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赏析>《寄内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寄内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时间:2022-03-20 13:57:35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寄内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原文:

  寄内

  宋代:孔平仲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译文: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我试着说说旅途中的风景,你才能知道与你分别后我的心情。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夕阳西坠暮色苍茫,路上行人稀少,乱山深处风雪迷蒙,凄清冷寂。

  注释: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寄内:寄给妻子的诗。内:内人,妻子。别后心:分别后的心情。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寄给妻子的诗,首句提出“途中景”,以途中景色,见别后离情,末两句实写途中景色,于所写景色中表现作者情怀之极苦、极乱。全诗以景抒情,写得简略含蓄,但作者的别后心情,所谓“黯然消魂”者,却又充分地表现出来。

  以途中景色,见别后离情,这是古代诗词中最常用的抒情方法,即以实处见虚,则实处皆虚。不说“心情”,而只说沿途风物,风物虽是早已客观存在,而行人此时此地之心头滋味却是个人所有。其深度和其浓度作者均未明言。且别情之浓,别情之乱,若一一说去,将不知费去几许笔墨,愈说得多,愈不能将此弥漫四野、飘忽怊怅之心情说全、说清,故将虚化实,使实处全虚,则更易感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就是采用这种表现手法。

  按一般叙述方法,诗之顺序应为:“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今将句倒转,是作者独具匠心处。第一联为第二联作铺垫,第二联陡转,转折颇险而陡,因奇特而见警策,可谓能于险中求警;若按意思顺序来写,则是平铺直叙,而无跌宕之势。读后只能感到行人于日暮时,说出风雪乱山中之感受,及因此感受而思念家人之心情,虽流畅而失之浅淡。此则不同,读首联竟不知所云“别后心”究竟如何,读次联不仅可知“途中景色“,亦可于所写景色中感知作者情怀之极苦、极乱。

  首联提出“途中景”,却全无一字说此“景”字,提出“别后心”,既不作心情之描述,又无形象以见意。而此诗却又转回头去接第一句去写“途中景”。如此安排,使读者自知景即心,心即景,与其写不易着笔之抽象心情,不如写引起此种情怀之实景,于实景中见到此极苦、极乱之心情。一如刘长卿之《逢雪宿芙蓉山》:“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只着一“贫”字,使下联之实写“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实处全虚,一片苍茫凄寒之感,弥天而来,别人多少言语说不尽者,只以十字匀染出矣。孔平仲此诗的妙处也在于此。

【寄内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相关文章:

秋浦寄内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9-07

赠内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9-08

寄人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4

寄内原文及赏析07-23

寄宇文判官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9-09

寄夫原文、注释及赏析09-06

寄黄几复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5-23

寄王舍人竹楼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9-09

寄令狐郎中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