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移和旋转》的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平移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平移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移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平移的基本特征
2、能在理解平移性质的基础上巧妙运用的平移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概括平移的基本特征。
2、引导学生平移实例中的图形,探索运用平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对平移的再探索,发现平移的妙用!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 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并解决问题,让学生了解学习探索中的艰辛与成功的乐趣。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正确态度。
3、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应用例子,从而让他们体会到数学中的图形美。
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平移特征---------平移中的不变量
难点:对图形进行理解和平移
教学突破:从实例入手,让学生思考小学解答方法,从而引导学生观察:能否进行平移。引导学生进行平移,从而让学生多平移角度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再探索,让学生的妙用得到升发。
教学准备:学生复习平移特征,准备纸笔和画图工具。
教师用小黑板准备例题。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活动说明 |
一、复习平移的概念及特征; 教师:同学们,本期11。1学习了平移,同学们想想:什么叫平移?平移的二要素是什么?平移的特征是什么? | 1。 学生思考后,教师抽学生回答 学生: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平移 平移的'二要素是:方向和距离 平移的特征: 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如图:线段AB以如图所示的方向平移2cm。 | 通过复习平移的概念及特征,让学生更进一步加深对平移理解,为后面的探索作准备 |
二、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问题一、要在如图楼梯上铺设某种红地毯,已知,这种地毯每平方米售价为40元,楼梯梯道宽为3米,侧面如图所示。计算一下,购买这种地毯至少要多少钱? | 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寻找解决此题的办法,教师引导学生应用平移知识进行平移 一通过平移发现,楼梯长实际就是 AA’+A’M=2。8+6。2=9米 这样便可计算出购买这种地毯至少要 (2。8+6。2)×3×40=1080元 | 平移是难点,教师引导学生平移,注意对平移后图形的理解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活动说明 |
问题二、从县城到石桥镇有两条路可走, 请你判断一下哪条路长一些? 教师提问:第①、②条路横向距离一样吗?纵向距离呢? | 学生亲自动手平移。 学生回答:道路①的横向距离的和等于道路②的横向距离的和,道路①的纵向距离的和等于道路②的纵向距离的。 结论:①、②两条路一样长。 | 学生从表面上看总认为②比①要长。 因此,引导学生平移是难点,教师注意引导。 |
教师:从以上两个问题发现:平移在生活中是很重要的,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可以应用平移的知识来解决。 | 学生相互讨论后得出:平移是有妙用的! | |
问题三、如图,在宽为20米,长为32米的长方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余下的部分作为耕地,要使耕地面积为540米2。道路宽为多少米? | 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小学的方法解) | 允许学生应用小学思维来解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活动说明 |
教师引导学生对阴影部分进行平移 教师讲解: 设道路宽为x米,则 (20―x)(32―x)=540 x2―52x+100=0 (x―50)(x―2)=0 x1=50(舍去)x 2=2 课堂作业: | 平移后的图形 设:道路宽为x米,引导学生表示出,除阴影部分外的小长方形的长为(32―x)米,宽为(20―x)米。 学生完成课堂作业 如图a,如果在问题三中,修筑同样宽的两条“之”字型路,如图所示,余下部分为耕地,要使耕地面积为540米2。道路宽是多少米? | 解题方法由教师解,不必要求学生掌握(在以后的学习中再学)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活动说明 |
三、归纳与发现: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平移的知识来解决,现平移有许多妙用。 | 学生讨论感受平移的妙用。 | 让学生体会平移的妙用,给同学们带来的方便与快乐。 |
四、再探索: 教师出示小黑板: | 学生合作探索完成下面内容: 如图:△ABC是直角△,∠C=900。现将△ABC补成矩形,使△ABC的两个顶点为矩形一边的两个端点,第三个顶点落在矩形这一边的对边上。那么符合要求的矩形可以画出两个,矩形ACBD和矩形AEFB(如图 解答问题: ① 设图②中矩形ACBD和矩形AEFB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S1______S2(填“>”“<”“=”) ② 如图③中,△ABC为钝角△时,按如图要求可以画出____个矩形,请利用③把它画出来。 ③ 如图④中△ABC为锐角△,BC>AC>AB,按要求可以画出____个矩形,利用④把它画出来 ④ 在④中,所画出的矩形哪一个周长最小? |
平移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换的兴趣。
重、难点:本节课主要来学习图形的平移,理解平移的含义,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由原始图形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感受平移
今天早上,同学们是怎样到校的?(骑车、走路)骑车、走路都是运动,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也是运动的,你们愿意看一看吗?
出示汽车图片,请你说一说汽车是怎样运动的?
出示电梯图片,请你说一说电梯是怎样运动的?
出示蝴蝶图片展开,请你说一说蝴蝶图片展开是怎样运动的?
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这样的运动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好,就以大家说的来命名(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在三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图形的平移是图形上所有的点沿着平行的方向等距离移动。平移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方向,一个是距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它的位置。(板书: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了。)
二、怎样平移
多媒体课件出示:小亭子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
你能把小亭子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吗?
先回忆我们过去学习过的平移方法,看他先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个格子,又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可以把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尝试着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平移。(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以指点和帮助)
小组交流
反馈汇报
怎样才能把小亭子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
小亭子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4格
小亭子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6格。
小亭子向右下平移,斜着过去。
电脑演示三种方法
指导画法,选择一种方法,投影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边指边说是怎样平移的?
归纳提炼:学生自由发言,再次电脑演示,及时小结。
选择方法一:先确定几个关键点(图中三角形的顶点和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接着把这几个点分别向右平移6格,再连成图形,这是沿水平方向平移,最后沿竖直方向,用以上方法把图形向下平移4格。
三、练习平移
1.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出示小船图,谈话:仔细观察小船是怎样平移的,并用手指出小船的起始位置和平移后到达的位置,看一看先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再向哪边平移了几格。请你先在书上数一数,填一填。
你是怎么数的?(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对应点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小船平移了几格)
(2)电灯平移图,同上教学
(3)提问:这两幅图还可以怎样平移到达现在的位置?(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平移方法)
2.设计运用,引入生活。
(1)出示梯形图:按要求移动。
(2)出示船图:如果你现在是一名轮船的调度员,你的任务就是应客户要求,调度车辆到达指定地点,那么,你能用哪些不同的平移方法做到呢?试一试吧!
要求:为自己任选一题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小组长负责记录不同的.方法,最后在全班交流。
3画平移后的图形。
(1)谈话:刚才我们已经学会看一个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了,如果请你画出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可以吗?请注意,为了清楚地表示平移的结果,我们可以把平移过程中画出的图形用虚线画,平移的最终结果用实线画。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3)投影学生作品,交流平移的过程与方法。
(4)转换练习。
教师出示一把直角三角尺,并投影出示格子纸。
把三角尺向下平移5格再向左平移3格;
把三角尺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3格;
个别学生上台按要求操作演示。(同桌练习,一人提要求,一人操作)
4体验平移的价值。
(1)出示两条直线,观察这两条直线,观察这两条直线,你发现了什么?(是平行线)
你怎么肯定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有无办法验证?
(2)学生默读课本65页第3题,按书上办法操作。
(3)观察画出的两条直线,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说一说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吗?
小结: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然后把三角尺沿着直尺平移,在沿三角尺的同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样,先后画出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
(4)学生尝试这种方法画平行线。鼓励学生可以画不同的一组平行线。教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5)你能用这种方法检验刚才观察的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吗?
四.全课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做了哪些事情?你对什么印象最深?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图形的平移
形状、大小位置
平移不变变了
平移教案3
教学内容:教科书p.1-2
教学重点:将图形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准备:挂图,尺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题
1、复习有关平移的知识。
(出示例题图)问: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思考
同桌交流
交流:“小船向右平移9格”你在操作时是怎么想的?(注意对应点之间的数格子。)
小结:我们三年级时学习过平移,知道了可以把一个图形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平移。具体平移的格数要通过数对应点或线之间的'格子数。
再说一说金鱼图向右移动了几格?
同桌互相说一说,数一数
小结:判断一个图移动几格,我们要首先确定一个点为0点,然后向相对应的点去数。
二、完成试一试
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强调注意点:把一个图形平移,有的同学可能出现平移后,图形变形的现象,为防止这外现象,我们在平移时,要尽可能多确定几个点,用字母做上标识。
三、完成练一练:
1、看图数一数,哪个三角形向右平移10格得到红色三角形?。
在书上画一画,再说一说。
2、看图填空
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四、完成部分练习P7练习一1-2。
平移教案4
教学内容:
三上P18参观饮料加工厂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景,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判断平移和旋转运动。
教学准备:
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拉动经验,初步感知
1、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课件展示),认识的就大声地说出来。
第一幅图:摩天轮; 第二幅图:旋转门; 第三幅:观光电梯
第四幅图:扶梯; 第五幅图:健身器; 第六幅:跳楼机
师:你能比划一下:这六种物体各是怎样运动的?(你先自己在下面试试)
第一幅图:摩天轮
第二幅图:旋转门
第三幅图:观光电梯
第四幅图:扶梯
第五幅图:健身器
第六幅图:跳楼机
2、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模仿得很像,比划得很到位,那么你能根据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给他们分分类吗?试试看。
谁来谈谈你的想法?
生1:我分了两类。摩天轮、旋转门、健身器都是转动的,我把它们分为一类;观光电梯、扶梯、跳楼机都是上下运动的,分为一类。
生2:我分了三类。摩天轮、旋转门、健身器是一类;观光电梯和跳楼机是上下运动的,一类;手扶电梯是斜着的,它自己分为一类。
3、总结提升
师:看来同学们都同意把摩天轮、旋转门和健身器分为一类,像这样的运动现象(师在黑板上画图示 )你们认为用什么名字来形容最形象?
生:旋转。
师:嗯,这个名字确实挺形象。(板书旋转在 上方。)和数学上规定的一样: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这样的运动现象叫做旋转。
师:对于扶梯、观光电梯、跳楼机三种物体的运动有分歧,用手势模拟一下它们怎样动的,并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你觉得它们有没有相同之处呢?
观察和思考后,生:有。它们都不是在转动,虽然扶梯在向斜上方移动,跳楼机是上下在动,但它们都是直直地在移动。
师:说得多好!大家再来看看这三个物体是不是都在直直地、平平地移动。所以,可以把它们分为一类。
学生豁然开朗:真是这样的。
师:来,谁能也给这样的现象起一个名字?
生:老师,是不是叫平移呀,我以前好象在哪儿听到过这个名字。
师赞许地摸了摸他的小脑袋,说:对,就是平移。(板书在 上)
4、动作体验
(1)你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让学生说怎么做的)
(2)抽生示范
师:谁能用身体做一个旋转或平移的动作?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从后面走上来了一个神气十足的小孩,刚走到前面要表演,老师制止了他:“这位同学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到前面来,其实他什么也不用说,什么也不用做,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一个动作,谁知道是什么?”)
学生一怔,但仅仅是非常短暂的一怔后,反应快的一些学生就兴奋地举起了小手并急不可待地说:“平移。”“他走到前面,就是平移。”其余的学生也恍然大悟。
哪位同学再上来表演一个与他不同的动作?抽一名女生。
(3)全体体验
同学们是不是都想做一个旋转或平移动作?好,现在我们都来试一下。不过,在体验的过程中,孙老师有一个要求:边体验,边感觉旋转与平移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们起立!把凳子轻轻地放在桌子下面。准备好了吗?开始
平移,向左平移,向右平移,向前平移,向后平移。
再旋转。
感受不同吧?把你的`感觉说一说。
为什么旋转时我们有点发晕,而平移时没有这种感觉呢?
师:说得真好。旋转时,我们的身体在不断改变方向,而平移时,我们的身体始终向前,方向始终不变。
二、联系实际、交流提高
1、判断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平移和旋转的现象。看大屏幕,请你判断一下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运动是旋转。
车窗、风车、小火车、滑板
(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
2、一起到饮料加工厂去找一下,打开课本18页,看情景图,有哪些现象是平移?有哪些现象是旋转?
3、这样的生活例子太多了
你早晨起来拧开水笼头,开关的运动是( ),水流的运动是( )。
除了这些,在你的身边还有哪些平移或旋转的现象?(学生交流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事例)(电梯、游乐园里的旋转秋千、蹦极、升国旗、开关窗户、滑梯、钟表上的指针、自动玻璃门等)
三、巩固练习
课本自主练习2、3题,通过这两个题,让学生理解平移只改变了物体的位置,不能改变物体的方向和形状。
四、拓展引申、激发志趣
上海音乐厅整体平移了66米!是真的吗?
出示课件中的相关资料,教师进行讲解。
上海音乐厅建于1930年,是当时上海一流的电影院,1959年改成音乐厅,沐浴了70多年风雨的音乐厅,已经老态龙钟了,为了保护它,上海政府对它进行了整体平移,在一年的时间里,这座重达5650吨的音乐厅被升高了3.38米,向东南平移了66米,音乐厅面积增加了4倍。
这就是我国人民的智慧,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平移教案5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生活中有特点的图形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97页“回顾与交流”情境图。
观察上面的图形,并解答下面的问题。
(1)图A是轴对称图形吗?
(2)图1中图A经过怎样的运动可以得到图2?
(3)图1中图A经过怎样的运动可以得到图3?要得到图4呢?试一试。
学生根据课件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进行汇报。
预设
生1:图A是轴对称图形。
生2:图1中图A经过平移变换可以得到图2。
生3:图1中图A经过旋转和平移变换可以得到图3。
生4:图1中图A经过旋转和平移变换可以得到图4。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情境图中不仅包含了平移知识,还有旋转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复习。(板书课题:平移和旋转)
⊙回顾与整理
1.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预设
生1:物体沿着直线方向运动,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
生2:物体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或轴)转动,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旋转。
2.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1)提问:观察情境图,请根据图1变换成图2的过程说说平移有怎样的特征。(小组讨论)
生:平移不改变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只改变原图形的位置。
(2)提问:观察情境图,请根据图1变换成图3的过程说说旋转有怎样的特征。(小组讨论)
生:图A旋转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只是图形的方向改变了。
3.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预设
生1:电梯的上下运动是平移现象。
生2:方向盘的转动是旋转现象。
……
4.用平移和旋转作图。
(1)用平移作图。
①提问:继续观察图1变换成图2的过程,图1中图A是如何经过平移变换得到图2的?用平移作图的方法和步骤有哪些?
(学生观察图形的变换过程,并在小组内讨论用平移作图的方法和步骤)
讨论结果:向下平移了3格。
②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用平移作图的步骤和方法:
a.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b.找出图形的.关键点。
c.沿一定的方向,按一定的距离平移各个关键点。
d.按原图形顺次连接各个关键点,并标上相应的字母。
(2)用旋转作图。
①提问:继续观察图1变换成图3的过程,图1中图A是如何经过旋转变换成图3的?用旋转作图的方法和步骤有哪些?
(学生观察图形的变换过程,并在小组内讨论用旋转作图的方法和步骤)
平移教案6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平移的概念和作图方法.
难点:平移的作图.
[教学设计]
一. 观察图形形成印象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请同学们欣赏下面图案.
观察上面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复,如果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制他们吗?
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
二.提出新知 实践探索
(1)平移: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个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3)连接各组对应 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图形的这种变换,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translation)
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利用一张半透明的`纸附在上面,绘制一排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案
三.典例剖析 深化巩固
例 如图,(1)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运动到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巩固练习]
教材33页:1,2,4,5,6,7
[小结]
1. 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也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当图形平移的方向是沿着一边所在直线的方向时,那么此边上的对应点必在这条直线上
2. 利用平移的特征,作平行线,构造等量关系是接7题常用的方法.
[作业]
必做题:教科书33页习题:3题
[备选题]
1. 经过平移,三角形ABC的边AB移到了EF,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你能给出几种作法?
