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文明礼仪>腊八节>《腊八节习俗吃什么

腊八节习俗吃什么

时间:2022-03-27 10:09:33 腊八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腊八节习俗吃什么

  腊八节习俗吃什么?在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下面是爱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腊八节习俗吃什么,欢迎大家阅读。

腊八节习俗吃什么

  腊八节习俗吃什么篇1

  腊八节是我国汉族的传统宗教、农祀节日。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古称“腊日”;南北朝佛教传人中国后,与佛教节日相重合,又称“佛成道节”。

  关于腊日的来历,起源于远古汉族先民的一种冬日祭典。因冬季天寒,农事空闲,人们便进山打猎,以备新旧交替的年底,用猎物作“牺牲”祭祀祖宗与天地神明,祈福禳灾。古文,猎与腊为同字。因此,这种祭典就称为“腊祭”,农历十二月也就顺呼为“腊月”。

  在历史上,每年的腊月天子们都要向天祈福,并且大宰牲口,大量蒸酒,举办“腊”这种祭典,以求神灵、祖先保佑,取得来年丰收。“腊鼓鸣,春草生”是汉代流传的民谚,它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在腊月敲鼓驱疫,迎接新春的隆重仪式和情景。

  十二月初八日,古称“腊日”。从先秦时起,“腊日”已被当作一个节日来过,但在当时腊日不是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直到南北朝时,腊日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从此人们在这一天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并祈求丰收和祥瑞。

  腊八节习俗-吃腊八粥

  每逢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根据史料记载,腊八节吃腊八粥盛行于宋代:

  腊八粥的传说有三种。

  一是共工的儿子死后变成了撒播瘟疫的鬼,这个瘟疫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豆,故民间有“腊八赤豆打鬼”之说。所以,腊八粥多以多种豆熬煮,就与此有关。

  二是佛教传人我国以后,宗教习俗又渗透影响了这一节日活动。相传阴历十二月初八日,是佛教的佛成道节,意为佛祖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相传释迦牟尼青年时出家求道,曾与苦行外道苦修六年,遍游印度各地、寻求人生真谛。一日,他来到摩揭陀国,即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由于奔波劳累,酷热难耐,忽然昏倒在河畔。此时,一位牧羊女路过发现了他,便寻来许多野果与多种杂米混合煮成热粥给他食用。释迦牟尼吃饱以后,元气得以恢复,随后,又跳进尼连河中沐浴,更觉心清气爽。于是,他一连几日在菩提树下打坐静思,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成就了天上正觉,得道成佛。故此,每年腊八日,各地寺院都诵经作法,以纪念佛祖成道。

  三是明太祖朱元璋传下来的。据说,朱元璋小时给富人放牛时,常挨饿,不得不到处偷点东西充饥。一次,不巧被主人捉住后关在一间小房子里,也不给他饭吃。他饿极了,发现屋子的角落里有一个老鼠洞,于是便去扒老鼠洞,想找些吃的充饥。鼠洞扒开后发现里面藏了许多老鼠搬积的大米、豆子、红枣、芋艿等五谷杂粮,于是他便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煮成粥吃,他感觉这顿粥比什么都香。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大鱼大肉不消说,连山珍海味也都吃厌了,觉得什么电不合口味。一天,忽然想起小时候煮老鼠粮吃粥的味道来,就令太监用杂七杂八的粮食、豆类,煮了一锅糖粥。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故叫“腊八粥”。大臣们见皇上吃这种粥,就学着做来吃,民间也跟官员们学,于是,吃腊八粥,就成了一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腊八粥,又名“七宝粥”、“五味粥”。“七宝”指的是粥里的各种点缀物,也就是杏仁、桃仁、果脯等。“五味”则指粥的五种主要原料,即江米、黄米、豆子等。

  到了元代,配料不断改进,以胡桃、松子、乳蕈、柿、栗子为配料。每逢腊八,“煮红糟粥以供佛饭僧,都中官员士庶作朱砂粥”,无论是红糟粥还是朱砂粥,都充分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对佛教中喇嘛教的崇拜。

  明清时,腊八粥的制作更加精细,《燕京岁时记》说:“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末、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瓤、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菊葡以作点缀”。每逢节期,皇宫都要煮腊八粥,而且还要分赐给百姓。“家家腊八煮双弓,榛子、桃仁染色红。我喜娇儿逢览揆,长叨佛佑荫无穷”生动地描绘了清代北京城腊八的风俗。

