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四边形》教案

《四边形》教案

时间:2022-10-21 10:43:15 松涛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四边形》教案(精选2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边形》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边形》教案(精选20篇)

  《四边形》教案 篇1

  【知识目标】

  1、掌握平行四边形有关概念;

  2、在动手操作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索与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发展演绎推理的能力;

  2、在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过程中,体会将平行四边形问题为三角形问题的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进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

  【数学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在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过程中培养直观想象的数学素养;

  2、通过对性质的证明,进一步提升逻辑推理的数学核心素养.

  教材

  分析

  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与性质

  难点

  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与证明

  教学方法

  引导类比、鼓励操作、启发推理

  学法指导

  探索发现、猜想证明、迁移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PPT呈现:类比是伟大的引路人,转化是智慧的思想家.

  几何学习,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惊喜的旅行,老师很荣幸今天能和在座的同学们继续我的平面几何之旅.

  回顾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直线、射线、线段角三角形?

  同学们推测一下,接着我们会研究那种平面图形?四边形

  我们就从生活中常见的一类特殊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研究起.

  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实例吗?

  地砖、推拉门、活动衣架、窗格……

  二、实践探究

  1、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概念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D

  C

  A

  B

  如图:

  学生活动:邀请学生指导老师画两组分别平行的线段,并上黑板协助老师画图,从而得到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符号表示: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

  (注意表示时,四个顶点A、B、C、D的书写顺序只能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

  边、对边、邻边;角、对角、邻角

  对角线: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ABCD的对角线有两条:AC、BD

  2、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活动:利用平行四边形纸片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活动方式:同桌或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具:画好平行四边形的彩纸、透明纸各一张、图钉一枚.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是它的对称中心.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C,∠B=∠D

  求证:AB=CD,BC=DA.

  证明:连接AC

  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B∥CD,BC∥DA(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所以∠1=∠2,∠3=∠4

  在△ABC与△CDA中:

  所以(ASA)

  所以AB=CD,BC=DA

  几何语言:

  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B=CD,BC=DA

  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几何语言:

  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C,∠B=∠D

  三、应用迁移

  【例题探究,夯实基础】

  例:已知:如图,在□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并且AE=CF。

  求证:

  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B=CD(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AB∥CD(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所以∠BAE=∠DCF

  在12鈭咥BE/与12鈭咰DF/中:

  因为

  所以(SAS)

  所以BE=DF

  【例题变式,灵活思维】

  变式1:已知:如图,在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并且AE∥DF。

  求证:

  变式2:已知:如图,在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并且BE平分∠ABC,DF平分∠ADC.

  求证:

  变式1图变式2图

  【接龙练习,巩固迁移】

  1、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若∠A=130°,则∠B=______,∠C=______,∠D=______;

  若AB=4,AD=5,则BC=__________,CD=________。

  第1题图第2题图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的三个顶点为A(0,0)、B(4,0)、D(1,2),则顶点C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

  3、小强用30米的铁丝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场地(不计接口长度),其中一条边长是10米,则与这条边相邻的边的长度是________米.

  4、如图,在□ABCD中,若BE平分∠ABC,则ED=.

  5、如图,在□ABCD中,AM平分∠BAD,BM平分∠ABC,∠AMB____。

  第4题图第5题图

  【游戏设计,拓展提升】

  四位同学玩传球游戏,三位同学已经站好位置,要求以这四位同学所占位置为顶点,组成平行四边形,请问第四位同学应该站在哪里?

  解:如图,第四位同学可以站在P、Q、M这三个位置.

  四、本课总结

  知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与性质

  探究方法与思想:类比探究,转化思想

  五、作业布置

  必做题:课本P1372、3、4题.

  选做题:将【游戏设计,拓展提升】部分的问题整理在好题本“分类讨论”这一问题中.

  设计意图

  提醒并渗透“类比的方法、转化的思想”.

  提醒学生本节课是几何探究课程.

  本节课是《平行四边形》这一章的章起始课,促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学习进行系统性的认识.

  小学已经感知上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由学生主动举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实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同时逐渐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为接下来的探究热身.

  突出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定义的认识.

  突出重点:

  1、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经历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和发现过程,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提升探究能力;

  2、在动手操作额过程中,发现并验证了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3、使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中有关元素之间的相等关系,获得平行四边形有关性质的猜想.

  突破难点:

  1、学生探索猜想性质是合情推理,而规范证明则是演绎推理,通过规范的几何证明,提升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2、转化思想: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研究.

  1、引导学生探索并展示多种证明方法.

  2、激励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热情,进一步提升推理论证的能力.

  本例是对所学的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简单应用。教学时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充分表达他们寻求证明思路的过程。

  这两个问题是对例题条件进行变化,结论不变,以促进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熟练掌握与灵活运用.

  1、这组练习的设计,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可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能及上进心,实现分类推进的教学思想.

  2、第4题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一条角平分线可以构造出等腰三角形;

  3、第5题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两个邻角的角平分线可以构造出直角三角形三角形.

  (此问题根据实际授课情况,可删减)

  1、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此问题有三种情况,体现分类讨论的思想,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1、作业一部分是必做题,体现新课标下落实“学有价值的数学”,达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数学”,另一部分是选做题,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选做部分为了促进学生养成分类梳理数学问题的习惯.

  《四边形》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关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或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及用转化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及计算。

  三、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用具:

  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硬纸片、剪刀、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出主题:

  师:大家知不知道我们学校正在将操场隔壁的地方改造为校园一角,专门留出两个空地作为我们同学们的学农小基地(在黑板上贴出两个图案,一块是长方形——甲地,一块是平行四边形——乙地)。下面我们就看一下这两块空地是什么形状的?学校啊,又决定将甲地分给四年级,乙地分给五年级负责除草,那么大家知道哪一个年级负责地方要大一点呢?

  师:现在我们先看一下甲地。我们要求这块长方形地的面积,只要量出什么啊?

  生:长方形的长和宽(点出长、宽)。

  师:现在老师已经量出来长15米、宽10米,那么它的面积是什么?

  生:(计算)150平方米。(要求学生回忆起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运用公式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面积公式)

  师:同学们现在都能很熟练地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啦!那么,这块平行四边形地的面积是多少啊?我们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的问题啦!(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得出公式):

  师:以前我们是用面积器量数出长方形有多少个小格子或是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来用面积公式来算出了长方形的面积。那我们可不可以运用以前的知识或是我们的经验,想出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方法呢?有哪位同学已经想到办法来?

  生:用剪刀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再拼成长方形,再用尺子量出底(长)18厘米,高(宽)10厘米。面积是180平方厘米。(让学生把操作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师:这位同学很聪明,他是沿着高来剪,再拼成一个长方形。那老师现在再问你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剪拼成长方形?

  生:因为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而长方形面积我们会求。

  三、得出结论:

  师:沿着这条垂线把平行四边形剪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把三角形移到梯形的一边,就变成了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板书),所以我们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板书)。我们称这种方法为“割补法”(板书)。如果我们用s来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来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h来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你能自己写出平行四边形的字母公式吗?

  生:s=a×h

  师:我们还可以将这条公式缩写为:s=a·h或者是s=ah。

  四、巩固提高:

  练习: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底为4.8厘米,高为3.5厘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解答:4.8×3.5=16.8(平方厘米)≈17(平方厘米)

  五、小结:

  面对着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我们利用割补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以后我们还要用这种思想方法继续学习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

  《四边形》教案 篇3

  1、知识与技能目标: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联想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感悟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底和高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图形,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懂得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小棒、三角板、导学案、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联想揭题

  师:刚才,看到有一个家,你会想到什么?

