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课堂教学策略指南小学科学
一、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学科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
1. 科学探究的目标和任务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在收集证据的基础上提出种种解释,从而更好地理解自然世界的过程。
(2)能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提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
(3)能运用自己的感官、简单工具或通过实验等方法,收集与问题有关的证据。
(4)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释。
(5)能在探究活动中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观点与质疑,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探究,以获得比较可靠的结论。
(6)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
2. 科学知识的目标和任务
(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形成对人体和健康的初步认识。
(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和任务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自然、了解科学、了解周围事物奥秘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感受与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具有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3)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4)知道科学已经揭示了自然界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探索,相信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5)感受科学技术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愿意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积极参加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或活动,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1
(二)学科课堂教学的教师观、学生观。
1.素质教育质量观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要使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培育。
2.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包括其学习的积极性、自主的意识、自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受到充分的尊重和开发。
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照顾每一个学生,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殊性,相互之间的差异性,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要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即其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
3.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学观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多形式、多-维度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师生间应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关系,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教师,教学过程要体现主导与主体的辩证统一。
(三)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1.讲授。现在的教学中不能整节课都采用讲授法,但对一些新知识的教学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用于其他的教学活动。
2.直观教学。常用的直观教学包括演示实验、教具、多媒体课件等,这些方法对于科学这个学科来说,可以直观地展示学生周围不易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对于提高学生对科学的感性认识非常重要。
3.探究。探究活动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学科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
1.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① 依据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制定教学目标。
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的总目标是第一层次的目标。由学科专家制定出学科课程目标及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是第二层次的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本学段的课程目标分解成单元或章的目标(第三层次的目标),并要进一步分解和制定节的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第四层次的目标)。教师在这一工作中要注意:一是在充分理解第一、二层次宏观目标的基础上,依据高层次的目标创造性地拟定可操作、可实现的各层次具体目标。二是在制定第
三、四层次的教学目标时,要仔细研读,深刻领会科学课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总目标和课程的具体目标,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兼顾科学课程标准中相应的内容标准以及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内容的特点。三是根据学校的现实情况,制定具体的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② 制定教学目标要依据对学科知识的分析,对学生的分析和对社会的分析。
《课堂教学策略指南小学科学》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对学科知识的分析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提供的教学内容及其要求,结合对学生已学过知 2
识的掌握情况的分析,设计出知识目标,并在对知识内容和实验、实习等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能力目标的分析。一节课的内容可以培养的能力有多个方面,究竟选择哪一个或哪几个方面作为本节的目标,还要考虑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求和后续课程的需要。同样,在知识和能力目标分析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适合培养的情感和态度目标,然后根据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的分析,按需求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行选择,同时要考虑学校与社会环境中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2.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
教学目标应规定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能表现出什么样的学业行为,并限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情感态度发展的层次、范围、方式及变化效果的量度。对每节课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述,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向、评估和激励作用。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慎重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①行为主体。根据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在编写教学目标时,无论是一般的行为目标或是具体的行为目标,在描写时都应写成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
②行为动词。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
③行为条件。有时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
④表现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的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二)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策略。
1.科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① 注重系统性。有隶属关系的科学概念,可根据科学课程内容的分类,对有关概念进行归类。有较强的层级性和包容性的概念,可按一定的结构关系联系起来,
