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二物理教学反思_高中物理教学反思案例
高二物理教学反思篇1
课堂教学反思具有实践性、针对性、反省性、时效性和过程性等主要特征。教师专业发展的 “ 催化剂 ” ,正所谓,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 “ 催化剂 ” ,是区分经验型教师与学者型教师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这正如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所认为的: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 = 经验 + 反思。他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反思,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 20 次重复。即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而顾凌沅教授的研究表明: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 行为矫正。研究表明:优秀教师成长 = 丰富的教学实践 + 及时反思 + 行为矫正 + 及时提炼。
教师成为反思者,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成为反思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一,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
所谓教师的自我教育,是指作为教师主体的个人,自己对自己的教育。自我教育的过程,是自我认识、自我改造的过程,是实践内化为意识的过程
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丽莲 · 凯兹曾指出,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在于愿意思考问题,并尝试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
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上。
特别地,在课程改革实施中,需要我们 站在现代教育理念的高度进行教学,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经验、个性、情感),感悟和践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点,反思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会与会学。
第二,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教学理论素养是构成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而教师的理论修养有外显的与内隐的之分,而二者的关系是:
外显的倡导理论→教学反思→内隐的应用理论。
第三,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
社会呼唤着反思型的教师。后现代课程观认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的是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教师应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者中的首席” (first among equals) ,是与学生一起探究知识的顾问。
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新型的反思关系,一种平等交往与对话的关系。 课堂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实践的内容和结果,分析其背后隐含的理论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在实践中检验假设,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教师对教学经验和实践的反思可分为四个环节,
其基本流程为:
1、 确定内容,提出反思的问题。教学反思的起点是发现教学的问题,这个阶段主要是确定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通过对实际教学的感受,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不仅想知道自己教学的结果,而且要对结果及有关原因等进行反思,并产生研究这些问题的欲望。当然,有的问题来自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两难问题,而更多的问题来自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也有来自自己想改变现状的愿望。
2、 观察分析。反思的问题一旦确定,就要进入观察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既是各种信息的收集者,又是冷静的批判者,同时也是经验的描述者。通过观察分析,将会为下一阶段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想与新策略奠定基础。
3、 重新设计。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教学活动中的所作所为,积极主动地吸取新的信息,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想和新策略,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包括提出新的假设,制订新的实施方案),力图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4、 实践验证。这一阶段是将新的教学方案付之于教学实践,并根据实践的结果验证上阶段提出的新的教学方案的合理性,将从验证中发现的新问题作为新一轮教学反思的内容,如此反复,直至问题的解决。
由此可见,教学反思过程既是一个从发现问题、提出教学问题并加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素质持续发展的过程,更是经验型教师走向学者型教师必须课堂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都要进行反思。
首先是课前反思——思之不慎,行而失当 。 教师在课前思考如何组织教材以呈现给学生,课堂中应重视的内容,作业针对性等。
其次是课中反思——预设与生成。 教师面对课堂上突发的问题,思考如何应对使得事先设计的课程能如期完成。如,新课题的生成,尴尬场面的处理,学生学习情绪的改变等等。特别地, 没有课前精心的预设,哪来精彩的课堂生成。
最后是 课后的思考——对弈后的复盘。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后,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如,思考本节课原先预定的目标是否达成,如何改善原先的教法,如何进行下次教学的准备等。 以选修3-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课为例:
教材及教学对象分析
(一)、教材内容及教学对象分析: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其主要教学内容有两部分:电动势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 、学生接受电动势这个概念是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和基础、但是电动势这个概念比较抽象,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要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它是有困难的、新教材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满足后续知识的需要,简化了电动势的教学,其基本内容有下列两方面:一个是电源电动势是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它表征了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另一个是电源电动势的值可用电压表测出 —— 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在闭合电路里,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教材提出电动势这个概念,但没有给电动势下定义,只是讲它 “ 等于 ” 什么。