  生:房子

  师:(课前在黑板上画好一幅房子示意图)

  下面请同学看黑板,板上有一幅房子图,从图中你可以想到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

  生1-2-3:三角形、长方形--

  师:根据我们已学的知识,你能在推理的基础上,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

  生:三角形

  师:真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板书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三角形

  1、想一想(联想)

  师:看到“三角形”,你想到了什么?

  生:

  2、说一说(举例)

  师:从房子图上,我们找到了三角形,想想生活中的场景、结合平时观察,你能从什么地方的图上找出三角形?

  生:自行车上、电线杆上----

  师:(出示图片)我也在课前找了一些图片,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3、做一做(操作)

  师:数学来源于生活。平时观察中,我们能发现三角形,你能创造出三角形吗?

  生:能

  师:(课前准备:3根小棒、方格纸、一副三角尺)

  学生活动:

  请你们拿出课前自己准备好的小棒,每人做一个三角形。

  (请一个学生上前面摆)

  师:你们是这样摆的吗?

  生:是的

  4、画一画

  师:好,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同时思考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学生画三角形,请一生上黑板画一个三角形)

  师:表扬,画好的同学有

  师:请同学生们观察我们摆出和画出的三角形,联系生活的图形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叫三角形?

  生1-2-3-4-

  师:这就是三角形的定义:板书

  师:我们知道有三条线段首尾连接的叫三角形。让你给它各部分起个名称分别叫什么呢?

  生:

  师:(显示PPT三角形名称)(板书3个顶点、3条边、三个角)

  教师:板书)如果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分别写上三个不同的大写字母,如:A、B、C,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三角形ABC”,也可以称为“三角形ACB”或“三角形BAC”等。

  教师:再说说,三角形ABC的3条边、3个角、3个顶点分别是什么?3条边:AB、AC、BC;3个顶点:A、B、C;3个角:∠A、∠B、∠C。

  五、判断三角形

  师:同学们对三角形认识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图形哪个是三角形?

  (PPT)

  六、画图

  师:大家对三角形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在导学案方格上任连三个点画出三角形。

  学生操作

  师:(讲解)你是如何画的?

  生1-2-3--

  提问:观察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都能画出一个三角形。

  师:有没有同学连在一条线上的三个点?你们为什么不连?

  过渡:请大家用笔将这四个点都连起来,想象一下,现在这连好的图形像我们屋顶的~生:梁

  (二)、三角形的高

  1、引出高的定义

  师:(PPT)出示人字梁这些线段中,哪一根最特殊?

  生:中间的一根

  师:为什么?

  生:

  师:(揭示高的定义)在数学上,人们把: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板书:画出三角形的高,标上直角标记,并在所画线段的旁边标出“高”字)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板书:底)

  (黑板)随之板书)强调:高要用虚线表示,并标上垂直符号。

  PPT视频画高

  2、教学确定底画高

  师:通过观看,闭上眼睛联想一下,画高就和我们以前学的画什么差不多?

  生:画垂线

  师:现在,你们一定能画出三角形指定的高,请你画一画(完成导学案中的第4题)

  叫学生上黑板画一画学生作高,师指导。

  展示学生作业

  让学生说说如何作高的。

  3、摆三角形的高

  师:在摆的三角形上摆出它的高。你有什么发现

  4、画出下面三角形各边对应的高。

  学生动手

  三、巩固练习

  完成书第76页练一练

  讲解

  四、总结拓展

  1、欣赏三角形元素的图片、设计理念、三角形文化运用等

  2、画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高

  《四边形》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页例1、例2、练习十九1,3,4。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其特征。

  2.经历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几何图形的学习方法,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4.应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了解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自己探索、发现、描述、应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长方形、三角形活动框,磁性小棒。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平行四边形

  纸片(4人小组相同),小棒4根(两两等长)。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目标导学。

  (1) 什么是平行四边形?

  (2) 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3) 长方形、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4) 你能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吗?

  (5)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2. 活动引入,发挥想象。摆小棒游。

  学生在桌子上任意摆1根、2根、3根、4根小棒,想一想,你会摆出哪些我们学过的形状?同桌交流,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形状。

  [同一平面内,学生用小棒可能会摆出线段、角、相交(垂直)、平行、三角形、任意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等。

  3.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在同一个平面内,用两根小棒可以摆角、平行线和垂线,用3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那么用4根小棒就可以围成四边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有4条边,所以称为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同学们非常熟悉,而对于平行四边形却比较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学生已认识了平行和垂直,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通过富有挑战性的摆小棒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又能唤起对旧知识的回忆,使学生在研究图形特征时,自觉将视角引入边、角及平行和垂直等问题中。]

  二、探究新知识

  1.教学例1,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静态特征。

  (1)联系实例,初步感知。

  (出示例1)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仔细观察屏幕,你能在这些物体上找出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边指边说抽象出实物中的平行四边形。

  (2)思考:平行四边形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大小、边的长度、平行线的倾斜方向、角度等不一样。)

  为什么我们都叫它们平行四边形呢?

  什么是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2.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经验迁移,学法指导。

  它们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还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前面认识三角形时,同学们已经有了一些学习图形的经验,如果老师让你们自己去寻找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去研究?(边和角,数和量……)

  学习几何图形,就要抓住图形的关键部分,用眼看一看,动手做一做,用脑想一想,才能发现它们的.特征。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①请拿出你们准备的平行四边形纸片,4人小组合作,用前面学习图形的方法,去寻找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可以在图片上适当标注,然后结合数据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发现。

  ②全班交流,引导认识。

  你们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哪些特征?你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的?

  预设1:平行四边形有4个角、4条边,我们是通过看和数发现的。

  预设2:平行四边形两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一样长,我们是用直尺量的。

  预设3:平行四边形两条长边互相平行,两条短边也互相平行,我们是用三角板和直尺验证了的。

  预设4: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我们是用量角器量的。

  小结: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通过观察、动手、动脑、看、数、量、议等活动、归纳总结,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教学例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动态特征。

  同学们真能干!大家团结协作,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手段找到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并通过相互交流,验证了平行四边形这些特征的科学性。不过,平行四边形还有些特征不容易被发现,你们想知道吗?

  (1)感知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

  老师拿出长方形活动框。这是一个像孙悟空一样会变的平行四边形,像老师这样捏住它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动,它会听你们的话。

  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再来拉一拉三角形活动框,它会听你们的话吗?在拉动的过程中,你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奥秘?(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不稳定,很容易变形。)

  拉动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边长没变,角度变了,两条边的距离变了)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生活中也有很大的用处。(课件演示:升降机、伸缩门工作等。)

  (2)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

  ①拉动平行四边形当拉成4个直角时就变成长方形了

  ②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长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同桌讨论一下。

  预设1: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都是两组对边都分别平

  行,说明长方形也具有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它是平行四边形。

  预设2:它们的不同点是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我认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③那正方形又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

  预设3:正方形也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所以它也属于平行四边形。同时,它还具有4个角都是直角、4条边都相等的特征,所以它还是特殊的长方形。

  ④原来平行四边形在特殊情况下也能变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所以我们说,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⑤小结:在研究图形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比一比、议一议,在变化中寻找图形隐藏的特征,发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通过“拉一拉”的操作活动,引领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注重学生经验的迁移和教学方法的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练习十九第1题。

  引导学生遮一遮,比画比画,结合特征寻找图形。

  2.练习十九第3,4题。

  学生独立做,交流做法,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 开放练习,拓展思维

  4. 学校花匠准备在花园里栽4株花,并希望这4株花能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他已经栽了3株,请你想一想第4株花可以栽在哪里。

  [练习由直观操作题到抽象的图形思维题,都紧紧抓住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去思考,由简到难,逐步拓展,由学生独立完成到教师引领,层层推进,较好地检验了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五、回顾梳理,总结反思

  解决目标导学5个问题

  你还有哪些补充?

