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当前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的思考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致使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与社会有效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2017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8万,比2004年增加了58万人,增幅达20.71%。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413万,比2017年增加75万人, 增幅为22%,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比2017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 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2017年高校毕业生将会有100多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准确的数字。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字,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2001年34万,2002年37万,2003年52万,2004年69万,2017年79万。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7年7月16日,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公布,该调查涉及的样本包括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截至5月底,2017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已就业的大学生工资普遍偏低,调查结果显示,在薪酬预期上,有66.10%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2000元,甚至还有1.58%的学生愿意“零工资”就业。而在调查中,77.3%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激烈的择业竞争迫使大学生们自降身价,但是这也并不能扭转求职困境。
一项抽样调查显示,上海高校100名大学毕业生有28人愿意自主创业,有超过5%的上海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着手于自创公司,但败多成少。5名河南籍大学生筹资百万元在北京创业,经营电子商务网站,可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们不仅没有挣到一分钱,凑来的百万元资金也打了水漂。盲目创业、滥选项目可能难以找准商机,导致亏本甚至造成巨额的损失。
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首先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金,再好的创业技术也难以转化成生产力;其次,技术是“瓶颈”,如何开发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这对学生创业更加重要;再次,最关键的是心态,大学生对创业缺乏深度判断,狂热而不冷静,盲目是大学生创业的“通病”。
二、大学生创业是实现就业的新趋势
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创业就是就业机会。据报告显示,中国每100人中有12.3人在创业,创业在中国成为最流行的话题。这一比率确实令人振奋,也是对大学生创业的鼓舞。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同时为社会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一个社会的创业者越多,这个社会的生产要素组合就越丰富、越活跃,提供就业也就越容易。这也是美国人上大学比率达70%以上,而不怕大学生过剩,还在鼓励世界各国的大量学生来美国深造,并吸收许多毕业生在美国就业,创造众多就业机会的重要原因。目
151
前国外大学毕业生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最高可达30%,我国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比例。
如果没有人去创业,就不可能有就业岗位,可以说没有创业就没有就业。目前我国大学生毕业后创业的人还很少,许多毕业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仕途抱有幻想,导致近些年来公务员考试异常火爆。还有的学生认为只要上了研究生将来就能找到好工作,因而近年来,考研也非常火爆。更有甚者,在大学毕业生中出现“铁杆”考研族, 即考不上研究生就不就业,这样一来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源在等待中被消耗了。
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这不但对大学生自身发展有好处,而且还有利于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鼓励其创业是必要的,新生的大学生群体的自主创业意识虽然受到传统择业观念的局限,但他们的就业方式也体现了时代特点,因为年轻,大学生有优势,有闯劲,信息来源广泛。可以说,大学生创业作为解决就业的一条途径,应该受到各级政府、各个高等学校的高度重视。
三、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对策分析 (一)合理的引导
大学生创业需要引导。大学生们基础好、起点高,正确的引导能够帮助他们发挥更大的潜力。正确的引导不仅能助学生创业一臂之力,还能激励起更多的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自主创业这个群体里来。合理的引导可以帮助他们摆脱以往的创业误区。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创业走的多是IT、高科技的路子,现在看来,这些行业留给毕业生的空间已经很小。因此,大学生创业时可适当“降低”身份,寻求其他发展空间。
《关于当前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的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当前,在大学里老师还只能起到整体的引导作用,针对个体的引导比较少,这就要学生积极主动向相关专业老师请教。
(二)对现有的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
政策就是导向,有什么样的创业政策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和创业目标。创业政策要引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创业目标,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则一时难于实现,过低则容易造成自身价值贬值,甚至束缚创业能力的发挥。这就要求创业政策有明确的导向,鼓励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限制什么,都要体现出来。
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一个有知识的群体,他们身上潜藏着很大的创造力,他们中的大多数将是社会未来的创业者和管理者,这应该成为创业政策的导向。目前创业政策的出发点仅仅是为了解决就业,这在一定意义上忽视了大学生现有知识能力和未来发展趋势。所有的优惠都是鼓励和引导大学生从事服务性、简单化的个体经营项目,有的省甚至规定国家贴息贷款的对象只能是从事修理修配、洗染缝补、复印打字、理发、小饭桌、小卖部、搬家、钟点服务、家庭清洁卫生服务、婴幼儿看护和教育服务、养老服务、病人看护、幼儿和学生接送服务等一些微利个体经营项目。笔者认为,大学生并不是不能从事这些经营项目,问题是,如果我们的政策忽视大学生自身的价值以及他们的价值取向,就很难实现制定者的初衷,导致政策起不到激励创业的作用,反而削弱政策的实效性。
