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张敏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实现战略转变。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之所以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效果,就在于这一宏伟构想有着极其深远的重要意义。
首先,“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转型的需要。众所周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1979年开始,我们先后建立了包括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开放和开发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上海浦东新区,相继开放了13个沿边、6个沿江和18个内陆省会城市,建立了众多的特殊政策园区。但显然,前期的对外开放重点在东南沿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成为了“领头羊”和最先的受益者,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始终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东、中、西部的区域失衡。“一带一路”尤其是“一带”起始于西部,也主要经过西部通向西亚和欧洲,这必将使得我国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由中西部地区作为新的牵动者承担着开发与振兴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广大区域的重任,与东部地区一起承担着中国走出去的重任。同时,东部地区正在通过连片式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依然是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有数据显示,1979至2012年,中国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763278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2761.08亿美元。不可否认,这些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说,这是一次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性产业大转移。而今,尽管国内仍然需要大规模有效投资和技术改造升级,但我们已经具备了要素输出的能力。据统计,2017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一带一路”建设恰好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第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早期,以欧、美、日等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有着资本、技
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就恰好成为他们最大的投资乐园。所以,中国早期的对外开放可以说主要针对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今,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的重任。长期建设形成的一些产能需要出路,而目前世界上仍然有许多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却面临着当初中国同样的难题。因此,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比如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他们发展一些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家电、甚至汽车制造、钢铁、电力等,提高他们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生产能力,就顺应了中国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
第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国际经贸合作与经贸机制转型的需要。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国“入世”对我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WTO这一被大多数成员国一致遵守国家经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少数国家对中国经济的封锁。但是,近年来国际经贸机制又在发生深刻变化并有新的动向。“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紧密联系的。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在建自贸区,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在建的自由贸易区中,大部分是处于“一带一路”沿线上。因此,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必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而得到落实和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是一个宏伟的战略构想,它的建设过程不仅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涉及众多产业和巨量的要素调动,这其间产生的各种机遇不可估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产业创新带来的机遇。产业创新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等带来的红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的一些优质过剩产业将会转移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因为市场供求变化,一些过剩的产业,也许在其他国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在国内,因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产业、产品失去了价格竞争力,也许在其他国家,较低的要素成本会使这些产业重现生机。在国内,因为产品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受限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也许在其他国家就能绕开这些壁垒,等等。此外,由于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是机遇无限,比如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品牌树造等等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无限机遇。
《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张敏》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第二,金融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流,巨量的资金需求只能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我们已经发起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但这也只能解决部分资金问题,沿“带”沿“路”国家和地区一定会进行各种金融创新,包括发行各种类型的证券、设立各种类型的基金和创新金融机制等等,这其间的红利和机遇之多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区域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性区域经济的范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引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创新,这包括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战略选择、区域经济的技术路径、区域间的合作方式等等,这其间的每个创新都蕴涵着无限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并未雨绸缪。
首先,自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就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最初的投资大多集中于一些全球贫穷国家的资源开采项目上。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了外资流入,对外投资也被引导到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中的更为引人瞩目的项目上。五六年前,中国“走出去”模式基本上围绕着大宗商品,现在开始在一些实行竞标机制的国家承建基础设施项目。我们知道沿“带”沿“路”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是比较愿意接受我们的投资,但由于其中一些国家政局并不是十分稳定,不同党派之间的理念差别很大,一旦一个党派下台,就会改变过去的对外政策,这必将给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带来巨大风险。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时必须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格局、法律环境等进行仔细研究,在投资之前做好风险应对的预案,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任何创新其实都会有潜在的风险,尤其以金融为主的虚拟经济创新蕴含的乘数式风险,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觉。
最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得与国内经济状况相适应。我们要看到,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实际上,国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大有可为。如果我们不顾及国内的这些实际需求而一味向国外投资和转移产业,有可能会产生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和产业的“空洞化”。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
一带一路战略带给我们的机遇与挑战2017-05-16 09:23 | #2楼
14C1 王同彦 2017年3月19日下午,在学院209教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知识产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宋伟教授为全院师生作题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之机遇与挑战”的精彩讲座。通过聆听宋教授的讲座,本人深有启迪。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面向新的世界格局提出的战略构想,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优质产能输出,优质资源获取;战略纵深开拓,国-家-安-全保障;全方位开放机遇、周边外交机遇、地区合作机遇、全球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建设还面临很多风险,比如因为途径国家和地区政治稳定性强弱不一、意识形态各异、政治制度不同带来的政治风险。有时候,一国出现政权更迭时,现任政府为了否定前任政府,会殃及中国的落地项目,从而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中国在缅甸和斯里兰卡的项目,有时项目面临搞定政府、却搞不定反对派的困境,比如高铁折戟墨西哥案例等。
