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石钟山记》教案(精选1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石钟山记》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石钟山记》教案 1
学习目标:
一、 学习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二、 自主地在全文找出所需要掌握的重点。
三、 理清文章思路,熟悉课文,为背诵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从而抓住全文的纲。
教学设想:
一、采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激趣氛围,提高课堂效果。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发扬民主,倡所欲言,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以促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
1、 导语:中国历代名人当中,提起“乌台诗案”,也许有十分之一的.中国人能想起他;提到“唐宋八大家”,可能会有一半的人想到他;如果再念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只怕就会有八成以上的人脱口而出他的名字;若要再加上遍布全国各地大小餐馆中“东坡肘子”这道菜,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在中国真正称得上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就只有苏轼莫属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被誉为“全才”的宋人所写的游记名篇《石钟山记》(师点击“课题及作者”)。
2、 作者简介(由学生自己抓要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然后师点击.课件作.总结、补充说明。
3、 石钟山介绍(点击幻灯片依图介绍)。
4、 整体把握全文(演播全文,结束后点击“应注意的字词”。)
5、 掌握重点(要求学生结合文下注解自由诵读、自主地.总结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师就特殊句式作补充讲解)。
6、 把握行文思路(找出二疑、理解三笑、彻悟一旨学习作者.写作考辨记的方法及其人文作风)。
7、 布置作业,为第二课时作准备
(欣赏欧阳修《醉翁亭记》与本文作对比阅读。)
语文《石钟山记》教案 2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文章脉络,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冏,把握通过记游捐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要文言文语法现象。
思维发展与提升:自读自译课文,提高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写作背景,找岀二疑,理解三笑,彻悟一旨。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本文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及其严谨治学的态度。
重点:
学习掌握本文叙述、描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难点:
感受作者所阐发的“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东坡去拜望王安石,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菊花生长于秋天,独耐风霜,即使老来枯憔,也是留香枝头,绝不落瓣的!提笔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后来,苏东坡遭贬到任黄州。时值秋季,一日,大风过后,苏东坡到花园赏菊,不禁目瞪口呆:眼前黄花纷纷凋落,果寘是“满地铺金”。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苏轼黄州菊花误”的故事,可以看出苏轼是个怎样的人?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
二、写作背景
苏轼平生最讲究求实,早年他针对北宋危机的形势,上书仁宗皇帝,要求革新弊政。神宗时代,他认为熙宁新法有些激进,便站在保守派边反对,等到哲宗亲政,旧党上台要彻底废除新法时,他却又“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而倒行逆施,竭力主张保留新法的合理内容。即使遭贬,也不“随时上下”,这种可贵的求实精神不仅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深入实地考察和因事阐发。《石钟山记》就是在深入调査后总结的事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三、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正如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四、题目解说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关于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记”,游记。本文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游记,记录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自然段:(记叙、议论)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第二自然段:(记叙、描写)记游石钟山。
第三自然段:(议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六、全文分析
1、作者是如何描绘月夜绝壁之景的?为什么要着力描写这绝壁之景?
明确:
特点:作者在发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之前,先写大石、栖、鹳鹤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状形、摹声和绘态。
观察的角度:由上(视觉)到下(听觉)。着重描写石钟山月夜的阴森恐怖,说明一般人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
原因:
①使议论不显乏味,引人入胜,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说明石钟山得名的原因长期未被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
③营造阴森可怖的气氛,和下文“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应。
2、“噌味”与“窾坎镗鞯”有什么不同?作者反复写声源有何意图?
