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三个儿子的教案

三个儿子的教案

时间:2023-01-20 14:15:17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三个儿子的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个儿子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个儿子的教案

三个儿子的教案1

  一、 学习目标:

  1、复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学习重点:目标二

  学习难点: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一)、师生共同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指生读:

  1、复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字词回顾

  出示词语,指生读,检测,生正音。

  三、品读课文,读懂文本

  (二)自学指导一: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课文,找出三位妈妈的.话。

  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用“———”画出来。

  2.全班交流: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3.指导朗读三位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三)自学指导三:读读说说,体会“孝敬”美德

  1、感受沉甸甸的“一桶水”。

  三位妈妈手中提的是怎样一桶水啊?谁能找到课文里的句子说说。

  2、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这桶水沉甸甸的?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3、体会“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

  4、齐读“三个儿子”的表现,发现写法。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联系生活说说你该怎样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2.颂读《三字经》,升华主题。

  附:板书设计

  三 个儿子

  聪明有力气 嗓子好 没有特别的地方

  翻跟头 唱歌 帮妈妈提水

  孝敬父母

三个儿子的教案2

  生活化,同时又是富有乐趣的学习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灵活,拥有很大的成就感,甚至能让人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阅读也不例外,如果能让孩子们融入生活场景,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长此以往,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习的方式从“授之以鱼”转变成为“授之以渔”,而更多的人把这样的关系又提升了一个高度,致力于把“授之以渔”转变成“授之以渔场”,真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让孩子们的心灵在真实体验的天空下自由翱翔。在这样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尝试设计并执教了《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有一些体会和思考,和大家交流。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复习生字、词语。

  2、真诚地表扬:

  哎哟,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可以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

  3、创设生活的情境:

  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吗?

  (学生自由表达)

  4、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

  (学生自由表演)

  5、导入新课:

  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设计意图:在复习生字的时候,给孩子们带去的是枯燥的,乏味的信息,但是,利用老师真诚的表扬,通过联系生活,回忆妈妈的夸奖,马上就使孩子们从枯燥中走出来,进入兴奋的状态,为后面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孩子们表达真实感情的需要。同时,在回忆妈妈的话,讲述妈妈的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孩子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现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二、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2、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

  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在自读的基础上,找到了学习的内容:三个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在自悟的.基础上,把自己就当成妈妈来读,读出妈妈的语气和神态。

  4、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

  (学生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自读自悟的条件下,博采众长,吸取别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新课程下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体现。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

  (指名生读)

  1、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现好的话,我要好好表扬他!

  生: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

  2、交流提高:

  师(面带微笑):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

  (学生练读)

  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

  (同桌相互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把自己转化成妈妈的角色,读了以后访问同学,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然后再自由练读,提供练习提高的空间,试图把“授之以鱼”转换成“受之以渔场”。

  交流二: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大家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

  (指名学生朗读)

  2、朗读、评价: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

  师:那你能帮助他来改善一下吗?

  (生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眼神)

  生:我认为他的话还可以说得更慢一些,那样别人可以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

  师: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来读读吗?

  (生自信地朗读)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由收到放的过程。第一个妈妈的话,老师和学生一起把情感的电点滴滴都挖掘了出来,孩子们也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那么第二个妈妈的话只要稍加点拨,他们就能把妈妈的心情用朗读来表现。学生还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会有更多的收获。

  交流三: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说很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2、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

  3、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设计意图:三次和文本的交流,把三个妈妈做了比较,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反应是多元的。对同样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独特的体验,在不磨灭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是非常必要了。我设计这样三次交流,除了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义进行表达以外,还设计了一个从“收”到“放”再到“收”的过程,让孩子学会了学习方法,能根据方法自主学习。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1、自读发现:

  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的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反馈:师:读了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水很重)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

  3、朗读提高。

  设计意图:自主发现是这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这样一个内容,经过快一年的实践,感觉到孩子们的观察发现能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这里设计了一个通过自主发现,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的环节,从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更进一步发现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请你去读读书,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五、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孩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呀?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为了尽快展示出课文中具有人文性的思想,。我在这里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通过读书,体验,感悟,然后到了抒发自己想法的境界。这里的想法,主要是指孩子们真实的想法,不是虚假的,空浮的,鼓励说真话,说自己心里想的话,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六、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1、自由表演:

  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指名两个组来表演。

  随即采访:

  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4、拓展练习:

  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设计意图: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过同桌之间的相互合作,我主要想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角色,对感情朗读课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自由朗读以后,请两个小组来表演,让大家都来体会别人是怎么读的,自己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最后升华文章的主题: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全班讨论,共同提炼出中心思想。

  最后给课文补上空白,进行了一个拓展练习,同桌两个人续编对话,让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也能深切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要成为必须孝顺父母,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孩子。同时,课堂上的闪光点也由这个环节而显现出来,成为整节课的高潮。

  七、小节课文,读读议议

  你认为该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

  你觉得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

  说说你是怎么样帮助父母做事情的?

  设计意图:我设计第一个问题,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三个儿子都很优秀,但是只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儿子”,在学生心里激起思维的火花,引导进行小小的辩论。设计第二、三个问题,出于联系实际的生活,激发孩子们孝顺父母的心愿,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

  三、教后反思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么样的?”从而导入课文“这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自主化。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通过自读自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而交流研讨是培养和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交流研讨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研讨的能力。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读自悟的环节以后,我都要设计一个交流的环节,用教师生动有效的课堂评价,学生充满个性化,充满生命活力的的语言,挖掘学生心灵深处想法,对文本的主题进行升华,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3、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最后几个环节的时候,学生争论哪个孩子更好,向谁学习时,教师的引导地位没有很好地显示出来,在续编故事时,教师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等等。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实现这样大幅度的转变,教师的角色需要至少发生这样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让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个儿子的教案3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二、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通过质疑、讨论等方法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人物的感情。学习重难点:

  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人物感情。

  三、学习准备

  相关课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课前交流:

  同学们,你们的妈妈夸奖过你们吗?为什么夸奖?怎样夸奖的呢?