对现有的政策进行调整,形成合理的、有力度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要尽量减少限制性条件。对大学生创业不能纯粹从解决就业的角度去看,而应该从为社会创造财富、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岗位的方面去认识。如果有大批大学生老板出现,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就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创业政策应该尽量减少限制、降低门槛、简化程序、方便快捷、搞好服务,用良好的创业政策催生富有发展前景的大学生创业,培育富有传奇色彩的大学生创业英雄。
(三)开展创业教育,改革大学教学模式
1.培养大学生具备创业素质,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强化创业意识。在高校改革实施全面综合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除了要求大学生学好应用性学科和英语、计算机等工具性学科,要求他们拓宽知识面,学得博、学得深。同时还应要求大学生掌握比较多的财务、经营、准确做出市场判断等创业必需的知识、信息、能力。其次,要求大学生树立稳固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创业的迫切感意识、创业兴趣意识、创业理想意识、创业信念意识以及创业观的形成和培养,不仅要培养青年学生创业的自我意识,更要培养他们创业的社会意识。
2.改革课程,使课程设置指向创业人才培养。课程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培养目标的确定和表述是进行课程选择的基础;而课程设置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包括主体性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发展与完善,归根结底要落实到课程设置之中。也就是说,是实施就业教育还是创业教育,在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能够得到真实写照。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
152
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正如布莫(G.Boomer)所指出的那样,如果教师只是依据早已设计好了的课程进行教学,而不考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习的质量必然会受到损害;同样,把知识理解为可以传承的,学生的头脑被看作是一种被动的“储存器”,用教师的“教”替学生的“学”,学生学习的权力被剥夺,学习的质量也会受到损害。创业教育条件下,教育质量的评价将主要由社会做出,对学生来说,与创业有关的知识、技能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强烈的创业欲望以及自信心与进取精神,因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这样的教学改革不是对传统教育或教学进行技术性革新,也不是传统教育、教学的现代包装,而是一种较为全面的、彻底的教学改革。
3.聘请创业指导师,加强专业指导。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资源,高校就业中心或学生处可以与在创业上颇有建树的人士签订聘书,让他们走进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宣讲。他们的经历能起到激励大学生创业的作用,同时,他们还将对大学生创业的专业化训练提供具体指导和帮助。
(四)优化创业环境
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注册、贷款、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在操作、优惠、条件、导向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生创业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形成合理、有力度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调查显示,除了经验不足、缺乏权威人士支持外,大学生创业难的最大障碍是“融资难”。绝大多数学生毕业时都是“身无分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们迫切需要资金扶持,渴望有关部门和企业按照国际惯例给予他们风险投资,共谋发展。传统的创业资金来源于创业者自身的积累,现在靠这种方法筹集资金创办企业已不适应要求,更何况就业的压力迫使学生跨出校门就要进行自主创业,来不及进行资金积累。另外,有些银行提出,目前没有什么大学生创业贷款,但小额贷款和信用贷款都适合大学生,若有公务员或银行人士担保可以贷到2至5万元。但是,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有限,要找到担保人没那么容易,所以贷款创业对毕业生来讲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现在各级政府虽然出台
了一些大学生创业贷款政策,但由于种种原因,使这项政策推动很难,落不到实处。各级政府必须下大力气来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机制,积极探索利用技术、专利、知识、信用等担保的融资渠道,真正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问题。通过政府投放创业基金来帮助大学生是有效可行的办法,它一方面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为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了资金保障。政府创业基金不以追求高额回报为目标,而是通过政策性支持,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更重要的是,由于政府“种子资金”的投入,也会或多或少地拉动一定社会资金跟进,形成政府资金的“杠杆效应”,从而放大整个投资于大学生创业的资金规模。
总之 ,有关部门应积极构建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创业指导,增加资金扶持,加强中介服务、信息交流的平台建设等,对创业大学生进行免费创业培训。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自主创业活动中来, 鼓励有志创业的大学生,这既能缓解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把大学生从求职者变成岗位创造者,又有利于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重创业、积极创业的良好氛围。
【当前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的思考】相关文章:
乡镇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09-25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及对策思考09-25
农村党建工作的现状及思考和对策09-25
乡镇联村干部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09-25
乡镇干部驻村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09-25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思考09-25
医患纠纷的现状及思考09-25
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建设思考03-10
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教育的思考09-25
城市管理现状及思考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