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的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折线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折线的教案1
学情分析
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格式和作用。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格式和作用,会根据条形和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有关的问题。
2.能掌握绘制条形和折线统计图的方法,能独立绘制条形和折线统计图。
导学策略
导学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自制投影片、小黑板
导学流程设计:
教师预设
学 生活动
一.揭题。
二.展开
1.投影出示P63练习第1题的统计表。
先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再回答表后问题。
(1)20xx年与1991年相比,哪些行业的人数增加了?哪些行业的人数减少了?
(2)20xx年与1991年相比,哪个行业的人数增加最多?哪个行业的人数减少最多?
(3)结合这个地区的总人口是增加还是减少?写理由。
2.尝试画条形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完成下图(第2题)。
投影出示P63练习四第2题。
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请学生说说是画什么统计图?
(1)学生自己试一试,完成统计图。
(2)学生交流互评。
(3)教师小结。
三.巩固
练习基本练习题
四.总结
五.作业
折线的教案2
教学内容:
P77——79统计练习十三2—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使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综合练习
1、出示P77第2题
(1)学生看图后独立思考:1999年哪种电话的用户多?20xx呢?
(2)哪种电话用户的增长速度快一些?你是怎么判断的?(从折线的走势上来判断;计算每种电话用户20xx年与1999年的差,进一步检验作出的判断是否正确)
(3)看这这张统计图,你还想到什么?学生交流。
2、我国的经济在持续稳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出示第3题。
(1)这张图统计的是什么?
(2)拥有电话的家庭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快?计算机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说说自己判断的方法。
(3)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中,你还能想到什么?
三、联系生活应用统计知识
1、完成P78第4题引导学生看懂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学生独立完成后和同学交流。(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仙花根的生长速度要快一些。而芽的生长速度之所以比根慢,主要是因为开始发芽的时间比较晚。但从第8天起芽的生长速度就和根大体上是相当的)我们在农学院里也有自己的盆栽植物,请你也来做个小科学家,坚持观察一种植物,并做好记载。
2、完成P78第5题逐题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两条折线中相应点的关系进行判断。
3、独立完成P79第6题,
(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图例
(2)交流,互相评价,进一步掌握绘制的方法和技巧。
(3)讨论交流问题。结合“为什么气温变化正好相反?”一道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再交流说说理由。
四、全课总结
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小结所学的知识。
折线的教案3
一、课题:
折线统计图。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8~109页以及练习十九第1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弄清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六、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学习。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到什么地方玩?那你们去过科技馆吗?多去参观科技展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科技馆的工作人员想了解1998~20xx年昆明市中小学生参加科技展的人数情况,于是做了一份统计图。
出示条形统计图。
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
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二)、探究新知
1、为了更明显的看出各年参观科技馆的人数增减情况,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
出示折线统计图(板书标题:折线统计图)
说一说它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
统计图上的各点又表示什么意思?
2、分析折线统计图
小组讨论:(1)、中小学生参加科技展的人数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
(2)、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师带领学生从点和线两方面分析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问:在折线统计图中我们是用什么来表示数据?(板书: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我们明明用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它却叫做折线统计图你,说明这些线段中肯定藏着一些奥秘。
师问: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里面的各条线段,它们有什么作用?
(板书: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3、出示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请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最后师再带领学生小结。
4、生活中很多方面都会用到折线统计图,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见过什么地方用到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起来说。
(三)、巩固应用
练习十九第1题
先观察折线统计图,再说一说从中获得哪些信息,最后完成问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作业
课本115页第6题 九、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 点 数量的多少 线 数量的增减变化
上升——增加 水平——不变 下降——减少
九、课后反思:
略
折线的教案4
组织学生认真观察、比较上面两种统计图,思考:
(1)折线统计图是怎样来表示具体数量的?
(2)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哪些异同?
(3)你发现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比较、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2.汇报。
预设
生1:我们组认为它们的相同点是都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不同点是画法不同。
生2:我们组补充一个相同点,它们都有横轴和纵轴。横轴都表示年份,纵轴都表示参赛队伍的支数;这两种统计图都是对20xx~20xx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支数的统计,所以无论哪种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每年的参赛队伍支数。
生3:我们组认为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来表示数量的,而折线统计图是用点来表示数量的,这是它们的不同点。
生4:折线统计图中的点都用线段连起来就能知道20xx~20xx年参赛队伍支数的变化情况。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这两种统计图有许多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那么你们认为这两种统计图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预设
生1: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来表示数量的,折线统计图是用点来表示数量的。
生2:折线统计图用线段将各点连接起来,而条形统计图不需要。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么通过这幅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什么呢?
