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赏析>《《从军行》赏析

《从军行》赏析

时间:2022-11-11 12:29:34 赏析 我要投稿

《从军行》赏析(15篇)

《从军行》赏析1

  《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处,空见蒲桃入汉家。

  【作者】:

  李颀,生卒年不详,赵郡人。开元进士,曾任新乡县尉。所作边塞诗,风格豪放,七言歌行尤见特色。有《李颀诗集》。

  【注释】:

  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多为幽怨之声。蒲桃:即葡萄。汉武帝时,汉使从大宛采种栽入行宫之旁。

  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

  琵琶以娱之。

  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

  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

  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赏析】:

  着意选择了历史与现实中的.典型事件,抒发了士兵们在征战中的艰辛和痛苦,通过对汉武帝穷兵黩武的抨击,以讽刺唐玄宗的长年开边用兵。全诗情理浑成,层层推进,回肠荡气,感人至深。

  《古从军行》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其讽刺笔力。

《从军行》赏析2

  阅读下面唐诗和宋词,就内容和形式作一简单比较,谈谈自己看法。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睹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渔家傲

  范仲淹①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②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①范仲淹写作此词时正在西北地区抗击西夏。②燕然:山名,汉和帝永元元年,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还。勒,雕刻。

  两首诗都描写了西北边塞将土们生活环境的艰苦,歌颂了边关将士为国家献身的精神,王诗激越雄壮,范词有些孤寂、悲凉。

  赏析

  宋名臣范仲淹的这首词,写在他率师西北边陲, 平定西夏叛乱的时候。这是二首评价上有争论的作品, 欧阳修尝呼为穷塞主之词,揣度大意是说,作为主帅不 抒发雄豪慷慨之情,却去写塞外凄凉穷愁的景象与思归 之心,是不好的。瞿佑在《归田诗话》中一方面用自己的 生活经历证明这首词确实状写了塞外景色,一方面又说:“以总帅出此语,宜乎士气不振而无成功。”这都是从 政治教育角度着眼的评价。另一些评家却称道其,写得 “沉雄”,“有排荡之势”,“至今读之犹凛凛有生气”。夏承焘先生则盛赞这首词“情感浑厚,气概阔大”。

  笔者认为,任何一首诗词的审美价值,是由多种艺术功能构成的。这首《渔家傲》并非以军事征战为题材,而是写边塞将士对家乡的怀念,因之不能生硬地用政治的尺度来衡量,而应该用艺术的尺度来衡量。它的艺术功能、艺术力量,在于抒情写景,但即使从政治上要求,此词的意义也并不消极。“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正是这首词最本质的思想亮点。燕然山,即今之杭爱山。后汉时,将军窦宪追击匈奴,曾登上燕然山刻碑(勒石)纪功。词中霜雪满头的老将军,已擦干思乡之泪,在恋家与报国的矛盾中,他是以戍边军务为重。他尽忠职守,不建功勋于边陲,虽有时思乡心切,也是不打算归去的。如此耿耿丹心,怎能视而不见?

  词的上阕侧重写景。秋来风景异,雁去无留意,是借雁去衡阳回雁蜂的典故,来反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为何思归,是厌弃边塞生活,不顾国家安危吗?不是。而是边防凄厉的号角声以及周遭的狼嗥风啸声,令人心寒。何况日落千嶂,长烟锁山,孤城紧闭,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怀念故乡的温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个长期戍边的老将,惦念亲人和家乡也是很自然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此句写得最成功,仅10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

  写景是为了抒情。因此下阕一开头就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本是乳白色的米酒,这里也暗喻心情重浊。为什么心情重浊?因为思归又不能归。靖乱之,功未成,又何颜以上觐朝廷,下见百姓?“归无计”,是说没有两全其美的.可能性。正在这矛盾的心绪下,远方羌笛悠悠,搅得征夫们难以入梦,不能不苦思着万里之遥的家乡,而家乡的亲人可能也在盼望白发人哩。“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10个字扣人心弦,写出了深沉忧国爱国的复杂感情。

