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技巧>《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时间:2022-11-22 08:20:18 技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而语文作为一种基础性学科,阅读就显得越发重要了,更甚乎,阅读教学就成了语文教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相应的,对比阅读也就成了人们通过语文的平台认知、了解世界的绝佳窗口。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对比式阅读是指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集中起来,边对比边分析,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借助比较思维过程而进行的一种积极主动的阅读方式,对比阅读教学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文章的异同点来把握文章的各自特点,其本质特点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它集合了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比较能力、鉴赏能力等多种能力。在对比中,师者有目的的将有关内容不断进行分析,对照,鉴别,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中更深刻的层次上探究课文的本质特点,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认知更充分,深刻,精确,看到差异,把握特点,继而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综合、联想和想象等能力。

古语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对比式阅读方法,才能充分利用“比较”这一锐器,读得多、读得快、读得好。教师也只有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材料,发现其内容形式诸方面的联系,然后围绕材料特点,在多种联系中抓主要联系,选择好突破口,确定好对比点,调整好对比“焦距”,变思维“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懵懂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可教师如何才能更有效的进行对比阅读呢?愚以为可从如下几点操作:

一、 经度式对比阅读法。

经度式对比阅读法,也就是古今对比、历时对比、渊源对比,比较对象主要是不同时期的读物。教师引导学生对同一作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创作的作品,或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了解变化原因。这类比较,便于加深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有利于学生透过表象探究实质,提高透视事物的能力。例如现代作家林莉的短篇小说《小巷深处》一课,作者巧妙地把文中“我”对盲母的感情变化作了今昔比较,由儿时的“满足”到上小学时同伴嘲笑带来的“厌恶”,再到到县城上学不回家的“淡忘”,而更让人揪心动容的是老婆婆一番话之后的那份“感动”与“悔悟”,(满足—厌恶—淡忘—悔悟)以感情变化为线索,加以情节的串联,使文章呈串珠式的多点对比结构,使学生更好、更深刻的理解了文

章,开拓了思路,掌握了知识。

二、 纬度式对比法

纬度式对比法也叫共时对比法,即从同类作品中寻求差异。如余秋雨与郦道元之《三峡》,前者忘醉于历史的沉吟,在文史的曲线上寂寞的跳动。相比之下,郦道元则是探奇访幽,于国之雄浑中彰显大爱。纬度式对比包括同一作品内人物或形象的对比,也包括不同作品人物的对比,如《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与《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还有同一题材不同作家作品的对比,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对比,中外作品的对比等,它还可以具体分为:

A、 同题同文的比。

“题”即话题,主题,即在同一作品内人物或形象的比较。如《曹刿论战》中曹刿的睿智、运筹帷幄与鲁庄公这一肉食者之“鄙”的对比。语不出文,就能解读到文意真髓。譬如还有《我的叔叔于勒》,面对金钱,各个人物也可谓是洋相百出,对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制度的批判,寓庄于谐中已做了深刻的批判。

B、同题不同文的比

教师把相同或相似的文本或学习材料一起陈列出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启发分析,通过对比,解读不同作品中相同的因素,由求出“大同”到比出“小异”,把问题的认识引向深入。比的选择点上可从题材上去比,可从表现手法上去比,还可从语言上去比等等。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陆游的《游山西村》,通过同向比较,求出其大同在于抓住“农家做客”的特点;比出小异在于前者更侧重表现老朋友间的真挚友谊,后者更侧重对农家好客习俗和古朴农村生活的热爱。

C、异题同人的比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不同作品的分析,通过比较使学生对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连环习作的出现有更深层面的解读。比如,明白了杜甫历经了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在饥饿与困苦中沉吟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声后,就不难解读出平息战乱后“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欣喜与“便下襄阳向洛阳”的归家之急切的快感!有了这样的比对,同学们的理解又怎会单单停留在那场战争,那位老者之上?一份思索,一份慨叹相信便也情由心生了吧!

