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清结构,找出文章的论点、论据,把握作者是怎样用事实和事理论述观点的'。鼓励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教师适当点拨、分析。文中关键性的字词或语句,可利用上下文和课文注释加以揣摩、掌握。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按文章结构来记忆、背诵课文,培养一定的文言语感。

  五、教法

  三单元阅读教学法

  认知阅读: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理解阅读:理清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方法。

  拓展阅读: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六、教学过程与环节设计

  在认知阅读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在理解阅读环节中主要是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方法。

  拓展阅读环节中,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注意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积累的结合,结合实际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七、多媒体课件

  课件的制作突出了精美与实效的特点,处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指引,并配以声音,辅助教学。

  八、教学特色

  本教学设计以学生读议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为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标要求。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中可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掌握阅读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学习,能够使学生结合文本和生活等方面的学习资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探讨】

  本文有个别语句较晦涩,词语活用现象较多,使学生理解课文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适当作一些讲析。七年级学生对孟子的思想不可能深入理解,只要他们能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即可,切忌旁征博引。议论文的学习一般比较枯燥,教学时可适当插入一两个短小的故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是《孟子两章》中的第二章,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本文篇幅短小,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沛,感情洋溢,语言精辟,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从本节课教学过程来看,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1、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思维活跃,冲破樊篱,充分解放了他们的思想,自己真正成了主宰自己学习的主人。

  2、本节课还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合作交流,使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使许多能解答的问题在头脑中愈发明朗。

  3、“质疑──探疑──合作解疑”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讨问题,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

  4、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还突出了文言文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宗旨,读贯穿整个教学中,且形式多样,有吟读、有研读、有赏读,还有范读、齐读、对读……在读中赏美点,在读中研难题,在读中获知识,在读中明道理。

  5、本节课既教书、又育人,既重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又重方法过程,还特别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存在不足的是:对学生的发言缺少鼓励、肯定,应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在课堂上乐于展示自我风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相关文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赏析08-1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6

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教案及反思04-18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03-16

小班美术教案羊毛教案06-08

语言类教案中班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