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案范文集合七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穷人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穷人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忐忑不安、自作自受、熬过去”等词语。
2、理解描写心理活动的重点句,通过学习,感受穷人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3、体会心理描写作用,仿写一个心理活动片段。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阅读理解桑娜描写心理活动的重点句,体会桑娜内心的矛盾和善良本性是本文重点:
⑴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⑵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⑶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2、仿写一个心理活动片段是这篇课文的难点。
二、解决办法
1、采用抓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指导朗读,启发学生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及故事情节来解决重点。
2、采用借鉴、迁移的方法解决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温故知新
上节课,我们学习《穷人》,认识了(板书):桑娜、西蒙、渔夫。深切地从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读懂了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老百姓穷苦的生活。但是,我们知道他们生活的极度贫穷并不能掩盖灵魂的高尚。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走进穷人的灵魂。
二、再读,探究领悟
1、继续自由读书,找出文中描写他们灵魂高尚的语句。
2、引导交流汇报:注意抓住这些句子进行评析:
⑴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⑵ 她忐忑不安得想:“它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她受的了……是他来了吗?……不,还没有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恩,揍我一顿也好!”
⑶ “恩,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恩,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3、引导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4、指导朗读,再现桑娜与渔夫的心理过程,感受人物的高尚品格。
三、导写,领悟写法
引导欣赏大作家描写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的写法,小组讨论后回答(学生说、教师随时引导):
一是要有情境,即发生什么事之后,产生了想法。
二是有想法。“有想法”又分为两个层次:
1、想法复杂,又这样想又那样想。
2、最后拿定主意。
三是合理使用省略号,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仿写一片段。
练习设计:第一次偷……第一次想……
四、总结,拓展积累
1、总结。
2、积累好词,好句。
3、以“桑娜拉开了帐子……”为话题续写《穷人》。
穷人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桑娜一家的贫穷,理解桑娜夫妇勤劳、淳朴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思想品质。
2.揣摩主人公的心理,练习写一段心理描写。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桑娜一家的贫穷,理解桑娜夫妇勤劳、淳朴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揣摩主人公的心理,练习写一段心理描写。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同学们,请看这个字(师红笔板书穷),你能说出带有穷字的成语吗?
(生说,并由生板书到黑板左边,竖着排列:可能有图穷匕见、穷困潦倒、穷凶极恶、无穷无尽、山穷水尽、穷途末路)
你们了解的真不少,穷字在字典里有四种意思:
出示幻灯1:
穷字解释:
1.缺乏财物。2.环境恶劣,没有出路。
3.达到极点。4.尽,完。
你能说说这些成语中的穷字分别是什么意思吗?今天我们讲21课《穷人》,(补充板书:人),这个穷字的意思是
(设计意图:理解穷字的几种意思,积累有穷字的成语,并由穷引出课文重点内容。)
过渡:正是因为课文中桑娜一家的贫穷,才有了她精彩的、扣人心弦的、充满矛盾的心理描写,在第几自然段?
出示幻灯2: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二、层层深入,学习第九自然段的心理描写
(一)初读第九自然段,体会桑娜矛盾的心情
1.谁来读读第九自然段?你是怎样理解的?
2.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桑娜的心情吗?(板书:忐忑不安)介绍忐忑写法。
3.还可以用什么词说桑拿的心情?(教师适时板书:七上八下、坐立不安、惊慌失措)
(设计意图:找到课文重点段,初步了解桑娜当时复杂的心情。)
(二)找出矛盾原因,理解桑娜一家穷苦的困境
过渡:为什么她的心理这样矛盾?(穷)默读课文,找找哪些地方写出了桑娜一家的贫穷,并适当批注。
1.略读:
A: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B: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回来。
2.精读:(出示幻灯3)
A: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可是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1)我觉得她找的这句话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品味,谁来读?透过桑娜的沉思,我们了解到了什么?
(2)学语文就要咬文嚼字,你能从哪个词语感受到桑娜家的贫穷?(抓住从早到晚、勉强、黑面包、只有)
黑面包是一种用麦皮和少量的面粉做成的,吃起来很硬,口感发酸。
(3)这两句话看似简单而又平淡,其实里面蕴含着许多内容,你们能想象出来吗?