生:与条形统计图一样,可以清楚地看出每年的参赛队伍支数,另外折线统计图还可以清楚地看出参赛队伍支数的变化情况。
3.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同之处是都能看出数量的多少;不同之处是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这就是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通过折线的起伏变化可以显示出数量之间的变化。
4.分析预测。
这幅折线统计图显示的参赛队伍支数大体上呈上升趋势,你有什么感想?同学们能根据这幅折线统计图预测一下20xx年会有多少支队伍来参赛吗?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两种统计图并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很清楚地看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这样不仅沟通了两者在反映数量变化趋势上的不同,还显示了折线统计图的直观性与便捷性。
5.动手绘制,阅读思考。
(1)绘制折线统计图。(出示课堂活动卡)
①想象一下陈东0~10岁的身高情况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大概是怎样的。
②想一想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应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要注意些什么。
③让学生在准备好的格子图上独立绘制,教师巡视指导。
④反馈交流,纠正问题。
(2)阅读思考,引导学生从绘制好的折线统计图中找一找、填一填。
①陈东从( )岁到( )岁时长得最快,长了( )厘米。
②陈东身高115厘米时是( )岁。
③陈东11岁时身高可能是多少厘米?12岁呢?
④陈东的身高会一直这样增长下去吗?
设计意图:利用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时,既要考虑变化趋势,又要考虑实际情况。要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学习数学才有价值。
⊙应用反馈
我们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今天我们又新认识了折线统计图,请同学们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判断下面几组数据,什么情况下选用条形统计图合适,什么情况下选用折线统计图合适。
(1)小明每年体重的变化情况。( )
(2)我们学校各班男、女生的人数情况。( )
(3)小兰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 )
(4)图书馆各类图书的数量情况。( )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哪些本领?
⊙布置作业
教材105页“做一做”
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折线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机器人吗?同学们可以自己制作,锻炼动手能力。我们了解到xx~xx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参赛队伍的参赛队伍支数情况,于是做了一份统计图。出示条形统计图。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二)探究新知
1、为了更明显的看出各年参观科技馆的人数增减情况,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
出示折线统计图(板书标题:折线统计图)
说一说它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
统计图上的各点又表示什么意思?
2、分析折线统计图
小组讨论:
(1)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
(2)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师带领学生从点和线两方面分析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问:在折线统计图中我们是用什么来表示数据?(板书: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我们明明用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它却叫做折线统计图你,说明这些线段中肯定藏着一些奥秘。
师问: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里面的各条线段,它们有什么作用?
(板书: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3、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下面是一个小组调查的xx—xx年上海出生人口和。小组讨论:如果要看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变化情况,该怎么办?
分别出示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4、提问:请比较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变化情况。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比较呢?
(1)出示复式折线统计图,指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标题和图例在制图中一定要有。
(2)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与什么不同?
复式折现统计图可以更方便的分析两个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5、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说说上海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吗?
(2)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结合全国xx—xx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表,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吗?(如下表)
年份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出生人口数/万人
1708
1652
1604
1598
1621
1589
1599
1612
1619
1596
死亡人口数/万人
821
823
827
835
851
895
916
938
942
953
三、知识巩固
1、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见如下统计图。
(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1、2月份气温最低,从3月份气温上升,5~8月份气温最高,从8月份开始,气温下降。
(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7~10之间,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
这种植物在甲地种植比较合适。
2、陈明每年生日时都测量体重。下图是他8~14岁之间测量的体重与全国同龄男生标准体重对比的统计图。
(1)陈明的体重在哪一年比上一年增长的幅度最大?
14岁比13岁增长的幅度最大。
(2)说一说陈明的体重与标准体重比变化的情况。
四、课堂小结
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弄清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折线的教案6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4~96页。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运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
2、引导同学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战略,发展统计意识。
3、使同学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迁移感知
出示数据。
4月10日:27℃;4月12日:15℃;4月14日:12℃;4月16日:21℃;4月18日:25℃;4月20日:26℃。
谈话:这是老师收集的近期南京地区最高气温的.数据。像老师这样整理数据的方法好吗?你想怎样整理这些数据?(根据同学的回答,相机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提问: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出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统计表更清楚,更有条理;条形统计图更形象直观。)
谈话: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用什么方式来表示气温变化的情况呢?我们到“金陵气象”网站去看一看吧!
登陆“金陵气象”网页,检查有关气象信息。(网页上有大量反映天气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提问:看了这个网页,你发现了些什么?
