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技巧>《有效教学策略设计

有效教学策略设计

时间:2022-09-25 05:12:33 技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效教学策略设计

从广义上讲,教学策略(instructional strategy)包括教的策略(teaching strategy)和学的策略(learning strategy);而狭义的教学策略则只是指教的策略。本书侧重于课堂层面的教学策略,主要是讲教师教的策略。教师能否设计和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研究和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形成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信服自己,引导学生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的同时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有效教学策略设计

一、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质

(一)有效教学策略的含义

关于教学策略的定义,目前在教育心理学界并没有一个完全一致的看法。有的研究者把教学策略作为一种教学观念和思想,认为“教学策略可以看成是一种教学观念或原则,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得以体现”。有人把教学策略看成是达成一定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教学方式和行为。还有人把教学策略看成是教学方法、技术、教学材料以及有关程序的知识。张大均认为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做出的教学谋划和采取的教学措施。从以上这些观点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策略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和观念,在一定设想的基础上,针对教学活动所运用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教学策略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本教学策略,一种是特殊教学策略。基本教学策略是指为全体教师共同掌握的从事教学活动所必需的方法和技巧。特殊教学策略是具体到某一方面的教学策略,可分为两种,一是适用于不同种类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简称目标教学策略,如概念教学策略、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二是适用于不同学科性质的教学策略,即学科教学策略。基本的教学策略又可分为生成性教学策略、替代性教学策略和指导性教学策略等。

有效教学策略是针对教学策略的效果而言的,是教师在教学情境、教学过程中为最大程度地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有效教学策略的获得与实施是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和条件。

(二)有效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教师只有在了解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是有效教学策略时,才能够选择和制订相应的策略,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什么样的教学策略算是有效教学策略呢?顾名思义,有效教学策略就是那些能够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对学生有极大帮助的教学策略。要达到真正有效,有效教学策略必须具备以下一些特征。

1.针对性

有效教学策略的针对性是指有效的教学策略是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是为完成特定目标而采取的措施。离开具体的教学目标,盲目使用教学策略,就无最佳策略可言。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了解在课堂教学前如何设计教学,在课堂教学进行过程中如何控制教学活动的进行,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如何对教学进行评价以及在以后的教学中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

2.可操作性

有效教学策略的可操作性是指它具有明确具体的内容,是教学活动具体化、行为化的依据。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为教师在教学中提供参考,教师在了解和学习了这样一些策略之后,可以参照这些策略,根据其中的程序和措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实践。因此有效的教学策略应该是既有实用性,又有可操作性。

3.系统综合性

有效教学策略的系统综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选择和制订教学策略中体现教学策略构成的综合性特征,这要求教师应针对具体的教学要求和条件,对影响教学策略构成的教学方法、形式、步骤等要素加以综合,使之成为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最佳措施;二是教师在使用教学策略时体现教学策略功能的系统性特征,即在某一范围内各种教学方式和措施要优化组合。多种教学策略整合使用,才能使教师的教学获得最好的效果,达到最高的水平。

4.教学策略的灵活性

教学策略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选择和制订教学策略时,应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先前知识和已有的物质条件,选择和制订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策略时,应依据教学情境和教学对象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改变。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策略,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策略,只有符合实际需要的、能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的教学策略才是最好的教学策略。

5.对教师的启发性

有效的教学策略除了可以指导教师运用已有策略解决当时当地的问题之外,还可以启发教师把已有的策略迁移到其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从而解决类似和相关的教学问题。在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学习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策略制订、使用的理论和原则以及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尝试自己去选择和制订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策略设计》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6.层次性

教学具有不同的层次,因而教学策略也有不同的层次,教学策略可以来自理论的推演和具体化,也可以来自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理论推演和经验概括水平、程度不同,形成的教学策略也就具有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具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具有不同的功能,不能相互代替。但是,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并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相互联系,相邻层次的教学策略之间尤其如此,高一层次的教学策略可分解为低一层次的教学策略,同时也可指导和规范低一层次的教学策略。

二、原则

(一)影响教学策略有效性的因素

1.学习者的状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最终都要靠学生的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自身的情况,如学生的能力、已有的背景知识、学习的动机、态度等,都是影响教学策略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的能力较强,相关的背景知识较丰富,那么教师如果使用指导性的策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就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动机和兴趣,那么教师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则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作为教学策略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对于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也有重要影响。如果教师能够根据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风格来设计和实施教学策略,就可以取得同等条件下更好的效果;反之,如果教师的教学策略不适合自己,那么他不但不能发挥教学策略的优点和长处,反而会适得其反,造成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积极性减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课堂教学的环境