(4)通过你们的朗读来告诉大家。
你的朗读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桑娜一家真是(板书:一贫如洗、家徒四壁、捉襟见肘)
过渡:还哪些地方写出了桑娜家里的贫穷?(渔夫从早到晚地打鱼,他今天的收获怎样?)
B:糟糕,真糟糕!什么都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引导: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这是渔夫简短的几句话,这些话中蕴含着什么?谁来读读?
清早就驾船出去,夜晚十一点多了刚刚回来,至少十七、八个小时,却什么都没打到,每一网都是徒劳无功,没有半点收获。
(设计意图:从文本中获取关于桑娜一家贫穷的语句,并通过朗读、想象等形式理解桑娜一家贫穷的程度,让学生了解桑娜一家是那样的一贫如洗、那样的捉襟见肘或者吃了上顿没下顿。)
3.引申理解贫困
小结:是呀,桑娜夫妇竭尽全力,一个早出晚归,不顾随时可能被海浪吞没的危险去打鱼,一个辛辛苦苦地做家务事,但只能勉强填饱肚子,日子过得一贫如洗、捉襟见肘、家徒四壁。对于这样一个家庭,如果再多两张嘴,这意味着什么?
以前是勉强吃饱,也许以后会是忍饥挨饿。
以前桑娜还能在家里做家务活,多了两个孩子之后
(设计意图:想象桑娜一家在非常贫困的基础上,抱养了邻居的孩子之后的窘困境况。为理解桑娜夫妇的品质作铺垫。)
4.再次理解桑娜心理矛盾
怪不得桑娜的心里充满了激烈的矛盾,忐忑不安,七上八下,坐立不安!谁来读读这矛盾的心理?
(设计意图: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有关穷的内容,进一步引申,理解桑娜的心情为什么那样矛盾、那样忐忑不安。)
三、理解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渔夫得知西蒙死了、两个孩子无人照料这个消息后,他是怎样做的?
(一)初步感知:
1.读: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2.说说你的理解。
3.熬字写法,(板书:熬,四点底用红色)
介绍四点底:煎、熬、烹、煮都有四点底,四点底表示用很长时间、慢慢、不间断地用火煮东西。
熬字在字典中解释:1.久煮。2.忍受,忍耐。这里选哪一个?
这个词也可以表示忍受、忍耐,这样换可不可以?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哦,我们,我们总能挺过去的!
那是一种怎样的忍受?怎样的忍耐?怎样的煎熬呢?(长时间的、忍饥挨饿的、无穷无尽的)
(设计意图:通过熬字再次感知桑娜抱养邻居家两个孩子所遇到的困难和承受的`压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夫妇纯朴善良的形象。)
(二)想象情景,理解夫妇的为人
1. 是呀,教师运用黑板上的成语总结:
他们被煎熬着。(一贫如洗的生活,捉襟见肘的窘况,无穷无尽的贫困,举步维艰的困境)他们的生活捉襟见肘、举步维艰呀!但是
出示幻灯:
能用上这些关联词语说说桑娜夫妇的想法吗?
哪怕也 宁可也不
虽然但是 不论都
2.听了这些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桑娜、怎样的渔夫?(板书:淳朴善良、心地善良、无比善良)
3.(出示幻灯5)填写:他们( )贫穷,但是他们( )不贫穷。
是呀,他们贫穷而不落后,贫困而不潦倒。从这贫穷与不贫穷之间,我们分明看见了大作家托尔斯泰笔下桑娜夫妇的什么形象?
