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技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2-11-22 08:20:28 技巧 我要投稿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组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研究。为此,我教研组开展“提高课堂教学策略”的课题研究,创建符合兴海学校校情、学情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体系。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水平的提高,并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根据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现有认识水平和可以借鉴的研究成果,我们初步提出以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通过研究,对以下教学策略进行筛选、补充、完善、提炼,最终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操作性较强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体系。

一、课堂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初中学生有求新、求异、求知、求趣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讲授内容,创设出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情境对于课堂导入时创设情境应把握生动活泼和高度概括的原则,既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宏观掌控课堂教学环境。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创设问题情境应把握层次性和递进性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合作探究时,创设问题情境应把握普遍性和参与性原则,问题情境应是大部分学生认为的疑难点、易错点和常考点,能真正引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全体学生都能共同讨论,课堂气氛活跃热烈。

二、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首先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这是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主要手段。其次应培养学生自主搜集与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前面的自主学习,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再经过对学与小组群学,互帮互助,共同讨论,自主解决处理问题。再次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能力,无论是自学、对学或小组学习,都应倡导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最后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活动为课堂推进的载体,学生总是在问题的引领下-体验、探究,突出了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思想。

三、课堂教学学生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周密认真的自主预习,在课堂中段教师要用十五至二十分钟时间,首先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每组派代表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难点问题。其次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点和相关的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此间尽可能让学生回答,并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最后整理巩固阶段,教师可要求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知识结构。经过整堂课的综合表现,评出优胜小组和最佳答题手。

四、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的研究

通过备课、上课、评价研究教学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关注学生的预习、思考、练习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和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

薛勋

“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2017-05-12 13:31 | #2楼

一、问题的提出

(一)概念界定

九十年代后期,崔允漷教授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中对“有效教学”的概念、核心思想作了阐述和界定,明确有效教学的理念包括: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3、“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

4、“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5、“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我们赞同郭教授的观点,并结合实践研究将概念作如下界定: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实施的能促使学生不断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各种行为总和。这里的“教学”是指教师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引起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总和。所谓“有效”,是指教师在实施一定的教学行为之后,学生的各项智能和综合素养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升。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益,即使教师付出的劳动再多也,其教学行为也是劳而无功的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是他们没有获得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那他们的学习也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出以下三个特征:

1、学生有“我要学"的动机和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2、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3、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

总之,有效教学集中体现了“以人为体、重视效率效果、强化过程评价”的新课改理念。

(二)研究的背景

有效教学的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在二十世纪以前的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艺术”,这种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师富有个性化和独特风格的、具有一定灵活性和复杂性、难以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的一种实践活动。但是,在二十世纪以后的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兴起之后,“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以及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主张:教学是艺术但也是科学,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的。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并开始用观察、实验、比较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国内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刚起步不久,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但呈现出轰轰烈烈的态势。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从二00三年秋季开始,我县全面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其目的是为了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进而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新课改要求我们运用全新的理念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新课程的具体实施单位╠╠基层学校,我们首先进行了自查、反思,对我们原有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师生观、效率观等教育教学观念进行了重新审视,确定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和突破口,全面实施并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为此,我们申请立项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这个课题,旨在以其为载体,解决我们以往存在的教学低效问题,从而搞好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的目的:通过本课题研究,以点带面,促进全体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使其尽快提升到适应课改要求的层面上来,从而进一步推动我校的课程改革。通过本课题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和策略融入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去,切实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使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年上一个新台阶。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一批有科研知识和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学骨干。

研究的意义:从近五年的研究成效来看,本课题的研究明显地促进了我校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并使参研教师掌握了有效教学的理念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从而大大促进了课堂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并由此带动了教师科研能力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由于此课题的研究,使我校形成了一股比较浓厚的重视并研究有效教学的学术之风。

二、研究的内容

1、课堂有效教学的准备策略。包括:

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研究;通过教法、学法的优化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研究。

2、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包括:

通过有效的导入技巧,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学习主目标,并使学生“入境”的研究;有效问题设计的研究;有效提问的研究;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的主动性的研究。

3、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包括: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理念;探索课堂有效评价技术及应用。

三、研究的方法和具体措施

(一)研究方法

1、实验比较法。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设置了进行有效教学实验的实验班,在实验中一是将参与实验前后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对比,二是将实验班的成绩与非实验班的成绩进行对比(主要看提高的幅度或班级之间的原来存在的差距变化),以此检验课题研究成效。

