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公开课>《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

时间:2022-11-06 09:14:49 公开课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1

  活动内容: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深切感受老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老师尊敬与爱戴之情。

  2.引导幼儿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电子琴、电视、DVD、《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捉泥鳅》引导幼儿表现出渴望童年是自由生活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猜一猜,自从踏进学校的'门槛,我们就生活在她的身边,从一个爱哭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乖巧懂礼貌的好孩子,她为了我们一直都很努力的工作。这里的她指的是谁?

  提问:

  2.猜一猜,这里的她指的是谁?

  三.让幼儿感受音乐情绪,学唱新歌曲

  1.教师示范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2.播放音乐,让幼儿认真地听,并回答问题。

  提问:

  ①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②这首歌曲可分几段?

  1.请小朋友跟着老师按节拍朗读歌词。

  3.播放音乐,鼓励小朋友打着节奏跟老师轻唱歌曲。

  4.教师弹奏歌曲,鼓励小朋友跟着老师深情地轻唱。

  四.师生互动,培养小朋友们的协作能力。

  1.分组唱、分角色唱、轮唱、合唱。

  2.音乐游戏:老师轻轻地唱一句,小朋友们大声唱一句,老师大声唱一句,小朋友们小声地唱一句。

  五.播放音乐伴奏,请小朋友们用深情地歌声把这首歌送给每一位老师,结束课堂。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2

  作品赏析:

  这是一个深受小年龄孩子喜爱的故事.孩子喜欢悦耳的声音,重叠有节奏感的.象声词更能使低幼儿童产生亲切感。这个故事通过象声词介绍了几种动物以及他们的叫声,在轻松而又充满悬念的故事氛围中,孩子们可以学习并掌握动物的名称与各种象声词。父母可以充分利用故事中的象声词,增强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发音及语言发展能力。

  阅读重点与指导:

  1、阅读前,可以先让孩子说说各种小动物的名字。在完整欣赏后,鼓励孩子与父母一起讲述故事。可以让孩子讲述小动物的名字与叫声。

  2、与时令季节匹配,可以在阅读故事后,和孩子一起到雪地上用各种材料堆雪人。

  关键提问:

  (1)、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叫什么名字?

  (2)、你知道(某种动物)怎么叫呢?你能学一学?

  (3)、小动物们带着什么东西?最后它们用这些东西做了什么?

  3、鼓励孩子在阅读故事后大胆想象此后可能发生的事情,并讲给家里人听。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3

  活动背景:

  在一次课间休息时,两个小朋友在下面窃窃私语,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的好不高兴,我仔细听了一下,原来她们在说广告,过了一会又有许多小朋友加入其中,有的还边说边演,真象那么回事。电视广告以其声、像、色兼备,听、视、读并举,生动、活泼的特点一直吸引着孩子们,孩子们喜欢看广告,说广告,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说上几句上口、简短、生动的广告语,孩子们对电视广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及认知发展水平,选择“有趣的广告”这一为幼儿所喜爱、又具有时代气息的教育内容为语言教育的切入口,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广告在现实中的作用,了解广告的艺术特点。

  2、指导幼儿尝试创编广告,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和简练生动的口语表达能力。

  3、使幼儿感受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广告的特点和用处,对周围的广告感兴趣。

  教学难点:指导幼儿尝试创编广告。

  教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法、讨论法、引导法,提问法

  学法:欣赏法,游戏法,参与法,尝试法

  活动准备:

  1、录制几段有代表性的'广告。

  2、教师与幼儿共同用纸箱制作电视机。

  3、可供幼儿选择用来创编广告的实物。

  活动过程:

  一、看电视广告

  1、老师:我请你们看一个录像。(播放一个电视广告)这是什么?

  幼儿:这是广告。

  老师(小结):是啊,这是电视广告,为什么要有广告呢?

  幼儿:有了广告,人们就可以知道这个东西了……有了广告,就是告诉大家,有这样好东西……广告就是向大家宣传它的好处的……

  老师(小结):是啊,广告就是让大家知道有这样的好东西,让大家都喜欢它,都去用它。

  2、请你看看,你喜欢哪则广告。(孩子看电视广告)。

  老师:你喜欢哪则广告,为什么?

  幼儿:我喜欢……因为,那个小房子的颜色好看的。

  老师:哦,广告的颜色好看,我们会喜欢。

  幼儿:我喜欢……因为,那里的事情很好玩,好笑的。

  老师:哦,广告的事情有趣好玩,我们会喜欢。

  幼儿:我喜欢……因为,那个歌唱得很好听的。(老师引导孩子一趣唱唱)

  老师:哦,广告的歌啊音乐好听,我们也会喜欢的。

  ……

  老师:广告语有趣好听,很容易让人记住,我们也会喜欢的。

  老师(小结):原来一个好的广告,要有好看的颜色和画面,要有有趣的事情和人物,要有好听的广告语,要有好听的音乐……

  3、除了这些广告之外,你还喜欢哪些广告?

  幼儿:我喜欢……因为它的广告语很有趣的。

  4、创编广告。

  (1)六人一组,自由选择内容,讨论创编广告词。

  教师巡回指导:创编广告词要注意词语顺口,象说儿歌那样或者用几句美好的语言说出物体的特点,可以夸张、有趣。

  (2)鼓励幼儿将编好的广告在“电视台”里表演。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引导幼儿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勇于尝试、认真完成任务的道理。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丰富幼儿的词汇:难为情、趟。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丰富有关马、磨坊的知识。

  经验物质准备:老牛、小马、小松鼠图片、动画课件。

  活动过程:

  一、依次出示动物图片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引出主题。

  导入语: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动物朋友,我们一起看看都有谁?(依次出示老牛、小马、小松鼠,每次出示小动物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幼儿,运用难点前置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老牛、小松鼠对很水深浅的理解)分析:他们之中谁?谁最矮?小马呢?

  过渡语:今天小马要帮妈妈驮麦子,过程中会发生哪些事情呢?

  请小朋友仔细的听。

  二、教师完整清讲故事,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分析: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教师引导幼儿看课件分段讲故事,帮助幼儿分析故事内容分析:

  1、老马交给小马一个什么任务?(把半袋麦子驮到磨房去)

  2、在送麦子去磨坊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3、老牛是怎样说的?小松鼠是怎样说的?小马是怎样做的?

  4、老牛为什么说河水很浅?

  5、小松鼠为什么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小伙伴?