明确:
“噌昡”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窾坎镗鞯”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作者反复写声源是为了证实郦道元的说法,推翻李渤的“谬论”。
3、本文中作者有三次笑,他在笑什么?试分析。
明确:
①“余笑而不信也”
这里的“笑”是作者对李渤说法的“尤疑”的笑,正因为作者不相信李渤的说法,所以他对寺僧的做法、对小童的举动都到好笑。因为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这根本就不能说明石钟山何以得名,李渤说法的漏洞是显而易见的(“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这里的笑,还含有作者对李渤说法的清醒认识。他知道李渤的说法已近乎“权威”。而他却不盲从,不迷信前人的说法,故他“笑而不信”。
②“因笑谓迈曰”
这里的“笑”是作者会心的笑、得意的笑。苏轼夜乘小舟至绝璧下”后亲身探访、考察,了解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由来,为自己的巨大收获而感到由衷的.高兴。更重要的是,他对酃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的怀疑,经过实地探寻终于得到了正确的解释。他没有主观想象,他的有疑必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终于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③“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这里的“笑”,是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李渤曾实地去考察过,但他的考察是肤浅的、机械的。他“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沧波中”,即问“水滨”之人,得知其有“铜铁之异”,又“扣而聆之,南音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李渤《辨石钟山记》),即由此断定,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石声如钟。李渤的这种考察本身是不全面的,这种结论的得出过程是一种简单的逻辑推理。正因为如此,苏轼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经过实地考察,苏轼解开了石钟山命名之谜,为他对李渤的嘲笑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4、苏轼自己实地考察发现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认为这证明了“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请分析这一论断内在的逻辑思路。
明确:
苏轼实地考察发现:“大声发于水上,噌呔如钟鼓不绝”“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褡之声”。并且两者相应,“如乐作焉”,这说明了水声如钟,符合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所以,石钟山应是以声得名。这与古人郦道元的说法“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相合,所以说,“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钟山记》不是一般的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与议论的关系的?
明确:
《石钟山记》不是一般游记,不重山川景物的描写,而重因事说理,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
关于石钟山的命名,无论是北魏郦道元的“水搏论”,还是唐代李渤的“扣石论”,苏轼都持怀疑的态度,并提出了怀疑的依据。而且带着疑问,在送子赴任途经石钟山时,亲临绝壁实地考察,他不拘成说,不畏险阻,泛舟绝壁之下,亲眼看到了石钟山阴森恐怖、惊心动魄的夜景,亲耳聆听了江水冲击石洞岩缝而发出的像钟一样的响声,从而弄清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心中的疑团涣然冰释。于是欣然命笔,用一个反问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来阐发强调实践,注重调查研究,反对主观臆断这一见解,给读者以丰富的教益和哲理的启迪,可谓水到渠成。由此看来,苏轼是有疑而来,释疑而返。苏轼心中先有辩论的对象,是有意于考据。
6、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这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明确:
观点一:不轻信前人的说法。苏轼的说法也许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
观点二:实践出真知。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我们强调实践出真知,就应该像苏轼一样勇于实践。
七、中心思想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笑表明自己的写作意图。
八、写作特点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那样先记游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而且议论、记叙层层深入,全文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2)笔墨集中,结构紧凑。
本文写得很集中。从头至尾,紧扣石钟山的命名来写。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解决问题,第三段得出结论。文中写寺僧使小童扣石出声,是为了核实李渤扣石发声之说,是为了探求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与石钟山命名关系不大的则一笔带过或略而不写。如作者与寺僧的语言对答,如乘舟夜游,“舟人大恐”时的对话,这些作者均未写出。又如,只有他“笑谓迈曰”,而无苏迈的回答,这也是回避不写的。作者集中写石钟山的命名问题,使得文章结构显得很紧凑。
(3)行文波澜起伏,有缓有急。
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夜游石钟山一段,写得极为精彩,作者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下来是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者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有“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经过“徐而察之”,发现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读者紧张的心情才渐趋平缓。
九、补充资料
记
“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通过叙事、写景、状物、写人来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如《五人墓碑记》。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石钟山记》等。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如《核舟记》《病梅馆记》。
④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如《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十、总结全文
本文写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作者先考察历史文献对郦道元的说法表示怀疑,对李渤的说法表示“尤疑”。得到机会后亲自实地考察,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否定了李渤的说法。得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结论,表现出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布置作业
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这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课后训练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查)余尤疑之(更加)
B.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说出来)有大石当中流(处在)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空中而多窍(孔,洞)
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汝识之乎(认识)
2.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与现代汉语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3.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磬”,钟、磬是古代两种重要的器具,它们各有不同的形制。磬是用玉或石制成;钟是由饶发展演化而来的,由铜或铁制成。
