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给我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还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欣喜之余,很多数学教师又陷入了深深的担忧:数学课时少了,教材的难度没有降低,相反,就习题而言,更加贴近中考的难度,新教材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新课标下对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认识。
一、抓教材处理
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活的,教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都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生而同时形成的,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会做一个习题,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通过教师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教的主动。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中,教师不是直接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归纳出来,而是让学生先通过折纸(给每位学生一张长方形纸,裁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猜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学生一旦提出猜想,就非常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然后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最后把各组的结论汇总到黑板上。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修改、选择、补充,并一一加以验证,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样处理教材,通过学生自主研讨、自主分析,使学生体验了获取知识的过程,领悟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这就能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二、抓知识形成
数学的一个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等都是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容易被忽视。事实上,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一个定理的证明往往是新知识的发现过程,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就培养了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要把知识形成过程看作是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
在学习“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一节内容时,笔者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原来已经学过了幂的运算法则(在正整数指数范围内),现在指数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全体整数,那么,原来所学的幂的运算法则现在是否还成立呢?在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辨析,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知识上相互补充,思维方法上相互启发,情绪上相互感染,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这种新知识的发现过程,学生会不断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效果就会较好。
三、抓学习节奏
数学课没有一定的速度是无效学习,慢腾腾的学习是训练不出思维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更是培养不出数学能力的,这就要求在数学课堂中一定要有节奏,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能力会逐步提高。
四、抓问题暴露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一般都采用提问和板演,有时还伴随着问题讨论,因此可以听到许多的信息,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结症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遗留问题也有针对性地补,注重实效。
?? 五、抓课堂练习,抓好练习课、复习课、测试分析课的教学
数学课的课堂练习时间每节课大约占1 / 4 ~ 1 / 3 ,有时超过1 / 3 ,这是对数学知识记忆、理解、掌握的重要手段,这既是一种速度训练,又是能力的检测。学生做题是无
心的,而教师所寻找的例题是有心的,哪些知识需要补救、巩固、提高,哪些知识、能力需要培养、加强应用。上课时应有针对性,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抛物线的平移规律时,笔者在总结好平移规律并强调向左为“+”,向右为“—”后,就从书本的例子:y=2x2提问:先向左2个单位得 再向左2个单位向下3个单位 再向上5个单位向右4个单位 ,再如何平移 得到y=2(x+4)2-3再如何平移回到原地等等,教师一边问,学生一起答,一开始只有大部分同学在说,5~6次平移后,连平时成绩差,不大说的同学也参与进来了,而且最后声音越来越响。2~3分钟就做了十多道,学生的回答到最后还意犹未尽。
再如,“平行线的判定”其主要内容是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判定定理,笔者做了这样的尝试:先引导学生得出平行线的判定公理,然后让学生完成与判定公理相适应的练习,给予讲评。再分析内错角在什么条件下满足判定公理,得出判定定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并给出与之相适应的练习,最后小结。如此讲练结合,能抓住教材重点把知识讲明讲透,在此基础上加以练习,这样既能避开听觉疲劳的毛病,又能当堂消化新课,对新知识进一步巩固、理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 ?六、抓解题指导
要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这不仅是迅速运算的需要,也是运算准确性的需要。运算的步骤越多,繁度就越大,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因而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合理地选择简捷的运算途径不仅是提高运算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其它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 七、抓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数学能力只有在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地运用中才能培养和提高。可设计变式训练,变式题的设计应主要依据教材的例题与习题,可以构成条件变式题、结论变式题、过程变式题。 例如,“圆内接四边形”一节的例题是:⊙01与⊙02都经过A、B两点,经过A点的直线CD交⊙01于点C,与⊙02交于点D,经过点B的直线EF与⊙01交于点E,⊙02交于点F,求证CE∥DF。(参看教材上的图)在此题基础上,可得条件变式题:①已知CD∥EF,求证四边形是平形四边形;②已知CD∥EF,求证CD=EF。经过如此分析,对培养学生识图、证明的能力是有益的,并且起到了巩固“双基”的作用。
再如:在讲三角形相似的识别方法时,针对“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这条识别方法,可以让学生思考能否把“夹角”改为“角” ,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相似的识别方法的理解,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不能靠增加课时,要靠提高每堂课的效益,减少无效劳动造成的时间浪费。要想提高课堂效益,必须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对必学内容、选学内容、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每年的变化都要心中有数。必须钻研清楚课本,才能制定适当的标高,把握好分寸,纵横联系,前后呼应。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教师。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为实施新课程更好的服务。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浅探2017-05-12 22:02 | #2楼
1.引言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学生,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但是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如何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新课程标准下,笔者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2.有效课堂教学概述