②注重综合贯通。即重视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将新概念及与之易混肴的相近或相反的概念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彼此的异同点,以求巩固、深化、发展和运用概念。
③注重循序渐进。注意调整概念的教学顺序,使概念学习的逻辑顺序与学生认知过程一致。
2.科学规律教学的策略
①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要创设情景、提供大量具体的事实,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分析、推理、以形成正确的判断。
② 加强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高质量的判断必须沿着推论的路径获得,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推论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分析、推理、判断的同时要注重逻辑思维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③ 渗透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注意挖掘教材内容,补充具体典型的例证,且例证的排列要具有线索意义,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想,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教与学方式的使用策略
1.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①自主学习能力最理想的表现创造性的学习。“放”可以尽可能的使老师捕捉一切教育的契机,提供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时空。俗话说:“放开的羊吃得饱吃的好”,在自主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中,“放”可以作为有效的策略之一。
②感知是思维的基础。我们在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尤其是直觉思维的培养。培养直觉思维,利用猜想和试探,强调“问题—答案”的快捷性,符合小学生新、奇、乐的心理特点。
2.科学探究的教学策略
①研究式的科学探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和论
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②发现式的科学探究。收集证据——引导发现。
③探索式的探究。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形成解释。
④有效探究。起始阶段[从经验中产生新观点(问题)]——概念阶段[给前面产生的观点(问题)或经历命名]——运用阶段[把新观点(概念)运用到不同的背景中去]
3、实验教学策略
问题――假设――设计方案――实施――观察现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①探究型实验:可以采用学生自行讨论,去设计实验;也可以采用师生共同研讨完成。 ②演示实验:可以实验前讲清我将怎么做,大家看什么;也可以一边做一边讲;也可以做完后请学生重复。
③分组实验:明确小组分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4、合作教学策略
“情景诱导──小组活动──交流反馈──归纳评价”的合作学习模式。
①“共同学习”形式。
②“小组调查”形式
③“拼图方式”,也就是一个也不能少的都参与。
5、问题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策略指南小学科学》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①从实际生活经验的情境中形成问题。
②对问题进行观察和相关调查,得出问题的关键。
③收集与问题相关信息。
④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对不同的方案进行选择、研究、并做出假设。
⑤实际应用并验证假设。
(四)科学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①依托农村丰富的课程资源,盘活教材,充实教学内容。小学科学涉及到的实验材料较多的是动植物材料、简单机械和自然现象,农村的学生比较容易接近,课前可让学生参与实验材料的准备。
②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可以通过科学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开发课程资源,增补乡土教材,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实用性较强的、对振兴当地经济有用的知识。
小学科学讨论课课堂教学策略2017-05-12 22:06 | #2楼
讨论式教学法给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能自主地抒发已见,当对同样的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时,讨论给予参与者解释自己观点的机会。这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仅解答了自己的疑问,而且在解决其他同学疑问的同时对自己所认识、掌握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小组讨论、倾听小组讨论结果的汇报等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作适当的指导,从而使学生真正地主动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科学课内进行有效的讨论式学习,让学生举一反三,集思广益,触类旁通,有利于学生在不断的互相启迪中加深自己的思考,使学生对科学的规律及概念理解得更全面、更深刻。能推动科学探究的进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科学概念及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随时随地去研究大自然中的有关事物,这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等起着积极的作用。
【策略框架】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习目标:关注身边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并在观察、思考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操作要领: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知识的切入点,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知问题,并提出问题,明确任务和目的,为下一步的讨论探究活动做好准备。
2.明确目标,讨论问题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围绕目标展开讨论发表见解,形成小组意见。
操作要领: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或多媒体投影,准确地揭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然后依据目标制定计划、,组建学习小组并合理分工。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然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则在倾听中比较、修正、完善,最后综合整理,形成小组集体意见。同时,教师要巡视监督,鼓励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提升。
3.交流总结,形成共识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展示交流讨论的结果,并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论达成共识。
操作要领: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先组织小组汇报,深化讨论的问题,形成思维争辩,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同时,教师要引导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走向深入,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结论。
4.应用拓展,课外实践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社会生活密切融合,达到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与创新的目的。
操作要领: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即课下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思考、探索,从而巩固认知、发现问题、探求新知、掌握规律,完成课堂知识的迁移。
【策略解读】
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从而激活课堂。
创设讨论的情境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同时也是为了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能入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求知的愿望,是他们力求认识事物、渴望获得知
识的一种意向活动。因而要使学生在情境中有兴趣地参与,自觉地观察、积极地思考以后,进而发现问题,最后提出问题。也就明确了要探究的问题。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检测了学生对这一问题所具备的知识储量。在这个过程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讲故事、做实验、做游戏、猜谜语、做形体动作、唱儿歌、跳舞、竞猜、绘画等等。
