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师德的现状及思考
近年来,我区中小学教师通过学习实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力开展师德行风建设,师德水平显著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等师德规范已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涌现了一大批赵加启式的教师职业道德楷模。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具备这些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在我区占绝大多数,他们既是我区教育战线的中坚力量,又是我区教师队伍的主流主体。
然而,常言道:“太阳底下也难免会有阴影”。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各种腐朽思潮的汹涌侵袭以及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一些抵御不住诱-惑的教师也没有能够做到“独善其身”。有悖教师职业道德、影响“园丁”形象的现象在我区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也累见不鲜。
具体表现如下:
1、有偿家教,功夫花在校外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把教师这一职业形容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安贫乐道、廉洁从教”、“认认真真教书、清清白白做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教师的优良传统。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期某些人“金钱至上“的一些负面影响,我区部分教师把自己这一神圣的职业操守抛到了九霄云外。因此,有些教师舍本求末,把教学的功夫放到了校外。白天在学校教书敷衍塞责、马虎了事。到了业余,却热衷于家庭辅导。动员自己教的学生晚上或者周末假日集中补课。有的甚至家长没有让孩子补课的意愿,还要暗示动员。说你家孩子学习怎样怎样,如果不补课学习就赶不上。等等诸如此类近似于要挟的话。为此,家长反映很强烈。也遭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强烈不满和鄙视。这种情况,前几年在我区城关一些中小学表现比较典型。区教育局纪委、人事监察科为此还专门进行了查处。
2、不求上进,工作上得过且过,缺乏进取精神
不求上进,工作上得过且过。一些教师不是把教书看成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神圣事业,而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单纯的谋生职业。因而表现在教学工作中,马虎应付,不去认真钻研教学业务,不去探讨改进教学方法。更不愿意去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上课缺乏激-情,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照本宣科,泛泛而谈。有的青年教师不重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三笔字”写得实在令人难以恭维,课堂教学语言常常是东拉西扯,语无伦次。教学时一味依赖从网络上下载的课件,备课教案则照抄照搬教参和《教案范例》。有些年青教师、虽然岁数不大,却老气横秋,缺乏开拓和进取精神。
这种情况,在我区西部山区一些教育比较薄弱的学校表现尤为明显。部分教师由于在偏远落后山区学校任教多年,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家有五斗量,不当孩子王”,他们认为自己反正这辈子没有什么出息。再加上这些学校学生学习成绩普遍比较差,后30%较多,因而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力气。索性在工作上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还有部分老教师倚老卖老,思想僵化、工作上固步自封。不愿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不愿意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更不愿意学习借鉴他人的先进教学方法。有的五十岁不到便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革命意志衰退。不再坚守教学第一线。不再担任主科教学,只是做些教学辅助性工作、或者转行搞后勤。有的甚至干脆在学校吃闲饭,等待退休。
3、偏爱优生,对后进学生冷漠,教育缺乏爱心、耐心甚至出现“语言暴-力”
有的教师偏爱优生,片面的认为学习好的同学便“一好百好”。评优评先只看学生学习成绩,不问思想道德表现。在平时上课只关注优生,提问发言只点优生的名,后进学生则机会很少。对待后进学生的缺点错误缺乏耐心信心、更缺乏爱心。不是满腔热情的帮助教育,而是冷漠冷淡、疾言厉色。有的教师遇到后进生违反课堂纪律或者顶撞时,一时冲动甚至口无遮拦,出现“人渣”、“猪”,这样的语言暴-力。殊不知,这不仅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以及强烈的逆反抵触心理,毫无教育效果,同时无形中也降低了了自己的教师身份、损伤了教师职业的圣洁声誉。
4、忽视德育,把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
“传道授业解惑”,在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教师责无旁贷的神圣职责。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更是一再强调: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就是要“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然而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社会舆-论与错误导向下,不少教师开始背离了这一基本职责。一些人只重智育不重德育。主观认为,学生成绩好便是好学生,成绩差便是坏学生。有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中,只满足于课堂教学,只顾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花费几乎是“惜时如金”,问之甚少。当学生犯了错或出了问题时,不是从育人的角度去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和改正。而是简单粗暴,呵斥责备了事。
《师德的现状及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一些教师把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认为道德教育只是班主任或者德育处老师的事情。他们似乎忘记了:“文以载道”。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的知识,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而这一任务完成的主要途径就是依靠各科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将各自的教学内容有机的融合于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中,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成长。
5、不拘小节,忽视了教师不良举止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历来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近年来,我区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这方面表现却差强人意。他们师表意识淡薄,忽视了教师不良举止对学生会产生的负面影响,认为“这是小节”,对于自己的不良习惯不加以重视改正或控制。如:学校禁止学生抽烟,有的教师却当着学生的面吞云吐雾;学校禁止男生留长发、女生烫卷发。有的男教师却留着“刘欢”式的齐脖长发,甚至留着“马尾巴”;女教师则不仅烫发而且把自己的头发染成金黄色或咖啡色。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有的教师却上课接手机。学校集会,要求学生庄严肃静,有的老师却当着学生的面,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有的教师不修边幅、说话举止粗俗;还有些教师不注意场合,在办公室或者学校公共场所随意讲黄段子、荤笑话……。毋庸置疑,所有这些,看起来是小事、小节,却会直接损毁教师自身形象、在学生心目中造成不良的影响。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以上问题虽说只是表现在少数教师的身上,属于支流。但“千里长堤、毁于蚁穴”,如果不加以正视,不加以正确引导,任其发展泛滥,势必影响到我区教师的整体形象,进而对于我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阻滞作用,切不可掉以轻心。
