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发展现状及转型分析
一、国际货运代理的概念及产生与发展
国际货运代理是指国际货运代理组织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或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收取代理费或佣金的行为。从传统的运输形式看,发货人和收货人作为一方,承运人作为另一方,货方可以直接找承运人布置货物运输;而国际货运代理的出现,充当了两者之间的中间人。因此,国际货运代理的基本性质就是具有中间人性质的运输经营者。这在过去显得尤为突出,但如今货代的性质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他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充当货方的代理,在很多情况下,货代逐渐以当事人的身份参和到国际运输中,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发挥更为独特的功能。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形成以前相比,商人们的活动无论是在地域 共 5 页
市场营销系 11物本一班 2011049153 王晓杉 上还是在交易规模与频率上都有了显著加强。频繁的经济活动经常由于时间、空间、精力、知识技能等条件的限制,使当事人无法亲自完成全部的经济行为,代理行业便由此兴盛起来。 就国际运输代理而言,它是处于国际贸易与国际运输之间的边缘或共生产业。它随着国际贸易与国际运输的发展而发展。他们以自己在运输行业中的专门技能和广泛的社会联系渗透到运输领域内的各个环节,成为国际货物运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国际货运代理间的国际合作有了较大发展,同时国际货运代理也从传统的海运领域延伸到航空运输、公路运输、集装箱运输领域.
二、国际货运代理的业务范围:为发货人服务,为收货人服务,为承运人服务, 为海关服务,为航空公司服务,为班轮-公司服务,提供拼箱服务,提供多式联运服务。
三、国际货运代理业存在的问题
(一) 无法可依, 缺乏宏观调控 。
1、政府部门多头管理, 政策法规不够统一, 开放程度有待扩大。虽然国际货运代理专门法规已经明确国务院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主管部门为全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主管部门, 但是国务院公路、水路、铁路、航空、邮政运输主管部门和联合运输主管部门也在根据与本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设立及其业务活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管理。
2、政府对行业管理“ 秩序缺位”, 目前, 政府对货代和物流的行政管理可以描述为“行政主管条块化, 市场利益部门化, 部门利益法规化”, 这种状况叫做“市场秩序缺位”。 (二) 收费混乱, 业内竞争激烈。
1.货代业内收费混乱。由于船公司可以自定运价, 根据航运市场供求的变化自行调整, 有些企业便对一些零星小客户巧立名目乱收费。一些货代企业暗地里向大货主提供退佣, 甚至有的货代公司先在船公司提供的运价上加一个差价, 再向货主退回佣金。
2.业内竞争激烈,行业竞争激烈, 传统货代企业的生存空间日趋严峻。在一般货运市场,船公司纷纷伸长触角, 采取服务延伸战略, 实施营销一体化, 提供承运、货运代理的一条龙服务。
(三) 非法挂靠多, 难以管理。
由于法律明令只有取得了货代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才允许从事货代业务, 一些非正式的货代企业就采取挂靠一级货代的方法, 以一级货代的名义揽货, 出具一级货代的统一发票。还有一些小型货代采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方法, 以逃避管理。
(四) 服务质量差, 很难满足客户要求 。
货代接活时态度极好, 对客户的一切困难都承诺解决, 等到货一进舱, 船一离港, 马上翻 共 5 页
脸不认人, 以前的承诺概不认账, 还时常以扣押提单等手段来向货主勒索。有一些货代企业开办拼箱业务,由于货量不稳定等原因, 当预定航次中货物数量不足以拼箱时, 他们就将这些货物留在发货港, 直到以后某个航次凑足为止。
(五) 发展不平衡, 专业人才缺口大 。
1.货代业发展并不平衡。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分布的地域、领域较为广泛,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发展不够均衡。
2.货代专业人才缺乏。多数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历史较为短暂, 服务项目单调,资产规模、经营规模较小, 专业人才匮乏。
四、我国国际货运代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起步较晚,历史较短,但是由于国家重视、政策鼓励,发展十分迅速。到2017年年底,我国货运物流企业有两万多家,特别是中小货代(物流)企业在2017年物流市场全面开放以后,发展更快。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发展现状及转型分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但是,大部分货代企业由于原来经营外贸、运输、报关等经营单项业务发展而来,普遍存在规模小、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的弱点;同样公路货运市场上也是大量小企业和个体运输户在从事道路运输,经营车辆大多数是单车承包和挂靠经营。目前,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政府部门多头管理,政策法规不够统一,开放程度有待扩大。
虽然国际货运代理专门法规已经明确国务院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主管部门为全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主管部门,但开办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从事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务,不仅要遵守国际货运代理法规和规章,还要遵守有关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联合运输代理的法规、规章和邮政法规、规章。