指出:人们通常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气温的变化情况。(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
出示网页中反映南京地区近期最高气温情况的折线统计图:
谈话:这个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它表达了哪些信息呢?我们先听一听气象播报员是如何介绍近期天气变化情况的。
课件播放:气象播报员依据统计图介绍南京地区近期最高气温情况。(配音: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登陆“金陵气象”,据“南京近期最高气温统计图”显示,南京近期气温变化较大,4月10日最高气温为27摄氏度,14日最高温度仅为12摄氏度。5天时间,最高温度降幅达15度。从4月16日起,天气转晴,气温再度上升。“金陵气象”提醒各位适时增减衣物,防止气温变化引发疾病。)
提问:你了解了哪些信息?(这几天的气温变化很大。)
追问:你是通过什么了解到这几天气温变化很大的?(从气象播报员的提示中知道的;从统计图中也可以看出来。)
二、情境延续,读图感悟
1、读懂图意。
谈话:看来折线统计图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这个折线统计图吗?请同学们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是由哪几局部组成的,它是怎样表示数据信息的。
同学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着重引导同学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结构、描述数据的方法等)。
提问:表示4月12日最高气温的点在哪里?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摄氏度?4月18日呢?
2、数据分析。
谈话: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身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出示问题:
(1)每几天记录一次最高气温?
(2)哪天最高气温最高?哪天最高气温最低?
(3)最高气温上升得最快的是哪天到哪天?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让同学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
3、小结。
讨论:人们在表示气温变化情况时,为什么选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不只能够看出每一天的最高温度,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一段时间里气温的变化情况。)
三、联系生活,再度感悟
1、出示本周南京地区最高气温折线统计图。(星期日:24℃;星期一:25℃;星期二:25℃;星期三:22℃;星期四:24℃;星期五:23℃;星期六:26℃。图略。)
提问: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谈话:假如你是气象播报员,你想怎样向大家介绍一周的天气变化情况呢?
2、介绍生活中的折线图。
提问:你还在哪儿见过折线图?
展示课前收集的折线图(略),让同学说一说每个统计图所表示内容,以和从图中能了解到的信息。
四、结合活动,动手制图
谈话:认识了这么多折线统计图,想不想自身动手制作一个折线统计图呢?
1、制作统计图。
师:课前我们收集了跳绳的数据,你能根据统计表(某同学在1分、2分、3分、4分时跳绳个数统计表)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
出示统计图(没有描点),教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
同学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让同学说一说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2、数据分析。
提问: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从图上看,这位同学跳绳的速度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追问:为什么跳绳的速度越来越慢?
五、实践运用,课外延伸
1、提问: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2、出示:南京市xxxx~xxxx年私家车数量情况统计图。(图略)
要求同学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题略),并组织全班交流。
完成练习后,提问:看了这幅统计图,你想到了什么?
3、出示:南京市xxxx~xxxx年空气轻度以上污染天数情况统计图(图略)。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同时出示上面的两个统计图,提问:面对快速增加的私家车和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你想到了什么?
4、谈话:课前老师要同学们收集自身从一至四年级的身高与体重的有关数据,都收集了吗?你能根据这些数据制作自身的身高或体重变化情况统计图吗?
同学活动,教师参与。
出示:中国儿童规范身高、体重对照表(略)。
谈话:和规范身高、体重相比,你认为自身的身高和体重怎么样?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出示:某地区新增肥胖儿童数量统计图(略)。
谈话:课前老师还收集到这样一幅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自身去查阅有关资料,对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
折线的教案7
教学要求
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了解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2.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教师指出,从条形统计图里只是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不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二、新授
1.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折线统计图。教师指出:这种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上面内容,教师指着图说明。)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提问: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其特点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回答:相同的地方都是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不同的地方,条形统计图表示多少的是用直条的长短,折线统计图是根据数量的多少在图中描出各个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成折线。
因此,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从折线的起伏,清楚直观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教学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1)教学例3。
出示例3:(课本第62页)
理解题意后,教师提问:
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哪些相同的地方?(都是先确定水平射线的长度和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的高度;都是用
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都要写统计图的标题;注明制图日期和单位。)
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条形统计图要画直条,折线统计图先根据数量描点,并依次把相邻两点连接成一条折线,再在各点旁注明数字。)
学生弄清楚上面的问题后,教师介绍具体制法。
①描点。
教师先描一月2C的一个点,再指名学生在黑板上试着描点。
②连线。
教师指导学生顺次连线。并提醒要写上标题、单位和制图时间。
今天我们学习了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谁能说说,制作折线统计图和制作条形统计图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三、巩固
四、全课(略)
折线的教案8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统计知识的教学,是小学阶段统计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的社会中,数据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我们不得不重视它的发展趋势。统计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绘制图表,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通过数据的整理培养学生的归类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统计意识。