2. 如图,将半圆图形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其中A点到了A`点,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3.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D,AD (1) 平移后的三角形中,与B,E的对应点F,G,还是在BC边上吗? (2) ∠B和∠C相等吗?说明理由。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平移与旋转复习教案 一、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1.平移 2.平移的性质:⑴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⑵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⑶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4)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 3.简单的平移作图 ①确定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的条件: ⑴需要原图形的位置;⑵需要平移的方向;⑶需要平移的距离或一个对应点的位置。 ②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⑴找出关键点;⑵作出这些点平移后的对应点;⑶将所作的对应点按原来方式顺次连接,所得的; 二、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1.旋转 2.旋转的性质 ⑴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改变(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⑵旋转过程中,图形上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 ⑶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 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⑷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 3.简单的旋转作图 ⑴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一对对应点,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⑵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一对对应线段,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⑶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旋转角,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三、分析组合图案的形成 ①确定组合图案中的基本图案 ②发现该图案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③探索该图案的形成过程,类型有:⑴平移变换;⑵旋转变换;⑶轴对称变换;⑷旋转变换与平移变换的组合; ⑸旋转变换与轴对称变换的组合;⑹轴对称变换与平移变换的组合。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是由(1)仅通过平移得到的是( ) 2.在以下现象中, ① 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升或下降; ② 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 ③ 钟摆的摆动; ④ 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 属于平移的是( ) (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③ (D)② ,④ 3. 将长度为5cm 的线段向上平移10cm所得线段长度是( ) (A)10cm (B)5c m (C)0cm (D)无法确定 4. 如图可以看作正△OAB绕点O通过( )旋转 所得到的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5.下列运动是属于旋转的是( ) A.滾动过程中的篮球的滚动 B.钟表的.钟摆的摆动 C.气球升空的运动 D.一个图形沿某直线 对折过程 6.ABC是直角三角形,如图(a),先将它以AB为对称轴作出它的轴对称图形,然后再平移 得 到的图形应该是( ); (a) A B C 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旋转则改 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B.平移和旋转的共同点是改变图形的位置 C.图形可以向某方向平移一定距离,也可以向某方向旋转一定 距离 D.由平移得到的图形也一定可由旋转得到 8.将图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0后的 图形是( ) A B C D 9. 下列图形中只能用其中一部分平移可以得到的是 ( ). (A) (B) (C) (D) 10. 下列标志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B) (C) (D) 11. 如图1,四边形EFGH是由四边形ABCD平移得到的, 已知,AD=5,B=7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FG=5, G=70 (B)EH=5, F=70 (C)EF=5,F=70 (D) EF=5,E=70 12. 如图3,△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OCD的位置, 已知AOB=45,则AOD的度数为( ). (A)55(B)45(C)40(D)35 13. 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 片围成的.如图是看到的万花筒的一个图案,如图3中 所有小三角形均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其中的菱形 AEFG可以看成是把菱形ABCD以A为中心( ). (A)顺时针旋转60得到 (B)逆时针旋转60得到 (C)顺时针旋转120得到 (D)逆时针旋转120得到 14. 如图,甲图案变成乙图案,既能用平移,又能用旋转的是( ). 15. 下列图形中,绕某个点旋转180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有 ( ). (1)正方形;(2)等边三角形;(3)长方形;(4)角;(5)平行四边形;(6)圆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6. 如图4, △ABC沿直角边BC所在直线向右平移到 △DE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BE=EC (B)BC=EF (C)AC=DF(D)△ABC≌△DEF 二、填空题. 1.平移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决定。 2.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 和 ,只改变图形的 。 3.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分,它的旋转中心是_______,经过20分,分针旋转________度。 4.如图四边形ABCD是旋转对称图形,点__________是旋转中心,旋转了_________度后能与自身重合,则AD=____ ______,AO=__________,BO =_____________。 5.△ 是△ 平移后得到的三角形,则△ ≌△ ,理由是 6.△ABC和△DCE是等边三角形,则在此图中,△ACE绕着c点 旋转 度可得到△BCD. 7. 如图,四边形AOBC,它绕 着O点 旋转到四边形DOEF位置,在这个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是_________,旋转角是_________经过旋转点 A转到__________,点C转到__________,点B转到__________线段OA与线段________ ,线段OB与线段_ _______,线段BC与线段________是对应线段。四边形OACB与四边形ODFE的形状、大小______________。 8.如图,图案绕中心旋转_______度(填最小度数) 次和原来图案互相重合. 9. 如图7,已知面积为1的正方形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 ,过点 任作 一条直线分别交 于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10. 如图9,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将△ABP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 转一定的角度后能与△CB 重合.若PB=3,则P = . 三、解答题 1.如图,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 到了点D,请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2.如图,把 绕B点逆时针方向旋转30后, 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 3.在下图中,将大写字母E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0后,再向左平移4个格,请作出最后得到的图案. 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CD在正方形ECGF的边CE上,连接BE、DG。 (1)观察猜想BE与DG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 (2)图中是否存在通过旋转能够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若存在, 请说出旋转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如图, ABC中, BAC= ,以BC为边向外作等边 BCD,把 ABD绕着点D按 顺时针方向向旋转 得到 ECD的位置。若AB=3,AC=2,求 BAD的度数和线段AD 的长度。(A、C、E在同一直线上) 6如图,四边形ABCD的BAD=C=90,AB=AD,AEBC于E, 旋转后能与 重合。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旋转了多少度? (3)若AE =5㎝,求四边形AECF的面积。 7.如图,梯形ABCD的周长为30cm,AD∥BC ,现将DC平移到AE处,AD=5cm ,求 ABE有周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点:将图形分两次沿不同的方向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认识沿斜线方向平移的困难 教学方法:观察、课件演示、讲授等方法 教学准备:方格纸、课件 教学程序: 一、导入 1、出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雪橇、滴水、缆车等),回忆是什么数学知识。 2、说说下图分别是怎样平移的。 (1)、 重点解决平移的方向 (2)、 重点让学生回顾平移的距离是怎样确定的`。 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以课件演示。 (3)、说说火箭图是怎样平移的? 小结:在平移时要考虑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板书 二、新知探究 1、出示下图 (1)、先指导学生认清原来的位置和最后的位置。 (2)、思考,可以怎样移动,沿什么方向? 学生汇报,使学生认识到可以向下移动,再向右移动,也可以向右移动,再向下移动。 (3)、学生在方格纸上尝试平移。 教师巡视指导,并了解情况。 (4)、学生汇报 在实物投影上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并请他们结合作品进行介绍(注意体现不同的方法) (5)、了解全班学生完成的情况。 教师小结,并以电脑演示:可以先确定一个点,接着将这个点向右平移6格,连成图形,再用同样的方法把第一次移动后的图形向下平移4格。 (6)、思考除了以上两种平移的方法外,还有别的平移方法吗? 教师在图上介绍沿斜线方向平移,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方法的困难。 三、操作深化 1、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观察,认清原来与后来的位置,然后尝试解决。 反馈交流,你是怎样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方法,进行演示。 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怎样平移? 2、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先独立画图,然后请学生在电脑上介绍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做必要的补充和指导。 核对答案,并进行订正。 3、解决实际问题 (1)、思考,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什么地方用到过平移的知识? 引导学生回忆平行线的画法。 让学生根据的平移的知识画出指定距离的平行线。 思考,在画的过程中,谁在平移? (2)、 先指导学生认识必要的方向、路名,然后请学生思考可以怎样平移才能回家? 哪一条路线,老师会走的多一些呢?请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猜测。 四、小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对于平移,你有什么新的认识,掌握的怎样?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现象。能直观地分辨常见的平移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会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教学重点: 1、体会平移的本质特征。 2、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叫做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学生观察教师示范: 1、这个物体在做什么运动? 2、物体从一个位置沿着 直线运动 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平移。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谈话,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复习平移的知识。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3 (1)怎样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小结:平移的关键:根据箭头观察平移的方向,采用找对应点的方法确定平移的格数。 (2)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方法步骤 (1)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点(如顶点或端点) (2)按要求分别描出各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 (3)按原图将各对应点顺次链接。 3、平移的特点: 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 三、巩固应用P87做一做 四、总结 1教学目标 ⑴掌握平移概念,理解平移的基本特征。 ⑵ 能按要求做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并利用平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重点难点 重点:平移的概念及性质。 难点:探索平移的性质。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下列四种运动,哪一种是与众不同的: A:开窗户 B: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 C:电梯的上下行驶 D:荡秋千 活动2练习自主学习 1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沿_移动,得到一个新的图形,这种图 形的平行移动,叫做_。 2平移后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 _ 完全相同,只是 _ 发生了变化。 3决定平移的因素有两个,即 _d 和 _ 。 4在平移过程中,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对应点的线段 _ ,对应角 _ 。 活动3讲授平移作图 例: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动到点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活动4讲授巧借平移妙解题 例:某宾馆在装修时准备在楼梯上铺上红地毯,若这种地毯每平方米售价30元,地毯宽3米,侧面如图,试求购买这种地毯需要多少元? 活动5活动合作探究 如图,将直角三角形ABC沿AB方向平移得直角三角形DEF,已知BE=5,EF=8,CG=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你对平移有何认识? 5.4 平移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5.4 平移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下列四种运动,哪一种是与众不同的: A:开窗户 B: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 C:电梯的上下行驶 D:荡秋千 活动2练习自主学习 1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沿_移动,得到一个新的图形,这种图 形的平行移动,叫做_。 2平移后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 _ 完全相同,只是 _ 发生了变化。 3决定平移的因素有两个,即 _ 和 _ 。 4在平移过程中,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对应点的线段 _ ,对应角 _ 。 活动3讲授平移作图 例: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动到点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活动4讲授巧借平移妙解题 例:某宾馆在装修时准备在楼梯上铺上红地毯,若这种地毯每平方米售价30元,地毯宽3米,侧面如图,试求购买这种地毯需要多少元? 活动5活动合作探究 如图,将直角三角形ABC沿AB方向平移得直角三角形DEF,已知BE=5,EF=8,CG=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小结 你对平移有何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页例2以及练习七第4~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 2、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在格子图中数物体移动距离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知平移现象,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教材第121页上的学具剪下来。 【教学过程】 一、感受平移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播放游乐场动画视频。(视频中包括: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游乐项目。) 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他们是如何运动的?(课件出示游乐场的场景图: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 提问: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谁能给大家示范一下呢?(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来模仿这些游乐项目的玩法。) 学生不能用手势等来表示时,教师可示范。 2、这些玩具的运动方式都相同吗?你们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的不同将它们分类码?(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飓风车。) 学生汇报分类的结果,并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3、谈话:你们不但观察得认真,而且还会分类。像缆车、滑滑梯这样的运动叫平移。像旋转飞机、飓风车,这样的运动叫旋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平移。 二、互动探究 1、交流预习内容 昨天晚上同学们自己预习了平移这个内容,小朋友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举生活中的例子。 (1)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有关平移的知识,那现在你们能给大家举一些生活中你认为的平移的例子,并用你的身体演示给大家看? 教师在中间插一些平移的画面,介绍生活中有的平移 (2)刚才小朋友表演的都是按照一条直线的平移,那还有不按照直线运动的.平移吗?注意:让学生展示多种不同形式的平移。 3、出判断题:找出这些运动中全是平移的一组。(在全是平移的一组中,加入一个沿曲线平移的物体) 判断的时候,先排除有不是平移的组,然后重点讨论全是平移的一个组。 4、小结平移的本质: 怎么样判断一种运动是不是平移?平移运动是怎么样的运动? 5、练习:鱼图(提要求时强调:是要作平移) 三、巩固拓展 1、课件出示:房子(烟筒上有一只小鸟,屋檐上有一只小鸟) 请你观察房子做了什么运动?(平移) 移动后烟筒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5格(对) 屋檐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4格(错) 2、移动房子: 整座房子移动了多少格?(让学生发表意见,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让学生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价。 3、出示:房子向右移动图全班一起完成。向()移动()格 4、练习:动手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 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将制作好的陀螺试着玩一玩。(一开始玩起来不太顺利,教师可先和一个学生示范。) 四、课堂小结 谈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移现象,像滑滑梯、推拉窗户这样(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都是平移现象。下课后,走出教室,你们也可以去找找生活中的平移。 【教学目标】: 1.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平面图形进行平移;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 2.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 3.用坐标表示平移体现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数学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体会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重点: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难点:利用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坐标方法的另一个应用。 二、新 展示问题:教材第75页图. (1)如图将点A(-2,-3)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在图上标出它的坐标,把点A向上平移4个单位 长度呢? (2)把点A向左或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观察他们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3)再找几个点,对他们进行平移,观察他们的坐标是否按你发现的规律变化? 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 ,));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 教师说明: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从图形上的点的坐 标的某种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 例如图(1),三角形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4,3),B(3,1),C(1,2). (1)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后减去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连接A1、B1、C1各点 ,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2)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2、B2、C2,依次连接A2、B2、C2各点 ,所得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按要求画出图形后,解答此例题. 解:如图(2),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三角形A1B1C1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 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类似地,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它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 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 课本P77思考题:由学生动手画图并解答. 归纳: 三、练习:教材第78页练习;习题7.2中第1、2、4题. 四、作业布置第78页第3题.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平移。2、理解图形平移变换的概念。 3、理解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即图形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连接对称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4.会按要求做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变换后的图形。 能力目标: 通过自学、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动手组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交流的习惯。 学习重难点重点:平移变换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做平移的图形 自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看一看 认真阅读教材,记住以下知识: 1、平移变换定义: 2、平移变换的性质: 3、做一做: 1、完成课堂作业部分(写在预习本上) 1、下面的六幅图案中,(2)(3)(4)(5)(6)中的哪个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图案(1)得到,轴对称得到呢? 2、说说下面的这些运动哪些是平移,那些不是平移,为什么? 想一想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懂?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展示: 下列图形变换各是什么变换?请说明理由。 (1) 区别:轴对称变换改变了图形的方向,而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方向。 作图: (1)先把方格纸中的线段AB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请在方格纸上作出经上述两次平移变换后所得的图形。 把ΔABC向右平移6格,画出所得到的ΔA’B’C’。 (2)度量ΔABC与ΔA’B’C’的边、角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应用: 1、把长方形ABCD(如图)沿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使点C落在点C’。求经这一平移变换后所得的像。 作点的平移变换的像是 图形平移变换作图的基本方法 2、画出△ABC沿着线段MN的方向平移后的位置,平移的距离是线段MN的长度; 提示:要正确画出一个图形按要求平移后的新图形,只要先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如线段的端点、三角形的顶点、圆的圆心等等,就很容易画出新图形了 堂堂清: 1、将面积为30cm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向下平移20cm,得到△MNP,则△MNP是三角形,它的面积是cm2 2、“小小竹排水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所蕴涵的图形变换是__________变换? 思考:如图所示,是小李家电视机的背景墙面上的装饰板,它是一块底色为蓝色的正方形板,边长18cm,上面横竖各两道红条进行装饰,红条宽都是2cm,问蓝色部分板面面积是多少? 教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平移称变换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动手根据平移变换的性质来做图,在么有给定方格纸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够把图做的出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及想象能力。抓住了不同变换的要求及性质后作图就,没有那么难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现象。能直观地分辨常见的平移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会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该知识的生活价值。? 学习内容分析:人教版四年级学生下册教材第86页例3,在教学中,我分层次进行知识的教授,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教学重点: 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学生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有了一定知识基础。 2、图形的运动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简单的现象,学生在平时都对此有感性的认识。 3、学生具备了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思维活动探究新的知识。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如图,这些物体在做什么运动?(平移)二年级时我们已经认识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我们数学中学习的画平行线就是利用尺子的平移画成的。平移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广泛。出示:你知道吗?楼房会搬家。南京有座江南大酒店,20xx年因马路拓宽,专家们运用“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将酒店托换到了一个托架上,使它与地基切断,形成了一个可移动体,然后又用牵引设备将它平移到了新地基上。老师有一个愿望:将来有一天能把我们学校的教学楼平移到月球上去。希望每个同学好好学习知识,帮助老师实现这个愿望,好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平移到底有什么奥秘。出示课题:平移。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三角形1的平移轨迹。提问:三角形1怎样平移到三角形2的位置的?(向右平移3格)两个三角形中间没有3格呀?你是怎么数出3格的?(找出三角形1的关键点数出的。)说明三角形的平移也就是点的平移。全班一起说向右平移三格。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些词最重要?(向右、3格)对。向右就是平移的方向,3格就是平移的格数。也就是说平移一个物体要知道平移的什么?方向和格数。 1、平移一个图形要注意:1、找准关键点2、看清方向3、数清格数方向和格数就是平移的要素。 