  6、老牛和小松鼠说得对吗?(解决难点,理解大与小,深于浅的相对性,无论是老牛还是小松鼠都是以自己的身体站到小河中感受河水的深浅,所以他们两个说的都对。)这说明了什么?(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感受)在"小马难为情地说"中断,"难为情"是什么意思?(丰富词汇:难为情)妈妈是怎样说的?小马最后过河了吗?"趟"是什么意思丰富词汇:趟

  四、看动画课件,完整欣赏故事,引导幼儿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

  五、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拓展:听完《小马过河》的故事分析:

  1、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2、当你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怎样做?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 学习竹竿舞的基本脚步,初步能配合鼓声跟随竹竿跳出步伐。

  2 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10根5米长的竹竿,小鼓一面,故事《妈勒和怪兽》课件。

  2 《跳起来》和《敲起竹竿跳起来》音乐,竹竿舞录像。

  3 红、黄、蓝、绿小圆点,壮族男女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幼做律动《跳起来》。进行热身运动

  教师:(师生用壮语问候)勒宝好!勒少好!老师好!我们再用壮话跟客人老师打声招呼吧!我们听音乐,跳起来吧!助教播放《跳起来》音乐。(过门开合手,第一句歌词幼儿做师公舞的基本动作。第二句歌词幼儿跑去找一位好朋友撞屁股。)

  (这一律动简单、有趣,幼儿发出了开心的笑声,为这节课铺下了壮族的特色和游戏的基调。)

  二、讲述《妈勒和怪兽》的故事

  教师:勒宝、勒少,黄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妈勒和怪兽》的故事,什么是妈勒?壮语里“妈”就是妈妈,“勒”就是孩子。(助教播放课件。)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壮族祖先居住的地方怪兽经常出现。抢走粮食,伤害人们。怎么办?妈妈和她的孩子想了很多办法赶走怪兽,他们发现怪兽都很害怕一种脚步声“咚咚,哒哒”,他们还发现敲竹竿也能吓走怪兽。于是,他们用怪兽害怕的脚步跳过敲打的竹竿战胜了怪兽。为了庆祝胜利,人们跳起了竹竿舞。竹竿舞于是流传了下来,丰收了、胜利了、过年了、过节了、高兴了,人们都跳起竹竿舞。

  (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教师边讲述边做动作,加强幼儿对踏跳步的认识。)

  三、观看竹竿舞录像,学一学动作,师敲鼓为幼儿打节奏

  1 教师:竹竿舞是怎样的,你们看过吗?(幼儿:看过。)黄老师请你们看一段“三月三”歌圩竹竿舞的录像,小朋友要认真看哦,看完了我们还要学一学。可以吗?(助教播放录像,幼儿观看录像。)

  教师:叔叔阿姨跳得好看吧?我们来学一学怎么样?

  四、师生扮演妈勒。配合鼓声学习竹竿舞的基本脚步

  教师:我们来扮演勇敢的妈勒,我是“妈”妈妈,你们是“勒”孩子。我们一起去战胜怪兽,好吗?怪兽害怕什么呢?谁可以跳一跳?(教师请两名幼儿示范,教师尝试让第一名示范的幼儿脚步配上鼓声,发现很困难,教师放弃。)我们都来试一试。(全体幼儿园在妈妈身边做动作。)

  1 教师示范,幼儿寻找舞步特征。(踏、跳)教师:刚才我们的脚步是怎样的?(教师发现这样问幼儿很久没回答上来,于是。教师把动作分解示范,幼儿才回答出踏、跳。)对了,妈妈来教你们让怪兽害怕的脚步吧。我们的脚步是这样跳的:一只脚先踏一步再跳起来,然后换另一只脚,踏下去再跳起来。踏一跳、踏一跳、踏一跳。

  教师:孩子们,跟着我一起来。踏一跳、踏一跳。(全体幼儿围在妈妈身边做动作。)

  2 引导幼儿发现舞步特征。

  教师:有些孩子还没学会,为了让大家都学会这个脚步,妈妈请你们分清踏和跳两个动作谁是重的谁是轻的,幼儿很快就回答踏是重的,跳是轻的,教师于是再让幼儿踏跳体验轻重。

  3 师生共同制作图谱。

  我们画一画图。把这些动作记录下来好吗?踏是重的我们用什么来表示?跳是轻的我们用什么表示?(幼儿自由讨论。他们大都同意重的用石头表示,轻的用纸、羽毛、棉花糖、白云等表示。)教师在竹竿线上画下石头和白云。教师手指石头和白云,口念踏、跳,全体幼儿练习。(教师发现这一图谱不是很有效,很多幼儿根本没有看图谱。自顾自地练习。)

  教师:孩子们,跟着妈妈去赶走怪兽吧。预备一起!

  五、敢于尝试运用竹竿舞的基本脚步跳竹竿

  1 尝试跳过静止的竹竿。

  教师:孩子们,竹竿那边有只怪兽。现在是收获的季节,怪兽又出来抢人们的粮食了,我们一起用脚步声吓走它好吗?准备好了吗?预备一起!(一次)

  教师小结:你们这样的脚步是不能吓走怪兽的,为什么?(幼儿很快回答:我们的脚步不够整齐。)怎样使我们的脚步整齐?(幼儿回答这个问题很困难。)教师:咱们分组跳竹竿。孩子们看看你们鞋面上都贴着不同颜色的圆点,我们请红色圆点的孩子站第一排,黄色圆点的孩子站第二排,蓝色的'站第三排,绿色的站第四排。红队先跳。黄队等红队跳到第二根竹竿时再跳进去……预备一起!(个别幼儿不明白如何分组,所以浪费了一些时间。教师也没有强调统一先出右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齐度。)

  2 尝试跳过敲打的竹竿。

  (1)幼儿尝试用踏跳步跳竹竿。

  教师:这次我们的脚步比第一次整齐多了,只用整齐的脚步声。威力不够大,想想看我们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敲打出让怪兽害怕的声音?(竹竿)我们请客人老师来帮帮忙,她们敲竹竿,我们来跳,有人敲有人跳好吗?

  教师:竹竿敲起来了,有妈妈在,孩子们不要怕,我们是勇敢的妈勒!预备一起!(竹竿敲起来后,幼儿有些害怕,比较乱。教师此时如果请个别幼儿示范跳过去,也许这节课会更精彩!)

  (2)教师小结:这一次不够整齐,有些孩子看到竹竿敲起来了,就很害怕。竹竿敲起来了,跳过去时我们注意把脚抬高一点点,还是用踏跳步跳过去,孩子们,加油!