课堂教学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课堂教学的物理环境通过影响教师和学生的精神状态,从而影响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如果处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势必无法集中精力进行教学和学习,这样,无论多么好的教学策略,都无法取得有效的结果。同时,心理环境也在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教师和学生都有一个愉快的心境、高亢的情绪,那么教学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学策略也能实现其有效性。所以,要使教学策略有效,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舒适的课堂教学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二)有效教学策略设计的依据

要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出发进行考虑。

1.教学目标

有效的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因此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要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教学目标不同,其教学策略也各不相同。目前我国教学目标主要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认知领域的目标主要借鉴布卢姆的分类法,有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主要是辛普森的知觉、准备、反应、自动化、适应和创新六个层次;情感领域的目标主要是克拉斯沃尔的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个性化五个层次。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应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进行设计。

2.教学内容和任务

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完成教学内容的最优方式,内容决定方式。不同的学科以及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都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比如英语这样的语言类学科主要应鼓励学生多读多练,但在具体的知识教学中,又要求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在教授语法和词汇知识时,应重点使用完整步骤化教学策略、训练有效记忆策略,及整理归类、区别对待和比较概括等策略;在听力、阅读教学中应强调建立、扩展图式的策略,训练学生听、读技巧,授人以渔的策略和丰富语言输入的策略;而在口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则着重使用交际化策略、练习方式活动化策略和巧妙处理语言错误策略。

3.学习和教学理论

教育学和心理学中都有许多关于学习和教学的理论,这些理论为教师提供了学习领域的知识和学习法则的知识以及从事学习和教学研究的途径和方法,解释学习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指导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是为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服务的,因而在制订有效教学策略时,应遵循人类学习的规律和教学规律,采取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

4.学习者的特点

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和认知风格,有不同的知识和经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在最大范围内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达到让每个学生都从教学中获益的目的。教师在制订和选择教学策略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年龄、智力、能力、学习习惯和态度,采用符合学生实际、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

5.教师本身的素质

教学策略是通过教师来运行和实施的,所以教师在制订和选择教学策略时应当从自身的性格、能力、知识等出发,选择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且自己能够良好地掌握和运用的教学策略。如果一个教师的形象思维水平高,擅长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问题的现象和事实描绘得生动具体,那么他就可以选择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策略,如讲授法和谈话法等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其精彩的讲解来领会所学习的内容,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有效教学策略设计》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有效教学策略设计的原则

1.让学生有学习的准备和学习的愿望

任何学习都是以学习者一定的先前知识和认知技能为基础的,教师在教授知识时,不能超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否则不但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会引起学生知识体系和结构的混乱,影响学生的发展。桑代克的准备律认为,如果个体有学习的准备,让他学习,他就会感到满意,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有效的教学策略应该既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又能够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愿望,让学生愉快而有效地学习。

2.有目标行为的示范

有效的教学策略应该向学生展示在学习结束时应完成的行为表现,即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结束后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程度。比如,在教授英语定语从句之前,就应该先告诉学生其学习的目标,如能够判断一个定语从句的先行词、关系词,分析句子的结构,并能自己写出包含有定语从句的句子等。学生在听教师讲解的时候,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听那些对自己达到教学目标有用的知识,这样就能把有限的心理资源用于更有效的学习。

3.对学生给予积极的指导和反应

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应考虑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的时间和策略,并对学生的学习给予积极的反应。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要对其回答的正误有精确的反应。有的教师并没有仔细倾听学生的回答,或无法发现学生回答中的细微之处,因而在学生回答完之后只是笼统评价对或错,而没有给予精确的判断,导致学生对问题的准确答案也弄不清楚。

4.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

研究表明,让学习者在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即反馈的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弓野的一个实验中,遮住被试的眼睛让他们画10厘米长的线段。有三个被试组:第一组有20%的实验次数让被试知道结果,第二组有50%的实验次数让被试知道结果,第三组有100%的次数让被试知道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反馈量越多,学习的速度就越快。转引自黄希庭:《心理学导论》,593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所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有重要作用。