学情分析:
在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单式和复式)统计表和(单式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本课在此基础上又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之外,更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这一课时的学习将为上述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2、通过对比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利用迁移让学生经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教学难点:
感悟并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法学法:
1、教法:多媒体教学法。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学法
2、学法:自主观察思考。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永嘉的有很多美丽的景点,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龙湾潭。示龙湾潭图片,不仅景色优美,而且刺激好玩,吸引了很多人们前去游玩。
二、对比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折线的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在中国,自20xx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20xx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20xx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
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
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三、探索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
(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教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20xx-2011年)。
教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教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相同吗?(学生回答相同)
教师: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教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折线的教案10
活动准备:
1、 每个幼儿有一盒水彩笔。
2、 有折线图案的栅栏。
活动目标
1、幼儿进行画折线的训练,使幼儿的手部运动灵活。
2、引导幼儿尝试大胆、随意地绘画,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3、培养幼儿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态。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认识水彩笔。
今天我们要交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做——水彩笔(让幼儿齐声复述一遍),它幼儿许多种颜色,可以画出不同颜色的画。画画的时候,要用右手,也就是拿勺子的这只手握笔,握笔的时候,要用大拇指和中指夹住、食指按住它。请小朋友跟老师一样拿笔,比比看,谁拿得对。
教师巡回走动示范,让幼儿看清楚如何握笔,同时纠正他们不正确的握笔方法。
2、 教师启发幼儿根据儿歌大胆随意地画,同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坐姿和握笔方法。
1)、教授儿歌:
上山、下山、上山、下山 小白兔翻过了一座座大山
向下、向上、向下、向上 汽车下山又上山
一上、一下、一上、一下 洒水车救火车开下山冈
一下、一上、一下、一上 公共汽车开上山来
向右、向左、向右、向左 小兔子转进山窝窝
一右、一左、一右、一左 小海龟爬上沙滩找不着窝
2)、幼儿在画面上作画,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已开始涂画的幼儿,鼓励没动笔的幼儿开始画,同时注意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坐姿和握笔方法。
3、教师评价总结,结束活动。
教师请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表扬。
折线的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明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差距和变化趋势。并借助此情景让学生认识了解什么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自然增长数和人口负增长这些专业词语。
(2)、技能目标——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在提供的表格中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绘完整。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人口老龄化情景教学以及联系设计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并关注国情,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
经历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以及分析、判断、推理的过程。
学习难点:
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及其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先后认识了那几种统计图?
生: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师:条形统计图中你认识了哪几种?
师:如果把我们所学的相关知识梳理一下,这个位置可能是什么?(师指ppt)
生:单式折线统计图
师:如果有单式折线统计图,它与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它自身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带着这些疑问我们继续今天的学习。
二、合作学习
探索新知
师:同学们喜欢看摄影展吗?
(喜欢)老师也特别的喜欢,有一组图片深深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们一起看……这些图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关于……(老人)
师:因为我们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次摄影展的主题就是关于老年人。你知道什么是人口老龄化吗?
生: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7/100
师: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因素有哪些呢?
生: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
师:我们怎么知道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数据变化呢?
生:做调查
师:上海的小朋友就搜集到了一些数据并把它们进行了整理,(PPT)你认识这两幅图吗?(板书:搜集
整理)
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师:这两幅图有什么异同之处呢?
生:看标题知内容不同
生:出生人口数增长幅度大
死亡人口数增长幅度小
生: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都呈上升趋势
生:两幅图的横轴和纵轴相同
师:你能观图快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吗?
20xx年上海的出生人口数是多少?20xx年上海的死亡人口数是多少?(这两问题学生很快都回答出来而且答案一致)
哪一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差距最大?(学生回答的慢也不一致)
师:怎么不一致了呢?这个问题你回答起来有什么感觉?
生:需要上看一眼下看一下对比数据,有些麻烦。(引起认识上的困难,引导学生寻找方法)
师:有什么解决办法让我们看起来简便吗?
生:可以合并
师:以前有过这样的学习经验吗?通过回忆旧知探索新知找出类似的方法叫做类推。它满足合并的条件吗?
生:满足,横轴和纵轴一样
师:同学们会自己合并吗?请同学们同位合作,一个同学负责收集原始数据,一位同学负责画图。
同位合作画图
选择有代表性的三幅图进行展示
A没有标题
师:你有什么建议吗?
B没有图例
师:你能看清楚这幅图表示的信息吗?
生:缺少图例
师:如果想要清楚的表示两种不同的信息,我们该如何选择图例呢?