2、出示亭子图,怎样找亭子的关键点?图形的顶点或交点。 3、出示例3,图中根据什么确定方向?(箭头)有哪些方向?(上、下、左、右)在书上完成例3。怎样数格数?(只数一个关键点,起点不数。) 学生完成例3,并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4、学生观察平移图,平移后的图形什么不变,什么变了?总结出平移的特点是:物体的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了。 5、练习。 6、怎样画平移后的图形呢? 出示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图,学生在方格图中画出:将平行四边形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4格的图形。边画边思考:平移过程中,什么是不变的?怎样才能在画的过程中保持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呢?学生画完后汇报,教师课件演示。观察课件你认为画一个平移后的图形,应先怎么做?找关键点。然后呢?移点。最后呢?连点成形。这就是平移图形的画法。还可以怎么画?(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5格。)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不同点是什么?都是分两次;不同的是:方向有先后,但对应的格子数没变。 练习。教科书第86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88页1、2题。 四、你会吗?课件演示平行线的画法。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数学中我们可以用平移的方法来画平行线。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图形的几次平移?图形怎样平移,我们要先看平移的方向,再数出平移的格数。你认为哪儿容易出错?要注意什么?怎样画平移的图形? 具体目标: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着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师生活动:教师尝试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研讨。 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图形的运动。 一、学生起点分析 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已对平移的基本性质有了的认识,能否利用平移的基本性质来学习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能否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成了本节课学习的重要任务。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例,让学生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作法. 2.确定一个图形平移的位置的条件. 能力训练: 1.对具有平移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画图和动手操作等过程,掌握画图技能.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画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对具有平移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画图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作法. 教学难点: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作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 复习回顾平移的基本性质,引入课题 如图,将线段AB平移,得到线段AB,则图中的线段有怎样的位置关系?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帮助学生复习平移的基本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AA∥BB且AA=BB, A B∥AB且AB =AB) 如果给出了线段AB,也给出了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你能作出选段AB经平移后的对应选段AB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简单的平移作图. 第二环节 观察操作、探索归纳平移的作法 ⑴已知线段AB和平移距离及方向,求作AB的对应线段AB。 让学生观察、动手画图。 得出已知平移距离和方向的作图:过A作平移方向的平行线,在平行线上沿平移方向上截取线段,使其长度等于平移距离,即得点A的对称点A。点B的对应点B的做法同上。 (2)已知线段AB和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A ,求作AB的对应线段AB[来源:中.考.资.源.网] 和上面的(1)相比,这里的新问题,不知道平移距离和平移方向,而只知道某点的对应点,该怎么办?鼓励学生思考、交流、动手画图。 连接A,A,得到线段AA,则AA的长度就是平移距离,有A到A的方向就是平移方向。于是问题转化为前面已经解决的问题了。 在这两个问题的画图中,若有学生有不同的画法,应鼓励学生交流、讨论。这时,可以思考:“画出选段AB的方法只有(1)中的方法吗?还有没有其他的画法”。若学生在处理简单的线段问题时,画法比较单一,这个讨论可以放在(3)之后。 (3)将(2)中的图形略微复杂化一些。已知平面图形以及该图形上的某一点经平移后的对应点,求作平移后的平面图形。 例题1 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留给学生完成。在学生完成平移的作图后,根据前面的若干个作图问题,增加“议一议”内容。 ①还有什么其他方法,作出△DEF吗? ②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除需知道原来图形的位置外,还需要什么条件? 对于①,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平移作图的常用方法以及这些作法所依据的原理。 方法一:过点B、点C,分别作线段BE,CF,使得它们与线段AD平行且相等,连接DE,DF,EF,△DEF就是△ABC平移后的图形。 方法二:过点D分别作出与AB,AC平行且相等的线段DE,DF,连接EF,△DEF就是△ABC平移后的图形。 方法三:因为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是全等,所以过点B作线段BE,使得它与线段AD平行且相等,得到另一个对应点E(或者过点D作与AB平行且相等的线段DE,得到另一个对应点E)后,按原方向作△ABC的全等△DEF。 对于②,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的全部条件为: (1)图形原来的位置 (2)平移方向 (3)平移距离.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有这三个条件都具备,我们才能准确地找到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进而作出它平移后的图形. 第三环节 课堂练习 1.如图,将字母A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3cm,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解:在字母A上,找出关键的5个点(如图),分别过这5个点按箭头方向作5条长3cm的线段,将所作线段的另5个端点按原来的方式连接,即可得到字母A平移后的图形。 2. 将图中的字母N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3cm,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3.图中的窗棂轮廓是由一个半圆和一个矩形组成,试作出这个图案向左平移10格后的图案。 解:分别确定矩形的四个顶点和半圆的圆心,向左平移10格后的位置,画半圆(以“圆心”平移后的位置为圆心,以6格的边长为直径),连线即可。 第四环节 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作平面图形平移的图形,进一步理解了平移的性质,并且还知道要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需要有:①此图形原来的位置.②平移方向.③平移距离等三个条件. 在作图时,要注意语言的表达 第五环节 课后作业 1.必做习题:习题3.2 2,3,4 2.选做习题 (1)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4,沿对角线所在直线l将该正方形向右平移到EFGH的位置,已知△ODH的面积为92,求平移的距离. (2)如图,在△ABC中,D,E是BC上的点,且BD=CE,求证:AB+ACAD+AE. 四、教学设计反思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通过对上节课学习的平移的基本性质的复习,为新知的探索作好铺垫,进而引出新课课题简单的平移作图。在例题的选择和设计上,循序渐进,前一题往往是后一题的基础,后一题通过化归都可转化为前一题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渗透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化归。 在练习的设计上,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让学生逐步熟练应用平移的特征、平移作图的方法,从而体现数学的价值;同时,设计了不同难度的习题,提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设计说明 1.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学习资源。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抽象的几何概念时,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的支持。因此本教学设计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通过观察与操作、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学习的资源,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注重操作活动与数学思考相结合。 鉴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使学生认识、理解图形的运动这样抽象的概念,必须结合现实生活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理解轴对称图形以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同时要注重操作与思考相结合。为了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本设计让学生在玩一玩、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的活动中理解轴对称图形,认识图形的平移及旋转现象;在学一学中感受其特征;在说一说中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在做一做中不断深化体验。同时通过有效地提问做引导,便于在操作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长方形的纸 剪刀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引入: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从中发现许多的知识。(课件出示教材28页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学生观察,自由回答) 2.过渡: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和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涵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王国,去探索有趣的数学知识吧!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游乐场情境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并说一说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真观察,体验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认识对称现象。 (1)课件出示教材29页树叶、蝴蝶、城门图片。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 预设 生1:树叶以中间叶脉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生2:蝴蝶以中间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生3:城门图片以中间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3)根据同学们的汇报,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这些图形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所在的直线对折,折痕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4)理解“对称”的含义。 像图中的树叶、蝴蝶、城门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2.列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1)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谁能举例说说? (2)欣赏对称图形。(课件出示:五角星、京剧脸谱、蜻蜓、雪花、剪纸等等) (二)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1.课件出示教材29页例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运用对称的知识,跟老师一起剪一件衣服。(同步完成课堂活动卡) (1)折一折: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 (2)画一画:在对折后的纸上画线。 (3)剪一剪:沿着刚才画的线剪一剪,剪后展开,会得到一件上衣的图形。 2.剪其他图形。 (1)选择松树、桃心、葫芦三种图形中的一种,自己动手剪一剪。 (2)学生操作,集体评价。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学重、难点】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平移 让学生观察图中的斑马线,问:这些线段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呢? 平移铅笔,让学生动手用铅笔在方格纸上移一移,并说一说移的前后铅笔的位置关系。说明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是互相平行的。 二、平行 出示课件,介绍平行线的判断。 1.试一试: 用火柴棒或小棒,放在下面图形中的条线段上平移,然后说一说哪两条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这幅图中有许多组平行线,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先让学生用小棒移一移,然后说一说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第2题:小鱼向右平移5格,平移前后小鱼图形中的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本题平移后线段之间的平行关系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寻找一些斜线之间的平行关系学生可能更困难一些。可先安排一些简单图形如:菱形、直角三角形等,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在平移前后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2.折一折 通过折一折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活动中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互相平行的折痕进行讨论;然后可以鼓励学生讨论如何说明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3.说一说 在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平行线。看看下面的图片,数一数下面有多少平行线? 4.画平行线 教学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 四、实践活动 从长方体和正方体中找平行线。 5.4平移 [教学目标] 了解平移的概念,会进行点的平移,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平移的.概念和作图方法. 难点:平移的作图. [教学设计] 观察图形 形成印象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请 同学们欣赏下面图案. 观察上面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复,如果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制他们吗? 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 提出新知 实践探索 平移:(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个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3)连接各组对应 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图形的这种变换,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translation) 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利用一张半透明的纸附在上面,绘制一排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案 典例剖析 深化巩固 例 如图,(1)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运动到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巩固练习] 教材33页:1,2,4,5,6,7 [小结] 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也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当图形平移的方向是沿着一边所在直线的方向时,那么此边上的对应点必在这条直线上 利用平移的特征,作平行线,构造等量关系是接7题常用的方法. [作业] 必做题:教科书33页习题:3题 [备选题] 经过平移,三角形ABC的边AB移到了EF,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你能给出几种作法? 如图,将半圆图形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其中A点到了A`点,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D,AD 平移后的三角形中,与B,E的对应点F,G,还是在BC边上吗? B和C相等吗?说明理由。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活动: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 1、复习已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 (学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说出表示的符号并板书;说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长约2( );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约452( );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约8( );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厚约15( )。 导入:拇指峰上住着谁呢? 二、认识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1)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公里 KM)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 (2)播放相片:这是曹老师在从无锡到宜兴的高速公路上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①指路标志:(距宜兴?千米) ②限速标志: ③汽车的里程表、时速表: ④地图: (3)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 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①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②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4)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教学1千米与1000米: 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看: (1)播放录象:(走100米的镜头)看,这是我们昨天在操场上活动时拍的录象,我们数了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 板书:走200步的路约是100米 (走200米的镜头)现在走了200米,大约花了3分钟? 板书:走3分钟的路约是200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长),下面的小志愿者们走的路就更长了,我们一边看,一边认真数一数:他们一共走了几个100米? (录象快放部分学生走10个100米的镜头) (2)同学们想一想:把这10个100米连起来,该有多长啊!把答案写在纸上好吗? 板书:1千米 1000米 这两种写法都对吗?为什么?它们表示的长度虽然是一样的,可也有不同点,你发现了吗? 1千米=1000米,读来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把它们区分开吗? (生读) (3)小结: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3、感知、体会1千米 (1)咱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 )圈是1千米。有的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 )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 )是一千米。 (2)在脑子里猜测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 (3)让我们跟着摄像机镜头到校门外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看看一千米究竟有多长?(播放录象) 请学生闭眼在脑海里把这段路走一遍。 (4)估计:看了录象,你知道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呀?你们怎么估计1千米的距离?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讨论) 板书:人走15分钟的路约是1千米 人走20xx步的路约是1千米 汽车行驶1分钟的路大约是1千米 (5)建议学生课后用这些方法验证刚才的猜测想象。 (6)引导:那我们班哪个同学的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7)曹老师家离学校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曹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简述理由? (8)森林公园 看了画面,你知道哪些信息?26千米远吗?你会怎么去森林公园? (9)小结:学到这儿,大家肯定对千米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三、巩固新知,实际应用: (1)你们的收获可真多,我来考考你: 4千米=( )米 3000米=( )米 9千米=( )米 6000米=( )米 (2)小朋友们看过国庆50周年的阅兵式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完成填单位) (3)咱们中国的铁路也很发达,估计铁路的长度:(想想做做6) (663 1157) (组内交流估计方法与结果) (4)三( )班千米录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它就是公里,也可以用㏎表示。它住在五指山的拇指峰上。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自己,看,你也有一座五指山,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了。 情景引入→探究新知→知识应用→知识拓展→归纳小结,布置作业→探寻点的坐标变化与点平移规律 (一)情境引入 本环节主要是创设情境,在实际问题中引出本节课题.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借助游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利用丹凤地图的实际情境探索点的平移与坐标变化的规律. 2、如图,已知A(–2,–3),根据下列条件,在相应的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平移后的点,写出它们的坐标,并观察平移前后点的坐标变化. (1)将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 (2)将点A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2; (3)将点A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3; (4)将点A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4; 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明确:将哪个点沿着什么方向,平移几个单位后,得到的是哪个点. 3、在此基础上可以归纳出:点的左右平移点的.横坐标变化,纵坐标不变 点的上下平移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化 4、点的平移的应用.(见课件) 5、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1)点A(–4,2)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2)点A(–4,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3)点A(–4,2)先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4)点A(–4,2)先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 6、逆向思维:由点的变化探索点的方向和距离 (1)如果A,B的坐标分别为A(-4,5),B(-4,2),将点A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将点B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2)如果P、Q的坐标分别为P(-3,-5),Q(2,-5),将点P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Q;将点Q向___平移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 (3)点A′(6,3)是由点A(-2,3)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得到的.点B(4,3)向______________得到B′(4,5) 7、应用平移解决简单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1,3),要使它平移到点(-2,-2),应怎样平移?说出平移的路线。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六册第242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图片,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简单图形平移。 2、在探索物体或图形的运动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世界,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将一个图形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进行平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课件,演示火车、电梯、缆车、风扇、旋转木马、钟摆摆动的动画。 师:这几种物体的运动方式相同吗?它们分别是怎样运动的?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你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分类吗?先在小组里商量商量吧,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要这么分? 学生说分类的方法 师:像上面这三种(火车、电梯、缆车)都是沿着直线运动的,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而像(风扇、旋转木马、钟摆)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就称为旋转。 平移和旋转是物体的两种不同运动方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是很多的,你还见到过那些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学生举例说明。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移和旋转。 二、新知探索 1、观察讨论,感知平移的距离。 师:出示小兔搬家图,看这三只小兔正忙着搬家呢,出示简化的格子图,瞧,小房子的运动方式是什么?(平移)向哪个方向平移的?(右边) 小兔子们觉得累了就停下来休息。(出示3段录音) 第一只小兔说:你们看,我们的房子向右平移了3格。 第二只小兔说:不对,向右平移了5格。 第三只小兔说;你们说的都不对,我们的房子向右平移了7格。 师:你们同意哪种说法?在小组里说说。 学生汇报各自的想法。(结合画面指一指,动态演示平移的过程。) 2、动手实践,理解平移的距离。 师: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例图),在左边的图上找到一个你最喜欢的点,再到右边的图上指出它平移后的位置,并数一数,说说它向右平移了几个。 师:你选的是哪个点?它平移后的位置在哪里?平移了几格? 指名学生回答 师:还有谁和他选的不一样?你们找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都是7格吗? 我们再来看看,小房子到底向右平移了几格?(小房子整体动态演示)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并板书。 3、师:把书翻到第24页,看看金鱼图和火箭图分别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请仔细观察后完成书上的填空然后相互交流。 4、师:观察三组图形,在平移前和平移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学生发表意见。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物体或图形在平移前后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小和形状都是不变的。 5、看图填一填,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三、巩固练习 1、做书上25页的试一试。 你能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吗? (1)先在小组里交流你打算怎样画,再画一画。 (2)相互交流方法。可能是: a)先把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右平移6格,再根据三角形中另外两点与这点的关系,画出三角形。 b)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向右平移6格,然后把三个点连起来。 (3)小结: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实际他们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先吧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向右平移6格,然后再把三个点连起来。 