  (3)分男女跳竹竿。

  教师:你们想不想看看其他的孩子是怎样跳的?我们先请女孩子,男孩子当评委。教师:女孩子跳得怎样?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很好!(这一环节,想让幼儿分组休息,男孩的回答,让我对自己的提问效果产生了怀疑。)接着男孩跳女孩当评委。

  (4)全体幼儿跳竹竿。

  教师:这次我们男女孩一起跳过去,团结起来,争取一次就把怪兽赶跑好吗?有没有信心?孩子们群情激愤,昂首挺胸,表情凝重。

  教师:怪兽被赶跑了,我们胜利了!耶——!(幼儿欢呼雀跃!)孩子们,刚才我们当了一回勇敢的“妈勒”。你们真棒!现在呀,每年“三月三”为了纪念勇敢的妈勒,庆祝丰收,人们总会跳起欢快的竹竿舞。(助教播放竹竿舞录像)我们壮族是个热情好客的民族,现在我们戴上帽子,挂上壮锦袋,邀请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跳竹竿舞,好吗?客人老师请你们和我们一起跳竹竿舞。助教播放《敲起竹竿跳起来》音乐。(幼儿戴帽、挂壮锦袋时间稍长了些,这一环节有些听课教师建议是否可以提前。)

  自我评价

  1 基本完成目标。

  2 扮演角色练习脚步,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学习,保持了较高的积极性。

  3 图谱不是很有效,部分幼儿已学会脚步,故不看图谱,自顾自练习。

  4 分组后,幼儿仍没能很整齐地跳竹竿,也许是教师在幼儿刚学会脚步的基础上就想让每组幼儿同时跳竹竿,为难孩子了,也许是教师的引导策略不够好。

  他评

  1 图谱的石头和白云应在同一直线上。最好能区分左右。

  2 需不需要图谱,关键取决于幼儿的学习需不需要。

  3 踏跳步是两个不同的指令,而鼓声却是“咚咚,哒哒”,是否可以把鼓声改为“咚哒、咚哒”。

  4 幼儿跳竹竿的节奏慢了些,加快可能更符合孩子特点,跳起来感觉也会轻松些。

  5 提示统一先出贴有颜色圆点的脚(右脚)也许会提高整齐度。

  6 跳竹竿时,没有个别幼儿表演是一大遗憾。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和平,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和共同分享美好事物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感受音乐的美。

  活动重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热爱和平,与同伴之间友好相处和共同分享美好事物的情感。

  难点: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感受音乐的`美。

  配套课件:大班语言故事课件《梨子小提琴》

  活动准备:

  1、小提琴音乐、小提琴模型。

  2、小松鼠头饰、狐狸头饰、小鸡头饰、老虎的头饰、兔子头饰等。

  活动过程:

  1、导入:以小松鼠演奏小提琴曲导入主题,为故事的讲述创造氛围,让幼儿感受小提琴曲的美。

  (1)你喜欢音乐吗?

  (2)音乐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3)听,你们想知道这段音乐是谁演奏的?请他出来吧!

  2、配班老师以小松鼠的身份出现,讨论小提琴的外形。

  3、出示,引导幼儿想像创编故事内容。

  (1)这是在什么地方?

  (2)小松鼠捡到了一个大梨子他会怎么做呢?

  (3)它为什么要做小提琴?

  5、再次欣赏第二遍故事后,讨论:

  (1)如果没有音乐,森林会是什么样呢?

  (2)如果你听见了音乐,你想干什么?

  (3)小松鼠用音乐给大家带来快乐,你怎样给别人带来快乐?

  6、总结结束,幼儿尝试用梨子小提琴模仿演奏。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学会用几何图形自画像,进一步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2、感受自画像夸张、有趣的美。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幼儿已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对几何图形产生探索的兴趣。

  物质准备:幼儿图画纸若干,几何图形卡片、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 以谈话引入。

  1、通过出示小鸡的画面,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这只小鸡是用什么图形组成的?它是由几个圆形(3个),几个三角形(3个)组成的?

  2、你还认识什么图形?师边请幼儿说边贴出图片。

  二、 师示范讲解自画像的画法。

  1、 引导幼儿观察《我的自画像》的`特点。

  (1)自画像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结合书空练习掌握几何图形的画法。

  (师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后提问:自画像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引导幼儿观察自画像的五官有趣在哪?为什么?

  (一边耳朵是半圆形,一边是三角形;一只眼睛是半圆形,一只是椭圆形)为什么?(老师故事把自画像夸张,变得很有趣)

  2、 启发、引导幼儿如何画自己的自画像。

  提问:你喜欢用什么几何图形画自画像的五官?你想怎样把自己的自画像画得夸张、有趣呢?

  (请幼儿说,教师范画)

  师重点引导幼儿展开想像,大胆夸张。(可以用图形卡片拷贝,也可以看老师的其它范画)

  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要求:(1)必须用几何图形作画。

  (2)自画像可以夸张、有趣。

  (3)可进行上色或进行简单装饰。

  2、幼儿绘画,师根据能力差异引导幼儿用几何图形自画像并突出自画像夸张有趣的特点。

  四、展示欣赏,交流评价。

  请幼儿互相欣赏交流:我的作品夸张有趣在什么地方?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活动延伸:

  让幼儿自由寻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是由有趣的图形组成的,体验生活中的美。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8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借助"颠倒"所产生的滑稽好笑的新奇感,自然地进行颠倒前后的比较对照。

  2.能用语言、绘画大胆地表现有趣、新奇的"颠倒世界"。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1.故事磁带、绘画工具等。

  2.幼儿用书。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故事,感知故事的滑稽有趣。

  2.活动难点:能用语言大胆地描述有趣、新奇的"颠倒世界"。

  3.指导要点:调动幼儿原来的生活经验,比较对照故事,发现《颠倒世界》的有趣、滑稽、可笑。

  【活动过程】

  1.弯腰看世界,引入故事。

  说说与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看到的东西都相反了、颠倒了)

  2、打开幼儿用书观察。

  提问:

  你发现什么奇怪的事情?(让幼儿仔细观察,请个别幼儿代表讲述)过渡语;:这是什么地方呀,发生了这么奇怪的事,真让人纳闷。

  2.倾听故事提问:

  (1)乌鸦亚伯来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方?

  (2)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怪的地方?(所有的事情都颠倒了:小老鼠在追一只大猫;人拉着马车,马却坐在车上;小孩子摇着摇篮正在哄老爷爷睡觉)

  (3)看到这样一个颠倒世界,亚伯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3.讨论。

  (1)听了这个故事后,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引发幼儿讲出心里的感受,如:有趣、滑稽、可笑、奇怪等。)

  (2)你知道乌鸦亚伯还看到了哪些颠倒过来的.奇怪事儿吗?

  4.幼儿完整的再次欣赏一遍故事

  小结:颠倒世界里什么事情都颠倒过来了,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颠倒的事情?请你和好朋友一起讲一讲,也可以把你想到的画下来。

  5.绘画:颠倒世界

  (1)幼儿将自己想象出的颠倒事情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2)你讲我猜。幼儿可互相猜测别人绘画的意思,再听听小作者自己的介绍。

  【评价要素】

  1.对周围事物是否产生比较对照的兴趣。

  2.能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有趣的颠倒世界。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七言古诗的基础上,尝试用黄梅戏《女驸马》选段演唱七言古诗《咏柳》等。

  2.借助教师动作暗示感知乐曲中的附点并理解古诗内容。

  3.体验用新诗为乐曲填词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练背诵七言诗《咏柳》等。

  2.幼儿听过黄梅戏曲调,对黄梅戏有初步认识。

  3.《女驸马》vcd选段及伴奏带。

  活动过程:

  1.演唱黄梅戏《看灯》进场。

  2.看vcd画面,欣赏《女驸马》选段,初步感知旋律。

  师:音乐是一段……它和我们听过的黄梅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再次欣赏,进一步熟悉旋律。

  师:我们一起跟着这段音乐用“拉拉拉”来哼唱。

  4.听伴奏带,在教师启发下边哼唱边做动作,感知黄梅戏曲调拐弯绕的'特点。

  5.欣赏教师用七言诗演唱黄梅戏曲调。

  师:你们发现这句歌词是几个字啊?我们学过什么诗也是一句七个字。

  6.再次倾听教师演唱,并随教师做动作。

  师:你们听我唱《咏柳》的时候,在哪个字是有点拐弯的,拐弯的地方我做了什么动作?

