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技巧>《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复习课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复习课教学策略

时间:2022-09-25 05:18:04 技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复习课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复习课教学策略

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及具有鲜明时代背景的情境。

2、创设“大空间”问题情境。所谓“大空间”问题情境,是指提供的材料中包括复习内容的全部信息,而非部分信息。

(二)小组合作,归类整理。

1、通过回忆与看书,搜集与课题有关的所有知识。

2、找准“探索点”——系统化整理。

3、准备必要的材料。

4、要让学生合作探索归类整理。

5、教师要巡视指导,体现“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

(三)汇报交流,评价反思。

1、充分估计思维水平不同的学生整理知识的不同结果,是汇报交流活动得以开展的保障。

2、有序开展汇报交流活动。

3、展示思维活动过程。

4、反思评价学习活动。

(四)总结梳理,构建网络。

1、利用学生的整理结果进行知识梳理。

2、教师引导梳理。

3、进行方法的总结。

(五)类化练习,拓展创新。

1、基本练习。

2、综合性练习。

3、探索性练习。

4、开放性练习。

5、拓展练习。

适用范围:中高年级代数部分

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在这几个定律中的难点。而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所以初步的教学设计我是这样的:

第一环节:

出示生活实例。

每件上衣50元,一条裤子40元,买这样的服装3套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生解答。板书两种解法:(50+40)×3 50×3+40×3 说说理由。 在两个算式中间画=。

这是生活中遇到过的,学生能够理解两个算式表达的意思,也能顺利地解决两个算式相等的问题。

第二环节

小强摆木块,每行摆5个白木块,3个红木块,摆了4行,一共摆了几个?

学生列式。板书两种算式。

实物演示。在两个算式中间画=。

这是图形,由于也是具体形象的,通过电脑的演示,学生也能理解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环节:

. 出示 (2+3)×4 = 2×4+3×4

提问:

1)在这些等式中,等号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右边的算式呢?

2)等号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

3)从上面的观察与分析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问:这三组等式之间有什么相同点?

完全是抽象的数字,学生有一定的困难,通过问题提示学生。找到规律。 第四环节:

看书读分配律。找出关键词句,并说说理由。

让学生说出关键词句并分析原因,一方面说的学生通过说的过程整理,理解的更透彻,另一方面,学生更能理解学生的语言、思维方式。

这堂课有具体到抽象,大多需要学生体验得来,上下来感觉很好,学生很投入,似乎都掌握了,可在练习时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在学习时知道“分别”的意思,也提醒大家注意,但在实际运用中,很多人还是忘记分别去乘。 在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后,我出了以下练习和拓展题:

①34×72+34×28 ②(20+4)×25

③102×35 (100-4)×25

关于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几点教学策略2017-05-12 20:03 | #2楼

整理与复习课就是把平时相对独立进行教学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相应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的一种课型。整理与复习课基本含义有两点:一是整理,是指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对比梳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容易模糊的知识清晰化;二是复习,是指重新学习。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对原先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高层次上的再学习,它更多的是一个加深数学知识理解,扩大数学知识联系,进一步提高数学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过程。整理与复习课教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任务,第一,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做到“横成行,竖成线”,从而构建知识体系;第二,要针对复习的重点、难点安排相应的练习,并对学生学习缺陷进行弥补;第

三,要延伸、拓展知识,以求温故而知新;第四,要着眼发展,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人就对小学整理与复习课教学心得做如下几点阐述:

一、注重情境设计,让学生自主参与。

其实,无论是什么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课堂,是没有生气和活力的,调整好学生心理,提高学习积极性。怎样调整好学生的心理状态呢?复习内容和形式不宜原样重复照搬,我们应从另外一个角度以新的形式在新的构建体系中再现出来,并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引生入境,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新的教学情景问题,这对具有“喜新厌旧”特性的小学生来说更具有奇效。如果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进行复习,学生就会倍感枯燥乏味、产生自满和厌学心理。引人入胜的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置身于喜闻乐见的动态情境中,学生更能全身心地融入到复习教学中去。因此,整理与复习课教学也应从关注学生的认知领域转变到生命领域,将学习目标由知识层次提升到生命层次,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复习在一个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动态的、生命的流动和交触的氛围中进行。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

《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复习课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如此,整理与复习课情境创设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及具有鲜明时代背景的情境。如:复习几何知识中的体积的计算时,创设了小金鱼搬家情境。为小金鱼准备了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玻璃缸,然后往金鱼缸内倒水,分别让学生归纳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接着通过对比归纳,概括为V=sh。又如: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一课导入时,用《闽东日报》上有关土地拍卖的广告,让学生说说如果你参加土地拍卖事先要了解什么。然后出示各种平面图形组合成大图形,进行复习整理。

2、创设游戏、竞赛情境,改换问题情境。没有问题产生条件下的学习只能是“接受式学习”,因此数学教学首先应使学生产生问题,复习课教学同样不能例外。如在对“时、分、秒的认识”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时,可通过一节“比一比谁的一天是时间安排最科学”活动课来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整理。通过把抽象的知识与富有创意的数学活动结合起来,有效地激活了学生思维,推进了认知结构的主动构建。