(设计意图:通过用关联词语说话、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桑娜夫妇的形象。)
四、练习心理描写(出示幻灯6)
善良的桑娜看了看熟睡在帐子里的七个孩子,又看了看撕破的渔网和空空的鱼篓,她陷入了沉思。
穷人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教材第9课。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舒适、抱怨、倾听、魁梧、撕破、严肃、忧虑、汹涌澎湃、湿淋淋、心惊肉跳、忐忑不安、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是教学重点。揣摩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作者生平及成就
1.板书课题。
2.交流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适当补充。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激起学生对列夫·托尔斯泰这一世界级大作家的景仰之情,从而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2.学生练习朗读,达到通顺、流利、有感情。(教师适时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3.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把着力点放在学生自主学习上,让学生在准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把握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1.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三部分,并考虑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交流。
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出海打鱼的丈夫回家。
第二部分(3—11自然段),讲桑娜出门探望丈夫是否归来,顺便去看望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然后忐忑不安地继续等待丈夫。
第三部分(12—27自然段),讲渔夫回家得悉西蒙死去,主动提出收养孤儿,夫妻俩的想法不谋而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把握作者的叙述脉络,进一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为进一步研读文本做好了铺垫。]
四、研读课文,把握人物特点
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心地太善良了。)
渔夫和桑娜心地善良,他们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我们仅仅了解故事的梗概是不够的,大作家托尔斯泰用他的生花妙笔细腻传神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这需要我们仔细地去品味,去欣赏。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本,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悟主人公精神的高尚,同时领略大作家托尔斯泰高超的文学才华。
(一)研读第一部分
1.请同学们朗读1、2自然段,看看除了知道桑娜在等待丈夫出海归来这件事外,你还知道了什么?
2.交流。
(1)渔夫和桑娜十分勤劳。
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A.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B.这段文字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先写了屋外,再写了屋内。)
C.室内的描写是围绕哪个词语写的?(课件将“温暖而舒适”加上着重号。)
D.这所谓的“温暖而舒适”是什么样子的?
E.你认为应该怎样理解这所谓的“温暖而舒适”?
F.这所谓的“温暖而舒适”是靠什么取得的?
G.这段文字中渔夫和桑娜的勤劳,作者是直接写出来的吗?(不是。)是怎样写出来的?(是通过室内外环境描写表现出来的。)
教师告诉学生:这种不直接描述人物特点,而是通过环境来烘托的方法又叫侧面描写。
(2)桑娜家境非常贫穷。
桑娜的家境贫穷从哪些文字可以看出来?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师边读边提问:
A.“沉思”是什么意思?桑娜家境贫寒是通过对桑娜的什么描写表现出来的?(心理。)
B.“勉强填饱肚子”是什么意思?
C.这“勉强度日”的生活是靠什么来维持的?
小结:这段文字以桑娜的`心理描写的方式表现了桑娜家境贫穷,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得知,桑娜的家庭生活只能说是勉强度日,而这种勉强度日的生活也是靠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不停地劳作才得以维持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书发现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通过环境描写写出了桑娜、渔夫的勤劳和他们家境的贫寒,有利于进一步感受人物的美好心灵。]
(二)研读第二部分
1.当桑娜在等待丈夫出海归来的夜晚,去看望西蒙,发现西蒙已死,她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作者并不是平铺直叙地展示事件的发展过程,而是在叙事的过程中完成了对人物美好形象的塑造。请同学们仔细默读3—11自然段,看看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桑娜这一人物的?
生默读后回答。(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的。)
2.请同学们再次默读3—11自然段,画出描写桑娜心理的句段,仔细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也可以写一写,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3.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以下两处。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A.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B.对这句话你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C.教师引导理解。
为什么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桑娜抱回孩子的那一刻她经过了深思熟虑吗?她考虑到自己这样做是舍己为人的善举吗?那么是什么驱使她这样做了?(善良的本性。)
“非这样做不可”什么意思?(应该而且必须这样做。)为什么在桑娜看来“非这样做不可”?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A.让学生说一下对这段话的理解。
B.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忐忑不安”什么意思?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桑娜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是他来啦??不,还没来!??”说明了桑娜怎样的心情?
你从“嗯,揍我一顿也好!”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从这里你认为桑娜是怎样的一个人?(桑娜是一个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人。)
C.你对这段话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引导学生探讨省略号的作用:心情紧张,心理活动时断时续,不是很连贯,很有条理。)
D.谁能有感情朗读一下这段话,注意读出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
穷人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果真是这样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课文《穷人》,看看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是否如他们的物质世界一样“穷”。(板书:20 穷人)
2、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本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在以前曾经学过哪些课文是他写的(《跳水》、《小音乐家杨科》《七颗钻石》)。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伟大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托尔斯泰晚年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一篇短篇小说,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穷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写的穷人指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你感觉这些穷人怎样?你还读懂了什么?
