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意见>《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的思考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的思考

时间:2022-11-22 08:17:22 意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的思考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的思考

一、       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分析

(一)课程开设的现状

高中信息技术课已经开展好多年了,总的来说,越来越被教育部门重视了,从刚开始的仅仅要求学生认识计算机,到学习一些简单处理软件,到把信息技术整合成一门象样的完整体系,比如科学教育出版社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拓展讲述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很多内容:从信息技术与社会,到信息的获取,到信息加工,信息的集成与交流,信息的资源管理。可见教材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分析更具体化了,定义的更科学了,内容更专业化了,信息技术学科逐步发展成一门有完整理论支持的学科了。与此同时,高中阶段对学生的要求也高了,不仅仅要了解计算机的组成,还要从概念的角度理解计算机与信息及信息技术、社会的关系,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深度与广度得到了挖掘。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一大特色。此外在考查层面,不仅仅是象征性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而是改革成一年一度的学业水平测试。可见也有完整有效的考查体系来确保学生的掌握情况。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教学要反映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也是学习息技术的最终目的。

(二)学生状态的现状

虽然信息技术课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大多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不端正,大多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放松课,可以上网聊聊天、打打游戏来缓解一下学习压力。其实并不然,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能力已成为人才在信息社会中得以生存竞争的基本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课已经定为学生的必修课。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一些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对中学生有极大的诱-惑力,我记得有人说过:几乎找不到不喜欢玩电脑的学生,但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学生却为数不多。“学生喜欢玩电脑,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已成了普遍现象。我们应该认真研究,采取措施,改变这一局面,真正发挥信息技术课的作用,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三)考查形式的现状

首先,从2017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来看,任务还是相当的艰巨,学生必须测试合格才有资格填报高考志愿。考查范围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必修部分涉及高一教材的基本理论以及信息获取的一些基本技能,信息检索的一些基本技能等等。学生如果还是浮于知识的表面,上课无所事事,不动脑子,那么考试当中必然面临很大的困难。比如2017年学业水平测试的部分操作题目,如果上课不认真听老师来讲,那么想得到满分是不可能的,这样导致题题都扣分,最后极有可能会不及格。

另外,考试是在软件环境里进行的,需要对软件的特点进行研究,注意怎样打开题目,怎样浏览题目,怎样答题,怎样保存操作结果等等,都要老师的辅导。选修部分涉及高二教材的算法与程序设计,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更要求学生要一点一滴的积累语法、思考算法、识记语句与函数等等。但是从以前的教学来看,凡是脚踏实地听老师讲课的生掌握的都很好,而开始就不重视的学生是一问三不知,考试的时候手忙脚乱。选修部分内容繁多,知识点多,动脑的地方多,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到最后什么都不懂。在以前监考中发现有的学生就连一个简单的vb表达式的结果也选不出来,一个简单的vb程序也补充不完整。实在是令人担心。可见信息技术课的形式还是比较严峻,学生思想不重视,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最终没有实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也没能实现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所以让学生正确认识开设信息技术课得初衷以及端正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已是迫在眉睫。

二、       改变信息技术课现状的策略

(一)正确认识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新课程目标要求,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由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转变为信息素养的培养是由两方面因素促成的:首先,信息技术不等同于计算机技术,前者包含后者。其次,人类步入信息时代之后,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文化逐步走向繁荣,并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文化形态。也就是说,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构成的,而知识与技能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较为基础的方面。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既是信息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必然,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的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我想有以下几点做法。第一、在教学中不能进行单一的技能演示和训练,突出面向问题解决的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第二、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应从实际应用出发,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作灵感。可以在每个学习单元中,让学生选择自已感兴趣的具体任务,让学生乐做乐学,从中完成特定的学习目标。第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学习中自主地、积极地合作探究,让学习变得既快乐又高效。第四、可以通过网络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因为网络学习资源的丰富,所以它的开放性和不定性也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在一种恰当的氛围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让他们能自主地在知识的运用和探索中寻找信息真正的价值,从而完成信息的内化。

总之,信息技术的学习只有成为学生一种真实的内在需求,才能让他们“有求而动”,从“要我学”真正变成“我要学”,从中培养并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二)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

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当今的课程设置中,信息技术课虽然已定为必修课,但不在高考的范围内,大多数学生认为信息课就是玩玩游戏,上网聊聊天而已,根本不被重视,更谈不上学好这门课。我们要让学生明确,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本能力之一。学生的学习不仅为了考试,还要培养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

其次,应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我们应该从课堂教学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除了课程形态这一外界因素外,教师还应从学习主体的内因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据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对于教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觉得“没有意思”,没有自由活动的空间。所以我们要从课堂教学入手,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信息技术课程的直观性、操作性、发展性和互动性;第二,中学生在这一时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以及他们的兴趣广泛性、想象的丰富性和精神的创新性;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其对电脑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兴趣有了,态度自然就端正了。

