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代英雄的石像》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代英雄的石像》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英雄的石像》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这篇童话的寓意
2、学习对话描写
3、词语的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
学习对话描写
〖教学设想
石像的骄傲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更深一层的寓意就较为难理解一些,因此,要在让学生把握了情节之后,引导学生去联想现实生活,体会作者想借助这个童话故事所表达的思想。当然,也要适可而止,对开头的关于雕刻家的描写以及中间小石头关于历史的一段议论则不展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上一课时续写《皇帝的新装》的结局写得好的同学说一说他们的续写,以此导入新课,导入点为想象是否合理。
二、简介童话特点及作者。
童话特点1、有丰富的联想和幻想,。
2、情节曲折生动。
3、语言通俗易懂
4、多用拟人手法。
叶圣陶,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
三、速读全文,勾划词语,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1、划分这个故事的层次,列出简要的提纲
2、简要复述这个故事,可看提纲,但不能看课本
三、分角色朗读后两部分(人是最容易骄傲的)
先讨论分配角色,揣摩语气与感情,教师指导朗读的步骤、程序与注意事项
其它同学注意听,看看朗读的同学读得好不好,分别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读才好?为什么?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一、讨论分角色朗读的情况,教师注意鼓励学生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点拨学生理解以下几个问题:
1、石像和小石头之间是什么关系?
2、石像为什么会骄傲,他的骄傲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他值得骄傲吗?
3、石像为什么会摔碎?
4、从故事的结局来看,作者认为怎么样的人生才值得骄傲?
二、讨论这篇童话的寓意
1、从石像和小石头们的谈话,你联想到了什么?你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什么事?
2、如何理解结尾的几句话?有怎样的感悟?归纳本文的寓意。
三、小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1、运用了丰富的想象。
2、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3、语言富于感情色彩,采用了拟人手法。
四、片断作文训练
(一)想象石像在“失踪”前跟小石子说了些什么?
(二)请把下列想法用童话来表现:
1骄兵必败
2做人要诚实
3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纪律,最终害的是自己
例文:
一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家门口的草地上玩,小鸡们玩得很高兴,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一只老鹰的影子,母鸡大喊了一声,“赶快跑回笼子!”小鸡们都跑了回去。
老鹰飞桨肟帐保发现小鸡们都跑进了鸡笼,他一边失望地飞走,一边恶狠狠地想,我就不相信你的小鸡们会这么听话,现在他们还小,他们当然听你老母鸡的话,再过几天,他们长大一点,他们一定会想,你老母鸡怎么这么烦,整天的唠叨,然道我们这么大了,还不知道什么是危险吗?我们都已经是青少年的了,我们有自己的思想,我们有自己的性格了?nbsp;
到那时,“嘿嘿!老鹰不禁得意地笑了声来,好像有一只小鸡已经到了他的嘴里,他甚至感觉到了小鸡的嫩嫩的肉的美妙。
这边,老母鸡和小鸡们屏住呼吸等了好一阵子,母鸡才先走出笼子,看了看周围,确信老鹰已经飞走了,她才叫小鸡们出来,她叫小鸡们围成一圈,然后对小鸡们说:老鹰经常会抓小鸡吃,所以大家平常一定要小心,不要走得离家太远,不要玩疯了,一旦出现危险,大家要赶快跑回家。你们的小姨,也就是我的妹妹就是因为贪玩,来不及跑回家,就被老鹰抓去吃掉了,你们可一定要吸取教训啊,说着,鸡妈妈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五、讨论同学们的写作,突出三点
1、想象是否合理
2、是否有心理与对话描写
3、情节是否曲折
六、简单讲述词语的感情色彩后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五(各找了五个)
2、将课堂上写的片断作文修改成一篇练笔
板书古代英雄的石像叶圣陶
童话特点1、有丰富的联想和幻想,。