B.“元丰”,宋神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与当代日本国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C.“丁丑”,干支纪年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D.“水师”,水师包括多种含义:古代以水为名的官长;官名;水军,兵种之一;船夫;水手。本文中的“水师”是最后一种意思。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对于石钟山的得名缘由,郦道元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如洪钟”,因而得名石钟山。
(2)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人们和作者的看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怀疑郦道元的说法,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怀疑李渤的说法,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与苏迈夜乘小舟来到石钟山,看到旁边侧立千尺的绝壁的形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夜间乘小船来到绝壁下,听到了山上栖息的鹘鸟“________________”的惊叫声,以及“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声音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图。
(7)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有几个原因:一是郦道元看到和听到的大概和苏轼一样,“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
(8)在《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________________”,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9)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态度的批评。
(10)在《石钟山记》中,作者用一个宾语前置句来表达自己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轻松愉快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项,考,敲,击。B项,言,用文字记载。D项,识,知道。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的能力。D项,赴:古义,奔向、前往,为某事奔走或投身某种事业;今义,到(某处)去。
3.答案:B
解析:“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误,有些皇帝在位期间,会有几个年号。
4.答案:(1)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人常疑之;余尤疑之;
(3)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5)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6)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7)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8)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9)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10)古之人不余欺也
语文《石钟山记》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理清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过程与方法:文言文是学生比较害怕的,但通过精心地层层设疑,能引导学生进行目的性明确的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把握写法特色,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在质疑中对苏轼的评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检测(幻灯)学生口头回答检查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情况(预习任务见附),积累文言知识。
提问:石钟山颇有名气,景色也不错(幻灯感受),要写“石钟山记”这样一个题目,按通常的写法,应怎么写?思考回答:描写山水景物初步体会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
提问:本文怎样写的?回答出的大体思路:质疑——解疑——总结为具体感受文本做铺垫。
提问:质疑了什么?为什么质疑?有了疑问怎么做的?解答疑问后怎么总结的学生讨论回答
(见附的板书)进一步熟悉文本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确主旨,体会写法特色。
引入总结写法特色回答:通过记游揭示哲理进一步明确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
拓展:由体会作者的观点和作者对李渤的态度,导入对苏轼的质疑。
1、李渤真的`可笑吗?
2、事情目见耳闻就可断定了吗?小组讨论,体会文中和《辨石钟山记》中体现李渤“目见耳闻”的文字,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提问:苏轼对李渤的嘲笑是不应该的,他自己的结论也有问题,这是不是影响了同学们对他的评价?点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和“对李渤进行嘲笑是不对的,但他反对臆断,注重实践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引导学生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一分为二地看待。
总结谈自己的体会培养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
1、学生写作
2、提供互联网信息
3、以“由苏轼的质疑说开去”为题列一份提纲;
4、有兴趣和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登陆网络自己进行拓展学习。
5、让学生学以致用。
6、满足不同层次和条件的学生对学习的要求。
附:
(一)预习、自学题:
1、借助老师提供的翻译,找出文中的活用字词和特殊句式;
2、对照文言词汇手册,总结“而”的用法;
3、整理作者的思路,体会的主旨;
4、读懂李渤的《辨石钟山记》。)
(二)、幻灯检测题:
指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余固笑而不信也
下列有名词作状语现象的是
1、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3、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A、得双石于潭上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E、今以钟磬置水中
(三)、幻灯板书:
郦道元:人常疑之
质疑
李渤:余尤疑之
白天小童择乱石扣之
(固笑而不信也)
解疑实地考察
莫夜以小舟泊绝壁下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 总结不可臆断其有无
语文《石钟山记》教案 4
【预习指导】
独立研读文本,依据导学案要求,做好标记和勾画。
【学习目标】
1.强化重点字词、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明确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实践考察事实论证方法。
3.厘清史实,把握作者亲身实践以理服人的论辩技巧,积累一点名言警句。
【重点难点】
1、理清作者亲临实地考察,依事实为依据的严谨的求学精神,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2、把握文章的论证特点(结构与方法)
【情景导学】
班级要举行读书会,交流:“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1、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2、《石钟山记》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3、作品简介
《石钟山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
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
二、通读全文,完成文言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三、画出本课的思维导图
探究案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本文继续线索,体会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
2、让学生理解文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中心论点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观点得出的方法
2、画出本文的思维导图
【情景导学】
通过读书,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道理。
【学习活动】
活动一:这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活动二:分析苏轼是怎么得出这个论点的?