  一、导入新课

  1、妈妈对我们的夸奖就是一种爱,是一种细腻、真挚的爱,这让我们感到幸福。然而妈妈这个字眼在孩子的心中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

  2、指读,齐读。

  二、识字

  1、同学们课前进行了预习,现在让我们来展示一下你的预习收获。出示词语:

  (1)会读吗?同位俩互相帮助,来读一读。要想读好这些词,你想提醒大家什么?注意轻声:嗓子晃荡拎??

  注意变音:沉甸甸abb

  (2)开火车读词。

  2、出示单个生字,齐读。

  (1)咱们班同学真聪明。下面再考考你们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力,有没有信心?看,出示图片:仔细观察图片,结合旁边的生字,你能找出几个与这幅图有关的生字吗?还要说出原因。

  桶:一齐来读读。

  晃:组词摇头晃脑摇晃明晃晃晃动

  拎:做动作(用手提)还可以拎什么?

  甸:读本音

  (2)师猜字谜:左边多一点一撇是良,右边少一竖是无-既“嗓”有什么好办法?

  3、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三、学文

  (一)质疑

  1、指名接读文,边听边思考:有什么问题?

  2、质疑: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

  (二)朗读感悟

  1、先来看看这是三个怎样的儿子?请同学们默读有关课文,用横线划出三个妈妈评价自己儿子的话。[一个、一个、另一个]

  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出示。师叙述:一天,一位老爷爷坐在石头上休息,旁边三个妈妈不由说起了自己的儿子。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想当那位妈妈就读那句,一会比比看,谁能把妈妈的语气读出来。

  2、随机指导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交流一:

  (1)指读,读的怎么样?是呀,在妈妈的心目中,他的儿子可是最优秀的:[既聪明又有力气] “既又”一下说出了两方面的优点,就是说他的儿子又?又?(课件变红)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妈妈夸奖你,会说你“既又”?妈妈夸奖你时,会怎么说?说出感情来

  (2)啊,我感受到了,妈妈都为你们感到这位妈妈说话时一定也向你们的妈妈一样(骄傲、自豪)谁能当这位妈妈再来读读?齐读

  交流二:

  (1)指读。[唱歌好听] *采访:你在夸奖自己儿子的时候,想些什么?师指导: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他在妈妈心目中可是最棒的呀,再读。

  (2)评议:他读得怎么样?或是有什么建议?师建议:加动作表情表现出妈妈那种引以为豪的样子自由练习指读

  交流三:

  (1)谁愿读第三位妈妈的话?这位妈妈没有夸奖自己的儿子,他觉得自己的儿子?

  [没有什么特别的]非常普通。

  (2)如果你是这位妈妈,会怎样说这句话?指读评议:平静的心态。

  齐读。

  师生合作读1-6段。其他同学就把自己当作正在休息的老爷爷,听三位妈妈聊天吧!老爷爷们听明白了吗,前两个儿子?多才多艺,而第三个儿子?极为普通。那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呢?

  (三)、自悟见真情。

  1、师叙述7自,引读8自出示8自,你读懂了什么? (水很重)

  2、交流反馈:你是从哪些地方出水很重的?相应词语变红,同时还体会到什么?练习读

  此时妈妈会想些什么?

  3、这时,三个儿子迎面而来,看到妈妈提着沉甸甸的水桶,他们各是怎么做的呢?请你去读读有关的内容,利用这个填空题来说一说

三个儿子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会认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与朗读。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自主识字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三个儿子》(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一遍。

  2、师:昨天,同学们都已经把课文预习过了。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看同学们到底预习得怎样。

  3、小黑板出示六个带注音的生字词:

  师:这六个词语同学们会认吗?

  (指名读)

  4、师:去掉拼音,还会认吗?

  (指名读)

  5、师:你真了不起!我们全班开火车读读吧。

  6、师:现在我想跟大家来做个游──听听、想想,找找。听老师说一句话,同学们边想边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相应的卡片对着老师读两遍。如,一种打水的工具──桶。

  过渡:

  刚才,同学们展示了识字的本领,可真棒!看来同学们个个都是识字大王。下面,同学们想不想展示一下听读的本领呢?

  二、听读欣赏,初步感悟内容

  1、师:我们先来听一段课文录音,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想一想,这三个儿子在他们妈妈的眼里分别是怎样的。大家边听边用横线画出三个妈妈分别说自己儿子的话。

  (师播放课文录音)

  2、师: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呀?

  (指名说)

  3、请同学们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来练一练,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交流一:

  利用小黑板出示第一个妈妈说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1、谁来读读这句话?

  (指一名学生读)

  ⑴ 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时,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⑵ 生回答。

  2、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指一名学生读)

  ⑴ 采访:

  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时,又想到了些什么呢?

  ⑵ 学生自由表达。

  3、交流提高。

  师:我也为你的儿子感到骄傲。同学们,让我们用骄傲的语气一齐读读这句吧!

  交流二:

  小黑板出示第二个妈妈说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儿子的?

  (指一名学生说)

  2、你觉得这个妈妈读得怎样?

  (评价再读)

  3、谁能带着表情,加上动作来读一读?

  4、演得真棒!我们一块来学学吧!

  (齐读这句)

  交流三:

  小黑板出示第三个妈妈说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

  前两个妈妈都夸奖了自己的儿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说,这是为什么呢?

  2、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3、你能通过朗读把妈妈这种心情表现出来吗?

  (真不错,我们再把这三句话一齐来读读,边读边体会三个妈妈说话的不同语气。)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师:瞧,(出示挂图妈妈提水回家情景图)三个妈妈打完了水,正走回家去。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第7、8自然段,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反馈:

  师:读了这两段话,你发现了什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水很重,妈妈提水辛苦?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3、师:此时此刻,三个妈妈最需要的是什么?对了,是别人的帮助。这时,迎面跑来了三个孩子,同学们仔细看看,(小黑板出示三个孩子活动的画面)这三个孩子分别是怎么做的?