  7.跟随教师听琴声念歌词并做动作,体验乐曲中“附点”部分。

  师:你们发现最后一句哪个字重复念了?怎么重复的?

  8.教师带领幼儿听琴歌唱。

  9.在教师引导下替换歌词,并听音乐随节奏做动作默念歌词。

  师:你们还会什么七言诗,我们一起不发出声音跟着琴声在心里念。

  10随教师用新诗演唱。

  11.幼儿散点站立,独立用新诗演唱。

  师:你们还想唱什么七言诗?你们自己能唱吗?如果不记得,你们怎么办?

  12.带领幼儿边唱边做“男生”动作。

  师:刚才我们做的动作都是旦角的动作,黄梅戏中男生动作和女生不一样,他的手是虎掌,脚是靠步,手指是剑指。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10

  设计意图《蜘蛛和糖果店》是一个有关概率和统计的绘本故事。概率是依据自己收集的材料推测未来,概率其实就是生活中可能性的大小,绘本中的蜘蛛经过统计得知咪咪买棒棒糖概率比买其他糖果的大,但概率虽然能判断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却不能保证100%正确。所以从孩子的思维层面上考虑,在设计此活动时,我把这个绘本设计成了有情景性的估猜活动,以故事中蜘蛛猜测顾客来糖果店买什么糖的情景为主线,帮助幼儿理解概率和统计,同时鼓励孩子根据自己已有的数学经验去推理、猜想,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估猜生活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幼儿进行大胆进行推理与预测,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统计的概念。

  2、愿意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自制PPT,人手一张统计表,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图片激发兴趣这儿有一家商店,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这么多糖,说说你喜欢哪种糖?这么多糖你们觉得这是一家什么店呢?对了,这是一家糖果店。糖果店里还有个朋友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朋友。(播放PPT)是谁啊?蜘蛛在糖果店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儿呢?今天徐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关于蜘蛛和糖果店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糖果店的秘密》

  二、听故事根据线索预测不同人物喜欢的糖这是糖果店的售货员阿姨,一天她在店里打扫卫生,忽然发现角落里有一只蜘蛛,阿姨大声的对蜘蛛说:"走开走开,我的店里不能有蜘蛛"。可是蜘蛛非常喜欢糖果店,它对阿姨说:"阿姨,让我留在糖果店吧,我可以帮助你,我能知道来店里的客人会买什么糖果。"提问:你们相信蜘蛛的话吗?为什么?那我们接着看看蜘蛛到底有没有这么大的本领。

  就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位小客人,小客人很有礼貌的跟阿姨打招呼说:"阿姨,您好我买糖"阿姨一眼就认出了这个经常来糖果店光顾的小客人,阿姨招呼道说:"是咪咪呀,快进来,你要买什么糖?"小蜘蛛偷偷的跑到阿姨的旁边,轻轻的跟她说,我知道咪咪要买什么糖,她要买棒棒糖。你看咪咪以前买过什么糖,我都把它记录下来了,一看咪咪的这张买糖记录表,我就能知道咪咪肯定会喜欢吃棒棒糖。

  (一)提问:你们觉得蜘蛛猜的对不对?说说理由好吗?

  这张记录表你看懂了吗?是什么意思啊?

  我们看看咪咪到底选了什么糖?

  蜘蛛猜对了吗?蜘蛛根据这个记录表猜对了,这会是巧合吗?

  让我们再来看看,店里又来了一位客人,是个小男孩,"阿姨好,""冬冬呀,快来看看,想买啥?"这时蜘蛛又偷偷的拿出冬冬的买糖记录表。对阿姨说:"冬冬要买巧克力。"

  (二)提问:请你们仔细看看这张买糖记录表,冬冬来过几次糖果店?买过什么糖?那么这次冬冬来会买什么糖呢?为什么?

  你们说的真好,喜欢吃的糖果一定会连着买。

  小蜘蛛是怎么说的呢?让我们看看冬冬是买的巧克力吗?哇,小蜘蛛这次又猜对了,真厉害啊!

  这时候店里又来了一位小男孩,"洋洋,你要买什么糖啊?"蜘蛛得意的拿出洋洋的买糖记录表,小朋友们看看他来过几次?买过几种糖?

  (三)幼儿操作这张是他的买糖记录表,请你们用记号笔把你认为洋洋这次会买的糖画在下面的框框里。

  你们用的什么办法把洋洋爱吃的糖都猜对了?

  不一会菲菲来到店里,"菲菲呀,你要买什么糖?"

  (四)提问:这一次蜘蛛拿出什么东西?她一共来了几次?买了什么糖?这次会买什么糖?

  小结:要观察和多了解客人,把客人来买糖的次数和买的名称记录下来,经过记录我们就能猜测出这个客人可能会喜欢吃什么糖。

  三、最受欢迎的糖果糖果店的生意真好,阿姨又准备进货了,那么怎么样才能知道哪种糖果最受欢迎,需要进更多的货呢。我们来看看蜘蛛有什么好办法?蜘蛛说,我可以帮助你,蜘蛛拿出了一张糖果销售记录,售货员阿姨想请小朋友们帮忙看看这张记录表,你们愿意帮忙吗?星期一的后面有几种糖果,这是说明这一天卖出的糖果数量,等一下我们做的时候要统计出所有的糖果数量,然后在这个糖果的后面写上数字。

  有没有统计出哪种糖果最受欢迎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结果跟你们的写的一样吗?

  用这个表格我们就可以马上找到最受欢迎的糖果,阿姨非常感谢蜘蛛的帮忙,平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观察和了解身边的好朋友和爸爸妈妈,用统计的方法来看看他们喜欢什么东西。

  四、出乎意料的结局小明也来到这家糖果店,蜘蛛要拿什么出来?小明这次会买什么糖?他真的会买QQ糖吗?啊!他买的什么糖啊? 薄荷糖。为什么他每次都买QQ糖,今天买了薄荷糖。听听小明是怎么说的,他这次是帮助妈妈买糖果。

  小结:小朋友们,有时候就是这样,我们觉得很有可能的结果也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哦!

