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
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做方程.
2.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例如: 1700+50x=1800, 2(x+1.5x)=5等都是一元一次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注:⑴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实质上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解方程的含义是指求出方程的解或判断方程无解的过程. ⑵ 方程的解的'检验方法,首先把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计算它们的值,其次比较两边的值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
二、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1)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那么a±c=b±c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等式的性质(2)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ca=cb
三、移项法则: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四、去括号法则
1. 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
2. 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改变.
五、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1.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 去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
3. 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 合并(把方程化成ax = b (a≠0)形式)
5. 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a(b).
六、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 审:审题,分析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2. 设:设未知数(可分直接设法,间接设法)
3. 列:根据题意列方程.
4. 解:解出所列方程.
5. 检:检验所求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6. 答:写出答案(有单位要注明答案)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2
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②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0和正整数;a>0a是正数;a<0a是负数;
a≥0a是正数或0a是非负数;a≤0a是负数或0a是非正数.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3
1、单项式的定义:
由数或字母的积组成的式子叫做单项式。
说明:单独的一个数或者单独的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说明:⑴单项式的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能是分数或小数。如3x的系数是3的32
系数是1;4.8a的系数是4.8; 3
⑵单项式的系数有正有负,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要注意包含在它前面的符号,
?4xy2的系数是4;2x2y的系数是4;
⑶对于只含有字母因数的单项式,其系数是1或-1,不能认为是0,如?ab的
系数是-1;ab的系数是1;
⑷表示圆周率的π,在数学中是一个固定的常数,当它出现在单项式中时,应将其作为系数的一部分,而不能当成字母。如2πxy的系数就是2.
3、单项式的次数: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说明:⑴计算单项式的次数时,应注意是所有字母的指数和,不要漏掉字母指数是1
的情况。如单项式2xyz的次数是字母z,y,x的指数和,即4+3+1=8,
而不是7次,应注意字母z的指数是1而不是0;
⑵单项式的'指数只和字母的指数有关,与系数的指数无关。
⑶单项式是一个单独字母时,它的指数是1,如单项式m的指数是1,单项式是单独的一个常数时,一般不讨论它的次数;
4、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如果出现乘号,通常将乘号写作“* ”或者省略不写。
5、在书写单项式时,数字因数写在字母因数的前面,数字因数是带分数时转化成假分数.。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4
知识点、概念总结
1.不等式: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分类:不等式分为严格不等式与非严格不等式。
一般地,用纯粹的大于号、小于号">","<"连接的不等式称为严格不等式,用不小于号(大于或等于号)、不大于号(小于或等于号)"≥","≤"连接的不等式称为非严格不等式,或称广义不等式。
3.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4.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5.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
(1)用不等式表示:一般的,一个含未知数的.不等式有无数个解,其解集是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可用最简单的不等式表达出来,例如:x-1≤2的解集是x≤3
(2)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形象地说明不等式有无限多个解,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两点:一是定边界线;二是定方向。
6.解不等式可遵循的一些同解原理
(1)不等式F(x)
(2)如果不等式F(x) (3)如果不等式F(x) 7.不等式的性质: (1)如果x>y,那么yy;(对称性) (2)如果x>y,y>z;那么x>z;(传递性) (3)如果x>y,而z为任意实数或整式,那么x+z>y+z;(加法则) (4)如果x>y,z>0,那么xz>yz;如果x>y,z<0,那么xz (5)如果x>y,z>0,那么x÷z>y÷z;如果x>y,z<0,那么x÷z (6)如果x>y,m>n,那么x+m>y+n(充分不必要条件) (7)如果x>y>0,m>n>0,那么xm>yn (8)如果x>y>0,那么x的n次幂>y的n次幂(n为正数) 8.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9.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顺序: (1)去分母(运用不等式性质2、3) (2)去括号 (3)移项(运用不等式性质1) (4)合并同类项 (5)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运用不等式性质2、3) (6)有些时候需要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10.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 一般先求出函数表达式,再化简不等式求解。 1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般地,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 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1)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 (2)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一般利用数轴) (3)用代数符号语言来表示公共部分。(也可以说成是下结论) 13.解不等式的诀窍 (1)大于大于取大的(大大大); 例如:X>-1,X>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 (2)小于小于取小的(小小小); 例如:X<-4,X<-6,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6 (3)大于小于交叉取中间; (4)无公共部分分开无解了; 14.解不等式组的口诀 (1)同大取大 例如,x>2,x>3,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3 (2)同小取小 例如,x<2,x<3,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 (3)大小小大中间找 例如,x<2,x>1,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 (4)大大小小不用找 例如,x<2,x>3,不等式组无解 15.应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审清题意 (2)设未知数,根据所设未知数列出不等式组 (3)解不等式组 (4)由不等式组的解确立实际问题的解 (5)作答 16.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其公共解不一定就为实际问题的解,所以需结合生活实际具体分析,最后确定结果。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系数:; 3、单项式的次数:; 4、多项式:; 叫做多项式的项;的项叫做常数项。 5、多项式的次数:; 6、整式:; 7、同类项:; 8、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同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9、去括号:(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2)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10、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第三章:一次方程(组) 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1、方程的概念: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系数不为0,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2、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a=b,则a+c=b+c或a–c=b–c。