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职学生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体系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团体的社会就业需求日益扩大,人力资源关系的增加,除了一部分初、高中毕业(或肄业)、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劳动力外,职业中专(技校类)学生已经成为新经济社会的中间人力资源供求源头。该类学生由于考进中专后,他们没有高考升学的压力,又有一种毕业后即可就业的等待,压力相对减轻了。在中专求学这段时期,特别是挣脱了家长的管教与束缚,个人的人格、思维体系迅速发展 ,但又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目标,容易产生心理异化与变迁的问题。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步入中专后,缺乏新的追求目标,更没有远景规划,从而造成理想缺失,产生迷茫感和失落感,从而导致心理问题。
中专生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势态态。往往是形象思维过强,逻辑思维不足,常以个人自我直觉和情感代替缜密、严格的判断和推理心理。 当前,职业中专青少年学生中的心理障碍问题已经日益明显展现出来,不容忽视,如从众心理、应付心理、厌倦心理、逆反心理、恐惧心理等,个人主义与自我膨胀意识加剧,如果教育与引导不好,极有可能使得学生个体偏离人生正确的轨道,甚至还有可能走向触犯法律的边缘地带。
在本文中针对所做过的具体调查统计,尝试对职业中专生产生心理异化的原因作些许分析 ,并就如何克服这些心理障碍提出一些对策方面的想法。
一、职业中专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成因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职业中专生的心理问题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错位、强迫、抑郁、焦虑、自我、盲从等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
1、结构因素
从学习背景来看,他们大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家里不愿意让其流入社会,而中专学校没有入学门槛,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来,这样他们来到中专院校。社会对他们的评价不高,使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也偏低,甚至造成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特点。有些同学不想被别人忘却,又找不到更合适的方式,只有寻求法式和服装上的新异刺激,用变异来吸引别人的目光。从家庭背景来看,一部分职业中专学生来自农村(家庭条件艰苦的家庭,父母期望尽快学个一技之长马上就业),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就要承担起养家的重担。一部分来自城市(城镇),家庭经济环境厚实,本生读书学习成绩较后进,有些父母只想送到中专学校混个所谓的文凭,较之于初中毕业说出来好听些。农村生源的自卑心怯和城市学生的个性张扬比较,以及这两类学生在校的消费观点(衣食行娱)的不均衡落差导致心里不平衡的负面心里变迁。
2、教育因素
一是学校教育不当。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学校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如: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教学,重好学生轻后进生等。学校生活内容、形式单一,许多学生认为学习枯燥乏味,而一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教育理念落后及教育方法不当,严重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二是家庭辅助教育缺乏。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学生的第一摇篮。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环境等对学生品德、心理成长及人格形成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的环境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结合实际,目前的家庭父母工作状况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双亲务工在外,学生基本是“寄养式教育”,有些在亲戚中寄居,有些是爷爷奶奶照护,有些甚至是隔壁左右年长者顺便照看,隔代教育或者亲友教育给留守学生造成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这类学生毫无约束,“飞鸟离笼”思维严重,信马由缰极度自我放任自流。第二类是父母生意很忙,无暇良好有序的管教,只希望委托学校照看式教育,不求学业有成,但愿不混迹与社会胡作非为。这类学生手里经济宽松,自然形成一种放归自然后的松散与不受约束,导致心里自我意识极强。第三类是父母或为农民,本身对孩子的人生观教育不成型,甚至是一味的棍棒强权教育。这类学生由于自卑与反抗的强烈压迫思想,导致心里极端与狂躁,本性的逆反导致心理极容易偏离道德。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影响学生心里环境变迁的直接的原因。年长老者的无力教育、富裕家庭对子女的溺爱、粗暴以及放任自流,家长们忽略对子女健康人格心态的培养和引导。学生们对陌生城市生活的希冀与落差造成了他们自卑、敏感、脆弱、封闭甚至走向极端的心理。
3、就业因素
随着普高(普通高校)热的升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社会地位仍然低下,初中升学考试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了职业学校,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职业中专毕业生2-3年后将从学校走向社会,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提前感觉自己社会地位较低,学历层次不高,想象以后的就业前景不理想,所以会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和焦虑、玩世不恭或自我消极等负性情绪。也直接影响到不爱学习,与老师形成对抗,在课堂中哗众取宠突出自我表现欲望等现象。
《中职学生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4、社会因素
时下,随着电视电影,网络、不健康杂志等媒介的过滥,经济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在校学生,它所表现出来的负面影响及消极一面,以及它带来的无序性引发了学生们思想上的错位扭曲。对网络与电影中不良现象或人物角色的盲目崇拜或者模仿,不成熟的恋爱观与认识不足的盲从,同时对物质上的过分追求诱发和刺激了学生们的常理心态,在面对问题时容易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不能从全面地考虑问题,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许多心理问题也不断出现。有的学生甚至抛弃了个人的基本道德,游走在违法的边缘地带。
5、生理因素
职业中专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生理上的迅速发育与心理水平提高的相对缓慢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身处青少年时期的中专学生的脑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发育成熟,使他们的好奇心和探求能力迅速发展,独立性与批判性也显著增强;另一方面,人生经验的不足,心理稳定的欠缺,社会经验的匮乏,辩证思维的能力不强,遇事容易偏激,盲目冲动,固执己见。面对各种问题的困扰,更使得这种心理摇摆更加显著,从而又引发出更多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认识、情感、行为、意志之间的矛盾。心理发展与客观现实的矛盾,所有这一切给中专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带来了较大程度的冲击,使得他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和错位,直接导致心理上的异化。
不正确的心理发展轨迹,使得学生在学习心理上存在着学习动力不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部分缺乏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学习的决心和信心薄弱等心理障碍。在人际交往方面偏被动,在对就业方面问题的调查显示:学生定位不准确,待遇期望过高。甚至有些在校时期形成了不正确豁达的学生毕业后,不愿干苦活、累活、脏活,吃苦精神不够,娇气太重。心理不成熟,为人处事能力差,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事相处困难时,认为是别人有意和自己过不去,干脆不与他们来往或辞掉工作算了等等。
