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现状及思考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教学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之上的。传统的教学评价较多地关注事物的表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新课程提倡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度和评价方法多样化,但如何真正落实这些评价目标呢?
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评价
1.反思。
数学教学中,现行评价的意识与手段均停留在测验和考试层次上,很少考虑到评价手段的多样化、评价功能的全面性,只注重教学结束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纸笔测验的确为收集某些学生行为的证据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但教育目标的许多其他所期望的行为,难以用纸笔测验来评价。
2.改进策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建立成长档案袋,让评价适应学生的心智水平,促进其健康发展。学生的档案袋里,一般应含有以下材料:①收获卡,记录学生的学习收获。②学生的单元测试卷和期中、期末考试试卷。③学生的1~2本作业本。④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报告。⑤学生自己出的试卷。⑥学生的数学日记。⑦学生自己做的兴趣作业。⑧家校联系本。⑨本学期的数学学结。教师在学期初,就发给每位学生这样一个成长档案袋,并向学生说明:评价不仅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还包括学习过程的评价。这样使学生能从第一节课开始,就有意识地对照自己各方面的表现,按照成长档案要求自己、管理自己。另外,家长评价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增强两代人的亲和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二、重视激励性的形成性评价
1.反思。
案例:应用题教学片断
师:这道题该怎样解答?谁愿意把你的解答过程写到黑板上来?(一生板演,其他地方都写对了,唯独写单位名称时忘了加括号)
师:同学们,他的解法对吗?(对)对?仔细看看,他丢掉了什么?
生:丢掉了括号。
师:是啊,太粗心了。(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个“×”)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这位学生再也没有举手。为什么会这样?严格不等于苛求,求全责备的教学只会换来学生对学习的畏惧。因此,评价不全是为了对与错的甄别,评价最应该发挥的功能就是激励。
2.改进策略。
师:××同学,你能向同学们解释一下你的解题过程吗?(生说略)同学们,你们赞同他的解法吗?(赞同)××同学的解题思路完全正确,我们再完整地看一遍他的书写过程。按照
规定,这里写单位名称时应该——
生:加上括号。
师:××同学,你愿意上来补写一下吗?
(生上台在黑板上添加括号)
师:真好!(随手在黑板上写了个“优”字)
评价具有引导功能和激励功能。发挥评价的引导功能,有助于学生建立清晰稳固的数学认知结构;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每种想法都不要轻易否定,而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合理成分,科学地进行评价。只有恰到好处的引导、点拨、鼓励、激发,才能不断地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使学生在成功的快乐中不断前进、不断求索。
三、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评价
1.反思。
案例:“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
师:发挥一下你们的创造力,创造出几个黑板上没有的分数。
生 :1/5,2/9。
生 :5/9,2/7,3/100。
师(依次板书):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些分数,并说说它所表示的意义吗?
学生举手,以开火车的形式依次读数,并说出了分数的意义,教师依次给予肯定。这种完全以教师代替学生的评价,实际上是教师专制的一种表现。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今天,我们该如何注重学生自己在评价中的作用呢?
2.改进策略。
师:你愿意选择一个分数读一读,并说说它的意义吗?(生答略)
师:真好,可以自己奖励自己一颗星。同时给你一个机会,你想请谁也来说一说呢? 生 :生2来回答。
生 :……你对我的回答满意吗?
……
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发展性评价提倡学生自己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价的状况。只有建立民-主、开放和宽松的评价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评价中的一员,才能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功能。 评价不是鞭子,而应是火把,去点燃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不应是尺子,而应是梯子,去引领学生攀登科学新高峰。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现状及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教师的评价要做到因人而异,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教师要了解他们的基础,关注他们的发展状况和努力程度,尊重差异,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并给予具体指点和引导,耐心期待学生一点点成长、进步。
著名的教育评价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 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教师评价时不只是简单的判断或褒奖,而应注重具体引导,应更多的从内容、方法等方面去点拨和启发。有位老师在教学《兰兰过桥》总结课文时启发到:“请同学们想想,你头脑中神奇的桥是怎样的?”话音
刚落,一个小男孩站起来一口气说了四种神奇的桥,教师评价说:“你真聪明。”仔细瞧瞧,那个学生一脸平静,不经意地坐了下去。显然,学生听多了这样泛化的评价,早已产生审美疲劳,不感兴趣了。这样泛泛而又单一的评价缺乏针对性,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久而久之,以直觉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对如此的评价会麻木不仁,心理效应为零,评价也就失去其应有的作用。“你真聪明”,聪明在哪里?“你真棒”,棒在何处?都应大声给出具体参数,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于自己的关注和重视,获得学习方法和习惯的正确导向,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升。上述例子中老师的评价如再具体形象些:“看来这位同学对桥特别感兴趣,等你学习掌握了更多的知识,长大后也会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这样具体的语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把自己和“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联系起来,幻化出自己也是桥梁专家的美好形象,从而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进入更加积极的思维状态,产生出奇思妙想,这也正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教育,是一种温暖的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时,心中要有“爱”,要做到“每句话背后都是一颗心”,从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不管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评价一定是发自内心,真心实意,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才会接受老师的评价。教师情真意切的评价,定会让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春雨。
总之,课堂教学评价是一门艺术,它植根于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学理念。相信我们在课堂上关注和体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会认真倾听,在反思中增强研究意识,培育教学机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一定能步入这座有效评价的艺术殿堂。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及思考2017-05-12 06:03 | #2楼
一、基本理念和基本维度
1. 基本理念
(1)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以及运算、空间观念、统计、解决问题等数学能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和-谐的发展;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基本要求,在全面驾驭教科书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业务水平、文化修养、教育观点、师德和思想素质的综合表现。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的目的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的目的在于,总结教师优秀的教学经验,诊断教学的不足,以便更有效地改进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开展教学研究、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
2. 基本维度
(1)情意过程
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当关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
①教学环境:是否营造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是否敢于质疑、大胆尝试、乐于交流与合作;
②学习兴趣:教师能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主动、有效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之中:学生是否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现状及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③自信心:教师能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心。
(2)认知过程
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关注教师在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否使学生有效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①学习方式:教师能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是否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