为了表示平移的方向,还应该画上箭头。 (4)那么大家画的对不对呢,你认为可以怎样检验? a)看看方向对不对。 b)找两个对应点,数数它们中间的格子数对不对。 c)看看图形的大小、形状有没有改变。 d)同桌互相检验,对的握手祝贺对方。 2、谈话:请大家独立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5格后的图形,组织反馈。 3、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然后同桌检验。 四、拓展延伸 教你一招:在音乐声中多媒体演示将一个简单的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变成一组美丽的图案。 教学内容:教材P 30、31页例2、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4~6小题。 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和交流的活动中,初步形成空间观念,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平移或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根据平移或旋转的特征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观察法与分析法。 教学准备:学具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1、同学们,游乐场里,除了有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外,还有很多的游乐项目。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书第30页。 2、你看到了哪些游乐项目?(学生汇报)这些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不同)。 3、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学生说分类方法) 4、教师小结。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观光梯、高空缆车、小火车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而摩天轮、钟摆、旋转飞机,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齐读课题)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平移现象。 (1)、找一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2)、观察物体的运动现象。 同学们说得真棒,瞧,观光梯是沿着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高空缆车是沿着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的;推拉门是沿着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的。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特点?(这些物体都是沿直线运动的,物体本身的方向不发生变化) (3)、认识平移。 像缆车、观光梯、推拉门这样的运动现象,无论是水平方向的运动,还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物体本身的方向不发生变化,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称为平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4)、学生再找一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后教师小结。 是呀,生活中平移现象很多,如电梯的升降、滑滑梯上小朋友的移动……都是平移。当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而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就叫做平移。平移有这样的特征:平移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位置改变了。 2、判断平移后的图形。教学教材P30页的例2:移一移。 (1)、亲身体验平移现象。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想)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请坐。你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生说怎么做的) 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移一移。出示例2,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 (2)、分析题意。 要知道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先要根据平移的`特征去判断。平移时,可以一次平移,也可以两次平移。 (3)先观察,再判断。 ①给每座小房子编号后,学生先观察,再交流。 ②汇报,评价。 你认为哪几座小房子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你是怎样想的?哪几座小房子通过平移不能相互重合?为什么? 从左往右看,小房子的房顶都朝上的三座房子(编号分别是①④⑥的)可以通过平移互相重合。比如:图①可以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或先向下平移,再向右平移到图⑥的位置与图⑥重合;图①可以先向上平移,再向右平移或先向右平移,再向上平移到图④的位置与图④重合。 ③学生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小房子说说它们经过怎样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4)、教师小结。 判断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相互重合,关键是要根据平移的特征来判断:一是运动的路线是一条直线,可以是水平方向的,也可以是竖直方向的,还可以是倾斜方向的;二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5)、学生完成教材P30页下面的“做一做”。 学生自己完成后汇报并展示,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认识旋转现象。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出示P31页的例3. (1)、观察物体的运动现象。 请同学们看书第31页。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些物体,你发现它们是怎样运动的?摩天轮是绕着它中心的轴做圆周运动的;旋转飞机是它中心的轴做圆周运动的;飞机的螺旋桨是它中心的轴做圆周运动的。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特点?(这些物体都是绕着某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的) (3)、认识旋转。 像摩天轮、旋转飞机、飞机的螺旋桨这些物体都是绕着某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称为旋转。想一想:物体在旋转时,大小和形状有没有发生变化?位置和方向呢? (4)、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后,教师小结。 是呀,生活中旋转现象也有很多,如汽车轮子的转动、吊扇的转动、汽车方向盘的转动……都是旋转。当物体或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称为旋转。旋转有这样的特征: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改变。 (5)、亲身体验旋转现象。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教师在学生中巡视。 三、拓展练习,运用新知。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运用今天的学习的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3页练习七的第4小题。 哪些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把它们涂上颜色。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4页练习七的第5小题。 下面的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连一连。 (1)、学生观察、自己连一连。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3、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4页练习七的第6小题。 (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引导学生讨论,明确平移是直线运动的,只有第2幅图是由所有图形平移而成,所以应该是第2幅。 4、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5、课外作业。 请学生完成教材P31页例3下面的“做一做”。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又是旋转吗?你想对老师和同学说些什么呢? 五、板书设计 例2、当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而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就叫做平移。 特征:平移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位置改变了。 平移现象:观光梯、缆车、推拉窗户…… 例3、当物体或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我们把这种运动现象称为旋转。 特征: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改变。 旋转现象:钟面的指针、摩天轮、螺旋桨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感知平移和旋转的过程,初步体验平移和旋转的思想方法,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让学生在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的基础上会区别这两种现象。 2、能正确判断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突破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突破重点。 难点: 能正确判断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针管和钟表8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游乐场情境图 想不想去玩一下?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游乐场玩一下,游乐场里都有什么?(学生说) 用手比划一下这些项目是怎么运动的`。(学生感受) 谁能给它们分分类?(根据它们运动的特点进行分类)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按照运动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对比等思维过程,能对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了解得更深刻,初步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表象。】 二、探究新知 1.感知平移(课件出示) (1)像这些物体是沿直线方向移动的属于平移现象. (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小组内交流,然后集体汇报 2.感知旋转(课件出示) (1)像这些物体围绕一个点转动的都属于旋转现象 (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小组内交流,然后集体汇报 3.体验运动:(课件出示) (1)、打开信封,自己感受这些物体是怎么运动的?(小组学习) (2)、这些物体的运动属于平移还是旋转现象?(学生说) (3)、拿出我们的文具盒,从桌面右边平移到左边,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1:我发现文具盒平移后形状、大小不变。 生2:我发现文具盒的方向也没有改变。 师小结:对,文具盒在平移的过程中,文具盒形状、大小、方向都没有改变。 4.学习例2:(课件出示) 小组学习:根据要求完成每一个题,然后集体交流。 师总结:平移的特点就是形状、大小、方向都没有改变。 板书:(平移:形状、大小、方向都不变) 5.学习例3:(课件出示) 看来大家对平移有了很深的印象,闭上眼睛想一想什么是旋转? 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旋转现象。 (1)哪位同学可以上台用自己的身体做一下旋转?(找学生演示旋转) (2)看样子同学们对旋转也有很深的印象,那我们的铅笔盒可以做旋转吗? (可以)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根据要求再做旋转。 (3)小组交流:通过旋转文具盒你有什么发现? 生1:文具盒的形状、大小没有改变。 生2:方向改变了。 师小结:对,文具盒旋转时,它的形状、大小不变,而方向改变了。 板书:(旋转:形状和大小不变,而方向改变。) 6、比较平移与旋转,你有什么发现?(小组交流,并汇报) 生1、不管是平移还是旋转,形状、大小不变。 生2:旋转方向改变,而平移不变。 课堂练习(课件出示) 1、下面的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2、下面的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合理利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问题。体验学习数学的重要价值。】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平移和旋转 板书 平移和旋转 平移:形状 大小 方向 旋转 形状 大小 方向 不变 不变 改变 一、导入学习 1、现在桌子上摆了这么多的玩具,想玩一会儿吗? 2、观察:每种玩具是怎么运动的?待会儿我们按组来汇报 3、这些玩具的运动方式相同吗?你们能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分分类吗? 4、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5、 像陀螺、风车、转笔刀这样的运动(师用手势表示旋转)你们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我们叫它旋转。) 像小小汽车、小乌龟、计数器这样运动的呢?(接着用手势表示)(我们叫它平移。) 6、今天我和孩子们就一起来认识了解一下平移和旋转现象。(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在观察、感受活动中认识平移和旋转 2、出示多媒体课件:空中列车、空中摇滚、过山车、旋转木马) 3、谁能说它们分别是怎样运动的?是平移还是旋转? 4、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请看(出示多媒体课件:想想做做第一题)。 5请孩子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怎样的运动就是平移,怎样的运动就是旋转。谁能做一个动作,用你无声的语言告诉大家这就是平移,那就是旋转。 6、你们能不能根据他们的运动给平移和旋转创造一个符号呢?(同桌可以商量) 7、 展示汇报 8、比较一下平移和旋转你们的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三、操作、观察 (一)移一移 1、学生在方格纸上按老师要求平移圆片。(先向上平移4格,再) 师:忙了半天又回到原地。好,不玩了。 2、出示课件:下雨前,蚂蚁们正忙着搬家。 (二)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例题的金鱼图和火箭图。(电脑验证答案) (三)画一画 在书上试一试里选一个图形做一做。(用实物投影学生的画法) 四、全课总结 1、师玩竹蜻蜓,这是老师小时侯自己做的一个玩具,你玩过吗?你知道这个玩具刚才做了哪些运动? 2、你回去也能利用一些废旧物品,发挥想象,制造出一些平移或旋转的小玩具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2)使学生能在方格图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3)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合作探究图形在方格图上平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格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数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格数。 教学用具 课件,图片。 学生用具 方格纸,小房子卡片,小熊卡片,小篇子。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缆车、升降电梯、风车、电扇的运动。 师:看看图上是什么?它们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用手势表示它们的运动吗?它们运动时的样子一样吗?那你们能不能根据它们运动时的样子给它们分分类? 你是怎样分的?你为什么这么分? 师:你们说得真好!像缆车和升降电梯这样的运动在数学里我们叫它平移;而像电扇和风车这样的运动我们叫它旋转。(板书课题)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 2.联系生活实际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师:今天这节课来了一个新伙伴,你们欢迎吗?你们想不想跟小熊一起去游乐场看看? 师:你能从下面的游乐项目中找出平移运动的吗?小熊最喜欢玩旋转类的游戏了,你愿意帮它挑出来吗? 3.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平移与旋转。 师:你们看小熊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咱们一起跟小熊做个游戏愿意吗?游戏之前让咱们一起先来看看游戏建议吧! (课件演示游戏建议) (学生进行活动)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小熊做的是什么运动? 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游戏对平移与旋转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那你们想不想利用它们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呀? 二、探究体验 1.学生动手移一移,说一说。(学生拿出方格纸和小房子卡片) 师:请你将小房子卡片从原来的位置向上平移3格。(学生动手移一移) 你是怎么移的?两个同学一块儿说说。 请你把小房子向右平移4格。 互相出题移一移,说一说。 出示课件:你们看看老师是怎样移的?向哪儿平移几格? 师:你们真棒!通过动手动脑,学会了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了。 2.演示课件:快看,小火车带着小熊和小朋友来了! 运动过程中提问:小火车做的是什么运动? (运动停止后,呈现两人都说自己经过的路长) 学生讨论:到底谁经过的路长呢? 师小结:小熊和小朋友无论站在车的什么位置,经过的路都一样长。 三、巩固练习 1.做小篇子,实物投影订正。 2.小篇子:几号小鱼能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请你把它涂成红色。 3.欣赏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 四、布置作业 到生活中找一找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下节课向大家汇报。 设计说明 首先,就教学目标的定位来说,平移和旋转应该说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从儿童空间知觉的认知发展来说,则是从静态的'前后、左右的空间知觉进入感悟平移和旋转这一动态的空间知觉。这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基础,而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没有空间观念就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和创造。平移和旋转,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也都经历过,也应该有一种切实的感觉,只是不知道这两个专门术语。在小学阶段,课程标准也只要求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有一个初步的感受就可以了。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在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再现和在教学中的动手活动,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个目标既符合儿童空间知觉认知发展的特点,又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其次,科学的教学策略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在本节课中,我以多元智慧理论作指导,在课堂情境上,一方面采用了个人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应用多种感知通道来感悟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观看游乐场中的活动场面,生动、直观地感悟平移与旋转,进而又通过动手操作和活动进一步感知平移和旋转。通过学生在方格纸上数出小房子平移的格数,实际上是让学生更直观地强化了对平移的感知;另一方面,学生在做小鱼图的练习中不仅用到了平移的知识,还用到了旋转的知识,这两个概念在同一情境中呈现,又很符合实际情况,在对比中进一步感受到平移和旋转的特征。课的最后,我设计了欣赏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又让学生在初步应用新知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都本着体现生活实践数学化、数学概念实践化这样两个转化,即学生在一堂课中初步完成了个体在认识上从感性到理性又从理性回到感性这样两次飞跃。这也是当今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念的体现。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实例,感知身边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 2、会举例说明生活中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技能目标 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会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图形变换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北师大版第六册12-26页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并认识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的变换,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本单元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要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丰富有趣的实例,以直观现象让学生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从而感受到对称、平移和旋转等现象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重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难点 1、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准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符合要求图形(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教学建议 教学本单元内容时,应注重以下几点: 1、要挖掘和利用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充分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因为这些现象是图形变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知识的基础和源泉,如果对这些现象缺乏充分的感知和浓厚的兴趣,不仅导致图形的变换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脱节,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起来抽象、乏味,而且人也由于缺乏来自生活现象的启示,而逐渐丧失想象力和创造的灵感。 2、要体验图形变换的知识并形成技能,必须加强在“做中学”。要充分利用教材中为学生所创造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如“折一折,剪一剪”、“移一移”、“画一画”和“做一做”等。在做中学,能深刻体会和把握图形变换的特征;在做中学,动作逻辑能内化为心理的逻辑,促进技能的生成;在做中学,也有利于培养实际能力和创新意识,获得良好情感体验。因此,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更多“做中学”机会。 3、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图案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欣赏、收集图案,鼓励他们发现美;让他们举办图案展览,鼓励他们展示美;让他们尝试设计图案,鼓励他们创造美。只有对生活中美的事物有健康追求的人,才会有高尚、充实的精神生活,才会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案例 案例一: 《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德育目标 渗透图形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判断对称图形,按要求画出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 1.教具:投影片、图片、剪刀、彩纸。 2.学具:蝴蝶几何图片、彩笔、剪刀和三张手工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一些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观察: 你们看这些图形好看吗?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你能举出一些特点和上图一样的物体图形吗? 从哪儿可以分为左边和右边?请同学到前边来指一指。 你怎么知道图形的左边和右边相同?还有别的办法吗?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 活动一:用手中的蝴蝶图形动手试一试,同桌互相讨论。(对折,图形左右两边完全合在一起,也就是完全重合。) 活动二:你能不能很快剪出一个图形,使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可以小组讨论,看一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剪的。(把纸对折起来,再剪。) 2、认识对称图形 板贴展示学生剪出的图形。 问:你们剪出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在图上)。 问:现在你能说一说什么是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吗? 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刚才剪的图形叫做什么图形?为什么? 3、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1、投影出示第13页“看一看、说一说”题: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为什么? 生:蝴蝶、脸谱、天安门等是对称图形。花布图不是对称图形,因为无论怎样折,两侧都不能完全重合,因此它不是对称图形。 2、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对称图形?找一找它们的对称轴。 投影展示,让学生说明是否是对称图形,并指出对称轴在哪里? (二)拓展练习: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与数字、汉字和字母打交道,你们知道吗?在它们中有许多也是对称的,不信你找找看。 1、你的学号是多少?哪个数字是对称的? 2、你的名字中的哪个汉字是对称的? 3、你名字的拼音中,哪个字母是对称的? 4、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对称图形? 四、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想法吗?请同学们课下交流一下。 案例二: 《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二) 教学内容:对称图形(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通过拼图,折纸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 3、理解对称轴的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操作活动认识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 难点:识别轴对称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各种平面图形 学生准备: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么? 生:喜欢 师:这节课我们就做拼图游戏。 二、探究新知 (一)让学生拼图游戏,感知对称图形 1、 拖动拼接,不改变图形大小 2、 思考、为什么选择这个图片? (1)学生描述选择拼图答案的理由。 (2)师板书描述中的关键词(大小相等,形状相同) 3、 让我们设想一下,若将这种图形对折的话会发生什么情况? 4、 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就叫做对称图形. (二)、举例 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对称图形或对称物体? 生:人体、昆虫、房屋、衣服…… (三)、剪 1、 小组讨论怎么剪。 2、 总结剪的步骤:折——画——剪 3、 动手操作。挑选作品粘贴。 (四)、对称轴的定义。 师:把剪出的图形为例,贴在黑板上。 问:你们剪出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生:有一条折痕 师: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在图上) 师:在自己剪的作品上画出对称轴 三、巩固概念 1、 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如果是,请说说对称轴在哪里。 2、 折一折、画一画、数一数。 小组合作,数一数有几条对称轴 3、 欣赏,感受对称美。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如何评价自己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 案例三: 《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镜子的反射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2、能够根据镜子的反射画出对称图形。 能力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培养并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2、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进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多观察、多思考,意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存在。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子中形成的图案是对称的、并且和实际的图形的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美术字“王”、对称图片;教师:机灵狗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的我们的老朋友机灵狗吗?(板贴)。它昨天下午要去看一场五点半的电影,可是每看成,你知道为什么吗?原来,机灵狗为了晚上看电影精力充沛,下午就睡了个懒觉,一觉醒来,估计时间差不多了,赶紧到家中的镜子前化妆,巧的很,它家的时钟在镜子对面的墙上,机灵狗从镜子中一看,时针刚好指到5,吆,路上用半个小时,现在出发正好。就在它兴高采烈地赶到电影院时,电影院却已经关门了。