(二)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分布的地域、领域较为广泛,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不够均衡。
我国沿海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数量较多,业务发展较为迅速。内陆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数 量较少,业务发展较为缓慢。虽然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分布于30多个部门和领域,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但受国家政策、法规限制,绝大多数国际货运代理企业隶属于进出口贸易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国有、外商投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在数量、规模上占绝对优势,其他企业为 主要投资者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其他经济成份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数量很少,而且规模多数较小。
(三)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服务网络不够健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国际竞争能
力较弱,经营秩序有待规范。
我国几乎没有一家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拥有完善的全球业务网络,绝大多数国际货运代 理企业缺乏国际业务网络,多数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没有国内业务网络。由于缺乏专业人员,业务人员培训不足,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之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差别很大。
五、 我国货运代理的转型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及我国货运货运市场的进一步开发,我国国际货代企业的发展方 向必然定位于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物流化。
(一)规模化是整合我国目前中小货代企业资源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体制在货运行业同样存在,加之由于认识的局限和监管不力,目前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无处不代理”的货代市场。“变则通”,其中的出路之一就在于联合、重组,搞战略联盟,从货源、网络、资金的规模入手,走规模经营之路。
(二)从完善服务功能、开展节约经营的角度出发,专业化服务是对货代企业的基本要求。
专业化服务的内容就是要求货代企业以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在空运、整箱、拼箱、海运、租船、集港疏运、仓储分拨、物流配送等业务上选择其中额一、两项作为主业,在市场开发、企业战略、人才选用、管理规范等资源配置方面采用密集型的营销策略,稳打稳扎,滚动发展,最终成为市场领导者,达到制胜的战略意图。
(三)更多的货代企业意识到未来的运输服务的竞争,实质上已成为信息服务的竞争。
目前,我国货代企业对信息化的应用多数停留在单机商务应用阶段,表现为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制作单据和上网获取信息等,部分货代企业正向简单的局域网阶段走近。因此,货代企业应尽快加强国内、国外服务网络的建设。
(四)第三方物流对于货代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实力、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未来的货代企业有三种服务模式:第一是以提高服务附加价值为目标的基础物流服务;第二是以培育新的客户群为目标的个性化物流服务;第三是以实现产业更新为目标的第三方物流服务。规模化和网络化侧重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而专业化和物流化侧重于企业的管理形态和经营内容,它们相互渗透,互为贯通,统一于我国货代企业发展的实践和战略
部署中。其中专业化是基础,规模化是根本,网络化是必然,物流化是归宿。
(五)开发和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强化国际业务能力,建立和完善国际网络。 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系统。其次,合理选择和布局物流网点;缩短通道,提高通道可见性;减化供应链,减少环节,用经济学“控制论”的方法提高供应链这一战略管理,以达到费用省、服务好、信誉佳、效益高、创汇优的物流总体目标。最后,重新整合现有物质技术硬件,使现有资源适应物流运作的需要。
六、 总结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只有紧跟着先进科学的脚步才可以赶得上时代。通过对国际货运代理的学习,了解到了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在国际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新兴产业,它在今后更是国家发展的支柱,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又是航运大国,在加入WTO后,我国的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也存在着不少的新问题。我们应该清楚自己的定位,具体的进行调节,我们将有着更广阔的前景,会有一个更加强大的国家!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发展现状及转型分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国际货运代理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分析2017-05-16 12:25 | #2楼