所谓有效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取得的进步或发展,它的核心是教学效益。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以最短的时间,耗费最少的精力,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新课程标准下,何谓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它的目的是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它的条件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它的基础是教师自身的发展,它的核心是数学教学效益。初中数学教师应具备时间和效益的观念,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教学结构的改变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初中数学教学架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课程目标的改变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目标的改变,同时教师制订教学计划的参考依据就是课程目标。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以及课程目标的改变包括四个方面:(1)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基础知识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明确提出;(3)课程目标更加具体、更加完善;(4)课程目标的术语更规范。
3.2课程理念的改变
2011年版的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理念的描述更具体,课程理念的含义也更丰富。《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数学课程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保证每个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数学教育。除此之外,把初中数学课堂的“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归纳为“教学活动”,对数学教学活动的特征进行详细的阐述[1]。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3设计思路的改变
相比以往的初中数学教材,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材在设计思路这一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它周详地考虑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对课程内容做了明确阐述,比如统计与概率、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教材,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将数学的魅力体现出来,同时确立了诸多关键词,比如“空间概念”,“几何思想”、“模型思想”、“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等,并且确立的关键词有具体的描述[2]。因此,学生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关键词的描述,能够自主进行数学思考,启发数学思维。
4.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主要策略
4.1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
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外,还要陶冶他们的情操,开发他们的智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但是学生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有所进步与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教师是无法代劳的,所以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它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
案例:有一位同学在探讨圆周角和圆心角关系的时候,碰到一种特殊情况,如图1所示。因为△abo的外角是∠aoc,故∠aoc=∠oba+∠bao;同时ao=bo,故∠bao=abo;因此2∠cba=∠coa。请帮这位同学想一想,还有其他情况吗?如果有请在图3中画出来,并猜想结果如何,说明理由。
图1 图2 图3
这道数学题是取自于教材,是中考命题的一个方向。数学教材的内容是最基础的,如果考试中完全放弃之,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出这道题目的目的是考察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如果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的程度达到中等偏上就能够顺利做出来,但是从试卷分析得知,该题的得分率较低,得满分的不到20%。原因在于有些教师对重要的数学定理、概念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碰到课本知识无从下手。实际上,教师在讲授圆周角定理时,要着重讲解如何证明圆周角定理,如何转化角与角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既能熟悉掌握圆周角定理,又能证明圆周角定理,转化圆周角关系。第一,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没有换位思考,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知识基础不重视,按照自己对内容的理解进行教学,错误地认为学生的思维逻辑等同于教师的思维逻辑。第二,教师对教材的内容不加以揣摩、理解,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地教学,使得学生不能充分地理解圆周角定理,对如何证明、如何转化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晓。
策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讲解定理之外,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证明该定理,比如公式教学要向学生展示推理过程。教师应该明确,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也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从“模仿”蜕变成“创造”,全面提高数学素养,培养主体精神。
4.2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因此教师应最大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4.3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这一学科,而且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根据情境认知理论的观点,知识是在相应的背景中获得的,真实有效的情境对学生学习数学是十分有利的。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数字在现实生活中的概念,要创造条件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数学现象,将学生置于生活情景中,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来源于生活,如果情境只是一种假设,学生在心理上就会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既然不会发生,更不会与我有关,既然与我无关,那这道题就没有现实意义。所以说,一定要注重情境的有效性、真实性。
4.4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保持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
事实证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越多,有效教学的时间就会越长,有效教学的可能性就会越大。而许多学生因敬生畏,不敢与老师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保持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数学课堂上,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发言,对提出问题的学生不批评反而要表扬,倾听、补充、完善学生的想法、意见。只有这样,师生交流起来才不会有顾忌,才能互相启发,才能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保持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
4.5教师应该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
学习成绩的评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习成绩的评价,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励和引导学生进步和发展。
教师应该建立一种激励的评价机制,不能以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就否定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人格。要告诉学生,任何一个优秀的人才,都有他的优秀之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不能以偏概全否定一个人。只要他在某方面取得了成就,他就是成功者。
5.结语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比如家庭情况、学习能力、知识储备、学习方法等方面,落实“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初中个性化的教学策略09-25
小学数学的开放式教学策略09-24
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09-25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09-25
初中生物教学策略12-19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09-25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09-25
试论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09-24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策略09-25
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初探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