活动三:作者运用了哪几方面的对比?作用是什么?
活动四: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发?
训练案
【学习目标】
1、完成一篇读后感
2、在评点中明确读后感的写法
语文《石钟山记》教案 5
学习目标
1、通过梳理文章脉络,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学习任务
熟读全文,探究苏轼对石钟山得名由来说法的疑问。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准备
知识资源准备
1借助课本注释、字典及教师讲解,把握常用文言字词句的含义,读懂文意。
2、查阅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方法技能准备
1、能够借助注释基本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2、能够借助互联网或图书资料,根据要求搜索信息资料。
3、能够与同伴就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展开合作学习。
主要学习问题设计:立问题————如何理解本文记游与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问题1:从游记的角度看,本文按怎样的线索来写的?
问题2:课文是怎样处理议论、记述、描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问题3:《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之处?
主要学习活动与步骤
活动一
活动任务对照注释,结合预习,讨论段意,回答问题。
问题引领找依据——从游记的角度看,本文按怎样的线索来写的?
主要步骤
1、齐读《石钟山记》全文。
2、第一段中两个“疑”的.对象、内容分别是什么?这跟写游有什么关系?从苏轼对前人说法的两次质疑,我们应该学习苏轼的大胆质疑的精神。
3、第二段在哪些方面表现出游记方面的特色?
4、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逐段答疑明确:游山起因———游山经过————游后生感。
活动二活动任务小组合作讨论三者的关系。
问题引领辨真伪——课文是怎样处理议论、记述、描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主要步骤
1、明确:课文将记叙描写与议论巧妙交叉,有机糅合。第一自然段摆出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是叙述;而作者对此提出疑问及其理由,是议论。这段是夹叙夹议。第二自然段写游历、探险,主要是记叙和描写,但寻求“噌吰”之声和“窾坎镗鞳”之声发出的原因,最后对苏迈讲的一番话,又寓议于叙,有议论的成分。第三自然段是在前文记叙、描写基础上发出议论。形象的记叙描写为证明和反驳服务。
出结论——本文记游与议论相结合的特色。
活动三活动任务比较两篇记的异同、
问题引领深探究——《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之处?
主要步骤
1、提供表格:
对比点《游》《石》
思想内容借记游写感想,发议论。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
结构安排分记游和议论两部分分议论、记游和议论三部分
表现手法议论重在“立”议论有“破”有“立”
文章风格借事说理,逻辑严密缘事寓理,行文简洁,颇有情致
学习成果(作业)以“由苏轼的质疑说开去”为题列一份提纲。
后续教学预习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隐藏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自觉主动的探究精神。在此我在课堂上积极构建一种安全自由的意识,营造一个舒适畅所欲言的心理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各种不同的疑问见解和异想天开的设想要表现出足够的耐性宽容和尊重;除此还应该让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关系。另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用自己的知识结构,来审视前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诘问现成的东西。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在平淡无奇的事物中看到它的特别之处。
语文《石钟山记》教案 6
教学目的:
1、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2、辨析特殊句式的现象并掌握其规律。
3、学习苏轼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做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大意,辨析词类活用现象及一些特殊句式。
2、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存疑必察的求实精神。
教学设想:
运用朗读、提问及讨论等方式让学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利用所学的文言知识解决词类活用现象及特殊句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善学善问的能力,力争达到师生互动。
教学步骤: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通过同学们的分析得出文章结构:质疑——探疑——结论(针对此结构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论证了一个道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中心句)
二、分析第一段(学生朗读并提出问题)
可能出现的问题:
1、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状语后置;承接连词)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定语后置;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3、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出焉’”。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是不是多余?(讨论后回答)
明确:作者引用书中的话比自己的话有力,同时说明石钟出确有其山;通过《水经》提出郦道元的观点,后面提出李渤的观点,两种观点提出来,有了比较,就为作者的质疑提供了基础,也为下文作者实地去考察提供了依据。(大家各抒已见,从各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思维很活跃,讨论也很热烈,很好!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探疑)
三、分析第二、三段(指名朗读)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名词活用作状语,从旁边)
2、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宏如钟鼓不绝。(状语后置)
3、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当:在某处,中流:河流的中央;古今词义辨析,中间是空的)
4、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像李渤那样不肯实地考察的人,养尊处优)
5、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宏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款坎镗溻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通志,知道;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句)
问:“噌宏”和“款坎镗溻”是什么声音?