  五、活动延伸蜘蛛教会了我们一个那么棒的办法,小朋友回家可以记录一下爸爸妈妈一星期内喜欢吃的食物,下周来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你的记录表。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11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认识水的基本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

  2 、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了解水的用途。

  3 、激发幼儿对水的探究兴趣,懂得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活动准备

  塑料杯若干、两种颜料、两块石子、盐、糖、盆一个、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不洗不脏,越洗越脏,花草树木要用它,人人要健康,就是不能没有它。(打一自然物 水)

  二、简单介绍水的三态

  冬天很冷水会结冰是水的固态,夏天天降雨水是水的液态,开水冒的气是水的气态,那么水像魔术师一样一会变成冰块,一会变成雨水,一会又变成气冒出,是不是很有趣呀,那你们想多了解水吗?好那我们研究一下看看水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三、探究水的性质

  1、水是没有颜色的。

  实验:分别给三个杯子盛半杯清水,给其中的.两杯加入不同的颜料,水马上变成了不同的颜色,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明白水本来是没有颜色的,只是加入什么颜料就变成了什么颜色。

  2、水是没有味道的。

  实验:让幼儿闻闻、尝尝清水说说有没有味道,然后给清水里加上糖和盐再让幼儿尝尝是什么味道,在幼儿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我进行小结:水是没有味道的。

  3、水是透明的。

  实验:把一块石子放入带有颜色的水杯中,另一块放入清水中,让幼儿观察比较哪一杯能看清石子哪一杯看不见石子,最后得出结论:水是透明的。

  4、水是流动的。

  实验:用饮料瓶制作一个水槽,下面接一个杯子或者一个盆,让幼儿观察水是怎么进了下面的杯子或盆里的,幼儿就会说出是流进去的,从而得出水是流动的。

  四、讨论水的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用水。

  老师小结了水的性质后,问孩子们:“水能用来干什么呢?”让幼儿互相讨论后回答,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水可以洗脸、洗头、洗脚、洗衣服、洗澡等等,老师可以扩宽思维告诉幼儿还可以灭火、灌溉农田、发电等,让幼儿知道水的用途很大,人类离不开水,从而引出要节约用水。

  让幼儿设想如果没有了水,我们会怎样?厕所会怎样?做饭时会怎样?这样加深印象让幼儿真正做到节约用水。

  师问幼儿:“你们见过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呢?那以后应该怎样节约用水呢?”幼儿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总结。

  五、做律动《水龙头不哭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12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学习按节奏做出马步、弓步、掌、拳等武术动作。

  2.能根据图示大胆探究武术动作,尝试创编象形拳,会用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

  3.体验方阵舞的整齐壮观,感受成功与自信。

  活动重点: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学习按节奏做出马步、弓步、掌、拳等武术动作。

  活动难点:能根据图示大胆探究武术动作,尝试创编象形拳,会用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

  活动准备:

  1.课前学习活动设计:请幼儿在生活中了解一些常见的武术动作,了解李连杰、成龙、李小龙等中国的功夫明星,观看武术表演的视频,听一些可用于武术表演的歌曲,如屠洪刚的《中国功夫》、成龙的《醉拳》、周杰伦的《双节棍》等,感受音乐的特点并大胆表达,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2.教学课件:包括武术表演视频、动作图示、图片。音乐、场地准备、大鼓。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激发幼儿用武术动作表

  现音乐的特点。

  1.出示成龙图片,引出歌曲《男儿当自强》,感受音乐的特点。

  提问:听了这首歌曲,我们会有种什么样的感觉?

  提问:这是什么声音?鼓声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鼓声让音乐更加的雄壮有力。

  这首歌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男儿当自强》,什么叫自强?

  2.引发幼儿用武术动作表现音乐的愿望,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表现。

  你想用什么动作来把歌曲的有力、有气势表现出来?站起来,找个空地方,用你会的动作表现。

  小结:咱们中国武术很厉害,动作很有力,用武术动作表现这首歌曲是最合适的。

  3.从幼儿的动作中,梳理主要动作,如掌、拳、马步、弓步。

  谁能把你的武术动作展示给大家看?用跟小师傅学习,以及教师示范的方法,梳理出掌、拳、马步、弓步等武术基本动作。

  小结:刚才,你们做的武术动作看起来很强壮。中国武术在很久以前就有了,它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武术动作除了跟师傅学,还可以自学。

  二、根据图示,幼儿自主探究武术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

  1.出示图示,观察寻找规律,重点分析结束亮相的动作。

  出示武林秘籍一,提问:有几个小孩?你看出有什么规律?二、四一样,第一、三幅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先往哪个方向?先左后右。

  接着往下看武林秘籍二和三,好多图,没关系,都有规律。看出来了吗?

  最后一幅,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亮相,两个连贯的动作,站起来,试试。

  2.幼儿自主探究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一会儿要举行武林大会了,谁能把武林秘籍的动作都学会,就可以参加舞林大会。小师傅是怎么做的?请你按照顺序把每个动作都试一试。(幼儿四散站)

  找三个小师傅带大家做。

  谁来做做武林秘籍一?你们当裁判,看他做的对不对?不对就纠错。

  对了就大家一起跟着师傅学。

  谁来试试中级的武林秘籍二?谁来挑战高级的武林秘籍三?亮相,有气势。重点练习马步、隔挡以及结束亮相的动作。

  3.听音乐完整做。

  刚才做了动作,没配上音乐,到底哪个节拍换动作呢?在音乐的伴随下,全体幼儿跟屏幕上的小师傅一起完整做一遍。注意在小师傅出来的时候,换动作。你们通过自学,就把动作学会了。

  4.出示小拳头,这幅图多了什么?增加小拳头,哪个动作的时候出小拳头?几下?试试。

  这次加上小拳头的动作,完整练一遍,我和你们一起。

  如果武林秘籍二隔挡的动作再有力量就更好了。重点练习隔挡。

  5.为了让动作更有气势,进攻和隔挡的时候,可以发出什么声音?这次在进攻和隔挡的时候加上声音,更有力量。

  三、启发幼儿创编动作,练出神功。

  1.出示图片,观察了解象形拳。

  刚才我们用拳、用掌做的这些武术动作叫拳术。我们中国人很有智慧,他们还模仿动物的本领和外形研究出了象形拳。看,这是什么拳?猜猜看像哪种动物。

  2.启发幼儿做出各种象形拳。

  除了这些,你还会模仿哪种动物做出象形拳?我们看这幅图,问号,可以做什么拳呢?启发幼儿做出各种象形拳。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集体彩排。

  四、感受方阵舞的整齐壮观,体验成功与自信。动作都会了,用什么队形能让我们的武术表演更有气势?请看一段武林大会的视频,看看他们的队形是什么样的?

  幼儿表演方阵舞,提醒幼儿,最后要变出象形拳。大鼓来助威。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你自己怎么样?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练中国武术呢?有什么有用处?