售票员阿姨说:“现在是7点半,电影早就散场了。” 咦,我明明从镜子中看到的是5点半,怎么一下子7点多了呢? 2、小组讨论,为什么晚了? 生1:路上太慢了。 生2:时间看的不对。 3、师:时间到底对不对呢?镜子中有什么数学问题吗?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好吗? 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 二、展开活动,探究新知 1、活动一: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对称图片(美术字“王”、Α、8、喜喜),把镜子放在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上,看一看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指名汇报。 2、活动二: A、将镜子放置物体的一侧,摆一摆,发现了什么? B、让学生用右手遮住自己的右眼,照着镜子看一看,说说镜子中的你是用哪只手遮着自己的一只眼睛?它在镜子中是左眼还是右眼? 3、你发现镜子中有什么数学学问? A、小组交流 B、汇报总结:镜子中看到的物体与原物体是对称的,但左右对称。 三、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1、机灵狗当时看到的是几点? 教师板画时钟的对称轴,使学生明确:左右所指时刻不同,时间不同。当时镜中的时针指着5,实际镜子外的时针是指着7,当时已经7时了,因此机灵狗晚了2个小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得到正确时间)。 2、师:如果我们来看一片树叶,会怎样呢? 完成课本18页练一练的第1题。 (再次使学生体会:镜子内外,左右错位,而不是上下错位。) 四、拓展练习,提高认识 1、师:如果机灵狗想从镜中看时间,在镜中几时才不会晚了看电影呢? (让学生探讨:实际的5时,在镜中应当是几时,再次体会左右错位)。 2、讨论:用镜子观察物体时需要注意什么?镜子有什么作用?它能帮我们做什么?你能用镜子作哪些事情?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小小的一面镜子中蕴藏了哪些知识? 2、布置作业:课本18页的第2题及实践活动。 附板书设计: 镜子中的数学 镜子内外,左右错位 案例四: 《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二) 教学内容:镜子中的数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25—26页)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难 点: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师用的示范镜子,学生每人一面小镜子 教学过程: 一、操作导入: ①出示镜子,引导学生照身边的物体,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②小组同学互相说说你的发现 ③全班同学汇报 二、探究验证: ①用镜子完成P17“试一试”第(1)题看看整个图形是什么,看和你的发现是不是一样。 ②同桌互相合作,完成第(2)题,摆一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③帮助机灵狗: 在观察机灵狗的发现,看看是不是对呢? 三、巩固应用: 1、 完成P18“练一练”第1题 先想想,再用镜子验证一下你的选择是否正确 2、 把镜子放在图中适当的位置,使你们能看到图的全部 四、实践活动 利用周末的时间,收集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在全班交流展览。 五、教学反思: 案例五 《平移和旋转》教学与设计(一)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19~21页的内容及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1、使学生在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的基础上会区别这两种现象,并能正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使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 正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五、教具准备 “看一看”的图片,方格纸。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去过雪山游玩吗?那里有哪些游乐设施?(滑草、飞龟、遨游太空……) 你知道它们是怎样过运动的?(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 (二)探索新知 1、投影片出示课本“看一看”中的四幅图。 1同桌互相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些画面?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并用手比划一下。 2全班交流。 3小结:缆车、国旗的运动都是平平直直地走而直升飞机的螺旋桨风车的运动是在固定地转动。 4让生上台演示升旗和缆车的运动。 5让全班学生用手演示升旗和缆车的运动。 小结:我们把像、缆车、升国旗这样的运动成为平移。(板书:平移) 6让生说一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做平移运动。 7让生动手演示飞机的螺旋桨、风车的运动。 小结:我们把像螺旋桨、风车这样绕一个固定点转动的运动称为旋转(板书:旋转) 8说一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做旋转运动? 2、判断平移、旋转运动。 1出示课本第19页的“说一说”。 先独立思考判断,在书上完成,然后在组内交流。 雪撬、火车的运动是平移; 转盘、水龙头的运动是旋转。 2做一做:先做一个平移运动,再做一个旋转运动,让同学先在小组内做、交流,然后每组推荐一人做给全班看。 3、出示课本20页试一试。 1移一移,说一说。教师演示,学生数格说一说,向下平移了几格。 2填一填,教师演示,学生数格,说一说蜡烛向右平移了 格。小鱼向 平移了 格。 3小结:看一个图形移动多少,只需看这个图形上的某一点移动了多少格。(先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最后师总结。)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20页“试一试”的(3)。先让小组讨论,找学生到黑板演示。 2、让学生做课本21页练一练1。 3、让学生做课本21页练一练2、3题。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像升降电梯、收害机这样的运动就是平移,如果一个物体绕一个固定点转动这样的运动称为旋转。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例子还有很多,希望大家平时注意观察,把收集到的与同学分享。 案例六 《平移和旋转》教学与设计(二) 教学内容:对称图形(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9—20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我校每周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 国旗沿着旗杆徐徐上升,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一运动现象叫“平移”。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也是平移。还有另一种运动方式叫“旋转”。如:风车迎风旋转,直升飞机起飞时的螺旋桨运动等。 二、探究新知 (一) 说一说 1、 独立思考,判断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运动是旋转。 2、 全班交流 师可适时问一问:为什么这一运动是平移(或旋转)? 3、 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运动? a小组交流 b全班交流 (二) 做一做 试着做一个表示平移或旋转的动作。 1、小组进行 2、选好的全班做一做 三、拓展练习、运用 1、 移一移,说一说。 2、 填一填。 3、 画一画。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五、教学反思 案例七 《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内容 欣赏与设计 课本第23~26页的内容及练习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对称在图案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并能应用这一知识创作自己喜欢的图案。 2、使学生通过欣赏身边熟悉的图案,感受到复杂、美丽的图案其实可通过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进而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3、使学生通过参与收集、设计图案的活动感受到数学中蕴含的内在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 1、使学生体会到平移、旋转和对称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2、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准备 各种图案,不同规格的纸,剪刀。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本第23页的四幅图: 1、你们知道这四幅图吗?他们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甲:第一幅图是紫荆花图案,它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徽。 学生乙:第二幅图是奥运五环图,它代表世界的五大洲。 学生丙:第三幅图是我国的风筝图样——燕子。 学生丁:第四幅图是一个美丽的圆形图案,可以应用于织毯、绘制陶器等方面。 2、这些图案美吗?美在哪里? 学生甲:美在它们组合很有规律。 学生乙:美在它们都有相同的规律。 学生丙:美在都是通过旋转或平移得到的图形。 3、导入新课。 请大家仔细观察,每幅图的图案是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体会图案中的平移和旋转。 (1)先独立观察,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2)集体交流。 “紫荆花”是由一个花瓣绕中心旋转得到的。 “奥运五环”可以说是由一个圆环平移后得到的,也可以说是绕圆环的交点经过多次旋转得到的。 “风筝”是由一只燕子平移后得到的。 图形图案,可以说是每朵花绕圆的圆心旋转后得到的。 (3)上面的哪幅图案是对称的? “奥运五环”、“风筝”图、“圆形图案”都是对称图形。 (4)拿出你收集到的图案,在小组里说说,它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2、动手设计、绘制图案。 (1)打开课本第25页,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学生:先独立画,然后与伙伴交流、分享。 教师:注意发现有创意的作品,及时进行表扬、赞赏。 (2)完成课本第25页“练一练”的第2题。 学生:可合作完成。 教师:(同上) (3)完成课本第25页“实践活动”的第(2)题。 教师:注意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指导,引导学生互帮互助,使学生能够从伙伴中得到启发。 (4)动手制作“雪花”,课本第26页的第(1)题。 (5)动手制作“装饰物”,课本第26页的第(2)题。 3、作品展览、鉴赏。 全体同学一起欣赏大家的作品,寻找作品中的平移、对称和旋转现象,并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作品奖、巧手奖、互助奖等等,使学生得到美的启示。 (三)练习巩固 1、课本第24页的第1题。 2、下面的图形是旋转得到的画“○”,是平移得到的画“—”。 ( ) ( ) ( ) ( ) 3、课本第24页的第2题。 4、下面的图形都是利用我们学过的平移、对称和旋转的知识设计的图案,请你把它们补充完整。 5、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四)课堂小结 平移、旋转和对称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如果有兴趣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杰出的设计师。 案例八 《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二)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23--2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2、参与收集、设计图案的活动,感受图案的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图案 教具准备:图案或图案图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 淘气和笑笑星期天去科技馆看美展,发现了很多美丽的图案,(出示图案或图片),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二、探索新知 1、 欣赏图案 出示一组图案或图案的图片 (1)出示问题: ①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把这个图形涂上颜色。 ②上面哪幅图案是对称? (2)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后,汇报讨论结果。 (3)总结: 师:看到这些美丽的图案,你想说些什么? 生:把一个图形重复出现很多次,会很漂亮…… 生汇报:1和4是旋转得到的 2和3 是平移得到的 2、3、4都是对称图形 师:复杂、美丽的图案其实可以用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 2、设计图案 提供材料: ①P25页用树叶设计 ②附页2中图4,用蝴蝶设计 ③自选喜欢的图形,用纸剪一幅图案,也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设计。(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绘制图案。 3、比一比 你认为谁设计的图案最美?美在哪里?相互说一说,选出设计较好的图案。 三、应用练习: P24页练习题: 画对称图形中出现的错误可集体订正。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从观察、讨论、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判断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平移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 3.在画图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 教学难点:积累图形平移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师:同学们,知道课件中呈现的是一些什么现象吗? 引导学生说出: (1)第一幅图:国旗上升的过程是平移。 (2)第二幅图:柜子上的推拉门的运动是平移。 (3)第三幅图:缆车的运动是平移。 2.师:在以前我们学过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你能用手做一做平移吗? 学生用手做平移。 3.师:原来我们都是研究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要从数学的角度来深入研究图形的平移。(板书课题:平移)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描述小旗的运动。 出示一面小旗向右平移 6 格后的图形,请学生描述小旗是怎样运动的。 生1:小旗平移了6格(不完整)。 生2:小旗向右平移了6格。 2.尝试画出小旗向左平移 4 格后得到的图形。 (1)学生讨论怎样画。 不同的学生讨论出的方法不一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总结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怎样找到图形平移后的位置,二是怎样使画出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一样。 (2)引导学生质疑。 师:怎样找出4格的位置? 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先在小旗上确定一个点,然后把这个点向左平移4格,做上记号。 师:找到点不一定能画出和原来的图形一样的图形,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总结出:确定点后还要看原来图形中每条线段的长度各是多少格。 (3)学生尝试画图。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展示学生作品,说说自己是怎么画的,并引导总结。 找到图形上所有的关键点,把关键点按照要求平移后,再顺次连接各点。 (5)引导学生讨论。 笑笑移动后的结果怎么和淘气的结果不一样? 学生讨论后汇报:笑笑将小旗向左平移了7格。 3.尝试画出小旗向上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 (1)独立操作,展示交流。 (2)指名说一说是怎么画的。 生1:先确定一个点,把这个点向上平移4格,再从平移后的点开始,照原图画好。 生2:我先找出小旗的关键点,然后把这些关键点向上平移4格,最后连线。 (3)观察比较,汇报发现: 生1:平移运动前后,图形的大小没变。 生2: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没变。 生3:平移前后,图形的位置变了。 4.小船的平移。 (1)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尝试。 (2)巡视后展示学生两种不同的画法。 生1的画法:两次平移都是把原图平移。 生2的画法;第二次平移是把第一次平移后的图形再平移。 (3)让生对比哪一种对? 为什么? 生:我同意第二种画法。我认为从两个字可以看出,一个“先”,另一个是“再”,这两个关键字说明第二次平移是在第一次平移的基础上进行平移,这里有一个先后的过程。 5.两次平移时要注意什么? 要认真分析判断,第二次平移是把谁平移,这是关键。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 1 题。 独立操作,展示交流。并和同伴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2.完成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 2 题。 同桌先互相说说,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拓展提升 画出下面图形先向上平移5格,再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在画平移后的图形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七、作业布置 教材第26页“练一练”第3、4题。 学生初步辨别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学生根据课件中的图片,作出相应的平移的动作。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说一说,初步描述平移,从不完整到完整。 学生总结图形平移的方法与步骤。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学生讨论小结,老师概括。 板书设计 平移 确定点→平移点→照原图画好 大小和形状不能改变。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掌握简单图形的平移画法。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讨论中体会平移的特点和画法。 不足之处:对平移几格,有些学生判定方法不对,错误地认为是两图之间的空格。 教学建议: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同学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同学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2、通过动手操作,使同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同学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具准备:投影仪、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小朋友们,上个周末我和聪聪、明明一起去了一个地方。想跟我一起去看看吗?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越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不同)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同学说分类方法)在游乐园里,像(点击出现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定格画面)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而(点击出摩天轮、穿越机、旋转木马现定格画面)摩天轮、穿越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齐读课题) 二、 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明明想问问你们:(课件出现明明和声音。“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同学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学校的观光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想)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请坐。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生说怎么做的) 假如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示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听!聪聪在邀请我们呢!(聪聪:“小朋友,快来移移看!”) 2、移移看 (1)图上有一所小房子,现在我们要把它向上平移5格,你知道该怎么移吗?(生说)好,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再问,小房子是向哪个方向移动的?(向上平移)移动了多远?(5格)(2格) 你是怎么知道的? 图形的每一条边都向上平移了5格。 (2)现在小房子要向右平移7格,小房子又该怎么平移呢?(自身说说看) (生: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条边都要向下平移7格。) 说得真棒,瞧!(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条边都要向下平移7格。小房子向( )平移了( )格。 平移时,我们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再通过某一条边确定平移的距离。 (3)小房子又平移了两次(课件出示定格画面),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翻开书41页,填在书上。 两生汇报,问怎么想的。(展示台) 我们再来看看,(课件出示)小房子……一样的举手! 3、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小朋友,不只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明明还想问问你们:“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小朋友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师在生中看说。)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课件欣赏) 三、 小结: 你能用你自身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又是旋转吗? 四、练习、活动 1、 区别平移、旋转。 你能区分平移和旋转了吗P43、3 2、老师想送给你们一条小船。请你把向右平移四格后得到的小船涂上颜色。P43、1 3、活动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移和旋转,下面就用我们的学具来拉一拉,转一转,去感受平移和旋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同学活动,然后请上台展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平行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平行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同一平面内 ”“互相平行”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画平行线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尺子,三角板,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入,观察发现 生开窗户。 开窗户过程中,这扇窗户在做什么运动呢? 是的,平移是我们上个学期学过的知识,你们学得很好。我们看,窗户的一条边一开始在这个位置;平移之后,到了这个位置。你知道这条边与这条边的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平行线。 老师这里有几幅图,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图画出了你心目中的平行线? 看来,同学们对平行线都有自己的认识。到底你的想法对不对呢?,学完这节课后,相信你一定能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二、积极参与,探究感受 窗户这两条直直的边我们可以看成是两条线段,这条线段如果向两端无限延伸、延伸。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看到的两条直线会怎样?会相交吗? 师:都说眼见为实,这两条直线我看到的'部分的确是不相交的,可是无限延伸之后我看不到,你凭什么说他们永远不会相交呢? 宽度一样,其实就是说他们的距离处处相等。(课件验证) 因为他们的距离处处相等,无限延伸之后始终保持着这样的距离,所以,他们永远不会相交。 (板书并口述: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两条直线相互平行,我们也可以说其中一条就是另一条的平行线。 如果我们把两条直线分别标上名字,AB和CD,我们就说直线AB平行于直线CD. 我现在如果把这两条直线都斜过来,现在他们相互平行吗?为什么? 生活中的平行线 这些直线是相互平行的,生活中你还能找到这样的平行线吗? 看来生活中的平行线还真不少。有个小朋友叫淘气,他发现所有的窗户都太像了,没有一点儿创意。于是,他设计了这样的新型窗户。 你能接受淘气的设计吗?为什么? 刚才同学们找到的都是静止的,现在让我们看看运动中的平行线。 每周一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国旗的上边从这里平移到了这里,他们是相互平行的。 再看看这副图。箭头从这里平移到这里。同学们,线段 HG一开始在这里,平移后到了H1G1,线段HG和线段H1G1平行吗?那你能从平移前后的箭头中,找出类似的相互平行的线段吗? 画平行线 教师演示三角尺平移法, 注意点:1、对 2、靠 3、移 4、画 学生画。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概括新知 学了这节课后,你对平行线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平行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及生活经验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2、能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 3、通过对旋转与平移现象的感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在感知、操作中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准备】 教具:与例1、例2情景图相似的蕴含旋转与平移现象的现实情景录像。 学具:每位学生自带一根稍粗些的线和一颗略大些的纽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提问:同学们去过游乐场吗?游乐场里都有些什么游乐项目?其中你玩过哪些游乐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经历的情况自由发言)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游乐场一起去发现其中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 [点评:简单的谈话,唤起了学生生活的回忆,架起了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二、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1、情景观察,初步感知 (1)播放与例1、例2情景图相似的游乐场动画录像。(录像中包括开碰碰车、转转椅、玩风车、转滚筒、开水龙头洗手、滑滑梯、推积木、小猴滑滑竿……游乐项目。) 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注意在播放游乐场动画录像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 (2)学生观看录像。 (3)学生围绕“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的问题进行汇报(提示学生可以用手势动作模仿物体的运动)。 学生模仿物体运动时可重点重现物体运动的状态并定格在屏幕的'旁边。 [点评:通过游乐场的动画情景实例播放,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借助手势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对旋转与平移现象的表象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合理分类,再次感知 (1)老师引导给物体不同的运动方式分类。 提问:物体运动的方式一样吗?能不能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分类? (2)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进行分类。 (3)分小组汇报分类的理由。 教师(概括小结):像开关水龙头、转动的方向盘、风车这样(围绕一个中心)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现象。而像滑滑梯、推积木、小猴滑滑竿这样(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都是平移现象。 板书揭示课题: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41、4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的第1、3。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具准备:投影仪、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小朋友们,上个周末我和聪聪、明明一起去了一个地方。想跟我一起去看看吗?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不同)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学生说分类方法)在游乐园里,像(点击出现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定格画面)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而(点击出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现定格画面)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齐读课题) 二、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明明想问问你们:(课件出现明明及声音。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学校的观光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只要是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想)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请坐。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生说怎么做的) 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听!聪聪在邀请我们呢!(聪聪:小朋友,快来移移看!) 2、移移看 (1)图上有一所小房子,现在我们要把它向上平移5格,你知道该怎么移吗?(生说)好,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再问,小房子是向哪个方向移动的?(向上平移)移动了多远?(5格)(2格) 你是怎么知道的? 图形的每一条边都向上平移了5格。 (2)现在小房子要向右平移7格,小房子又该怎么平移呢?(自己说说看) (生: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条边都要向下平移7格。) 说得真棒,瞧!