生:用不同线段区分
生:用不同的颜色区分
C
出示一幅完整的统计图
有标题
有图例
师总结:我们合并出的这幅图就叫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PPT演示)若想画一幅完整的统计图我们首先标题完整
标清图例……
师:现在再看哪一年的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差距最大?(20xx年)你有什么感觉?(方便,快)
师:(出示复式
和两幅单式)那对比一下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生:便于比较两组数据
师总结并板书:并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差距和变化趋势
师:仔细观图,你能回答这几个问题吗?(PPT)
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发言卡的方式讨论
小组汇报
全班交流
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整体都呈上升趋势
出生人口数上升明显,死亡人口数上升不明显
从部分看有时上升有时下降,数据是不稳定的
每年的出生人口数都小于死亡人口数
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数据差距逐渐缩小
师:从专业的角度讲,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差距叫做人口自然增长数,图中出生人口数比死亡人口数少时,这是人口负增长现象,所以上海的老龄化现象尤为严重,从19世纪70年代末就已经出现人口老龄化了。
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发现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差距越来越小,这样的信息我们在单式折线统计图中能发现吗?
师:所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就是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差距和变化趋势(板书邮电,再次强化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再结合全国的数据统计表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生:差距都是越来越小
师:那我们预测一下未来几十年中,我们全国也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现象。
通过分析判断
推断结论(板书)我们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达到未雨绸缪。(回顾整个制作到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图预测未来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
收获提升
师:关于复试折线统计图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啊?
1,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服务与我们的生产,方便我们的生活。
2.标题可能是什么,会分析。
如果你是商场经理你有什么打算?
少进日产或不进日产的,发扬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谈收获
实践作业
把自己的语数英成绩做成复试折线统计图,方便今后的学习。
折线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根据实际问题,利用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相应的数据,进一步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并能提高统计图的分析能力。
2.通过观察、交流、辨析,迁移等活动,学生能选择适当的方式整理和描述数据,能建设解释统计的结果或进行简单的预测。
3. 创设多种练习情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过程与方法】
1.在整理复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2.经历统计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合理的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合理利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
能熟练、正确地运用折线统计图进行统计。
教学用具准备:
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近视是困扰我们同学的眼科疾病,在班级中有近视的同学有多少?
[说明] :此情境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关,可以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探究新知
小丁丁读几年级时,班里患近视的同学最多?一共有几人?
小丁丁读几年级时,班里患近视的同学最少?一共有几人?
小丁丁读几年级至几年级时,班里患近视的同学人数大幅上升?
小丁丁读几年级至几年级时,班里患近视的.同学人数没有变化?
小结:通过统计你得到哪些信息?怎么保护我们的双眼?
[说明] :通过小结,让学生警觉视力随着年级的提高而下降了,并分享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以及保护视力的方法,做到学习和保护视力两不误。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三、巩固练习
(1)讨论复习画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2)画出折线统计图
(3)回答问题
a、小亚和小巧这段时间最高体温分别是多少度?
b、根据小巧和小亚的体温,你认为她俩这一天的身体健康吗?
c、你从以上图表中还获得哪些信息?
[说明] :通过巩固练习,再一次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折线的教案13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五年级P104~105的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
我所上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五年级《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认识的一种新的统计图。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一方面在于让学生充分感知折线统计图的2个特点:一是可以用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二是还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另一方面是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获得分析数据和进行合理推测的初步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
2、会看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量变化情况,并能做简单分析和预测。
3、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作用。知道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更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4、进一步渗透统计的思想,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1、会看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量变化情况,并能做简单分析。
2、通过观察和比较,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
师:前段时间我们泗泾二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读书节的活动,老师了解到我1
们学校的李丽同学是一个喜欢看书的孩子,下面是有关于她这几年藏书数量的一些数据。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李丽同学20xx年——20xx年的藏书数量情况:20xx年40册,20xx年55册,20xx年55册,20xx年45册,20xx年80册,20xx年90册。
师: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能将这些信息更清楚,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用统计表(课件演示)、还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
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师:仔细观察这张条形统计图,它由哪些要素组成?(有标题、横轴、纵轴、项目名称、数据刻度、单位、直条)
师: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你又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你是怎么直观地知道20xx年的藏书量最多的?
师:对啊,条形统计图是通过直条的高低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这也是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教师板书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数量的变化情况。
师:除去关注数量多少以外,老师还想知道这几年李丽同学藏书的数量总体是怎么变化的?谁来说一说
(藏书的数量越来越多了。)
师:是啊,给我们的总体印象确实是藏书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同学们再仔细地看一看,每一年的变化情况一样吗?
(不一样。)
师:你能用手指的动作比划出每一次的变化情况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试着比划出每一次的变化情况,请一位同学演示。师:让我们一起来比划一下。
(全班一边比划,一边描述:从40册到55册,再到55册,接着到45册,又到80册,再到90册。)
师:用手指比划变化情况,你感觉怎样?(有意思,好玩)
师:猜想一下,如果老师将我们刚才用手指比划的过程画出来,会是什么样2
子呢?大家可以闭上眼睛先想象一下,睁开眼睛看看屏幕,是否和你的想象一样呢?