D.定核心,多视点的比(多角度对比)

即以其一事物或人物为核心,进行多角度比较。比如为揣摩《鲁提辖拳打郑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关西》中鲁达的性格,可以以他为核心,把李忠的吝啬、磨蹭与鲁达的大方、豪爽;把郑关西的欺压百姓与鲁达的嫉恶如仇、打抱不平等一一比较。这样,鲁达的完整的英雄形象便跃然纸上。

当然阅读对比也要采用适时的时候,也就是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去比,如果为了烘托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尽快进入课文阅读,比较阅读应该安排在课堂起始阶段。如果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在教学进程中向学生提供材料进行比较阅读。如果为了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积累,可以在课后提供比较阅读材料。如果为了总结规律,复习旧知,最好把比较阅读安排在课后。

如果说阅读是语文的花圃,那对比阅读就是那朵醉眼的花,最亮,最艳,花香又最浓郁!走在教研的路上,一路风尘一路歌,而对比阅读也会以他特有气息成长壮大在语文的改革之路上!

小说阅读教学策略2017-05-12 12:42 | #2楼

高中小说教学两种现象引起深思:其一,学生喜“看”恶“学”。高中生喜欢看小说,尤其是武侠和言情小说是不争的事实,甚者为之入迷。但小说教学课堂沉寂激不起半点漪澜,每逢小说教学单元的晨读课总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学生厌恶学习小说,似乎也成事实。难道是选文的原因吗?不是。入选高中课文的小说,哪篇不是吹尽黄沙方始得的“金子”?许多学生先饱眼福即是明证,而由课文小说改编的影视节目,学生更是“津津乐看”。可见,原因得从“看”和“学”之间差别中找。笔者认为,学生喜欢“看”小说,因为有文本自由选择权,更把“看”小说当作一种消遣,但不可否认,大多数学生所好所迷的是小说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而“学”小说,得阅读已定的文本,成了学习任务,心情自然不轻松。倘能入其港、品其味,可能也会乐此不疲。可惜我们的小说教学却缺少这样的魅力,学生只好偷着乐 ,明着困了。

其二,教师重“析”轻“品”。教师习惯把教学重点定位为分析课文,在小说教学课堂上,则表现为析情节、析人物 、析环境,堂堂如此,课课一样,忙得不亦乐乎。而所谓的“分析”,大多建立在学生“看”小说初步印象上,进行演绎式讲解。如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老师往往会迫不及待的提问: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则以堆砌形容词类修饰语回答了事。稍好些,不过再让学生把这些修饰语当作标签贴到文本相应位置。至于人物言行举止所透露出来心理可不去揣摩,言语特色也不去品味。架空分析,学生有入宝山却空手而归的遗憾;囫囵吞枣,学生因尝不到味道而食欲不振,甚至厌食。

如果说学生喜“看”恶“学”有拈轻怕重之嫌,而教师重“析”轻“品”则使教学浅尝辄止。这种隔靴搔痒式教学使教学内容流于肤浅,自然使具有一定小说阅读能力的高中生感到索然寡味。所以笔者认为,小说教学出路在于引学生“登堂”更要“入室”,让学生爱“看”热闹,更会“看”门道。当然这就要求教师非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不可。

一 教学内容陌生化策略——距离产生美

高中生在先饱眼福之时,已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留下人物的初浅印象,甚至初步理解小说的主题。换言之,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的主要矛盾不是知与不知、懂与不懂的问题,而是知多知少、知深知浅的问题,解决这个矛盾一个重要的策略便是教学内容“陌生化”,即教师想方设法拉开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距离产生美”。

策略一,整合。“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所谓教学单元就是围绕一个教学目标组织起来的教学实施单元”。“教学单元的划分,是以教学目标的分析为基础的。”①有鉴于此,打破教材原有的编排体例,以“为我所用”的原则重组教材,应是实现教学内容陌生化的重要对策。笔者曾以品味高中小说人物对话艺术为教学目标,有意选择富有生活化内容的人物对话作为教学内容。《祝福》,“我”回答祥林嫂时含糊的饰词;《边城》,爷爷通过讲翠翠母亲的故事委婉地教导;《荷花淀》,一群妇女,对外出丈夫十分想念,却巧词掩饰,令人忍俊不禁的那种不露声色的借口;《项链》,玛蒂尔德渴望借到项链时暗示意味很强的问话;《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谢绝邢夫人苦留吃饭时的回话撷取人物片言只语,在感受人物性格的同时,让学生感受生活本真美。