2 、路端电压 U 与外电阻 R 的关系,是一个难点、演示实验由学生自己通过仿真实验记录数据并指导学生得出规律,使学生有明确的感性认识,同时这也更大程度的提高了高二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 、重点: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及 U 随 R 变化的规律
2 、难点:
( 1 )、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讨论电路中的路端电压、电流强度随外电阻变化的关系
( 2 )、 应用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知道电动势的定义、
2 、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3 、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4 、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 ( 或外电阻 ) 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5 、理解闭合电路的功率表达式、
6 、理解闭合电路中能量转化的情况、
(二)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变化规律 2 、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3 、通过用公式、图像分析外电压随外电阻改变规律,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目标
1 、通过外电阻改变引起电流、电压的变化,树立学生普遍联系观点
2 、通过分析外电压变化原因,了解内因与外因关系
3 、通过对闭合电路的分析计算,培养学生能量守恒思想
4 、知道用能量的观点说明电动势的意义
设计思路
本课一改传统由教师做演示实验,得出数据学生分析并讨论出规律的教法,而是以“课前自学——提出问题——通过仿真实验自主探究 —— 协作交流——探究本质—— 总结规律——解决问题” 为指导,课节内容以网页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层次进入不同的网页进行自主探究。同时亦使老师做到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具体设计思路: 1 、通过一个演示实验给学生留下一个疑问,学生自己在做仿真实验的时候,思考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 2 、引导学生认识电路。 3 、提出目的,学生自己通过仿真实验,通过改变外电阻阻值、内电阻阻值和电源电动势,记录电流等数据,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通过对数据分析探究什么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4 、学生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来解释演示实验现象。 5 、对知识的一种拓展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设定猜想、实验论证,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向学生展示平时生活中常用的 1 号、 3 号、 5 号干电池、蓄电池、电源,干电池上注明 1、5V ,蓄电池上标明 2、0V ,电源上标明 15V ,用伏特表测电池两侧可以直接测出分别为 1、5V 、 2、0V 、 15V ,再出示一个普通手电筒上的小灯泡。
实物演示实验:将小灯泡与 2、0V 的蓄电池相接,请学生观察灯的亮度——正常发光,已很亮。
提问:如果将这个灯泡与标明为 15V 的电源相接,我们可以猜想一下,小灯泡会怎样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能会回答:小灯会被烧毁,或即使不烧毁也会比接 3V 电源时亮得多,也有可能和接 2、0V 的一样。
演示实验:将小灯接在 15V 电源上,结果是:小灯与 15V 电源相接时不但没有烧毁,亮度反而比接 2、0V 电源时暗一些。与学生猜想结果大相径庭。
要圆满解释上述现象就要用到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请同学们在仿真实验中观察刚才演示实验的现象,思考:电灯亮度不同主要是因为哪个或哪些物理量不同 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二)、新课教学
1 、电动势
( 1 )电动势 :我们发现干电池、蓄电池等两端的电压是不相同的,其实这两端电压是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同种电源两极间电压相同,不同种电源两极间电压不同。我们引入电动势这个概念来表征电源的这种特性。
( 2 )电动势 E 的物理意义 :是描述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其值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2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 1 )认识电路 :引导学生观察教学网页中的实验电路,了解闭合电路和分电路;内电路和外电路。知道电源外部电流流向和电源内部电流流向。
( 2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学生在仿真实验中,可以在电阻元件上单击右键,选择“属性”改变电阻值,闭合开关,将电动势、电流和电阻关系记录在下表中,
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I=
3 、路端电压 U 跟负载 R 的关系
( 1 )、演示实验中电灯亮与暗的实质是什么
电灯作为负载(即用电器),其亮度主要看加在负载上的“有
效”电压即路端电压 U ,在负载正常工作情况下, U 大,则灯的
亮度高, U 小,则亮度低。而如图所示,将电灯换成可变电阻 R ,
改变外电路 R ,路端电压 U 跟负载 R 有什么关系呢
( 2 )、分析讨论 U 随 R 变化的规律
对于同一个电源,一般情况下其电动势 E 和内阻 r 是不变的,当外电阻 R 变化的时候,请同学们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E/(R+r) ,引导学生从理论上来讨论 U 的变化规律。当 R 增大时,有 I 减小, I 、 R 都是变量,在没有给出 I 、 R 具体数据的情况下,单纯利用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U=IR 来判断 U 的变化是很困难的。但在闭合电路中,内、外电压通过关系式 E = U + U '是联系在一起的,而 E 是常量。因为 U '= I r ( r
为常量),我们发现 U '的变化是很容易判定的,完全可以先判定 U '的变化,再根据 E = U + U '进而确定 U 的变化。
仿真实验:在仿真实验下进行测试,验证上述推论的正确性。根据表格进行探究。
( 3 )、讨论两种特殊情况
① 、短路: R = 0 , I =, U '= E , U = 0
说明:短路时电流取决于 E 、 r ,一般情况下 r 很小,故短路时电流很大,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常会烧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
仿真实验:演示短路时保险丝熔断的现象及如何排除故障,恢复电路的正常工作。 ② 、 断路: R →∞, I = 0 , U '= 0 , U = E
伏特表测电动势的原理,主要是伏特表内阻大,测出的数据略小于 E 。
(三)探究演示实验中灯泡亮度不同的实质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源本身具有内阻,其电路中电流 I = E/(R+r), 所以,当闭合电路电源电动势大的时候,由于 r 值的不同,两个电路的 I 不一定相同,也不一定是 E 大的电流就大,所以出现灯泡亮度不同的现象。学生可以通过在实验里添加伏特表和电流表进行测量,并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这两个不同电源 6V 和 12V 的内阻 r 是多少,从而可以知道这两个电路中流过相同灯泡的电流 I 的大小。
教学反思
本课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有其利的一面也有其弊的一面,如何指引学生一起完成这节课,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教学目的任务,掌握物理思维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本课重点即定律的内容不是老师强加到学生脑中,而是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在一定思考和推理情况下学到知识,因此教师设计教学一定要符合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猜想——实验——验证”严密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2 、本课教学中用到较多的仿真实验,具有安全性和可操作性,避免了实际操作中的用电安全问题。安全的仿真实验可充分发掘学生的好动性、探知性,用学生特有探究角度去思考问题,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并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拓展。同时通过仿真实验的操作,提高学生的生活用电安全意识。