(3)按照以下提示把全文分成三部分: (寒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抱回两孤儿,忐忑不安地继续等待→渔夫回家,主动提出收养孤儿)
2.检查自学情况
(1)本文写的穷人指谁?(板书:桑娜 渔夫 )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的是渔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顾自家的困苦,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2)你感觉这些穷人怎样?(很善良)(板书:善良) 你们还读懂了什么?(师随机板书)
(3)把课文分成三部分,你是怎样分的?(第一部分1——2自然段,第二部分3——11自然段,第三部分12——27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感悟“穷”
1、师导语:这篇课文课题是“穷人”,但文中未出现一个“穷”字,字里行间却“穷”意浓浓。现在,就请大家再快速默读课文,并用笔画出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穷”。(先自己读找,之后可以小组讨论,看谁找得又快有准。)
2、现在让我们一起交流探究穷人到底“穷”在哪里? (指名反馈,多角度感受穷人的“穷”。)
⑴从屋内的摆设看出“穷”。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⑵从孩子的吃、穿看出“穷”。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⑶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看出“穷”。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呼,感到心惊肉跳。”
“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教师小结、过渡:)渔夫每天早出晚归地捕鱼,即使是在风暴袭击的恶劣天气里,仍冒着寒冷与危险出海;而桑娜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即便他们这般勤劳,也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而且吃的只是黑面包和鱼,足可见他们是多么的穷苦,简直是在煎熬中度过。而邻居西蒙穷得没钱看病,只能死去,这穷苦的生活真令人心酸啊!不过穷是很穷,但桑娜家的小屋里却充满温馨。
3、从文章的什么地方可以感受到桑娜家的温馨呢?(指名读)重点指导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读完了能不能谈谈你的体会?
(2)文中有两个词语准确地形容了这个渔家小屋(“温暖”“舒适”)正是这两个关键词,概括了小屋的特点。
(3)理解句子:“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温暖”是指炉火未熄灭,与外面的寒风呼啸形成对比。
“舒适”是指地面干净,食具闪亮,孩子安睡,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形成对比。
通过这些对比,我们能体会到什么?(体会桑娜的勤劳能干,也体会渔夫一家的生活虽艰辛,却也很温馨。)这就是环境描写的`作用!
4、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的贫穷、艰苦,但他们却顽强地生活着,用自己辛勤的付出维持着生计。渔夫为了一家人甚至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与风暴出海打鱼,生活的艰辛几乎把他们逼到了绝境。然而,就是在这般艰难的情况下,渔夫和桑娜还是主动收养了邻居的两个孤儿,我们等下节课再来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
五、课后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和描写环境的句子。
2、熟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9、穷人
渔夫 桑娜:善良,淳朴,勤劳,坚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穷人》,大家齐读课题。请同学们回忆课文中的穷人指的是谁?(桑娜 渔夫 西蒙)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的是渔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顾自家的困苦,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2.(课件出示)下面让我们一起完成下面的填空,再次感受桑娜一家生活的艰辛与困苦,体会穷人的“穷”。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 和 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菜只有 。
3.(过渡):桑娜一家的生活是这么穷,而且自己已经有了五个孩子,为什么还要主动收养两蒙的孩子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描述,走进桑娜和渔夫的内心地界,去感受他们那高尚而美好的心灵。
二、 走进心理,体会品质
1、进入桑娜的心理,体会她的善良。
⑴快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画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儿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⑵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形容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忐忑不安)