  这首《渔家傲》绝不是令人消沉斗志之词,它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士思念故乡,而更热爱祖国,矢志保卫祖国的真情。范仲淹年轻时曾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词中的白发老将军,不正是这种祟高精神的生动写照吗?欧阳修对这首词的负面评价,是很不公平的。黄蓼园说它“读之凛凛有生气”,倒是深得其旨趣。

《从军行》赏析3

  唐代边塞诗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解说。有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故乡该是玉门关西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广阔地域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隐隐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整个西北边陲景象,而且点出“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极其重要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强敌,正是戍守“孤城”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画面。这两句在写景同时渗透丰富复杂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关注,对自己所担负任务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西北战场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将士豪壮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战争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艰苦、长期基础上所发出更坚定、深沉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一个重要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豪情壮志同时,并不回避战争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大处落墨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体现。

《从军行》赏析4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古诗简介

  《从军行·百战沙场碎铁衣》是李白的作品,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

  翻译/译文

  将军戎马一生,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这次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将军急中生智,下令突围,在突围的关键时刻,将军将敌方大将一击射杀。敌军一时陷于慌乱,将军率残部乘机杀开重围,夺路而出,一骑绝尘,千余(虚数)共拼杀而回。

  注释

  ①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应该反映但是戍边抵抗匈奴的将领)。

  ②呼延:匈奴贵族,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赏析/鉴赏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作为一首边塞诗,全篇四句,没有一句描写边地风情,也没有一个字的豪言壮语,从头到尾都是叙述事情,交待过程,却让人读完以后,忍不住要掩卷沉思,实在可说是难得的上乘之作。《从军行》的主人公显然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但第一句却只写了他身上穿的铠甲,而且是一件"碎铁衣",他长期征战在祖国边陲,多年的风餐露宿,浴血厮杀,连身上的铠甲都已经碎了,身上留下了累累的枪伤箭痕,"百战沙场碎铁衣",这是一幅具有雕像性质的饱经血与火的洗礼的铁塔般的边将形象。虽然写的.是破碎的铁衣,其实是在讴歌其铮铮铁骨。这一句先声夺人,为全诗罩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此人戎马一生,经历过无数的死亡与冷酷,而此时此刻,又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城南已合数重围",诗歌语言极为简练准确,字字千钧,容不得任何误解与猜疑,却又让人产生无尽联想,眼下,一个久经战阵的将军,被敌人团团包围,从他那残破的铁甲,我们当然知道他是绝不可能俯首待擒、坐以待毙的;但是身处数重的包围中,面对敌众我寡,天时、地利、人和全无的困境,他又该采取什么行动呢?就在大家为他及其全军将士捏着一把汗而焦急万分之际,将军没有犹豫迟疑,也没有一言片语,只是当机立断地采取了最有效也是最正确的行动,"突营射杀呼延将",突营,就是突围,呼延,是匈奴中地位仅次于左右贤王的四大贵族之一,诗中代指敌人的中军主将。只见将军一声断喝,一马当先,溃围而出,身先士卒,在三军之中,直取敌人上将首级,如入无人之境,这真是有万夫不挡之勇,不禁让人想起当年项羽叱咤风云、所向披靡的霸王气概。不过,他不像西楚霸王有勇无谋,只知蛮干,最后只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而是"诚既武兮又以勇"(屈原《国殇》),在突营闯阵之际,擒贼先擒王,一举射杀了敌人的首领,使得气焰嚣张"数重围"的敌军一时间阵脚大乱,成了群龙无首的乌合之众,他却趁机杀出一条血路,"独领残兵千骑归",带着他的部队,杀出重围,夺路而归。李白并不讳言失败,所以他说这一支部队此时已经成为"残兵",带兵之人当然也是一员"败将"了,但那个"独"字,力挽狂澜,一字千钧,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敌人的千军万马。面对这样一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顶天立地的英雄,怎不令人肃然起敬,发出由衷的赞叹之情!这就是悲剧的力量,也是这首小诗的魅力所在。正当人们紧张的心情刚刚松弛下来,准备迎接这位英雄之时,诗歌却无声地结束了,一切是那样的突然,而又是那样的寻常,一方面,结合诗歌"百战沙场碎铁衣"一句,这不过是这位无名英雄无数征战中的"百战"中的"一战"罢了,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另一方面,诗人是否也意识到,等待这位将军的恐怕也没有什么鲜花和掌声吧。

