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机遇与风险
近日,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方案终于露出真容。根据官方文件,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目前,已有60多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一带一路”战略表达积极态度。
“一带一路”将走向世界的何方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是现实的必然。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各国都急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实现结构转型,保证亚洲发展稳增长,成为亚洲各国共识。“一带一路”战略,则有望为亚洲经济注入新活力。
据权威机构预测,亚洲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至少存在8万亿美元资金缺口。这让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经济增长乏力、民生改善不足。中国改革开放30年积累下来的资本、技术、装备等优势,则让中国完全有“走出去”的能力。中国带头筹建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融资保障,也充分展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担当和责任。
从经济层面而言,“一带一路”战略将改善沿线国家公路、铁路、港口、油管、桥梁、输电网路、光缆传输等基础设施。同时,该战略还将提升沿线国家在投资贸易、文化教育、旅游购物、医疗卫生等领域合作往来,实现经济共荣,文明共生。不容忽视的是,创造力不高是亚洲国家通病。而“一带一路”将为亚洲国家提供利用亚洲资源、亚洲智慧提升亚洲创造力的一个契机。这是保障亚洲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也是提升亚洲在世界话语权的根本。
从安全层面来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中东、非洲的一些国家中,高失业率,高贫困率,让越来越多民众走上极端主义之路,已成为该地区社会动-乱一大源头,并对全球其他贫困国家造成“溢出效应”。“一带一路”战略辐射面广,受益面
众,能在增加收入、提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这对亚洲乃至世界安全是个利好消息。
此外,“一带一路”战略,还将通过互联互通、深度合作,实现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并形成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这种安危与共、祸福相依的利益共同体,有利于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和平化解领土争端,不啻于亚洲和平稳定的“助推器”。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战略,就是要通过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深化市场合作,进而提升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21万亿的世界最长经济走廊的繁荣发展。“一带一路”串联起的亚、欧、非经济圈,依靠其包容开放原则,凭借其巨大市场和庞大商机,定会吸引全球各国接踵而来。有理由相信,这将增强对全球经济波动的免疫力,并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
然而,对于这一造福亚、非、欧乃至世界的战略,一些西方国家心存疑虑或心有不解。美国更看成挑战其主导的全球经济秩序的象征。但正如中国副汪洋所说,中国无意挑战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中国推出“一带一路”战略,只是出于现实和责任需要,采取的一种利己利他的双赢发展模式。但不可否认,相较美国主导的“富人俱乐部”式的经济秩序,“一带一路”客观上反映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诉求,注定在全球产生一定影响力。这将一定程度改变世界经济秩序,也将有意无意促使美国调整思维,以“平等相待”的心态参与国际事物。
“一带一路”面临的机遇与风险
但是,当前国际安全和经济秩序进入深度调整和重构时期。
在政治安全领域,目前正在欧洲和中东愈演愈烈的一些争端,本质上都涉及到欧洲和中东地区安全秩序重构和政治边界重划的问题。美国强化美日安全同盟,日本加快推进“国家正常化”,本质上涉及二战后东亚战后秩序调整和重构。
在经济领域,国际货币汇率复杂波动、石油价格持续下挫等重大变化,本质上都涉及到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的结构性重组,并由此牵动全球增长结构、产业结构和资本
流动结构发生变化。当前,美等各大国纷纷加大对国际秩序变革的影响和投入。“一带一路”是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一带一路”战略面临两大全球性机遇:一是以结构调整为推动力的全球性基础设施投资机遇。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既要保增长,又要调结构的双重挑战,因此把解决这两大难题的联结点放在增加定向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上,近年来纷纷推出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开发规划。这为我与沿路沿线国家合作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平台。二是以解决FTA(自由贸易协定)碎片化为推动力的自贸区整合机遇。目前,全球各类区域性FTA已达583个,但真正开始实施的只有277个,不足一半。企业实际利用FTA的比率普遍不高。提高FTA的利用率和整合碎片化的FTA体系,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迫切愿望。这种需求是我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力抓手。整合沿路沿线现存的各种FTA,将有助于我从战略高度出发,打造新型的国际贸易投资合作规则和体制。 “一带一路”也面临两大战略风险:一是地缘政治风险。沿路沿线的合作伙伴中,许多是正处于社会和经济结构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它们在安全和发展方面普遍存在不确定性矛盾,其中地处中东、中亚、以及南亚这一“战略不稳定弧”的国家尤其为此。由此带来的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值得我高度重视。二是国际金融风险。今年美联储将开始逐步退出量宽,而欧洲和日本央行则在扩大量宽。这将加剧国际货币市场的动荡不定。此外,全球债务规模的膨胀速度远高于全球GDP增速。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须对合作对象逐一具体分析,防范汇率波动和债务风险冲击我战略大局。
《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机遇与风险》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此外,还有中国的债务负担问题。根据麦肯锡的估算,金融危机后中国整体债务水平翻了四倍,2017年中期,中国的债务负担巨大,占到GDP的282%,其中包括政府债务、银行债务、公司债务和家庭债务。这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高于澳大利亚、美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在此背景下,通过‘一带一路’我们可以输出中国的过剩产能,看上去前景很光明,但是代价也可能会非常大,头脑还是应该冷静一些。”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会期间接受财经网记者专访时,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未来债务风险的担忧:“据我所知,各省市跟‘一带一路’有关的项目如果都批准需要花掉104万亿的资金,其中很多项目都在国内,需要人民币借款才能把这些项目做下去,104万亿相当于中国GDP的1.5倍左右,这样中国的总体负债至少会上升到GDP的4倍左右。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负债水平会有这么高。
陈志武同时指出,“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状况较好的局面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中国2017年财政收入增速下滑至个位数,创23年新低。去年四季度土地出让收入大减逾两成。“这是过去没有发生过的。原来可以通过财政去补坏账的窟窿,现在政府在财政方面处理坏账的空间越来越小,压力逐渐加大,这种情况下社会的总负债如果继续大幅上升,呆坏账很容易变成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
因此,陈志武最后强调并发出警示:随着“一带一路”的向前推进,债务风险会进一步积累到一个新高度,这个时候应该特别谨慎。
“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机遇与挑战2017-05-16 10:34 | #2楼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实现战略转变。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之所以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效果,就在于这一宏伟构想有着极其深远的重要意义。