2、行动研究法。

我们的行动研究主要采取五步法:反思发现——初步研究——拟定计划——行动验证——总结评价。反复循环进行。

(1)反思发现: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查找并发现问题。课题组参研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存在的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发现问题所在。问题的发现与界定是行动研究的起点。 这与我校贯彻的“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的教学思想相吻合,有利于培养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初步研究:

首选要查找与问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参研教师对问题共同讨论、分析,以便为总体行动计划的拟定做好准备。 

(3)拟定计划:

课题组参研教师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研讨,得出行动研究的最初设想,并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目的是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行动研究的计划是动态开放的,可以随时调整。 

(4)行动验证:

此环节是整个行动研究工作关键。参研教师以计划作为行动准绳,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调整,在调整中前进。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并以教育叙事或典型案例的方式记录下来。

(5) 总结评价:

即对整个行动研究进行整体反思和总结,写成阶段性研究总结。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对上一阶段的研究进行总结,另一方面也是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做准备。

3、文献研究法。

我们经常利用报刊、互联网查阅文献资料,从理论层面对课题进行研究。

4、教育叙事。

让参研教师以记叙的方式讲教育故事,把他们在课题研究中发现的比较重要的问题、典型的案例、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等记录下来。这种方法与教学反思相结合,为行动改进提供素材。

(二)具体措施

1、研究分工:

丁书良、王桂华、金晓丽、艾立兴、郭秀琴:主要负责课堂有效教学的准备策略研究;杜劲华、袁桂利、杜劲松、廉国友、沙崇梅、唐利:主要负责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张更武、李宝库、李明芝、杨振军:主要负责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为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张更武挂帅,主要负责组织领导和研究工作,提供课题研究所必须的条件(人员、经费、信息资料等)。另外,我校设置了科研室,具体组织科研工作。

(2)制度保障: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包括课题管理制度,教科研工作考核制度。

(3)条件保障:投入资金购买图书资料,保障参研骨干参加上级科研部门组织的教科研培训和其他学习考察活动。为课题组配置一台高配置微机。

(4)机制保障:为了进一步规范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他们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学校进一步完善评价激励措施,将科研工作全面纳入教学工作考核,在评优定级中,对在科研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倾斜政策措施。

四、研究的进程

本课题2017年11月申报,2017年3月被黑河市教育科研规划办批准为市级重点课题,2017年4月启动研究。2017年7月,经市规划办推荐,省规划办审批,滚动为省级规划课题,2017年9月申请结题。期间的主要研究进程如下:

(一)准备阶段(2017、11╠╠2017、3):

首先对我校教学工作进行自查、反思,查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达成共识:我校教学中存在的及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为此我们选择了“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这个课题。

第二,组织参研教师查阅文献,并对参研教师进行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培训,在此基础上对课题进行论证。

第三,组织编制课题研究方案,填报课题立项申请材料。

第四,在2017年4月5日,组织召开了开题会,我县教师进修学校业务校长吴印双和教育科研规划办主任刘丽杰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对参研教师进行了培训。

第五,建立健全了课题研究的运行机制。

1、成立了科研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

2、制定的科研管理和课题研究考核制度。

(二)实施阶段(2017、4╠╠2017、6):

1、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课题研究制度和课题研究考核制度。我校课题研究制度明确规定:参研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课题研讨课、写一篇典型案例、一篇经验总结或经验论文等,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课题组每学期组织1-2次经验交流会,每月搞一次科研培训,每学期末搞好课题研究工作考评工作和课题材料装档工作,以此形成科研管理常规,并与教师年终的科研工作考核挂钩。

2、确立了正确的研究思路和指导思想。为使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落后的教学思想观念尽快转变,我们始终对教师的科研培训工作常抓不懈。课题组曾对教师进行了系列专题培训,如“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科研与教研的关系”、“教科研的研究方法”、“也谈行动研究法”、“如何撰写教育叙事”、“怎样写好案例分析”、“经验总结和调查报告的写法”等。在研究中,我们坚持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紧密结合、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原则,确立了课题研究工作要做实做细,课题研究引领科研工作,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3、在每学年之初,由课题组写好阶段性研究计划,使研究工作有章可循,学年末写好阶段性研究总结,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好确定调整下一步工作。在阶段性计划中,本着科学、求实的原则,将三个子课题再进一步分解,以降低难度。每学期,每位参研教师在课题组的领导下要做实、做好以下五件事:上一节课题研讨课;写一篇典型案例;参加一次经验交流会;写四篇有关课题研究的教学反思;上交一份科研成果(经验总结或经验论文、调查报告等)。

