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技巧>《冼启君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

冼启君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

时间:2022-09-25 05:15:20 技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冼启君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历史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仅有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更需要以一定的历史教学理论和历史专业学识为基础,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不仅专业学识要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实践过程,反思必将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助推器。教师要会走学术的道路,成为学者型和反思型的教师。

冼启君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

学习了孔凡哲教授的《》,受益匪浅。特别是其中谈及的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诸多观点,给我很大的启发。下面结合自己的思考及历史教学实际,对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开篇就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历史教学需要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这些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感情的共鸣。易中天、纪连海的讲解为什么引起得到大家的关注?因为他们的讲解生动,语言睿智,善于设问,充分调起了听众的胃口!同样的道理,老师的情绪会感染我们的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我们的学生风华正茂,他们富有理想、富有激-情,如果老师的课堂讲解没有激-情,死气沉沉、昏昏欲睡,那如何要求学生饱含热情的投入学习之中。所以用语言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语言讲解,让许多枯燥的知识变成鲜活的事例,拉近了他们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好奇心的积极意义则显示为想象、游戏、竞赛、建构故事、欣赏作品,追求智慧、解决问题、工艺制作、酿造美酒。最高级的好奇心是文艺创作。激发兴趣 活跃课堂, 新课改主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潜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心理学观点看,兴趣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因为兴趣总在鼓舞着你向未知世界挑战。"事实也证明,当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后,将促使学生主动地

学习和探索。兴趣是成才的起点和求知的动力。而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爱问问题,有些幼稚,又很可爱,因此,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知识,完成历史学习,改变他们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很枯燥,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们无形中觉得很累,不愿意开动脑筋,这时,生动通俗的语言就显得极为重要。例如讲到“炮烙之刑”时,我说:“商纣王创制的‘炮烙之刑’是一种酷刑,他先叫人将铜柱子放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等铜柱烧得通红通红时,就强迫‘犯人’在铜柱上行走,‘犯人’刚踏在铜柱上,只听到‘哧’的一声,‘犯人’的脚板立即冒起缕缕青烟,‘犯人’摇晃两下,站立不住,就‘扑通’一声掉到炭火中被活活地烧死了。”这样,学生仿佛“亲眼看到了”和“亲耳听到了”,产生一种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了对商纣王残暴统治的认识。

2、初中生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如在讲“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时,先让五名学生表演历史剧,再现历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又出示过图示说明: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把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里,这就形成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从而使枯燥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便于理解。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3 、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吴越争霸”时,结合“卧薪尝胆”的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就一定能够成功。又如学习“商鞅变法”时让学生讲述“立木为信”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教育了学生。第二单元学完后,组织学生举行讲故事比赛,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潜力,学生不仅故事讲得好,体会也写得好,不仅得到了启示,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更浓了。

4、根据初中生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设计有趣味性的课堂作业。采用分组或个人抢答等多种形式,最后对优胜的小组或个人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冼启君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准确利用历史材料

历史教学需要把握历史材料的使用,指导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材料得到自己的历史观点,作到“论从式出”。我认为利用历史材料首先要使用好教材中的材料、插图。材料的使用可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插图的存在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同。历史插图有的描述的是激烈的战争场景,如《三大战役示

意图》;有的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面貌,如《康有为》;有的展现事件发生时的真实情况,如《聚集在中国的英国兵船》。这些直观的画面最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持久的热情,使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期待,饶有趣味地的学习新内容,使学生对知识有最直观的印象。

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由自己归纳得出。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初中学生天真、幼稚,该说的他们说,不该说的他们也说,有时课堂一旦放开,教师不易驾驭。可将全班学生分成几大组,自荐组长,组长负责讨论时推荐(自荐)代表发言、参与讨论。在上导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设计了“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个内容。先由封面图引出话题,再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世界第八大奇迹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三幅图中三个陶俑的神态和动作猜猜他们的身份。学生讨论的很激烈,进行了大胆的想象,他们都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短时间内便创造出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气氛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学生真正做了课堂的主人,享受到了历史课堂的快乐。所以辩论课的开展,故事会的举行倍受学生的欢迎和重视。

历史学科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不可复制性。它的学习不同与理科类学科,可以通过实验讲解分析 ,所以历史学习的情景创设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产生感情的共鸣,再现了历史的风貌,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在讲解某些知识时,可以选取一些与该知识有关的物品带进教室,让学生明白历史不是空洞的,其实它是离我们很近,明白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发展。

三、创新学生的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运用知识,知识的运用最重要的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在讲解历史问题时关键是要把分析问题的思路理出来,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用相关的方法去分析思考。如分析事件爆发原因时,要着眼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矛盾。经济上的矛盾必然会反映到政治上,这样就要分析当时的阶级关系。事件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爆发?这就需要分析当时的社会发展形势。社会形势的发展并不一定引起社会变化,还需要有领导人的努力。即分析事件原因的一般方法是:分析