  五、体会感悟,挖掘孩子的内心想法

  1、师:你能用文中的三个句子来说说三个孩子的表现吗?

  2、(小黑板出示三个孩子表现的句子)请同学们一齐把这段话读一读,边读边想:看到三个儿子不同的表现,你体会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3、把自己的体会和想法跟你的同桌交流。

  过渡:

  刚才,同桌之间交流得很热烈。下面,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把自己体会到的和想说的话跟大家交流一下,同学们愿意吗?

  4、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想法。

  六、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1、师: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同学们看到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

  (指名两个小组来表演)

  随即采访:

  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呀?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中心: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4、拓展练习:

  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出示小黑板拓展练习内容)

  七、真诚面对,畅谈感想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该向哪个孩子学习?为什么?

  2、你认为该怎样孝敬父母呢?说说你是怎样帮助父母做事情的?

  3、师:同学们说得真棒!老师相信,你们个个都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八、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师:这节课,同学们收获真不少,既认了字,又读了课文,还懂得了如何孝敬父母,最后,我们再来展示一下写字的本领好吗?

  2、出示小黑板生字:

  学生齐读生字。

  3、指导写字:

  桶、拎、甸

  ⑴ 同学们仔细看了这三个字,说说要写好这几个字应注意些什么?

  ⑵ 教师范写、讲解。

  ⑶ 学生仿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⑷ 学生作业展评。

  九、课堂总结(略)

三个儿子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儿歌《好孩子》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儿歌《好孩子》,学生认真听。

  2、谈话:你觉得好孩子是什么样的?好孩子,人人爱,这节课有“三个儿子”来到我们的课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三个儿子。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诵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交流: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自学生字,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2小组内交流识字的方法。

  3、开火车检查生字词。

  强调“嗓”是平舌音,“拎”是前鼻音,“晃”是多音字,“甸”在“沉甸甸”一词中应读一声。

  四、练习朗读。

  1、教师范读。

  2、自由练读,注意三个妈妈说话的语气。

  3、小组内分角色练读。

  五、书写生字。

  1、出示“拎、桶、停”三个字,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这三个字的“点”的写法。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

  5、同桌互相欣赏,提出建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认读词语。

  二、细读文本,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三个妈妈的话,用“——”划出来。

  (1)小组内交流: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指名读。

  (2)品读三个妈妈的话,体会妈妈的心情。

  a、自由练读:把自己当成妈妈,你会怎样夸奖你的儿子?会用怎样的语气?

  b、教师范读。

  c、指名读,教师提示读的语气。

  (前两个妈妈说话时很得意,读时语速稍快,语调稍高;第三个妈妈说话很平淡,读时语速平稳)

  d、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2、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是怎么做的.?用“﹏“划出来。

  (1)指名读自己划出的句子。

  (2)读读议议三个儿子的不同做法。

  (3)说话训练:一个(只)____。一个(只)____。另一个(只)____。

  3、合作探究: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1)分角色朗读一个妈妈与老爷爷的对话。

  (2)讨论: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3)、读出老爷爷幽默、风趣而又意味深长的话。

  三、拓展延伸

  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聪、胳膊、甸、晃荡”。

  2、引导观察,演示书写顺序。

  3、教师范写,提醒关键笔画。

  4、学生练写。

  5、同桌互相欣赏,讲评。

  板

  书

  设

  计23、三个儿子

  一个一个另一个

  翻跟头唱歌提水(好儿子)

  孝敬父母

三个儿子的教案6

  生活化,同时又是富有乐趣的学习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灵活,拥有很大的成就感,甚至能让人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阅读也不例外,如果能让孩子们融入生活场景,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长此以往,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习的方式从授之以鱼转变成为授之以渔,而更多的人把这样的关系又提升了一个高度,致力于把授之以渔转变成授之以渔场,真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让孩子们的心灵在真实体验的天空下自由翱翔。在这样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尝试设计并执教了《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有一些体会和思考,和大家交流。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复习生字、词语。

  2、真诚地表扬:

  哎哟,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可以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

  3、创设生活的情境:

  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吗?

  (学生自由表达)

  4、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

  (学生自由表演)

  5、导入新课:

  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设计意图:在复习生字的时候,给孩子们带去的是枯燥的,乏味的信息,但是,利用老师真诚的表扬,通过联系生活,回忆妈妈的夸奖,马上就使孩子们从枯燥中走出来,进入兴奋的状态,为后面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孩子们表达真实感情的需要。同时,在回忆妈妈的话,讲述妈妈的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孩子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现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二、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2、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

  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在自读的基础上,找到了学习的内容:三个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在自悟的基础上,把自己就当成妈妈来读,读出妈妈的语气和神态。

  4、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

  (学生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自读自悟的条件下,博采众长,吸取别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新课程下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体现。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

  (指名生读)

  1、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现好的话,我要好好表扬他!

  生: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

  2、交流提高:

  师(面带微笑):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

  (学生练读)

  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

  (同桌相互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把自己转化成妈妈的角色,读了以后访问同学,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然后再自由练读,提供练习提高的空间,试图把授之以鱼转换成受之以渔场。

  交流二: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大家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

  (指名学生朗读)

  2、朗读、评价: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

  师:那你能帮助他来改善一下吗?

  (生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眼神)

  生:我认为他的话还可以说得更慢一些,那样别人可以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

  师: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来读读吗?