(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条边都要向下平移7格。小房子向()平移了()格。 平移时,我们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再通过某一条边确定平移的距离。 (3)小房子又平移了两次(课件出示定格画面),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翻开书41页,填在书上。 两生汇报,问怎么想的。(展示台) 我们再来看看,(课件出示)小房子一样的举手! 3、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明明还想问问你们: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小朋友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师在生中看说。)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课件欣赏) 三、小结: 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又是旋转吗? 四、练习、活动 1、区别平移、旋转。 你能区分平移和旋转了吗P43、3 2、老师想送给你们一条小船。请你把向右平移四格后得到的小船涂上颜色。P43、1 3、活动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移和旋转,下面就用我们的学具来拉一拉,转一转,去感受平移和旋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学生活动,然后请上台展示。) 教学内容: 平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 2、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在格子图中数物体移动距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感受平移,提出问题 今天这节课,老师跟小朋友们一起来研究平移这种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运动方式。(出课题) 1、交流预习内容 昨天晚上同学们自己预习了平移这个内容,小朋友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说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并提出问题,学生互相帮助解决) 2、举生活中的例子。 ①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有关平移的知识,那现在你们能给大家举一些生活中你认为的平移的例子,并用你的身体演示给大家看? (先在四人小组里做,让小组的朋友评价一下你做的'是不是平移,在上台来表演给大家看) 老师在中间插一些平移的画面,介绍生活中有的平移 ②刚才小朋友表演的都是按照一条直线的平移,那还有不按照直线运动的平移吗?(学生上台表演) 注意:让学生展示多种不同形式的平移。 (在表演过程中让台下的学生评价他做的是不是平移) 3、出判断题:找出这些运动中全是平移的一组。(在全是平移的一组中,加入一个沿曲线平移的物体) 判断的时候,先排除有不是平移的组,然后重点讨论全是平移的一个组。这组平移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通过这组判断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平移的本质 刚才你是怎么样判断一种运动是不是平移?平移运动是怎么样的运动,你可以说说你的想法吗?(先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5、练习:鱼图(提要求时强调:是要作平移) 二、格子图中数移动距离 1、课件出示:房子(烟筒上有一只小鸟,屋檐上有一只小鸟) 请你观察房子做了什么运动?(平移) (配音)移动后烟筒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5格(对) 屋檐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4格(错) 谁说得正确呢?(学生讨论)你觉得它为什么出错呢。 2、移动房子 整座房子移动了多少格?(让学生发表意见,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让学生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价。 3、出示:房子向右移动图全班一起完成。向( )移动( )格 4、学生自已动手开书完成其他。 5、练习:动手完成p43第1题。 三、用平移的知识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出示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画面。 3、人们在生活中运用了平移,你们觉得你能运用平移改进一下我们身边的东西,来方我们的生活吗 教学反思: 学生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比较熟悉,我重点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如抽屉的抽拉是平移现象,汽车运动是平移现象等,力争表达准确。 单元目标 1、结合实例,感知身边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 2、会举例说明生活中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能力目标 1、会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能够体会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变换在设计中的作用。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2、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变换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培养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审美情趣。 单元重点 1、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单元难点 1、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准确地在方格纸上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 教具准备 方格纸、欣赏图案。 课时安排共9课时。 对称图形-----------------------------3课时; 镜子中的数学-------------------------1课时; 平移和旋转---------------------------2课时; 欣赏与设计---------------------------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内容及第13页“看一看、说一说”题。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4、渗透图形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的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1、判断对称图形,按要求画出对称轴。 2、能正确找出全部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1.教具:投影片、图片、剪刀、彩纸。 2.学具:蝴蝶几何图片、彩笔、剪刀和三张手工纸。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出示一些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观察: 你们看这些图形好看吗?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你能举出一些特点和上图一样的物体图形吗? 从哪儿可以分为左边和右边?请同学到前边来指一指。 你怎么知道图形的左边和右边相同? 还有别的办法吗? 用手中蝴蝶图形动手试一试,互相讨论。(对折,图形左右两边完全合在一起,也就是完全重合。) 你能不能很快剪出一个图形,使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可以讨论,看一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剪的。(把纸对折起来,再剪。) 二、学习新课 1.对称图形的概念。 以剪出的图形为例,贴在黑板上。 问:你们剪出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在图上)。 问:现在谁能准确说出什么是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2.加深理解概念。 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你刚才剪的图形叫做什么图形?为什么? 画出自己剪的图形的对称轴。注意对称轴是一条直线,两端可以无限的延长。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1、电脑出示第13页“看一看、说一说”题: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为什么?指出对称轴。 生:蝴蝶、脸谱、天安门等是对称图形。花布图不是对称图形,无论怎样折,两侧都不能完全重合,因此它就没有对称轴。 2、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图形,折一折,看一看哪些是对称图形?请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投影出示,折一折,说明是否是对称图形,并数一数一共有几条对称轴? 生边回答老师边填在投影片上,试用小棒摆出对称轴。 (二)拓展练习: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与数字、汉字和字母打交道,你们知道吗?在这些字母中有许多也是对称的,不信你找找看。 1、你的学号是多少?这个数字是对称的吗? 2、你的名字中的哪个汉字是对称的? 3、你名字的拼音中,哪个字母是对称的? 4、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对称? 四、全课总结 对称图形练习课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试一试” 第1至4题。对称图形练习一。 教学目标 1、加深对对称图形的认识,学会独立判断对称图形。 2、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能根据特点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 教学重点 1、学会独立判断对称图形。 2、能根据特点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 教学难点 能按照图上给出的对称轴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 教具准备 钉子板、方格纸、手工纸。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什么是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对称图形? 二、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书第14页“试一试” 第1至4题。 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图中除了帆船与树叶不是对称图形。其余都是对称图形。 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第3题: 学生先独立尝试画一画,说一说怎样画对称图形。 根据经验,画对称图形要沿着对称轴画。 第4题: 学生独立创作,剪一个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 全班进行展览。 2.认识对称图形的性质。 (1)结合第1至4题实例思考:对称图形在沿着对称轴折叠时,为什么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投影对称图形,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 (2)测量并归纳性质。 打开书第14页第3题,看另一半的部分对称图形,用尺子量一量图中的A,B,C,D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分别是多少厘米? 认真观察,结果填在书上,你发现什么? 三、拓展练习 1、提问:根据观察结果,你们能总结出对称图形在什么性质吗? 板书: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验证性质:量一量第1题中五角星对称轴两侧对应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否相等。 同桌指着图形说出谁和谁是相对的点,相对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多少。反过来,如果图形两侧相对应的两点到图形中线距离都相等,那么这个图形就是对称图形,中线就是对称轴 2、你能否应用对称图特点,剪出美丽的窗花或五角星等。 四、全课总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什么样的图形叫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对称图形具有什么性质? 3、为什么有很多建筑和生活用品都是对称图形? 五、布置作业 1、在你周围的物体上找出三个对称图形。 2、让学生把一张纸对折,用笔画出图形一半,然后剪出来,打开看一看是什么图形。 对称图形练习课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至16页“练一练” 第1至5题。对称图形练习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对称图形。 2 、能画出所给图形的对称图形,继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3、根据镜面对称的特性,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按要求绘制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1、画出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方格纸、点子图、积木和各种树叶。 练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两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一种奇特的图形——对称图形,它在我们的周围普遍存在,不但生活物品、建筑、动植物中有对称特性,就连我们自己身上也有对称现象,不信我们就一同去找一找。 二、巩固练习 (一)教材第15页“练一练” 第1至5题。 1、第1题。 先让学生找出哪些是对称的字,在它下面画上“一”。 再围绕“怎么找”进行小组交流,互相检查找得对不对,全不全。 根据找出的对称的字思考它们在对称方面有什么区别? 2、第2、3题: 画出和摆出对称图形。第2题,在点子图上画出对称图形(至少三个)这两题要关注学生的创意与想像力,并给予积极的引导和评价。 3、第4、5题: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二)补充练习。下列那些字是对称的? 美林来 田 () ()()() (三)数学游戏: 1、看一看找来的各种树叶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对称图形?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好办法吗? 2、自己设计一些对称图形,和你的同桌一起欣赏。 三、拓展练习 找一找哪些银行的图标是对称图形?电脑出图。 找一找哪些国家的国旗是对称图形?电脑出图。 四、全课总结 你都学过哪些有关对称图形的知识? 你用这些知识都解决过哪些问题? 五、布置作业 1、在点子图上画出对称图形,至少画出2个。 2、在方格纸上设计你喜欢的图形,比一比谁设计的很有创意。 六、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学重、难点] 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棒、三角尺、直尺 [教学过程] 一、平移 平移铅笔:让学生动手用铅笔在方格纸上移一移,并说一说移的前后铅笔的位置关系。说明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是互相平行的。 二、平行 1、移一移: 第1题:这幅图中有许多组平行线,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先让学生用小棒移一移,然后说一说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第2题:本题平移后线段之间的平行关系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寻找一些斜线之间的平行关系学生可能更困难一些。可先安排一些简单图形如:菱形、直角三角形等,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在平移前后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2、折一折 通过折一折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活动中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互相平行的折痕进行讨论;然后可以鼓励学生讨论如何说明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3、说一说 在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平行线。根据书中给出的图片,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看到了哪些平行线,与同学交流。 三、画平行线 教学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 四、实践活动 从长方体和正方体中找平行线。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空间观念较差,形象而直观的教学能够为儿童多种感官接受。多媒体的优势在于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能够模拟仿真的特点,帮组学生化抽象为形象。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充分采用多媒体这一能融形、光、色为一体的教学手段,通过生动、形象、动态地演示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扩阔学生的知识层面,科学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教材实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直观地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平移与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找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能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发现平移或旋转后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谈话法、观察法、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观察和分析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主题图、平移和旋转动画)、教材第121页的小汽车、陀螺。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2、课件出示游乐场的情景图ppt1:(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 3、观察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 4、提问: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谁能来玩一玩?(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来模仿这些玩具的玩法;学生不能用手势等来表演时,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示。) 二、探究新知 1、这些玩具的运动方法相同吗?那么你们四人小组想办法给它们分分类,看看可以分成哪几类? 2、操作要求: (1)小组合作讨论 (2)怎么分类?为什么这样分类? 3、学生小组讨论、代表汇报分类的.结果与分类的理由。(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飓风车。) 4、师归纳:像缆车、小火车、滑滑梯等沿着笔直的路线运动,在数学中这种现象叫做平移;像大风车、摩天轮、转椅等它们运动的路线是成一个圆,这种现象叫做旋转。 课件出示例2的房子图。 谈话:这里有几座小房子,哪几座小房子能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 再问:小房子是朝哪个方向移动的?(向上平移)移动了多远?(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向上或向左等) 谈话:说得真棒,瞧!(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平移重合在一起。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谈话: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同学们,快来移移看!拿出课前剪下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小汽车,小组合作,沿着直线排一排,摆一排小汽车。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5题。(课件出示图形) 谈话:春天来了,草地上热闹起来了,小动物们在草地上聚会呢,草地上有哪些小动物?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连一连。 学生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再连一连。思考: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白兔、蜗牛可以通过平移重合,蝴蝶、乌龟它们在不同的方向,平移后,不能重合。) 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6题。(课件出示图形) 想一想,圈一圈。 4、出示PPT:下面的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5、完成教材第31页“做一做”。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将制作好的陀螺试着玩一玩。 巩固提高(出示PPT): 1、下面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 2、试一试 (1)移一移,说一说。 (2)填一填。 四、布置作业 1、练习七第、8、9题。 2、用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平移: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变化。 平移现象:升降国旗、开关抽屉、推拉窗户、电梯…… 旋转:物体围绕着某一点(一个中心)移动。 旋转现象:钟面的指针、风车、电风扇、摩天轮…… 一、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在教学中姚老师提供大量感性材料,通过让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自身体验,化抽象的概念为看得到摸得着的现象,因而学生都能举出生活中有关平移、旋转的现象。老师出示汽车、电风扇、风车、时针等。让学生说出哪种是平移现象,哪种是 现象。这样做是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生活处处有数学。姚老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按照运动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对比等思维过程,使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特点了解得更深刻。 二、运用多种感官,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使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是课改中的`一个新理念。平移、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虽随处可见,但平移旋转的特点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很难。姚老师让学生做一个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上,让学生用独创的形体语言来表示这两种运动方式的特征,从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充分感知这两种运动方式。通过操作、判断和发现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帮助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概念,并能正确地区分几何空间中的这两个数学概念的特征,从而突破知识建构过程的困难。 三、重视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学习知识的途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和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是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姚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机会,并让学生想办法验证得到正确的结果,先让每个学生通过数一数、移一移,明确移格的方法,再让学生数一数,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以及确定的方法,然后通过对小三角形拟人化后“前脚”与“后脚”走路远近的比较中,明白图形平移了几格,图形上任意一点也平移了相同格数,从而学会通过数一个点移动格数来确定图形平移格数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移与旋转现象的理解,在感受美的同时,也了解到平移与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移和旋转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已往的生活经验和教学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会区别这两中常见的现象。 2、能根据平移现象的特征,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点 区别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准备 细绳、扣子、方格纸,风车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 板书课题:平移和旋转 二、讲授新课 1、看一看。 看图缆车沿笔直索道滑行。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平移现象,还是旋转现象?(这是平移现象) 看小风筝转动。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平移现象,还是旋转现象?(旋转现象) 结合刚才的两个现象突出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2、说一说。 (1)出示课本其他图形。 让学生判断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2)学生说一说。 问:“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运动?” 旋转运动有:电风扇转动等。 平移运动有: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等。 3、做一做。 (1)要求学生试着做一个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 (2)教师指导学生,做旋转运动。 取学具(细绳、纽扣),细绳约4至5分米长;细绳一端系着纽扣,一端抓在手上;手腕使劲,使纽扣做旋转运动。明确这个运动是旋转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做平移运动。 取一物体摆放在桌面(如笔盒等);将问题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包括斜向运动)移动。明确这些运动都是平移运动。 4、试一试。 (1)出示图形。(课本20页图) (2)提出问题:向什么方向平移?平移了几格?(向下平移1格) (3)你是怎么知道的?(整个图形比原来图形低1格;图形的底边比原来的底边底1格;三角形的顶点所在的位置比原来的位置底1格等。) (4)指导学生以三角形中的某一点(如顶点)为标准,观察它的平移方向和位置,然后判断结果。目的.是让学生发现或体会,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只需观察图形上任意一点的平移过程。 三、指导看书 1、认真看书,进一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2、完成课本第20页“试一试“中的填空。 3、有不理解的,提出问题,教师个别指导。 四、巩固练习 1、课本第21页“练一练”中的第1、2、3题。 (1)保证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的时间。 (2)在学生练习时,教师要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2、小黑板作业。 五、作业设计 1、判断下面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 五、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平移: 旋转: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P30——31页的例2、例3。 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转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部分的重要学习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实际,重点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教材从丰富的生活例子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在感知的基础上体会、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运动规律。和传统教材相比,平移和旋转显然属于新增加的内容,因此,有必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些更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以提高教学效益,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教材实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直观地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平移与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找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能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空间观念较差,形象而直观的教学能够为儿童多种感官接受。多媒体的优势在于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能够模拟仿真的特点,帮组学生化抽象为形象。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充分采用多媒体这一能融形、光、色为一体的教学手段,通过生动、形象、动态地演示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扩阔学生的知识层面,科学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难点:发现平移或旋转后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谈话法、观察法、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观察和分析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主题图、平移和旋转动画)、教材第121页的小汽车、陀螺。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2、课件出示游乐场的情景图。(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 3、观察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 4、提问: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谁能来玩一玩?