二、开展职业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必要性
职业中专生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而且即将面临社会和职业的选择,所产生出的许多心理困惑或问题,是职业中专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新兴课题。大多数中专技校是义务教育后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
职业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技能的必然要求。
因此,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他们渴望获取心理健康知识,形成健康人格,就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
三、加强职业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教育工作好比治理水患,强堵远不如疏导。对于表现不好或者心理抵触叛逆与心里不完善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将只会令到心里的压抑更突出。结合现代80后、90年后的心理特征,笔者认为职业中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职业中专学校应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校实际配备1-2名专职、3-6名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按“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创造、学会自我推销、学会就业、学会创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全面、系统、科学地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一要加强情感心理教育。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组织他们收看一些健康向上的电影、录像、书画,给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远大的志向。教会学生不断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恰当地调节自己的焦虑程度或焦虑水平,在生活和学习中,不能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而应适当地宣泄,学会消除过度焦虑的方法。二要加强学习动机教育。职业中专教育应注意学习动机教育。逐步改变学生中认为中专学历较低,毕业后不好找工作的自卑心理,鼓励学生结合本校本专业及教学计划,参加自学考试、成人高考、高职类考试等,充分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积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现状与未来。与此同时,教师应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沟通情感,培养兴趣。三要加强性心理教育。要正确看待青少年的性意识,不要过分地渲染学生的性心理和性意识。而应把性教育纳入心理教育的轨道,从提高心理素质的高度来看待性教育。性教育的原则是:遇物则诲。即是抓住一切合适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性教育,但又要淡化性教育的痕迹。以疏导为主,注意堵塞,疏堵相结合。要帮助学生认清各个阶段生理、心理特征,以调查问卷、讨论等方式着重澄清爱慕期异性-交往的准则,把握异性-交往的良好尺度,并鼓励学生多参加男女同学之间的集体活动,淡化男女同学之间的界限。四要积极开展道德、法制教育。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提高他们明辨是非和抵制错误的能力,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中职学生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心理健康教育课重在心理能力的训练和情境的感染熏陶,避免上成单纯的心理知识课,针对学生的实际,学生关注的热点、不良心理反应等问题,以故事、表演或有趣的心理测试等方式提出,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在轻松、热烈的心境下,打开心扉,注重自我心理修养能力的培养。
2、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在中专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从整体上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收到更好的效果。在一般情况下,新生入学后3周内进行心理测量,然后将其结果按轻重分类装卡,对心理异常的同学进行重点咨询,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重点监测或采取措施,以防患于未然。要对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严格保密,防止给学生心理带来负担。
3、开展心理咨询辅导活动
一是当面咨询。学校开辟心理咨询室,由专职心理教师当面回答来访学生的问题。当面咨询的好处是咨询教师得到的信息全面具体,可以随机应变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学生信服。学生在经过几次咨询后,往往会和心理教师成为朋友。
二是心理咨询信箱。各班应设有信箱,通过书信解答学生的问题。书信咨询的好处是学生可以详尽描述自己想解决的问题,心理教师针对学生信中提出的问题,反复思考对策,然后用精炼的语言给学生回信。学生收信后可反复阅读,留下深深的印象。所以这种形式较受学生欢迎。
三是心理咨询热线。利用热线电话,直接回答咨询者提出的问题,其优点是方便快捷,咨询者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也不和老师见面,保护了咨询者的隐私。缺点是解答者掌握的信息不全面,只能就事论事,且语音信息有转瞬即逝的特点,不容易在咨询者心中留下很深的痕迹。
四是 “心灵驿站 ”专题广播。利用学校广播站,每周一次对全校师生广播,设有“心海导航”、“睿智人生 ”、“开心乐园”等栏目,由心理老师、广播站编辑、通讯社成员等共同收集素材,撰写稿件,系统介绍心理健康的知识,用充满哲理的故事启迪学生,解答学生在心理咨询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学生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五是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根据中专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心理问题、青春期心理问题、人格心理问题、情感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进行专题心理讲座。此外,每学期应聘请资深法律工作者到校开“法制讲座”。如通过校报每期报道“新星闪烁”学子、“十佳学习标兵”、“龙虎榜”等,使学生追求崇尚校园的先进人物,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觉悟,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学校还可在每周一早晨安排“国旗下的讲话”时间,安排一定的心理辅导内容,让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如“当代青年要具备怎样成才信念”,“自信——成功的秘诀”,“学会尊重谅解别人”,“战胜挫折”等。
六是建立心理训练室。设置“出气袋”、“练嗓房”,让学生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得到宣泄。
4、进行心理素质实训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实践活动,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入学教育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好时段。新生进入学校,是受教育过程的一个真空时段,也是新生渴望学习新知识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听得认真,记得牢固,同时在入学教育的日程安排上使军训和健康教育交替进行,做到脑力劳动和体力训练相结合,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年组织学生参加一次野外拓展训练。利用崇山峻岭、瀚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拓展训练强调的是一种体验,是一种由内之外的自我教育。通过拓展训练,学生在以下几方面都将会有显著提高: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鱼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地群体合作,学习欣赏、关注、爱护自然。