  五、知道武术是我们的国宝,愿意继续学习武术,引发做中国人的自豪。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中国的武术表演,为什么要表演我们中国武术?让全世界人都知道我们中国力量,学习我们中国武术。武术是我们的国宝。

  除了今天我们的拳术,还有好多种武术。刀术、棍术、枪术。你们回去慢慢学,成为中国功夫的高手,把我们中国武术传下去。

  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武术动作的拓展方面,还可以让孩子根据图示自主探究难度更大的武术动作,如:华山秘籍、少林秘籍、武当秘籍。

  队形方面也可以进行变化,如:可以变成圆形,以及方阵舞两队之间的交叉、互动等。也可以进行两队之间,一组进攻、一组防守的游戏,激发幼儿武术表演的兴趣,愿意在生活中学习武术,强身健体,努力向上。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反思:

  《男儿当自强》是一首旋律和歌词都极具气势的歌曲,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动力。这首歌曲配以刚劲有力的武术动作进行表演,更会给我们带来力度与气势的震撼,激励我们自强不息,感受成功与自信。在武术表演中培养孩子努力向上的良好意志品质,体验方阵舞的整齐壮观,进而感受中国力量,萌发做中国人的自豪。我在不断尝试中组织了此活动。

  一、借用动物形象,创造表现象形拳。

  蒙台梭利说过:“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的。他们好玩好动、喜欢模仿。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的特点。所以是动作思维在前,然后是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在组织本次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大胆地表达表现,我对教材进行了创新,结合幼儿的年龄和学习特点,请他们观察了解象形拳,并为幼儿提供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启发他们模仿动物的外形和本领,做出各种象形拳,激发了创造的火花,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二、巧用活动的.图示,帮助幼儿掌握按照节奏变换动作。

  我制作了可以“飞入的小师傅”课件,在音乐的伴随下,通过提

  问:“哪个节拍换动作呢?”提醒幼儿集中注意力,观察小师傅的出现,

  播放“飞入的小师傅”课件,在潜移默化中,巧妙地帮助幼儿掌握按音乐的节奏变换动作。

  三、递进叠加原则,让幼儿获得挑战的成功。

  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我在活动设计的时候,由易到难,帮助幼儿

  层层叠加,完成武术表演。从最初的看图示找规律,自主探究动作;到跟着小师傅学习动作;再到出示小拳头进攻;再到进攻和防守时候的喊声助威;最后变出象形拳练出绝招。《纲要》指出:“使幼儿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幼儿时期逐步形成了创造表现的意识,所以要给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请幼儿在观看少林武术表演中感受到方阵舞的整齐壮观,最后与同伴摆出方阵,一起合作,用刚劲有力的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感受成功与自信。幼儿一步步,由易到难,递进叠加,逐渐掌握完整的武术表演,完成教学重难点,获得了挑战成功的快乐。

  此外,在活动设计中创造性的设计趣味游戏方面、观察幼儿表现能力方面、师幼互动等方面我还需要在实践中锻炼,争取不断提高教育的智慧,使孩子们受益。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教学相长”,教师教的过程,也是自己提高的过程。我要走进孩子们的童心世界,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孩子会教给我教育成功的奥秘。做教育的有心人,不断学习,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把幸福带给孩子们。谢谢!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13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绘本画面,理解阿诗用布做东西帮助别人的情节。

  2.通过学说绘本中的儿歌,表演绘本情节,进一步理解绘本内容。

  3.体验绘本中阿诗通过分享和帮助别人,从而得到认可的快乐情感。

  活动准备:

  ppt课件、绘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话题。

  1.有一位朋友带来了一块布,这是一块什么样子的布?

  2.这是谁的`布呢?

  二、幼儿欣赏《阿诗有块大花布》课件,初步理解绘本内容。

  1.出示课件1-2页,引导幼儿认识主人公阿诗。

  图一:它叫什么名字?

  图二:阿诗的表情怎么样?它开心吗?为什么呢?

  2.边看图片边提问:(大象、黑熊、斑马)

  (1)师:这时候谁来了呀?大象想要有件花衬衫,阿诗会有什么办法呢?

  (2)师:阿诗是怎么给大象做花衬衫的?阿诗的儿歌中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说说看?

  (3)鼓励幼儿做动作,说儿歌。

  (4)引导幼儿猜小动物,增添故事趣味性。

  (5)借助图片、音频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黑熊、斑马想请阿诗做什么?

  三、层层递进,幼儿尝试仿编故事。

  1.幼儿自主阅读

  师:“阿诗还会用大花布帮助谁呢?她们会怎么说?”

  2.幼幼尝试表演

  3.阿诗怎么了?它为什么难过?

  4.阿诗的大花布作用大不大?这下阿诗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5.取名字,认识封面。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14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吃得好而又不愿意运动,以至于很多大人才会得的病小孩子也得了,如高血脂、糖尿病等;为此作为学前教育的幼儿园应该积极开展体育活动。而跳绳是一项需要全身运动的体育活动,它能很好地锻炼幼儿的身体,幼儿园户外活动时经常会玩。但是在户外活动时我发现有的孩子对跳绳不感兴趣,常常拿着绳子坐着发呆,我想不如让幼儿动脑筋,想办法,创造出绳子的多种玩法。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幼儿探索出绳子的多种玩法,体验创造性进行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达到锻炼幼儿身体的'目的。

  活动目标:

  1、练习运用绳子做各种动作的技能,增强幼儿的弹跳力,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激发幼儿参加跳绳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3、能利用绳子进行多种玩法,体验创造性进行体育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幼儿每人一根绳子。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教师发出信号后,幼儿两人一组站成二路纵队,听口令一对一队整齐地走,走成双圈后,两人面对面做“照镜子”的游戏,一人做动作,另一人模仿。练习跳跃和上肢动作,如向前、后、上、左跳、蹲跳,向前、后、绕绕臂,单双手绕、举起手臂绕等。

  二、引导幼儿探索跳绳的多种玩法

  1、幼儿自由探索跳绳的各种玩法。如单人单、双脚跳、左右脚交替跳等。

  2、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示范各自玩法。

  (1)利用绳子进行套和跳的玩法。

  幼儿每人一根绳子套在腰上,双手各握绳子的一头,一前一后拉动绳子,或拿绳子进行左右脚交替跳。

  (2)利用绳子进行跑跳的玩法。

  幼儿手拿绳子边跳边跑。

  (3)利用绳子进行走和平衡的玩法。

  把绳子摆成直的走直线,摆成弯的走曲线。把两根绳子摆成平行直线,在绳子中间走小路。

  3、引导幼儿探索合作玩绳的方法,体验合作的乐趣。

  (1)幼儿自由结伴合作探索绳子的玩法。

  (2)请幼儿交流合作玩绳的方法。

  如两人合作玩跳绳,两人面对面站立,一人晃绳,另一幼儿跟着晃绳的幼儿同步跳。然后幼儿两人合作玩跳绳。如多人跳,可请两位幼儿分别拉住长绳的两端,一位幼儿站在长绳的中间,两位幼儿摇动长绳后,中间的幼儿随着绳子的上下有节奏的跳过绳子。