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a=b,则ac=bc或 二、解方程 1、移项的有关概念: 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这个法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1推出来的,是解方程的依据。把某一项从方程的左边移到右边或从右边移到左边,移动的项一定要变号。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主要依据 1、去分母 等式的性质2 2、去括号 去括号法则、乘法分配律 3、移项 等式的性质1 4、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 5、系数化为1 等式的性质2 6、检验 3、二元一次方程组 (1)将二元一次方程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指导思想是转化的思想; (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有:加减消元法;代入消元法; 二、列方程解应用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2)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等量关系; (3)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4)解方程; (5)检验并作答。 2、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规律和等量关系: (1)几种常用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公式:S=ab,a为长,b为宽,S为面积;正方形面积公式:S=a2,a为边长,S为面积; 梯形面积公式:S=,a,b为上下底边长,h为梯形的高,S为梯形面积; 圆形的面积公式:,r为圆的半径,S为圆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公式:,a为三角形的一边长,h为这一边上的高,S为三角形的面积。 (2)几种常用的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L=2(a+b),a,b为长方形的长和宽,L为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L=4a,a为正方形的边长,L为周长。 圆:L=2πr,r为半径,L为周长。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mì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power)。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base 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 上面内容是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知识点总结,想必大家都已经做好笔记了,接下来还有更详细的初中数学知识点尽在哦,希望同学们关注了。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平面直角坐标系 下面是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学习,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 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要素:①在同一平面②两条数轴③互相垂直④原点重合 三个规定: ①正方向的规定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 ②单位长度的规定;一般情况,横轴、纵轴单位长度相同;实际有时也可不同,但同一数轴上必须相同。 ③象限的规定:右上为第一象限、左上为第二象限、左下为第三象限、右下为第四象限。 相信上面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初中数学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 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通过上面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知识的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对上面的内容都能很好的掌握,同学们认真学习吧。 初中数学知识点:点的坐标的性质 下面是对数学中点的坐标的性质知识学习,同学们认真看看哦。 点的坐标的性质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对于坐标系平面内的任何一点,我们可以确定它的坐标。反过来,对于任何一个坐标,我们可以在坐标平面内确定它所表示的一个点。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C,过点C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的对应点a,b分别叫做点C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实数对(a,b)叫做点C的坐标。 一个点在不同的象限或坐标轴上,点的坐标不一样。 (1)凡能写成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整数 ②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0 a是正数;a0 a是负数; a≥0 a是正数或0 a是非负数;a≤ 0 ? a是负数或0 a是非正数. 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 正数和负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3、0表示的'意义 (1)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2)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如: (3)0表示一个确切的量。如:0℃以及有些题目中的基准,比如以海平面为基准,则0米就表示海平面。 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1)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2)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3)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③整数也能化成分数,也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①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②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按名称分) 柱: ①圆柱 ②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 锥: ①圆锥 ②棱锥 球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11种(经常考:考试形式:展开的图形能否围成正方体;正方体对面图案) 6、截一个正方体: 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1、有理数的分类 ①正有理数 有理数{ ②零 ③负有理数 有理数{ ①整数 ②分数 2、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3、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三要素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4、倒数: 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5、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 若|a|=a,则a≥0; 若|a|=-a,则a≤0。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6、有理数比较大小: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有理数的运算: ①五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 多个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的符号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的符号为正。只要有一个数为零,积就为零。 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值相等时和为0; 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0。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有理数除法法则: 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注意:0不能作除数。 有理数的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③运算律(5种)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8、科学记数法 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 10n的形式,其中1≦n<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n=整数位数—1)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 1、代数式 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注意: ①代数式中除了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外,还可以有括号; ②代数式中不含有“=、>、<、≠”等符号。等式和不等式都不是代数式,但等号和不等号两边的式子一般都是代数式; ③代数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数必须要使这个代数式有意义,是实际问题的要符合实际问题的意义。 代数式的.书写格式: ①代数式中出现乘号,通常省略不写,如vt; ②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应写在字母前面,如4a; ③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④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号,即“×”号不省略; ⑤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写成分数的形式;注意:分数线具有“÷”号和括号的双重作用。 ⑥在表示和(或)差的代数式后有单位名称的,则必须把代数式括起来,再将单位名称写在式子的后面。 2、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①单项式: 都是数字和字母乘积的形式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注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独一个非零数的次数是0; 当单项式的系数为1或—1时,这个“1”应省略不写,如—ab的系数是—1,a3b的系数是1。 ②多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 ③同类项: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注意: ①同类项有两个条件:a。所含字母相同;b。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②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③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4、合并同类项法则: 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5、去括号法则 ①根据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②根据分配律去括号: 括号前面是“+”号看成+1,括号前面是“—”号看成—1,根据乘法的分配律用+1或—1去乘括号里的每一项以达到去括号的目的。 6、添括号法则 添“+”号和括号,添到括号里的各项符号都不改变;添“—”号和括号,添到括号里的各项符号都要改变。 7、整式的运算: 整式的加减法:(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1、线段、射线、直线 名称 表示方法 端点 长度 直线 直线AB(或BA) 直线l 无端点 无法度量 射线 射线OM 1个 无法度量 线段 线段AB(或BA) 线段l 2个 可度量长度 2、直线的性质 ①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②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③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 3、线段的性质 ①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②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③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 4、线段的中点: 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相等的线段AM与BM,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AM = BM =1/2AB (或AB=2AM=2BM)。 5、角: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这个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边。或: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6、角的表示 角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四种: ①用数字表示单独的角,如∠1,∠2,∠3等。 ②用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单独的一个角,如∠α,∠β,∠γ,∠θ等。 ③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独立(在一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角,如∠B,∠C等。 ④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任一个角,如∠BAD,∠BAE,∠CAE等。 注意: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角时,一定要把顶点字母写在中间,边上的字母写在两侧。 7、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有如下规定:把一个平角18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单位是度,用“°”表示,1度记作“1°”,n度记作“n°”。 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1分记作“1’”。 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1””。 1°=60’,1’=60” 8、角的平分线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9、角的性质 ①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构成角的两条射线的幅度大小有关。 ②角的大小可以度量,可以比较,角可以参与运算。 10、平角和周角: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1、多边形: 由若干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 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画(n—3)条对角线,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 12、圆: 平面上,一条线段绕着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叫做圆。 固定的端点O称为圆心,线段OA的长称为半径的长(通常简称为半径)。 圆上任意两点A、B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读作“圆弧AB”或“弧AB”; 由一条弧AB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OA、OB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解 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等式的性质 ①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②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4、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5、移项: 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6、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去分母 ②去括号 ③移项(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 ④合并同类项 ⑤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普查与抽样调查 为了特定目的对全部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其中被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被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其中从总体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2、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利用圆与扇形来表示总体与部分的关系,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1) 圆心角度数=360°×该项所占的百分比。(各个部分的圆心角度数之和为360°) 3、频数直方图 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分组画在横轴上,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 4、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1:正、负数的概念:我们把像3、2、+0.5、0.0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它们都是比0大的数;像-3、-2、-0.5、-0.03%这样数叫做负数。它们都是比0小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我们可以用正数与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知识点2: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理数的分类主要有两种: 注: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看作分数。 知识点3:数轴的概念:像下面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知识点4:绝对值的概念: (1)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2)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注: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均大于或等于0(即非负数). 知识点5:相反数的概念: (1)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代数意义:符号不同但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知识点6: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有理数大小比较的基本法则: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数轴上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 用绝对值进行有理数大小的比较: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知识点7: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知识点8: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知识点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知识点10: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法则,一切加法和减法的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然后省略括号和加号,并运用加法法则、加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一、方程的有关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做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例如:1700+50x=1800,2(x+1.5x)=5等都是一元一次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注:⑴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实质上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解方程的含义是指求出方程的解或判断方程无解的过程。