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同柳吴兴何山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原文:
同柳吴兴何山
南北朝:吴均
王孙重离别,置酒峰之畿。
逶迤川上草,参差涧里薇。
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萤飞。
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
译文:
王孙重离别,置酒峰之畿。
参加宴会的人心中别离之情深深,在何山山峰的山麓摆下送行的酒宴。
逶迤川上草,参差涧里薇。
青青的参差披拂的薇草绵绵延延,一直到水边一直蔓延到山涧。
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
轻轻飘浮的云朵连着远处的峰峦,细丝一样的小雨润湿山峦。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萤飞。
房檐上水鸟在静静地栖息,窗纱上萤虫在不停地飞舞。
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
你这就要随着水流去到远方,我也要跟着清风归去。
注释:
王孙重离别,置酒峰之畿(jī)。
王孙:犹言公子,此处泛指参加宴会的人。畿:此处指何山山麓。
逶(wēi)迤(yí)川上草,参(cēn)差(cī)涧(jiàn)里薇。
逶迤:伸展绵延的样子。参差:薇高矮不齐的样子。
轻云纫(rèn)远岫(xiù),细雨沐山衣。
远岫:远处的峰峦。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萤飞。
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
赏析:
作品前二句叙事,在叙事中推出题旨,表明惜别之意。首句的“王孙”犹言公子,此处泛指参加宴会的人。“重离别”既是将行者之感,亦是送行者之情。并且“重离别”三字已暗点题中“送”字。次句从主人落笔,因重远别,故置酒饯行,点出题中“集”字。“峰之畿”点题中“何山”。“畿”,疆也,限也,此处指何山山麓。随后,诗人描绘了“峰之畿”的景色。
“逶迤”为伸展绵延之貌,写草由近而远,青翠无边;“参差”写薇高矮不齐之状。写薇亦是写草,草亦含薇。前者横向延伸,后者向高处生长,姿态各异。这些草与薇由山麓伸向涧中、川上,直与游子离去之路相接,似乎草亦含情。“逶迤”二句由山写到草而及于川;“轻云”二句则由山向上写到云。云与远处峰峦连缀在一起。“沐”是润湿之意,因是“细雨”,故称“沐”。且“细雨”又与“轻云”相合。
“檐端”二句写山间庐舍之景。这庐舍即置酒聚会之处。天色将晚,水禽息,野萤飞,写出环境清幽美好,令人流连忘返。“水禽”与前面“川上”相呼应;“野萤”也与“峰之畿”相印合。唯独在此环境中才有这禽与萤。且禽息而恋巢,萤飞犹绕窗,都表现出一种依恋之态。《古诗十九首》中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之句,写出马和鸟对家乡乃至与家乡有关物的依恋。此诗中的禽与萤既点缀出环境的清幽,同时也表达出重土慎迁之意。这几句写草、云、雨、禽、萤,其实也是写人。这里的一切都与人同其情愫,都隐约与人的重离别的心态相应。
末二句直接写刘余杭上路及作者的感受。“随绿波”指乘舟离去。一个“远”字,明写刘余杭舟行,暗写诗人久立岸边,目送征帆。“逐清风”则写出主人因刘余杭离去而产生的孤寂之感,这又与首句的“重离别”相呼应。全诗主旨在惜别,却不直接写离愁,而是在叙事、写景中浸透了“重离别”之意,使得作品的意境委婉深致、耐人寻味。
【同柳吴兴何山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相关文章:
吴均《同柳吴兴何山集送刘余杭》赏析09-27
兰陵王·柳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6
淡黄柳·咏柳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5
醉桃源·柳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5
咏秋柳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5
山行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9-30
何彼襛矣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6
赋得江边柳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6
五柳先生传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