一、国际货运代理业现状
国际货运代理:(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agent)是指国际货运代理组织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或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劳务报酬的经济活动。
下面主要介绍国际货运代理业存在的五大问题
(一)、无法可依, 缺乏宏观调控
1、政府部门多头管理, 政策法规不够统一, 开放程度有待扩大。虽然国际货运代理专门法规已经明确国务院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主管部门为全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主管部门, 但是国务院公路、水路、铁路、航空、邮政运输主管部门和联合运输主管部门也在根据与本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设立及其业务活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管理。开办国际货运代理企业, 从事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务, 不仅要遵守国际货运代理法规和规章, 还要遵守有关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联合运输代理的法规、规章和邮政法规、规章。此外, 目前有关政策、法规和规章仍然要求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一方股东必须是进出口贸易企业、国际运输企业或国际货运代理企业, 并且这样的股东要持有多数股权, 尚不允许全部由其他企业或公民个人直接投资设立国际货运代理企业, 不允许外商独资设立国际货运代理企业。
2、政府对行业管理“ 秩序缺位”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处处留下了计划经济的痕迹。货代和物流行业也不例外。目前, 政府对货代和物流的行政管理可以描述为“行政主管条块化, 市场利益部门化, 部门利益法规化”, 这种状况叫做“市场秩序缺位”。中国对货代和物流行政管理是多头管理、条块分割而又盘根错节, 涉及到的部门有商务部、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邮政总局等。各部门都有各自主管的市场和业务, 为了确保本部门的利益, 他们就通过行政立法来保护。典型的例子就在中国国际快递、无船承运人等问题上出现的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不协调, 给行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值得庆幸的是, 政府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正采取积极的行动, 理顺关系。目前国务院,已将物流管理明确地纳入了政府部门的职 1
责范围, 而承担这项重任的便是新组建的商务部。这样, 从国家层面实现了管理机构“到位”。商务部正在协调相关主管部门, 就行业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调研和协调, 并且要从国家层面通过立法形式, 调整行政管理关系, 使货代和物流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二)、收费混乱, 业内竞争激烈
1.货代业内收费混乱。由于船公司可以自定运价, 根据航运市场供求的变化自行调整, 有些企业便对一些零星小客户巧立名目乱收费。一些货代企业暗地里向大货主提供退佣, 甚至有的货代公司先在船公司提供的运价上加一个差价, 再向货主退回佣金。这些退佣, 有的从运费中减去, 没有作为货主的支出; 有的被货主先支出后收入, 成为“灰色收入”, 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有的被放进经手人的口袋中。船公司取消签单费后,有的货代仍然向客户收取, 有的货代在报拼箱运价时将所有的运价折成美元包括在运价中, 另外再向客户收取装箱费。当客户缺少某种报关手续时, 货代出具保函(保函(Letter of Guarantee, L/G)又称保证书,是指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或个人应申请人的请求,向第三方开立的一种书面信用担保凭证。保证在申请人未能按双方协议履行起责任或义务时,由担保人代其履行一定金额、一定期限范围内的某种支付责任或经济赔偿责任。 保函即为保证书,为了方便,船公司及银行都印有一定格式的保证书。其作用包括凭保函交付货物、凭保函签发清洁提单、凭保函倒签预借提单等。给海
关, 不管能否清关都向货主收取保费。
2.业内竞争激烈。
( 1) 行业竞争激烈, 传统货代企业的生存空间日趋严峻。在一般货运市场,船公司纷纷伸长触角, 采取服务延伸战略, 实施营销一体化, 提供承运、货运代理的一条龙服务。如中远、中海等大型航运企业, 都相继设立了自己的货代机构,国外船公司也纷纷突破限制, 设立其独资货代公司。一些海外船公司与铁路部门纷纷联合, 推出铁海联运集装箱班列,直接提供一票到底的多式联运服务。鉴于航运市场渐趋透明, 一些大的货主、港航企业也利用各自货源和垄断优势, 设立货代公司。无疑, 这些动摇了以差价和订舱金为盈利目标的传统货代的生存基础, 传统的国际货运代理的生存空间日趋严峻。 ( 2) 恶性竞争严重, 影响口岸形象,不利于大通关的发展。通过对现有代理市场现状的分析以及对以后的发展预测, 不难看出, 目前代理市场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恶性竞争严重, 各代理企业竞相压价。有的企业为争取船舶的代理权, 不顾风险与代理费收入的极不平衡,采取包滞期费( 即船舶滞期费和速谴费由船舶代理企业承担,滞期费(Demurrage)是指在航次租船合同中,当船舶装货或卸货延期超过装卸货时间时,由租船人向船东所支付的约定款项。在英国, 2
