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我县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在拉动区域经济、增加财税收入、统筹城乡发展、就地转移劳动力、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着重要作用,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加快市场化进程的“助推器”。近期,我们针对我县中小民营企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调查和走访,并对调查中集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一、我县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精神,按照“强攻外向抓招商,壮大内源抓民营化环境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大力扶持壮大中小民营企业,全县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点
(一)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在全县民营企业中,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截止2017年底,全县共有个体工户12288户,从业人员45484人,注册资金3.6亿元;共有民营企业1454家(含规模工业),注册资金31亿元,总额94.6亿元。
(二) 行业覆盖不断延伸。目前,我县中小民营企业主要从事机械汽配、塑料新材、建筑材料、纺织服装、生化、农副
品加工、造纸包装、交通运输、餐饮商贸、文化游乐等,广泛涉及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行业。至20,中小民营企业共为我县群众提供就业岗位99121个,已成为我县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
(三) 经济贡献不断提升。2017年,全县新增产值的85%、县级财政收入的70%以上、乡镇财政收入的90%以上来中小民营企业。2017年,我县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5亿元,完成营业收入103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1.2亿元。规模工业,中小民营企业三项指标所占份额比例分别达到62.8%、64%、59.3%。
二、我县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外部环境看:一是部门“轻小重大”。中小民营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一部分,虽然也享受了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服务,但长期以来,一些职能部门仍然没有转变对中小民营企业“歧弱”、“轻小”的观念,片面地把管理和服重点放在规模工业上,对中小民营企业关注不够。二是政府职能缺位。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行政职能被分割在部门,存在着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城乡分割、服务不够的问题,使有限的行政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没有形进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合力。同时,由于过去对中小民营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明确的扶持措施,中小民营企现了重复建设、盲目发展等问题,加剧了市场的无序竞争。就农副产品加工来说,全县现有大米加工厂210多家,加工企业接近200家,两个加工行业真正具备资质的均不到三分之一。三是企业融资困难。企业贷款难,中小民营贷款更难。从调查的85家中小民营企业来看,2017年需要资金支持的企业就高达68家。通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业银行贷款“门槛”高,对中小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小,且贷款手续繁琐,成本高;中小民营企业项目包装能力弱管有的企业有好项目,产品有市场,也具备还贷能力,但缺乏自身包装和与银行的沟通;中小民营企业的资信程度低能达到信贷要求;银行普遍存在对大企业“争贷”而对小企业“惜贷”的问题,对大企业“锦上添花”有余,对小“雪中送碳”不足;民营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尚不完善,而我县民营担保公司至今只有一家,远远不能满足中小民营贷款担保的需求。四是涉企检查收费频繁。由于近年来我县只对规模企业的检查收费程序进行了规范,少数执法执门便把检查收费的重点转嫁给中小民营企业,强行收费、搭车收费,以收费代服务,以罚款代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多的检查、收费,不仅加重了中小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负担,而且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业主对此反映强烈。
从企业自身看:一是企业管理有待规范。目前中小民营企业多数实行家族式管理,主要依靠“夫妻店、父子兵”企业组织形式和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企业的决策权、管理权、经营权集中;在用人上,以血缘、亲缘、地缘为,唯亲是举。虽然大部分企业建立了管理制度,但多数情况下,亲情战胜了制度,使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二是创新有待提升。我县中小民营企业总体水平不高,多数集中在投资少、风险小、技术简单、劳动密集的领域,科技投入
不足,产业关联度不高,配套能力差,产品档次偏低,缺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能叫响的“优质产品”、“产品”不多。同时,企业普遍缺乏人才,调查显示,目前我县中小民营企业大专以上学历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从员总数的比例不足3%和1%。三是业主素质有待提高。主要是守法经营意识较差,诚信缺失,少数中小民营企业主甚将偷税漏税作为赚取利润的主要手段;法制观念淡薄,不懂得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经常成为诈骗的品,或者成为乱收费、乱罚款的主要受害者;“小成即满,小富即安”,取得一定成绩后就自我满足,固步自封,进取。四是团队精神有待增强。调查中,企业主普遍反映企业间缺乏团队协作精神,没有形成相互沟通、互帮互利同发展的氛围。有些企业主缺乏合作意识,只看到竞争的一面、没有看到合作发展的一面,部分同行业企业之间相价,形成恶性竞争。一些中小民营企业主“宁作鸡头,不做风尾”的旧观念根深蒂固,行业垄断,闭关自守,各自,严重削弱了中小民营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关于我县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加快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当前,我县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对发展中小民营经济十分有利要全县上下来一次思想大解放、环境大改善、素质大提高,动真格,下真情关注中小民营企业的健康成长,我县中营企业就一定能够有一个大发展。
