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员工福利津贴如何分类
职业福利的历史悠久,直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福利危机,职业福利才进入到研究者的视域。这是爱尚网小编整理的员工福利津贴如何分类,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员工福利津贴如何分类
①为职工生活提供方便,减轻家务劳动而举办的'集体福利设施,如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浴室等。
②为解决职工不同需要,减轻其生活费用开支而建立的各种福利补贴制度,如生活困难补助制度、部分地区职工宿舍冬季取暖补贴制度、职工探亲假制度、上下班交通费补贴制度等。
③为活跃职工文化娱乐生活而建立的各种文化体育设施,如文化宫、俱乐部、图书馆、球场等。
员工福利津贴的标准及支付形式
1、津贴标准
津贴标准是指某项津贴在单位时间内应支付的金额。它的确定由两种方式,一是按照雇员基本工资的一定百分比计算;二是按照绝对数额计算。第一种方式比较少见,大多数是按绝对数额计算。津贴标准在确定时考虑的因素包括:
1) 工资标准。如果在制订工资标准时,已经考虑了对特殊劳动的补偿,就没有必要另设津贴补偿;如果不能全面反映一些岗位和工种的特殊劳动性质和劳动消耗,就需要单独设立补偿津贴。
2) 劳动特殊性。对劳动的特殊性及对雇员的影响,要进行科学测量,作为确定不同等级津贴标准的依据。
3) 健康损害程度。一些津贴的发放是为了补偿和预防特殊工作条件对劳动者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津贴标准的确定与对雇员身体的损害程度直接相关。因此,需要通过一些相关部门的技术测定,例如,医疗单位、职业病防治部门等对职业病的发病率和治愈率、以及劳动保护投入等多种因素进行科学度量,从而确定通过津贴形式对雇员健康程度的补偿标准。
对一些特殊的工作和工种,我国有国家、地方和行业规定的统一津贴标准。此外,企业有权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和工作需要制订和调整本企业的津贴发放标准。
2、支付形式
津贴有实物和货币两种具体的支付形式。在一般情况下,与额外劳动补偿有关的津贴支付货币,并构成辅助工资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身体健康补偿有关的津贴有的采取实物的形式,有的采取货币的形式,以货币的形式居多。支付周期通常以出勤日累计,按月随工资支付。
员工福利津贴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搞活事业单位内部津贴分配,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它不仅贯彻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同时可科学合理地利用工资的激励功能,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现在绝大多数事业单位虽都建立了各自的津贴制度,但都形同虚设,没有具体实施,一般都是按国家规定的总量比例平均发给个人没有起到津贴是活工资的作用。这样,现行工资制度的实际操作,依然缺少激励机制。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第一,没有将津贴(活工资)的分配拉开档次,将自主分配作平均分配。在工资制度改革中,国家将原来的固定工资改为死、活两块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但有的单位领导由于受“小患寡而患小均”的传统思想影响,认为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大部分由财政供给,是国家的,如重新分配就意味着要打破原有的“平衡”分配格局。这样,不仅会影响到一些人的既得利益而且还会导致上下矛盾,会给领导带来麻烦。因此部分单位的领导实行津贴平均发放或按核定的固定比例发给职工,导致“活津贴”变成了“死工资”,形成新的平均分配格局。
第二,将津贴的自主分配变成了自由分配使津贴水平过分向少数人倾斜。我国工资制度改革的本来目的是要使人们的`收入与经济效益挂钩,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并将津贴的分配权交给了单位。但在权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领导者利用自己集中分配的决策权制订了利益向自己倾斜的经济分配政策,从而出现分配向领导者倾斜的结果。导致并非贯彻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而是实行了职权、利益分配制。由于津贴水平过分向少数人倾斜,一旦出现“少劳多得”、“多劳少得”的个别现象存在,就会挫伤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智慧。职工的创造力得小到激励按劳分配、公正公平、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作用得不到体现,势必导致思想问题,继而引发其他问题。
第三,从近几年津贴分配实践看,津贴在工资分配制度中的作用难于充分发挥也是有原因的,主要是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尚不科学,工资分配导向和作用难以体现。由于事业单位具有经济与社会双重性,完全按经费预算方式确定津贴比例,难以适应门类繁杂的事业单位工资分配的客观需要;完全以经济效益为取向,难免影响从事以社会效益为主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造成这部分人员工资偏低,不利于他们安心工作。
【员工福利津贴如何分类】相关文章:
员工福利如何优化管理04-16
管理者如何分类04-16
生育津贴申请09-16
安全管理制度如何分类04-08
公司出差补助津贴05-06
生育津贴申请6篇09-16
生育津贴申请(6篇)09-16
员工津贴管理办法04-19
生育津贴介绍信04-30
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