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意见>《大学生性现状调查与思考

大学生性现状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11-22 08:18:42 意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性现状调查与思考

如今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困绕大学生的主要难题。也是迫与这个压力,我对大学生就业情况做了一次比较详细的调查。近几年来,大学生天之骄子的优越感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每日为找一份工作的奔波。就业,已经成为了毕业生人生转折的一个重要转折。

大学生性现状调查与思考

就业,已经成为政府、学校、个人三者共同面临的难事。

据调查表示:大学生实际的就业率将继续下降。

“未来就业率统计表明还会略有提升,而实际就业率会明显下降。我们目前的大学就业率是由高校来统计的,这里面虚假的可能性比较大,这就是所说的表面就业率。2017年的就业情况和前几年又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转折点,从去年年底,大部分企业和单位的招聘就已经开始进行。很多知名企业招聘的90%都是研究生,剩下的10%也都是重点大学的学生,这就给本科生带来了很严峻的就业形势,而且这个形势会持续,未来的实际就业率还会下降,到2017年,就业的高峰期就过了。”北京市大学生就业指导专家团成员王全一说。

面对就业率仍然下降的趋势,“一招鲜,吃遍天”,在大学生就业这个问题上,事先判断好的专业,仍然明智的选择。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人事部日前在国家人才网上公布了国家最新大学生就业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

另外,据调查显示,决定未来就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大学生就业意识和素质水平、学校就业工作水平、政府政策协助状况以及就业统计体系设计等是最为重要的。企业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适应能力、专业水平、品德、沟通能力、心理素质以及组织能力。

然后: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基本趋势调查。

1、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将继续呈刚性增长的趋势。多年来,各地大学采取了扩招的措施,这使得在一个时期以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猛增,并将继续呈增长态势。在80年代初,每年的大、中专毕业生仅为几万人;199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为31.2万人;而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将变为四、五百万人。未来几年,虽然增幅会趋缓,但大学生毕业数量仍处于上升通道。

2、大学毕业后工作难找,面临“毕业就将失业”的问题。从最新调查获得的数据得知,截止到2017年5月底,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是:49.81% 已签约和已有意向;27.25% 没有找到工作;15.02% 不想马上就业。即目前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比例大体在50%左右。以惠山区为例,近两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为400—500人,比建区之初(2001年)减少60%—70%以上。今后,该区需要的人才将偏向高学历、高技能、有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

3、就业理念亟待转变,未来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人才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未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实际上并不是减少,而是更加需要,关键是要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分层次、全方位的就业。我们现在还只是大学在校生,求职、就业对我们来说,迟早将会面临。在3年后,我们该何去何从,未来的路在哪里?这是我们应该深刻思考和作出回答的。我想,在增加自身含金量的同时,今后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要有一颗平常心。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在《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4》一书中指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与发达国家比较,

美国约有2.7亿人口,大学近4000所,若要达到如此的比例和规模,中国需要办20000所大学;即使按照韩国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水平,中国也要办近10000所大学才够。国内总共才1000多所普通高校,即使算上成人和民办高校,也不过3000多所,大学在校生的人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二是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薪水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2003年北京团委组织的一次针对毕业生的调查中表明,大学生们对薪水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其中只有15%的人能接受每月挣1000-1500元,两成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2000元,认为2000-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1%。

三是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北京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国忠指出:“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人才过剩只是相对的现象。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就表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北京某高校的调查表明,未找到接收单位的毕业生中,准备考研究生、博士生者占总人数的比例高达40.8%。同时,大学毕业生未签约就已就业的大有人在,他们很可能未列入已就业统计。原因可能是单位借口试用不愿签约;从事临时性工作;毕业生自主创业未能列入签约统计。

《大学生性现状调查与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曾湘泉由此得出结论,真正就业困难的人在未签约中仅占少数。因此,从测量的角度来看,现行的初次就业率指标和数据所反映出来的走低,事实上夸大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第一,主动不就业者,如想继续深造的人,属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员,不能算做失业;第二,非签约就业即隐性就业,事实上也是就业。两者一减一加,结果是:目前对大学生的名义就业率的统计低于实际的初次就业率,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被夸大。

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形势下必然发生碰撞,但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前教育部学生司司长认为:“就业压力加大,我国高等教育从国家整体需要看,我们目前的大学毕业生肯定不是多了。解决问题的一方面,需要学生认识到整体趋势,自觉调整就业期望,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作为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董事长,王晶代表也希望毕业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求学期间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同时,也不要认为到基层、到企业就没有出路,“你看成功的企业家,有哪一个不是从最底层做起?”