(一) 全力营造中小企业发展氛围。目前,全省各地发展县域经济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形势咄咄逼人,我们一看到发展的大趋势,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力发展中小民营企业。要对中小民营企业给予“国民待遇”,和其他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真正做到少干预、多服务,少限制、多支持。要切实加强领导,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全力支持、全社会积极参与、企业自主发展”的格局,促进中小民业健康成长。
(二) 全力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一是加强发展引导。积极引导中小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优化产构和产品结构,促进中小民营企业向高科技发展、向规模化发展,使企业上档次上规模,全面提高中小民企的整体和效益。二是优化政策环境。切实规范部门涉企检查收费程序,参照县优经办对全县规模企业规范服务管理模式,产值在3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和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商贸流通企业按属地管理原则,纳入乡镇优经办进行管,执法执收部门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检查收费实行严格的申报审批制和“企业安宁日”制度,并将两项制度的执行情为部门和乡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考评工作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一门式”受理、“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尽可能为企业排忧解难。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全县中小民营企业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三是鼓励技术改造。中小民营企业的重大技术研发项目,应纳入县科技发展规划予以支持小民营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及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改项目,应享受政府的贷款贴息政策支持。设立中小企业科技奖金,对推动中小企业科技进步有贡献的人员和集体进行奖励。
(三) 全力构筑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平台。一是建特色小区。、县政府应加快出台相关办法,鼓励各乡镇从本际和优势出发,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产品档次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乡镇民营工业小区,形成民营经济的特色和规模优势。二是建专业市场。有关部门要因势利导,对建材、装饰装潢、日用品、农资、家具、电器等商品定区域,使同类商品经营向指定区域集中,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功能较为齐全的专业化市场群体,提高市场吸引力与力。三是抓园区建设。把园区作为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切实加强园区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生产要集聚,使更多的中小民营企业进入到园区中来。
(四) 全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一是加强“政、银、企”合作。大力开展银企对接洽谈活动,引导金融部门小民营企业作为服务、支持的重点,适当放宽贷款条件,降低信贷准入“门槛”,加大贷款供给份额,提供更多金贷产品,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提高企业自我融资能力。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主的金融知识教育,完善中小信用体系建设,增强企业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三是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把中小民营企业作为招商的载体,引导企业“走出去”,用好的项目和产品吸引外资,拓宽融资渠道。
(五) 全力提升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后劲。要加大培训服务力度,制订培训计划,对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及员工进行管理与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队伍。要引导中小民营企业自强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要注重企业创新,加快技术引进和人才引进的,加大技术开发和工艺创新的力度,不断提高消化、吸收和创新技术的能力,提高产品档次,切实增强竞争能力。
关于平阴县民营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2017-05-11 22:14 | #2楼
当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增加人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国内立足“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长远大计和必由之路。
一、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大背景下,我县民营企业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速度效益都实现了同步增加和提升。截至目前,平阴县共有民营企业1006家,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到154家,增加11家,实现销售收入252.8亿元、增加值87亿元、利税37.9亿元、利润23.3亿元,分别增长27.2%、17.9%、30.7%、42.4%。
《关于我县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主体地位日趋显现。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上看,国有集体企业仅占10%,非公有制企业占90%,其中外资企业占9%,私营企业占55%,其他混合型所有制企业占36%。从产出比重看,国有集体企业仅占1%,非公有制企业占99%,其中外资企业占16%,私营企业占50%,其他混合型所有制企业占33%。我县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以玛钢公司、华玫矿业、福胶集团为代表,由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而来。多年来,我县坚持“明产权、转机制、变身份、增效益”的改革思路和“一步到位”的总体要求,重点对我县的国有和集体企业进行了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形式的改制改组,使绝大部分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以乐喜施肥料、格蓝压缩机为代表,充分利用产品优势、成本优势、机制优势、人才优势,由个体私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而来。三是以伊利乳业、弘正科技为代表,通过招商引资,来平阴投资兴业,给我县的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三大组群中,骨干民营企业成长迅速。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我县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或全省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重点民营企业,这些企业优势明显,发展势头良好。