2017年9月和10月,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得到了沿线国家
广泛支持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目前,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有65个,其中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达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架构。其基本内涵在于,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和有力抓手,扩大同沿线各国的战略契合点和利益汇合点,积极推进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商品资源物流大通道建设,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推动形成以“一带一路”为两翼、以周边国家为基础、以沿线国家为重点、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亚太自贸区(FTAAP)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着力推动国内优势产业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不断强化我国对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主导性影响,为我国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安全互助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为我国继续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重要战略支撑。
《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张敏》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一带一路”战略是以经济合作为核心的跨领域战略。共建“一带一路”,本质是一种经济行为,是推动欧亚非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不涉及政治、安全等领域。
“一带一路”战略是将陆、海两个各具特点的丝绸之路有机融合的地缘空间战略。虽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但两者却各具特征、各有侧重。首先,从战略走向看,“一带”战略着眼从陆上加快向西开放,经中亚、俄罗斯、中东欧、西亚延伸至欧洲。这条大通道一旦全面建成,我国对欧洲的货物出口不仅可以降低运费、缩短约2/3的货运周期,而且可以减少我国外贸商品对海上运输的严重依赖,其战略优势和战略价值尤为明显。而“一路”战略着眼从海上由东向西开放,经东南亚、南亚至印度洋,进而延伸至欧洲。这条大通道将更加注重加强海上合作、深化海洋伙伴关系发展。其次,从战略重点国家和地区看,“一带”主要包括东北亚的俄罗斯和蒙古国以及中亚、西亚、中东欧等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该战略走向上,由于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其着力点似应突出“以政促经”,即将地缘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发展优势,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而“一路”沿线国家主要有东盟成员国及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由于这些国家与我国经贸合作基础相对扎实稳固,其着力点似应突出“以经促政”,即将地缘经济关系优势转化为政治互信不断深化优势、战略合作持续升级优势,共同推动形成区域经济、政治、安全有机融合、良性互动。第三,从战略重点任务看,
中亚地区是“一带”的重要战略支点,但由于该地区与东西两端的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存在较大落差,加上大国长期在该地区经营与博弈,短期内要推动全面务实合作并取得实质成效,其难度可能比预想的要大。现阶段,应优先考虑以推进铁路、公路、光缆、石油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重点,着力打通向西经济走廊和陆上运输通道,积极推动双多边经贸投资及产业合作上规模、上水平。而东盟和南亚国家是“一路”的重要战略支点,这些国家与我国边境毗邻,是我国发展周边外交关系的重中之重。现阶段,应共同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力争在深化海洋经济合作、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同时,加快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择机推动开展建立中印、中国—斯里兰卡自贸区可行性研究。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有利条件和历史机遇主要有:我国与沿线国家政治外交关系总体良好,为共建“一带一路”奠定较深厚的合作基础。“一带一路”战略高度契合沿线国家加快发展本国经济的利益诉求,为沿线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共创繁荣开启了新的机遇期。目前看,我国与沿线国家经济关系发展势头良好,现有的合作机制趋向成熟稳定,现有的合作基础也越来越稳固扎实,这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强大助力。
我国与沿线国家经济结构互补优势明显,为不断深化双多边投资及产业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现阶段,沿线国家在资本、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较大瓶颈,而我国资本相对充裕,在高铁、核电、通讯设备等高端制造装备和技术方面拥有比较优势。这种供求双方经济结构互补和利益诉求契合,使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实现优势互补、推动资本和优势产能有序输出更具现实性和合理性。
沿线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利用外资,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对外投资能力显著减弱,而沿线国家普遍对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存在长期而巨大的需求,各国政府吸引利用外资意愿强烈,这为我国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我国与沿线国家建立多个合作机制平台,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重要的机制支撑。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平台,如上海合作组织、亚信会议、中国—东盟(10+1)等,不仅能够加以借鉴,而且能够直接运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共建“一带一路”,不但不会与现有的合作机制产生重叠、竞争或冲突,反而会起到某种补充和强化的作用,并为其内涵注入新元素。
我国把自身发展与沿线各国利益紧密结合,顺应时代潮流和各国人民加快发展的意愿和期盼。我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把世界的多样性和
各国经济的互补性和差异性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动力和活力,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不利因素和现实挑战主要有:大国战略博弈加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形成一定掣肘。沿线地缘政治复杂敏感,是大国长期博弈和较量的重点区域。从“一带”战略走向看,美国提出的新丝绸之路战略,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日本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丝绸之路外交”政策,都对该地区表达了各自的想法和战略利益诉求。而从“一路”战略走向看,自美国2017年高调重返亚太以来,我国与少数邻国间的矛盾明显趋于激化和复杂化。而位于南亚的印度,对中亚和东南亚也有着自身的利益诉求,近期提出的“季节”计划,也旨在强化其印度洋的势力范围。此外,少数国家与我国缺乏政治互信,对我国实施和平发展战略心存疑虑,在大国之间搞平衡,以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综上可见,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可能会面临复杂而敏感的地缘政治生态环境。
部分国家政治局势不稳,对深化相互投资及产业合作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一些沿线国家政局持续动荡,部分地区武装摩擦和冲突频繁,加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因民族宗教问题引起的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和分-裂主义盛行,都将对共建“一带一路”构成现实的威胁。
沿线省份和国家广而分散,使共建“一带一路”面临较多的现实挑战。一是针对国内参与省份较多的现实,如何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利用好既有机制平台,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开放和联动发展的新
局面。二是如何做好与相关国家的战略对接和政策沟通,使相关规划和方案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如何有效解决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缺口等。显然,这些都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总之,通过宋教授的精彩讲解,我们不仅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进一步的明确了我们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我们更好的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进而在国家政策框架下,更好地发展自身企业有了更深的启迪。
【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张敏】相关文章:
一带一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11-27
贾思远一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机遇与挑战09-25
一带一路构想与台湾的机遇09-25
一带一路东盟投资机遇09-25
一带一路给香港带来的机遇09-25
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与实践机遇09-25
一带一路构想挑战与应对09-25
一带一路微商新机遇09-25
一带一路详解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