社会经济矛盾、阶级关系的变化、社会形势的发展和领导人的活动,有时候还要指出事件爆发的导火线。例如:《“文-化-大-革-命”十年》一课,课前让同学们做好社会小调查,调查内容为:访问老一辈人,将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和感受,记录整理下来。另外,通过采访老人、查找图书资料、查找网上资料、访问文物古迹管理部门等方式,调查在“文-革”中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文物古迹遭到了破坏?后来又是怎样修复的?调查后,由小组长统一撰写调查报告,上课后,由各组分别展示调查结果,宣读调查报告,这样不仅使教学方法多样化,而且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深入了解了“文-革”时的历史背景,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给祖国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培养了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社会历史的能力。

教学过程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这里不仅指我们讲解时自己思维方式的阐述,更多的是指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很多时候学生可以为我们提供比我们讲解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单个学生的能力可能有限,但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展现他们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用好自己的耳朵,不要粗暴的打断学生的语言,最后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做出评价,对于方向正确的内容给予引导,若方向有误,就要及时的针对其要害予以纠正,这样就会引起其他学生的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教会学生思考,这才是一个老师最大的能力。学习更多的时候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所以要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出问题,概括本课主要内容,引起学生思考,自主学习新课。例如讲《日本明治维新》时与《戊戌变法》进行联系比较:两者的背景、内容、领导阶段、变法方式诸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为什么其结果却是前者胜利后者失败呢?在教学中把历史上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促使学生思考、分析,形成准确、清晰、完整的历史概念。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自学过程中,必须把能力训练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能力训练,提高自学质量。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应着眼于训练,多问“为什么”,是问题具有可操作性,促使学生去思考、探索,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如,我在讲《“大危机”与“新政”》这课,讲到罗斯福总统为使美国摆脱危机采取的措施及取得成效时,联想到我国现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建设的公共工程三峡大坝和现在在农业、教育方面采取的许多惠民政策,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关注现实。如中东局势、我国西部开发及社会热点等,便于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收集资料,直观地观察、分析、思考。另外,教学时可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如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的形象直观性,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历史故事、古诗。讲到辛亥革命的结果及教训时,引

《冼启君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用鲁迅《药》;讲到林肯的功绩时,可引用惠特曼《草叶集》中“哦,船长”。还可采用角色扮演方式体验学习探究历史。让学生充分挖掘现有的素材,如录音、录像、影视资料;文物、模型等实物材料;可供参观考察的带有历史风貌的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等实境材料,深入开展社会调查,收集整理相关材料,使自主学习材料呈现出立体感,亲切感、动态感,使学生处于历史的体验中。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一名历史教师的人文素养也是很大的提高。

四、及时的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索和总结,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思考,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充实自己,提高课堂教学的过程。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

这种教学反思能力并不是一项与生俱来的或是会随时间流逝而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忆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理性思考,寻找比自己教学中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随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使课堂教学水平逐渐提高。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 一是通过教师书写教学后记进行教学反思。这样既可以防止教师教学感受的流失,也可为今后课堂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完成由实践到认识的飞跃,把零散的教育思维变成统一的学科体系理论。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生动故事,但它又不是简单的记录故事,还要对故事进行精彩的点评,典型的教育案例,均发生于对已有故事的反思。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过程,为教师提供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是教师理性的反思,更好的把握好历史课堂教育的脉搏。二是通过教科研活动进行集体性的教学反思。同科目的教师在教学上的互相支持,共同反思是发展优质教育的重要资源,有利于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和改进教学工作。因此教学反思应成为历史教师的职业习惯,只有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更好地研究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知识有很强的连贯性,在备课中应该理清各个知识点间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向学生逐步渗透,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结构。而且,任何的教科书都不是完美的,它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使用,当然还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依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做适当的修改,变形。绝对不能盲从教材,一味的按照教材的思路教学,否则的话,教师最多不过是一个“教书匠”,也很有可能反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由以上的观点来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从提高学生兴趣入手,使学生愿意学历史;要以历史史料为依托,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历史;要以思维能力

的培养为主要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能;要以自学能力的培养为主要途径,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学会主动学习。教师需要充足的准备、精彩而饱含激-情地语言感染学生,深刻地反思提高自己的水平,多形式的教学使学生快乐的学习,感觉到历史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历史教学的水平。

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2017-05-12 16:33 | #2楼

学习孔凡哲教授讲座的《》讲座后,,我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怎样备课,有效的内容有了更深的领悟。课改成败,系于教师;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否,仍系于教师。一个教师只有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在新课程实践中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才能不断地适应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我愿作一名反思型的教师,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深刻的感受到有一颗爱心,对一位教师多么的重要。教师是特殊的职业。她面对的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有感情有活力的学生。你释放的爱,像花香他们能嗅到;像春风他们能感受到。正如当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所说的:“爱心是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童心是师爱之源;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教师的爱心是成功的原动力,教师的爱心能使孩子们更健康的成长,能使有缺陷和有特殊困难的学生信心倍增,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我认为,爱学生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学生一片爱心,多一些鼓励与赞扬。

【冼启君课堂教学策略与反思】相关文章:

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反思09-25

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构建历史高效课堂09-25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09-25

启智语文教学反思05-24

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09-25

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12-09

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09-25

小学语文自学交流课堂教学策略09-25

课堂教学策略指南小学科学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