(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来模仿这些玩具的玩法;学生不能用手势等来表演时,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示。)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去的游乐园为突破口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会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本节课创设了学生去游乐园玩的生活情境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让课堂真正成了生活化的课堂,特别是让学生用手势等来模仿表演物体的运动,让数学课堂真正的由枯燥变得活泼起来。 二、合作交流,构建概念 1、这些玩具的运动方法相同吗?那么你们四人小组想办法给它们分分类,看看可以分成哪几类? 2、操作要求:(1)小组合作讨论(2)怎么分类?为什么这样分类? 3、学生小组讨论、代表汇报分类的结果与分类的理由。(学生 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飓风车。) 4、师归纳:像缆车、小火车、滑滑梯等沿着笔直的路线运动,在数学中这种现象叫做平移;像大风车、摩天轮、转椅等它们运动的路线是成一个圆,这种现象叫做旋转。 5、揭题并板书:平移和旋转。 【设计意图】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思路。在这里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按运动方式的不同,对游乐园的各种游戏进行划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知了平移和旋转,在头脑中自然形成了这两种运动方式的表象。 三、走进生活,深化概念。 1、生活中的平移。 (1)谈话: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平移现象,(教师走到窗户旁)你瞧,老师把窗户打开,这个推开窗户的运动是什么现象?(平移) 对了,这是平移,那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吗?举例说说。 (2)学生举例(学生回答可能有升国旗、开抽屉、商场的电梯、工厂的电动大门等) (3)师生一起体验平移现象: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请坐。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面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学生边说边做。) (4)课件出示例2的房子图。 谈话:这里有几座小房子,哪几座小房子能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 再问:小房子是朝哪个方向移动的?(向上平移)移动了多远?(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向上或向左等) 谈话:说得真棒,瞧!(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平移重合在一起。 (5)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谈话: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同学们,快来移移看!拿出课前剪下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小汽车,小组合作,沿着直线排一排,摆一排小汽车。 2、生活中的旋转。 (1)课件出示例3的三副图: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平移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在游乐园里,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2)说说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学生可能会说钟面的指针、风车、电风扇、旋转木马、洗衣机脱水、厨房的换气扇、拧水龙头等等) (3)师生一起来体验旋转现象:起立,一起来左转1圈,右转1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学生活动,互动点评。) (4)完成教材第31页“做一做”。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将制作好的陀螺试着玩一玩。(一开始玩起立不太顺利,教师可先和一个学生示范。)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充分为学生创造了“做中学”的机会,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身边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引导学生用手势、动作、学具表示平移和旋转,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耳、口等多种感观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相互协作、相互竞争中体验成功、获得进步,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发展了学生的平面空间变换观念。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练习七”第4题。(课件出示小鱼图) 谈话:哪些鱼通过平移与红色的小鱼重合,把它们涂上你喜欢的 颜色。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学生交流汇报: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重合?是怎样进行平移的?(学生一边表述一边在投影仪上操作)哪些通过平移后是不能重合的?为什么?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5题。(课件出示图形) 谈话:春天来了,草地上热闹起来了,小动物们在草地上聚会呢,草地上有哪些小动物?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连一连。 学生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再连一连。思考: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白兔、蜗牛可以通过平移重合,蝴蝶、乌龟它们在不同的方向,平移后,不能重合。) 小结:一些图形通过向不同方向的平移可以使图形互相重合。 【设计意图】在 “做中学”,让学生亲手去移一移,再一次落实感知平移的过程。通过判断物体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和动手画一画,巩固理解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发展学生的平面空间变换观念。 五、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1、谈谈这节课自己有什么收获? 2、欣赏几何图案,感受旋转和平移现象美的魅力。(课件展示中老师进行讲解) 3、“小小设计师”创作活动。 你们想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画吗?课后大家可以运用平移和旋转下课后,走出教室,去找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动画和图片,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孩子,激发了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这样安排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美的自觉意识,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开放性问题,给了学生一个想象和发展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创 多阅读和积累,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在此数学网为您提供简单的平移作图知识点,希望给您学习带来帮助,使您学习更上一层楼! Ⅰ.巧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属于平移,哪位同学能说一下什么是平移呢?平移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生]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平移的基本性质是: 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师]很好,了解了平移的涵义及其基本性质后,能否把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进行平移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简单的平移作图. Ⅱ.讲授新课 [师]下面来看大屏幕(出示投影片3.2.1 A) 如图,经过平移,线段AB的端点A移到了点D,你能作出线段AB平移后的图形吗?与同伴交流. [生甲]因为经过平移,线段AB的端点A移到了点D,所以点A与点D是对应点;又因为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所以连结AD,然后过点B作线段BC与线段AD平行且相等,最后连结CD,则线段CD就是线段AB平移后的图形. [生乙]因为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所以在作线段AB平移后的图形时,可过点D作DC∥AB,且DC=AB,则线段DC就是线段AB平移后的图形. [师]很好,这个题实际是平移的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由此可知:按要求进行平移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时,一般都是应用平移的基本性质进行的. 下面我们通过例题来进一步说明如何平移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出示投影片3.2.1 B) [例1]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如图),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分析:设顶点B、C分别平移到了点E、F,根据"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 且相等",可知线段BE、CF与AD平行且相等. 注意:作图时可用尺规进行作图,也可用三角板与直尺进行作图. 解:如上图,过点B、C分别作线段BE、CF,使得它们与线段AD平行并且相等,连结DE、DF、EF,则△DEF就是△ABC平移后的图形. [师]同学们想一想,议一议(出示投影片3.2.1 C) (1)本题还有没有其他方法作出如图所示的△DEF呢? [生甲]过点D分别作出与AB、AC平行且相等的线段DE、DF,连接EF,则△DEF就是所要求作的三角形. [生乙]过点B作BE∥AD且BE=AD,然后分别以D、E为圆心,以线段AC、BC的长为半径画弧 ,两弧交于F点,连结EF、DF,则△DEF就是所要求作的三角形. …… [师]同学们找到了"△ ABC平移后的图形△DEF的其他作法".很好,现在"大家来想一想,分组讨论. (出示投影片3.2.1 D) 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除需要原来的位置外,还需要什么条件? [生甲]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除需要原来的位置外,还需要平移的距离. [生乙]还需要方向,要弄清一个图形是往左平移还是往右平移,是往上平移,还是往下平移. [师]完全正确,这就是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的条件: (1)图形原来所在的位置. (2)图形平移的方向. (3)图形平移的距离. 接下来我们来平移一个图形(出示投影片3.2.1 E) [例2]如图,将字母A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3 cm,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师生共析]平移字母A的条件:字母A的位置,平移的方向--箭头所指,平移的距离--3 cm,三个条件都具备,所以可以确定字母A平移后的位置.那如何作图呢?一般情况下,画图时,先确定点,然后就可以作出所要求的图形.因此本题可以在原图形上找几个能反映本图形的关键的点,根据"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确定出这几个关键点的对应点,然后按原来的方式连接,即可得到字母A平移后的图形. 解:在字母A上,找出关键的5个点(如图所示),分别过这5个点按箭头所指的方向作5条长3 cm的线段,将所作线段的另5个端点按原来的方式连接,即可得到字母A平移后的图形. [师]在这个例题的解题过程中,通过确定几个关键点平移后的位置,得到字母A平移后的图形,这是一种"以局部带整体"的平移作图方法,同学们要掌握.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1-43页的“平移和旋转”。 教材简析: 平移和旋转是新课程新增的一个内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从儿童空间知觉的认知发展来说,是从静态的前、后、左、右的空间知觉进入感悟平移和旋转这一动态的空间知觉。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但作为数学概念则是第一次和学生见面。因此本课教学应从大量感性、直观的生活实例入手,让学生在以往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知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征,然后通过观察思考,操作验证的学习方法掌握平移的方法,为今后学习平行线和推导基本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等几何知识作铺垫。 对象分析: 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只是不知道这两个专门术语,也不会有意识地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中引导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本学段的学生正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他们观察图形的平移常常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大部分学生会把两幅图之间的距离看作是平移的距离。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让学生在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的基础上会区别这两种现象。 2、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1、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2、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用的方格纸,小房子纸片,学生画图用的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 1、呈现学生在学校快乐体育场活动的场面,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学生同桌交流,说说如何按不同的运动方式把它们分一分类。 3、学生汇报如何分类,建立平移和旋转的表象。 4、教师小结:像刚才这些直直地移动是平移现象;而像吊环、旋转椅和跑步器这样转动的现象是旋转现象。 5、出示课题:平移和旋转。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按照运动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对比等思维过程,能对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了解得更深刻,初步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表象。】 6、请孩子们静静地想一想物体平移的时候是怎么动的,旋转的时候又是怎么动的。 7、想好的同学站起来做一个平移的动作。学生出来展示时,其他学生观察归纳平移的特征:物体平移后,它自己的方向和大小都是没有改变的。 8、想好的同学再做一个旋转的动作。一学生出来展示。 9、结合课本练习和生活实例,判断哪些现象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10、举例说说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做一个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实际上是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上,让他们用独创的形体语言来表示这两种运动方式的特征,从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充分感知这两种运动方式。通过操作、判断和发现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帮助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概念,并能正确地区分几何空间中的这两个数学概念的特征,从而突破知识建构过程中的困难。】 二、探究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初步感知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同学们,老师请来了5位熟悉的客人(课件出示5个福娃)。它们很爱运动,(课件演示前三个福娃逐一消失。)它跑到同学们中来了。 (2)找福娃。(以教室中比较中心的位置为标准)给学生提示:第一个向某同学的左边平移了1个位置,猜猜它在谁的位置?第二个向某同学的右边平移了2个位置,猜猜它在哪里?第三个向某同学的前面平移了3个位置,猜猜它在谁的位置上? (3)用课件显示福娃平移过程,总结回顾刚才找福娃是根据它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来确定它的位置的。 【设计意图:引入学生喜爱的福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猜一猜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要关注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这两个参量。】 2、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1)引入小故事:《蚂蚁搬家》(视频课件,两只小蚂蚁在房子的一前一后搬房子。) (2)学生猜想:哪只蚂蚁走的路长一点? (3)利用学具(方格纸和小房纸片),小组合作交流,操作验证上面的猜想。 ①引导学生找平移前后的对应点。 ②四人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猜想。(学生可能用数方格或用小房纸片移一移的方法等,操作验证谁走的路长。) ③学生汇报验证方法和结果。回顾上面的猜想,对学生作出及时的评价。 ④回顾数方格的方法,优化学习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小房子的平移过程。 (4)如果当时有一面小旗插在前屋檐上,小旗平移了几格? 如果小旗插在后屋檐上呢,它又向哪边平移了几格? 小房子平移了几格? (5)引导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6)小结:由于平移的过程中,图形中每个点都向同一个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所以要知道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找出对应点,数一数两点之间有几格就行了。 【设计意图:用小故事引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操作验证,让学生知道物体平移的过程中,它的每个点走过的距离都是一样的。知道物体平移了几格,可以抓住特征点,数一数两个对应点之间有几格就行了。让学生大胆猜想,并亲身动手验证猜想,目的是避免学生误认为两幅图之间的距离就是平移的距离。】 三、实践体验,巩固提高。 1、让学生用自己的结论尝试解决下面的问题。(课本41页上的内容)。 (1)移:请全体学生把小房纸片一格一格地平移到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2)说:小房子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出示向右移的图)你是怎么知道的? (3)练:小房子向( )平移了( )格。 2、蚂蚁发现搬家的时候漏了一些宝贝忘记拿了。于是马上坐船回去,它们的船向右平移了4格。请你找出平移后的船,涂上你喜欢的颜色。(课本第43页练习十的第1 教学目的: 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前后的坐标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图形平移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叫平移?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种移动叫做平移。 2、平移有什么性质? (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中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3)问:一个点平移后的坐标会发生变化吗? 二、新授 1、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点a(-2,-3) 1将点a(-2,-3)向右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点 a1的坐标是什么? 2将点a(-2,-3)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点 a2的坐标是什么? 2、归纳: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 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 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 。 简称:横移纵不变,纵移横不变。 3、问:线段ab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是a(-5,3),b(-3,0).将线段ab两个端点的横坐标都加上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 、 b1 , 连接a1 、b1 ,所得线段与原线段的大小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4、例题: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4,3)b(3,1)c(1,2) (1)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连接各点,所得三角形a1 b1 c1与三角形a b 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2)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2 、b2 、c2 ,依次连接各点,所得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5、归纳: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 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 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 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 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 )平移 a个单位长度. 6、思考:如果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6,同时纵坐标都减去5,这时图形在哪儿?把它画出来!(有几种平移方法) 7、p53t1:图中三架飞机p、q、r保持编队飞行,分别写出它们的坐标。30秒后,飞机p飞到p`位置,飞机q、r飞到了什么位置?分别写出这三架飞机新位置的坐标。 8、课内练习: 1p53练习; 2口答:p53习题t2、3、4、6。 9、小结: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 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 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 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 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 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 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 )平移 a个单位长度. 10、作业:p55t7、8 学习目标: 1. 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基本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2.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分别相等的性质。 学习重点:平移的基本内涵与基本性质。 学习难点:平移特征的探索及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回忆游乐园内的一些项目,如:旋转木马、荡秋千、小火车、滑梯…… (引出第三章内容: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并进行初步分类,引出本节课研究内容:生活中的平移。) 2、观察图片中传送带上的电视机与手扶电梯上的人,回答以下问题: (1)传送带上每台电视机做什么运动?手扶电梯上的人呢? (2)传送带上的电视机的形状、大小在运动前后是否发生了改变?手扶电梯上的人呢? (3)在传送带上,如果电视机的某一按键向前移动了80cm,那么电视机的其他部位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多少距离? (4)如果把移动前后的同一台电视机的屏幕分别记为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H(课件演示),那么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的形状、大小是否相同? 二、探索过程: (一)、平移的概念: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举一些生活中平移的实例。 (二)、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 1、想一想:(课件演示) (1)在上图中,线段AE,BF,CG,DH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图中每对对应线段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3)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2、归纳平移的基本性质: 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3、做一做:(课件演示) (1)如图所示,△ABE沿射线XY的方向 平移一定距离后成为△CDF.找出图中存在 的平行且相等的三条线段和一组全等三角形。 (2)图中的四个小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边长为2cm,能通过平移△ABC得到其它 三角形吗?若能,请画出平移的方向,并 说出平移的距离。 三、随堂练习:(投影) 填空: (1)将线段AB向右平移3cm得到线段CD,如果AB=5 cm,则CD=_____cm. (2)将∠ABC向上平移10cm得到∠EFG,如果∠ABC=52°,则∠EFG=_____°,BF=_____cm. (3)将面积为30cm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向下平移20cm,得到△MNP,则△MNP是_____三角形,它的面积是_____cm2. 图中小船经过平移到了新的位置,你发现少了什么?请补上。 四、知识拓展:(课件演示)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D,AD 五、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活动过程:观察——分析——探索——概括。 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 六、图案欣赏:(投影) 七、作业:课本习题3.1中的第1、2、3题。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体现了直角坐标系在实际中的应用,本节课我们研究直角坐标系的另一个应用——用坐标表示平移.. 二、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点的变化规律 首先我们研究点的平移规律. (1)将点A(-2,-3)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在图上标出它的坐标,点A的坐标发生了什么变化?把点A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呢? 将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横坐标增加了5个单位长度,纵坐标不变;将点A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纵坐标增加了4个单位长度,横坐标不变. (2)把点A向左或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点A的坐标发生了什么变化? 将点A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横坐标减少了4个单位长度,纵坐标不变;将点A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纵坐标减少了4个单位长度,横坐标不变. 从点A的平移变化中,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坐标不变吗?在什么情况下,坐标增加或减少吗? 将点向左右平移纵坐标不变,向上下平移横坐标不变;将点向右或向上平移几个单位长度,横坐标或纵坐标就增加几个单位长度;向左或向下平移几个单位长度,横坐标或纵坐标就减少几个单位长度. 再找几个点,对他们进行平移,观察他们的坐标是否按你发现的规律变化? 三、图形上点的变化与图形平移的规律 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就是对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平移,因而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从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某种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 例:如图(1),三角形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4,3),B(3,1),C(1,2). (1)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连接A1、B1、C1各点,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2)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2、B2、C2,依次连接A2、B2、C2各点,所得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解:如图(2),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三角形A1B1C1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类似地,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它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 思考: (1)如果将这个问题中的“横坐标都减去6”“纵坐标都减去5”相应的变为“横坐标都加3”“纵坐标都加2”,分别能得出什么结论?画出得到的图形. (2)如果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6,同时纵坐标都减去5,能得到什么结论?画出得到的图形. 归纳上面的作图与分析,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得到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正数a,得到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归纳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2.通过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含义,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理解平移的性质. 难点:对平移的认识和性质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打开幻灯机,投放课本图5.4-1的图案. 2.