师:原来,我们画出了一条有起有伏的折线啊!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出示折线统计图。
师:你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我们把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引导质疑,激发兴趣。
师: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共同点呢?除了这些,你还想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哪些知识?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齐走进折线统计图,去研究它。 3.在问题解决中感悟点的含义。
师:在这张统计图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仔细观察,你们有信心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横轴表示什么?(年份)纵轴表示什么?(藏书的册数)
每一大格表示多少册?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册?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2)李丽20xx年的藏书册数是多少?
师:你是怎么找的.?(先在横轴找到20xx年,再找到20xx年与折线的交点,最后找到这个交点的纵轴刻度就是20xx年的藏书册数)。
师:谁能根据老师这边的提示,再来说说你找的过程。
(先在横轴找到20xx年,再找到20xx年与折线的交点,最后找到这个交点的纵轴刻度就是20xx年的藏书册数。)
师:再找出20xx年的藏书册数。(20xx年的藏书册数是90册。)
(3)李丽哪一年的藏书数量最多,是多少册?哪一年的藏书数量最少,是多少册?
(20xx年的藏书量最少,是40册;20xx年的藏书量最多,是90册。)师:你是怎么找的?
(先找到最高的点,再找到这个点在横轴的年份就是藏书量最多的年份,最后找到这个点的纵轴刻度就是最多的藏书册数。同样,先找到最低的点)
师:看来,通过看点的高低就可以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与少。所以,折线统计图中点的高低就决定了——(数量的多少。)
4.小组合作探究“折线”的含义
师:折线统计图中的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那么点和点之间的折线又表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来好好研究这些折线?
师:先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用手势比划着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几条折线?(5条。)
师:这5条折线都一样吗?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又能反映出什么呢?让我们先从倾斜方向研究起。接下来请大家带着老师给的2个问题进行思考。课件出示问题:
①根据折线的倾斜方向,把这些折线分成了哪几种情况?②这几种情况分别反映了什么?
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的思考结果,我们全班一起来交流一下。 ①可以把折线分成3种:上升的,下降的,平的
②折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折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线段平平的表示数量不变。(板书)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找到有3条折线是上升的,那同样都是上升,李丽()年到()年的藏书数量增长的幅度最大呢?
(20xx年到20xx年增长幅度最大。)
师: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找的?(我是算出相邻两年之间的藏书数量的相差数来判断的)
师:有不是用算的方法找出的吗?
(20xx年到20xx年的这条折线最长,并且倾斜得最厉害,说明增长幅度最大。)
师:那李丽()年到()年的藏书数量增长的幅度最小呢?(20xx年到20xx年)
师生总结:在数学中,像这样很陡的上升称为——大幅上升
把这样很平缓的上升称为——缓慢上升
师:跟着老师,我们一起用手势比划一下大幅上升,缓慢上升。师:那谁再来比划一下大幅下降和缓慢下降?(生演示)
师:老师把刚才我们所接触到的这些折线进行了罗列,他们分别是?(5种折线)
师:在这些折线里,有的比较陡,有的比较平缓,有的是平平的,当折线越陡时,数量变化得就越怎么样呢?你有什么发现?
(折线越陡,数量变化得越大。)(板书)
师生总结: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我们发现折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折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折线平平的,表示数量没有变化。折线越陡,变化越大。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那在折线统计图中,我们是通过什么来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的呢?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看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板书)
5.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师:刚才我们仔细地研究了李丽20xx——20xx年藏书数量情况的折线统计图,并知道了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的升降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那么在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折线统计图?师:仔细观察这些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你有什么发现?仔细观察这些折线统计图横轴上的数据,看看它们都表示什么?
师生总结:折线统计图通常是用来统计随着时间或次序逐渐发生变化的同一个统计量的统计图。
三、数据分析,实践应用:
1.基本题:P49页书上题目。
接下来,让我们来做一组基本练习,看看大家对刚才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怎样?
2.应用练习:区分在什么实际情况下使用条形与折线统计图。
下面,让我们进入商店的电器销售区去看看,小明是个有心的孩子,他搜集了这个商店2月份部分电器的销售数据。(出示统计表)
根据这组数据,小明制成了一张条形线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你觉得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先选,选完之后,让学生讨论下)
师:那么你觉得电器商场里怎样的一组数据才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进行统计呢?
总结:统计同一种商品随着时间销售量发生变化时,一般用折线统计图。师:老师根据这个商场1—6月份空调销售数据,制成了一张折线统计图。师:根据图上折线的走势,你能合理地预测下7月份空调的销售数据吗?师:为什么这么预测?