滞期费被认为是预先约定的违约金(liquidated damages),而在美国,滞期费被认为是延期运费(extended freight)。滞期费率通常在租船合同中约定,为每天多少金额。有些合同规定,超过一定的滞期时间后则必须支付额外滞期费或者船期损失。速遣费(Dispatch Money):由于装卸所用的时间比允许的少,而由船东向租船人、或发货人或收货人按事先约定的费率支付的款项。如果租船合同有规定,通常速遣费率与滞期费率相等,或为一半。英文又可以写为Dispatch Money。在航次租船合同中,船东同意装货或卸货在装卸货时间终止前提早完成的情况下所给付的约定数额的款项。速遣费的计算时间有两种:一是“按节省的全部时间(all time saved)”计算,那么承租人在合同规定的装卸期限内完成货物装卸,它所节省的时间不应扣除例外条款规定的时间或节假日;而是“按节省的全部工作时间(all working time saved)”计算,那么承租人在合同规定的装卸期限内完成了货物装卸,其所节省的时间应扣除例外条款中规定的时间或节假日) 的方法, 在船代市场掀起新一轮竞争的波澜。更有甚者,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 采取或变相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 如给对方工作人员回扣等, 甚至拉拢腐蚀有关人员, 引起代理市场的混乱。这不但不利于宁波代理市场的良性发展, 也有损口岸的良好形象,不利于吸引货源, 更不利于大通关建设。
(三)、非法挂靠多, 难以管理
由于法律明令只有取得了货代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才允许从事货代业务, 一些非正式的货代企业就采取挂靠一级货代的方法, 以一级货代的名义揽货, 出具一级货代的统一发票。还有一些小型货代采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方法, 以逃避管理。目前, 经商务部批准的货代企业已超过5000 多家( 含分公司) , 如果考虑到挂靠在这些正规货代企业的二代、三代, 保守估计实际数量应该有3 万家, 直接或间接从事这一行业的至少有50 万人。记者在重庆等地调查发现, 一些俗称“黑货代” 的非法货运代理皮包公司正在扰乱长江航运市场, 助长腐-败之风, 造成税收流失。有关资料显示, 目前重庆从事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企业, 注册的有13 家, 没有注册的则有几十家, 地地道道地成了“黑货代”。他们往往没有办公场地, 通过挂靠有资格的货代公司揽货并报关, 信用风险很大。
(四)、服务质量差, 很难满足客户要求
3
货代接活时态度极好, 对客户的一切困难都承诺解决, 等到货一进舱, 船一离港, 马上翻脸不认人, 以前的承诺概不认账, 还时常以扣押提单等手段来向货主勒索。有一些货代企业开办拼箱业务,由于货量不稳定等原因, 当预定航次中货物数量不足以拼箱时, 他们就将这些货物留在发货港, 直到以后某个航次凑足为止。部分货代企业出现问题后, 想方设法把责任往货主身上推, 如向海关送单证迟, 产生加急报关费, 或者是单证不符合要求等等。有时, 即使是货代企业自己原因造成的冲港费, 也要说是由于货主送货不及时造成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服务网络不够健全,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国际竞争能力较弱, 经营秩序有待规范。几乎没有一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拥有完善的全球业务网络, 绝大多数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缺乏际业务网络, 多数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没有国内业务网络。由于缺乏专业人员, 业务人员培训不足, 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之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差别很大。加之资金、市场、信息网络等方面的原因,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总体国际竞争能力较弱。有关部门虽然多次清理国际货运代理企业, 整顿国际货运代理市场秩序, 打击非法经营活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整个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经营秩序仍然不够理想, 有待进一步规范。
(五)、发展不平衡, 专业人才缺口大
1.货代业发展并不平衡。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分布的地域、领域较为广泛,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发展不够均衡。虽然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存在, 但沿海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数量较多, 业务发展较为迅速。内陆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数量较少, 业务发展较为缓慢。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分布于30 多个部门和领域,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但受国家政策、法规限制, 绝大多数国际货运代理企业隶属于进出口贸易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国有、外商投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在数量、规模上占绝对优势, 其他经济成分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数量很少, 而且规模多数较小。
2.货代专业人才缺乏。多数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历史较为短暂, 服务项目单调,资产规模、经营规模较小, 专业人才匮乏。由于我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历史较短, 长期以来独家经营, 绝大多数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成立不足十年, 服务功能较少, 不能提供有关法规和规章允许的所有服务。从资产规模、经营规模角度来看, 大型、集团型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数量较少, 中小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占70%以上。多