明确:“水石相搏”的声音,两个象声词。
问:这些声音曾经给作者什么样的感觉?试从书上找出有关句子来。
明确:“舟人大恐”、“余方心动欲还”,这声音曾经让作者十分恐惧,问:无射和歌钟是古代帝王用的十分有名的乐器,声音美妙动听,为什么作者把这些让他吓得魂不附体的声音比成仙乐一般美妙的声音呢?(讨论)
明确:
①声音相似(为什么不干脆说像“钟”而非比成那么有名的乐器呢?)
②这与作者的心情有关,因为作者经历了那么艰险的探索,终于找出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所以心里高兴,听这个水石相搏的.声音就像乐器奏出的音乐一样美妙了
③这种高兴的心情表现在这一句的哪一个字上?
明确:笑
问:(大家前后翻翻,本文共有几处“笑”?)
明确:四处“笑”
①余固笑而不信也。(怀疑、否定的笑,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还笑他们和李渤的观点一样)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拟人)
③因笑谓迈曰。(高兴、欣慰、开心的笑,作者经过艰辛探索,终于找出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④而笑李渤之陋也。(嘲讽的笑)
问:苏轼为什么要嘲笑李渤?
明确:笑李渤没有深入实地去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无”。对,苏轼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重视实践的思想。
伸发问:李渤真的可笑吗?(学生讨论)
明确:我认为李渤不应该被嘲笑,因为他能够对郦道元的观点提出质疑,并且考证它,得出新的结论,这和苏轼同样可贵,而且苏轼笑李渤也是不对的,如果这样,后人也同样可以笑苏轼,因为在后人看来,苏轼的'观点也是错误的(运用辨证的观点去思考)。
总结:学习《学习石钟山记》的目的并不在于评判谁是谁非,而在于学习苏轼这种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而且敢于探索,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的精神。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对于书本上的东西,对于名人的观点,我们都不能看成一成不变的真理,要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这就是《石钟山记》带给我们的启示。
问:大师质疑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难能可贵,大爱能不能举出一些敢于质疑的例子?
举例: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布鲁诺誓死捍卫“日心说”;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无论是科学家和革命家,他们这些思想都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同样要培养这种质疑精神,用胡适先生的话说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并且运用辩证的方法去作出尽可能正确的判断。
语文《石钟山记》教案 7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其人
2、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翻译全文。
4、学习作者不轻信前人学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时间、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教学重点:
1、了解与苏轼相关的文学常识。
2、读准句读。
3、翻译全文
教学难点:
1、读出语气
2、翻译全文
课时安排:
1
教学方法:
自学、诵读
教学要点:
1、了解苏轼其人
2、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读一篇苏轼的游记散文——《石钟山记》。(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
1、了解苏轼其人
2、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三、了解作家和.写作背景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文豪级的作家,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苏轼其人。
1、苏轼简介:(阅读《创新课时训练》①第143页的.内容,边读边完成如下摘记:①苏轼的基本资料;②苏轼文学成就的`具体表现。读完进行交流、明确)
①基本资料: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有《苏东坡集》和《东坡乐府》传世。
②文学成就:散文——“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又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诗歌——开宋代诗歌新风,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豪放词派创始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
2、写作背景:
本文是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移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送他的长子苏迈赴任经过九江湖口,游览石钟山后写的一篇游记。
四、指导学生自读课文(一读)
1、提出要求:
⑴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遇到疑问可同座交流、讨论。
⑵轻声朗读课文,注意句内停顿。
2、齐声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及时正音、指导句内停顿。
下列句中的停顿必须注意:
⑴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⑵然/是说也
⑶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⑷舟回/至两山间
五、再读课文(二读)
1、提出要求:
⑴结合“课文思路剖析”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⑵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句内停顿,争取读出语气。
2、齐声朗读课文。检查再读效果,及时指出缺点。
3、讨论问题,检查学生理解课文大意的情况。
⑴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⑵谁在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时候,犯了臆断的错误?(李渤)
⑶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嘲笑)
⑷对郦道元是什么态度?(惋惜)
⑸作者对于自己找到了石钟山得名由来有何感触?(得意、骄傲)从何处可以看出他的得意与骄傲?(“笑谓迈曰”、“而笑李渤之陋也”中的两“笑”)
⑹他为什么有这种得意与骄傲?
