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动手做做看》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动手做做看》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动手做做看》教案1
【说教材】
一、教材出处、内容、地位
《动手做做看》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篇阅读课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学家朗志万故意把一个错误结论告诉小朋友,再问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明白: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不迷信权威,在妈妈的启发下动手实践,获得了正确的答案,并明白了科学家真正的目的。本单元的教育专题是“用心思考,勇于创造”。《动手做做看》是本组单元的首篇课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生动教材。 二、《新课标》对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
1、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积累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等。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及第一课时目标完成情况,我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⑴ 理解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⑵ 知道什么是名人名言,有收集名言的兴趣。
2、能力目标:
⑴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 能比较认真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行为。
3、情感目标:
⑴ 感受动手做的乐趣,认识动手做的意义。
⑵ 唤起学生善于思考、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的意识。
确立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科学家的真正目的,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说教法、学法】
基于上述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结合新课标理念与学生心理及认知特点。我采用了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中去体验、思考、领悟,并启动师评、自评、学生互评等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说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1、情境导入,设身体验
2、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3、角色朗读,深化感悟
4、总结评价,回味升华
5、布置作业,积累延伸
下面,我向各位详细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设身体验
《动手做做看》既是课题,又是主题,我便顺水推舟如下导入:“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3课《动手做做看》,请大家先来动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如此直截了当,一语双关,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呼应课题。
接着,我以“偷梁换柱”之法,将文中科学家向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拿来考学生,创设一个师生问答的教学情境。课堂上,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可算作一种知识权威。学生与文中小朋友的'年龄相仿,有着相类似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和心理活动与文中有着极强的雷同性。这样,就利于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为下一步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和感情朗读打好基础。二、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情境之后,教师由权威摇身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笑问:“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你们不觉得熟悉么?在哪见过?”在学生恍然大悟间,教学戏剧性的进入第二程序。学生此时学习习兴趣倍增,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理解和体验,正是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
第二程序是全课的重点部分,教学的三维目标要在这里实施体现,教学重、难点也要在这一程序中解决。诸多目标若想做到“剪不断,理还乱”,就得像蜘蛛结网那样──围绕一个中心,有序地连线,恰当的打结,将教学的过程组成有机整体。基于此,我确立了“逻辑推进,各个击破”的教学策略。将三维目标和教学重点分散到两大环节中,如:第一大环节(1~5自然段)围绕朗志万提出的问题,从几个小朋友不同的表现着手。第二大环节(6、7自然段)抓住伊琳娜的情绪变化,以人物对话为切入点。如此,每个环节都围绕课文内容这个中心,有序地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并恰当的运用讨论、交流、实验、评价、点拨以及不同形式的朗读等手段,随着课文情节的发展,相机落实各项目标,解决教学重点,并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完成难点的突破。三、角色朗读,深化感悟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依据上述理念,这一程序中,我让学生进入角色,再次感受、体验,将领悟内化,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同时启用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巩固教学重点,落实能力目标。四、总结评价,回味升华
这一程序设计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展示其在角色朗读中的个性化感悟,回味教学难点。并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树立学习自信心,促进学习兴趣的可持续发展。五、布置作业,积累延伸
最后一环节,我布置学生在课外书或网上收集名人名言,将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拓展学习空间,锻炼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说板书】
本课板书在设计上力求简洁、直观、条理清晰。既概括本课要点,又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进而辅助教序,提高学习效率。
《动手做做看》教案2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在以前呢,大家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带领下总是能够很快地学会生字,并将生字认会,那么今天老师不参于大家的学习之中,小朋友们通过自学能否将本课的生字给消灭掉呢?
二、识字
1、自主识字。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合作识字。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告诉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3、识字方引导。
(1)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
(2)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3)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4)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
(5)编字谜识字:士兵的心(志)
三、写字指导。
进行写字教学时,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教师先做发现示范:示范书写“哄、喝”两个字,然后自言自语:“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口字旁得写得高一点,小一点。哦,原来是这样啊!”示范后,先让学生临写一遍,然后请学生同位或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全班交流。如,“另”原来是“拐”的一半呀!“朗”字左边原来不是“良”!“提、题”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是”的“小脚丫”伸得好长啊!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给以鼓励、总结、概括,再引导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生字,继续学习本课,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提问。
2、“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自读课文,思考这两个问题。
二、朗读感悟
1、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2、出示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带着“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和“为什么又笑了”两个问题,自主读书思考。读出写伊琳娜生气和微笑的有关段落,说说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理解。在交流“伊琳娜为什么生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好小朋友、妈妈说的话。小朋友说的话要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
3、围绕“哄骗”引发争辩:
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4、。读课文结尾朗志万的话,说说应该怎么理解这句话。。教师提示下面几中理解引导学生讨论。
(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3)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4)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5、再整体读课文,想想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以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三、日积月累
积累自已对自已有帮助的词和句。
四、实践活动
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动手做做看》教案3
教具准备:
1.本课生字卡片。
2.制作powerpoint(注意:全部用楷体字)
读一读,想一想,括号里该填哪个字?
慢漫
(1)老爷爷()地走。
(2)水满了,从鱼缸里()出来。
(3)发大水了,河水()过了小桥。
提题
(1)小明()着一桶水。
(2)小红在做数学()。
(3)小华回答老师()的问()。
教学目标:
⒈会认朗、志等10个生字,会写另、志等9个字。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善于动手实践,敢于挑战权威的品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5分钟
1.小朋友们,老师的话你们相信吗?
2.好。那我说:天一冷,你们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出来了。小朋友,你们相信吗?
3.为什么你们不信老师的话了呢?