比如,在进行“数的整除”的复习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复习题:老师的电话号码是8位数,每一个数字的密码依次是:(1)最小的质数(2)2和3的最小公倍数;(3)最大的一位数;(4)最小奇数与最小质数的和;(5)最小的合数加1;(6)10以内的最大质数;(7)

有约数2和3的一位数;(8)能被2整除的最大一位数。你知道老师的电话号码吗?学生兴趣盎然,积极破译老师的电话号码。(26935768)。然后我又要求学生将家里的电话号码的密码写在纸上,让同学猜一猜。这样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状态,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相关的知识也一一激活,这有利于学生主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沟通内在联系,使之串联成线,连结成块,形成知识结构。

二、 注重知识梳理,培养学生建构能力

知识的梳理在整理和复习中是核心与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主观的根据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果来构造“知识链”、“知识网”,并强加给学生,这样是不可行的,也与复习课的目标:“复习已学的知识并建构起知识网络,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我们在整理和复习课中要让学生获得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形成建构的意识就需要他们在经历自主梳理、主动建构的过程中才能获得了。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真正解放学生的双手、大脑和口,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感悟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从整体上系统的领悟和把握知识,逐渐丰富、完善和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逐步培养学生的建构能力。

例如,在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的知识时,老师抛出一个问题,(把一根两米长的木条锯成同样长的4段,每段是这根木条的()/(),每段长()÷()=()米=()/()米)让学生

通过这个问题的解答,以联想这个单元我们学过了哪些知识,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书写整理图标,充分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网络图;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回忆和创造讲本单元的这只是进行了整理,理清了知识间的来龙去脉,做到“横成片、竖成线”,从而拓展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在这里,学生“理”为主,教师“引”为辅,学生积极主动地讲所学知识与原有知识挂钩,将新知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使一个个零散的知识串成线,形成更充实的知识网。

当然,整理时要有针对性。应针对平时备课的不足处、上课的失误处、作业的问题处、思维的疑难处进行整理复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体、教师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特别是对学生复习中的疑难点要进一步分析,抓其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和疑点,从而使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达到查漏补缺、温故知新的目的。

三、注重练习设计,关注个体差异

练习是复习课的重点,因此练习习题设计是复习整理课的灵魂,教师要在练习的设计上多下功夫:一是练习有坡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二是练习形式要多样,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练习,习题应突出知识的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因此,习题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调整部署,提高教学效果。

1、加强知识整合,做到知识螺旋上升。

练习设计可以跨不同学段,在不同的学段中分层递进。通过几个学段复习主要让学生初步体验知识的连贯,知识的整体性,最后运用比例尺在具体的运用中,使知识螺旋上升。

2、选择习题弹性设计,做到培优补差。

在内容选取上应考虑学生差异性,可以就同一问题情境提出开放性问题,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在整理复习分数应用题时,就可以出示如下作业纸题目:小明集邮20枚。小华集邮30枚, ?请你提出有关分数问题并解答,要求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并解答。如此简单的开放题让学生的思维跳动,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上课得到练习,达到满意的学习效果。

3、针对知识重点,讲究习题实效性。

例如在复习数的整除的复习课时,数的整除这一单元概念知识点容易相互混淆,出示12÷3=4这一简单算式;多让学生互相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谁能被谁整除,谁能整除谁又如计算复习课,要注重计算的准确性和计算方法的灵活性,那么改错题和开放题比较好。有针对性的练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毫无重点、表面花哨的练习,却只能事倍功半。

4、重视复习内容的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学以致用。在整理和复习课中,教师要注意设计一些与所学知识联系紧密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作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统计教学中,老师请学生去统计本年级几个班的同学喜欢收看的电视节目的情况,并自己绘制统计图

表,提出建议。这样,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不仅巩固复习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创造性思维,真可谓“一举三得”。

四、做到及时评价,体验成功快乐

评价是对一堂复习课效果的检查与反馈,是对教学目标落实情况的验收。及时有效评价能给予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或紧迫感,从而强化或激励学生好好学习,促使他们改进学习方法。评价方式要多元化,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可采取自评、互评、小组评、教师评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快乐。

总之,好的整理复习课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生气勃勃,结构合理,对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发展,形成数学技能,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都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复习课容量大,因而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胸中有丘壑,善于抓住知识系统联系,使佛珠粒粒,一线成串。善于根据不同知识侧重点精心设计练习,更要重视教学媒体的应用才能使本模式在实施中取得好的效果。总之,数学复习课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更多关注学生能力培养,习惯和态度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不再简单地讲整理和复习与重复与再现画上等号了,应将学生所学知识、认识事物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更高层次的归纳、概括、提炼,使新旧知识完美地融为一体,给学生的发展开辟一条康庄大道!

【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复习课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01-08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研究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3篇)02-27

小学数学的开放式教学策略09-24

小学科学课教学策略的研究09-25

新高考历史复习教学策略09-25

中考历史复习教学策略研究03-03

科学课教学策略09-25

试论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09-24

小学低年级句子教学策略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