首先,“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转型的需要。众所周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1979年开始,我们先后建立了包括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开放和开发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上海浦东新区,相继开放了13个沿边、6个沿江和18个内陆省会城市,建立了众多的特殊政策园区。但显然,前期的对外开放重点在东南沿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成为了“领头羊”和最先的受益者,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始终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东、中、西部的区域失衡。“一带一路”尤其是“一带”起始于西部,也主要经过西部通向西亚和欧洲,这必将使得我国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由中西部地区作为新的牵动者承担着开发与振兴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广大区域的重任,与东部地区一起承担着中国走出去的重任。同时,东部地区正在通过连片式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依然是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有数据显示,1979至2012年,中国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763278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2761.08亿美元。不可否认,这些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说,这是一次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性产业大转移。而今,尽管国内仍然需要大规模有效投资和技术改造升级,但我们已经具备了要素输出的能力。据统计,2017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一带一路”建设恰好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第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早期,以欧、美、日等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有着资本、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就恰好成为他们最大的投资乐园。所以,中国早期的对外开放可以说主要针对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今,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的重任。长期建设形成的一些产能需要出路,而目前世界上仍然有许多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却面临着当初中国同样的难题。因此,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比如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他们发展一些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家电、甚至汽车制造、钢铁、电力等,提高他们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生产能力,就顺应了中国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
《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机遇与风险》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第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国际经贸合作与经贸机制转型的需要。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国“入世”对我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wto这一被大多数成员国一致遵守国家经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少数国家对中国经济的封锁。但是,近年来国际经贸机制又在发生深刻变化并有新的动向。“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紧密联系的。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在建自贸区,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在建的自由贸易区中,大部分是处于“一带一路”沿线上。因此,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必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而得到落实和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是一个宏伟的战略构想,它的建设过程不仅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涉及众多产业和巨量的要素调动,这其间产生的各种机遇不可估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产业创新带来的机遇。产业创新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等带来的红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的一些优质过剩产业将会转移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因为市场供求变化,一些过剩的产业,也许在其他国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在国内,因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产业、产品失去了价格竞争力,也许在其他国家,较低的要素成本会使这些产业重现生机。在国内,因为产品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受限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也许在其他国家就能绕开这些壁垒,等等。此外,由于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是机遇无限,比如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品牌树造等等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无限机遇。
第二,金融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流,巨量的资金需求只能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我们已经发起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但这也只能解决部分资金问题,沿“带”沿“路”国家和地区一定会进行各种金融创新,包括发行各种类型的证券、设立各种类型的基金和创新金融机制等等,这其间的红利和机遇之多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区域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性区域经济的范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引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创新,这包括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战略选择、区域经济的技术路径、区域间的合作方式等等,这其间的每个创新都蕴涵着无限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并未雨绸缪。
首先,自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就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最初的投资大多集中于一些全球贫穷国家的资源开采项目上。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了外资流入,对外投资也被引导到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中的更为引人瞩目的项目上。五六年前,中国“走出去”模式基本上围绕着大宗商品,现在开始在一些实行竞标机制的国家承建基础设施项目。我们知道沿“带”沿“路”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是比较愿意接受我们的投资,但由于其中一些国家政局并不是十分稳定,不同党派之间的理念差别很大,一旦一个党派下台,就会改变过去的对外政策,这必将给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带来巨大风险。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时必须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格局、法律环境等进行仔细研究,在投资之前做好风险应对的预案,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任何创新其实都会有潜在的风险,尤其以金融为主的虚拟经济创新蕴含的乘数式风险,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觉。
最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得与国内经济状况相适应。我们要看到,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实际上,国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大有可为。如果我们不顾及国内的这些实际需求而一味向国外投资和转移产业,有可能会产生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和产业的“空洞化”。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
【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机遇与风险】相关文章:
一带一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11-27
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与实践机遇09-25
贾思远一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机遇与挑战09-25
一带一路战略09-25
一带一路战略发展09-25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09-25
一带一路重庆战略09-25
简述一带一路战略09-25
一带一路战略意09-25
一带一路战略简介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