4.呵呵,你们都和伊琳娜一样,是了不起的孩子!(板书:伊琳娜并领读两遍)我想小朋友们一定都读过课文了,老师写出了伊琳娜,你们一定会告诉我另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法国的大科学家
(板书朗志万并领读两遍)
5.现在,请小朋友一起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就请课文下面的拼音朋友帮忙。读完后说说,你最喜欢课文的哪句话。
6.谁说说你最喜欢哪句话呢?
(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小朋友,你最喜欢的是这句话吗?
7.谁能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1.相信
2.不可能。(写自己的名字)
3.因为老师说的不对。
4.朗志万。
5.自由读书。
6.动手做做看。
7.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多动手,不要盲目相信别人的话,对权威人士也不要盲目听从)
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8分钟)
1.小朋友们真聪明,这么难的问题也这么快读懂了。如果老师不教你们,你们能把课文读好吗?
2.这样吧,请大家分成两个小组,互相帮助读,先把课文读正确,再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最后,你们就可以分角色朗读。现在开始吧。
3.大家学得非常认真,可以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了吗?
4.谁愿意当朗志万?谁愿意当伊琳娜?谁当一个小朋友和另一个小朋友?可不要小瞧这两个角色,过一会儿有很难的问题等着你回答!谁当妈妈?剩下的一个小朋友读叙述的部分。
5.(当读到把水喝下去了时)请停一下。请问,你们这两个小朋友回答的对吗?为什么会说出两个错误的答案?
6.好的,请继续朗读。
7.(当读到你动手做做看时)对不起,请停一下。请问,您为什么要对女儿说这句话呢?
8.(全文读完后)伊琳娜笑完会说什么呢?不忙说,这次,老师想请大家先想想,再写下来,然后读给大家听。开始写吧!
9.谁愿意和大家交流自己写的话?
1.(齐)能!
2.分小组合作学习。
3.(齐)可以了。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不对。因为我们对大科学家朗志万没有一点怀疑。
6.朗读课文。
7.妈妈回答
8.写话
9.朗读自己写的话。
识写结合
巩固识字
(3分钟)
1.课文读得这样好,生字一定都认识了。谁愿意接受老师的考查?都愿意,好啊!下面请大家读卡片上的生字,看谁读的快又准。
2.现在我们开火车!
3.我们一起做一个填字游戏。请看大屏幕。
4.慢漫辨析及书写。
①填空:(1)老爷爷(慢慢)地走;(2)水满了,从鱼缸里(漫)出来;(3)发大水了,河水(漫)过了小桥。(出示图标我的发现)你发现什么了?
②请大家把这个字写两遍,一边写一边在心里说:哦,这个字和水有关。
5.提与题
辨析。
①填空
(1)小明(提)着一桶水;(2)小红在做数学(题);(3)小华回答老师()的问()。
②如果要把这两个自写好看,应该注意什么?
6.请大家把这两个字各写两遍。写完这两个字后再把其余的几个字也写写。写完后就可以下课了。
1.学生抢读
2.开火车读生字。
4.口述填空
写字
书写时注意是作偏旁时捺要延长。
5.写字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片段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课文有哪些奇怪之处?
2.从以下三个自然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或是最迷惑的一段,大声朗读看看有什么收获。
3.实践活动。
(1)伊琳娜认真听了,仔细想了,动手做了,得到了真正的答案,也明白了道理。可其他的小朋友却不是这样,他们是怎样说的?
(2)小组讨论。在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就用一定,合不合适?如果不合适怎样修改?
(3)畅谈感受。
我发现:
使我惊讶的是:
让我难忘的句子是:
我想尝试的是:
我想改变的是:
《动手做做看》教案4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复述。
难点:理解有些问题只有自己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
2、解释题意。
动手试一试里的试,意思是尝试、试验的意思;试一试是尝试一下;动手试一试是动手做一做,看结果是什么样的意思。动手做和动脑子想应当结合起来,但有时要强调动脑子想,而有时就要强调亲自动手做。这篇课文就是强调要亲自动手做。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标好节号。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本课的生字,能识记田字格里的生字的字形。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实验觉得漫问题正确科学家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卡。
另丽夫试一试如果只有著名
(2)指名读生字词,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另:另外。问题:要解决的疑问。觉得:感觉到。正确:对。
科学家:作科学研究工作有成就的人。
(4)抽词卡让学生读。
3、个人练读课文。
四、写字指导,教认新偏旁。
五、布置读课文,思考问题。
1、科学家做了什么实验?提了什么问题?两个同学怎么回答的?
2、玛利亚作了什么是实验?提了什么问题?科学家怎么回答的?
3、玛利亚后来成了什么样的人?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提问上节课留的思考题,依次指名回答。
二、精读训练。
1、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四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五六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七自然段。
2、依次进行讲读。
第一部分:
(1)指名读
(2)问:第一段讲了什么?
(3)第二段有几句话?每一句分别说了什么?这是为什么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4)第三四段说了什么?
(5)看图回答问题。
图上画有几个人?他们是哪些人?桌子上摆着什么?科学家的手势说明他在说什么?
(6)小结:这部分讲科学家做实验、提问题,两个同学分别作了回答。
第二部分:
(1)指名读
(2)第五段有几句话?分别说了什么?玛利亚是画上哪个人?她是怎么动手做试验的?结果她看到了什么?哎呀是什么意思?
(3)第六段有几句话?分别说了什么?从什么地方看出科学家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科学家有什么反应?只有……才能……这句话强调什么?
(4)小结:这一部分讲的是玛利亚作了试验,向科学家提出问题,科学家作了回答。
(5)齐读第二部分。
三、布置再读课文。
1、思考: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体会、收获?