注意:所有提问均要鼓励学生自抒己见,提供的答案只做参考。
六、齐声朗读课文。(三读)
七、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语文《石钟山记》教案 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文中重要字词的意义及用法,疏通文意,了解石钟山的地理、历史背景。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分析文章结构,学习苏轼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不轻信盲从,勇于质疑和实践验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文章内容的理解,苏轼探查石钟山得名缘由的过程,以及文章所蕴含的哲理。
难点:理解文中涉及的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体会文章语言的艺术特色和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关于石钟山的风光短片或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兴趣,简要介绍石钟山的地理位置和传说故事,引出《石钟山记》的学习。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5分钟)
简介苏轼的.生平、文学成就及写作背景,强调其文学风格和思想特点,为理解文章奠定基础。
三、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5分钟)
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
教师引导学生查阅工具书,解释关键词汇,如“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中的“殆”、“与”等,确保学生能够流畅阅读文本。
四、精读课文,深入分析(20分钟)
文章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每部分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主题探讨: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苏轼探访石钟山的目的、过程及其所体现的思想态度,特别是对前人记载的质疑精神和亲身实践的重要性。
语言艺术赏析:选取文中精彩的描写段落,如对石钟山夜半声音的描绘,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五、拓展延伸(10分钟)
比较阅读:将《石钟山记》与其他描写山水的古文(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进行简要对比,探讨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差异。
现实意义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中,苏轼的这种求真务实精神有何价值和启示。
六、课堂总结(5分钟)
总结文章主题,回顾苏轼的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包括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
写一篇小论文,探讨《石钟山记》中体现的科学探索精神在当代的实践意义。
教学资源建议
准备石钟山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准备《石钟山记》的注释版和无注释版课文。
收集相关的历史文献或现代学者对《石钟山记》的研究成果,作为拓展阅读材料。
语文《石钟山记》教案 9
教学目标:
理解苏轼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刻见解。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点,如通假字、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现象等。
分析苏轼如何通过实地考察和逻辑推理得出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苏轼的文学成就和背景,激发学生对《石钟山记》的`兴趣。
二、通读全文,完成文言知识点归纳
学生自读全文,标注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教师讲解重要文言知识点,如“函胡/莫/识”等通假字,“鼓/是/绝/而/焉”等常用实词和虚词,“鼓/舟/目/耳”等词类活用现象。
学生完成文言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三、分析文章结构和内容
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
讨论苏轼如何提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论点,并通过实地考察和逻辑推理得出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四、讨论和思考
讨论苏轼在文章中提出的“二疑”、“三笑”和“一旨”的含义和作用。
思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论点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五、总结
回顾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
语文《石钟山记》教案 10
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苏轼的文学风格和思想特点。
理解苏轼对石钟山命名原因的探究过程和结论。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地考察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介绍苏轼的文学成就和《石钟山记》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
学生自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教师讲解文章中的难点和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分析文章写作特点和手法
分析苏轼如何将议论、记叙、描写和抒情相结合,以及如何将情、景、理融为一体。
讨论苏轼在文章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以及这些观点和主张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
四、实地考察和讨论
组织学生前往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石钟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
学生在实地考察后,分组讨论石钟山命名的.可能原因,并尝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结论。
五、总结和反思
回顾本文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体会。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语文《石钟山记》教案 11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石钟山记》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了解苏轼的文学成就及其严谨的治学态度。
2. 感受作者通过游历石钟山所见所闻,表达出的对自然现象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3. 学习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句式和语法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二疑”、“三笑”、“一旨”的含义及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句式和语法知识。
2. 教学难点:
理解苏轼的'治学精神和文学特色。
分析苏轼对自然现象的好奇与探索精神在文中的体现。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为学习《石钟山记》做铺垫。
提问:你们知道“乌台诗案”吗?苏轼为何会因此被贬谪?