(三)总结阶段(2017、7╠╠2017、10):

汇总课题研究档案材料,提炼研究成果,撰写了《》,申请结题验收。

五、主要研究成果:

(一)有效教学的准备策略

1、通过多种方式努力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师生观念的转变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首先,我们通过校本培训、外出参观学习、制度约束等手段,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依据课改要求,教师应具备以下新型教学观:

(1)新型的学生观: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相信“行行出状元”,天生我才必有用,不能歧视任何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并发展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新型学生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少讲多学的原则,学生能做的事教师不做,要坚持面向全体的原则,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2)先进的教学观:

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要让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注重学法指导,由原来的只注重教法研究转变为既注重教法又要注重学法,即要“授之以渔”;重视对学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让学生乐学;要重视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让学习得到终身的发展。

(3)新型的师生观:

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主宰教师,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以激励和鼓励为主。

(4)新型质量观:

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对事物的态度”(顾明远:《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2期5页)。新课程要求我们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重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探究能力、交流协作能力),因为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这要求教师要首先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总之,教师树立的是全面的教育质量观,既面向全体,又发展个性培养特长,教学成绩不再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

2、提高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学设计首先要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实际出发,必须能保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得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

2.目标性原则。要运用目标教学,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学习目标是学生学的出发点,更是衡量教学效果好坏的标准。目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能对学生的学起到驱动作用,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目标教学法,现在我们已探索出了目标导学法、目标学导法两种教学模式,分别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3.针对性原则。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要针对具体教学目标、学生实情、课标来精心制定。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教学内容又各有千秋,所以教学设计须体现出差异性,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有效性原则。“教有法,无定法,贵在得法”,得法才能有效。从目标的确定、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具的选用、问题的设计、作业的设计等,都要做到有效。

二)  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与策略:

1、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首选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其次,还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

2、教学方法的设计。教法和学法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认知基础出发。我们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使用任务驱动法或目标导学法。

3、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指教学环节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设计时注意坚持以下原则: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少讲多学;重活动设计,环节完整。

4、教学媒体的设计。传统教学在媒体使用上往往局限于教科书、黑板、模型教具等。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投影仪、录像录音这些教学媒体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应该尽可能选用现代电化教学手段以增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根据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现代教学媒体,也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内容。

5、作业设计。为了杜绝学生抄作业的现象,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业的设计要有梯度,让学生有选择的做,当然尽是选择难一些且自己又能独立完成的作业题去做,要允许学生不按时交作业(原因当然是自己不会做),不会的题在教师或同学帮助下完成后再补交。

(二)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1、课堂上展示学习目标的方法与技巧:

学习目标的展示方法和技巧对课堂教学效果有不小的影响。学习目标的展示方法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风格来确定。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学情的不同,展示目标的方法与技巧也不同。学习目标展示的时机、方法直接影响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速度。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特别重视导入技术的研究与使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用以下方法引出学习目标:

(1)情境导入法:创设情景,在兴趣中展示教学目标。教师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感悟到教材中应掌握的一些重要内容,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这种方法利于激发兴趣,是学生由“苦”到“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必要方法之一。

(2)以旧导新,在复习中引出学习目标。旧知识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复习旧知识可以引出新授内容,展示教学目标,吸引学生进入角色。具体做法:总结上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而引出新课;让学生以听、说、写、读、练等活动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旧知识,进而引出新课;从检查提问入手,引出新课。

(3)悬念导入法。针对本课教学内容,巧妙设置悬念,能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提出学习任务,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4)故事导入法。就是教师在学生学习新课之前先讲一个在内容、道理或规律上与本课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5)实验操作导入法。利用学生普遍存在的好奇心,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实验导入新课,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6)使用名言导入法。学生都非常喜欢名言警句,所以,引用含义深刻的名言警句导入新课,能起到引人注目、新颖别致的效果。

2、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策略:

教师要想更好地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相的教学内容,也会因教学手段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教学差异性。

(1)教学语言要有直观性。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要有生动性、科学性、艺术性,亦即直观性。直观的教学语言是教师课堂上最常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手段。