  (生自信地朗读)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由收到放的过程。第一个妈妈的话,老师和学生一起把情感的电点滴滴都挖掘了出来,孩子们也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那么第二个妈妈的话只要稍加点拨,他们就能把妈妈的.心情用朗读来表现。学生还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会有更多的收获。

  交流三: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说很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2、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

  3、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设计意图:三次和文本的交流,把三个妈妈做了比较,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反应是多元的。对同样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独特的体验,在不磨灭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是非常必要了。我设计这样三次交流,除了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义进行表达以外,还设计了一个从收到放再到收的过程,让孩子学会了学习方法,能根据方法自主学习。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1、自读发现:

  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的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反馈:师:读了两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水很重)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

  3、朗读提高。

  设计意图:自主发现是这套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这样一个内容,经过快一年的实践,感觉到孩子们的观察发现能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这里设计了一个通过自主发现,领悟文章的深层含义的环节,从细小的地方发现水桶很重,更进一步发现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请你去读读书,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五、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孩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呀?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为了尽快展示出课文中具有人文性的思想,。我在这里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通过读书,体验,感悟,然后到了抒发自己想法的境界。这里的想法,主要是指孩子们真实的想法,不是虚假的,空浮的,鼓励说真话,说自己心里想的话,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六、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1、自由表演:

  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指名两个组来表演。

  随即采访:

  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4、拓展练习:

  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设计意图: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过同桌之间的相互合作,我主要想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角色,对感情朗读课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自由朗读以后,请两个小组来表演,让大家都来体会别人是怎么读的,自己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最后升华文章的主题: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全班讨论,共同提炼出中心思想。

  最后给课文补上空白,进行了一个拓展练习,同桌两个人续编对话,让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也能深切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要成为必须孝顺父母,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孩子。同时,课堂上的闪光点也由这个环节而显现出来,成为整节课的高潮。

  七、小节课文,读读议议

  你认为该学习哪个孩子?为什么?

  你觉得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

  说说你是怎么样帮助父母做事情的?

  设计意图:我设计第一个问题,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三个儿子都很优秀,但是只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儿子,在学生心里激起思维的火花,引导进行小小的辩论。设计第二、三个问题,出于联系实际的生活,激发孩子们孝顺父母的心愿,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

  八、教后反思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她的动作和表情是怎么样的?从而导入课文这里也有三个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去读一读。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自主化。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通过自读自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而交流研讨是培养和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引发学生交流研讨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研讨的能力。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读自悟的环节以后,我都要设计一个交流的环节,用教师生动有效的课堂评价,学生充满个性化,充满生命活力的的语言,挖掘学生心灵深处想法,对文本的主题进行升华,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3、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里,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因此,课堂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最后几个环节的时候,学生争论哪个孩子更好,向谁学习时,教师的引导地位没有很好地显示出来,在续编故事时,教师的引导、点拨还不够到位等等。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实现这样大幅度的转变,教师的角色需要至少发生这样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让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个儿子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在读课文的同时,引导孩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老爷爷为什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前交流:

  师: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优秀,有的会唱歌,有的爱画画,你有什么特点?来介绍介绍自己吧!

  生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等

  师:你们真是多才多艺,希望待会都表现出来,好吗?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也认识了三个孩子,还记得吗?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三个儿子》。

  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巩固识字,整体回顾全文:

  1.师:首先,本课的生字朋友们要来考考大家,还认识吗?快来读一读吧!

  (出示“我会读”)

  生:练习读、指名读下面词句。

  ①“嗓子拎着水桶晃荡沉甸甸”

  ②“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师:你们读得真准确,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是吗?看看谁爱动脑筋。默读全文,边读边想一想:读后你有什么疑问?

  师:你们俩的问题差不多,是在问为什么三个妈妈会有不同的表现?

  师:同学们提出了三个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为什么三人妈妈会有不同的表现呢?为什么说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深入地学习课文后,我们就会找到答案了。

  三、研读课文:

  师:我们先去看看在妈妈眼里这是怎样的三个儿子,听听妈妈对他们的评价。

  1.出示第2──6自然段

  (1)师:自己读一读,在妈妈眼里这是怎样的三个儿子?

  生自己读这部分。

  生汇报。

  师:你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说,真不错。

  师:你说的真完整,真是一个爱思考、会表达的孩子。

  (2)指导读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

  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妈妈说的话。自由读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妈妈的心情怎样?

  生:妈妈很高兴。

  生:妈妈很自豪。

  师:那你来试着读一读妈妈的.话吧!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是啊,这人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多了不起呀!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这个孩子多让妈妈引以为豪!你来读一读。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在妈妈心里,谁也比不过他!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谁还能读出来妈妈自豪、得意?加上表情、动作读。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生边读边做动作)

  师:这就是妈妈,儿子永远是最优秀的──师引导生齐读这个妈妈说的话。

  师:这就是妈妈,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儿子──生读。

  师:这就是妈妈,为儿子骄傲、为儿子自豪──生读。

三个儿子的教案8

  教学目标

  读懂故事,理解老爷爷的话,并从中得到启示。

  教学重难点:

  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题:

  明明是,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呢?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根据预习题目):

  读课文,通过预习你认识、学会了哪些生字词(小组展示汇报),结合课文说说词义。

  嗓:嗓子、嗓音

  胳膊: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

  酸:因疲劳或疾病引起微痛或无力的感觉。

  甸(沉甸甸):形容沉重的样子。

  晃荡:摇动、摆动,向两边摆动。

  三、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读后小组讨论。

  1、找出课文中三个妈妈讨论自己儿子的部分和的不同表现及老爷爷的话。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通过讨论汇报理清课文的脉络,并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先写了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位老爷爷在旁边休息;接着写了三个妈妈议论自己的.儿子;最后写了的不同表现让老爷爷感到自己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3、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或讨论你是妈妈的儿子吗?说说你的理由)

  (1)读后思考,小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2)汇报发言。

  四、理解句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老爷爷的话是根据迎面跑过来的的表现说的。两个被妈妈引以为豪的儿子都只是表现自己的才能,对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视而不见。而只有那位认为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地方的妈妈的孩子懂得爱妈妈,他接过妈妈手中的水桶跟着走了。老爷爷认为,心中有妈妈,知道怎样爱妈妈的儿子才是妈妈的儿子。