2、照课文习题三的要求抄写词语。
第三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继续精讲训练。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说了什么?
3、简介居里夫人。
4、为什么这篇课文最后要写这一句话?
三、总结。
这篇课文说的是居里夫人小时侯学习有疑问就亲自做试验,得到正确的答案。说明了有些问题只有自己动手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这个道理。你们学了这篇课文以后,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可以自由谈谈。
四、朗读指导。
五、复述指导。
1、揭示复述提纲以启示学生复述的顺序。
2、利用板书,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串连。
3、指名复述,师生评议。
4、同座二人交替复述,互提意见。
六、作业练习。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科( )如( )另( )
种( )和( )只( )
2、用如果……就……、只有……才能……各说一句话。
3、听写:有些问题……正确的答案。
4、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动手做做看》教案5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题。
一只杯子里装满了水,我在上面放上一张纸,杯子倒过来,水不会撒出来。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做?出示课题《动手做做看》。
二、自由读课文质疑。
1、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了吗?动手做了吗?读读课文,看看伊琳娜是怎样做的。
2、提出不懂的生字词或课文中不理解的句子。
(1)字词:
鳞(l0n):鱼类、爬行动物或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薄片状组织,由角质组成。
哄(h%ng)骗(pi4n):用假话或手段骗人。
(2)理解难句:
“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是科学家朗志万的话,意思是朗志万不是真的哄骗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教育学生不要轻易地相信权威,凡事要亲自动手做一做。
三、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默读思考
(1)课文中哪部分写了科学家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
(2)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3)伊琳娜是怎么说的`。
(4)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
2、汇报:
课文(第1-3自然段)科学家提出为什么往装满水的杯子里放一条金鱼,水不会漫出来的问题。
(第4-5自然段)写了伊琳娜亲自动手做实验,发现科学家的话是错的。
(第6-7自然段)写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明白了他这样做的目的。
3、学了“动手做做看”你明白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
本文通过写伊琳娜自己动手做实验,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我们不要轻信权威,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多动脑筋想,多动手做。
附:板书:
《动手做做看》教案6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课文的感情朗读、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关于郎志万的材料。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两遍。
2、搜集关于郎志万的有关材料,制作成资料卡片。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
1、同学们,你们遇到问题是怎么办的?
(生自由发言)板书:动手做做看
2、就课题提问。
⑴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板书:朗志万和伊琳娜
他们之间的不同学生可能会说年龄大小,引导学生说出身份的不同。
⑵什么样的人才能叫科学家?
有学问的科学家跟伊琳娜会发生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画生字新词。
2、找出小朗志万说的话,做上记号。
3、听课文范读并正音。
三、学习生字。
1、抽读:
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2、齐读:
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3、识字游戏:
a、将生字卡片发到守纪律的学生的手,师问:谁是xx。生答:我是xxxx。
b、开火车读。
4、生互相交换识字经验。
换偏旁识字:慢-漫 篇-骗
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
谜语:士兵的心(志)
5、认读新词:
伊琳娜 志气 问题 提问 提水 浪漫 朗读 哄骗 起哄 喝水 骗人
6、写字指导。重点指导:“朗、喝、骗”字。
喝、哄:口要写得高、小一点。
朗:左边不是良。
提、题:两个是的'区别。
(此教学过程教师要座号板书)
四、学生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认读词语
2、板画“杯子”和“金鱼”,板书:水漫出来了
二、朗读感悟。
1、“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做看。
2、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②反复读句子,用它随时提醒自己。
3、围绕“哄骗”引发争辩
①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
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你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的小朋友呢?”
a、用恰当的语气读这句话。
b、结合上下文理解“哄骗”。
c、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
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三、学习感悟朗志万的话,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1、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2、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四、总结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伊琳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伊琳娜说些什么?
五、实践活动。
1、听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听后的感受告诉他人。
2、发现他人的过失,有礼貌的指出来。
六、作业布置
搜集科学家的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的生活与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板书设计
13动手做做看
郎志万:不溢水?
伊琳娜 生气哄骗动手做了做
笑了不是哄骗明白一个道理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动手做做看》教案7
●〇学习目标
①会认“朗”等10个生字,会写“另”等9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③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像,并把想像的内容写下来。
A案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①同学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机评价)
②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说“伊琳娜”)“伊琳娜”在遇到疑问的时候,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①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多读几遍。
②自主识字:学生自己识记生字,对自己认为难记的记,想办法把它记住,把不好记的字标出来。
③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的情况。
a.告诉同学,自己是怎样记字的。
b.讨论:不好记的字怎样把它记住。
④全班讨论。
a.全班齐读去掉音节的生字。
b.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老师鼓励、尊重学生各自的识记方法)
⑤书写生字。
a.讨论如何把字写正确、写好看。
b.完成课后“我会写”的内容,老师巡视指导。
c.学生展示自己所写的字,老师随机评议。
学生自读课文,用“__”勾出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孩子们,谁来告诉大家,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朗志万的问题。生齐读)
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①学生自读课文,想想孩子们听到科学家的问题是怎么想的?用笔勾画出来。
把不明白的地方做上符号。
②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老师巡视指导。
③交流体会。
老师重点引导体会句子中带横线的部分,让学生感受在生活中要勤于思考,敢于实践。(课件出示相应课文内容)
a.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b.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
拓展课文内容
①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你想这时她可能会说些什么?