又如,在完成高四册三个小说单元的教学任务后,笔者改变授新课时关注人物的视角(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从人文视角关注“小人物”的命运,重新探讨祥林嫂、别里科夫、玛蒂尔德、陈奂生、杜十娘等人物生存境况、复杂性格、奋斗历程及作者对小人物的态度。于是读懂了祥林嫂无奈的反抗,别里科夫“害怕出乱子”,玛蒂尔德的白日梦,华老栓的毕恭毕敬,陈奂生“阿Q式”的自-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感受小人物辛酸、无奈、奋争、绝望的命运,自然对人物有更进一层的认识,在深入理解中领悟了作品蕴含的更为深层的内涵。挖掘作品,重新整合作品,让学生感受新鲜空气。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策略二:比较。运用比较,意在设置参照物,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让所教内容产生相对距离,吸引学生学习。如《失街亭》教学,笔者引进《资治通鉴》中的“魏蜀街亭之战”一章,组织同学进行比较阅读。“前人评价《三国演义》‘七分真,三分假’,请同学以此为例简要分析。”(带着问题,又有相应参照材料,学生自容不难获取答案)提出这个问题用意是让学生以“历史真实”为参照物,发现和理解小说“虚构”的情节,从而对《失街亭》所渲染浓烈的战争气氛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进而了解“艺术的真实”。

又如,同是“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边城》和《荷花淀》却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如果不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就很难深谙此味。两篇课文均写了宁静、美丽的月夜,但其作用有所不同,叙述格调和语言风格差别较大。《边城》意在渲染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荷花淀》则是展现家乡的富饶美丽,烘托人物勤劳、纯朴的个性。《边城》笔调舒缓,语言古朴沉郁;《荷花淀》则是笔调轻快,语言亮丽。究其原因,《边城》在赞美边地人民身上淳朴的原始的人性美的同时担忧这种原始人性美的摧残破坏,蒙上悲剧的色彩;《荷花淀》则是对根据地人民美好品质的赞美,表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全文笼罩在喜剧的氛围中。比较出“真知”,“比较”把发现的乐趣还给了学生,自然比常规按部就班式的解析效果好。

策略三:迂回。迂回战术往往用在直达目的很难做到而采用的变通策略。小说教学时运用迂回策略则是把本该教学的内容暂时搁着,引导学生通过“外围”学习水到渠成的完成教学任务。例如高五册《阿Q正传》的教学,理解阿Q 这个“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显然离不开其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而“精神胜利法”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引导学生抓住阿Q的“Q”字,展开联想,在理解“Q”字形象含义基础上理解了“精神胜利法”。情节角度,“Q”是含泪的结局,自欺欺人,至死不悟,读者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人物角度,“Q”是阿Q的脑袋,圆圆的脑袋,细细的小辫,在这里面装满保守落后宿命的小农意识。他忌讳头上烂疤和“用力在自己脸上连打两个嘴巴”,真是何等的自尊自大,却又何等的自轻自践。环境角度,“Q”像是未庄,这里近乎封闭的只有一条河道与外界沟通,这里农民长期受剥削压迫,奴隶般的地位,在各方面都处于失败的命运,是阿Q“精神胜利法”产生的原因。未庄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下农村的缩影,是阿Q“精神胜利法”产生的土壤。主题角度,“Q”还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照出了国民的弱点,照出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

同样,《药》的教学,理解小说主题是教学的难点,解读“意示群”就能举重若轻,突破难点。通过“血”“路”“鸭”“乌鸦”“花环”等意象的品味,我们自然得出《药》的主题是着重揭示群众愚昧,同时表现作者探索救国救民的赤子之心。迂回策略往往能巧妙地把学生带进文本,在不断品悟中自然释疑、解难。

二、教学过程感性化策略——无情未必真英雄

提出小说教学过程感性化的主张,基于以下认识;其一,《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其二,小说作为文学作品,她的美是难以讲出来的,因为语言总是比心灵枯涩,即便讲出来,也不如学生自己用心体味出来的东西深刻。其三,老师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过程说”就明确指出:“从感受到运用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感性习得为主的过程,是学生借助于语文知识切身感悟语言意蕴和语言规律的过程。”②

策略一,激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而且愉快地学习。如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利用课文插图找“套子”,就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首先引导学生找外在“套子”:衣着套子,用具套子,起居生活套子;其次引导学生找内在“套子”:职业套子,语言套子,思想套子;再次引导学生仔细观赏插图,