21世纪需要生理、心理和人格都健全的人才,未来的竞争是心理素质的竞争。面临就业压力更大的职业中专生更应该注重心理素质的培育和提升。因此,我们在职业中专实践工作中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改变学生成长中存在生理营养过剩与心理营养不良、生理早熟与心理晚熟亚健康状态,把职业中专生培养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能够适应“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真正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2017-05-12 10:01 | #2楼
中职英语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教师在进行此课程的教学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及社会需要等环节相融合,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应当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充分钻研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调动起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 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英语普遍存在基础差、学习习惯差、学习动力差等问题
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比较贪玩,如果不是教师规定的英语作业,学生很少主动学习。这种被动的学习效果自然不好。学生知识面狭隘,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贫乏。这也不利于英语学科的学习。
2.中职学校对英语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中职学校过于重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教学,而忽视了英语教育的重要性。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英语课程仍旧沿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实践表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已经遏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思维独立性的发挥。
3.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多采用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缺乏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没有将学生的实际情况视为该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英语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相脱节,导致学生缺乏运用英语的能力。课程设置缺乏教学实践的环节,只强调语言知识的掌握,却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相对老化。
4.教学方法单一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语法的讲解,而没有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和讨论。同时,由于课程学时有限,教师在课堂上用了绝大部分时间讲解教材内容,而忽略了给予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时间,造成课堂教学呈现出灌输多、引导少,讲解多、思考少,抽象道理多、行为指导少的现状,不利于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
5.课外阅读材料选择不够恰当
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信手拈来,忽视筛选性。教师选择课外阅读资料时,往往缺乏对资料的价值判断、整合和处理,使得所采用的课外阅读资料多而杂,或与学生的实际理解水平不相符,造成了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低效,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二是舍本求末,缺乏指导性。学生找寻课外阅读资料时,往往注重内容的趣味性,而忽视了英语的基本知识,这使得英语阅读犹如走马观花,浮于表面。
二 改进中职英语教学现状的对策
第一,发挥教师的激发作用。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教师的期待效应能充分调动学生好学上进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因此,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教师要提高个人职业修养,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创新的教学艺术引领学生徜徉于英语殿堂。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底蕴对学生的阅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保持广泛的阅读面和一定的阅读量,以便经常把优秀的书刊文章推荐给学生,善于抓住时机与学生谈论自己的读书心得,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
第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和对业内专业发展的了解;还要学习各个专业的英语知识,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同时,学校要提供多种进修途径,帮助教师提升自己。此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本校进行跨系学习、交流、培训。可以走进工厂,到学生未来就业的地方去了解学生哪些知识需要加强,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实行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中职生对于理想、信念的认识程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干好工作没有直接联系。这些错误观点导致他们不重视英语学习。在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英语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一定的英语知识水平,将难以看懂设备的说明、工艺流程的变化、工艺参数的指示等最简单的生产常识。因此,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需要,是适应英语教学的需要,更是树立学生要学好英语自信心的需要。
第四,运用启发式、互动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实质上是让学生主动探索并在这一过程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教师则主要起指导作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而发挥出其主观能动性,而且还有益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互动式教学法是以小组协商讨论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化理解。这一过程给学生创造了对某一特定问题用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和比较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在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起组织和引导作用。
【中职学生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相关文章:
乌审旗党建带妇建工作现状分析和对策思考09-25
乡镇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09-25
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现状与模式思考09-25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及对策思考09-25
农村党建工作的现状思考和对策09-25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09-25
大学生理财观现状的分析与思考09-25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分析与思考09-25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与思考09-25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与思考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