2、情节曲折生动。
3、语言通俗易懂
4、多用拟人手法。
故事情节纪念英雄,刻成石像(开端)
(通过对话展开)崇拜英雄,开始骄傲(发展)
再度骄傲,开始反思(进一步发展)}反对骄傲自大,提倡平等,团结,做实事
醒悟过来,摔成碎片(高潮)
发挥作用,铺成新路(结局)
人物特点人们:极度崇拜——十分讨厌(盲目崇拜空虚)
石像:骄傲自大,轻视同类,前倨后恭
石子:务实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童话。
教学难点:了解铺垫的写法
教学过程:
[预习指导]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不明白的查字典解决:
雕刻气概崇拜模型钢凿砌成膝盖鞠躬荣耀瞟不屑吆喊囚犯讥笑哪叱2
2.解释下列的生词,自查词典:
(1)崇拜:尊敬钦佩。
(2)模型;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比例制成的物品,多用来展览或实验。
(3)鞠躬:弯身行礼。
(4)不屑:轻视,认为不值得。
(5)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6)伶俐:聪明、灵活。
(7)讥笑:讥讽和嘲笑。
3.熟读课文,思考预习提示。
[课前演讲]
一、创新情境,导入新课。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请两位同学即兴讲两则骄傲失败的事例。以此导入新课)今天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看看它是如果讲这一道理的。
二、检查预习:
1.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分别给课前的生字注音并解释(完成后师生共评)
2.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片段,了解预习识字及朗读熟练程度(完成后由一学生点评)
三、作家作品简介
叶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五四”前夕开始写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叶圣陶的童话,跟的他的小说、散文一样,是主张“为人生”而创作的。
三、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15分)
1.教师讲解分角色朗读的要求:
A.对课文熟练B.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C.处理好语气、音调的轻重强弱
2.学生自己试着自读有关的对话,琢磨技巧的处理。
3.四人分角色朗读第9段至末尾,一人大石,一人连贯,二人小石。
其他学生听读,准备评价
4.抽查几个学生评价,教师小结,教师范读片段,再抽学生朗读对话的片段。
四、理清结构
教师给课文分段学生归纳段意。(学生先动笔写后教师提问,括号内的教师板书)
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正同雕刻家心里想的一模一样。”
叙述一个雕刻家雕成一位古代英雄的石像,为市民们所敬仰。(雕成石像)
第二部分:从“这石像抬着头”到“堆在地上。”
写被雕成英雄像的大石块由于骄傲自大,被小石头们摔得粉碎。
(石像倒塌)
第三部分:从“第二天早晨”到完。
写大大小小的石块铺成了真实的路,让人们在上面高高兴兴地走。
(铺成石路)
五、思考下列问题,理解课文内容:(采用个提问的方式进行)
1、大家请雕刻家雕刻古代英雄的石像目的是什么?
(为了纪念一位古代的英雄,让看见石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因而崇拜这位英雄。)
2.“石像的整个姿态应该怎样,而且应该怎样,小到一个手指头应该怎样,细到一根头发应该怎样,他都想好了。”联系上下文,说说好在哪里?
(这句话说明雕刻家雕刻石像时的认真态度,为下文英雄石像的雕刻成功“正同雕刻家心里想的一模一样”作了铺垫。)(此题难度稍大,教师可作适当提示)
3.提问:对石像的外貌描写表现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志向远大、坚强有力、不可侵犯。)
4“为了石像成功曾经开一个盛大的纪念会”这一段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运用排比、夸张,表现市民对石像落成的欣喜之情以及对英雄的崇拜。此处教师简要讲解童话想象夸张手法的运用)
5提问:“人是最容易骄傲的,除非圣人或傻瓜。”这句话好在哪里?
(用富有哲理的俗语,写出石像骄傲自大的社会根源。)
6.“看我多荣耀!”这一段石像的话,写出石像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骄傲狂妄、自高自大。)
7.“他这话不是向浮游的白云说,白云无精打来的,没有心思听他的话”这一句写的好,好在哪里?
(第一句用拟人手法,说明别人对石像狂妄自大不感兴趣,都在忙着干自己的事情。”骄傲的架子要在伙伴面前摆,也是世间的老规矩。”这句话也是俗语,写出石像骄傲自大的方式。)
8.石像和小石头对话中讲到了“从前”和“现在”,“从前”怎么样?“现在”怎么样?