②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③鼓励学生把自己说的话试着写下来。
④老师小结。
巩固生字
①做组字游戏。
②出示要求会认、会写的字,学生进行组词竞赛。
课外作业
动手做做课文中的实验:把放入水中的物体变一变,仔细观察,漫出水的多少与放进物体大小有没有关系。
B案
课前准备
①预习生字。
②生字课件、课文插图或投影片。
第一课时
观察插图,导入新课
①出示课文插图或投影片,问:图上画了什么?
(小女孩看到水从怀子里漫出来,非常吃惊)
②水从怀子里漫出来,小女孩为什么吃惊?让我们一起学习13课。(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
朗读课文,初知大意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②出示生字课件,检查学生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
③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把他们读错或读得不准确的地方作上记号。
④谁来当小老师为他们纠正错误?
合作学习,理解内容
①四人小组自学课文后,讨论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出示课件:
a.“奇怪的问题”指什么?
b.伊琳娜回家做了个什么实验,实验结果怎样?
②请四人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③再读课文,合作完成填空。
出示课件:法国科学家,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一只怀子里装满水,再放进别的东西,()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却不是这样。伊琳娜回家做了个实验,实验结果证明科学家的话()。
④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同学们讨论一个,实验的结果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科学家说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我们不要迷信权威,遇事要动手实践)
⑤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想一想,伊琳娜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启发想像,练习写话
①读课后练习“说说写写”中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进行想像。
②互相交流。把自己想像的话说给同学听。
③把自己想到的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识字、写字
①识字。
a.出示生字课件,请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提示学生:可用旧字对比记忆生字。(如林—琳,那—娜,扁—骗,可用换偏旁的方法记忆;如慢—漫,洪—哄,可用部件组合法记忆;如“志”字是上“士”和“心”构成的)
b.谁还有更好的记字方法,说给大家听?
②写字。
出示写字课件。谁来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些个字写漂亮?
a.指导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找出特点。(如“题”和“提”中都有“是”,但写法不同,“题”中的“是”捺要长;“另”和“志”都是上下结构,“另”是上短下长,“志”是上略比下长;田字格下边两行的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其中五个字是左窄右宽,只有“朗”是左右宽窄差不多)
b.老师有重点地范写指导。
c.学生临摹,老师巡视指导
d.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认出写最好的字,师生点评。
表演课文内容,加深理解
①分组熟读课文,互相展示自己喜欢读的段落。
②分组表演课文内容,鼓励创造性的表演。(如加进伊琳娜听懂朗志万的话之后所说的话)
实践活动
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读后的感受讲给同学听。
《动手做做看》教案8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2、学习本课生字,认识生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2、使学生懂得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三.教具准备
生子卡片、课件、调色盘、画笔、金鱼等。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拿着两种什么颜色的水粉颜料呢?
2、把这两种水粉颜料混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3、那究竟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老师就动手做做看。(当场演示)
4、哎呀,真的变成绿色了,同学们凡是对任何不明白的事情想弄个清楚就必需要齐读课题。
过渡:那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呢?我们来学习好吗?
二、初读课文,认字词。
1、下面请同学把书打开,借助课文下面的拼音读准字音,自己开始读吧。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课文中的生字朋友你们都认识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这些生词。
3、小老师当得真棒,看,现在拼音没了,你还会读吗?愿意开火车读吗?开始吧。
4、同学们读得真不错,现在只剩下生字了,请同学们拿出生字卡片,把自己认识的摆在桌子上,不认识的可以问问同桌或请教拼音朋友。
5、同学们看,老师把生字朋友集中在卡片上,会读的同学老师抽到哪里你就读哪里,只要认识就大声读,不需要举手了。
6、对这些生字你们都是怎么认识的,说说吧。
过渡:刚才老师见识了同学们识字的本领,下面请同学们看故事中以主人公伊琳娜这时的表情怎样?
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后来的表情又怎样了呢?那1、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后来她又为什么高兴了?
三、朗读感情
1、请你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试着默读看看有哪个同学能做到不出声。
2、同学们读得不错,请你们分小组去讨论一下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你是从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中知道的?后来她又为什么高兴了,你又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中知道的?讨论完后再分角色读一读,开始吧。
3、好,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1)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
是从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中知道的?我们来看这位同学说对了没有,请一位同学读第1自段,第1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向小朋友们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师:奇怪是什么意思?生:出乎意料难以理解)我想请同学来读读这个奇怪的问题形式:个别读(2-3人),全班同学提出奇怪的问题后课文中的两个小朋友说得是不是一样呢?(生:不,那么他们又是怎么说的呢?我请同学来读一读(2-3人读→师引导用的语气去读→再请2-3人读→师表扬)伊琳娜觉得他们有没有说对?(生:没有)她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是怎么说的呢?请女生(2-3人)读妈妈说的话→师引导用鼓励的语气去读→并让学生我想的意思,(只想不做)→全班女生读)伊琳娜听了妈妈的话后,她是怎么做的呢?我请同学来读第5自然段,再请1位女学生扮演伊琳娜来做这个实验。让全班学生观察伊琳娜这时的表情怎样?(生气)伊琳娜为什么会生气呢?(生:因为伊琳娜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证明了朗志万的问题是错误的,所以很生气)接着第二天一早就对朗志万说了些什么?谁会读(请2-3人→教师引导读出生气的语气)提问:这个语气该怎么读呢?她又为什么生气了?(生:因为伊琳娜认为科学家朗志万在哄骗小朋友,所以她越想越生气),哄骗换个词还可以怎样说意思相同欺骗,欺骗是不是个好词(生:不是)同学以朗志万不是在真的欺骗他们,他也是善意的欺骗,他就是想看看有没有孩子遇到问题时不去动脑筋想了,还必须动手做做。
(2)后来,伊琳娜为什么又高兴了,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中知道的?(生:是从课文的第7自然段,那朗志万是怎么回答的呢?用WW画出朗志万说的话,再读一读。
(3)读后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出示板书)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所以伊琳高兴地笑了。
4、假如你是伊琳娜,听了郎志万的话,你可能会说什么?(生说→把你说的写下来)
5、反馈:课文读到现在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拓展:
请同学们看,老师这儿有装满石子的瓶子,里面还可以放东西吗?(生说师做试验后并点题对任何不明白的事情想弄个明白,必需要动手做做看。
五、板书设计:
生气(图)
高兴(图)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动手做做看》教案9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讲的是伊琳娜对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感到奇怪。她动手做实验,发现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朗志万知道了,说: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启发学生懂得对别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动脑筋思考、动手做做看。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讲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如果放进一条金鱼,水不会漫出来。这是为什么?两个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第二部分讲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回到家在妈妈的启发下动手做做看。实验结果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
第三部分讲第二天伊琳娜去问朗志万。朗志万说: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1.渎课文,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意思。
2.懂得对别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动脑筋、思考、动手做做看的道理。
一个装满水的杯子、一条金鱼。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同学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思考吗?你动手做了吗?(学生说自己的'做法。)
2.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几个小朋友对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就有不同的做法。那么,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了什么问题?后面发生了什么事呢?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3.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鳞()
哄()
骗()
2.理解词语。
哄骗:用假话或手段骗人。
漫:水过满,向外流。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回到家里动手做实验,实验结果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朗志万知道了,说: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四、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导阅读第一至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说说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可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2.你觉得朗志万的问题提得怎么样?表现在哪儿?