  腊八粥主料为粘米与红小豆,其他可掺人黄米、小米、高梁米、大麦米、大米、豇豆、小豆、芸豆、豌豆等,所有五谷杂粮。另外,还有大枣、栗子、核桃仁、杏仁、瓜子仁、花生仁等各种果子、果核。总之,凑成八样以上,即可煮食。其制作特点是集多种米谷为一锅,粘烂可口,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中国南北的腊八粥风味各异,大略区分,北方喜好在粥中加糖成甜食,而南方则加盐及时令蔬菜为咸品。

  从民间传说上看,食腊八粥还有崇尚勤俭节约的寓意。据说,古时有一户人家,生活糜费,经常糟踏粮食蔬菜。一年农业欠收,到了冬天,天寒地冻,这家人粒米皆无,饥饿难挨,只好求助于邻居。邻居们将平时收集的他家倒掉的粮菜送给他,并告之全是他浪费的东西。此人惭愧万分,随即将这些粮菜煮成杂粥,度过了饥年。此后,人们便流行腊八煮杂货粥的习俗,以教育后人养成节俭持家的美德。

  在清代,北京最大的喇嘛寺院雍和宫每逢腊八必精心煮粥来供佛。在雍和宫内有一口富有传奇色彩的.大铜锅,锅的直径达2米,深l米,一次能容数石米,煮成的粥可供数百人食用。当时,一进腊月,朝廷总管内务府就派司员将粥料和干柴一车车运到雍和宫。雍和宫腊八粥的粥料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杂粮以外,还有羊肉丁和奶油。粥煮好后点缀粥面的是红枣、桂圆、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青红丝等。待粥料和干柴备齐后,初七——早即生火熬粥。据记载,每锅要下小米十二石,杂粮、干果各——百斤,干柴一万斤,共熬六锅,前三锅放奶油全份果料。粥熬成后,第一锅供佛,第二锅送进宫,第三锅赏王公大臣和大喇嘛,第四锅赏文武官员和封寄给各省的地方大吏,第五锅分给雍和宫的众喇嘛,第六锅加上前五锅剩下的作为施舍用。

  腊八节习俗-做腊八蒜

  将新蒜蒜头掰开,剥去蒜办的外皮,浸泡在醋内(容器要洗净,不要带油污)。一周后,蒜办变绿色,味道酸辣可口,醋已含蒜香。南方称之为“翡翠蒜”;北方多在腊月做此菜,故称“腊八蒜”。吃饺子,拌凉菜时倒上一些味道非常鲜美。

  腊八节习俗-吃腊八菜

  人们在腊八除了做腊八蒜外,还要做腊八菜。将大白菜取其里帮和菜心,去掉菜头,切成一寸半的菜段,用清水洗净,淋干。取一洗干净的小缸,将淋好的白菜码在缸里,上面摆上生蒜,再撤上一些白糖,码一层再如法码第二层,直到码到缸口,然后倒人食醋,与菜持平。将缸口密封,中途不要打开。在常温下保持到大年三十。所做腊八菜白中透绿,清脆爽口,酸中含甜又微辣。

  腊八节习俗-吃腊八面

  陕西关中地区有在腊八节吃腊八面的习俗。腊八面的做法是用八种蔬菜做成臊子,外加辣椒油浇在面上,一来是取“辣”与“腊”同音,二是为驱走寒气。

  腊八节习俗-腊八成年仪式

  在腊月初八,云南西部的纳西族要为家中年满13岁的男女小孩举行成年仪式。仪式由女家长主持。仪式开始时先拜火塘边的祖先神位,然后男孩的左手抚摩火塘左边的男柱,由家长为他脱去长衫换上裤子;女孩右手抚摩右边的女柱,左手拿一银币,双脚踏在两个米袋上,预兆将来生活丰裕和生产兴旺,家长为她脱去长衫换上裙子。举行成年仪式后,表示男女小孩就成为大人了。

  腊八节习俗-打腊鼓

  古谚云:“腊鼓鸣,春草生。”中国民间自古以来便有打腊鼓的习俗。通常是在腊日,或腊日前一天,村民集会,击鼓驱疫。届时,人们戴上假面具,扮作金刚力士,敲击细腰鼓,歌舞喧天,以示赶走邪魔,迎接新春的祈望。旧时,农业生产落后,冬日送肥保温防寒是确保来年丰收的重要措施。故而腊日打腊鼓还有击鼓催春的农事之意。谚语道: “腊鼓动,农人奋。”腊日一过,农民便忙于运肥上田,为新春的耕作开始着手进行准备。