数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缺乏精通有关业务的专业人才, 现有业务人员有待进行普遍的规范化培训。传统货代企业从事的是单一的重复性运作, 工作繁琐, 模式固定, 对基本操作人员素质要求不高。这不免使人才的发展空间受限, 人才流失似乎是必然的现象。从员工素质上看, 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员工素质较低, 专业人员缺乏。我国现有国际货代从业人员大约为30 万, 经过正式培训的寥寥无几。据统计, 入世后68.8%的企业缺少外贸专门人才。我国的经济处于一个稳定的增长期,运输需求的旺盛将进一步促进进出口贸易经济的发展。国际货运代理人才的匮乏, 直接影响到首先受惠的航运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发展。难怪这方面的专家急呼: 必须尽快解决国际货运代理的人才紧缺问题。
二、国际货运代理业发展对策分析
(一)合理配置物流资源
完善的物流设施和先进的物流技术是货代企业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也是为客户提供一流服务的保证。例如,采用条形码技术对货物进行动态管理和跟踪; 采用先进的物料搬运设备和识别系统,提高搬运效率,降低货损、货差等,企业应根据顾客需求制定物流服务方案,合理地配置资源。通过向顾客提供合适的成本节约、高质量和服务为先的解决方案,使企业和顾客双方满意。
(二)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对于中小货代企业来说, 现有行业内的竞争者是同地区内经营方式相同的大型国有、中外合资的货代企业,他们有较完善的全国性网络,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大多都在向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转型,积极开展综合物流服务。对此,我国中小货代企业可以针对客户的需求,在货代服务的基础上,以较低的服务费提供高层次的增值服务,如给予物流方案的咨询等,立足国内并赢得市场。
(三)完善物流信息系统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供应链中的货物运输变得越来越“可视化”,全球定位系统GPS、电子交换技术EDI、智能运输系统ITS 等系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物流作业效率。对于货代企业,信息不仅仅包括单纯的与运输、包装、装卸、存储等活动有关的信息,还包括与其他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如商品交易的信息和市场信
息等。只有充分掌握有关的信息,货代企业才能利用这些信息对物流过程中的各个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控制、协调和管理。通过信息的不断传递,一方面把不同层次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一方面把各部门、各岗位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通过信息技术处理人、财、物之间的关系,强化核心竞争力,提供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的物流服务。
(四)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力度
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根本而言是企业员工素质的竞争, 是人才的竞争。对于货代企业而言,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从事这项业务的人员必须具有广博的有关国际贸易运输方面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办事能力, 熟悉各种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运输路线、运输手续和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法律规定、习惯做法等,精通国际货物运输中各个环节的种种业务。与国内外有关机构诸如海关、商检、银行、保险、仓储、包装、各种承运人以及各种代理人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和密切的关系。政府应当鼓励和允许各高等院校, 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开办、设置相关的专业和课程,为物流领域培养高级的经营管理人才。允许和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并开展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培训和教育工作。加强物流领域的广泛合作,鼓励人才交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五)实行规模经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对于我国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而言,规模化经营是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是合理配置其现有资源、推动其永续经营的必由之路。例如中国货代业的龙头老大---中外运集团面对国内和国际市场出现的新变化,自1988 年以来坚定不移地推进重组战略,使集团公司经营业绩稳步回升,“1+1>2”的规模效应初步显现。战略联盟则是规模经营的必由之路,应以骨干企业为中心,通过参股、控股、全球范围的兼并、收购、联营等方式加强货运代理企业之间的合作,取长补短,发挥集团优势,或者与国际跨国公司建立良好的强强合作关系,大量引进合作项目,形成全球性货运代理公司的联营体, 建立全球的营销网络,开展全球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对于小规模的、管理较差、但尚有回旋余地的中小货运代理公司,政府应引导它们通过联合、合并、控股等形式实现规模化经营。以资产和效益为纽带, 打破地域、行业、企业等界限,在业务上通过空运销售代理、海运订舱代理或者