①理解“忐忑不安”:指心在上上下下的跳,形容心情不安定。忐忑,心神不定。
②下面我们来读读第一个句子。讨论:“这样做”是指怎样做?为什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抚养成人。)(“非这样做不可”是因为桑娜在当时的情形下,没有做过多的考虑,只知道自己应该也必须这样做,才能挽救那两个孩子。这是桑娜本能的行为,是她善良天性的自然流露。)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
⑶(过渡):虽然桑娜本能地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中。但她心里却十分清楚自己一家的生活处境。想到出海打鱼仍未归来的丈夫,桑娜的心是多么忐忑不安。
①谁来读第二个句子,你能说说这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写出了桑娜忐忑不安时心里所产生的各种想法,中间用好几个省略号连接。 ②请同学们自己再用心读读句子,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这层中,连续用了五个省略号,主要是表明思路的断断续续和思考内容的变换,桑娜心理十分复杂与矛盾。有的省略号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如,第一个省略号“??是他来啦?”省略了桑娜听到门口有什么响动,于是想到“是他来啦”。第二个省略号则省略了她往门口看了看这个动作,然后得出结论:“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回来啊???他会揍我的!”原来是那样焦急地盼望丈夫归来,现在又担心他回来发现两个孩子后会不同意收留,这第三、四个省略号表现出桑娜此时矛盾的心理。“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个省略号表示桑娜下定决心,愿意承担一切。
③理解词语:自作自受。
“自作”在文中指擅自做主张,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
“自受”在文中指让丈夫揍我一顿。
④(*指导朗读*)从桑娜的忐忑不安到最后下定决心,你对桑娜又有了怎样的认识?(桑娜是一个极其善良的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⑷(过渡):为了挽救西蒙的两个孩子,做好挨揍准备的桑娜又开始犯愁着该怎么对丈夫说这件事情。
①朗读第三个句子。
②体会句中省略号的用法。(句中的省略号表示桑娜陷入了沉思之中。)
2.教师小结。
桑娜是多么善良,多么富有同情心啊!为了帮助两个无辜的孩子,她宁可自己受苦受累。而作为桑娜丈夫的渔夫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渔夫回来后与桑娜的那一段对话吧。
3.品读对话,进入桑娜与渔夫的心理,体会渔夫的善良。
⑴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第12—27自然段)中的对话部分。
⑵找找:对话中几次写到沉默?并联系上下文想象:桑娜和渔夫为什么沉默?在沉默中他们各自会想些什么?
⑶指名反馈,集体交流。
第一次沉默是他们身处困境,却遭遇恶劣天气的无奈与苦闷。
第二次沉默是他们对于邻居西蒙惨死,留下两个无辜的幼儿而感到难过与沉重。
⑷教师过渡:刚才,我们在体会桑娜品质时,抓住了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段。那么,要体会渔夫的品质,你认为应该抓住哪个段落来体会呢?
⑸指名发言,出示句子。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①指名朗读句子。
穷人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穷人们受苦受难却能互相关心、相濡以沫。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归纳文章中心。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抓重点词“忐忑不安”,引读课文
1、板书:
忐忑不安。
读,今天我们抓住这个重点词语来读懂9课──穷人。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朗读课文9~11节:
⑴ 思考:桑娜忐忑不安地想哪些事情?
他会怎么说?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生边说师边贴纸条)
⑵ 你能用“既(想到)……又(想到)……也(想到)……还(想到)……”来概括地说一说?
⑶ 是啊,桑娜久久地坐在床前想了这么多的事情,你能把这些事情有顺序有条理地排一排吗?(一生到黑板上排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他会说什么呢?
3、理解──忐忑不安。
4、练读9~11节,同学们读桑娜想的话,老师读其他的。
5、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桑娜第二次沉思的内容,(板书:沉思)接下来我们就要通过学懂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来帮助我们读懂课文。
二、抓桑娜的心理活动,串读全文
1、我们知道桑娜她忐忑不安地想了这样四方面的事,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自己的五处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2、你从课文哪儿具体读懂了“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⑴ 学习课文第二节“你从这一节读懂了什么?这是桑娜第一次沉思的内容(板书:沉思)
⑵ 学习课文第16节,你读懂了什么?