学生观察这些图案、思考并回答问题. (1)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 3.师生交流. (1)这引进美丽的图案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图5.4-1 上一排左边的图案(不考虑颜色)都有"基本图形";中间一个正方形,上、下有正立与倒立的正三角形,如图(1);上排中间的图案(不考虑颜色)都有"基本图形":正十二边形, 四周对称着4个等边三角形,如图(2);上排右边的图案(不考虑颜色)都有"基本图形";正六边形,内接六角星,如图(3);下排的左图中的"基本图形"是鸽子与橄榄枝; 下排右图中的"基本图形"是上、下一对面朝右与面朝左的人头像组成的图案. (1) (2) (3) (2)根据上述的特点,这五幅美丽的图案可以根据上述的分析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要求绘制出整个图案。 教师将12张事先准备好的图(1)的图片(涂好颜色、并有序重叠在一起);然后从上而下抽取一张图片陆续移动,最终形成如图5.4-1上排左图图案,教师的操作演示,让学生再次体会到许多美丽的图案是由若干个相同图案合而成, 同时教师的操作使学生感受到图形的平移,初步认识了图形的平移. 二、进一步认识平移,探究枰移的基本性质 1.学生描图操作. (1)提出问题: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大小如课本图5.4-2的雪人? (2)描图前教师说明:为了保证"按同一方向陆续移动"半透明纸, 大家应该在雪人帽顶的上方约1厘米处画一条与书右边缘垂直的直线,半透明纸也应画一条直线,画图中要始终保持两条直线重合. (3)学生描图,描出三个雪人图. 2.观察、思考. (1)学生在自己所画出的相邻两个雪人中,找出三组对应点:鼻尖A与A′, 帽顶B与B′,纽扣C与C′,连接这些对应点. (2)观察这些线段,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数量关系呢? 学生用平推三角尺方法验证三条线段是否平行, 用刻度尺度量三条线段是否相等.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的发现: AA′∥BB′∥CC′,且AA′=BB′=CC′ (2)学生再作出连接一些其他对应点的线段,验证前面发现是否正确? 3.师生归纳 (1)描图起什么作用? 描出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在半透明纸上描出的所有图形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在书上和半透明纸画直线而且要求描图时,两条直线要垂合. 这样做法起什么作用. 保证在半透明纸上所画的图形沿直线所规定的方向移动. (3)就半透明纸所画的图形归纳,教师板书: 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②新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称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4.给出平移的定义. 定义: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教师以课本图5.4-1上排左图为例解说: 把"基本图形"说成"橄榄形"。第一排左边的"橄榄形"沿着水平方向向左平移一个正方形边长的距离得第二个"橄榄形",平移二个正方形边长的距离得第三个"橄榄形"……要想平移得第二批的"橄榄形",平移的方向不再是水平方向,每一次平移时,方向在变化、平移的距离也在变化。 关于平移的方向,可结论课本图5.4-5说明图形平移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 教师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一引进利用平移的例子, 如人在电梯上两个不同时刻之间的位置关系,坐登山缆车人在吊箱里两个不同时刻的位置关系都是平移;黑板报中花边设计利用了平移,奥运会五环旗图案五环之间通过平移得到…… 5.例题讲解. 例:如图(4)-1,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动到点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教师:"点A移到点A′"这句话告诉我们图形平移的方向是A到A′的方向, 平移的距离为线段AA′的长,根据这两个要素就可以确定点B、C的对应点B′、C′,从而画出△A′B′C′. (4)-1 (4)-2 解:如图(4)-2,连接AA′,分别过B、C作AA′的平行线L、L′,在L上截取BB ′=AA′,在L′上截取CC′=AA′,连接A′C′,A′B′,B′C′.则△A′B′C ′为所求画的三角形. 三、巩固练习 如图,通过平移,你能用它组成什么图案?试一试,把你的图案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四、作业 1.课本第33页1,3,4,5 阅读第35页几何学的起源. 2.补充作业: 一、填空题. 1.图形经过平移后,_______图形的位置,________图形的形状,________图形的大小.(填"改变"或"不改变") 2.经过平移,每一组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________. 3.线段AB是线段CD平移后得到的图形.点A为点C的对应点,说出点B的对应点D的位置:____________. 二、解答题. 1.下列图案可以由什么图形平移形成. (1) (2) 2.把鱼往左平移8cm.(假设每小格是1cm2) 答案: 一、1.改变 不改变 不改变 2.平行而且相等 3.在过B点与AC 平行的直线上且点D…在AB右侧,BD=AC 二、1. (1)整个图案的八分之一所示的图形 (2) 一对叶柄相对的叶子所成的图形 2.略. 5.4 平移(第2课时) 平移(二) 教学目标 1.经历对优美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制作等过程,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2.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平移进行一定的图案设计。 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图形的结构与形成过程, 经历制作过程认识平移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平移教案2sp; 难点:通过平移,远离模仿进行有创意的图案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备好剪刀、纸、色笔、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右图是两个正三角形拼成的,试分析△ABC经过怎样的变化得到△DCE?点A、B、C的对应点分别是什么?对应点的连线线段有什么特性? 二、欣赏优美的图案,分析图案形成过程 1.教师展示右图的图案. 2.学生观察,交流观感.学生说出这是一幅天马行空图,天马飞天图;白马与黑马除了颜色差异外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等. 3.学生思考并回答: 这个图案可以由什么图形平移形成? 不考虑颜色,这个图案是由一匹飞马平移形成;若考虑颜色, 由于白马与黑马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白马与黑马镶嵌着,白马与白马之间、黑马与黑马之间是平移变换,而且白马与黑色若不考虑颜色也是平移变换. 教师:这个美丽的图案是一匹飞马利用平移形成的形成后再白黑相间涂上颜色,画上线条就形成了大家赞赏的图案,不仅整个图案形成过程中利用了平移,就是图中每一匹马都可以由正方形上的平移得到的. 三、设计图案活动 1.师生分析每一匹马怎样在正方形上平移得到的. (1)学生观察课本第37页下图一匹马形成过程,在小组内交流看法. (2)师生班上交流,统一认识. 第一步画好马头,剪下并向上平移; 第二步画好马脚、剪下并向下平移; 第三步画好部分的马翅膀,剪下并向右平移; 第四步画好前脚和马尾,剪下并分别左、右平移; 第五步画好马一只脚,剪下并向左平移. 2.学生画、剪、贴,在正方形(与课本正方形一样大)上形成一匹巨马,再剪下, 同桌有一位同学把马涂了颜色. 各小组的同学把自己制作的飞马拼成天马飞天图案. 四小组展开自己操作成果,评判那一组制作认真、图案更优美. 3.想一想,做一做;你能类似地设计一些图案吗? 以小组为单位(一般4到6人),商定一个图案,分析如何利用平移形成图案的, 大家理解了基本的设计思路,再每个同学独设计出图案. 在班级交流时,选择有代表性的设计,展示设计图案说明设计的思路意图和它所表达的意义. 四、作业 1.课本P34 6.7. 2.补充作业: 一、观察下列图案由什么图形平移形成. 二、选取下图中的4个(1)或4个(2)或2个(1),2个(2)通过平移,能拼出怎样的图案?画出平移形成的各种图案. 三、你能用若干个两种颜色,形状、 大小完全相等的三角形利用平移拼成表达某种含义的图案,请画出图案,叙述它所表达的含义. 答案: 一、1.整个图案的三分之一所示的图形 2.三个窗花中一个 二、略 三、略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平面图形进行平移;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 2、数学思考 发展学 生 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 3、解决问题 用坐标表示平移体现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数学中的应用、 4、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体会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掌握坐 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2、难点:利用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坐标方法的'另一个应用、 二、新课 展示问题:教材第56页图、 (1)如图将点A (-2,-3)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在图上标出它的坐标,把点A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呢? (2)把点A向左或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观察他 们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规律吗? (3)再找几个点,对他们进行平移,观察他们的坐标是否按你发现的规律变化? 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 , )) ;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 , ))、 教师说明: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从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某种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 例 如图( 1), 三角形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4,3 ),B(3,1),C(1,2)、 (1)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后减去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 连接A1、B1、C1各点,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2)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2、B2、C2,依次连接A2、B2、C2各点,所得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按要求画出图形后,解答此例题、 解:如图(2),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三角形A1B1C1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 度得到、类似地,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它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 思考题: 由学生动手画图并解答、 归纳: 三、练习 教材第58页练习;习题6、2中第1、2、4题、 四、作业 教材第59页第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洗车朝前行驶、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风车、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2、移一移。第20页“试一试”第1题。 (1)图上有一所小房子,现在我们要把它向上平移5格,你知道该怎么移吗? 好,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再问,小房子是向哪个方向移动的?移动了多远?向上平移5格。 你是怎么知道的?图形的每一条边都向上平移了5格。 (2)现在小房子要向右平移7格,小房子又该怎么平移呢?自己说说看。 说得真棒,瞧!(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条边都要向下平移7格。小房子向()平移了()格。 平移时,我们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再通过某一条边确定平移的距离。 (3)小房子又平移了两次(课件出示定格画面),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说说是怎么想的? 3、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小朋友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1、区别平移、旋转。 完成第19页“说一说”第(1)(2)题。你能区分平移和旋转了吗? 完成第20页第(3)题。老师想送给你们一条小船。请你把向右平移四格后得到的小船涂上颜色。 3、活动。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移和旋转,下面就用我们的学具来拉一拉,转一转,去感受平移和旋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学生活动,然后指名上台展示。 (二)拓展练习: 1、完成第20页“你知道吗”。 四、全课总结 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又是旋转吗? 五、布置作业 第20页第1、2、3题。 教学反思 《平移和旋转》这部分知识对于三年级同学的学习来说,我主要是从身边的现象来判断平移和旋转,从而认识到平移与旋转的特征及其区别。因此需要教师课前搜集相关事例,帮助学习认识和理解。通过教学,反思如下: 1、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的认识和经验出来,来学习平移与旋转,使学生接受知识更容易、更轻松。如小汽车从学校大门口到公路边,是位置发生了变化,沿直线前行,是平移现象;同学们玩的风车,在沿着一个点不断转动,是旋转现象。通过多举出身边的实例,这样学生很快地就能判断是平移还是旋转。全体同学课堂反应积极,思路清晰。 2、课堂中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成功的乐趣。如让学生做出平移与旋转的动作,在活活跃气氛的同时,掌握了知识。通过小组当中互相说一说自己所发现的平移、旋转现象,加深理解。 3、在画出平移图这一方面,学生显得较困难。首先是观察平移图,找到平移方向与平移了几格,经过教师的引导,全体学生都能很好的掌握,但画出平移图时,问题较多。也可能是自己所采取的方法比较单一,本节课在画出平移图时,仍有部分学生比较模糊,还需进一步训练。 4、平移、旋转这部分知识,学生会判断出这两种现象,会观察出平移图的方向及平移了几格,我觉得就完全足够。对于三年级学生,画出简单的平移图,经过多次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但它的现实意义在哪儿?较为迷惑!因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理解力与想象力的增强,对画出平移图,应该是很自然、轻松的。而且面对考试,试题的难易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教师在这一块必须要拓展训练,其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很多的。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归纳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2.通过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含义,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理解平移的性质. 难点:对平移的认识和性质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打开幻灯机,投放课本图5.4-1的图案. 2.学生观察这些图案、思考并回答问题. (1)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 3.师生交流. (1)这引进美丽的图案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图5.4-1 上一排左边的'图案(不考虑颜色)都有“基本图形”;中间一个正方形,上、下有正立与倒立的正三角形,如图(1);上排中间的图案(不考虑颜色)都有“基本图形”:正十二边形, 四周对称着4个等边三角形,如图(2);上排右边的图案(不考虑颜色)都有“基本图形”;正六边形,内接六角星,如图(3);下排的左图中的“基本图形”是鸽子与橄榄枝; 下排右图中的“基本图形”是上、下一对面朝右与面朝左的人头像组成的图案. 《5.4平移》同步讲义练习和同步练习 1在△ABC中,∠C=90°,AC=BC=5,现将△ABC沿着CB的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若平移的距离为2,则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2、把直角梯形ABCD沿AD方向平移到梯形EFGH,HG=24cm,WG=8cm,WC=6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2. 3、绐正五边形的顶点依次编号为1,2,3,4,5.若从某一顶点开始,沿正五边形的边顺时针方向行走,顶点编号的数字是几,就走几个边长,则称这种走法为一次“移位”.如:小宇在编号为3的顶点上时,那么他应走3个边长,即从3→4→5→1为第一次“移位”,这时他到达编号为l的顶点;然后从1→2为第二次“移位”.若小宇从编号为2的顶点开始,第20xx次“移位”后,则他所处顶点的编号是 . 《5.4平移》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1. 将图形平移,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对应线段相等 B.对应角相等 C.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互相平分 D.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 解析: 根据平移的性质,将图形平移,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而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不一定互相平分,故选C. 12. 国旗上的四个小五角星,通过怎样的移动可以相互得到( ) A.轴对称 B.平移 C.旋转 D.平移和旋转 解析: 国旗上的四个小五角星通过平移和旋转可以相互得到.故选D.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等过程,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2、能够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分析、欣赏,以及亲手拼摆等过程,培养学生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2、在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 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三、教学难点 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四、教学方法 探索、发现法。 五、教具准备 电脑演示图片,平移图形的过程。 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记作投影片3.2.2 A); 第二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3.2.2 B); 第三张:议一议(记作投影片3.2.2 C); 正六边形的纸片数百张。 六、教学过程 Ⅰ、巧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 [师]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美丽的图案(出示投影,放图片:课本P41~P42的图;也可另外找一些平移图形的图案),这些图案都是由基本图形平移组成的,那么怎样平移基本图形就能得到美丽的图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一些图案中的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Ⅱ、讲授新课 [师]现在大家来看图案1(出示投影图片:课本P41的第一幅);观察图案,并回答。(出示投影片3.2.2 A) (1)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 (2)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而形成? (3)在平移的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生甲](1)图案中的六条小狗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只是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由此可知:这个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基本图案"得到。 [生乙](2)这个图案可把"一只小狗"看做"基本图案",通过上下、左右平移得到,平移的距离等于左右相邻(或上下)两只小狗之间的水平距离(或垂直距离)。 [生丙]这个图案还可把中间上下的"两只小狗"看做"基本图案",通过向左、向右平移得到,平移的距离等于左右相邻两只小狗之间的水平距离。 [生丁]这个图案也可把最左边的上下的"两只小狗"或最左边上下的"两只小狗"看成"基本图案",通过向右(或向左)依次平移得到,平移的距离等于图案中的左右相邻两只小狗的水平距离。 [生戊]这个图案也可把水平的"三只小狗"看成是"基本图案",通过向下(或向上)平移得到,平移的距离等于上下垂直的两只小狗的垂直距离。 [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精彩,(边叙述边在电脑上演示平移过程),这个图案既可以把一只小狗看做"基本图案"进行平移得到,又可以把两只小狗、三只小狗看做"基本图案"进行平移得到整个图案,在这些平移过程中,只是平移的距离不同而已。 接下来,大家想一想第(3)问。 [生己]在平移的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有所改变。因为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而改变图形的位置。 [师]很好,大家看屏幕(用电脑动画再次演示平移过程)。从平移的过程中,进一步说明了平移的特征: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了解了平移的.特征后,大家分组来动手做一做。(出示投影片§3。2。2 B) 在下图中,左图是一个正六边形,它经过怎样的平移能得到右图?自己动手做做看,你能得到右图的图案吗? (学生分组后,教师把预先剪好的大小相同的正六边形分发下来,让学生进行实际拼摆,老师巡视指导) [生]我把一个正六边形经过连续平移,就可以得到右图的图案。 [师]同学们通过拼摆,进一步理解了平移的基本内涵,接下来大家想一想,与同伴议一议下面的两个图案(出示投影片§3。2。2 C)。 (1)在图(课本P64的图3—10)中,左图是一种"工"字形的砖,右图是怎样通过左图得到的? (2)图(课本P65的图3—11)可以看做什么"基本图案"通过平移得到的? [生甲](1)先把左图沿上下方向平移,再沿左右方向平移便可得到右图。 [生乙]也可先把左图沿左右方向平移,再沿上下方向平移得到右图。 [生丙](2)不考虑图案颜色的情况下,可以把"一只天鹅"看成"基本图案",通过平移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图案。 [生丁]如果把相邻的两只不同色的天鹅看做一个组合,那么"基本图案"可以是一个组合,两个组合……直到所有的天鹅。 [生戊]如果不考虑颜色时,可以把同一行的天鹅看做是"基本图案",通过上下平移就可得到如图所示的图案。 [生己]如果不考虑颜色时,也可以把同一列的三只天鹅看做"基本图案",通过左右平移就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图案。 [师]很好,这是一个通过平移得到的复合图案,图案的许多部分可以通过平移而相互得到。接下来我们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Ⅲ、课堂练习 (一)课本P65随堂练习 1、分析奥运五环旗图案形成的过程(不考虑图案的颜色) 解:在不考虑图案颜色的情况下,五个环之间可以通过平移而相互得到。 2、如图,在正六边形中剪去一个与其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并将其平移到左边,形成一个新的图案。用这个图案能否得到类似于图3—9右图的图案呢?与同伴交流。 解:可以得到类似于图3-9右图的图案。如下图。 (二)看课本P64~P65,然后小结。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索了图案中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了解了每个图案由于"基本图案"选取的不一样,则平移关系也不一样,尤其是一些复合图案,它的许多部分可以通过平移而相互得到。 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65习题3.3 1.2 (二)1、预习内容P66~P67。 2、预习提纲: (1)旋转的定义。 (2)旋转的基本性质。 Ⅵ、活动与探究 有两个都是由十四个小方块组成的图形,你能不能沿着分格线把它们分别剪开成七块由相邻两个小方块(按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组成的矩形? 如果行,就请你剪剪看。如果不行,你能不能讲清楚其中的道理? 过程:通过本题的活动——剪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初步的说理能力。 结果:可以把左边的图形用好几种方法剪成七个符合题意的矩形,但对于右边的图形,不论你怎样剪都剪不出七个符合题意的矩形。 什么道理呢?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分别将这两个图形中的十四个小方块按黑白相同的原则加以涂色,那么,按题目要求所剪成的七块矩形必定都是由一块黑色小方块和一块白色小方块所组成。由于左边的图形是由七块黑色小方块与七块白色小方块连成一个整体所组成,因此它可以剪出七个符合题意要求的矩形,而右边的图形中黑、白小方块的数目不相等,所以无论怎样剪都剪不出七个符合要求的矩形。 教学目标: 1。了解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旋转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以及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概念;理解图形平移、旋转的特征以及各对称图形的特征。 2。能正确识别图形的平移、对称的属性;掌握简单图形平移、旋转后的新图形的画法;掌握简单图形关于某直线(或点)成轴(或中心)对称的图形。 3。了解图形的三种主要变换——轴对称、平移、旋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4。经历三种图形变换的区别与联系的归纳、小结过程,进一步感受研究图形变换对掌握图形变化规律的重要性;经历设计对称图形的过程,体验对称图形的魅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使图形平移、旋转的知识系统化;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 难点是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这章我们学习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两种变换,加上以前学过的轴对称,这是三种主要的图形变换,通过今天的复习,相信同学们对图形的`变换会有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 知识结构图如图所示: 二、讲授新课: 1。探究归纳: 根据知识结构复习相关的知识要点,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图形的平移?平移的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图形的旋转?旋转的特征是什么? (3)什么是旋转对称图形?它和中心对称图形有什么区别? (4)什么是中心对称图形?什么叫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5)如果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图形,那么它们有什么特征? (6)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识别方法是什么? (7)图形的三种主要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评:其中第7小题的答案是:在这些变换过程中,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改变,线段的长度和角的大小都不变。 这是图形变换最主要的特征,是将来进一步研究图形全等及其有关性质的基础。 2。例题:【实践应用】教法说明:以下例题采取学生先练习,然后教师讲评,也可以采取师生共同完成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实例,使同学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通过联系生活经验,使同学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是坐汽车到学校来的,平时你们是怎么到学校来上学的呢?(走、乘汽车、摩托车、自行车┅┅) 像人在行走,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在行驶,我们都可以说成它们在运动。 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或人在运动? 小结:是啊,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在运动。今天戴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体运动时的录像。请你看看它们是怎么运动的,你也可以一边看,一边跟着做做动作。 二、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1.分类、感知 (1)依次出示6个运动的画面(火车、电梯、风扇的叶片、直升飞机的螺旋桨、缆车、钟外表指针的运动)。 (2)它们的运动都相同吗?(不同)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现象,给它们分分类吗? (3)前后4人为一小组,在小组里讨论: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4)交流。 (5)小结:像火车、电梯、缆车这样的运动叫平移,物体可以上下平移、左右平移、前后平移。像风扇的叶片、直升飞机的螺旋桨、钟面上的指针它们这样的运动叫旋转。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平移或旋转现象呢?。 小结: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还是很多的。 2.用手势表示平移或旋转现象。 (1)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物体运动时拍下来的照片,请你先跟着模仿做照片上的动作,一边做,一边想一想这个运动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依次出示9个平移或旋转运动的照片) (2)现在老师把刚才的`照片再重放一遍,你认为是平移现象的,就做这个动作(师演示:举掌);你认为是旋转现象的,就做这个动作(师演示:握拳) (3)(放课件)生做动作。 3.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样的运动现象是平移,什么样的运动现象是旋转。 【平移教案】相关文章: 《图形的平移》教案03-14 平移与平行教案02-06 《平移与平行》教案02-04 《平移和旋转》的教案10-27 平移和旋转教案03-06 小学数学平移和旋转教案11-10 平移和旋转教案15篇03-23 平移和旋转教案(15篇)03-23 平移和旋转教案(合集15篇)03-30平移教案7
平移教案8
平移教案9
平移教案10
平移教案11
平移教案12
平移教案13
平移教案14
平移教案15
平移教案16
平移教案17
平移教案18
平移教案19
平移教案20
平移教案21
平移教案22
平移教案23
平移教案24
平移教案25
平移教案26
平移教案27
平移教案28
平移教案29
平移教案30
平移教案31
平移教案32
平移教案33
平移教案34
平移教案35
平移教案36
平移教案37
平移教案38
平移教案39
平移教案40
平移教案41
平移教案42
平移教案43
平移教案44
平移教案45
平移教案46
平移教案47
平移教案48
平移教案49
平移教案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