  六、拓展升华

  用两个三角形摆一个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教案 篇5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5-36页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3.教学内容分析 《四边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目的是加强有关空间观念的内容。四边形是本单元的起始内容中的第一课时。通过涂一涂、说一说、围一围等系列活动,充分感知四边形,抽象出四边形的特征。 4.教学目标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3、通过找一找、涂一涂、说一说、围一围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颐和园教学设计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4、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受到美的熏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难点分析 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6.教学课时

  7.教学过程

  一、、喜羊羊开店主题图引入,揭示课题

  师: 小朋友们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吗?故事里的小羊聪明机智,经常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最近在羊村里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原来,喜羊羊开了一家图形店,打算出售各种各样的图形。瞧,这是喜羊羊打算出售的图形。

  二、初步感知,发现特征

  店里的生意真好,喜羊羊一个人忙不过来,他打算招聘一些营业员,要求营业员懂一些有关图形的知识,聪明的小朋友,你们敢试一试吗?(真有自信)

  【设计意图: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动画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展到生活的空间,把数学中的图形带入生活中,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三、探究四边形的特点

  1、(课件出示图形)师:图形家族的成员可真不少,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颜色,涂色时请同学们注意方法,可以用画阴影的方法,也可以用描边框的方法。

  2、学生涂学具卡。

  3、反馈汇报

  4、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用自己的智慧把四边形都找出来了,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指名说一说)(适时板书:四个角、四条直边)

  5、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课件出示不同的图形,有是四边形的,有的不是,让学生来判断,并说明为什么不是四边形。)

  6、师:大家可真能干,在生活中,好多物体的表面也是四边形的,在家来找一找。说一说身边哪免费课件下载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举例)

  【设计意图:图形的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讲,都比较抽象。课上先让学和对具体的图形涂上颜色,然后进行观察,通过有条理的思考、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从而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

  四、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1、师:我们已经把四边形找出来了,可他们都是一个模样吗?(不是)那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四边形进行一下分类呢?

  2、小组合作分类

  师:分类之前,老师先给你们一些建议,首先想好分类的标准,恰当使用手中的工具,记录好分蜡笔物理学中文类的'结果,最后推荐一名同学汇报。

  好,现在拿出学具袋中的图形,小组合作进行分类。

  3、汇报,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分法?

  4、师:在刚才的分类中,有两个图形倍受大家关注,他们是谁?(长方形、正方形)(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与其他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汇报)

  师:正因为有这们的特点,他们倍受关注,他们是四边形家庭中的特殊成员。(板书:特殊)

  【设计意图:长方形、正方形学生已能直观认识了,对他们本身特有的特点,先是让这生在具体的分类活动中突显出来课件制作教程,然后让学生运用手中的工具进行比、量,从而验证自己的发现,使得图形特点这一抽象的内容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得以掌握。

  8.课堂练习 把一个四边形,剪去一个角后,会变成什么形状?

  【设计意图: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9.作业安排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11. 自我问答 这节课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测及自主探索,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边形》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能运用综合法证明正方形性质定理。

  2.体会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概括以及转化等 数学思想方法

  课前热身:

  矩形、菱形有哪些性质和判别方法?

  正方形有哪些性质?你能证明吗?

  自主学习

  1.证明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2.证明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4.议一议

  ①依次连接菱形或矩形四边的中点能得到一个什么图形?先猜一猜,再证明。

  ②依次连接特殊平行四边形 四边中点呢?

  课堂小结

  1、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2、顺次连接矩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3、顺次连接菱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4、顺次连接正 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反馈检测:

  1.正方形的边长为 ,则它的对角线长 ,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 ,它的边长为 。

  2.边长为 的正方形,在一个角 剪掉一 个边长为的 正方形,则所剩余 图形的周长为 。

  3.已知:如图 Rt△ABC中,∠ACB=90°,CD为∠ACB的平分线,DE⊥BC于点E,DF⊥AC于点F。

  求证:四边形CEDF是正方形。

  布 置作业:

  A组:习题 4、2 创新设计 B 组 习题4.、2 C 组 背定义

  《四边形》教案 篇7

  课题

  认识平行四边形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认识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过程方法

  在对简单图形分类的过程中,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情感态度

  鼓励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形状是平行四边形的物体,初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作用。

  教学重点

  1、认识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2、在对简单图形分类的过程中,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形状是平行四边形的物体,初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谁能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认识新的图形。

  二、探究与实践

  1、认识平行四边形

  (1)小组活动:我们每个组老师都发了8张图形卡片,请同学们小组内共同合作,仔细观察,把这8张卡片分成两类。

  (2)全班交流:哪个组的同学可以出个代表来前面说一说你们组是如何分类的?同学们的分类方法非常好,而且还有很多种,老师也用两种方法给它们分了类,我们一起看一下,看看和你们组分的一样吗?(多媒体展示分类过程)在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板书)平行四边形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有平行四边形,谁能说说你在哪里见过平行四边形?老师也找到了许多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我们一起看一下。(多媒体展示图片)

  2、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我们既然认识了平行四边形,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老师先给大家变一个魔术。

  教师演示活动的长方形用手拉对角。谁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学生对图形分类,小组合作。

  学生可以分成两种:

  一种

  (1)都有直角1 4 5 6

  (2)没有直角2 3 7 8

  二种

  (1)三角形5 7

  (2)四边形1 4 3 2 6 8 小组内派一名同学在展台上边操作,边说分类的根据。

  全班交流,让学生把分类的想法和结果交流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像图2、图8这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木框的变化,尝试总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板书)巩固旧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践与应用师出示课件

  1、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2、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同样大的平行四边形。

  老师也和大家一起来画,你们看看,老师的画法和你的画法一样吗?(多媒体演示画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3、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大一点的平行四边形。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平行四边形,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五、作业。

  如何把一个长方形的纸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反思:

  今天学习了《认识平行四边形》,本节课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四边形的基础上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教学时,我通过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引入课题,再学习由长方形到平行四边形的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拉动长方形的框架,观察、体验、交流,借助已有的长方形的有关知识自己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是对边相等,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空间,从而使课堂气氛很活跃,更进一步的认识平行四边行。总体来说,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特点的过程中,学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边形》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有关问题,清楚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2、能利用它们的性质和判定进行推理和计算。

  3、使学生明确知识体系,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掌握基本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

  难点:能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进行几何证明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

  1.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已知AB=3cm,AC=5cm

  则BC=_____cm,△BOC的周长=_____cm

  2)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已知AB=5cm,AC=6cm,

  则你能求出哪些线段的长度?

  3)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已知OA=3cm,

  则AB=_____cm,△BOC的周长=_______cm.

  小结: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PPT呈现)

  2.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成为矩形,需要增加的条件________.

  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成为菱形,需要增加的条件________.

  要使矩形ABCD成为正方形,需要增加的条件________.

  要使菱形ABCD成为正方形,需要增加的条件________.

  小结: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PPT呈现)

  二、深化提高:

  1.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点D,AN是△ABC外角∠CAM的平分线,CE⊥AN,垂足为点E,

  (1)求证:四边形ADCE为矩形;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

  四边形ADCE是一个正方形?并给出证明.

  2.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

  过点D作DP∥OC,过C点作CP∥DO,交DP于点P,

  试判断四边形CODP的形状.

  变式1:如果题目中的矩形变为菱形,(图一)结论应变为什么?

  变式2:如果题目中的矩形变为正方形,(图二)结论又应变为什么?

  3.如图,在中,是边的中点,分别是及其延长线上的点,.

  (1)求证:.

