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广泛而有序的课外阅读获取、筛选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能力,应该引起人们的不断重视。
课外延伸阅读,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自觉地在课外选择与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相应、由课堂教学的诸多层面而生发延伸开去的相关读物,并根据个体实际情况、发挥个人主观能动、采取适应的形式,从中获取有益信息、形成自身知识积累阅读。开展课外延伸阅读,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精选读物,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读物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儿童知识积累的基础,选择适合各阶段学生阅读物,让学生能理解,能接受,学生才会对书感兴趣。选择读物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
2.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读物。所谓有益于身心发展,主要是指有益于培养健康情操和有益于智力开发、有益于语言发展等。一般宜向低年级学生推荐童话精读物,向中年级学生可增加推荐战斗故
事、科幻作品类读物,向高年级学生又可增加推荐伟人的故事、中外名著、地理历史类读物。这亲不同年级的学生均能读到最适合自身需要同时又最有利于自健康发展的课外读物。
3.与自身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从生活的角度讲,与学生有密切联系的读物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指导学生培养生活能力的读物,包括安全防范方法、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书籍;另一类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的读物,包括家乡的地理环境。
学生从“不爱读书”到“喜欢读书”有一个过程。读书是一种智力活动,不同于体力劳动。如果不调动阅读者的内驱力,“强按着牛头喝水”是徒劳的。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你不要他读,他也会找书来读。
二、教师阅读与学生阅读共生
阅读是语文教师的立身之本,不爱阅读的语文教师肯定是不称职的。只有热爱阅读的教师,才能充实自己的课堂,体验学生阅读的甘苦,找到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话题,及时向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成为学生阅读的榜样。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大力倡导学生阅读的同时,也要自我反思一下:自己的阅读状况如何?读了多少书?读了哪些书?
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教师阅读与学生阅读之间要努力形成“共生”效应,达到相互依存、彼此有益的境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共同阅读。推荐给学生的必
读书目,教师要先去读。同时,教师的阅读面一定要拓宽,既要读好经典作品,还要关注当代作品,及时为学生推荐优秀读物;不仅要阅读原著,还要阅读一些相关的评论文章和背景材料,以提高对学生的指导能力。其次是共同感悟。师生在阅读中都有体验和感悟,但由于年龄和生活阅历的差别,他们的感悟和体验是有区别的。因此,师生及时交流,进行心灵的对话,不仅有利于师生情感的沟通,而且有利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充实。第三是共同打造班级“阅读文化”。文化的熏陶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师生合力打造的“阅读文化”,能对阅读活动的推进产生深刻的影响。“阅读文化”的打造可以从氛围营造、环境布置、活动开展等各个层面进行。如教师和学生人人拿出自己喜爱的几本书,在班级建成“小书屋”,再辑录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张贴上墙,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又如,教师与一些学生结成书友,定期交流阅读情况,对师生双方的阅读都能产生激励和督促作用。这种浓郁的书香将引领学生踏上与书为伴的人生之路。
三、明确目的,提出要求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递量急剧增加。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阅读的主体在进行阅读时,应有明确的阅读目的、相应的具体要求,使之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从而更多、更好地分类别、分层级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布鲁姆认为,人的学习能力是分层级的,可测量的,较高一个层级的能力,涵盖着它以下的一个或几个层级的能力。对于课外延伸阅读和理解的不同目的和要求,由浅入深,大致可分
为复述性理解(只着眼于读物的表层信息、把握读物提提供的内容)、解释性理解(把读物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评价性理解(对所读材料内容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创造性理解(超越材料本身,产生另一种见解或思想,产生对正探索的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某一问题的新途径)等四个层级。在课外延伸阅读中,必须明确阅读目的,提出相应要求,才能循序渐进,真正实现阅读效率的提高、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四、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叶老早在《略谈学习国文》中说:“现在有许多学生,除了教本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进行课外延伸阅读,要努力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贯穿于整个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习惯,使学生得到有序、有恒、积极主动的阅读训练。达到 刘勰所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境界。
五、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
新课标同时要求学生在中高年级每学期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这样使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相结合,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见到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并写一定篇数的感悟。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的巨大作用,更不言而喻。
视野的开阔、能力的提高、学生对于祖国语文的感情与日俱增,为学好语文创造了先决条件。
六、组织交流,反馈教学
课外延伸阅读,尽管属于个体行为,但仍有其共同的目的——获取信息、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而采取恰当的形式,定期组织体会交流有其必要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收集材料、汇总信息,结合课堂教学。思想教育、时事教学、班集体建设等环节,让学生显露个人阅读情况、交流经验心得、展示精彩呈的知识信息世界,使课外延伸阅读反馈于日常教学,真正实现阅读的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阅读与乐趣相联系。我想,只要方法得当、管理到位,同学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自觉性必将大大地提高。总之,阅读训练的方法还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才能找到最为理想的途径。
三门峡市第二实验小学
强丽渊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2017-05-12 21:04 | #2楼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近20年了,现在已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光靠课内学习这一途径还远不够,拓宽学生课外阅读,无疑是当前小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之前,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一环节上,我对学生“读什么”、“怎么读”这两个主要问题把握不够准确,所以我教过的不少学生觉得,在课外阅读方面虽然下了很多功夫,但对于语文能力的培养收益甚微。经过深入分析,我认为:造成以上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由于这些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不知不觉陷进了某一“阅读死角”,以致徘徊、困惑,从而制约了语文诸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我们把这种状况称之为 “课外阅读的误区”。
(一)“偏食误区”