(“从前”是一整块,大家是平等的。“现在”石像高高在上,成了光荣尊贵的、受全体市民崇拜的对象。)
9.小石头对狂妄自大,看不起自己的伙伴的石像采取了什么态度?从小石头的对话中找出这些句子。
(l)批评:“从前你不是跟我们混在一起吗?也没有你,也没有我们,咱们是一整块。”
(2)谴责:“你不但忘了从前,也忘了现在!”..
(3)警告:“正因为改成现在的样式,你的地位倒不安稳了。你在我们身上站着,只要我们一摇动,你就不能高高地……”
(4)吓唬:“用不着费心再找别的石块了!那时候就没有你了,一跤摔下去,碎成千块万块,跟我们毫无分别。”
(5)威胁:“他不信,马上给他看看,把他扔下去!”
10.面对小石头的威胁,石像是什么态度?表现石像的什么性格?
(上面那石头吓了一跳,顾不得生气了,也暂时忘了自己的尊严,急忙哀求。表现了石像的外强中干的虚弱本质。)
六、小结
本文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心理和思想性格,并通过对话发展故事情节。石像的结果完全是他自高自大的骄傲所还带来的,所以我们应该要谦虚不要骄傲。
七、板书
(一)雕成石像
(二)石像倒塌
(三)铺成石路
小石头:批评、谴责、警告、吓唬、威胁
八、作业
课后练习第三1、2(A类)
[说课精要]本课时主要通过分角色的朗读指导来帮助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再通过一些问题的解答来理解课文的大意,从而明白文章的中心。
《古代英雄的石像》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这篇童话的寓意
2、学习对话描写
3、词语的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童话。
〖教学难点:了解铺垫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指导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不明白的查字典解决:
雕刻 气概 崇拜 模型 钢凿 砌成 膝盖
鞠躬 荣耀 瞟 不屑 吆喊 囚犯 讥笑 哪叱
2、解释下列的生词,自查词典:
①崇拜:尊敬钦佩。
②模型;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比例制成的物品,多用来展览或实验。
③鞠躬:弯身行礼。
④不屑:轻视,认为不值得。
⑤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⑥伶俐:聪明、灵活。
⑦讥笑:讥讽和嘲笑。
3、熟读课文,思考预习提示。
(二)、课前演讲
一、创新情境,导入新课。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请两位同学即兴讲两则骄傲失败的事例。以此导入新 课)今天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看看它是如果讲这一道理的。
二、检查预习:
1、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分别给课前的生字注音并解释(完成后师生共评)
2、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片段,了解预习识字及朗读熟练程度(完成后由一学生点评)
三、作家作品简介
叶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五四”前夕开始写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叶圣陶的童话,跟的他的小说、散文一样,是主张“为人生”而创作 的。
三、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15分)
1、教师讲解分角色朗读的要求:
a、对课文熟练 b、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c、处理好语气、音调的轻重强弱
2、学生自己试着自读有关的对话,琢磨技巧的处理。
3、四人分角色朗读第9段至末尾,一人大石,一人连贯,二人小石。其他学生听读,准备评价。
4、抽查几个学生评价,教师小结,教师范读片段,再抽学生朗读对话的片段。
四、理清结构
教师给课文分段学生归纳段意。(学生先动笔写后教师提问,括号内的教师板书)
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正同雕刻家心里想的一模一样。”
叙述一个雕刻家雕成一位古代英雄的石像,为市民们所敬仰。(雕成石像)
第二部分:从“这石像抬着头”到“堆在地上。”
写被雕成英雄像的大石块由于骄傲自大,被小石头们摔得粉碎。(石像倒塌)
第三部分:从“第二天早晨”到完。
写大大小小的石块铺成了真实的路,让人们在上面高高兴兴地走。(铺成石路)
五、思考下列问题,理解课文内容:(采用个提问的方式进行)
1、大家请雕刻家雕刻古代英雄的石像目的是什么?