如何帮助我区中小学教师逐步改正师德修养上尚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我区师德建设水平,增强我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进一步大力开展师德行风建设
师德行风建设既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的组成部分,又关系到校风、教风、学风的根本好转、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 ,因此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高度重视,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思想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提升理论修养,使师德建设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 ,保证师德建设的必要投入,真正把师德建设列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工作日程 ,切实把师德建设不断推上新的台阶。
教师要不断地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教师的职责,确立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加强个性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和师德水平。要大力创造条件,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现和实现自身价值,把师德修养变成教师自觉自愿的内在需要。
目前,我区大部分学校采取了周前教师政治学习制度。同时,区教育局,区教师进修学校、区教育工会每年还作出了教师师德集中学习、利用寒暑假在校学习、教师自学、开学前视频会议等各种旨在加强教师师德教育的活动安排。笔者认为:这些活动不仅需要继续坚持,还必须落到实处,讲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走过场。
2、弘扬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加强师德教育,充分发挥“榜样”在师德建设中的示范作用,是师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要运用不同的形式、途径,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学校应积极、灵活有效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如邀请一些师德典范做专题报告、组织开展“师德问题”讨论会等。要在教师队伍中大力开展向身边优秀教师学习的活动,掀起树形象、学榜样、找差距、做贡献的热潮,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激励、导向、示范作用。促进师德建设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前些年,我区组织“赵加启同志先进事迹宣讲团”,到我区下属各中小学作巡回宣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活生生人和事,通过宣讲团同志生动的讲演,更加感人,更加富有鼓舞性。
最近几年,这一类活动少了。其实,这并不表明我区如今就缺乏像赵加启同志这样的活着的先进模范人物。只是因为“墙里开花墙外香”,缺乏应有的宣传,而被大家忽视罢了。
利用各种媒介,加强正面引导,大张旗鼓地宣传师德建设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大力营造塑造典型、尊重典型、学习典型、赶超典型的良好氛围,着力培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这是提高我区教师师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3、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促进教师师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良好的师德师风,不仅需要提倡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更需要建立一个完善合理的评价机制。以达到“树正气、创新风”的良好师德创建氛围。
2017年以来,我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已经开始施行。笔者认为,学校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全员育人和绩效工资发放方案,制订科学、有效、可行的师德建设工作条例和实施细则,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及具体要求,引导教师自觉履行。要建立考核机制,建立师德考核指标体系,并将其标准量化,通过不同层次权重打分,给予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存入个人档案,作为聘任、晋升、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作为绩效工资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不仅不能享受到应有的绩效工资,甚至还要作出诫勉谈话,限期整改,真正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
师德建设的深入开展和有效实施,必须依靠完整配套的运行机制、务实管用的工作方法和持续推行的管理模式,必须建立具体可行、切实有效的师德建设系列制度与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我区各中小学要结合实际,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高人师,身正为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道德水平为重点,着力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师德规范和师德评价指标体系。以确保我区教师师德行风建设持之以恒、抓出实效。
4、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工会发挥的作用不可或缺
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帮助教师树立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认清加强师德建设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意义,是师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为目标,以培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己任,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当前师德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本着这一认识,最近几年,我区教育工会在积极推动教师师德建设的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推手作用。每年都要组织下属各中小学工会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举办师德演讲、进行社会主义劳动积极分子评选、师德标兵评选、“一堂优质课”评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师德水平。
近年来,我区不少中小学推行教师全员德育导师制,也是师德建设的一大创新举措。学校全体老师通过与后进学生“一对一”的结对帮教,在帮助后进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同时,不仅改善了师生关系,增进了师生感情,也使教师自身的灵魂受到了洗礼,师德水平不断提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也指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是教师。要培养造就21世纪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师德建设。因此,进一步加强我区师德建设工作,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推进师德建设这项工作中,各级教育工会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理应继续有所作为,进一步发挥自身特有的功能。
【师德的现状及思考】相关文章:
医患纠纷的现状及思考09-25
城市管理现状及思考09-25
乡镇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09-25
普通发票管理的现状及思考09-25
基层党组织现状及思考09-25
乡镇信访工作的现状及思考09-25
高校生命教育实践现状及思考09-25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思考09-25
农村党建工作的现状及思考和对策09-25
地方人大调研工作的现状及思考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