  (2)请连结,试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若四边形是菱形,判断的形状。

  三、拓展提高

  1.如图,以△ABC的三边为边在BC的同侧分别作三个等边三角形,即△ABD、

  △BCE、△ACF,

  (1)四边形ADEF是什么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EF是菱形?

  (3)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以A、D、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不存在.

  2.如图,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顶角∠BAC=,(<60°)D是BC边上的一点,连接AD,线段AD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AE,过点E作BC的平行线,交AB于点F,连接DE,BE,DF.

  (1)求证:BE=CD;

  (2)若AD⊥BC,试判断四边形BDFE的形状,并给出证明,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P为对角线BD上一点,

  PE⊥BC,垂足为E,PF⊥CD,垂足为F。

  求证:EF=AP

  2.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对角线BD上的点,且BE=AB,

  EF⊥BD,交CD于点F,DE=2.5cm,求CF的长。

  3.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8cm,BD=6cm,

  DH⊥AB于H,求:DH的长。

  《四边形》教案 篇9

  教学

  目标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解决问题

  重点

  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的灵活的运用。

  导学过程教师复备

  (学生笔记)

  复习回顾

  1.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

  2.判别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有哪些?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条件的区别?

  例题精讲

  例1、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在AB、CD上,AE=CF.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例2、如图,□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直线EF过点O分别交BC、AD于点E、F,G、H分别为OB、OD的中点,四边形GEHF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反馈练习

  1.如图,在□ABCD中,AB=5,AD=8,∠A、∠D的角平分线分别交BC于E、F,则EF=__________(在右边写出过程)

  2.如图,在□ABCD中,过其对角线的交点O,引一条直线交BC于E,交AD于F,若AB=2.4CM,BC=4CM,OE=1.1CM。则四边形CDFE的周长为多少?

  3.如图,在□ABCD中,点E、F在对角线BD上,且BE=DF.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四边形》教案 篇10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的有关概念及内角和定理。因为的有关概念及内角和定理是本章的基础知识,对后继知识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难点:的概念及不稳定性的理解和应用。在前面讲解三角形的概念时,因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一个平面,所以三个顶点总是共面的,也就是说,三角形肯定是平面图形,而就不是这样,它的四个顶点有不共面的情况,又限于我们现在研究的是平面图形,所以在的定义中加上“在同一平面内”这个条件,这几个字的意思学生不好理解,所以是难点。

  2.教法建议

  (1)本节的引入最好使用我们提供的多媒体课件,通过这个课件,使学生认识到这些都是常见图形,研究它们具有实际应用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本节的教学,要以三角形为基础,可以仿照三角形,通过类比的方法建立的有关概念,如的边、顶点、内角、外角、内角和、外角和、周长等都可同三角形类比,要结合三角形、的图形,对比着指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确这些概念。

  (3)因为在三角形中没有对角线,所以的对角线是一个新概念,它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辅助线,通过它可以把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结合图形,让学生自己动手作的一条对角线,并观察的一条对角线把它分成几个三角形?两条对角线呢?使学生加深对对角线的作用的认识。

  (4)本节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化归转化的思想和类比的思想,教师在讲解本节知识时要渗透这两种思想方法,并且在本节小结中对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白碰到复杂的、未知的问题要转化为简单的、已知的问题。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掌握的有关概念及的内角和外角和定理.

  2.了解的不稳定性及它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气象站的实例,培养学生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能力.

  2.通过推导内角和定理,对学生渗透化归思想.

  3.会根据比较简单的条件画出指定的.

  4.讲解外角概念和外角定理时,联系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对学生渗透类比思想.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认识到这些都是常见的,研究他们都有实际应用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内角和定理数学,渗透统一美,应用美.

  二、学法引导

  类比、观察、引导、讲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及其有关概念;熟练推导外角和这一结论,并用此结论解决与内外角有关计算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的有关概念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不稳定性的理解和应用.

  3.疑点及解决办法:的定义中为什么要有“在平面内”,而三角形的定义中就没有呢?根据指定条件画,关键是要分析好作图的顺序,一般先作一个角.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模型、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引入新课,学生观察图形,类比三角形知识导出有关概念;师生共同推导内角和的定理,学生巩固内角和定理和应用;共同分析探索外角和定理,学生阅读相关材料.

  第一课时

  七、教学步骤

  【复习引入】

  在小学里已经对、长方形、平形的有关知识有所了解,但还很肤浅,这一

  章我们将比较系统地学习各种的性质和判定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有关的知识解决一些新问题.

  【引入新课】

  用投影仪打出课前画好的教材中P119的图.

  师问:在上图中你能把知道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梯形找出来吗?(启发学生找上述图形,最后教师用彩色笔勾出几个图形).

  【讲解新课】

  1.的有关概念

  结合图形讲解,的边、顶点、角,凸,的对角线(同时学生在书上画出上述概念),讲解这些概念时:

  (1)要结合图形.

  (2)要与三角形类比.

  (3)讲清定义中的关键词语.如定义中要说明为什么加上“同一平面内”而三角形的定义中为什么不加“同一平面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一定在同一平面内,而四个点有可能不在同一平面内,如图4—2中的点.我们现在只研究平面图形,故在定义中加上“在同一平面内”的限制).

  (4)强调对角线的作用,作为的一种常用的辅助线,通过它可以把问题转化为三角形来解(渗透化归思想),并观察图4-3用对角线分成的这些三角形与原的关系.

  (5)强调的表示方法,一定要按顶点顺序书写如图4—1.

  (6)在判断一个是不是凸时,一定要按照定义的要求把每一边都延长后再下结论如图4-4,图4-5.

  2.内角和定理

  教师问:

  (1)在图4-3中对角线AC把ABCD分成几个三角形?

  (2)在图4-6中两条对角线AC和BD把分成几个三角形?

  (3)若在ABCD如图4-7内任取一点O,从O向四个顶点作连线,把分成几个三角形.

  我们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那么的内角和就等于:

  ①2×180°=360°如图4—6;

  ②4×180°-360°=360°如图4-7.

  例1已知:如图4—8,直线于B、于C.

  求证:(1);(2)。

  本例题是内角和定理的应用,实际上它证明了两边相互垂直的两个角相等或互补的关系,何时用相等,何时用互补,如果需要应用,作两三步推理就可以证出.

  【总结、扩展】

  1.的有关概念.

  2.对角线的作用.

  3.内角和定理.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28中1(1)、2、 3.

  九、板书设计

  十、随堂练习

  教材P122中1、2、3。

  《四边形》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围一围、涂一涂、说一说、找一找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能力。

  3.通过情景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能直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教学难点: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纸、三角板、直尺、钉子板、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课前问候语)师:同学们你们好!欢迎来到谢老师的课堂。我知道你们已经是多次出席这样的公开课了,这表明你们都是非常优秀与出色的。同样,老师希望你们在这节课当中能表现得更加积极、勇敢。让我们一起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好吗?

  生:好!

  师:嗯,好,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多媒体出示情境图)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熟悉的场景,知道这是哪里?什么地方吗?嗯,对了。这里是一所学校的操场,那同学们你们在操场发现了什么?

  生:回答多种多样。(引导学生回到图形上)师:嗯,除了这些之外,你们有没有发现操场里面有很多的图形,你们找一找,看能不能找到你们学过的或者知道的图形。

  生: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

  师:嗯,小眼睛真亮,这都被你发现了。

  师:同学们真不错都观察的非常仔细。那么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来看一下这里面都藏着那些图形。(逐个点击)遇到没学过的图形略作介绍说这是咱们以后会学到的图形。这里的图形真多呀!那除了这些图形朋友之外,老师今天打算把一个朋友圈里的朋友介绍给你们认识,说不定这朋友圈里会有些你认识的朋友呢。想不想进去看看啊?