(为了纪念一位古代的英雄,让看见石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因而崇拜这位英雄。)
2、“石像的整个姿态应该怎样,而且应该怎样,小到一个手指头应该怎样,细到一根头发应该怎样,他都想好了。”联系上 下文,说说好在哪里?
(这句话说明雕刻家雕刻石像时的.认真态度,为下文英雄石像的雕刻成功“正同雕刻家心里想的一模一样”作了铺 垫。)(此题难度稍大,教师可作适当提示)
3、提问:对石像的外貌描写表现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志向远大、坚强有力、不可侵犯。)
4、“为了石像成功曾经开一个盛大的纪念会”这一段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运用排比、夸张,表现市民对石像落成的欣喜之情以及对英雄的崇拜。此处教师简要讲解童话想象夸张手法的运用)
5、提问:“人是最容易骄傲的,除非圣人或傻瓜。”这句话好在哪里?
(用富有哲理的俗语,写出石像骄傲自大的社会根源。)
6、“看我多荣耀!”这一段石像的话,写出石像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骄傲狂妄、自高自大。)
7、“他这话不是向浮游的白云说,白云无精打来的,没有心思听他的话”这一句写的好,好在哪里?
(第一句用拟人手法,说明别人对石像狂妄自大不感兴趣,都在忙着干自己的事情。”骄傲的架子要在伙伴面前摆,也是 世间的老规矩。”这句话也是俗语,写出石像骄傲自大的方式。)
8、石像和小石头对话中讲到了“从前”和“现在”,“从前”怎么样?“现在”怎么样?
(“从前”是一整块,大家是平等的。“现在”石像高高在上,成了光荣尊贵的、受全体市民崇拜的对象。)
9、小石头对狂妄自大,看不起自己的伙伴的石像采取了什么态度?从小石头的对话中找出这些句子。
①批评:“从前你不是跟我们混在一起吗?也没有你,也没有我们,咱们是一整块。”
②谴责:“你不但忘了从前,也忘了现在!”。。
③警告:“正因为改成现在的样式,你的地位倒不安稳了。你在我们身上站着,只要我们一摇动,你就不能高高地……”
④吓唬:“用不着费心再找别的石块了!那时候就没有你了,一跤摔下去,碎成千块万块,跟我们毫无分别。”
⑤威胁:“他不信,马上给他看看,把他扔下去!”
10、面对小石头的威胁,石像是什么态度?表现石像的什么性格?
(上面那石头吓了一跳,顾不得生气了,也暂时忘了自己的尊严,急忙哀求。表现了石像的外强中干的虚弱本质。)
六、小结
本文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心理和思想性格,并通过对话发展故事情节。石像的结果完全是他自高自大的骄傲所还带来的, 所以我们应该要谦虚不要骄傲。
七、板书
(-)雕成石像
(二)石像倒塌
(三)铺成石路
小石头:批评、谴责、警告、吓唬、威胁
八、作业
《古代英雄的石像》教案3
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角色朗读童话。
难点:了解铺垫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创新情境,导入新课。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请两位同学即兴讲两则骄傲失败的事例。以此导入新课)今天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看看它是如果讲这一道理的。
二、简单介绍作家作品。
叶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五四”前夕开始写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叶圣陶的童话,跟的他的小说、散文一样,是主张“为人生”而创作的`。
三、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1、教师讲解分角色朗读的要求:
A、对课文熟练B、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C、处理好语气、音调的轻重强弱
2、学生自己试着自读有关的对话,琢磨技巧的处理。
3、四人分角色朗读第9段至末尾,一人大石,一人连贯,二人小石。
其他学生听读,准备评价
4、抽查几个学生评价,教师小结,教师范读片段,再抽学生朗读对话的片段。
四、理清结构(略,参见课文分析)
五、思考下列问题,理解课文内容:(采用个提问的方式进行)
1、提问:“危险算是过去了。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这句话好在哪里?
2、上面那石头为什么“故意让语声柔和一些,用商量的口气说话”?
(因为他的狂妄骄傲受到小石头的批评以至威胁,仍然心有余悸,但还不肯放下骄傲的架子,只好在语声、语气上缓和一些,希望得到小石头的认可。)
3、找出石像说的话,想想石像具有什么性格特征?