找出一些细节:天空晴朗无云,飞翔着成群的鸟,青年人骑车飞驰,三五成群的人在闲谈,这些构成了画面的背景;结合课文品味,这些背景同“套中人”形成鲜明的对比,预示了别里科夫之死的原因:新鲜事物,新鲜思想不可抗拒大潮,必然湮没一切顽固、守旧的落后东西。

策略二,煽情。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感情是活动的源动力。煽情手法较多,朗读传情,以情激-情,想像生情等,落实到小说教学,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是最为有效煽情手段,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情绪饱满,神采飞扬。如《项链》的教学,不妨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作简单化处理:玛蒂尔德是个好女人还是坏女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自然分成正反双方两个陈营,各自根据文本寻找理由,展开辨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小说教学将结束时,笔者又添了一把柴:主人公玛蒂尔德在情节发展过程中有没有改变?这在原来争论基础再掀波澜。学生共有四种看法:一是变了,二是不变,三是既变又不变,四是小说家只是客观地向我们展示这个人物的命运,并不在意主人公性格变与不变。其实,学生每提出一种看法,都不能凭空而论,而必须以文本言语为依据,于是讨论过程同时也成了瞻前顾后深究课文的过程。教师有时也参加讨论,形成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情趣更加高涨。“对话”的实质不是为了说服而是为了交流,课堂上的讨论不仅交流了各自学识,还交流了情感,一举多得。

策略三,设疑。朱熹说得好:“读书无疑需要教有 ,有疑却要无 ,到这里方是长进。”设疑,主要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提高他们发现问题敏锐性。从言语形式角度设疑提问,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其一,词语活用。如(康大叔)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老栓,这是运气了你《药》

“运气”可做名词和形容词,但不能带宾语,然而这句话出自凶狠残忍粗野无知的刽子手之口,误笔倒成了妙笔。

其二,倒装句式。如“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祝福》)“怎么了,你?”(《荷花淀》)

从字面看,这两句意思都很简单。但急切的言语通过倒装句式表达出来,前者表现四婶嫌祥林嫂是不祥之人,这对已捐过门槛的祥林嫂不吝是晴天霹雳,对她是致命一击。后者表现了妻子对丈夫体贴、温柔,说明伉俪情深。

其三,连续追问。如(王熙凤)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婆子不好也只管告诉我。”(《林黛玉进贾府》)

一连串的发问只是为了表明她对林黛玉的关心,根本不需要林黛玉回答,而其出发点则是讨好贾母,显示她在贾府不一般的地位。如删掉几个问句,就表现不出王熙凤善于逢迎、八面玲珑的性格了。

另外还有变化标点、重复语句、改换称呼等,这些处在非常规的言语形式,其蕴藉往往很深,值得设疑品味。

策略四,摹仿。语文教学时,有时不妨以“演”代讲,不析一字,尽得风流。如《守奴财》“抢梳妆匣”一段,笔者先让学生在自行揣摩文意的基础上扮演葛朗台表演全过程。扮演的同学一起身子马上进入角色,“轻手蹑脚”走上讲台,面对金匣子(粉笔盒),一纵一扑一放,对欧也坭一摆一推,动作演得如此到位;迎着窗口,瞪着眼睛“噢,是真金!金子!”语气把握更是传神。学生出色的表演,告诉我们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又如学完戏剧单元之后,回过头来重新学习《药》,让学生把“茶馆谈药”改编成话剧,学生踊跃上台表演。课堂教学变严肃为游戏,学生自然也变会苦学为乐学。

总之,小说教学策略实施首先需要教师有强烈而牢固的主体意识,教师所做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如果把我们的小说教学课堂比作一个舞台,教师该做的是幕后工作或充当配角,而把前台让给学生,让他们担当主角表现才华,展示才能。

注释:

①李海林《言语教学论》p.442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②洪镇涛、陈伯安《构建“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中学语文》1996年第9期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09-25

自主阅读教学策略研究阶段小结09-25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09-25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05-25

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09-25

有效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心得体会09-25

低年级开放式阅读教学策略计划09-25

初中英语阅读课以读促写教学策略12-13

低年级开放式阅读教学策略实验计划09-24

教学策略的选择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