  生:想!

  师:想进去可以,但说了你必须先认识它拿到通关密码才能进得去。所以咱们先去认识认识这位管理员。它叫做“四边形”(点击课件,板书课题)——四边形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

  师:好了,管理员我们已经见过了,通关密码也拿到了。可是,还有其他图形朋友也想跟“四边形”这个大家族做朋友,他们已经提前得到密码进去了。那么接下来就得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四边形”的家族成员了。(点击课件)看看谁的火眼金睛最厉害。

  师:你认为那些是四边形?

  生:各种各样的回答。

  师:刚刚同学们已经找到了你们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其实呢,在刚刚老师拿通关密码的时候,管理员就偷偷的.告诉老师说:“今天他知道咱们班的同学要来看它们,特意穿了一件红色的隐形T桖。那么现在老师就用我的火眼金睛让他们立马显形。请看大屏幕。(逐个点击)

  师:同学们都找对了几个呀?

  生:1/ 2/ 3…..

  师:嗯,看样有些同学的火眼金睛很厉害呀!好,现在接着看大屏幕,这些图形都是刚刚找出的四边形。那它们都有哪些特征?(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讨论完之后请学生回答。(在这之前叫他们把老师课前发下去的教具拿出来摸一摸,看一看。)

  生:生1/生2…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引导。记得在引导完之后得到的结论进行板书。(板书:四边形的特征:1.有四条直的边。2.有四个角,不一定是直角。3.是封闭图形。在板书的时候注意颜色搭配。)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表扬。师:同学们你们现在都知道了四边形。那现在就来练一练,看看同学们是不是真的掌握了。(出示简单的练习)让学生逐个回答。完了之后,再进一步的挑战,帮助小猴穿过迷宫吃到桃子。(出示课件)让学生以成语接龙的方式完成。

  师:好了,通过练习之后,同学们掌握的还是不错的。那么接下来再看到下面这幅画。自己读题。读完之后让学生展开讨论。(提示:拿到黑板上的图形,用三角板和直尺比一比、量一量它们的边,你能发现什么?)

  生:生1/生2….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之后,自己用三角尺量图形的角得出结论。(点击课件)再用直尺稍微的量下边。然后用课件来演示给学生看。从而得出结论:边相等。最后强调出长方形的特殊引出最后结论。

  师:好了,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会认四边形了,也了解了特殊的四边形,现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四边形。老师巡视并加以指导,把做的好的展示给同学们看。之后,老师还要让同学们动手围一围,看到老师手上的钉子板了吗?老师要请同学上来围一个你喜欢的四边形或者其他同学指定的四边形。老师先来示范一次。师生互动环节…….

  师:学了四边形之后,你能跟老师和其他同学说说身边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比如说在教室里面有没有发现四边形呢?。

  生:生1 /生2

  师:让学生说完之后在进行补充,然后呈现生活中的物体图。最后进行小结,同学们说一说你们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四边形》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87~88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渗透转化思想。

  2.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思想。

  教学准备:

  课件,一个框架式可以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为学生准备一张底为6 cm、高为4 cm的平行四边形纸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游戏。面积比大小:你能很快比较出下面每组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大小吗?

  你怎么知道它们的面积一样大的?(反馈重点:①数方格;②转化成长方形。)

  2.(出示平行四边形)这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关于平行四边形,大家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谁能说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指的是哪部分呢?

  【设计意图】转化的思想是推导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指导思想,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通过面积比大小的游戏,让学生意识到不仅可以通过数方格来比较图形的大小,还可以通过剪拼转化成熟悉的图形进行大小比较,既富有趣味性,又能为新知的探究做好铺垫。

  二、新知探究

  (一)合理猜想

  1.确实,由四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么同学们猜想一下,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会怎么计算?并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1:邻边相乘;

  预设2:底边乘高。

  2.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同意哪一种猜想?理由是什么?

  3.反馈想法。

  预设1: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邻边。把平行四边形拉一拉就可以变成长方形。

  预设2:用底边乘高来计算。可以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再计算面积。

  (二)验证猜想

  同学们都想到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来计算,那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种方法更合理呢?

  1.邻边相乘的想法

  教师:就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拉的方法。(出示教具)请看,我们再次慢慢地把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仔细观察拉动前后什么没有变,什么发生了变化?

  学生:边的长短没变,高和面积变了。

  教师追问:周长变了吗?面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能在图上更直观地表示出来吗?

  教师:现在谁能说说这种拉的方法合理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是的,在拉动前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不相等。用底乘邻边算出的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是拉动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所以用拉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正确的。

  【设计意图】利用教具进行操作对比,让学生通过观察自觉修正自己的想法。

  2.底边乘高的想法

  (1)数格子验证

  教师:这里的一些不是整格的怎么数?

  学生:可以通过拼一拼,变成整格的再数。

  教师:拼一拼后,就变成了什么形状?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所以面积是多少?

  (2)剪拼验证

  教师:谁来展示你是如何进行剪接的?

  学生:沿高剪下,补到另一边,拼成长方形。

  教师:拼成的是一个怎样的长方形?(长6 cm,宽4 cm)

  那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 cm2)。

  【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胆提出假设,并让学生自主思考通过数格子、剪拼等实践操作进行验证。在操作反馈中,让他们在和同学、老师的交流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想法,完善自己的思考,对于知识的获取是很有益处的。

  (三)公式推导

  教师:仔细观察, 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相当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中的哪两部分?

  学生: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教师:那么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么计算呢?

  教师:如果我们用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

  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用

  来表示。

  (四)回顾总结

  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谁能说说我们是怎样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的?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让学生发现转化前后图形之间的相同点之后,沟通两个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顺利地把新知转化为旧知,从而顺利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练习巩固

  (一)基础练习

  1.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

  (1)请学生计算,并进行订正。

  (2)反馈小结:在计算时,可以先写出面积公式,再进行计算。

  2.完成练习十九第2题。

  (1)请学生计算,并进行反馈。

  (2)反馈侧重:最后一小题引导学生注意找准相对应的`底和高。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补充练习。

  【设计意图】教材本身就提供了多层次的练习,教师在这里进行合理选择,通过基础题、变化题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所需要的条件,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拓展提升

  一块平行四边形木板,底是4 cm ,高是3 cm 。它的面积是多少?

  1.引导学生算出它的面积;

  2.请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这样的平行四边形;

  3.教师:像这样的平行四边形你能画出多少个?(无数个)它们的面积相等吗?说说你的理由。

  4.教师小结:是的,像这样的平行四边形剪拼之后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4 cm,宽3 cm 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都相等。由此,可以得到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相等。

  5.思考: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一定等底等高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从已知条件求面积到根据条件画图形,让学生在画图反馈的过程中感受到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既提升了所学知识,又关注了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四、总结提示

  教师:回忆一下,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总结:我们用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种转化的思想对于我们的数学学习很重要。

  【设计意图】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通过回忆帮学生把本节课得到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也利用转化的思想对图形的面积进行自主探索。

  《四边形》教案 篇1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4-36页。

  二、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2.通过涂一涂、围一围、分一分、折一折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判别四边形。

  教学难点:用四边形不同的特征为标准,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四、教具、学具:课件、钉子板、四边形、橡皮筋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认识四边形

  1、揭题: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四边形,课前大家在身边寻找了四边形,你心目中的四边形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就一起来认一认,辨一辨吧。 【板书:四边形】

  2、作业反馈:

  师:接下来在你带来的实物上找一找四边形,把找到的四边形向大家介绍一下。

  1) 展示实物:

  问:请你指着物体说一说哪个面是四边形?〖强调:什么的这个面是四边形的。〗

  (多个指名回答,让学生复述一遍。)

  a) 【第一个同学指导规范,走上台说指着物体的一个面说】{物体大一点,具有代表性}

  b) 问:(实物)在这个物体里还能找到其它的四边形吗,请小朋友们来找一找?