  请家畜

  另外,在河北省南部,旧时还有“请”家畜、家禽吃腊八粥的习俗,又是一番讲究和情趣。当地人每到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一定多煮些粥,除人吃之外,家中饲养的“马、牛、羊、鸡、犬、猪”六畜,也全给一份吃。据当地人传一说,腊八这天,玉皇大帝照例要派牛魔王、弼马温、猪八戒等管理六畜的众神下界,查访人间对待六畜是否爱护。这些玉皇的使者见人们和他们的同类得以共享腊八粥,便很高兴,回到天上奏明玉帝,玉皇就会给人们降福。这个传说故事虽然荒诞不经,但很具有人情味,表现了劳动人民对六畜的仁爱精神。

  腊八节习俗吃什么篇2

  在敦煌文书中曾有关于腊月中习俗的记载:“十二月八日何谓?其日沐浴转障,除万病,名为温室,于今不绝也。腊煞何谓?冬末为神农和合诸香药,并因晋武帝,至今不绝。”这一记载中的“晋武帝”,可能指的是晋武帝时腊日赐药的神仙传说。唐人韩鄂所撰的《岁华纪丽》有如下引述:“赐予神药,《神仙传》:‘尹轨字公度,晋太康元年腊日过洛阳城西一家求宿,主人以明旦是腊,意不容,又以曾闻公度名,因为设酒。至旦乃赐主人神药一丸而去。”,太康为晋武帝年号,这一腊日赐药的典故传说,反映到唐代节俗,则表现为宫廷赐物。受赠的臣子通常会亲自撰文或请人代笔,以示感谢,这样的文章即称为谢上表或谢上状。从唐人诸多腊日赐物谢上表状看,红雪、紫雪、面脂、口脂、澡豆是其中的主要赐物。

  赐红雪、紫雪

  红雪一物,在唐代诗文中多有出现。从文义来看,腊日赐药乃当时宫廷习俗,红雪当为药名。在古人看来,它的药效可以表现为解酒毒,消宿食,开三焦,利五脏,爽精神,除毒热,破积滞,去胸闷。针对眼昏、头痛、鼻塞、口疮、重舌以及伤寒、狂躁、胃烂、发斑等病,红雪都适宜服用。

  紫雪的主要作用是对脚气病的`治疗。

  同时,在诸谢上表中,随同红雪、紫雪一道赏赐的,往往有金银盒子,这与其贮藏有关。这种金银盒为贮藏药物所用。以描摹宫廷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王建的《宫词》,对于这一腊日赐红雪的情景有所描写:“黄金盒里盛红雪,重结香罗四出花。一一旁边书救字,分明送与大臣家。”“黄金盒”言其盛器贵重,“重结香罗”形容其包装华美,“救字”表明腊药源于宫禁,将其与《全唐文》中诸篇一一相对,正是唐代宫廷这一腊日赐红雪等药习俗的反映。

  腊日赏赐红雪等物,出现于中唐时期宫廷。而以受赐者的生卒年代来推算,大多出现于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初,尤以贞元时际为多,如文中标明的就有贞元七年、八年、十年、十四年及十六年。在后世随着腊日赐物这一习俗的中断,在赐物中已无红雪。但作为香药的一种,红雪、紫雪在唐代中日贸易交流史上仍有出现。日本后冷泉天皇时代的藤原明衡编著的《新猿乐记》中记述了一个八郎真人的商人,所贩货物,从中国输入的就有“唐物:沉香、察香……红雪、紫雪……”。

  赐面脂、口脂

  关于面脂成分,《唐新修本草》载,可人面脂之物有“白瓜子,味甘,平寒,无毒,主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主除烦满不乐,久服寒中。可作面脂,令悦泽”。

  宋人笔记《岁时广记》则为后世留下了这一腊日习俗的记载,其卷三十九云:“赐御宴:唐制腊日赐宴及赐口脂面药,以翠管银婴盛之。”杜甫《腊日》诗云:“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衰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