5.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个体差异,不同年龄、能力和认知风格的学生,其学习的方式、习惯也各不相同。如有的学生学得快,有的学生学得慢;有的学生适合讲授法教学,有的学生适合观察法教学。教师在制订教学策略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其学习的最佳水平。

有效教学策略和课程设计的反思2017-05-12 12:45 | #2楼

感谢所有的中国朋友!如皋的记忆将是难忘的。这是第五次来中国,中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全世界,每个人都会看见新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在如皋看了两所小学,包括如师附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这次,我们看见了教育变革中,我们不再盲目学习苏联等外国的经验,而是善于从我们自己的教育传统中寻找改革的路径。如师附小中的文庙,是中国教育的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如果,提一些课改建议,就是环境教育,这个校园中,有美丽的银杏树,具有活力的内容是一种教育资源。安定小学可能就要搬迁,我建议应该考虑校园原有的文化。

下午我们看的课,都是具有想象力的课堂。今天将从另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讲一讲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让教师搬来就用,只是一些启发,有的可能容易理解,有些可能不容易理解,只是需要从后现代教育思想的角度启迪大家思考而已。

现代文化与现代课程,现代文化应该有相对应的现代课程。就像现代工业应该会带来现代工业的课程一样。后工业社会可以定义为高科技社会,对于教育的需求与工业化时代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创造性,后工业时代非常需要创造性,新技术需要关键性理解能力。如果我们只是交给学生一些零散的知识那是不行的。今天,我要建议,我们的个人探究怎样放在课程里进行呢?

西方的谚语:我看到了,但却不解其意;我听到了,也是不解其意;但是,我去做了,于是我懂得了。人们不会有意识地学习,正好相反,人们会与当前的学科材料进行积极互动。我们在课堂中,一直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会从另外的角度解释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吗?这一活动、反思、新活动、新反思的循环往复过程会不断进行下去。如果我这样做,我会遇到什么问题;如果我那样做,又会遇到什么问题。探究中,提倡让学生自己玩转自己学习的内容。我们以前习惯关注那些确定性,现在我们需要关注那些不确定性,利用那些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怎么与之相处?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当我们面向未来看,学生需要对待这些不确定性。为了促进有意义的学习的发生,学习者必须超越自己,转变自己。我们需要交给他们程序性知识,也要教他们怎样学会创造。

学习,需要兴趣。这个过程是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的,学生的兴趣在哪里?我们所呈现给学生的材料,必须具有丰富的让学生进行探究的东西,学生才能够有兴趣。我建议,银杏树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材料。有了学生探究的可能性,我们就可以开始对话。我们可以和石头对话,可能令有些人难以理解,那么,我们可以和植物进行对话。我想强调,在学生与学习的内容互动的时候,要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也许,这样我们对于杜威的“学习是活动的副产品”就会有更深的理解了。当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教师的作用就会产生微妙的变化。让我们拥抱道家那丰富的想象力。为了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我们只能改变课程实践。

我的教育信条:在一种反思性关系中,教师不要求学生盲目地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对这种权威持一种“乐于怀疑”的态度,并与教师一起进行探究,尤其是探究学生正在体验的一切。反过来,教师愿意帮助学生理解教师所给出的所有建议。并随时愿意接受学生的质询,与学生一起反思各自的隐性理解。

对于课程,那些预设意味着什么呢?显然,我们需要设定目标,然后我们尽力达成目标,如皋已经做得很好。接下来,我们怎样在这样一个混沌的世界中,寻找和怎么对待目标呢?我的理想课程,是一种具有四r性的课程,是一种具有回归性的课程。在这个课程中,我们能不能用另外一种角度看待问题?我不是要求大家用我的“四r”设计课程,而是在注重学生的探究性方面加以努力。

一颗心脏,如果完全封闭了,心脏就不能跳动了。应该有四种东西。一是科学,科学发现后面都有一个故事。二是人文,这里有我们的理解与诠释。我需要第三种东西,这就是精神,精神或者灵性。有些虚无缥缈,但是却很重要。这可以把过去了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我相信,在我们学校具有孔子的灵性,当我们路过的时候,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孔子的灵性。就像我们看见安定小学就像看见了安定先生一样!

【有效教学策略设计】相关文章:

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09-25

有效教学策略学结09-25

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反思09-25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09-25

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09-25

少教多学成功有效的教学策略09-25

小学语文有效认知教学策略研究09-25

小学毕业班有效教学策略初探09-25

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