导入情境的设计不能机械化,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来灵活处理。因此在导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能力。
本环节要注意以下事项:
(1)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情境,让学生有内容问。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语言、实验、电教等各种教学手段,创造出一种让学生善于提问的情境。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教师的预设要充分,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在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的问题时,适时引导,确立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3)教师要经常训练“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抓住重点,找准难点,紧扣疑点,使问题设计得有价值、有深度。
第二步:明确目标,讨论问题
明确学习目标是科学讨论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用简洁的语言或多媒体投影,准确地揭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达到什么目的。然后依据目标制定计划、组建学习小组、合理分工。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则在倾听中比较、修正、完善,最后综合整理,形成小组集体意见。
这一程序是讨论课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组织能力的考查。在讨论前,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与教材有关的知识,使学生做好揭示已知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联系的准备,保证讨论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经过充分讨论后,学生可按相同的观点分组进一步讨论,以完善自己的观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既是平等的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通过插话提问、倾听、回应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要运用问题来启发、引导学生,推动讨论的进一步深入,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上有所提高。譬如:“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详细说说吗?”“你还有什么看法?”……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讨论时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和总结,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对讨论中的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提供多角度思路,使讨论向纵深发展,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鉴于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思维灵活性较差,教师在讨论中要善于叫暂停,对学生的问题要善于控制,既要让学生有普遍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据理力争,又要培养学生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又不固执己见的学风。
讨论的形式有两种:
(1)分组讨论:在讨论课教学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选好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对讨论题逐个进行讨论,并由专人作好详细记录.。讨论中,要求学生就同一问题,各抒已见,有时甚至可以相互争论。当讨论开始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
(2)集中讨论:在分组讨论的前提下,全班集中讨论.。由各小组长选派成员汇报本小组讨论的情况:一是对问题进行讨论的结果;二是对某些问题存在的分歧。讨论中,各小组还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争论.如有些问题不能讨论出统一结果,由学习委员记录在案。
本环节要注意的事项:
(1)教师角色定位要准确,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时,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活动深入的促进者,激发学生参与讨论活动的积极性。
(2)要积极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组内评价、班级评价的作用得以发挥,要让学生对初步研究的成果进行争论和辨别,进一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探究精神。
(3)讨论要保证充足的时间。讨论时间究竟需要多长,没有定数,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控制。
(4)学生也要提前搜集相关资料,这样才能有话可说,有事可议。
第三步:交流总结,形成共识。
展示交流是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使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有深入的理解,逐步形成共识,直至得出科学的结论。在小组讨论、全班集中讨论的基础上,老师穿插其中,把握要领,对每一个讨论问题进行再次辩证地分析、归纳、总结,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在讨论中取得的成绩,指出讨论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学生讨论中出现较大分歧的问题,要花大力气,详细、全面地分析产生分歧的原因。教师要适时引入科学术语、科学概念,使学生更加明确通过讨论获得知识或者结论,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有系统结构的知识体系。
本环节要注意以下事项:
(1)交流时教师要及时组织课堂,要求学生认真倾听、专心致志、善于对比,要学会容纳别人的观点,但也不能人云亦云,放弃主动性和自己的发现。
(2)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把握好各个层次学生的展现机会;。
(3)展示过程中有许多不预测的因素,课堂中教师要捕捉好课堂随机出现的各种因素,随机调整教学过程;。
(4)展示交流要充分发挥其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以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注重一个问题的多种思路与方案。
第四步:应用拓展,课外实践
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既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一种探究未知的教学方式,它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特点。讨论是出发点,应用是落脚点,创新是理想点。本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更重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课下进行有目的观察、思考、探索,从而巩固认知、发现问题、探求新知、掌握规律,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创新,探求新知,掌握规律,深化本课认识主题,完成课堂知识的迁移。
本环节分以下两步进行:
1.梳理总结,实践应用
本环节教师要引入与生活实际较为密切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判断物质属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懂得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增强学、爱、用科学的兴趣。让学生懂得大自然、社会实践才是学习科学最广阔的天地。
2.拓展延伸,探究新知
教师要注重在本课探究主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拓展创新,使本课主题进一步深化。形式上要注重开放性,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但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认知特点、知识水平。既不能拔高、更不能低估学生,认真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把握拓展的宽度和深度。可让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写成一篇科技小论文,并在课下以座谈的形式谈谈在学习方法上的收
获,总之根据课堂内容灵活掌握,不能偏离目标,达到创新拓展思维的目的即可。
【课堂教学策略指南小学科学】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09-25
小学语文自学交流课堂教学策略09-25
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反思09-25
临沂市小学科学教学策略09-25
小学科学课教学策略的研究09-25
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构建历史高效课堂09-25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09-25
科学课教学策略09-25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