⑵方程的解的检验方法,首先把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计算它们的值,其次比较两边的值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 二、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那么ac=bc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c=bc 三、移项法则: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四、去括号法则 1.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 2.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改变. 五、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合并(把方程化成ax=b(a0)形式) 5.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 六、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审:审题,分析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2.设:设未知数(可分直接设法,间接设法)。 3.列:根据题意列方程。 4.解:解出所列方程。 5.检:检验所求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6.答:写出答案(有单位要注明答案)。 七、有关常用应用类型题及各量之间的关系 1、和、差、倍、分问题: (1)倍数关系:通过关键词语“是几倍,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增加百分之几,增长率……”来体现。 (2)多少关系:通过关键词语“多、少、和、差、不足、剩余……”来体现。 2、等积变形问题: “等积变形”是以形状改变而体积不变为前提。常用等量关系为: ①形状面积变了,周长没变; ②原料体积=成品体积。 3、劳力调配问题: 这类问题要搞清人数的变化,常见题型有: (1)既有调入又有调出。 (2)只有调入没有调出,调入部分变化,其余不变。 (3)只有调出没有调入,调出部分变化,其余不变。 4、数字问题 (1)要搞清楚数的表示方法:一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是b,个位数字为c(其中a、b、c均为整数,且19,09,09)则这个三位数表示为:100a+10b+c (2)数字问题中一些表示:两个连续整数之间的关系,较大的比较小的大1;偶数用2n表示,连续的偶数用2n+2或2n2表示;奇数用2n+1或2n1表示。 5、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中的三个量及其关系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6、行程问题: (1)行程问题中的三个基本量及其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2)基本类型有 ①相遇问题; ②追及问题;常见的还有:相背而行;行船问题;环形跑道问题。 7、商品销售问题 有关关系式: 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商品标价折扣率商品进价 商品利润率=商品利润/商品进价 商品售价=商品标价折扣率 8、储蓄问题 (1)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叫利息,本金和利息合称本息和,存入银行的时间叫做期数,利息与本金的比叫做利率。利息的20%付利息税 (2)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本息和=本金+利息 利息税=利息税率(20%)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这里了。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其步骤为: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1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三、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四、不等式的解集: 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五、解不等式的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性质2:不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性质3:不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常见考法 (1)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考查不等式的性质。 误区提醒 忽略不等号变向问题。 初中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单项式 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注意:单项式是由系数、字母、字母的指数构成的。 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2、同类项所有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提高数学思维的方法 转化思维 转化思维,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思维。转化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通过改变问题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寻求最佳方法,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清晰。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得出与众不同的解 要培养质疑的习惯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经常引导孩子主动提问,学会质疑、反省,并逐步养成习惯。 在孩子放学回家后,让孩子回顾当天所学的知识:老师如何讲解的,同学是如何回答的?当孩子回答出来之后,接着追问:“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启发孩子讲出思维的过程并尽量让他自己作出评价。 有时,可以故意制造一些错误让孩子去发现、评价、思考。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会在思维上逐步形成独立见解,养成一种质疑的习惯。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整数②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0和正整数;a>0a是正数;a<0a是负数; a≥0a是正数或0a是非负数;a≤0?a是负数或0a是非正数. 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平面直角坐标系 1.定义: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2.平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记为(a,b),a是横坐标,b是纵坐标。 3.原点的坐标是(0,0); 纵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平行于x轴; 横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平行于y轴;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表示为(x,0); 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表示为(0,y)。 4.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坐标平面就被两条坐标轴分为了Ⅰ、Ⅱ、Ⅲ、Ⅳ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5.几个象限内点的特点: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6.(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是(—x,—y); (x,y)关于x轴对称的点是(x,—y); (x,y)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x,y)。 7.点到两轴的距离:点P(x,y)到x轴的距离是︱y︳; 点P(x,y)到y轴的距离是︱x︳。 8.在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是(m,m); 在第二、四象限叫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是(m,—m)。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不等式 用不等号(<,>,≥,≤,≠)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5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6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7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8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9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0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1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2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3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4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