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时间:2022-04-25 04:59:41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教案1

  一、大纲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高一教学就是在初中对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修订后的新教材,旧教材的七个单元压缩为六单元,但文言文单元却由旧教材的两个单元8课增至三个单元12课。由此可以看出,新教材十分重视文言文教学,这也是重视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教材的三个文言文单元按着历史的顺序编排,即先秦历史散文、先秦诸子散文、汉魏晋散文,这样,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发展不仅有一个历史的纵向概念,而且对于每一时期的作家作品也有一个横向的把握与了解,从而,更好的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本课《烛之武退秦师》就是第四单元中的第一篇。

  二、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学习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三、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词语、词组、文言特殊句式。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四、教学难点

  理解烛之武说辞的内容及逻辑思维方式。

  五、教学方法

  采用研讨点拨法,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六、教学设计

  (一)布置预习

  ①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介绍了解《左传》。

  ②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a、阅读《读本》中《重耳之亡》。

  b、了解“城濮之战”。

  ③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④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⑤通过本文体会《左传》语言特点。

  (二)授课过程

  1.导入检查预习,由《曹刿论战》引入对《左传》的介绍,再引出本课。

  2.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1)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i、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ii、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iii、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iv、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v、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讨论)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以第三个问题为重点。因为它是课文的难点,要集中突破。

  3.总结

  ⑴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学生总结一下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⑵《左传》以叙事为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请学生体会(讨论,提问)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于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⑶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后练习三

  (3)课外阅读《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是怎样得到樊於期首级的。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教案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烛之武退秦师》位于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处于由初中到高中过渡的地位,是从初中短小浅显的文言篇目向高中篇幅长、难度大的文言篇目的过渡,因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意义。

  但本文的篇幅短小,内容精炼,叙事性强,学生学习起来在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并不大。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是一篇记述外交使者辞令的散文,赞扬了主人公烛之武在国家临危受命,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持了国家安全,维护了国家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这篇文章除了精彩的外交辞令描写,还有生动的叙事描写,是一篇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散文作品。

  (二)学情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任务群中提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在初中时,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些文言文篇目,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方法,积累了浅显的文言文阅读经验,这些方法和经验对于高中文言文的学习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本文的独特之处,容易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地加入到背诵,了解大意,归纳相关知识点到学习中来。

  (三)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第8个任务群里,对“学习目标与内容”的要求,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生字、生词问题,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3.学习烛之武说辞的论辩艺术。

  4.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深明大义、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本文虽是两千多年前的作品,但其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核心素养之一就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因此,我把本文教学重点确定为: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本单元的单元导读中指出:“学习这个单元既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烛之武的说辞非常漂亮,短短百余字,却讲了五层意思,婉转曲折,却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也具有很大的艺术魅力。据此,我确立的教学难点为:学习烛之武说辞的论辩艺术。

  二、说教法学法: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熏陶,要重视对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要培养语感,诵读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在诵读过程中去理解文本的大意、体会说辞的语言魅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积累言语经验,把握语文运用的规律,学会语文运用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同时对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使命。

  根据以上几点,本课的教法确定为:

  朗读法、释疑法、点拨法、讲授法。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标准的要求与高一学生的发展特点,结合课本单元导读中“反复诵读,悉心体会”的要求,将本课的学法确立为:

  诵读法、质疑法、合作探究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论语》中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自古至今,我国有很多外交使节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出色地完成了肩负的使命,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如“东方哥伦布”张骞,一箭书退敌百万兵的鲁仲连,“东方俾斯麦”李鸿章,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等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被后人评价为“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我们看看他是用哪五论,如何妙语退秦师的。

  (二)了解文学常识:

  集体朗读课下注释,并采用勾画法,掌握重要的文学常识。

  点名学生补充《左传》相关的文化常识。

  教师归纳补充。

  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情节中的相关背景知识均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补充讲解。

  (三)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苏轼曾说过:“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文言叙事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学习时要注意反复诵读,悉心体会。

  1.初读正字音

  大声自读文章,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

  (备课资料:佚之狐:佚地,名叫“狐”的人;大家试着解释一下“烛之武”这个名字:烛地,名叫“武”的人。)

  2.再读知大意

  点名学生概括本章大意。(此环节的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并概括文言文大意的能力。)

  3.粗读会质疑

  浏览全文,让学生提出自己在知识点、文意理解上的难点,通过讨论交流、教师释疑等形式来解决这些难点。(此环节设置意图在于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善于思考、学会质疑。)

  预设学生会提出的问题如下:

  (1)郑国如何无礼于晋又为何对楚有二心,这里教师可以补充相关历史知识。

  (2)烛之武劝秦伯将郑国作为东道主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讨论,来理解烛之武此话的意图。

  (3)个别句子翻译问题,相机解决。

  4.深读析文本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形象特点。

  提问:在本文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烛之武?请从文中找到相关内容,进行批注式分析。(关注情节、细节,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等。)

  全班交流。

  如:(1)开篇的形势紧急,为烛之武的出场作了铺垫,而佚之狐的话“师必退”,暗示了烛之武的才能,这种局面,只有烛之武才能力挽狂澜。(侧面描写)

  (2)从烛之武的推辞“不如人”“无能为”等,我们可见烛之武对自己年轻时不得重用的怨忿、不满;心怀不满,面对郑伯的请辞,烛之武“许之”。请同学们关注这里的“许之”,前面没有任何的修饰,如“不情不愿”“勉强”等,而是干脆利落地答应郑伯的请求,可见烛之武的深明大义、临危受命。

  (3)细节描写:“夜缒而出”。“夜”,在夜里,名词做状语;“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高处往下送。这两个细节的作用是什么?

  说明形势危急,而烛之武在白发暮年,为了国家利益,冒着生命危险,在夜里从墙上缒下,可见烛之武的英勇无畏。

  (4)语言描写:烛之武巧妙说服秦伯,瓦解秦晋联盟,让郑国转危为安。体现烛之武高妙的口才和高超的论辩艺术。

  教师小结:

  烛之武形象:

  (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5.精读品艺术:

  重点诵读精彩句子,学生采用圈画批注的方法,体会并分析烛之武说辞的艺术魅力。

  班级交流,谈谈你认为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出烛之武说辞怎样的艺术魅力。

  教师归纳:

  烛之武说服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四)归纳文言知识点:

  学生分类对本文的重要文言知识点,如: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进行归纳整理,小组内进行交流补充。

  (五)补充学习,体会论辩艺术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作为君王,则应虚心采纳,方可成就霸业。

  1.邹忌与齐威王

  齐王接受皱忌的进谏,听取群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有“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美谈。

  2.触龙与赵太后

  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触龙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3.魏征与唐太宗

  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终成一代名君。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4.管仲与齐桓公

  齐桓公豁达大度,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5.比干与纣王。

  纣王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甚至将比干剖腹挖心,最终是民怨四起。

  6.召公与厉王

  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被“流于彘”。

  (六)小结:

  清朝金圣叹说:“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

  清林云铭评论说:“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

  烛之武委婉劝说的艺术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倾听与交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要善于自己思考,把好的意见总汇起来,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七)作业布置:

  假如你有一位沉迷网络游戏、无心学习的好朋友,请你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来劝他戒掉网瘾,致力于学习。可以借鉴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相关文章: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1-10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02-26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02-24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02-2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5篇)02-26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5篇02-25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篇02-25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5篇02-25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5篇)03-05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精选15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