(问题提得很奇怪。表现在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可不是这样。意思是说如果放进一条金鱼,水不会漫出来。)
3.分组思考讨论:小朋友的回答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回答?
(一个小朋友说:这是因为金鱼身上有鳞。另一个小朋友回答。)
二、指导阅读第四至五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四至五自然段,思考:伊琳娜为什么要动手做实验?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2.伊琳娜为什么觉得他们都没说对?
(金鱼身上有鳞,水就不会漫出来和金鱼把水喝下去了:都不合乎逻辑。)
3.做实验,体会伊琳娜看到实验结果后会怎么想?
(实验结果水明明是漫出来了,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科学家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哄骗我们小朋友呢?还是妈妈的话正确,不能光想,要动手做做看)
三、指导阅读第六至七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六至七自然段,画出伊琳娜和朗志万的对话,体会其中的意思。
2.体会伊琳娜话的意思。
(1)出示句子。
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您作为一名科学家不应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您本来就知道放进条金鱼后,水也会漫出来,还提出这样的问题,哄骗我们小朋友。)
(2)指导读出生气的语气。
采取学生自己练读、评读的形式完成。
3.体会朗志万话的意思。
(1)出示句子,理解意思。
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伊琳娜听懂了什么?
(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别人的话。对待别人说的话或提出的问题,不光要动脑筋想一想,而且还要动手做一做。)
(2)指导读出语气。
4.分角色配合读第六至七自然段。
四、小结。
1.读后,你从伊琳娜动手做实验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2.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
(组内陈述观点和理论、集体汇报。)
课内练习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问题()地微笑
二。按要求积累词语。
例:越想越生气
越
越
越
越
越
越
三、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伊琳娜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2.安娜自言自语地说小壁虎跑到哪里去了呢她正在发愁忽然听见莎莎大叫起来妈妈床单上有一只花壁虎快来看呀。
四、按要求摘录书上的句子。
回到家里,伊琳娜动手做实验。她。哎呀,不一样,水三二。
五、阅读课文片断,并按要求作答。
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 )都是对的。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 )地笑了。
1.在括号中写出带点词的近义词。
2.乙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朗志万的话是什么意思?
3.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
说说你的理由。
《动手做做看》教案10
【教具准备】
1、本课生字卡片。
2、制作 powerpoint (注意:全部用楷体字)。
读一读,想一想,括号里该填哪个字?
慢 漫
⑴ 老爷爷()地走。
⑵ 水满了,从鱼缸里()出来。
⑶ 发大水了,河水()过了小桥。
提 题
⑴ 小明()着一桶水。
⑵ 小红在做数学()。
⑶ 小华回答老师()的问()。
【教学目标】
1、会认“朗、志”等10个生字,会写“另、志”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善于动手实践,敢于挑战权威的品质。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初读课文感知大意(5分钟)
1、小朋友们,老师的话你们相信吗?
2、好。那我说:天一冷,你们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出来了。小朋友,你们相信吗?
3、为什么你们不信老师的话了呢?
4、呵呵,你们都和伊琳娜一样,是了不起的孩子
(板书:“伊琳娜”并领读两遍)我想小朋友们一定都读过课文了,老师写出了伊琳娜,你们一定会告诉我另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法国的大科学家──
(板书“朗志万”并领读两遍)
5、现在,请小朋友一起读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就请课文下面的拼音朋友帮忙。读完后说说,你最喜欢课文的哪句话。
6、谁说说你最喜欢哪句话呢?
(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小朋友,你最喜欢的是这句话吗?
7、谁能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1、相信
2、不可能。(写自己的名字)
3、因为老师说的不对。
4、朗志万。
5、自由读书。
6、动手做做看。
7、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多动手,不要盲目相信别人的话,对权威人士也不要盲目听从。)
二、精读课文读出感情(8分钟)
1、小朋友们真聪明,这么难的问题也这么快读懂了。如果老师不教你们,你们能把课文读好吗?