  〖强调:它的每一个面是四边形,围起来的整体是长方体。〗

  c) 同桌交流,--原来一个物体中有很多个四边形,接下来也请你也像刚才的小朋友那样,把你带的物体介绍给小组里的其它同学听。

  d) 引导小结:原来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是四边形(四边形的平面图形)

  1) 展示图片

  师:很多小朋友把找到的四边形拍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找到的四边形。

  (课件中注示谁的作品,请学生介绍)

  请你来说说你找到的四边形在哪?(学生电脑点击)(什么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 平面图形

  问:看了那么多的四边形,现在你能来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吗?

  (学生回答)【有四个角,四条边】(不完整,在涂色游戏中完善。)

  【有四个角,四条直直的边围起来的图形】(强调一下概念)

  问:谁能来指一指四边形中的四个角和四条边在哪里?喜欢哪个四边形就指哪个。

  (指2个图形,四个角闪烁出示,四条边依次闪烁)(长方形,不规则四边形)学生,老师

  【设计意图: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讲,都比较抽象的,也较难掌握。而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因此设计了课前的了解性作业,通过让学生寻找有关四边形的实物,把找到四边形用剪贴或相机记录下来等方式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积累,让这些生活中的素材进入课堂,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通过大量的感性认知,建立表象,抽象出四边形的特征。】

  3、“涂色屋”--感知四边形

  我们知道了象这样有四个角,有四条直直的边的图形都是四边形。接下来请你到涂色屋去找一找,把你找到的四边形涂上颜色。(红色的记号笔)

  1) 学生操作涂色

  2) 反馈时提问:他找到的都对吗?--为什么你认为他们都是四边形?(强调:因为这些图形都有四个角,四条直直的边,所以都是四边形。)

  3) 同桌互查你们找的都对吗?

  4) 为什么其它的不是四边形呢?说说你的理由(学生一个个说)

  【不是四边形的`,课件出示号码】

  强调:四边形是平面图形,不是立体图形。

  但它的每个面都是四边形。(动画展开)

  强调:没有角,平时电视机、桌子表面不是四边形,为了安全、美观。

  【隐去不是的四边形,画面只出现四边形】

  过渡语:小朋友看看大屏幕上的四边形,闭上眼睛,好好想一想,把这些美丽的四边形留在你的小脑袋里。

  第二部分:创造四边形 收好涂色屋的练习纸

  1、动手实践创造四边形(教师提供材料包,学生自行选择一包)

  师:这些都是四边形, 接下来我们就用钉子板和橡皮筋来围出各种不同的四边形。

  【课件出示】

  指导合作:

  (1)四人小组合作

  (2)音乐开始到结束,看看哪一组围出的四边形,形状最多

  1) 学生操作(6组,)

  2) 展示反馈(全部展示反馈)问:请同学们快速检查一下这6块中的这些都是四边形吗?

  2、归类,寻找特征(选择其中的一块)

  1) 问:你能找到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谁来指着说一说。 还有其他认识的吗?

  2) 【一块板展示】(长方形、)

  问:(指着长方形)这是——?(长方形)

  你还能在其它板中找到长方形吗?谁来指一指。

  那么,长方形有哪些特征呢?还有补充吗?(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对称)

  【 板书: 边 角 对称 】

  看着点子图上的长方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对边相等的?点子图中长边有个间隔,短边有 个间隔)

  我们来看看电脑老师是怎么验证的。【课件出现图形验证】

  (正方形)

  3) 这是正方形,它又有什么特征呢?(四个角是直角,四条边相等)

  你是怎么知道的?电脑展示验证。 【课件出现图形验证】

  4) 还有其他认识的图形吗? 请你来指一指。

  你的知识面真广,这些图形我们会在以后进一步去学习的。

  第三部分:给四边形分类(礼品屋)

  1、给学生准备材料包(上面六种图形)

  师:都是四边形也有不同的样子,接下来我们就来做一个分类的游戏。

  提问:你觉得可以按什么标准来分一分这些四边形呢?( 角 边 是否对称)

  (有直角 没有直角)

  2、提出合作要求:

  a) 每组确定分类的标准(要求组内能讨论怎样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分类的标准,)

  b) 按照标准分成几类

  c) 商量确定好后,贴在垫板上。

  d) 确定汇报的人员

  3、选择组汇报 问:你们是按什么分的?这一类是…… 那一类是……

  (1)按角分: 长方形、正方形一类(四个角都是直角);

  菱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不规则四边形(没有直角)。

  (2)按边分: 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 (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梯形、不规则四边形 (对边不相等)。

  (3)是否对称: 长方形、正方形、梯形、菱形(对称图形)

  平行四边形、不规则(不对称图形)

  第四部分:知识梳理

  师:刚才我们一起创造了四边形,还给他们分了类,你能来说一说对四边形这个新朋友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吗?(概念,不同标准,长、正方形的特征)

  第五部分:综合练习

  小朋友们说得真不错,那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关于四边形的游戏好吗?四边形大变脸!

  1、判断:

  每个小朋友发到两个图形,请你判断一下,是四边形的举起来给小朋友们看看。

  2、第一关;请你把不是四边形的图形请出来,观察一下怎样只折一次,其中的一部分变成四边形呢?

  问:折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操作

  说说你是怎么变的?变成了一个什么四边形?

  3、第二关:再把四边形请出来,请你也只折一次变一变,把它变成一个形状不同的四边形?

  说说你是怎么变的?

  【设计意图:设计了活动型的课中作业,通过涂一涂、围一围、分一分、折一折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探究出四边形的特征,并学会区分和辨认。在完全课中作业的方式上,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展示他们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这样完全作业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一方面使学生学会分工、协作,一方面在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中,各种层次的学生互相影响,取长补短。这样做,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知识,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思维活动也更加活跃,形成了多维目标的达成。】

  第六部分:梳理课堂,课后延伸

  巧动手 玩数学

  请小朋友们选择长度合适的四根吸管和四个图钉围成一个四边形,并请你玩一玩感受一下它的形状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说说你玩后的感想.

  【设计意图:课后延伸拓展型的作业,设计的是用四根合适的小吸管和图钉围成一个四边形,并进行变一变,让学生通过设计制作,加深对四边形特征的认识。并且在变一变的操作实验中,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为他们进一步的思索提供了直观材料,也为接下去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做了铺垫。】

  《四边形》教案 篇14

  1教学目标

  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通过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通过观察测量、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

  2学情分析

  在一、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学生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节课将和老师共同参与一系列活动,认识四边形并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一定基础的学习技能,形成合作意识,并具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思维活跃,应充分给他们动手和表达的空间和时间。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直观感知认识四边形的基础之上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景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播放生活中各种不同的物体(表面是四边形)

  活动2【讲授】学习四边形的特征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平面图形和部分立体图形。

  2、激励学生判断哪些是四边形?并做好相应标注。

  3、师质疑:为什么其他图形不是四边形呢?

  4、在理解四边形特点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说出生活中的四边形。

  5、鼓励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四边形。

  活动3【活动】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1、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猜测她们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

  2、师质疑: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3、给与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寻找验证的方法。

  4、课件展示探究活动的要求: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

  5、板书汇报结果:

  长方形 正方形

  对边相等 四边相等

  都是直角 都是直角

  6、师: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长方形一组对边长,一组对边短。

  顺势引导把长的边叫长,短的边叫宽。而正方形各边没有长短之分,所以将每条边叫边长。(从而认识两种图形各部分名称)

  7、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他们各部分的名称。

  活动4【练习】拓展应用

  1、师:通过刚才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你们不仅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还认识了这两种图形各部分的名称。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两种图形,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2、师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近似正方形的长方形)让学生判断:这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如果是长方形,我们怎么把它变成一个正方形?

