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规章制度>管理制度>《执法装备管理制度_执法装备管理制度条例

执法装备管理制度_执法装备管理制度条例

时间:2023-03-05 08:53:03 管理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执法装备管理制度_执法装备管理制度条例

  为提高执法装备的使用效率,以落实执法工作,应制定规范的执法装备管理制度。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执法装备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执法装备管理制度_执法装备管理制度条例

  执法装备管理制度_执法装备管理制度条例 篇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执法装备管理,确保执法装备有效、合理使用,根据有关管理规定,结合分局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执法装备包括执法车辆、摄像机、照相机、执法记录仪、城管通设备、执法服装和电脑等办公设备,行政执法人员在使用和管理各类装备的过程中应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 通讯设备管理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通讯设备是指专用于工作和执勤配置的固定电话、投诉电话、城管通、对讲机和车载喊话装置(以下简称通讯设备)。

  第四条 市局和分局统一配置的通讯设备,按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管理。使用人应正确使用,妥善保管,保持完好。

  第五条 使用通讯设备应语言简短明了、文明规范。禁止使用通讯设备嬉笑闲谈与公务无关的内容。

  第三章 办案设备管理

  第六条 根据办案的'需要,分局按照要求配备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笔、电脑、执法记录仪等必要的取证设备。执法人员在执勤执法过程中,应当佩戴、使用执法记录仪。

  第七条 使用取证设备时应严格按照其操作手册、使用指南的规定操作。取证后的图像、音像资料应及时输入电脑,做好保存工作。作为证据使用的声像资料保存期限应当与案卷保存期限相同。任何人不得私自复制、保存、删除、修改执法记录信息。

  第八条 在使用相机、摄像机、执法记录仪等各类取证设备的过程中,遇到故障时应立刻停止使用,由装备管理人员排除;不能排除故障的,不得自行到社会上的修理部门维修,应当在发现损坏24小时内报分局办公室统一进行维修。

  第九条 电脑作为执法办公设备之一,用于案件输入、网上审批、数码录入、文档制作、资料保存、信息查询等工作。

  第十条 使用、管理和维修电脑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电脑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实行电脑管理员负责制。

  (二)禁止在电脑上从事游戏、上网聊天、炒股、购物、下棋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三)不得随意安装与工作无关的软件和游戏,也不得随意删除程序。

  (四)加强电脑防病毒管理,定期进行版本升级、杀毒处理,对经常性病毒作必要了解并做好防护措施。

  (五)电脑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电源,严禁开机过夜。

  (六)保密设备按保密管理规定执行。

  第四章 执法车辆管理

  第十一条 执法车辆要按照统一规定喷印标志、名称、字样和外表油漆颜色。

  第十二条 电动巡逻车(电瓶车)、执法自行车由各部门统一管理,责任到人。

  第十三条 要严格遵守交通管理条例及各项法规,增强安全意识,确保安全文明行车。驾车巡查时,要注意队容风纪,严禁嬉戏打闹、追赶商贩。执法自行车不准载人。

  第十四条 执法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被盗、损坏等要及时上报,不得私自处理或隐瞒不报。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执法装备的管理与使用,严格按照具体操作流程进行。违反本规定,造成执法装备损坏、遗失或贻误工作、发生事故的,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并按规定进行赔偿。

  第十六条 执法装备的管理、操作人员应努力提高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各种设备的正常、高效使用。

  第十七条 城管通手机、执法记录仪、电脑等设备明确到个人进行使用管理。

  第十八条 每年对执法装备使用情况进行清点。对有遗失或损毁的,查明原因后予以追究处理。

  第十九条 因工作调到、离职等原因,人员离开本单位的,应与分局办公室做好执法装备交接手续。

  执法装备管理制度_执法装备管理制度条例 篇2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执法装备的管理和使用,切实提高执法装备的有效、合理使用,结合青县安监局执法大队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执法装备包括执法车辆、摄像机、照相机和电脑等办公设备,行政执法人员在使用和管理各类装备的过程中应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 办公室是负责装备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定期对执法装备的使用、维护、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执法装备性能良好,使用便捷。同时建立和实施执法装备使用、管理责任制和使用。做到及时登记,规范操作;用完后归还入库,妥善保管。严禁私自外借或挪做他用。