  为了把"残兵败将"及其忠勇之情显示出来,李白没有长篇大论,喋喋不休,而是选用了七言绝句这种他最擅也是最为含蓄的体裁,秉笔直书,字里行间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用不着过多的煽情与渲染,只要把最主要的事实交待清楚,那么,其它的一切就都尽在不言之中了。这首诗全诗每一句都是一个特写镜头,

  第一个镜头是将军的"铁衣",它无言地诉说着将军的过去;第二个镜头是敌军的"重围",同样是无言地宣告着形势的危急;第三个镜头是突围的瞬间,表明了将军的勇冠三军;第四个镜头是归来的定格,他又完成了一次艰难的使命。而在这四个镜头的转换之间,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已经栩栩如生,呼之而出了,这真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啊。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这是一首用乐府古题写的边塞诗,其内容已基本失去专写“军旅苦辛”的古义,也无法合乐歌唱,因而,有别于汉魏乐府曲辞中的(从军行》。唐人以“从军行”为诗题,一般来说,旨在标明诗歌题材属“边塞”一类而已。盛唐边塞诗,从总体上看,大多气势磅礴,极富悲壮崇高之美。李白的这首诗就写得辞健气壮,慷慨激昂,有撼人心族的艺术魅力。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诗人用平直叙起的笔法写出了征战环境之“苦”。“百战”,意谓战事频繁。“碎铁衣”,形容气候恶劣,斗争严酷。其中,“碎”字下得绝妙,颇值玩味。将士的恺甲都已冻碎难着,令人宛见“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塞外荒寒景象。此外,唐军将士因长期作战,来不及休整,给养十分困难的情形,也可由此一“碎”字思而得之。

《从军行》赏析5

  从军行

  三十遴骁勇,从军事北荒。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

  书角吹杨柳,金山险马当。长驱空朔漠,驰捷报明王。

  注释

  遴:谨慎选择。

  骁勇:犹勇猛。

  秋霜:秋日的霜。

  马当:山名。在江西省彭泽县东北,北临长江。山形似马,故名。相传唐王勃乘舟遇神风,自此一夜达南昌。

  朔漠:北方沙漠地带。

  注释

  遴(lín):谨慎选择。骁xiāo勇:犹勇猛。

  秋霜:秋日的霜。

  马当:山名。在江西省彭泽县东北,北临长江。山形似马,故名。相传唐王勃乘舟遇神风,自此一夜达南昌。

  朔漠:北方沙漠地带。

  鉴赏

  本诗描写了远离家乡的戍边将士艰苦危险的守边生活,歌颂了他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守边卫国的牺牲精神。一、二句写对戍边将士严格挑选,主人公因骁勇敏捷,在三十岁时便远离故乡来到荒凉的北疆。三、四句用比喻的手法慨写征战生活的.艰辛,并说明在边境上已度过无数年头。用“流星”比喻“玉弹”,生动形象;“宝剑”上落满“秋霜”,说明宝剑的锋利,“秋霜”也蕴含着岁月悠悠、思乡念家之感。五、六句借反映边关生活的《折杨柳》曲调衬写边关荒凉,没有春意,只能从笛曲中想象出杨柳的风姿,并极力烘托边关的险峻。“书角”、“杨柳”有着浓重的军旅色彩,在此更突出诗的主题。末二句着重突出了将士的精神风貌,“长驱”、“驰捷”与首句之“骁勇”遥呼,照应了开头,又表现出守关者杀敌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

《从军行》赏析6

  《从军行》其二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译文】

  烽火城西面的楼高有百尺,黄昏时我独自坐在那里,沐浴着青海湖来的秋风。羌笛吹奏《关山月》的乐曲被秋风从远处带来,无论如何也消除不了我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思念。

  【鉴赏】

  这首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作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