2、这样吧,请大家分成两个小组,互相帮助读,先把课文读正确,再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最后,你们就可以分角色朗读。现在开始吧。
3、大家学得非常认真,可以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了吗?
4、谁愿意当朗志万?谁愿意当伊琳娜?谁当“一个小朋友”和“另一个小朋友”?可不要小瞧这两个角色,过一会儿有很难的问题等着你回答!谁当妈妈?剩下的一个小朋友读叙述的部分。
5、(当读到“……把水喝下去了”时)请停一下。请问,你们这两个小朋友回答的对吗?为什么会说出两个错误的答案?
6、好的,请继续朗读。
7、(当读到“你动手做做看”时)对不起,请停一下。请问,您为什么要对女儿说这句话呢?
8、(全文读完后)伊琳娜笑完会说什么呢?不忙说,这次,老师想请大家先想想,再写下来,然后读给大家听。开始写吧!
9、谁愿意和大家交流自己写的话?
1、(齐)能!
2、分小组合作学习。
3、(齐)可以了。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不对。因为我们对大科学家朗志万没有一点怀疑。
6、朗读课文。
7、“妈妈”回答。
8、写话。
9、朗读自己写的话。
三、识写结合巩固识字(3分钟)
1、课文读得这样好,生字一定都认、识了。谁愿意接受老师的考查?都愿意,好啊!下面请大家读卡片上的生字,看谁读的快又准。
2、现在我们开火车!
3、我们一起做一个填字游戏。请看大屏幕。
4、“慢漫”辨析及书写。
⑴ 填空:
① 老爷爷(慢慢)地走。
② 水满了,从鱼缸里(漫)出来。
③ 发大水了,河水(漫)过了小桥。
(出示图标“我的发现”)你发现什么了?
⑵ 请大家把这个字写两遍,一边写一边在心里说:哦,这个字和水有关。
5、“提”与“题” 辨析。
⑴ 填空:
① 小明(提)着一桶水。
② 小红在做数学(题);
③ 小华回答老师()的问()。
⑵ 如果要把这两个自写好看,应该注意什么?
6、请大家把这两个字各写两遍。写完这两个字后再把其余的几个字也写写。写完后就可以下课了。
《动手做做看》教案11
教学要求
1.通读全文,正确辨析字形、掌握生字词。
2.理解朗志万所说“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有是对的。”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3.指导学生从伊琳娜的实验中来体会动手实验的好处并适时引导学生学习好善于动脑、动手、讲求实践真理的好品质。
重难点、关键
1.理解科学家朗志万话中的含义。
2.培养学生勤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课时划分:一课时。
预习作业
1.通读感知全文、自学生字词。
2.收集有关实践出真理的名人事例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启发:大家还记得《小马过河》的故事吗?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A:讲了小马开始不敢过河,其后经过自己实践终于过了河。
生B: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都要亲自试一试才知行不行。
过渡:说得真好,小马正是在妈妈启发下才明白了这个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新课的主人公伊琳娜也正是一位爱动脑,求真知的孩子,我们就来看看好是怎么做的。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感知全文,疏通生字词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引导借助字典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词。读准字音。
2.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协作完成。
漫出:流出来,过多了。
鳞:鱼类身体上的一块块小鳞片。用于护身游动时使用的。
哄骗:欺骗,瞎起哄。
3.着重指导个别易错字形。
鳞:左右结构,右下角为“夕”与“ ”。
漫:换部首比较“慢、蔓”。
娜:换部首比较“哪”。
4.师范读全文。
5.分角色朗读全文(女生读伊琳娜语言,男生读朗志万语言)。
三、再读课文,讨论理解
过渡:大家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朗志万出难题考同学们。
启发:说得真好,朗志万出了一道什么样的怪题?
生:杯里放一条金鱼为什么水不会漫出?
过渡:朗志万为什么要提出这道怪题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2~7自然段。
1.出示讨论题:
(1)朗志万提出这道题后同学们怎么做?伊琳娜又是怎么做的?
(2)结果一样吗?从伊琳娜的.言行中你们明白了什么?
(3)朗志万的话是什么含义?
2.分小组讨论、交流。
师相机适时巡视、指导。
过渡:刚才大家都讲座得很认真,现在请你们自由作答,你读懂什么内容大胆讲。
3.生自由汇报。
生A:老师我想解答第一题,同学们都纷纷猜测是由于鱼鳞起作用或者是金鱼把水喝了才会让水不漫出。而伊琳娜却不赞成,她经过妈妈提示后亲自做了实验来证明。
启发:说得真棒,还有谁来说。
生B:老师,我从伊琳娜的行为中知道了如果遇到难解的问题。只要我们肯实践还是可以得到真理。
生C:老师,我知道了无论什么事都不能盲听盲信,有疑问时要勇于实践获取真知,就像小马妈妈说的“凡事都要试试才行”。
……
小结:大家都说得真好。的确,当你有疑问或遇到疑难问题时不可偏听偏信,而应该用实践来检验。
4.出示朗志万的话,齐读。
启发:朗志万最后对伊琳娜所说的话是什么含义?
生A:我从他话中明白了只有亲自实践后才能知道真相到底怎样。
生B:我从中明白了不能因为他是某个名人而认为他们的话都对而全信,应当凭着自己的头脑,用实践来检验才会得到真理。
小结:说出了老师的心声,真棒。这正是所谓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那你们还知道哪些名人也是这样爱实践,勤动脑的吗?
四、延伸教育
1.生自由讲述收集的小故事。
2.你们从这些小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今后遇到问题你们会怎么办?