  第四条 执法车辆要按照统一规定喷印标志、名称、字样和外表油漆颜色。

  第五条 执法车辆实行专人管理、合理使用。

  第六条 办公室负责定期检查执法车辆的`使用、管理、保养、维护工作。

  第七条 执法车辆的年检、保险等事项由办公室统一负责。

  第八条 执法车辆在日常使用、保养和维护中应遵守以下几项规定:

  (一)遵守行车交通条例,严禁酒后驾驶执法车辆。因酒后驾驶车辆造成车辆损坏的由当事人承担一切经济责任;并按相关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理。

  (二)严禁公车私用,为此而造成的车辆损失由当事人承担一切经济责任;并按相关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理。

  (三)出车前须对车况进行检查,确保无病车、脏车上路的现象发生。

  (四)车辆加油实行定点加油制度。

  第九条 为了更好地利用配备各类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电脑等设备为日常的执法工作服务,特制定其使用和管理方面的相关规范内容。

  第十条 各类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取证设备的使用严格按照其操作手册、使用指南的规定操作。

  第十一条 在使用电脑、复印机、传真机等各类办公设备的过程中,遇到故障时应立刻停止使用,由装备管理人员排除;不能排除故障的,要联系技术部门进行维修。

  第十二条 使用、管理和维修电脑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电脑作为执法办公设备之一,用于案件输入、数码录入、文档制作、资料保存、信息查询等工作。

  (二)禁止在电脑上从事其他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三)不得随意安装与工作无关的软件和游戏,也不得随意删除程序。

  (四)做好电脑的防病毒装置,定期进行版本升级、杀毒整理,对经常性病毒作必要了解并做好防护措施。

  (五)电脑是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电源,严禁开机过夜。

  (六)各部门应及时将当日资料输入电脑,确保输入内容及时、正确。

  第十三条 执法装备的管理与使用,严格按照具体操作流程进行。违反规定,造成执法装备损坏、遗失或贻误工作、发生事故的,追究责任人的责任,按规定进行赔偿。

  第十四条 执法装备实行统一管理,执法人员负责定期对执法装备的有效使用和保养完好情况进行检查。

  第十五条 执法装备的管理、操作人员应努力提高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各种设备的正常、高效使用。

  第十六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执法装备管理制度_执法装备管理制度条例 篇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管执法装备管理,保持装备的良好性能,保证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树立城管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执法装备为执法各科室、中队(以下简称:各单位)用于城管行政执法工作的各种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对讲机、执法记录仪等)以及电脑、摄影机、摄像机、录音器材等执法工具。

  第三条执法装备管理工作遵循“严格管理、控制使用、定人定责、确保安全”的原则,所有装备必须保证用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落实专人管理,明确责任,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装备使用高效安全。

  第四条各单位依据本规定制定装备管理的具体办法,明确管理使用责任人、使用范围和管理使用规范。成立相应的执法装备管理组织,由一名本单位领导具体负责执法装备的`管理,并建立健全装备管理的台帐资料。

  第五条各单位应明确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能熟练使用执法装备的执法队员使用、保管执法装备。使用执法车辆的执法队员必须持有驾驶证。

  第二章执法车辆管理

  第六条各单位每月开展一次以学习交通法规、排查安全隐患、车况车容检查评比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安全检查活动,建立执法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第七条各单位根据实际,可以选择执法队员作为相对固定的执法车辆责任人,落实使用、保养责任制,出车前必须对车况进行检查,严禁带故障出车。车辆使用完毕后应及时保养,做到车辆内外无积尘、无严重锈蚀、无油垢、无杂物,保持车容整洁。

  第八条各单位每天都应对执法车辆使用情况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使用者、用途、大概经过路线、行驶里程、维修保养等情况,建立执法车辆使用登记制度。

  第九条各单位使用执法车辆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服从交通管理人员指挥,按规定驾驶车辆。