  五、读完课文后同学们想到了些什么,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通过讨论让大家懂得只有关心妈妈、懂事明理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并要懂得关心父母、关心他人。

  六、朗读课文

  七、积累好词佳句

  附:板书:

  妈妈比儿子——儿子对妈妈——只看见一个儿子

三个儿子的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得难点: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谈话导入课题

  今天孩子们特别可爱,看到你们一张张笑脸,我就想起我那可爱的儿子,他跟你们差不多大,也读二年级,打鼓打得特别好。想想你们有什么特长能让妈妈自豪和骄傲的?学生展示或讲自己的特长。同学们精彩的表演和讲述,让老师觉得大家真是多才多艺、各有所长,我为你们的妈妈能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而骄傲!今天老师也给大家请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也有许多特别之处要向我们展示!想认识他们吗?

  板书课题:三个儿子

  二、初读课文

  1、三个儿子怎么样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可以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也可以用字典识字。困难处多读几遍,开始吧!

  生自由读

  2、如果这些词语小朋友们会认了,说明你们识字真的很了不起。(课件出示有拼音的`词语:嗓子 拎着 水桶 晃荡 沉甸甸) 当生读到“拎着”时,师:能做个动作吗?当生读到“晃荡”时,师:谁能用动作表示?甸字单独念四声,甸,但如果是两个叠在一起,就念一声。沉甸甸。

  3、你们真会记字,不过现在老师要把拼音去掉,看你们还能不能认读。(课件出示没有拼音的词:嗓子 拎着 水桶 晃荡 沉甸甸)谁敢单独来试试,就知道咱们班的孩子聪明,勇敢。你读得那么准,能带领导大家读吗?

  三、精读课文

  1、咱们班的孩子们把词语读得这么响亮,准确,相信你们把课文也读得一样准确,流利。不过请你边读边勾画出妈妈表杨儿子的话。找出来了就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2、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读出来。

  3、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我请一个孩子来读读,(请到以后说:请大家听听,看他把自己当作了妈妈没有?)生读。

  看着自己多才多艺的儿子,妈妈心里会怎么想?(骄傲自豪)

  妈妈们,能读得更得意和自豪点吗?指名读,生读,

  有谁敢向这位妈妈挑战读?指名挑战。

  此时敢向现在的两位朗读高手中的哪位挑战?指名挑战读。

  4、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谁愿来读呢?指名读。

  大家听听这位妈妈读出了自己的得意和自豪吗?

  生评价。

  你能帮他改善一下吗?

  你说得这么好,能自己范读给大家听听吗?

  5、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全班学生自由练读。

  6、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7、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8、这个孩子没什么特别,你们自由地读读吧。

  9、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预设:平和的,伤心的,难过的,)你的朗读能表现出这个妈妈平 和的心态吗?生读。

  10、看,这就是三个妈妈的三个儿,你们认识了吗?生答。可课文中的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出示老爷爷的话(“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齐读。听出来了,你们把问号和一个儿子读得特别好,再让我听一次。

  11、边板书“一个儿子”,边说:我真不明白,明明是三个儿子啊!为什么只看到了一个儿子?请你们读课文7至11自然段找找答案。有些孩子真会学习,一边读书,一边用笔勾勾画画的。

三个儿子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出孩子应该成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能将课文变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老爷爷的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在家里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二、自读课文。

  三、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案

  1、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将课文变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

  2、师生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制定学习、续演的方案。

  1)理解课文,体会老爷爷的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文情节、环境、人物的言、行、情等进行合理想像。

  4)场景中的布置、人员的安排。

  5)表演中,组员如何默契配合,灵活应变。

  3、汇集意见,筛选、确定方案。

  四、根据学习方案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流利地读出来。

  2、根据阅读提示中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并将不明白的地方打上标记。

  3、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相机点拨。

  4、全班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由学生质疑,教师组织讨论交流。

  5、小结。

  6、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五、将课文编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

  1、小组讨论。

  1)根据课文情节、环境、人物的言、行、情等进行合理想象。

  2)确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3)设计场景的布置。

  2、各小组演练,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3、课本剧表演。

  4、互评互议。

  六、课后拓展

  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三个儿子的教案11

  一、拓展。

  (1)如果前面两个孩子,听了老爷爷的

  话,看了第三个孩子的表现,他们会怎么想,

  又会怎么做呢?是啊,这三个儿子都是妈妈的

  好孩子。

  (2) 那你们呢?把你的“特别的表现” 先告诉你的同桌。

  二、读文与学文。

  (1)学习妈妈的话。小朋友的表现都很好,这么短的时间里记住了所有生字,妈妈看了一定会夸奖你的、她会说些什么?

  (2)看了第三个孩于的表现,听了老爷爷的话,前两个孩子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3)学到这儿,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在家里是爸妈的好孩子吗?告诉你的同桌吧!

  (安徽省芜湖市利民路小学 江飞飞)

  1、重点读第6自然段:“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1:也许是说她的儿于既不聪明,也没有力气。

  生2:也许是说她的儿于既不会唱歌,嗓子也不好听。

  生3:也许是她的儿子太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

  生4:也许是她妈妈不愿在别人面前夸耀她的'儿子,要留一手。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个妈妈。

  生二:你的儿子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吗?

  2、表演(想象补充,四人小组合作)。

  当这个孩子接过沉甸甸的水桶时,这三个妈妈会怎么说。

  生1:瞧,您的孩子多么疼你!唉,您有一个好儿子。

  生2(羡慕地):您还说您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

  生3(微笑着):他还经常帮我干活,经常对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

  三、实践活动。

  小记者访谈:实话实说

  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学了这篇课文,你又有什么新想法。

  (山西省太原市大南关小学 李海萍)《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片段

  1、实物演示,合作交流,共同体验。

  拿出你们准备的小镜子,让我们一起试试看,当时爱迪生是怎样做的。(以小组为单位把镜子拿到窗前让镜子反射太阳光,再把镜子放到灯光下、老师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说说发现了什么?)