生A:我也要像伊琳娜那样多动脑、动手。
生B:我会亲自去做做。
生C:如果不能亲自做,我也要找有关资料来证明。
……
五、总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同学们当我们遇到难题时,不要灰心,也不要偏听偏信或听信权威,而就多动脑,动手亲自去实验下,相信真相会在你们的手中。
《动手做做看》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的含义。
3、能动手实践,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问。
过程方法 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乐于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大胆质疑,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具学具
鱼缸、金鱼、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装有沙的小盆。
课时分配 一课时
教学过程实录与反思
一、初读设疑,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7、动手做做看
师: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喜欢给小朋友提一些有趣的问题,今天他的问题又会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线勾出他提的问题,并读一读。
评析:上课伊始,教师提出的悬念就吸引住了学生,并相机提出了读书要求。学生兴致盎然,教室里一片朗朗的读书声。
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勾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师:(学生学完以后)谁来读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生:(一名男生站起来大声朗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师:不仅找得正确,而且读得流利,声音也响亮,真不错!还有没有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呢?
生甲:是因为鱼的重量很轻,它浮起来,水就溢出来了。
生乙:是因为杯子很小。所以水会溢出来。
生丙:是因为鱼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所以水溢出来了。
生丁:要知道^答~`案,就应该做做实验!
……
评析:给学生充分说话的空间, 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二、动手实验,解决疑问
师:看来同学们的看法不一,同学们说得好,百说不如一做,我们做做实验来看看结果,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学生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
生:(兴奋地齐答)水溢出来了!
师: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生甲:我很高兴,知道了朗志万说的话是不对的。
生乙:通过做实验,我知道了如果自己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就要做实验。
评析: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形式,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没有烦琐的分析讲解,而是充分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己在动手实验、观察中得出结论。体现了语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结合,语文教学活动化的现代教学理念。
三、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师:伊琳娜和我们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同学们找到她做完实验后对朗志万说的话,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
生:(找到伊琳娜对朗志万说的话)小声自读,并陆续举手。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读给大家听?
生甲:我觉得应该用生气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因为伊琳娜觉得自己受了骗。(生用生气的语气读。)
生乙:我觉得应该用质问的语气来读。(生大声用质问的语气朗读这句话)
生丙:我觉得应该读出急匆匆的感觉,因为伊琳娜一定是跑着去找朗志万的,她想知道朗志万为什么骗他们。(生用较急促的语气读这句话)
……
(师表扬他们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师:他们的体会各不相同,也读出了自己心中的独特感受,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读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体会。
生:齐读这句话。
师:课文中还有两个小朋友,他们是怎样说的呢?请同学们找到两个小朋友说的话,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生:同桌分角色自由练习朗读。
师:请一组同桌分角色朗读两个小朋友的话。
生:一组同桌起来朗读。
评析:师让其他同学评读,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生生互动,共同提高。
生甲:他们读得很流利,但我认为第二个小朋友的话应该读得肯定一点,像我这样读
(生大声读,师表扬他的自信与对角色的理解)
生乙:我还认为这两个小朋友的话应该读出想也不想的感觉来。
师引导:想也不想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个词来代替?
生答: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师相机指导,让学生读出自己的这种感觉)
生:分男女生读这两句话。
生:齐读这两句话。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和你们合作读好这篇课文,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导读,生接读)
师: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天给小朋友们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生:“一个杯子装满了水……这是为什么呢?”
师:一个小朋友毫不犹豫地说——
生:“一定是金鱼身上有鳞。”
师:另一个小朋友肯定的说——
生:“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师: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对,于是回去问妈妈,妈妈鼓励她说——
生:“动手做做看”
师:伊琳娜做了实验,觉得朗志万说的不对,她找到朗志万,大声质问他说——
生:“你为什么要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师: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说——
生:“我不是……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评析:教师毫不吝惜地给了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
同样是读课文,一次次形式都不一样,而每一次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教师的激励语言无疑为学生注入了催化剂,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样认真,真正从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就感,自我价值和成功自豪感。教师领着学生一起读书,既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概括能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又凸现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走向教材的新教学理念。
四、质疑过渡,深化认识
师:现在,你们赞同“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师板书)
生甲:我同意这句话的说法,因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生乙:我也同意这句话,科学家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可能出错!
……
评析:没有教师的说教,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从读书、质疑、实验、探究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出正确的认识。教师合理地、科学地处理了文本与价值观之间的关系。饱含哲理的话,一定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五、拓展实践,深入探究
师:科学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那其他名人说的话是否都是对的呢?
(向生出示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两个铁球同时从空中落下,十磅重的一定先着地。”)
生:自由发表对论断的看法(气氛十分热烈)
师:看来,对这个论断,大家都有疑问,用什么方法解决现在的疑问呢?
生:做实验!
师:提出实验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把装有沙的小盆放在课桌底下,实验者两只手腕放在课桌边缘,以尽量保证两个铁球处于同一高度,然后在一名同学的口令声中同时将铁球放下。其余同学观察实验结果。做实验至少两次以上,才能填写实验报告。
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师巡视)
(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后,师让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
生甲:我们的实验结果是两个铁球中小的先着地。
生乙:我们的实验结果和他们不一样,是大的先着地。
生丙:我们的实验结果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师:(对实验结果不做评判)意大利的数学家伽俐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这个实验,你们想知道实验结果吗?
生:(迫不及待地)想!(师出示题目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短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
师:用波浪线勾出实验结果,横线勾出人们从伽俐略做实验这件事中明白的道理。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短文,并勾画^答~`案。
《动手做做看》教案13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读好课文,并会根据课文情境想像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3、使学生初步懂得“不能迷信别人说的话,凡事都应该自己动脑筋思考或实践一下,科学发现就是从我们身边开始的,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习重点】
认读、会写文中生字;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意识,培养探究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
教师拿出一个装着大半杯水容器,问:现在我要将这个苹果放入杯中,你们猜想一下,会有什么变化?假如放入别的东西呢?