总结:看来,我们还可以通过折线统计图上折线的走势,合理地进行预测。师:根据这张折线统计图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假如你是这个电器销售区的老板,你会怎么做?(搞促销,多进货)师生总结:我们的数学来源于生活,但更重要的是要让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才能体现出数学的价值。
3.师:你能说一说,折线统计图和以前所学的条形统计图究竟有什么不同呢?生讨论
师生总结: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但条形统计图中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点表示数量的多少,但关键的是折线统计图中折线的升降还能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这是条形统计图所没有的特点,也是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所在。
师:那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我们什么时候选择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数据呢?
师:表示数量的变化选择使用折线统计图,而只要表示数量的多少我们就选择使用?
(条形统计图)
师生总结:以后在进行数据统计时,我们就得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统6
计图。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可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吗?
教后反思: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一课是小学阶段统计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该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对基本的统计过程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有一定的体验的基础上学习折线统计图,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同时更重要的是了解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在自己的几次试教过程中,通过不断地磨课,我觉得自己有以下3点在基于课标的课堂行为改进方面是做得比较成功的:
1、教学中对教学素材的重组。
新的教材观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潜心“走进教材”,又要善于“走出教材”。如果学习素材过难,学生就会有畏难情绪;而学习素材过于简单,学生又会毫无兴趣。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一课教材提供的范例有些细节部分学生在理解上会存在一些困难(如例题折线统计图中的上升幅度最大的折线,学生很难把2条折线都找出来。而且这2条上升幅度最大的折线跟其他几条上升折线的倾斜度也比较接近,学生不大容易分辨)。因此通过第一次试教之后,我对教学素材进行了优化重组: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学校中举办的“读书节”,其中一名学生近几年来的藏书数量来贯穿整个教学。学生对数量的上升、下降、保持不变有着深刻的感受,这也为学生突破折线的作用这一难点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可能。把原本教材上的例题,选取了其中的一部分题目放在了本节课的练习部分,教学效果较好。
2.教学中教师要扶、放有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由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自己建构知识的体系。”
对照试教前后的教学设计,第一次试教时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处理老师主导的太多,学生被动地、按部就班地学习新知。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老师先让学生用手比划出每一次的变化情况,再让学生们想象,最后以动态的形式呈现折线统计图。这样的设计使得折线统计图的形成润物无声,水到渠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了突破重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我又将感知折线统计图的过程分为三个层次:
1.通过认识点,让学生知道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
2.让学生将折线根据倾斜方向进行分类,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3.引导学生思考:表示数量增加的折线中,又有着怎样的不同,让学生自主体会缓慢上升、大幅上升以及缓慢下降、大幅下降的特点,并在学生的交流中自然过渡到:折线越陡,数量变化越大。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把问题逐步引向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的认识、自己去完善片面的认识。从教学实践来看,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及组织学生深入学习的效果远比教师一厢情愿地牵着学生鼻子走效果好很多,这样最大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注重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意识及能力。
本节课的巩固练习部分,我设计了3个层层递进的练习,通过这3个练习,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数学数据分析的意识和能力。第一道题是引用教材上例题稍作改编的基本题,看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第2题采用了选择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本质。第3道题是在第二道题目的基础上设计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折线的整体走势,对后面未知的数据进行合理地预测。让学生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还有预测的功能。本节课的练习不是光看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而是在解决这种基本题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看折线统计图主动获取信息并进行合理分析,预测的能力。并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以下不足方面:
1.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组成要素的理解有偏差,如果研究的深入一些的话,条形统计图中的直条以及折线统计图中的点和折线应该也要算作组成要素。而我在教学的时候,照搬教参,缺乏深入思考。
2.因为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情况不是特别熟悉,所以在课堂上对后进生缺少关注,大部分的问题都是一些优等生在回应我。这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要予以重视和改正,让自己的数学课堂能够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来,能够关注到每个孩子的发展。
折线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根据需要收集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的制作。
2、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一、 揭示课题
二、基本练习
三、综合练习
四、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这节课进行统计图的练习。通过练习,大家要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学会分析折线统计图。并利用我们收集的体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一找一个人的生长过程有没有规律?
1、做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看题,师介绍人的`正常体温大约37摄氏度。
问:这是什么内容的统计图?
横轴上表示了哪些时刻?纵轴上是怎样表示体温的?
请学生互说这位病人每天各个时刻的体温。
说明:从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不同的数量各是多少,也可以直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做练习十四第2题
小组讨论:你从统计图上知道了什么?