3 、本课教学能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如为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安装保险丝;生活用电中电灯的亮度问题等。
4 、 本课教学能构建有效的 网络环境,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权。网络环境设定任务,通过人机交互,学生有选择的开展学习,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完成教学内容。学生还可以按自己的水平层次将课堂内未完成的内容拓展到课外,作到课题学习和课外思考的互通。
高二物理教学反思篇2
在本学期,我上高二10班、11班、12班三个物理专业班的课,物理教学工作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学生课外活动指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本身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 具体工作如下:
一.教学理念方面: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内及校外的教学研讨,并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反思。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们不但注重集体的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 教育教学方面:
1.备好每一堂课:
对上周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准备下周教学进度和内容,探讨下周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
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吃透,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备教法。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教学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力求科学、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物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3.课后辅导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和中差生交谈时,对他们的处境、想法要表示的理解和尊重;从课后辅导、与学生交流等找出学生学习存在的思维障碍。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本学期物理教学,虽积极认真落实学校教学常规,努力完成教学工作任务,仍有很多不足和困惑:怎样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都值得深思。
高二物理教学反思篇3
本学期已开学两月有余,我们也已完成了选修3--3的内容,正在进行3--5的教学。也进行过三次考试 ,根据对考练的分析,结合与物理组内的交流以及学生们对教学的反映。我们对前一阶段的教学进行了以下反思。
一、学情反思
(1)3--3研究的是热学,3--5研究的是动量也原子物理学。
教材的共性是抽象,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少、体验的少,缺乏对物理 现象,物理过程的直观认识,掌握知识的台阶有点高,
(2)学习方法缺少灵活变通。选修教材的特点:知识的板块相对较小,知识点的分布相对松散,有时课本中的一句话就是一个知识点。识记的内容多一点。所以学生在学习是不仅要善于思考,善于追问,还要善于记忆。
(3)对选修内容的重视不够,存在着轻视的现象。有于选修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分值少,试题难度相对简单。有些同学认为看看书就行了,学习浮在表面,缺少正确认真的态度。
(4)资料使用不当。由于高中物理在不同的省内要求的内容,难度不同。而市面上的资料编写不一定是真对我们省来编的,所以资料中的内容,习题和选用有偏难的特点。学习自学起来吃力,时间花费的多,无形中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法反思
(1)由于传统的授课方式使用了那么多年,虽然在学校的倡导和鼓励下,我们的教法有了一些改变,但是,陈旧的思维观念或多或少的还在影响着我们的教学。特别是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够。教学中还存在重传授,不重探索,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偏差。这样妨碍了学生生成能力的主动性。离想象中的课堂效果还有差距。
(2)教学技术的局限性限制了教学的灵活性。抽象的教学要是能辅助于灵活的多媒体材料,学生接受起来才会更容易,更直观,但是网上下载的图片或课件,不能动起来,物理情境少了灵动性,有时我们自己也有一些想法,由于技术的限制却不能有效的添加到自己的教学课件中,仅使用别人的课件感觉到生硬,也不太顺手。
三、应对措施
(1)加强学习,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与进共进,积极吸收他人的教学思想,提高完善自 己的教学手段,教学技术,力求教学方法灵活。
(2)充分了解学生物理基础和接受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注重启发引导,老师对课堂内容的把握很重要,讲到什么程度,怎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启发学生。注重用类比的方法把抽象的内容用生动直观的事例还说明问题,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3)注重设计导学案中的问题,设计问题要力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问题要具有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在例题中培养学性读题,审题的能力,强化物理过程与数学模型的转化。
(4)研究考试大纲,注意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课本上的每一节在整个章节中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到度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我们心中有数,也要让学生心中有数,这样可以避免浪费时间或留下知识盲点。
以上几点是我对物理教学的几点反思,也是我对教学方面的总结。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些不足和片面性,在以后的学习和教学生涯中,我们将会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并反思总结,努力提高自己的物理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培养优秀的中国人而努力。
【高二物理教学反思_高中物理教学反思案例】相关文章: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案例05-22
物理案例教学反思06-13
物理教学反思案例05-22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07-02
教学反思高中物理04-17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04-17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案例04-17
高中物理教育教学反思05-14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推荐】06-13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热】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