对“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被夸大”这一观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王向前有些不同看法。他认为:大学生要高价,主动失业的现象在前几年比较多,但目前已经发生变化。王向前认为,要客观地看待大学生“要高价”的问题。他表示,由于大学毕业生多了,用人单位选择的余地大了,因而变得非常挑剔。用人单位为减少成本,增加竞争力,把大学生工资压得很低。据了解,他所在的学院,大专毕业生的最低工资期望值只有600元,本科毕业生也就是1000元。王向前说,大学生现在上学的成本是很高的,北京的大学一年全部费用约1.2万元,包括学费、住宿费、伙食费、交通费、服装和课外书等。学生家庭支付或学生本人打工

挣钱都很不容易。学生参加工作后,有的要还银行助学贷款或给付出学费的家庭一些回馈,这都是必须的支出,都要挣较多的钱来应付。而且,大学生工作后还有住房问题、婚姻问题需要解决,都需要很大的开支。因此,不能盲目地说他们“要高价”。大学生就业难不但是事实,而且解决他们就业难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相互配合。

再次: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的原因。

1、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员产生“脱轨”现象。当前,市场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大学校园培养的大学生刚毕业,基本没有工作经验,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这种需要。经过对无锡市人才市场、无锡市惠山区人才服务中心的各种求职信息的汇总,得到的结论是:需要工作经验的社会单位达到了71%,这占了非常大的比例。

2、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在大学毕业后,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有个体面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毕业生不愿参加或从事比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应届毕业生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在调查中,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专业对口要求等方面。

3、一些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够到位。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学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等,都还未达到相应的要求;学校和大学生在如何获得就业信息、怎样参加应聘面试等方面做的还不够。有些大学毕业生在遭遇就业挫折后,出现一蹶不振、心灰意冷的情况。

4、其他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一是专业问题。有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或热门过热,如目前法学毕业生六成难就业;二是能力问题。社会单位最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应能力,市场需要的又是新型复合型人才,而现实却无法提供这类人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三是区域问题。东部地区就业好于西部。全国招生,以前哪来哪去一直是大学生分配的一个主要流向,到今天,“就业全国化”实实在在成为一种趋势。但大家都奔向东部地区,区域性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四是性别问题。总体上,男生比女生吃香,比较容易就业。

最后: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的解决思考

1、建立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改革教学方法。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分析工作,强化分析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状况,积极向教育、人事部门及高校提供市场信息,为高校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教育改革和调整课程设置提供依据。各高校要从教学、教师、教材入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和经济发展为着眼点,整合师资资源,提升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能力,用就业率和学生综合适应能力两把尺子衡量高校的运行质量。

2、高校营造活跃的学术环境和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创设多学科相互交流的环境,鼓励学术风格多样化与个性化,形成师生在学术上自由讨论的氛围,不断地组织高水平的学术活动,使师生了解到最新科技信息,激发其创新意识,引导师生共同开展以课题为载体的科学研究,形成创新的整体合力。

3、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就业能力。学校不仅要在学生毕业学期开展应急性培训和就业指导,更应把就业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拓宽专业知识面,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使学生本身与社会发展,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同频共振。

4、学校要切实重视与就业市场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畅通的就业渠道。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使用人单位有义务接纳高等院校学生的对口实践,并对承担学生实践的企业实行政策激励,使学生在就业前就能成为某些岗位的“熟手”。这是解决学生就业,缓解我国就业压力,解决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由此看来,就业问题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我们只有不断的调整自己,采取积极适应社会的态度才能在当今社会上曲申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大学生性现状调查与思考】相关文章:

泰安农村养老现状的调查与思考09-25

安岳县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查与思考09-25

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09-25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及思考09-25

对大学生士兵现状的思考09-25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09-25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与思考09-25

桂林市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及其思考09-25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状调查与思考09-25

提高的思考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