(2)画龙点睛的板书。板书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板书的设计要注意科学性、规范性、创新性,能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理解内容。

(3)运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如实物、标本、图片、模型、幻灯机、多媒体等,可以做到降低难度,增强直观,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学习的内因是学生,教师只是外因。如果学生不想学,教师教的再好,对学生付出的劳动再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会太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工作,是前提和基础。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动机。在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既要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基础,还要考虑课程和家庭因素。具体做法:

(1)问题激趣法。针对学生的好奇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问题串,是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兴趣的有效策略。如在讲《最后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有一天突然不让你们说自己的本民族语言了会有什么感受?”,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还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注意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从而激起了学习的欲望。

(2)任务挑战法。小孩子都有一种不服输的心理。在教学中,可借鉴任务驱动型教学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评价鼓励法。就是及时发现并抓住学生的进步或闪光点,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评价鼓励,比批评更能充分调动学习兴趣。不少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4)目标激励法。如果人活着没有目标,就不会有动力。设计适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还要帮学生确立人生的奋斗目标。

(5)比赛法。以教学内容为比赛内容,让学习小组之间或学生之间进行比赛,也能很好地调学生学的积极性。如有位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单词时说:“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之后老师提问,看能集中精力,记得最多。”

(三)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

1、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课堂上对学生评价的主体不仅仅是老师,还应该包括学生。比如,提问某学生朗读一首诗歌,读后可让另一学生对其朗读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对于存在的缺点,可以让这位作评价的学生帮助纠正或进行示范,学生评价不到位的地方教师再适当补充;另外还可让学生自评。

2、评价的内容多样化。传统应试教育只注重评价学习成绩,以成绩做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素质教育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的学科成绩,更重视过程性评价,即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表现的评价。我们曾经利用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将实验班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分为两部分,100分中70分为学科考试成绩,另30分为学生平时学习表现成绩,由任课教师和同学依据平时表现按《评分细则》打分。一学期结果以后,实验班的学生的学习品质比普通班有了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也明显进步。

3、评价的方式多样化。课堂评价屏弃教师一言堂,除教师评价外,还让学生互评,学生自评,这样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听课的注意力。

4、教师评价时多采用激励性评价。一是语言激励: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机智灵活,具有幽默感,能使课堂妙趣横生,能调动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让课堂“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这样的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依据特定情况随机引发的。激励性评价并不是说教师要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肯定与表扬,学生存在不足或出现错误时,教师仍然要指出,但不是直接,更不等于批评,而是指出学生不足时要讲究语言艺术,采用幽默、含蓄的方式加以表达,要寓“贬”于“褒”,要给课堂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尊重主体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调控功能。二是情感和动作行为激励:教师对于“好”、“真好”、“你真棒”等老生常谈的易令学生生厌的话语尽是少用,要更多的调动身体其它的感官,诸如眼、头、手、口、肩等。有时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带有疑问的表情,耸一耸自己的肩膀,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都能传达或肯定,或否定,或赞扬,或激励的信息,不但能正确评价,还能表达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独特评价方式有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作用有时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学生评价时教师要做好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时教师要多鼓励。

六、课题实施效果:

1、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校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非常大,科研意识明显增强,科研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课题研究引领了科研工作,科研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通过研究和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帮助教师正确认识新课程,切实转变教学思想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促进学生发展。通过课题研究,打造了一批研究型的骨干教师队伍,一大批青年教师成长为我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攀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在我县第二届科研骨干评选中,我校有十二人被评为县级科研骨干,有二人被评为市级科研骨干。在第二届教学能手评选中,我校有十三名教师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校本研修活动的扎实开展,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不断提高,进行教学研究的意识增强了,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教师教科研能力和业务素养,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今年中考,我校共32名学生考入县重点高中,名列农村中学榜首,中考升学率全县排第三,超过了以往历年的成绩;今年的高教也再创佳绩,重本进段3人,普本进段9人,这对农村普通高中来说,也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2、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课堂学习方式要以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我们通过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从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实验班中对学习不断产生比较浓厚兴趣的学生比率明显高于普通班,如下表:

【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相关文章: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09-25

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反思09-25

中考历史复习教学策略研究03-03

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构建历史高效课堂09-25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09-25

小学语文优化朗读教学策略的研究09-25

小学语文有效认知教学策略研究09-25

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12-09

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09-25

自主阅读教学策略研究阶段小结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