  第十条各单位在执法车辆的使用中一旦违反交通法规,由各单位自行处理,特殊情况,需提交说明,交区行政执法局酌情处理。

  第十一条各单位应严格控制执法车辆的使用,执法车辆不得外借或私用。上级调用执法车辆必须征得局领导同意,做好登记备案,不得影响一线执法,严禁公车私用。

  第十二条各单位应确定执法车辆统一停放点,未执行执法任务时,严禁将执法车辆停放在除统一停放点以外的任何地点。

  第三章通讯装备管理

  第十三条通讯装备包括对讲机、执法通等在执法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安装使用,各单位应建立通讯装备的登记、维护、使用和移交制度。

  第十四条执法对讲机、记录仪等通讯装备的管理,各单位必须明确1名领导作为管理责任人,负责统一调配、管理、登记、备案等工作。区行政执法局按照一定数量进行配发,各单位责任人内部调配,按照使用人员做好登记,并向局装备管理员备案。人员调动或者辞职,装备移交本单位,办理移交手续,由各单位做好登记,并报局装备管理员备份。各单位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认为应移交给局管理的,移交给局装备管理员,办理移交手续,装备统一入库。

  第十五条各单位应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执法通讯装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严禁将执法通讯装备外借或私用。

  第四章办案装备管理

  第十六条按照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达标要求,根据城管执法办案实际需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配齐配足电脑、摄像、摄影、录音等必要的办案取证装备,逐步实现城管执法的现代化、正规化、信息化。

  第十七条办案装备应由专人使用和保管,管理使用办案装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办案装备主要用于执法取证、案件管理、文档制作、资料保存、信息查询等执法办案工作,不得随意将办案装备外借或用于非执法办案工作,严禁利用网络设备聊天、玩游戏、炒股等。

  第五章安全责任与检查考核

  第十九条各单位负责人为执法装备管理第一责任人,对执法装备安全负有主要责任。各单位分管领导、执法装备保管和使用人具体负责执法装备安全工作。

  第二十条执法车辆定点停放,对讲机、执法记录仪等个人装备自行保管,其他装备应固定场所(柜子)放置。

  第二十一条督察室受局委托对各单位的执法装备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日常检查考核,执法装备管理使用情况列入对执法队伍的督查考核。

  局装备管理员每季度对各单位上报备案的装备情况进行实地核查考核,发现备案与实际不符的,对各单位扣分处理;发现装备外借等违规使用的,对各单位扣分处理,发现装备遗失的,要求各单位核查,明确责任,造价赔偿,并由局领导对各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给予诫免谈话处理。

  第二十二条对其他违反规定管理或使用执法装备,影响执法工作或有损执法队伍形象的行为,由局领导对各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给予诫免谈话,情节严重的移交相关单位处理。

  执法装备管理制度_执法装备管理制度条例 篇4

  一、总则

  (一)为加强煤矿安全监察执法装备(以下简称执法装备)管理,保证执法装备运行安全、可靠,保障执法装备完好率和准确度,充分发挥执法装备在提升煤矿安全监察执法效能、增强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预防能力上的促进作用,提升煤矿安全监察执法能力,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及支撑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与装备配备相关标准的通知》(安监总规划〔2010〕84号)范围内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配备的执法装备(不含执法交通车辆)和近年增配的执法装备,适用本办法。

  (三)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负责执法装备采购计划和配备方案的评审批复工作,并对执法装备的采购和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四)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本级及所辖区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执法装备投资计划和装备配备方案的编制申报工作,制定执法装备管理细则。

  (五)执法装备管理遵循“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执法装备固定资产登记单位是执法装备使用、维护和保养的责任单位,应当有相应的内设机构对执法装备进行管理。

  二、执法装备配置

  (六)执法装备配置应当坚持保障需要、科学先进、安全可靠、节能环保、从严控制的原则。执法装备最低使用年限应符合有关要求,其中个体防护设备最低使用年限为3年,听证取证设备、监察执法设备为6年,监察执法配备设备为5年。

  (七)省级、区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执法装备配置:

  1.新增机构或人员编制的;