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我比较淡化其具体的指导,学生凭兴趣遨游书海,久而久之,必然因“偏食”而形成 “颇具个性”的读书嗜趣。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迁移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还很不成熟,看语文作品,难免“情人眼里出西施”。比如偏爱漫画的学生,就以漫画独尊;热衷钻研童话故事的学生,对科学小品这类文章往往觉得不屑一顾;由于长期在接受“积累好词好句”的教育影响下,部分学生就认为文章不绮丽,不柔情,不浪漫就不够味。我经常查阅学生的读书笔记,发现了三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有些学生的读书笔记摘抄的多是些古典诗词;有些学生的读书笔记尽是些绮丽柔情的支言片语;还有一些学生的读书笔记摘取的大多是些险僻的词句。学生如此进行课外阅读,仅在课堂测试里边,就会暴露出许多问题来。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表现尤为突出,学生写起记叙文来还比较顺手,写起说明文、议论文来却无所适从。
以上情况表明,部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不全面的,而制约这种能力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乃是因学生阅读“偏食”而形成“误区”,有所偏废,导致“受力不均”,终至无所“增益”。
(二)“求速误区”
“求速”是部分学生希望通过课外阅读找到一条提高语文能力的捷径,由于我们学校位于偏僻的农村,孩子的家长作文指导水平有限,孩子一旦求助他们有关作文问题,他们便引导孩子去模仿、抄袭现有的作文选。但许多学生反映,他们为了提高作文水平,《同步作文》的每篇文章都认真读过,《小学生写作大全》一
类的文章也读了不少,可是写起作文来,眼前还是一片茫然。我甚至发现,在平时的作文训练或考试中,有些学生竟将所谓的“范文”照搬。这就表明部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一种“贪便求速”的心理,试图取那些“优秀作文”的“现成之长”来填补自己的“眼前之短”。于是就有一些学生竟像清朝的童生读“八股文”一样,捧着《作文大全》之类的书籍如获至宝,不管是与不是,硬是横念倒背,朝夕揣摩,而对其他优秀作品则视而不见,不予理睬。古人说“欲速则不达”。部分学生通过背几段“妙文佳句”,或者眼光只盯在一些“同龄人”的“佳作”上,来模仿套用程式,其结果只能是邯郸学步,作文越写越别扭,越写越空洞。 这些情况表明,课外阅读“贪便求速”,势必导致囫囵吞枣,生吞活剥,不但无益于小学生的能力培养,反而大大禁锢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其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甚至南辕北辙。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不难发现,要清除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误区”,应急需我们加强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读什么”、 “怎么读”这两个主要问题,而“读什么”的问题是前提,只有先解决这个前提,才便于解决“怎么读”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一、精选读物,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读物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儿童知识积累的基础,选择适合各阶段学生阅读物,让学生能理解,能接受,才会对书感兴趣。
1.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一般来讲: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 2.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读物。主要是指有益于培养健康情操和有益于智力开发、有益于语言发展等读物。推荐低年级学生读童话精读物,中年级学生可增加战斗故事、科幻作品类读物,高年级学生又可增加推荐伟人的故事、中外名著等读物。这样不同年级的学生均能读到最适合自身需要同时又最有利于自健康发展的课外读物。
二、重方法指导,促进学生读书积极性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地去茫茫课外读海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效也不得而知。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
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我认为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有效的阅读方法:
(一)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教师可接着介绍他的名作及有关奇闻逸事,鼓励学生去阅读,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他写作风格的把握。
(二)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三)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种方法更适合高年级学生,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工作讲质量讲时效。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用速读法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阅读的书籍不同,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我们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
三、丰富情景,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
(一)设立班级“图书角”
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激动人心的“书林”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置身于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感。我在本班设立了“图书角”,其中的图书都来源于班里的每个学生,有些是学生捐的,有些是学生定期更换借给班级的。每周三午饭后,学生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书,在教室或带回家中阅读。有时我也动员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逛书店,让孩子感受到书海的浩瀚和读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对读书的渴望。
(二)进行阅读交流
不少课外阅读难见成效就在于学生一读了之,或各人埋头读书“不相往来”。读书交流,是开展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读书交流也是对课外阅读情况的了解与检查,应该不断进行。我们可根据各年级段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形式。如:举行故事会、人物评论会、诗歌朗诵会、作品评讲会等。要营造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相互推荐喜爱的读物,通过交流阅读,不仅能增长见识,也能促进友情。 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活动,学生的个性不同,我们教师的特长不同,阅读读物、交流方式等等诸多的差异,都会形成不同的阅读效果。 (三)重视阅读成果的反馈
为了保证学生的读书热情,我十分重视学生读完书后的成果与收获。我大多利用活动课时间,举办小型的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交流会,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比赛介绍名作家,名作品及自己的读书方法。
在每学期将近期末时,总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可由学生自己选择,可以上台给大家讲一则这学期读过的最有意义的故事;也可以给大家读一篇读后感;还可以进行一次演讲赛等,然后给学生评上等级,奖励那些态度认真,博览群书的学生。
通过以上活动,我不仅在班级营造出了一个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还锻炼了学生动脑,动口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生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我们应该耐心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阅读与乐趣相联系。我想,只要方法得当、管理到位,同学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自觉性必将有大大的提高.
2017/10/10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小学生课外阅读总结01-24
小学生课外阅读总结05-19
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总结04-09
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方案04-23
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计划04-10
读写教学策略09-25
教学策略的选择05-12
小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总结范文03-11
有效教学策略设计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