学习“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⑴ 请同学默读课文3~8节,思考:桑娜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
⑵ 完成练习纸第一大题:口答,联系课文补充句子句式训练。
① 如果桑娜不把这两个孤儿抱过来,( )。
② 如果桑娜把这两个孤儿抱过来,( )。
③ 桑娜想:与其( ),不如( )。宁可( ),也要( )。
3、我们一起读第8小节,体现出桑娜这种美丽的心灵──指导朗读,齐读第8节。
⑴ 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
⑵ 自由朗读桑娜对渔夫说的话,21节、23节,想:你从桑娜这些话中读懂了什么?
⑶ 此时的桑娜欲言又止,所以这里出现了两次沉默,请大家联系课文想象桑娜和渔夫为什么沉默?在这两次沉默中他们各自会想些什么?(板书:沉默、沉默)
⑷ 学习第一次沉默内容。(板书:沉默)
想象:桑娜为什么沉默?心里在想什么?渔夫为什么沉默?心里在想什么?
⑸ 学习第二次“沉默”内容。
想象:桑娜为什么沉默?心里在想什么?渔夫为什么沉默?心里会想什么?
⑹ 自读第24节,你渔夫的话中读懂了什么?
笔头训练:
渔夫心里想:如果不把这两个孩子抱来,( )。
如果把这两个孩子抱来,( )。
与其( ),不如( )。宁可( ),也要( )。
① 你从哪些词句中读懂了渔夫在想如果不把他们抱来( ),如果把他们抱来( ),这种矛盾忧虑的心理?
② 你又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他想与其( )不如( ),宁可( )也要( )。( )的这种决断的心理?──(熬)什么意思?你从这个字中体会到什么?(生活的不易和态度的决断)──训练朗读?怎样体现渔夫这种决断的心理?
⑺ 齐读渔夫说的话:24~27节。
⑻ 课文《穷人》的中心──宁可自己受苦受难,也要互相帮助。
三、总结
【板书设计】
穷人
(沉思1)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忐忑不安)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 (沉默1)
(沉思2)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
他会说什么呢 (沉默2)
【练习纸】
一、口答:联系课文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桑娜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不把这两个孩子抱过来,_________;
如果把这两个孩子抱过来,_________;
与其_________,不如_________;宁可_________,也要_________。
二、想象
第一次沉默时,桑娜心里想:_________;渔夫心里想:_________。
第二次沉默时,桑娜心里想:_________;渔夫心里想:_________。
三、笔练。根据课文内容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渔夫心里想:_________,如果不把这两个孩子抱过来;_________;如果把这两个孩子抱过来,_________;与其_________,不如_________;宁可_________,也要_________。
【教学反思】
分以下三步来谈:
1、初读课文,自学字词,了解大意,梳理思路。这一环节旨在扫除阅读障碍,感知大意,总揽全局,使学生学习全文时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2、精讲细读,体会感情。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由于文章篇幅较长,为了实现长文短教,我先用情境教学法把学生一步步带入故事情节之中,再用抓重点词句的分析理解,以点带面的导读法,帮助学生读懂全文。
⑴ 学习第一段。我先用导语把学生带入一个海风呼啸的夜晚,一个渔家的小屋。极富感情的朗读,逼真的模拟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我抓住本段的中心词“温暖而舒适”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中体会主人公桑娜的勤劳能干。用对比的方法,体会穷人悲惨的.生活。并在此设置疑问:这里的“温暖而舒适”仅仅是指“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火还没有熄……”这些外在的表象吗?它还有没有更深刻的内涵?这样巧设悬念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⑵ 第二段篇幅较长,但内容容易理解。所以我让学生继续自由朗读,了解故事的发展。先抓住本段的重点句,让学生从这朴实的语句中深入领会桑娜那颗善良的心;再引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法找出相互依存对桑娜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并着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情。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灵,因此,我细扣其中的每一句话,先教给方法,再让学生学会运用,从而使其明白此时桑娜复杂、矛盾、忧虑不安的内心世界。
⑶ 第三段的故事极富戏剧性,集中表现了渔夫夫妇俩的善良。但从中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一种悲哀。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感情,我抓住重点词、对话、表情、动作的描写,让学生自行品味。
⑷ 文章结尾一行,我主要让学生体会这精彩的瞬间,主人公那美好善良的心灵在不谋而合之时迸射出的灿烂光芒!体会这样写言已尽,而意无穷。
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将是何等的难熬,相信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忧虑。请大家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定‘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