②思维的发展:教师能否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统计观念、合情推理能力、初步的演泽推理能力与初步反思的意识;
③解决问题与应用意识:教师能否有效地组织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能否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使得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着不同的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当能够根据数学问题情境的特点,组织教学。有些问题需要学生独立解决;有些问题需要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有些问题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评价时还应关注:
①尊重个性差异:教学中能否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②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切实的帮助;
③教学方法与手段:合理有效地使用教学方法与手段。
二、基本意识
1.整体意识
一节课是一个整体,一门学科是一个整体,在小学阶段的各门学科又构成了一个整体教学内容,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决不是某一门学科单独所能完成的。教师要淡化学科的个性,强化各门学科的共性,注意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沟通。就一门学科而言,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也必须着眼于整体,有整体意识。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必须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2.应用意识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的应用也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学生的应用意识淡薄。即使是应用题教学,也缺少了“应用味”。绝大多数都是凑好数据编好题型直接塞给学生的。学生做了千百道应用题,还是只会按类型解题,不懂得怎么应用。既不知道数据从哪里来,又不知道解决某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怎样获得数据。很多学生只在课堂内、考试时感到数学有用。而走出课堂,离开考场,几乎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倡导应用意识,根据教育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目的地培养一种应用数学的欲望和意识,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特别强调,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现状来看,尽管许多教师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钻研精神,但无论在教学的模式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是“继承多于创造”,也很少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改革本身就意味着创新,要积极倡导创新意识,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上有一点点新的思路,新的探索,只要是符合改革方向的都值得肯定。
4.超前意识
教育是今天播种,明天开花结果的事业,一个社会公民通常都要接受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育,教育为未来服务是人们的共识。就一节课而言,也必须把准教育改革的方向,着眼于未来。在一些示范课和观摩课中,获奖的常常是一些经过“精耕细作,滴水不漏”的课;另外一些“优点很明显,缺点很露骨”的课被拒之门外,而这些作课教师大胆尝试的精神和刻意求新的意识,却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些当时“披头散发”的课,经过“精心梳理”以后,重新成为优秀课。可见,对课堂教学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思考,要积极倡导超前意识,使课堂教学中所反映的教学思想能站在时代的前沿。
5.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
实施“主体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的课堂教学又如何呢?尽管许多教师在理性上承认: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总是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一种内在的精神,在自主性上,不能根据需要主动地发展自我;在主动性上,缺乏主动参与、大胆竞争、勇于表现的意识和能力;在创造性上,不善于独立思考,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课堂教学必须倡导鲜明的主体意识,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而不仅仅是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于自己讲得舒服,讲得痛快,而要关注在40分钟里学生的变化和发展。与之相应的,教师必须具有的服务意识,服务在教学设计时深入分析学生和吃透教材上,服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碰到困难,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服务在把握重点和突破难点上。
6.效率意识和训练意识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节课只有40分钟,要完成教学目标,又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新的收获,教师就必须具有效率意识。另一方面,对于数学课来说;无论概念、定义、法则的形成,计算技能的巩固,解题方法的掌握都离不开一定数量的练习,所以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有训练意识,提供足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
三、评价策略
1.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具有刻意求新的意识和大胆尝试的精神。
要重视继承前人优良的教育传统,决不意味着墨守成规。而要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既要研究小学数学教育发展史上值得借鉴的经验,也要以科学、审慎的态度来分析批判以往小学数学教学中失败的教训,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作大胆的尝试,要敢于超越传统,综合创新,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评价中主要观测:(1)在教学设计上有没有新的思路?(2)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有没有新的探索,新的尝试?(3)蕴涵的教学思想有没有站在时代的前沿?
2.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做到服务与指导相结合,教师“教不越位”,学生“学习到位”。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有机协调的系统,重教轻学,课堂教学中缺乏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反之,重学轻教,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忽视或轻视教师的主导性,也不可能有好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才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努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力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学中,不仅考虑到教师怎样教,而且考虑到学生怎样学。使教学真正从学生的学出发,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特别是能顺着学生的思路来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中不回避问题,随时根据学生学的情况调整教学,加强提问的启发性,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力求服务与指导相结合。真正做到北师大的周玉仁教授所提倡的: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
评价中主要观测:(1)是否重视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鼓励质疑问难?(2)是否及时收集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过程?(3)是否能充分估计教学的起点,把握重点,找准难点?(4)是否能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5)是否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特别是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法指导?
3.处理好多数与少数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设的全班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一致性为前提,教学中就容易“一刀切”。而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要解决这一矛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采用一些能尽可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的策略。把个别参与为主的组织形式,转变为由全体学生参与为主的组织形式。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确定组织形式的基本要求,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一问一答等“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作陪客”的形式。把“一刀切,齐步走”的组织形式,转变为因材施教、分层达成的组织形式。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现状及思考】相关文章:
医患纠纷的现状及思考09-25
乡镇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09-25
城市管理现状及思考09-25
计算机广告设计教学的现状及思考09-25
关于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现状及思考09-25
普通发票管理的现状及思考09-25
基层党组织现状及思考09-25
乡镇信访工作的现状及思考09-25
高校生命教育实践现状及思考09-25
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与思考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