  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

  《从军行》其三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译文】

  大漠之中,狂风呼啸,尘土飞扬,天色昏暗。一队将士半卷着红旗出了军营,向敌军挺进。这时前方队伍传来捷报:他们已在洮河的夜战中生擒敌军,大获全胜。

  【鉴赏】

  通过这段文学,笔墨非常简炼,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这样写的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而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象王昌龄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所以,“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当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

  在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队伍,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

《从军行》赏析7

  此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域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总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不,“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的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谁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既然强调别情之“旧”,那么,这乐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是怨?是叹?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作者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作者“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从军行》赏析8

  【原文】

  从军行七首⑴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⑸,总是关山旧别情⑹。

  撩乱边愁听不尽⑺,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

  ⑸新声:新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白话译文】

  军中起舞,伴奏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听到《关山月》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忧伤之情。纷杂乐舞与思乡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赏析】

  第二首诗截取边塞军旅生活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变换,琵琶又翻出新调,诗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应该能给人以一些新情趣、新感受。但是,“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没有一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感情和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歌词包含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旧”对应上句“新”,成为诗意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强调别情之“旧”,但这乐曲也并不是太乏味。“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抑扬。“听不尽”三字,或是怨,或是叹,或是赞,意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所以这句提到“边愁”既是久戍思归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诗人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莽莽苍苍景象:古老雄伟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可以有多种理解:无限乡愁,立功边塞雄心和对于现实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深沉爱,等等。

  读者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思想感情,征戍者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一笔也是不容轻忽。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约757)唐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

《从军行》赏析9

  原文: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注释:

  ①玉门:指玉门关。

  ②金微山:即今天的阿尔泰山。东汉窦宪曾在此击破北匈奴。③梅花曲:指歌曲《梅花落》,是横吹曲辞。

  ④海上:瀚海,大漠之上。

  ⑤单于:匈奴称其王为单于。

  ⑥铁关:指铁门关。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

  翻译:

  在玉门关从军,曾在金微山击破匈奴,驱逐胡虏。边塞上吹奏了一曲《梅花落》,这是战士们在庆祝战争的.胜利。鼓声在大漠荒海上鸣起,士兵们的英勇豪气可以充斥在云间。只愿能亲取单于的首级,直驱入铁关靖虏安边。

  赏析:

  《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旧题。李白在这首诗里抒发的是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从军行》赏析10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①碛:沙漠。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两首诗在意象的选择和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何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两首诗均以乐曲、月光作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两首诗都表达了征戍士卒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分)。

  2.结合两首诗的尾联,分析两首诗表现手法方面的不同。(4分)

  答:尾联李诗以细节描写作结,而王诗以景物描写作结,各具匠心(2分)。李诗摄取了一个回首看的动作细节,寓情于细节描写之中。王诗前三句就乐声抒情,到第四句宕开一笔,以壮阔而悲凉之景收束,融情入景,把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2分)。

  李诗赏析

  《从军北征》是唐代边塞诗人李益的作品,全诗描绘出了一个壮阔又悲凉的行军场景。经诗人剪裁、加工,注入了自己的感情。

  《从军北征》全诗营造出凄美空灵、完整和谐的艺术意境。第一句写的是景色,第二句写的.是乐声,三、四句写的是心中所感,写的情感。前二句都是为了三、四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全诗色、音、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为一炉,传递出深沉悲凉的征人思乡情,具有含蕴不尽的抒情特色。

《从军行》赏析11

  从军行

  作者:明余庆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

  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

  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从军行译文

  边境地区的敌情警报频传而震惊,朝廷则拨发大军纵横于边塞。摆出精巧万变且可风卷边敌的常山阵法,扎定号角威鸣、军纪严明的细柳营盘。不畏严寒的士兵手中剑上的霜花凝而不落,通宵巡逻的哨卫伴着弦月直到天明。一定会象当年汉武帝收复河南地般驱除入侵者,在那收复之地也建一座朔方城般的胜利之城。