(浅薄、无知、空虚。)
4、小石头如何反驳石像的话?表现小石头什么性格特征?
(小石头指出:历史是会被颠倒的,不能全信;英雄也是很平常的人,英雄也是人们塑造出来的;市民最大的本领就是纪念空虚,崇拜空虚。表现小石头有见识。)
5、“大家不再说话了,像是都在想事情。”他们在想什么?(只要言之有理,符合下文情节的发展,答案不限)
6、石像忽然倒下来。石像为什么倒了?(答案不限)
7、石像倒了以后,如何结局?。
(l)市民无精打采地走了。(2)雕刻家大哭了一场,从此不再雕刻。(3)乱石块被用作铺路。
六、讨论:如何理解最后四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说明只有踏踏实实地为人们做点有益的工作,谦逊平等待人,生活才有意义,才能快乐。
七、课堂讨论(先拟发言稿,再发言):
谈谈你对本文中心的理解(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骄傲与自信的关系)
(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但必须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引导学生培养发散思维)
八、小结
这篇童话故事,情节神奇曲折,形象栩栩如生。通过被雕成英雄像的大石块和台基石子的对话,批评了大石块虚荣自傲的表现。告诉人们:只有和群众结合在一起,甘当铺路石子,人的生命才有价值。
教案点评:
本课时主要在进一步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讨论,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再动笔进行实践写作,从而更好体会作者的技巧。
《古代英雄的石像》教案4
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关于选在这个本子里的几篇东西,我想特别说一说《古代英雄的石像》。这篇东西曾经选在语文课本,很有些老师和学生为了这篇东西写信来。他们依据各自的看法,问我是不是这样,是不是那样。我写回信老是这么说,我只能把.写作当时的想法写一些。我当时认为主要的意思放在这篇东西的末了儿。无论大石块小石块,彼此集合在一块儿,铺成实实在在的路,让人们在上边走,这是石块的最有意义的生活。在铺路以前,大石块被雕成英雄像,小石块垫在石像底下做台基,都没有多大意义。至于大石块被雕成英雄就骄傲起来,自以为与众不同,瞧不起人:我这么写,只是揣摩大石块当时的‘心理’而已。这原是一种容易抵抗的毛病,过去时代犯这种毛病的挺多,当前时代也得好好地锻炼才能不犯。我写小石块看见大石块骄傲以后怎么想,也无非按照它们当时的‘心理’。”
这段话从三个方面对本文做了说明,一是童话的主要意思,一是情节的想象,一是童话的现实意义。这三个方面可以成为我们理解这篇童话的一把钥匙。
一、本文的主要意思和现实意义
这篇童话写了石块从被雕成英雄石像到最后被摔碎的故事。石像本来是被雕成了一位英雄,受到市民的敬仰和尊重,但它却因此而骄傲起来,甚至看不起曾经和自己是一块石头的那些小石块,因为它们现在被凿成了小石块,铺在自己的底下做了石基。它向小石块们炫耀自己,却受到小石块的反唇相讥。是它自己醒悟了,还是小石块们不甘心被垫在底下了呢?作品没有说,但石像终归是倒了下来,摔成了碎石。市民们虽然有些惋惜,但很快就把它们收在一起,铺成了一条小路。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故事,讽刺了那种骄傲自大、脱离群众的人,说明人们只有彼此平等地结合在一起,脚踏实地地做实事,生命才有意义。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旦地位变了,很多人都非常容易产生骄傲心理,本文就是针对这种现实而写的。文章所反对的骄傲自大,提倡团结一道做实事,在今天看来,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二、丰富的想象
这篇童话讲的是一尊石像的故事,因此石像是怎么雕成的,雕成的石像是什么样子,石像被雕成后都干了些什么,石像最后的`结局等,便成了情节发展的脉络,而这一情节的发展则是靠作者的想象完成的。
首先是石像产生的经过。雕刻家接受了雕塑英雄石像的工作,他先是着手研究英雄的历史,想象英雄的形象,然后采石动工,精雕细刻,最后完成了石像的雕塑。石像高高地竖立在市中心,市民们对其顶礼膜拜。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雕刻石像,这在当时是比较多见的,但雕刻完成后会怎样呢?一般人不会多想,本文作者却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石块以生命,写成了这篇曲折离奇而又寓意深刻的童话。