  2、作业建议。

  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跟他们说说这个故事的感受、想法并写下来。(黑龙江省大庆市直属机关第四小学 关宏莹)

三个儿子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1、会认读6个生字,会写“聪”。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

  理解老爷说的话,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图片、粉红色心形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2、说说平时你妈妈是怎样夸奖你的。

  设计意图:一个轻松的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进入兴奋状态,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次。

  三、学习6个要认的字

  (课件出示6个要认的字)

  1、个别读。

  (评读)

  2、齐读。

  3、开火车读。

  4、你是怎样记这些字的?

  5、男女比赛读词语。

  设计意图: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要认的字,为更好地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垫定了基础。

  四、学习课文和学写“聪”字

  1、小组合作学习1~6段:

  (课件出示如下教学要求)

  ⑴小组齐读1~6段。

  ⑵用“-----”画出几位妈妈夸自己孩子的话。

  ⑶再读读妈妈夸自己孩子的句子,比一比谁读得最像。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合作学习的条件下,博采众长,吸取别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新课程下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体现。

  2、学读第一位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第一位妈妈的话)

  ⑴指名读。

  (评读)

  ⑵挑战读。

  ⑶全班读。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把自己转化成妈妈的角色,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然后再挑战读,提供练习提高的空间。

  3、用“既……又……”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一方面将练习贯彻在课堂中,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写“聪”字。

  (件出示‘聪’字的田字结构。)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每节课都让学生写一写,但不要写得太多,根据本节课设计的内容较多,故只选写一个生字。

  5、学读另一位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另一位妈妈的话)

  ⑴指名读。

  (评读)

  ⑵男女比赛读。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由收到放的过程。第一个妈妈的话,老师和学生一起把情感的点点滴滴都挖掘了出来,孩子们也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那么第二个妈妈的话只要稍加点拨,他们就能把妈妈的心情用朗读来表现。学生还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会有更多的收获。

  6、读第三个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第三位妈妈的话)、

  ⑴指名读。

  (评读)

  ⑵全班读。

  7、学习第8段:

  ⑴老师范读。

  ⑵你从哪里感受到水很重,妈妈提着水真的很累?

  ⑶此时此刻,妈妈心里会想些什么?她多么希望……

  设计意图:三次和文本的交流,把三个妈妈做了比较,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反应是多元的。对同样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独特的体验,在不磨灭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是非常必要了。

  8、齐读9、10、11段:

  ⑴回答三个儿子的做法。

  (板书三个儿子的图片)

  ⑵做练习。

  9、分角色朗读12、13段。

  10、共同探究:

  奇怪了,为什么老爷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11、原来,孝敬父母就是提一桶水这么简单:

  原来,孝敬父母就是在妈妈生病的时候,……

  原来,孝敬父母就是当妈妈买了我最爱吃的草莓时……

  原来,孝敬父母就是在妈妈累了一天,静静休息的时候,……

  孝敬父母更是在放学回家的时候说一声……,早上上学的时候说一声……

  小结:

  说得多好呀,我仿佛已经看到了爸爸妈妈那一张张甜蜜的幸福的笑脸。刚才,有一支熟悉的歌曲一直轻轻地在我耳边回荡,现在我听清楚了,听明白了,也听懂了,你们听到了吗?那是……《感恩的心》。

  (播放歌曲)

  设计意图:为了尽快展示出课文中具有人文性的思想,我在这里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通过读书,体验,感悟,然后到了抒发自己想法的境界。这里的想法,主要是指孩子们真实的想法,不是虚假的,空浮的,鼓励说真话,说自己心里想的话,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同时引导学生孝敬父母真的很容易。

  五、讨论交流

  另两个儿子听了老爷爷的话后会怎么说,怎么做?

  (学生回答两个孩子的做法后,板书一个大孝心,将另两个孩子移入心内。)

  设计意图:知错能改也是一个好孩子,通过这样设计,让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也能深切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要成为必须孝顺父母,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孩子。

  六、扩展活动

  读了这篇课文你打算怎么做?有什么话要对自己的妈妈说,请把你想做和想说的写下来,今晚贴在妈妈的床头,给妈妈看。

  (每位学生发一张粉红色心形纸)

  七、作业

  读一篇课外读物《乌鸦爱妈妈》。

  设计意图:一个扩展活动加上一份作业,让学生走出文本,激发孝顺父母的心愿。

三个儿子的教案13

  【课前交流】

  1、请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学校有什么好的地方。

  2、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能在这样好的学校里学习!不过,你们忘记了,你们也是学校的精彩,是学校的骄傲,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初读感知。

  1、直接导入

  师:今天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关于妈妈和儿子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读读课题——《三个儿子》。

  儿子是妈妈的骄傲,思考一下,竖起你的大姆指,谁能用骄傲的语气读!

  (指名读:神气活现的,真像一位骄傲的妈妈,让我们一起读读。)

  2、出示贴图

  师:你们看,我把这三个儿子请来了,有礼貌的孩子们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问:仔细看,有几个儿子呀?(三个儿子)

  接:三个儿子?不对吧!一位老爷爷说:“我可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导:这是怎么回呢?让我们读读课文吧!你会知道得更多!