  从军行赏析

  明余庆的《从军行》虽然不比卢思道和杨素的军旅诗差,但他的名气、官位等可是比前两位差得太远了。《隋书》只是在他父亲的传后提到有关余庆的这么两句话:“子余庆官至司门郎。越王侗称制,为国子祭酒。”此处提到的那位越王杨侗原本是隋末战乱时的东都留守官,听说隋帝杨广被勒死,便在自己控制下的洛阳称起了皇帝,还自改国号为“皇泰”,结果还不满一年,便被那位乐争好斗、“残忍褊隘”的大军阀王世充幽禁后废而代之。明余庆呢,就是为这么个倒霉短命的“皇帝”陛下当“国子祭酒”,其出路和运程可想而知。

  《从军行》全诗只八句,原文为: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会取河南地,持作朔方城。其白话大意是:边境地区的敌情警报频传而震惊,朝廷则拨发大军纵横于边塞。摆出精巧万变且可风卷边敌的.常山阵法,扎定号角威鸣、军纪严明的细柳营盘。不畏严寒的士兵手中剑上的霜花凝而不落,通宵巡逻的哨卫伴着弦月直到天明。一定会象当年汉武帝收复河南地般驱除入侵者,在那收复之地也建一座朔方城般的胜利之城。这首诗除了用典处需略加拆析外,词句并非冷僻诘屈。首句的“三边”系称汉时设立的边地三州“幽、并、凉”州,“幽州”大抵为现今的河北北部及辽宁等地;“并州”相当今日的河北保定、山西的太原及大同一带;凉州则为现在甘肃、宁夏及青海皇水流域的诸地区。古代典籍常将“幽并”连用,此时指称的地域相当现今的河北、山西北部以及内蒙古、辽宁的一部分地区。诗毕竟不是地理学,多为意指而极少确指,此诗中的“三边”之谓也就并非要象这里的注明那般 确切,无非是指称边境地区而已。

  “从军行”是个乐府诗题,以前介绍卢思道的“从军行”时就提起过。据《乐府题解》的说法,“‘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所以明诗与卢诗的共同点都在于述说了军旅之苦辛。他们的不同之处是在写法和着意上,卢诗求细,多至七言28句,不但写战事细腻,写家人对征人的思念也细腻,最后着意于汉夷间的民族和好,表明对战争的厌恶及对和平的向往;明诗求简,仅仅五言八句,一二两句写边关报警、汉师出征,三至六句概述战事的胜利和边地战场的寒苦,最后两句寄托着胜利后对敌方的处置方式的设想----象汉代那样建立专门的城堡、属地和户籍民事组织,把对方有效的控制管理起来。

  虽说明余庆史传无名,却是名家之后。其父明克让算得上梁、周、隋三朝名士。明克让字弘道,山东平原人。《隋书.卷五十八》中居列传之首,里面记述说:“克让少儒雅,善谈论,博涉书史,所览将万卷”。而且早熟有为,14岁既就任参军,是一位少年参谋。早年是在南朝的梁廷为士,梁灭后在北朝的北周为官。隋文帝登基后,又被隋征召为官,且以侯爵加封。因其为官为文的名望具很高,隋前太子杨勇曾以师相尊,深为隋廷看重。隋文帝时的礼乐典故多由他参与修订编撰。隋文帝开皇14年(公元594年)明克让去世,享年70岁。或许是父辈的熏陶与影响吧,明余庆在隋末文坛上也算是小有名气,这里选录的诗便是其中的左证。

  隋朝历时短,文人名流自然也少,而且其中多数是自北朝和南朝入隋的,前者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后者如虞世基、虞世南等。有趣的是千古荒糜负恶名的隋炀帝杨广却也颇好文学、颇有天分、颇富诗才,尽管他的大多数诗都是反映其荒糜娱乐的消极之作,但也有个别的景物描写诗语言、意境都很不错,如其中的《野望》:“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去,一望黯销魂。”看不出是出于帝王之笔,也看不出是出于荒糜者之笔。所以,历史上的大恶者也偶有天赋善意的自然流露,这大概就是三字经上所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的印证吧!也有的恶痞终生不为善、不言善,但命临终结时的所言所情却往往应验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铭言。又有些扯远了。转回来说,这里提到本无盛名的明余庆,实在是因为他的这首《从军行》的军旅诗写得不错的缘故,并非是冲着他的历史名望的。诗以作结为:隋诗咏战慕昔时,指故言今意可知。略地伤民人尽恨,邀功讨赏众皆嗤。平安有定唯发展,寇盗无生乃孝慈。古鉴虽尘能预警,团圆奋进最相思!