  (3)幼儿自愿组合成若干小组,利用绳子玩游戏。

  三、随着音乐做“骑马”的放松动作。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15

  动作建议:

  1、A段八拍一个乐句,乐句的前四拍是4下剪的动作,后四拍则变一个造型。

  2、教师在B段中的示范动作尽量要优美。用教师自己的体态去感染孩子。

  3、教师B段音乐中,做前、后、左转、右转吊线暗示,教师鼓励幼儿理解后应尽快按暗示的方向变化身体位置和姿势。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扮演角色“放风筝”的快乐。

  2、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掌握B段音乐老爷爷收放风筝的动作。

  3、倾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变化完整表现出放风筝的情景。

  【活动准备】

  1、音乐《放风筝》、风筝图片的PPT

  2、幼儿有过放风筝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位老爷爷特别爱扎风筝,他扎的风筝啊栩栩如生、造型各异。

  (播放PPT,幼儿观察)

  老师出示四只不同种类的风筝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爷爷都做了哪些风筝呢?”

  2、感受A段音乐,学习变风筝造型。

  过渡语:你们看哪些风筝来了?它是怎样出来的。

  (1)教师根据音乐变风筝造型,幼儿观察并发现教师变造型的规律。

  指导语:老师的风筝是怎样变出来的的?

  (2)幼儿边听音乐边按节奏变风筝造型。

  3、感受A、B段音乐,初步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l)继续讲述情境:你们猗猜后来风筝们飞上天了吗?可是没有老爷爷的线他们怎么飞得起来呢。不过就在这时老爷爷回来了,他不但没有生气,还带着这些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飞翔,这些风筝都很聪明,老爷爷风筝线往哪边扯,他们就往哪边飞。他们飞啊飞直到,天黑才砸家呢。

  (2)倾听音乐,幼儿当风筝,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坐在座位上随音乐节奏自由模仿风筝向不同方向飞的动态。

  4、和幼儿一起玩放风筝的游戏,完整表现放风筝的情景

  (1)教师当老爷爷,师生一起玩放风筝游戏1-2遍。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按节奏、飞得有美感的“风筝”,并请其示范。

  (3)请个别幼儿上来当老爷爷放风筝。

  (4)重点练习如何当老爷爷来指挥风筝飞舞。

  (5)幼儿两两合作,一人当老爷爷,一人当风筝玩游戏。

  引导幼儿评价:合作得怎样?动作是否优美、是否有节奏、是否看了主人的指挥

  5、出示中国龙的图片,引导幼儿如何集体合作变中国龙风筝。

  过渡语:今天老爷爷扎了一条巨龙风筝,你们能把这个大家伙变出来吗?

  (1)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变成一条龙,如何飞起来。

  (2)教师当老爷爷,放飞“中国龙”。

  大班黄梅戏表演唱:新猴子学样

  幼儿园大班黄梅戏表演唱:新猴子学样

  一、作品

  游戏玩法建议

  1、点兵点将游戏中尽量让每个幼儿有游戏的机会。

  2、演唱歌曲部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3、游戏形式逐渐递增,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准备】

  1、草帽17顶、老爷爷的装扮一套、带绳子的塑料筐两个。

  2、听过故事《猴子学样》。

  【活动目标】

  1、感受黄梅戏的曲调风格,体会其中的诙谐和幽默。

  2、尝试根据情节、角色创编动作帮助理解记和忆歌词。

  3、乐于参加戏剧表演,注意在游戏的过程中不要拥挤。

  【活动过程】

  1、欣赏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导入课题。

  (l)教师:你们听过黄梅戏吗?黄梅戏是安徽的一种地方戏曲。

  (2)教师完整地表演黄梅戏《新猴子学样》,幼儿欣赏。

  2、初步熟悉歌词,理解戏曲内容,了解戏中角色。

  (1)教师:戏曲里表演的是什么故事?

  (2)教师再次完整演唱并提出要求。

  教师:戏曲里有哪些角色?他们怎么唱的?

  3、幼儿初步学习戏曲中的对唱部分。

  (1)教师:老爷爷做了哪些动作?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幼儿回忆戏曲中的爷爷角色唱段并学唱。

  (2)教师:小猴子怎么学样的?师生互动,交换角色进行表演。

  (3)游戏“草帽在哪里”。

  以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多人的递进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捏对唱部分,注意根据幼儿的掌握情移时调整速度和韵味。

  4、幼儿尝试完整地演唱黄梅戏《新猴子学样》。

  5、师生分角色完整表演戏曲,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大胆表演。

  (1)提出表演要求,幼儿进行黄梅戏表演唱。

  教师:小猴子怎样发现草帽的?他们说了什么?

  幼儿学说黄梅戏中的说白,并学唱戏曲中的猴子角色唱段。

  (2)利用道具完整表演。

  (3)延伸游戏内容:启发幼儿最后不再学样,改变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前奏 随乐做拍手的动作

  1-4小节, 随音乐节奏做“走”的动作,并在最后一个音符时拍手。

  5-6小节, 背对背扭扭屁股。

  7-8小节, 面对面做鬼脸。

  9-10小节, 同5-6小节。

  11-12小节, 同7-8小节。

  游戏玩法建议

  1、合乐做动作模型:幼儿自己随乐做动作。

  2、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两名幼儿游戏。

  3.大公鸡来了时(低八度音乐响起间奏):幼儿定住,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公鸡”在其中来回走动,以多种方式逗毛毛虫。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能合乐做出“扭屁股”、“做鬼脸”的逗乐动作,并保持造型不动。

  2、迁移故事情境,与同伴合作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空间方位,并创编不同的鬼脸动作。

  3、享受运用肢体、表情动作与同伴玩诙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剪辑好的`音乐、电脑播放器、幼儿人手一只手腕花。

  2、经验准备:幼儿有站双圈跳集体舞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师: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虫们在找朋友做游戏,他们找到了一个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脸。玩得正高兴,一只爱吃毛毛虫的大公鸡来了,毛毛虽立刻一定不动,大公鸡以为是石头就走了。

  2、创编“扭屁股”“做鬼脸”的动作模型。

  师:我是一只毛毛虫,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个人都扭一扭,还要做鬼脸,怎么做?

  3、初步感受音乐,并合乐做动作模型。

  师:现在,毛毛虫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师:毛毛虫们轻轻起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

  (1)师:毛毛虫要和朋友背对背扭屁股,还要面对面做鬼脸逗乐。你们可以怎麽做?

  (2)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找个空地方试一试。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乐做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

  (5)幼儿随乐游戏。

  5、创编不同的做鬼脸逗乐的动作。

  (1)师:还可以怎样做鬼脸逗乐?请你来试试。看看他的鬼脸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的手是怎么放的?