(三)建立激励学生创新的学习评价机制,提高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挥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软件和程序设计基础知识为主。目前的评价机制只重视课本知识的接受和操作方法的掌握,压抑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操作为核心,创造性的设计教学结构,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成为一种自主自愿的活动。有的学生课本知识接受的一般,如果创新迁移能力较强,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能制作出很有创意的作品,应该是更优秀的学生。但往往这些学生的考试成绩一般,这样就严重地挫伤了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我们评价一个学生不仅是掌握知识,还要有应用知识的能力。所以,我们的考核内容要给学生适当的自由空间。

总之要做好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到目前信息技术课的各种现状,积极探索各种对策。从新课程理念的高度去把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观念上,让学生认识到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技能培养上,培养学生能够迅速地获取信息和筛选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在评价机制上,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挥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通过以上工作,希望通过激发兴趣,达到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作用,进而起到带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的作用,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成为一种自主自愿的活动。

农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思考2017-05-12 06:04 | #2楼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人类在21世纪对教育需求的特点也就是信息化社会对教育需求的特点。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基础教育应承担起培养这种素质人才的职责。在目前信息技术课还没有统一的教材的情况下,如何开设信息技术课,讲授哪些内容,利用哪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成了众多教师关注的焦点。结合农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近年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做的一些尝试。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的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农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时设置不足,教学内容取舍困难。

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136学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一般从高一年级开始,每周2学时,开设2学年,总计136学时。” 但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阶段不参加高考,只参加会考。农村学校一般在高一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每周一节,在会考后,学校一般就不再安排信息技术课程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除去期中、期末考试停课和节假日休息外,实际信息技术课程大约在40学时左右。这与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的规定相差甚远。由于教学课时设置严重不足,使得教师在制定和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时只能依据会考考纲内容进行取舍。即便如此,如果根据教材的章节教学,教学内容根本无法完成。如果不按照教材的章节教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无章可循,只能凭自己的经验与考试内容两方面来完成教学任务。

二、缺乏考核机制,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非高考课程,在农村学校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有些农村学校在上个世纪末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是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和较为健全的考核制度。虽然有教材,但是学校根本对学生学习结果不进行考核,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进行讲解,也可以由教师自己来决定。因为学校在期中和期末的考试中根本不对信息技术课进行考评,因此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也得不到充分的认识,只把信息技术课当成练习打字课或者是游戏课。在这样的情况下,信息技术课堂就像一盘散沙,课堂秩序难以管理。

三、课堂教学模式单调,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教学模式上没有什么模式可循,不少教师仍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经验,因此在信息教育课程实施中,重视学生发展往往只是停留在指导纲要的文本中,远没有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往往教师就某一应用软件的功能从头到尾详细介绍、演示一番,然后再要求学生仔仔细细从头到尾操练一遍,这样学生实际上机实践的时间有限,这与信息技术课的先进性、开放性不对称。而且农村学校的学生一般来自本地区内的各个初级中学,由于初中阶段各个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和教学硬件设备不尽相同,所以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模式和内容上要求教师深入进行探索,研究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顺利通过会考。

信息技术教育要进行创新,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要创新,教学手段要创新,这是新课程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近年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首先要解决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训练和灌输这两个层次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改革大潮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将不再是课堂的主角。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也从灌输转向了借助学生的积极性来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教给学生,而这就是获得知识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调查和实践验证,发现学生非常欢迎有挑战性的任务,喜欢有趣和应用性强的案例和问题。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结合实例进行教学,就要实际去做,善于通过科研和项目去提取适合教学的内容。要提出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就必须深入理解教学的内容,了解难点与重点,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掌握学生需求的脉搏。用实例和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完成任务和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比如在讲授演示文稿powerpoint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创作作品,尽可能多地用上所学过的知识,将一些好的作品在课堂上或课间播放,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三、改革上机实验方式

目前的实验与教学时数安排比例多数是1:1,有的甚至更少,实验时数明显不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适当安排课外上机,让学生将自学内容在课外上机时间内完成。此外,实验方式建议采取分组的方式。计算机上机实验目前都是一人一机,在这个基础五到六个人分成一个小组,方便学生交流和探讨问题,有助于实验技能的快速提高。个别大的有一定难度的作业可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这样不但可以共同提高小组的整体水平,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发挥学生的帮带作用

课堂教学中,一些操作演示可让高水平的学生到讲台上操作,教师点评,这样既是对高水平同学的认可,也可调动高水平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凝聚下面同学上课的注意力。实验教学中,可让高水平的学生负责本组简单问题的答疑,作业的检查等。作业布置中,可每次留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为选作题,高水平的学生更加喜欢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会主动去做这些选作题,同时也会带动其他同学向更高层次的应用发展。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的思考】相关文章: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09-25

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与思考09-25

机关党建的现状与思考09-25

医患纠纷的现状及思考09-25

对基层统计执法现状的思考09-25

农机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思考09-25

留守儿童现状和思考09-25

对社区矫正工作现状的思考09-25

关于工程监理现状的思考09-25

对供热现状的思考和建议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