指定代理等经营方式, 促进货源的规模化、集约化; 在财务上,通过集中融资、吸纳外资和私营等民间资本,从资金上为推动战略联盟提供保障;在管理上, 通过经理层年薪、职工内部持股、竞聘上岗等机制创新,加大货代横向之间联合、兼并、重组的步伐,整合货代固有资源,推动其发展壮大。
(六)提高服务附加值,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完善个性化物流服务功能 其一,实行以提高服务附加值为目标的基础物流服务。我国的国际货代企业应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仓储优势,结合劳动力成本低的便利条件,大力开发以基本的流通服务和劳务附加值为主的基础物流服务,力求与国际接轨, 实现物流环节的系统化和标准化,抢占物流的第一市场。这一方面可以为客户直接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要立足于国际物流经营者的分包商,为提高全方位的物流打基础。 其二,实行以培育和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的个性化物流服务。国际货运代理是介于货主和承运人之间的服务中介, 其产品是“运输服务”和“与运输密切相关的其他服务”,是一个与“客户满意”密切相关的行业。“满足客户需求”是现代市场营销的重要基点和服务的衡量标准之一。及时、正确地了解客户需求能为我们的经营提供明确的方向。客户对运输和物流的需求是多样性的,为这些客户提供包括运输、仓储、商务附加服务在内“量体裁衣”式的灵活物流服务,不但可以有效地支撑货代主业,还可以增加附加收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需求,我们都应该去满足。满足客户需求是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之上的, 否则双方就失去了合作的基础, 公司经营的经济效益也不可以得以保证。为此,有必要对客户需求实行“客户需求分级管理”,即对客户需求进行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制定客户需求满足方案需要经过科学的、详尽的市场调查,通过对有针对性收集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与评价, 确定目标, 提出多种方案, 从可盈利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选择。方案一旦确定,还要制定清晰的、详尽的工作程序和阶段性目标, 并将责任落实到公司的相关部门。
其三,实行以专业化服务为目标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业务外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最擅长的业务,是企业品牌、主业、实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资源优势的体现。而专业化是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想实现服务的专业化,选择就是业务外包。业务外包推崇的理念是,如果在供应链上的某一环节不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且这又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这种活动也不至于失去客
户,那么,就可以把它外包给世界上最好的专业公司去做。也就是说,首先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把企业内部的智能和资源集中在那些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上,然后将剩余的其他企业活动外包给最专业的公司。业务外包这一概念对于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经营的是服务的代理活动,业务内容比较广泛。较低层次的活动有订舱、包舱、租船、仓储、集装箱拼箱拆箱、编制单证、签发提单、报关、报验等,较高层次的活动有各种物流方案的设计,例如仓储方案的设计、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的设计等。这些活动不可能由一个货代公司进行。因此,将部分业务外包是不可避免的。
(七)开发和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强化国际业务能力,建立和完善国际网络 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系统。网络信息系统除了用于企业内部信息处理外,还要能与国外代理商、分支机构、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分销商和消费者以及其他物流合作伙伴等各个环节联网,并考虑通关中相关政府部门的资源,以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数据交换传递, 成网络平台运作。有充分掌握有关的信息,货运代理企业才有可能利用这些信息对物流过程中的各个活动进行有效的计算、控制、协调和管理,才能使提供的服务更高效。
其次,合理选择和布局物流网点;缩短通道,提高通道可见性;减化供应链,减少环节,用经济学“控制论”的方法提高供应链这一战略管理,以达到费用省、服务好、信誉佳、效益高、创汇优的物流总体目标。
最后,重新整合现有物质技术硬件,使现有资源适应物流运作的需要。同时,利用现有仓库、码头、车队和船队与其他物流公司合作,作为他们的物流基地,甚至以合约形式承包他们物流系统的某个或某几个环节的操作,如内河支线运输、陆路集散运输、货物装卸和采购、运输、储存、包装、分拔、配送等,逐步把国际货代业拓展、延伸至第三方物流企业,使企业与时俱进,不断有发展和扬升的空间。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发展现状及转型分析】相关文章:
国际货运代理发展现状09-25
国际货运代理实习报告03-10
国际货运代理协议09-24
国际货运委托代理协议09-24
国际货运代理合同02-27
白酒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09-22
我国酒店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09-25
货运代理进口流程09-24
货运代理操作流程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