《从军行》赏析12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 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 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释

  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

  ②横笛:笛子。

  ③天山:山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

  译文:

  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却看不见人,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

  赏析: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使人产生这里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试想,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又怎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呢?适应氛围描写的需要,在押韵上采用了入声的韵脚,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韵,“裂”、“折”、“雪”都是入声“屑”韵字,韵尾为舌尖音,收音短促,适宜于抒写或悲或壮的诗情。

  前两句的氛围描写与入声韵的选用,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映衬毕竟是陪宾,描写的成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三、四两句。后两句意在写人,却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这种指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军中物品无数,只写笛、旗二者,不仅出于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见行军将士的精神。在写法上,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对远处事物的注意往往“先声后形”的一般习惯。特别巧妙的是“不见人”三字的嵌入。“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使末句的动人景象更为显豁地突入人们的眼帘之中。

  《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从军行》赏析13

  这首诗描写的是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队伍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歌颂了他们奋勇杀敌、忘我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这首诗气魄宏大,热情洋溢,一扫边塞诗凄婉悲凉的一贯风格。

  诗的一、二句“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采用倒装的句式,描绘了戍边队伍奉命开拔及行军途中的情景。“红旗”代指戍边队伍;“半卷”既表现军旗的舞姿,又传达出了戍边壮士奔赴前线时斗志昂扬的高涨士气。浩浩荡荡的队伍如湍急的.铁流挺进在无边的瀚海之中,使得征途上空烟尘滚滚,遮天蔽日,阳光也仿佛骤然变得昏暗。“日色昏”三字,借光线之弱渲染出了千军万马急速突进时气宇轩昂的气概和景象。从这人急马疾的后续队伍脚下所溅起的“风尘”之中,我们是可以想象到前线敌人之强大和战斗之激烈、待援。而将士的步伐愈快,就愈显示出他们那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三、四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是写急行军途中,忽然传来前方队伍报捷的喜讯。“夜战”二字含蕴无穷,它告诉我们:生擒敌酋的胜利来之不易。沙漠中的夜战,既要克服瞬息万变的恶劣气候给将士带来的困难,又要不顾白天行军的鞍马劳顿,没有深广的谋略和敢于拼搏的精神,就难以克敌制胜。

  从诗歌结尾的捷报中,我们可以听出后续队伍将士乍闻喜讯、喜出望外的纵情欢呼声,敌酋垂头丧气的抽泣声,先头队伍在浴血奋战时惊心动魄的呐喊声..

  同时也更能体会出先头队伍将士们大智大勇、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含蓄深沉,耐人寻味。诗的第一句写队伍急行军时的情景,但诗人只写了漫漫政途上的滚滚风尘,并没有直接写人。诗的第二句也没有直接写戍边将士如何开拔出征,而是写“红旗半卷出辕门”, 以红旗来喻指队伍。这两句都写队伍行动的情景,似乎都没提到人,但画面上人的活动不但自见,且是画面的主体。从而使诗句显得分外含蓄、深沉。诗的结句也颇见功力,它虽然不说前军获胜,但是胜利的氛围却充溢于字里行间。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敌酋被擒,敌兵这些乌合之众岂不如鸟兽散?正因为诗句充满较大的想象空间,使诗歌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从军行》赏析14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是叙述军旅战争的歌辞。行,古诗中的一种体裁。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时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