  3、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读准字音,把生字认会,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学生开始自读,教师检查)

  二、朗读交流,体验阅读

  1、检查字词

  师:生字学会了吗?(学会了)考考你们,看屏幕!(出示生字词)

  (借助班级资源通过演示、举例等方式理解“好嗓子”“既聪明又有力气”等词语。)

  2、入情读句

  (1)默读:

  师:老师呀平时经常夸奖你们,课文中的三个妈妈也在谈论他们的'孩子,她们又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儿子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妈妈评价儿子的话。(默读课文的要求:不能出声、不用手指、不动嘴唇。)

  (2)大声读:

  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展示

  (1)“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板书:有力气)

  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大家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指名生读)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夸奖儿子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心情好,“好”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开心、骄傲、自豪、美滋滋的,对,把这些感觉都带着,再加上动作,同学们,你们都来练一练。)

  师:再请几个“妈妈”来夸夸自己的儿子!

  (2)“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板书:好嗓子)

  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评:是啊,同学们真棒,我们就要这样,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多练习朗读,这样书一定会读得更好听!

  (3)“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板书:不特别)

  师:两个妈妈都在夸奖自己的儿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说,这是为什么呢?(没什么特别不想在人前炫耀儿子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这位妈妈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平淡、平常)

  师:你用朗读来表现吗?(请学生读)

  4、齐读三位妈妈的话。

  三、自主发现,感受真情

  1、过渡:(教师加上表演口述)从井边到家里可远了啦,妈妈们拎着沉甸甸的水桶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用耳听:同学们,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喘气声,晃荡声。)

  用眼看:同学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妈妈流汗,弯腰捶背的样子。)

  (可以指导适当表演一下)

  师:课文的哪一段写了妈妈的辛苦?(第8自然段)

  师:谁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妈妈的辛苦、水桶的沉重?(适当评价指导)

  2、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你们看,他们来了!(播放动画---翻跟头/唱着歌/提水桶)

  说一说:请同学用“一个/一个/另一个”说说这三个儿子的表现。

  (板书:翻跟头/唱着歌/提水桶)

  师:三个儿子,三种表现,你有什么看法?

  (他们三个真的都很棒,有力气、会唱歌、又能干。前两个孩子翻的好,唱得好,如果再能帮妈妈提水,就更好了,因为妈妈现在最需要的是帮助。)

  3、解疑:课文学到这,你知道为什么在老爷爷眼里只看到一个儿子了吧!

  师:原来在老爷爷的眼里,只有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四、拓展练习,深入思考

  1、对话:三个儿子就在我们面前,你想对他三个儿子说点什么?

  2、对话:有没有人想对三个妈妈说点什么的?

  3、你属于第几个儿子,你想对自己说点什么呢?

  4、小结

  孩子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呀,作为子女,从小就要知道孝顺父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各种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关心,这样,这种美德一定会在我的中华大地上传承下去,拥有了这种美德,加上我们的才艺,小朋友们,你一定会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5、回归文本,再读句段。

  师:让我们带着我们的感受,带着我们对父母的真爱,再来读读这些句子。

  五、拓展延伸,走进国学

  1、中华大地上,自古至今都流传着许多孝顺父母的故事,《三字经》当中就有这样的介绍,你知道吗?

  “为人子,方少时。香九龄,能温席。”

  2、回家多读些书,再找找身边的“黄香”,你一定也能成为一个值得父母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孝子!

  六、板书

三个儿子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通过质疑、讨论等方法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人物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人物的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心型贴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孩子们,当你看到你的妈妈累得倒在沙发上睡着了,你会怎么做?

  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三个儿子》这篇课文去学会做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2、教师说:三个妈妈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这时她们的三个儿子迎面跑了过来。同学们想想三个儿子会有什么表现呢?

  3、板书课题。

  二、指导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沉甸甸(diān)胳膊(bo)

  2、理解词语。

  特别: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四、指导阅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2、从书中画出三个妈妈说的话,出声读一读。

  (1)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3)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分组讨论:她们的话分别是什么意思?她们各自用怎样的语气说?

  (从“谁也比不过他”,看出第一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最聪明、最有力气;从“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看出第二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歌声最好听。两位妈妈用夸奖,甚至夸耀的语气说。从“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看出第三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和其他的儿子是—一样的,没有超出一般的。这位妈妈用平常的语气。)

  4、指导读三个妈妈说的话,体会语气。

  采取分组练读、集体赛读的形式。

  五、巩固:分角色有感情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三个妈妈在打水时,怎么说自己的.儿子?

  (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另一个妈妈说:“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接下来发生什么事了?

  二、指导阅读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七自然段,想:主要讲什么?

  (1)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____,三个妈妈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

  (2)你从填上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水桶里的水很满,三个妈妈提着水很吃力。)

  (3)假如是是你拎着这么重的水桶,此时你在想什么?

  (真想有人来帮忙……)

  2、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

  (1)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A、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B、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C、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2)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动词。(跑到、接过、提着走。)

  B、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

  (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

  (3)看到这个孩子的做法,他的妈妈在想什么?一直跟在后边的老爷爷心里在想什么?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说。(他的妈妈在想:我的儿子真是长大了。虽然比不上第一个孩子翻跟头,比不上第二个孩子歌声动听,但是他知道关心妈妈,知道帮助妈妈分担。老爷爷心里在想:只有这个儿子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吃力地拎着水桶,主动地接过水桶。他真是一个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儿子。)

  3、理解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意思。

  三、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很不容易。作为儿女,我们要处处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向课文中的最后一个儿子学习。)

  四、练习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1、分组练习。

  2、指名汇报。

  3、集体评议。

  五、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六、课外拓展阅读

  黄香温席

  在中国的古书上,有“香九龄,能温席”的记载。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9岁的小黄香就是这样孝敬父亲,人称温席的黄香,天下无双。他长大以后,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三个儿子的教案15

  【教材简析】

  《三个儿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是一个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在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课文内容浅显,语言通俗,人物对话较多。

  【设计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学者宠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要力图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促其在自主、自读、自悟中自得,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设计特色】

  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对话沟通,促进发展。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字。

  (知识与能力)

  2、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过程与方法)

  3、欣赏课文的内容,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敬父母。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情感,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课件。

  2、多方面收集有关父母疼爱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及反面的材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6个新字、会写4个生字。

  2、读通、读熟课文,感知大意。

  二、教学过程

  1、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⑴ 看到几个儿子?