2. 课文朗读
教师范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学生跟读,注意模仿教师的发音和语调。
3. 整体感知
简要介绍石钟山的地理位置和背景知识。
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4. 词语解释
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如“函胡”、“莫”、“识”等通假字;“鼓”、“是”、“绝”、“而”、“焉”等常用实词和虚词;以及文言句式等。
第二课时
1. 深入理解
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理解并掌握“二疑”、“三笑”、“一旨”的含义及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小组讨论:苏轼在游历石钟山时,为何会产生疑问?他又是如何通过实践来解答这些疑问的?
2. 文学鉴赏
分析苏轼的治学精神和文学特色在文中的体现。
引导学生感受苏轼对自然现象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以及他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来展现这些自然现象。
3. 拓展延伸
提问:你如何看待苏轼的治学态度和文学成就?他对你有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眼见为实”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
4. 总结归纳
总结《石钟山记》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和文学特色。
强调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学生多读多写,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作业布置
1. 背诵《石钟山记》全文。
2. 撰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石钟山记》的理解和感受。
3. 搜集苏轼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了解苏轼的文学成就和风格。
语文《石钟山记》教案 12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石钟山记》的文言词汇和句式结构。
领会文章主旨,理解作者苏轼的治学态度和观察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指导学生通过文本分析和讨论,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和文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掌握文言词汇和句式结构。
2. 教学难点:
文言词汇和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领会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治学态度。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石钟山记》的原文、注释、译文等。
相关历史背景和文学常识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出《石钟山记》的背景。
提问:“你们对石钟山有什么了解吗?为什么苏轼要写这样一篇文章?”
2. 朗读课文
教师先范读,然后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断句。
学生自主朗读,体会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3. 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教师提问:“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如何描述石钟山的?”
4. 词汇学习
教师讲解并板书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
学生通过做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
1. 深入解读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治学态度。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解读,并分享给全班。
2. 归纳主旨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学生通过讨论和发言,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3. 拓展延伸
教师介绍与《石钟山记》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常识。
学生思考并讨论:“苏轼的治学态度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
4. 总结提升
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
五、作业布置
1. 背诵《石钟山记》的部分段落。
2. 完成相关的文言词汇和句式结构的练习。
3.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石钟山记》的理解和感受。
语文《石钟山记》教案 13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背诵《石钟山记》全文。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异、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了解苏轼散文的特点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阅读和讨论,理解作者游历石钟山所观察到的情况和阐明的道理。
学会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理解“郦说”、“李说”和“苏说”的联系与区别。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不轻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激发学生对古代散文的兴趣,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苏轼散文的`特点和治学精神。
难点:对“二疑”、“三笑”、“一旨”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重点文言知识点进行讲解。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
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意。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出《石钟山记》的背景和主题。
2. 整体感知
播放《石钟山记》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和内容。
3. 文言知识点讲解
讲解重点文言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异、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4. 课文理解
指导学生结合注解和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二疑”、“三笑”、“一旨”的含义和作用。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布置课后作业:背诵《石钟山记》全文,并完成相关练习。
第二课时
1. 复习导入
检查学生背诵情况,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 深入探究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郦说”、“李说”和“苏说”的联系与区别。
引导学生分析苏轼散文的特点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3.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我们如何借鉴苏轼不轻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苏轼散文的特点和治学精神的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完成一篇关于苏轼散文的读后感或赏析文章。
五、板书设计
《石钟山记》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2. 整体感知
3. 文言知识点讲解
4. 课文理解
5.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1. 复习导入
2. 深入探究
3. 拓展延伸
4. 课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
背诵《石钟山记》全文
完成相关练习
写一篇关于苏轼散文的读后感或赏析文章
【语文《石钟山记》教案】相关文章:
《石钟山记》教案02-28
《石钟山记》教案14篇02-28
石钟山记原文及赏析4篇07-24
石钟山记原文及赏析(4篇)07-25
高中语文《囚绿记》教案01-25
初二语文《桃花源记》教案02-05
语文的教案11-16
《墨池记 》教案04-01
旅行记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