  赏析

  文化柱所选十二首诗歌,有七首即是唐代边塞诗。以酒泉两千多年间的历史文化发展情况衡量,这比例显然是不适当的;但发生这种现象似乎又不是偶然的。西北师范大学杨晓霭、胡大浚曾合著有《陇右地域文化与唐代边塞诗》一文,描述了唐代边塞诗的盛况,揭示了其与陇右地域文化的关系。文章说,唐代边塞诗,是中国古代边塞文学中最为动人心弦的乐章,也是中国诗歌史上一枝独秀的奇卉异葩。边塞诗是以题材划分的诗歌类别,又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它的艺术成就,与其所依托的地域文化不可分割。即使许多诗人未曾亲涉边地,但只要他系心边塞,吟咏塞上风物人事,总要以特定边塞区域为立足点。唐代边战频繁的地区,主要在三边——西北、朔方、东北,其中尤以西北为甚。一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20xx首,而其中1500首与大西北有关。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些诗中反复歌唱的又多是这样一些地方:阳关、玉门、敦煌、酒泉、凉州、临洮、金城、秦州、祁连、河湟、皋兰、陇坂……它们犹如一串耀眼的明珠,连接起了自陇山到玉门、阳关东西长达 1700公里的陇右山川。诗歌史上这种空前的盛况是由唐代文人士大夫尚武毅、重事功、追求千秋伟业以实现人生价值的时代精神所造就的。唐王朝以巨大的人力物力经营陇右,为文士远赴河陇提供了机会,也使更多的文人心驰神往于这方热土而竞相咏歌。据不完全统计,八世纪中叶河陇沦陷前,亲涉陇右有诗传世的知名者即达数十人,初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如骆宾王、陈子昂、王之涣、王维、高适、岑参,以至杜甫、李益、戎昱等等均在其中,王昌龄也是其中的翘楚。

  描写边塞生活的诗篇,历来被人认为是王昌龄最有特色的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从军行》和《出塞》。

  《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内容多写军旅战争之事。《全唐诗》收王昌龄的诗,在这一标题之下共有七首七绝(其中第三首又见于李益集中,题为《回军行》。究系何人所作,不易确断,故一般学者都持谨慎态度,姑存不论)。这组小诗不一定写于同时,但可以看成是一部完整的边塞组曲,既抒写了将士安边报国的豪迈精神与进取心,也倾吐了征戍者无法排遣的乡思与离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文华柱所选为其中第四首。诗开始两句,次第展现出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的上空,长云弥漫;浓厚的云层,使湖北面绵延千里的祁连雪山也显得隐隐约约;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塞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短短七个字,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的险恶,战争的频繁,以及将士们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百战”极言战事之多;“黄沙”二字,极力突出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的艰苦激烈和将士们所做出的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这些将士们豪壮的誓言。

  这首诗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转折有致,对照鲜明,抒写出了戍边将士的豪情斗志。整首诗的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体现出王昌龄绝句的突出优点,也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优秀篇章。

  另外,王昌龄《从军行》第七首:“玉门山障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将唐代玉门关一带特有的地形地貌以及防边戍守生活写得曲折婉致,耐人寻味,作为酒泉人更应该去品读。

《从军行》赏析15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

  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注释

  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西京:长安。

  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时匈奴的要地。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曾在此获胜。这里指塞外敌方据点。

  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赏析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首联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颔联写主帅率军辞别京城,奔赴前线作战,以排山倒海之势包围敌国城堡的过程。一个“辞”字,显出奉旨率师远征者的'严肃庄重;一个“绕”字,显见铁骑威力无穷,把敌兵团团包围。龙城为匈奴名城,此处指敌军要塞。

  颈联紧紧接颔联,诗人抓住了隆冬自然界的主要表象“雪”、“风”两者,刻划两军对峙时的紧张场面。上句视觉:大雪纷飞中战旗到处翻舞;下句听觉:风声狂吼中夹杂着进军的战鼓声。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初唐广大知识分子为国建功立业的共同心愿。李泽厚说,“当时从高门到寒士,从上层到市井,在初唐东征西讨、大破突厥、战败吐番、招安回纥的天可汗(太宗)时代里,一种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弥漫在社会氛围中。”杨炯这两句诗,是当时士人阶层的最强音,有着时代的特色。同样的气概,杨炯在其他诗里也有所反映。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创作背景

  公元679—681年(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认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

【《从军行》赏析】相关文章:

《从军行》赏析11-09

从军行原文及赏析07-22

《从军行》原文及赏析08-30

从军行原文及赏析02-14

《从军行》赏析15篇11-10

《从军行》原文及翻译赏析07-18

十五从军行原文及赏析08-22

《古从军行》原文及赏析08-30

古从军行原文及赏析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