  在五代韩鄂的《四时纂要》中,红雪、面脂、澡豆三者均列人十二月的内容之中,由此可知这时的腊月节物中此三者仍在其列。

  赐澡豆

  敦煌文书中关于腊日沐浴的习俗,在南朝《荆楚岁时一记》中已有相关叙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豉,戴胡公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沐浴转除罪障。”金刚力士,执金刚柞护持佛法之天神也。从这一描写可以看出佛教对于这一节日习俗的影响。

  腊日沐浴的习俗出于佛经,由僧及众,无可疑也。而澡豆与沐浴的关系,在后汉安世高译的《温室洗浴众僧经》中已有说明,澡豆是佛经认为沐浴所必备的七物之一,《温室经》云:“佛告抵域长者,澡浴之法当用七物,除去七病,得七福报。何谓七物?

  一者然火,二者净水,三者澡豆,四者酥膏,五者淳灰,六者杨枝,七者内衣,此是澡浴之法。”在《世说新语》中有记载:王敦初尚主……既还,脾擎金澡盘盛水,琉璃怨盛澡豆,因倒著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脾莫不掩口而笑之。“可知魏晋时期的皇室已有澡豆用于洁身净面,而民间尚未普及。及至唐代,澡豆已成为土贡进奉之一种。《新唐书》卷三十七日:”(邺州)土贡:澡豆。“((唐六典》尚书户部卷第三中诸道贡物有”(关内道)邺州澡豆“。

  总而言之,通过对唐代腊日宫廷所赐之物红雪、紫雪、澡豆及面脂、口脂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腊日节俗在唐朝时期所具有的特色:一方面它是传统祭祀的节日,在各朝仪礼中占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它继承了汉朝以来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的影响,将沐浴洁身、转除邪障与腊日联系起来,并逐渐从佛教信徒扩大至民间,至宋腊八粥等节俗的出现。此外腊日赐药也表现出唐人对于神仙金石之说的祟尚,这与道教在李唐王朝的兴盛是不无关系的。

  腊八节习俗吃什么篇3

  1、吃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

  2、祭祀

  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祭祀的对象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唐宋后来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部分地区很隆重。

  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而且,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节日。所以,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

  3、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4、泡制腊八蒜

  北京、华北大部分地区还有在这天泡制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

  旧时商号在腊八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账目盘点出来,算清楚这一年的收支盈亏。债主还会在腊八这天提醒欠钱人家准备还钱。腊月里人们讲究忌讳,所以就用与“算”字同音的“蒜”,来代替算账的“算”。也因此,腊八蒜虽然好吃,市面上却没有卖的。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并且也给自家算算账,看看这一年的开支,有多少积余,盘算该花多少钱置办年货等。

  5、制腊八豆腐

  安徽黔县民间习俗,是当地的风味特产,将自制豆腐晒干可留日后吃。具体制作过程如下: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盐水,在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而成。“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一般可晾放三个月不变质、变味。

  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咸中透甜,又香又鲜。如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辅料,则更加美味。它既可以单独成菜,也可与肉类搭配,或炒或炖,都是美味。招待贵宾时,黟县人还将其雕刻成动物、花卉的模样,淋上麻油,拌上葱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盘,成为酒宴佳肴。

  6、吃腊八面

  除了甜口或咸口的腊八粥,以及腊八蒜、腊八豆腐之外,当然也少不了陕西的腊八面。在每年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太阳出来之前,陕西人家家户户都要吃碗热气腾腾、四溢飘香的腊八面。

  腊八面是在腊八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过去在陕西大荔和临潼、凤翔一带腊八节这日人们煮面敬神,因之叫“腊八面”。起初关中农村的腊八面是用小米、黄豆煮粥下面条,而后用八种蔬菜和肉爁成臊子下面条,如今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将豆类与菜系相结合,用核桃仁、芝麻、花生米、莲子、青菜、菠菜、黄花、木耳等同面条同煮,调成汤面,营养丰富,十分好吃。走进腊月,乡下就有了年的味儿。这味儿是从喷香的“腊八菜”、“腊八面”里溢出来,飘出来的。
 

【腊八节习俗吃什么】相关文章:

元宵节的习俗吃什么05-18

腊八节的由来习俗04-19

最新腊八节的习俗12-25

腊八节的习俗作文11-03

腊八节的由来及习俗05-18

腊八节 各地习俗05-18

腊八节的来历与习俗05-18

腊八节来历及习俗05-18

腊八节的饮食习俗05-18

腊八节的习俗诗句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