这样结束课文,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思维空间,既发挥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其写作能力。善于想象是学生最宝贵的思维品质,教师为学生营造了想象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潜能的增强。同时,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为学生的想象奠定了基础,使想象合理化。
穷人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掌握18个新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概括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4.续编《穷人》的故事,展开合理的想象。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2.续编故事,展开想象。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掌握18个新词。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理清文章的层次。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
(二)理清文章的层次。
三、教学过程
(一)导言:今天我们学习第8课《穷人》。(教师板书课题。)
(二)解题,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1.提问:谁为大家读一下预习提示中的第一句话,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2.老师可以把小资料中的内容,再介绍给学生听,丰富他们的知识,加深对作者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3.解题:这篇课文反映的是一百年前在沙俄统治下的穷人们的悲惨生活。所以本文以《穷人》为题。
(三)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掌握18个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先标出自然段序号,学生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穷人教案 篇7
一、谈话导入新课、质疑: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什么了?桑娜一家和西蒙一家是什么关系?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理解课文
1、桑娜和西蒙两家到底穷到什么程度呢?打开书,放开声音读1——7自然段,边读边填空,先自己填,然后同桌交流。
2、他们的确是穷啊,可是当西蒙死后,桑娜是怎样对待西蒙家的两个孩子的呢?迅速浏览有关段落,用一句话来概括。
3、当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默读8——11自然段,边读边把桑娜是怎样想的划下来,划好后大声朗读一遍。
(1)指名读划下来的句子。
(2)出示投影: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指名读——齐读——指名说:你觉得桑娜是怎样的一个人?
把这种善良读出来。通过你的读要让人感到桑娜的善良,应该怎样读。练读——指名读——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4、桑娜的确是善良,可是当她真的把孩子抱回家的`时候,她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投影:“她忐忑不安的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
(1)指名读——想:桑娜的内心有什么变化
(2)再读这段话:读出由害怕、紧张、矛盾到坚定。
(3)自己再读读这段话,看看还有那些不懂的。
(4)处理五个省略号
A、看第一个省略号,他忐忑不安的想……受得了吗……如果你是桑娜你会怎么想——学生说第一个省略号。
B、一个省略号看出桑娜思绪万千,以下四个你任选一个,就照刚才的方法,想一想桑娜会想些什么?但要记住你就是桑娜。
(先自己准备,准备好后同桌交流。)
C、通过对省略号的理解,我们知道了,桑娜抱回这两个孩子心里充满了矛盾,那我们在读这段话的时候,一读到省略号就要想一想,要读出桑娜矛盾的心理。自己试着读读-指名读。
5、我们体会到了桑娜的高尚品质,打开书看看,跟桑娜有同样品质的人还有谁,自己读12自然段。
6当桑娜把西蒙家的情况告诉丈夫后,她的丈夫有什么表现呢?齐读24自然段。
(1)处理“熬”。这个字还可以换成什么,为什么用“熬”不用别的。
(2)通过这个熬,将来渔夫和桑娜的生活将怎样?(生命受到威胁,流落街头。板书:牺牲自己)
(3)当看到自己的丈夫是如此的通情达理,这时的桑娜心情会是怎样的,体会着说说。。。。。。这些话桑娜说出来没有?
师:是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此刻,是两颗善良的心在进行心灵的碰撞。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你想说点什么吗?
师:课文学完了,让我们再回味一下托尔斯泰的这篇文章,课文通篇除了课题之外,找不到一个穷字,然而在字里行间却处处反映了穷人的贫穷和困苦;全文也没有一个美字,而文章通篇却赞美了穷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作业:学习第9段的写法,写一个心理活动的片段。
【穷人教案】相关文章:
穷人的教案04-03
《穷人》教案09-01
《穷人》的教案02-22
《穷人》教案03-19
关于穷人教案11-13
穷人教学教案11-27
小学教案:穷人01-07
穷人教案范文02-28
关于穷人的教案03-16
《穷人》教案范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