石像雕成了,由于很多市民的崇拜,他渐渐骄傲起来。这种骄傲心理主要是通过与小石块的对话表现出来的。石像受到人们崇拜后骄傲自大,不可一世,而清醒的石块们立即指出他“让什么东西给迷住了”,用以前大家本是一个整块的历史催它猛省。但是石像执迷不悟,石块们又指出现在双方的地位“不过改了个样式”,而由于样式的改变石像的地位反倒不安稳了,并向石像示x,要马上把他“扔下去”。看到这种情势,石像的态度开始软了下来,他也就暂时度过了这次“危险”。但是很快骄傲又抬起了头,石像又与石块对话了。这一次,石块明白指出过去的史实被写历史的人歪曲了,颠倒了,甚至变成了空虚,而市民的本领也只会纪念空虚,崇拜空虚。这就使石像不得不“自言自语”地怀疑自己是否“上了当”,石块们则不仅深感上当,而且认识到自己“受了罪……一辈子垫在空虚的底下……”双方的自言自语,都预示着他们要进行更深入的思索,石像的倒坍正是这种思索的结果。这一部分,作者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写石像的骄傲,写石块的思考,构成本文的主体。
石像倒坍后会怎样呢?作者先写了市民的反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说不出一句话,无精打采地走散了。”这正说明他们以前的崇拜本是盲目的,是在崇拜空虚。再写雕刻家的反应,雕刻家尽管为雕像的倒坍“大哭了一场”,但也只是为了“哀吊”自己的杰作,与英雄本身并无什么关系,否则,他完全可以再重塑一座。最后还写了石块们的反应:“我们真平等!”“我们一点儿也不空虚!”“我们集合在一块儿,铺成真实的路,让人们在上面高高兴兴地走!”这正是本文的中心,也是作者的理想之所在。
三、对话的巧妙运用
本文的故事情节主要靠对话展开,人物的思想性格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作品的中心思想也主要是通过对话揭示的,双方的对话在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石像的性格就是在与小石块的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他因为自己有“特殊的地位”而大摆其“骄傲的架子”:“我高高在上是应当的,你们在我下面垫底,就你们的身份说也是应当的。”他甚至狂妄地宣称:“如果你们想跟我平等,就先得叫地跟天平等。”真是不可一世,这是何等的狂妄。但是当他遭到小石块的还击,听到全体石块要把他扔下去时,他吓坏了,“暂时忘了自己的尊严”,“用哀求的口气”提出请求,前倨而后恭,暴露了石像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性格特征。
四、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
童话的主要读者是少年儿童,因此语言的通俗易懂、生动有趣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孩子阅读的兴趣。本文就做到了这一点。文章语句简洁明快,大部分是短句,而且有很多口语化的句子,像“一丝也不多,一毫也不少”,“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等,既好懂又上口。特别是石像与石块的对话,就好像日常谈话,简明而通俗。
全文是用拟人手法写成的,其中还使用了贴切生动的比喻和大胆的夸张,使得文章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比如写雕刻的情况,说它“像黄昏时星星显现一样”,比喻雕像起初模糊、渐渐清晰;又如用“隔年的冬草”比喻石像再次骄傲起来,都非常生动。夸张的运用则增加了文章的幽默风趣,如写市民们的盲目崇拜,说他们“喝干了几千坛酒,挤破了几百身衣裳,摔伤了很多人的膝盖”,非常富于幽默。
【《古代英雄的石像》教案】相关文章:
《真正的英雄》教案02-13
奴隶英雄教案02-26
真正的英雄教案03-17
古代建筑艺术教案03-14
《小英雄于连》教案11-15
蚁国英雄教案04-10
奴隶英雄教案7篇03-30
《小英雄雨来》教案09-15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12-16
曹操煮酒论英雄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