  幼儿听音乐变换鬼脸造型进行游戏。

  6、迁移双圈舞的经验,换朋友进行游戏。

  (1)讨论换朋友的方法。

  师:我们在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

  师:现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动,女生换朋友,怎么换?

  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的?拍手时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站双圈尝试换朋友。

  (3)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

  7、戏剧游戏:毛毛虫与大公鸡。

  (l)师:这回啊,毛毛虫们,可能在玩游戏的时候真有大公鸡要来做我们哦,我们要怎么样?能不能动?我们先试一试,我来挠挠这只毛毛虫,嗯,他没动,是个小石头,这只呢?

  (2)邀请客人老师扮演角色参与游戏。

  三、友情提示

  1、在游戏活动环节组织过程中,教师遵循团体律动的傻瓜教学流程:放事一一动作一一音乐一一游戏(动作方位、游戏、交换舞伴等等),采用逐步累加游戏元素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幼儿创编、熟悉动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动作模型和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背对背扭屁股及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接着再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鬼脸造型并游戏,最后再加人大公鸡逗引的游戏玩法。

  2、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可调整游戏难易度,如,降低难度时,可在音乐的第2、第4小节时,不必强调幼儿在乐句句末拍手。

  歌曲《欢乐颂》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以及歌唱活动带来的快乐。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以及节奏感。

  3.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大胆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图片:白云,蓝天。

  2.图谱、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白云、太阳

  教师:小朋友们看,图片上有什么?天多蓝呀高高的在上面,谁来了?又有谁来了?

  多美的画面呀,蓝天高高,白云飘飘,太阳公公在微笑。这么美,我们来一起说一下。

  过渡语:我们看到的这些美景,还有一首好听的歌呢,就表现了欢乐、高兴的心情,名字就叫“欢乐颂”。

  请小朋友快速的找一把椅子坐下,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二、展开

  1.课件欣赏歌曲(播歌词音乐,放课件)

  教师:歌里都唱了些什么?是不是咱们刚才看见的美景呀?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利用图谱朗诵歌词

  教师:小朋友说的可真好,现在我就来演唱一遍这首“欢乐颂”送给大家。

  3.教师表演唱(放伴奏)

  4.看课件,师生唱(放伴奏,点课件)

  教师:刚才我看到有的小朋友都情不自禁的跟着老师一起唱起来了,让我们看着大屏幕一起来唱一唱。

  老师唱得大声一点,小朋友可以小声一点。

  你们第一遍就唱得这么好,真不错,相信再唱一遍时,小朋友的声音一定会更加宏亮、好听,对不对?

  5.教师指挥,幼儿唱(放伴奏)

  教师:小朋友,你们唱得太好听了,我觉得咱们都可以组成一个合唱团了,我来当指挥,你们就是合唱团的演员,好不好?

  那一会我们唱得时候,大家一定要看我的指挥,我的手动作小,小朋友就小声唱,我的手动作大,小朋友就大声唱,咱们来试试好不好。

  过渡语:小朋友可真棒,都会用大小声表现歌曲了,你们知道吗?不仅你们喜欢唱,大人也喜欢唱,咱们看看他们是怎么唱的!

  6.观看“欢乐颂”视频(放视频)

  引导语:欢乐颂这首乐曲,是一首世界名曲,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每当人们高兴快乐的时候,或是欢庆重大节日时,人们都会唱起这首歌,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寄托美好的祝福。

  7.小结(放歌词音乐)

  摘草莓——大班幼儿歌曲教案

  活动

  在翻阅《歌唱活动》一书时,我看到了“摘草莓”这个活动,歌曲旋律很轻快、活泼;歌曲内容也有些情节性,易于孩子理解,很适合孩子来演唱。但是,这个活动的第二声部设计得比较难把握。于是,我针对自己班孩子的能力水平进行了全面修改,并开展了此活动,应该说活动选材的灵感完全来源于学习,来源于书本。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快的情绪,初步学习用两个声部进行演唱歌曲。

  2、在图谱的帮助下演唱歌曲。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练声。

  “孩子们,让我们先来亮一亮咱们的嗓子吧!”

  学习歌曲。

  1、欣赏教师范唱,了解歌曲与内容。

  “今天,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好听吗?”“这首歌曲比较轻快,非常的好听。歌曲的名字就叫《摘草莓》。”出示背景图。

  2、再次欣赏教师范唱。

  “再来仔细地听一听,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根据孩子的回答,取出大图谱,放于黑板。

  摆放图谱。

  “谁来把这些图谱根据歌曲摆一摆?”“摆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看图完整演唱第一声部,将歌词与图谱匹配。

  “让我们看着图谱跟着老师轻轻地来唱一唱。”

  三、练习两个声部。

  1、讨论、了解第二声部演唱的位置。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小图谱,为了使歌曲更好听,我们还要在歌曲里加入小图谱,放在哪儿呢?”

  “不仅要唱大图谱,还要唱小图谱,小图谱怎么唱呢?”

  2、教师唱第一声部,并用体态提示幼儿演唱第二声部。

  “我们来试一试唱这首歌,你们唱大图谱,我来唱小图谱。”

  3、将幼儿分成两个声部演唱2——3遍。

  “在唱歌的时候,我们要一边唱歌,一边听别人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和谐一致就好听了。”

  结束:“我们把这么好听的歌去唱给弟弟妹妹们听听吧!”

  反思:

  1、图谱与歌曲的结合。

  在活动前,我准备了背景图、大图谱以及小图谱,活动中,我先利用大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一声部,在用小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吸引、调动孩子来参与活动,并通过摆一摆、看一看,使孩子们从中理解了歌词,记忆了歌曲。

  2、动作与歌曲的结合。

  由于孩子是初次尝试演唱两声部的歌曲,对于第二声部的切入,孩子们不能很好地把握节奏,所以在活动中我利用肢体动作来提示孩子,被分成两部分的孩子看了指挥就能很好地演唱歌曲了。

  3、活动流程层层递进,过渡流畅。

  用《摘苹果》的曲调来唱《摘草莓》练声,从两声部练声到学习新歌,再加入第二声部,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过渡时,紧接练声时的情景衔接道:“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来引出新歌,引出老师的范唱。在出示大图谱时,由于每张大图谱上有两句歌词,所以范唱完让孩子说,当孩子说出一句的时候,我会追问与之一起的另一句,“除了风轻轻吹,还有什么在飞?”“什么在风中飘香味?”“一颗颗红草莓好象什么?唱了几次?”等等语句组织得很自然、流畅。

  当然,“有完美的教案,没有完美的课堂。”课堂是活的,总会存在一些不足,或者说有些地方可以上得更好。在这个活动中,让孩子摆大图谱的时间控制得再短一点,再紧凑一些,在请两三个孩子摆完后,我就可以清唱来纠正孩子摆放的对错与否。

【大班公开课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12-12

大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12-02

大班公开课教案01-02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公开课教案04-02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活动教案01-26

幼儿科学活动公开课大班教案08-23

大班游戏公开课教案06-15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11-24

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