  师:能否利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验证一下?

  活动5【讲授】总结、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师: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再难的数学问题都能找到答案,因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有心人,去探索出更多的数学秘密。

  《四边形》教案 篇15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它是圆中探求角相等或互补关系的常用定理,同时也是转移角的常用方法.

  难点:定理的灵活运用.使用性质定理时应注意观察图形、分析图形,不要弄错四边形的

  外角和它的内对角的相互对应位置.

  3、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一个课时.

  (1)教师的重点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究问题的情境(参看教学设计示例),组织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和探究;

  (2)在教学中以“发现——证明——应用”为主线,以“特殊——一般”的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与证明的思想方法.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圆内接多边形和多边形外接圆的概念;

  (2)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定理;

  (3)熟练运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圆的特殊内接四边形到圆的一般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定理的证明探讨过程,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3)通过定理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的热情;

  (2)渗透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

  难点:定理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本概念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圆上,这个多边形叫做圆内接多边形,这个圆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接圆.如图中的四边形ABCD叫做⊙O的内接四边形,而⊙O叫做四边形ABCD的外接圆.

  (二)创设研究情境

  问题:一般的圆内接四边形具有什么性质?

  研究:圆的特殊内接四边形(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研究.

  1、边的性质:

  (1)矩形:对边相等,对边平行.

  (2)正方形:对边相等,对边平行,邻边相等.

  (3)等腰梯形:两腰相等,有一组对边平行.

  归纳:圆内接四边形的边之间看不出存在什么公同的性质.

  2、角的关系

  猜想: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三)证明猜想

  教师引导学生证明.(参看思路)

  思路1:在矩形中,外接圆心即为它的对角线的'中点,∠A与∠B均为平角∠BOD的一半,在一般的圆内接四边形中,只要把圆心O与一组对顶点B、D分别相连,能得到什么结果呢?

  ∠A=,∠C=

  ∴∠A+∠C=

  思路2:在正方形中,外接圆心即为它的对角线的交点.把圆心与各顶点相连,与各边所成的角均方45°的角.在一般的圆内接四边形中,把圆心与各顶点相连,能得到什么结果呢?

  这时有2(α+β+γ+δ)=360°

  所以α+β+γ+δ=180°

  而β+γ=∠A,α+δ=∠C,

  ∴∠A+∠C=180°,可得,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四)性质及应用

  (对A层学生应知,逆定理成立,4点共圆)

  例已知:如图,⊙O1与⊙O2相交于A、B两点,经过A的直线与⊙O1交于点C,与⊙O2交于点D.过B的直线与⊙O1交于点E,与⊙O2交于点F.

  求证:CE∥DF.

  (分析与证明学生自主完成)

  说明:①连结AB这是一种常见的引辅助线的方法.对于这道例题,连结AB以后,可以构造出两个圆内接四边形,然后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关于角的性质解决.

  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调动学生对例题、重点习题的剖析,多进行一点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勇于创新.

  巩固练习:教材P98中1、2.

  (五)小结

  知识:圆内接多边形——圆内接四边形——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思想方法:①“特殊——一般”研究问题的方法;②构造圆内接四边形;③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六)作业:教材P101中15、16、17题;教材P102中B组5题.

  探究活动

  问题:已知,点A在⊙O上,⊙A与⊙O相交于B、C两点,点D是⊙A上(不与B、C重合)一点,直线BD与⊙O相交于点E.试问:当点D在⊙A上运动时,能否判定△CED的形状?说明理由.

  分析要判定△CED的形状,当运动到BD经过⊙A的圆心A时,此时点E与点A重合,可以发现△CED是等腰三角形,从而猜想对一般情况是否也能成立,进一步观察可发现在运动过程中∠D及∠CED的大小保持不变,△CED的形状保持不变.

  提示:分两种情况

  (1)当点D在⊙O外时.证明△CDE∽△CAD’即可

  (2)当点D在⊙O内时.利用圆内接四边形外角等于内对角可证明△CDE∽△CAD’即可

  说明:(1)本题应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及圆内接四边形外角等于内对角,改变圆周角顶点位置,进行角的转换;

  (2)本题为图形形状判定型的探索题,结论的探索同样运用图形运动思想,证明结论将一般位置转化成特殊位置,同时获得添辅助线的方法,这也是添辅助线的常用的思想方法;

  (3)一般地,有时对几种不同位置图形探索得到相同结论,但不同位置的证明方法不同时,也要进行分类讨论.本题中,如果将直线BD运动到使点E在BD的反向延长线上时,

  △CDE仍然是等腰三角形.

  《四边形》教案 篇16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5页。

  二、教学目标:

  1、能从各种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

  2、通过对四边形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征有所了解,特别是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3、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准备水彩笔一支。四人小组:一袋四边形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你喜欢什么体育运动?

  2、光明小学校园里,同学们也正在进行各种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主题图)

  (1)仔细观察,在这美丽的校园里你发现了什么图形?(先自己找一找,再同桌交流)

  (2)交流汇报,学生可能找到的图形有:(指名回答,课件单一闪动)

  3、导入课题。

  在美丽的校园里有许多的图形,像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同时闪动这些图形)这些都是平面图形,都叫四边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四边形。

  板书:四边形的认识。

  4、初步感知:你认为怎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二)探索交流、概括特征。

  1、动手操作。

  (1)涂一涂(让学生感知面)

  同学们,数学书第35也有许多的图形,你能从中找出四边形吗?并涂上你自己喜欢的颜色。比一比,看谁涂得又快又好看。

  (2)涂完后,同桌交流,说说理由。

  (3)集体反馈,为什么这些是四边形,而那些却不是?

  2、讨论,概括四边形的特征。

  (1)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先小组,再反馈)

  (2)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

  3、判断四边形。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形请你判断一下他们是四边形吗?(集体用手势判断,并说明理由)如果不是,你能把他变成四边形吗?(课件演示)

  《四边形》教案 篇17

  一、教学内容:第34-36页四边形.

  二、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画一画、找一找、拼一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认识四边形的共同特点,分辨不同四边形的的不同之处。

  四、教具、学具:例2的四边形组图每生一份、钉子板、投影仪、三角尺、剪刀、小棒等。

  五、设计理念:在实际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过程:

  (一)、出示主题图:

  1、师:这是哪儿?在这幅图中你能发现哪些图形?(学生从中找一找图形,一边看一边汇报。)

  2.师:大家真能干!在我们的校园中,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看来啊,图形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其中的.一个图形──四边形,你们愿意和它成为好朋友吗?