二、探究问题,学习生字
1、提出疑问:可是,有位叫朗志万(板书并随即学习生字“朗、志”)的法国科学家却提出了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出示)
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⑴这个问题很长,谁能把这么长的问题读清楚?结合学习“漫”。
⑵如果当时你在场,听了这个问题,会怎么想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了解孩子们的想法,为下一步教学做准备。)
⑶想不想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科学家的问题的?(引导读书,找一找文中小朋友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⑷反馈,引导深入理解。出示:
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她回到家里问妈妈。
①想一想,当时,他们三个人说话的语气,然后读一读。
②汇报朗读,并结合“鳞”、“伊琳娜”四个生字的教学。
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说理由。(打开学生思路,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
⑸学习妈妈的话,理解其中的含义。出示:
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读好妈妈的话。
②说说对妈妈话的理解。想一想,妈妈为什么要这么说?
⑹了解伊琳娜的实验结果和教授这样问的目的。
①读第五节,尤其读好“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一句结合学习“哎”字。
②读好伊琳娜生气时说的话,体会她当时的心情。结合学习“哄骗”一词。
③读读科学家的话,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
出示: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伊琳娜听懂了科学家的话,你听懂了吗?
⑺平时你怀疑过大人说的话吗?为什么怀疑?(结合对学生的“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意识”的培养。)
2、复习巩固生字,练习复述故事:
⑴看板书认读生字词语:朗志万伊琳娜
漫鱼鳞
哎呀哄骗
⑵试一试用上这些词语,说说今天学的故事。
三、小结提升
1、表扬同学们这节课的课堂表现。
2、谈谈老师与同学们学了这一课的收获。
3、能告诉我你们的收获吗?(根据孩子们的发言,加以整理学习本课所得,出示单元提示,再一次认识“做生活有心人,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发现,去创造。”的道理。)
四、练习书写
1、看田字格,说说自己难以写好的字或想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的字。
2、每个字写一个,教师巡回检查,抓住典型讲评。
3、完成其余生字的书写。
【教后感】
1、学生的思维空间是比较大的,就是需要我们老师去引导、开发。如本课中,我让学生猜想:在装有水的杯子里放入苹果,会有什么变化?学生的回答有:水漫出来;水渐渐升高;水满起来了……这说明学生是有一定的生活体验的,我们教学就是要经常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理解课文。再如当我出示科学家的问题后,又说“如果当时你在场,听了这个问题,会怎么想呢?”其中有个学生的思维很独特,他说,这条金鱼可能是塑料的。这个答案我也没有想到,也肯定不符合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但我认为孩子的独特思维应该大加鼓励,所以我说:“你真是个会动脑的孩子,想得就是跟别人不一样。这个答案老师都没有想到。”孩子经历了这样的学习体验后肯定会去更多地动脑筋,想别人没有想过的东西,甚至是别人不敢想的东西。
2、板书的合理设计,作用很大。本课的板书设计,一方面把所有的生字新词通过老师认真的书写反映在黑板上,给学生一个书写的示范,并可以长久进入学生的视网膜,另一方面将这些词语与人物的关系联系在一起,便于学生利用它概括语言,复述故事,巩固词语的运用,一举多得。
《动手做做看》教案14
教学目标:
1.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的体会。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你动脑想吗?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想吗?有一位叫伊琳娜的小朋友不但自己动脑筋想
而且还动手做实验来证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动手做做看》。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②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为什么?
2.学生自学,同桌或小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三)反馈
1.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讨论自学提示第②题。
(四)总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示吗?(学生自由谈体会)
今后我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定要动脑筋思考
有疑惑的地方,要亲自做实验证实一下,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动手做做看》教案1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2、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3、会写“哄、喝”两个生字,并掌握如何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
【教学准备】
1、杯子、水、尺子、鸡蛋。
2、课件。
3、奖状、王冠、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铅笔用起来不方便,人们发明了自动铅笔;扇子扇风很费力,于是人们发明了电风扇、空调。每一种发明和发现,都是人们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获得的。
2、出示鸡蛋,思考:一只熟鸡蛋和一只生鸡蛋,用同样的力,在同样的地方,同时旋转两只鸡蛋,谁先停?
3、板书课题:13、动手做做看
二、学习课文
1、评选“故事王”,教师出示王冠,并说明评选要求。
2、指名讲故事。
3、全班投票评选“故事王”,并授给王冠。
4、教师出题:我会连,学生思考后发言,并说明为什么这么连。
5、出示插图,观察表情,给伊琳娜配音。
6、指名表演,并请大家给表演者配音。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拓展实践
1、出示问题:把尺子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从杯子外面你会看到:
① 尺子和尺子上的字变大了。
② 尺子和尺子上的字不变。
2、学生选择,把奖状发给动手做的小朋友,并鼓励大家向他学习。
3、学生实验,提出要求。
4、汇报观察结果。
四、教师总结
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动脑思考,还要动手实践,做生活的有心人……
【《动手做做看》教案】相关文章:
动手做做看的教案03-03
《动手做做看》的教案02-24
动手做做看优秀教案02-25
《动手做做看》的优秀教案03-02
动手做做看的优秀教案03-05
《动手做做看》优秀教案02-25
《动手做做看》教案(15篇)03-03
《动手做做看》教案15篇02-25
《动手做做看》教案(汇编15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