  2.增加工作职能和任务的;

  3.现有执法装备达到最低使用年限、按规定处置后需要配置的;

  4.现有执法装备无法满足煤矿安全监察执法需要的其他情形。

  (八)配备执法装备方式包括购置、调剂等。凡能通过调剂方式解决的,原则上不得购置。

  (九)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可综合本级及所属区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实际工作需要,统一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提出执法装备配备申请并报送配备方案,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评估审查后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配置。

  三、执法装备采购

  (十)对国家投资管理部门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明确要求批量采购的执法装备,要采用部门集中采购的形式进行统一组织,实行公开招标。

  (十一)对没有明确要求的执法装备采购,由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照当地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十二)已确定由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自行采购的执法装备,涉及安全标志、计量认证和自主知识产权管理的,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部门专项管理的有关规定。

  四、执法装备使用维护和日常管理

  (十三)各省级、区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明确执法装备管理机构和人员,健全装备验收、入账、领用、保管、维护维修等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规程,加强执法装备日常管理。

  (十四)各省级、区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执法装备账卡和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执法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对新增执法装备应当及时验收、登记入账,并将装备变动情况录入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其中,执法装备入账凭证是财务处理的.依据。

  (十五)各省级、区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建立执法装备领用交还制度。监察人员和机构配备执法装备,应当办理领用手续;人员调离(退休),应当办理交还或报废手续。

  (十六)各省级、区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将执法装备管理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人员,防止非正常损失和浪费。造成执法装备非正常损失和浪费的,相关责任人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十七)各省级、区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加强执法装备的日常维护和维修,确保资产在规定使用期内性能良好。

  (十八)各省级、区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每年进行资产全面清查盘点,并按规定调整相关账卡,做到账实、账卡、账账相符。对清查盘点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查明原因,说明情况,并在相关年度决算报告中予以反映。

  (十九)各省级、区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加强对执法装备的使用管理,未经批准不得出租、出借。

  (二十)矿用防爆执法装备的保养和维护必须执行国家标准《爆炸性环境》(GB3836)和其他相关规定。

  (二十一)执法计量器具必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他相关法规。

  五、执法装备处置

  (二十二)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执法装备,应当根据《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国管资〔2009〕167号)、《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国管资〔2009〕168号)、《关于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管资〔2009〕246号)、《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工作的通知》(国管资〔2010〕165号)等相关文件及本办法进行处置:

  1.闲置或超标准配置的;

  2.因机构变动发生占有权、使用权变更的;

  3.达到报废期限的;

  4.因技术原因不能满足煤矿安全监察执法需要的;

  5.盘亏、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

  6.依照国家、行业规定需要处置的。

  (二十三)执法装备处置应当与执法装备配置、使用相结合,逐步建立执法装备共享、循环利用机制。

  (二十四)执法装备处置方式包括调剂、捐赠、转让、置换、报损、报废等。

  (二十五)执法装备处置优先选择调剂方式进行;无法调剂的,可以通过转让、置换、捐赠等方式处置。

  (二十六)执法装备处置应当严格履行申报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

  (二十七)执法装备处置的批复是调整资产、财务账目的凭证。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根据资产处置批复,及时调整资产、财务账目,办理产权变动登记等相关手续。

  (二十八)执法装备处置收入按政府非税收入和国家有关规定管理。

  (二十九)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传真机和复印机等资产,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处置。

  六、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三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监督检查各省级、区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执法装备管理工作,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三十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有关部门对执法装备使用和处置等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三十二)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对检查出的问题认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三十三)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95号)及国家有关规定处理;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依法追究责任。

  七、附则

  (三十四)各省级、区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根据本办法制定本部门执法装备管理实施办法。

  (三十五)本办法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负责解释。

  (三十六)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执法装备管理制度_执法装备管理制度条例】相关文章:

安全监管执法装备管理制度04-10

装备安全管理制度04-19

装备管理制度02-10

装备物资管理制度01-26

(实用)装备管理制度01-15

物资装备管理制度01-26

安全装备管理制度04-01

医学装备管理制度03-31

应急装备仓库管理制度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