  (板书课题:四边形)

  (二)、初步感知,发现特征

  1.师:同学们,你想像中的四边形应该是什么样的?(指名回答,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2、师:四边形到底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进一步来研究。看,数学王国里有这么多的图形(做一做第2题)。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涂上相同的颜色,同桌互相检查。请学生上台展示。

  3.师:观察,我们找出的“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互相交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合图形得出:像这样有四条直直的边围成,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教师板书。

  师:看着这么多的四边形,现在你能说说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4.生活中我们见过许多四边形,现在又知道了四边形的特点,你能不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四边形的。

  (三)、动手操作,互动交流

  1.四边形分类。

  (1)指导分法。

  (2)小组合作进行分类。

  (友情提示:1.请你选择好工具,定好分类的标准。2.分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3.四人小组交流,说说你分类的理由。4.推荐一名同学发言。)

  (3)反馈、交流。

  各组派代表发言,(实物在黑板上移动展示)说说分法,并说明这样分的理由。

  (1)按角分:长方形、正方形一类(四个角都是直角);菱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一类(没有直角)。

  (2)按边分: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一类(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梯形一类(对边不相等)。

  (3)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一类(对边相等);正方形、菱形一类(四条边相等);梯形一类(四条边都不相等)。

  ……

  (4):师:你们分的好极了,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再来确认一下,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2.围四边形。(钉子板、小棒)

  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看谁反应快”(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四边形)

  a.围一个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比较特殊的四边形,特殊在哪儿呢?小组里说一说。

  b.师:围出一个对边相等,但却不是长方形的四边形。(教师下位巡视,及时进行指导。)

  c.围一个四条边都不相等的四边形。

  :同学们真能干,反应真快。

  4、动手试一试,把一个四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它会变成什么形状?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学得开心吗?四边形的还有很多知识,我们以后再学。今天放学后,请你们在回家的路上和家中,找出我们的好朋友——四边形,并请爸爸、妈妈一起认识它,好吗?

  板书:四边形

  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四边形》教案 篇18

  【教材分析】

  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给四边形的学习提供了大量有趣的素材。在本节课内容的呈现中,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现实世界的物体,通过让学生观察大量丰富的平面图形,从而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从中“发现”四边形,归纳其基本特征。另外,在介绍新知识时,要尽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便于学生理解。

  【学情分析】

  本节课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中学习各种四边形。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其他内容相比,“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目标】

  1.经历生活中的实际事例,通过圈一圈、涂一涂、说一说、找一找等系列活动,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运用四边形的特征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在一系列感知四边形特征的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四边形的.特征,给四边形分类。

  难点: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学具、小棒、七巧板。

  【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小房子、方砖铺成的走廊、松树、苹果树……)这幅画设计的漂亮吗?我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这幅画都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2.找出你认识的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还有其他一些你叫不出名字的图形。

  3.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现各种形状,得出教材中的主题图。

  4.揭示课题:这幅美丽的图画里包含了许多图形,图形中有一种叫四边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四边形。(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感知四边形特征。

  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例1主题图。

  师:同学们,这里有许多图形,你能从中找出四边形吗?

  学生先看一看,找一找,再把自己认为是四边形的用笔做出标记。

  展示学习成果,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小组讨论交流:你为什么认为这些图形是四边形?其他的图形不是四边形?

  2.探究四边形特征。

  出示选好的四边形。

  (1)看一看。

  师: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四边形有4个角,有四条直的边。

  (2)摸一摸。

  师:请每个同学手里拿一个四边形,和老师一起来摸一摸它的四周。

  归纳: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这就是四边形的特点。(板书)

  3.寻找生活中的四边形。

  师:刚才同学们找出了书中的四边形,那你们能不能在实际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是四边形?

  生:教室的门、窗户、地砖、黑板……

  4.动手画一画。

  画出几个不同的四边形。

  针对同学画出的四边形进行评价。

  5.动手做一做。

  师:看来,生活中的四边形实在是太多了!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也来做一做四边形呢?在做之前,请看清楚下面的要求。

  课件展示要求:

  (1)请选好小棒,做出的每个四边形要形状不同。

  (2)小组合作完成,看哪一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做的四边形又快又多。

  师:(示范)老师为每个组准备了两种长度不同的小棒,红色的更长,蓝色的更短,颜色相同的小棒长度是相同的,现在请小组长拿出学具袋中的小棒,开始动手吧。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活动中播放音乐)

  师:时间到,放

  下手中的小棒。请小组长汇报个数,说出都摆了哪几种形状的四边形。(生答)

  【巩固应用】

  教材第79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四边形

  四边形的特征:有四条边、四个角。

  《四边形》教案 篇19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四边形及其边、顶点、角、外角的概念;

  .使学生熟练掌握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并能灵活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过程

  新课

  1.四边形的有关概念

  四边形,四边形的边、顶点、角,凸四边形,四边形的对角线,讲解这些概念时,(1)要结合图形;(2)要与三角形类比(渗透类比与扩展思想);(3)讲清定义中的关键词语,如四边形定义中要说明为什么加上“同一平面内”,而三角形的定义中为什么不加“同一平面内”(三角形肯定是平面图形,四边形四个顶点有不共面的情况,即空间四边形,但限于我们现在只研究平面图形,故在定义中加上“在同一平面内”的限制);(4)强调四边形对角线的作用:作为四边形的一种常用的辅助线,通过它可以把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渗透化归思想).要让学生动手作四边形的对角线,并观察用对角线分成的这些三角形与原四边形的关系;(5)强调四边形的表示方法.一定要按顶点顺序书写四边形,如图2-1,记为四边形ABCD.

  2.四边形内角和定理

  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

  这个定理的证明很容易,结合图2-1指出对角线AC分四边形所成的两个三角形的内角是哪些,四边形的内角是哪些,为什么四边形内角和等于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定理的应用.常用来解决与四边形或多边形内角有关的问题.

  例1 已知:如图2-2,直线OB⊥AB,垂足为B,直线OC⊥AC,垂足为C.

  求证:(1)∠A+∠1=180°;(2)∠A=∠2.

  本例是四边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实际上它证明了两边相互垂直的两个角相等或互补的关系.何时用相等,何时用互补,如果需要可因题制宜.

  补充例题

  1.四边形的周长为42cm,且四边的.比为2∶3∶4∶5,求各边的长.

  2.若四边形内角的比为1∶2∶3∶4,求各角的度数.

  小结

  1.四边形的有关概念.

  2.四边形对角线的作用.

  3.四边形内角和定理.

  练习:选用课本中的练习题.

  作业:选用课本中的习题.

  补充作业:四边形ABCD中,∠C和∠A互为补角,且∠A∶∠B∶∠D=6∶4∶5.求∠C的度数.

  四、教学注意问题

  1.讲清概念,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

  2.本单元开始就要注意类比和扩展方法的使用,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化未知为已知等数学思想方法的使用.

  相 关 文 章

  ■四边形---教案(二)■平方根---教案(三)■平方根---教案(二)■平方根---教案(一)■几何引言课——教案■几何引言——教案■几何引言(第二课时)——教案■几何引言第一课时教案■直线的性质■直线■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二)■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一)■《截一个几何体》■一组与磁带有关的数学问题■正切、余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四边形》教案 篇2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页例1、例2、练习十九1,3,4。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其特征。

  2.经历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几何图形的学习方法,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4.应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了解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自己探索、发现、描述、应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长方形、三角形活动框,磁性小棒。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平行四边形

  纸片(4人小组相同),小棒4根(两两等长)。

  【教学过程】

  1. 目标导学。

  (1) 什么是平行四边形?

  (2) 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3) 长方形、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4) 你能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吗?

  (5)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2. 活动引入,发挥想象。摆小棒游。

  学生在桌子上任意摆1根、2根、3根、4根小棒,想一想,你会摆出哪些我们学过的`形状?同桌交流,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形状。

  [同一平面内,学生用小棒可能会摆出线段、角、相交(垂直)、平行、三角形、任意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等。

  3.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在同一个平面内,用两根小棒可以摆角、平行线和垂线,用3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那么用4根小棒就可以围成四边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有4条边,所以称为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同学们非常熟悉,而对于平行四边形却比较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学生已认识了平行和垂直,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通过富有挑战性的摆小棒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又能唤起对旧知识的回忆,使学生在研究图形特征时,自觉将视角引入边、角及平行和垂直等问题中。]

【《四边形》教案】相关文章:

《四边形》教案09-09

四边形的认识教案12-24

小学四边形的认识教案03-06

《四边形》教案15篇02-14

平行四边形教案04-01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案06-03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03-15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案03-05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案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