  (出示课件:三个儿子)

  ⑵ 出示老爷爷说的话: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⑶ 设疑:

  明明三个儿子,老爷爷怎么说一个儿子呢?

  ⑷ 揭题:

  23 三个儿子。

  (齐读课题,指导轻声)

  设计意图:质疑问题是儿童的天性,它好像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在疑的驱使下,儿童会主动产生学习的意愿,并渴望及时解疑,学生会自觉而积极地投入学习,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2、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⑴ 学生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⑵ 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⑶ 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①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②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③ 三个妈妈拎着水桶回家去。

  ④ 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⑤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⑷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⑸ 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内心的自豪感、自尊感,这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这一环节,虽然只是简单的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记住这些字的,但孩子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能增强学生进行表达交流的自信心和勇气。

  ⑹ 游戏检查识字:

  ① 开火车认读。

  ② 听音举卡片。

  ③ 送生字回家。

  ⑺ 推荐小组成员分段读课文。正音。

  ⑻ 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有问题要考考大家吗?

  学生自由提问题,简单的可当堂点拨。

  设计意图:你有什么问题考考大家?这是一个思维难度较大、有多种结论的开放性问题。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自己也能当老师,学生的积极性就高了。这个小环节花时不多,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示,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生字书写,示范指导:

  ⑴ 出示我会写中的拎、甸、桶、停四个单字。

  ⑵ 学生观察生字,说说最难些的是什么字,每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

  ⑶ 教师范写重点字。如:拎字的右边不要写成今。

  ⑷ 学生练写,共同评议,展示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突出难字的学习,给学生充分写字的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让他们明确认真写字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巩固字词,会写聪、胳膊、晃荡;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道理。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⑴ 复习生字词语,学写胳膊、晃荡。

  ⑵ 真诚地表扬:你们可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会认了,还能把字写得这么漂亮,真了不起!

  ⑶ 小朋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 ,那你们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呢?

  (学生自由表达)

  ⑷ 你能学着当当妈妈吗?说什么,是怎么样的`表情和动作呢?

  (学生自由表演)

  ⑸ 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设计意图:在复习生字词的时候,利用老师真诚的表扬,能让学生联系生活,回忆妈妈的夸奖,为后面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孩子们表达真实感情的需要。同时,在讲述妈妈的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孩子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现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2、自读自悟,体验阅读:

  ⑴ 三个妈妈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请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⑵ 把自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⑶ 交流:

  把自己找到的三个妈妈的话读给大家听。

  ⑷ 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

  (学生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四人小组是一个学习的小天地,也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现的好地方,把自己最好的读出来,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的进步。同时,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博采众长,吸取别人的经验能让自己迅速成长。

  3、朗读交流,感受乐趣:

  ⑴ 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⑵ 第一个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①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

  ② 采访刚才读的同学: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③ 交流提高:

  有这样的儿子可真是让人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

  (学生练读)

  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

  (同桌相互读这句话)

  ⑶ 第二个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① 第二个妈妈是否也骄傲、自豪呢?谁来读读。

  (指名学生朗读)

  ② 朗读、评价。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

  (适当点拨,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③ 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设计意图 :在第一个妈妈的练习朗读时,学生已经初步明确了怎么样才能读出感情,读出味儿。所以在读第二个妈妈的话时,就只需要稍作点拨就行了。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会有更多的收获。

  ⑷ 第三个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说很么特别的地方。)

  ① 第三个妈妈也像前两位妈妈一样吗?这是为什么呀?

  (课件出示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② 这你从她的话里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

  (谦虚,不炫耀,朴实等)

  ③ 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读给同桌听听看。

  设计意图: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思考,并在小组交流、师生互动、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情地学习朗读,发展语感,同时在思想和情感方面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

  4、自主发现,升华主题:

  ⑴ 妈妈心目中的儿子:

  聪明能干。

  (板书 聪 指导看字形)

  ⑵ 听师范读第8自然段:

  ① 让学生用耳听,你仿佛听到什么?

  (妈妈喘气声,水晃荡声等)

  ② 让学生用眼看,你仿佛看到什么?

  (妈妈流汗,弯着腰很累的样子)

  ③ 让学生用心体会用口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设计意图:聪是本课要求写的字,此时的书写指导很巧妙地与理解课文连在了一起,既让学生能记牢这个字,了解这个字的意思,同时也明白了水很沉,为下文的学习作好辅垫。

  ⑶ 面对如此沉甸甸的水桶,不同的儿子有不同的做法,老爷爷看见了,怎么说的呢?

  (自己找伙伴合作表演,三个儿子,三个妈妈,一个老爷爷。)

  ⑷ 随即采访老爷爷:明明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⑸ 全班参与讨论。

  (提炼出中心: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⑹ 练习:

  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设计意图 :给课文补上空白,进行了一个拓展练习,同桌两个人续编对话,让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也能深切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要成为必须孝顺父母,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孩子。

  5、回顾课文,拓展提高:

  ⑴ (出示课件:人物图)瞧,妈妈、儿子、老爷爷都站在我们面前,你最想对谁说,说什么呢?

  ⑵ 你觉得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

  设计意图 :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这一环节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

  ⑶ 为人子,方少时,古时候有一个小黄香,他就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讲述黄香孝亲的故事。

  设计意图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这个小故事作为一个生长点,引发学生去搜集有关的诗词故事,把学生的视野一下子由课内引向课外,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三个儿子的教案】相关文章:

《三个儿子》教案07-19

三个儿子教案01-13

《三个儿子》 教案03-08

关于《三个儿子》的教案03-05

三个儿子优秀的教案03-07

【精选】三个儿子教案4篇04-13

三个儿子教案五篇04-14

精选三个儿子教案6篇04-16

《三个儿子》教案15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