指出:根据折线统计图,我们可以知道统计图的结果和数据的一些特点。
1、做练习十四第3题
小组讨论:从统计图来分析,你认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做练习十四第4题
让学生根据素质报告书上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小组内讨论:看看自己哪一段时间体重增加得最快,和其他同学是不是差不多?全组同学体重增长有没有共同的特点?男生有没有什么规律在全班交流?
这节课练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你认为统计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课后感受
对于最后一个练习学生非常有积极性。
折线的教案1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合理的推测。
2、在统计过程中,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通过小组的交流协作,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难点:
能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合理的'预测。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每个学生一张画有折线统计图的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对北京奥运会的哪些地方印象最深?
(开幕式、闭幕式、比赛现场)
你知道这是第多少届夏季奥运会吗?
你知道这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队取得多少枚金牌吗?
其实,我国自1984年第一次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经历了连续7届比赛,在这7届比赛中,我国奥运健儿获得了许多金牌。
二、探究新知
1.单式折线统计图
(1)出示1
请看,这是1984—2008年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数统计表
1984—2008年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数统计表
教师:以上统计表可以做成哪种统计图?理由是什么?
如果想看出数据的变化趋势,制成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
你能说说怎样画吗?(描点、标数据、连线)
(2)小组合作
要求:二人共同商量,一人执笔,一人检查。
展示:投影出示。
(3)回答问题。(为了便于观看,课件出示)
教师:中国在哪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数最多?哪届做少?
最多的一届和最少的一届相差多少?
中国代表队在历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数的总体趋势怎样?
(4)你知道在奥运会上中国遇到的最强大的对手是哪国吗?
这是“金牌大户”美国在这7届比赛中,获得金牌数的情况。
1984—2008年奥运会美国获得金牌数统计表
教师: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能获得有关美国的哪些信息?
2.复式折线统计图
(1)质疑
教师:中国和美国在哪一届奥运会上奖牌相差最多?
在哪一届奥运会上奖牌相差最少?
教师:同学们这样容易比较吗?有什么方法可以更容易比较?
(把两幅图合为一幅)
(2)合并
教师:为了方便比较,我们就将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为一幅。
(3)细化要求:(进一步质疑)
教师: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觉得还有没有值得我们进一步修改的地方?(学生如果能想到,最好。如果不能,则教师引导)
①图例
教师:这个复式折线统计图上有两条折线,你能分出哪一条代表中国,哪一条表示美国吗?怎么办呢?
教师:在数学上,我们往往会用线的虚实、折线的颜色、对应点的形状等方法来区分各条折线。并把区分的方法用简单的图例表示在折线统计图上。
②标题
教师:你能告诉大家这是一幅表示什么内容的统计图吗?(加标题)
3、点明课题
只用一条折线表示的叫做单式折线统计图。像这样,一个统计图中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折线表示数据的,我们称它为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4、回答问题(为了便于观看,出示教师做的统计图)
教师:这次我们可以轻松回答问题了。
(1)哪一届奥运会两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多?哪一届相差最少?
(2)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5、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开动脑筋,学会了一种新的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
三、巩固提高
教师:为了增强体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天穆小学开展了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秋季运动会,你愿意来天穆小学看看吗?
1、以下是穆欣和回媛媛为了参加学校运动会1分钟跳绳比赛提前一个星期进行训练的情况。
(1)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穆欣和回媛媛第一天的成绩相差多少?第7天呢?
(3)穆欣和回媛媛的跳绳成绩呈现什么变化趋势?
(4)你能预测两个人的比赛成绩吗?
(5)揭示结果:穆欣获胜。
2、这是“奥运我先行”学生运动会上五(1)班、五(2)班参加篮球比赛前4场的成绩。
(1)小组讨论:如果要看出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制成哪种统计图合适?
(2)如何制作呢?你能不能提示给同学们制作时应该注意什么。
(3)小组制作
提出要求
根据自己组内情况可以一人制作,一人检查:也可以每人制作一个班级的折线。
(4)回答问题
两个班的篮球队第一场比赛时成绩相差多少?第四场呢?
两个班级的变化呈怎样的趋势?
从图中看到两队的比分怎样?
你能预测第五场决胜局的成绩吗?
揭示比赛结果。
预测只是根据事物的变化趋势进行合理的推断,但并不是最终的结果。最后的结果还要取决于运动员在比赛时的身体、心情等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吗!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一样,不能因为一次的失败,就否定自己,只要相信自己,你就会成为人生旅途中的胜者。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后,你对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认识?
简短的师生、生生评价。
【折线的教案】相关文章:
《折线统计图》教案03-12
折线统计图教案01-17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03-16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03-21
折线统计图教案(15篇)03-11
折线统计图教案15篇02-28
《折线统计图》教案15篇03-16
折线统计图教案合集15篇03-30
折线统计图教案集锦15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