这三大组群作为我县民营企业的“三驾马车”,成为我县县域经济的主力军,初步形成了以民资、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各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县的三次产业的比重日趋优化,2017年,我县三次产业比重为11.7:63.6:24.7,一产比重和从业人员连年下降。目前,全县民营企业已横跨一二三产业,产业比例日趋合理,行业门类基本齐全。以超牛和圣母山农业观光园为代表的从事养殖、种植等第一产业的民营企业逐步形成规模,从事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经营范围逐步扩大,第三产业从餐饮、商贸等传统行业向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交通物流、教育培训、观光旅游、广告策划、电子商务、礼仪庆典等行业拓展。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1亿元,增长18.1%,特别是在第二产业方面,全年工业投资43.6亿元,竣工投产项目95个。我县民营企业已形成四大支柱产业,以玛钢公司为龙头机械装备业、以平阴山水为龙头的水泥建材业、以齐发药业和澳海炭素为龙头的医药化工业、以济南伊利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都有了长足发展,生产规模快速扩张。
(四)社会贡献率不断提升。一是是提供税收大幅增长,2017年,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87亿元、利税37.9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56.5%,成为我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2017年底,在民营工业企业在岗职工达7.9万人,从事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达5.7万人,占全县从业人员的65.1%,仅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的在岗职工就达4万余人。三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增长,拉动社会消费明显。2017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成为拉动社会消费的主要力量。四是民营企业对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加大。民营企业家树立“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经营理念,积极踊跃地为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社会福利、赈灾扶贫捐款。近年来,以玛钢公司董事长孔祥存为代表的一大批民营企业家累计捐款总额达1.8亿元以上,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民营企业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二、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市场竞争加剧,经济形势严峻。
1、经营环境严峻,生产成本攀升等窘境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首要难题。2017年以来,在国际经济形势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我县的民营企业虽有所增长,但增幅回落,盈利空间被逐步压缩,出口贸易严重受阻,外向型企业正陷入两头挤压的窘境,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生存备受考验。与此同时,不断攀升的人民币汇率,持续上涨的原辅材料价格,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给我县的中小民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运营压力。另外,随着宏观经济走向的严峻性及不确定性,也极大地挫伤我县企业投资的意愿与信心,投资的幅度急剧下降,投资热情有所减退。2017年以来,玛钢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外销、内销市场比例由7:3调整到了6:4,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老大”地位的玛钢公司扩大内销的“回马枪”,必然会使一些国内的部分小玛钢企业倒闭。反观玛钢公司,我县一些“体质”较弱的小民营企业在国内强大的同行面前,出现关停、半停产的状态,企业在经营成本高于产出的情况下,陆续出现危机,随时面临倒闭和淘汰的风险。
(二)经济总量不大,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首先,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效果明显,而其他中小企业的规模、技术水平和分布呈现“小、土、散、乱”的特点。从国际经验看,中小企业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对经济增长、就业、技术进步和国际贸易等举足轻重,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等最发达的经济体,对gdp贡献最大的是占企业数量95%以上的中小企业。而目前我县的企业中中小企业数量占99%,gdp的贡献率却只占31%,民营中小企业在经济贡献、技术创新、出口创汇等方面与全国目前的形势是相背离的。其次,现有统计的规模以上企业分布面广,规模不大,缺乏抵御市场风浪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缺乏像玛钢公司这样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以2017年数据分析,我县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单体平均销售收入1.64亿元、利税2461万元、利润1513万元,实力并不差,但这些平均值主要是靠几个大企业拉动上来的,平均值隐藏了我县多数企业规模偏小的客观事实。2017年,全县154家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中,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以上中型企业标准的仅18家。
(三)融资困难加剧,发展后劲乏力。我县民营企业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企业贷款融资难的问题。通过调查显示,企业资金需求状况:79%的企业有很大资金缺口,急需融资;18%的略有资金缺口,需要融资;只有3%的企业没有资金缺口,无需融资。从对民营企业所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我县民营企业融资贷款难既有企业原因,也有金融机构的原因:从中小型民营企业上来看:市场竞争力较差、自有资金偏少、自身积累意识不强,使其抵御经营风险能力较弱;部分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在财务核算方面随意性较大,企业的资信状况较差,使得金融机构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贷款风险难以把握。从信贷机构来看:一方面,银行的贷款条件让中小企业望而却步,为了防范信贷资金风险,我县的几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没有一个信用贷款,全部是担保抵押贷款,中小企业要想获得贷款必须有可靠的担保单位和抵押物。另一方面,从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上看,目前我国各大银行贷款的审贷方式程序繁多,要经过近十道手续,历时两周到一个月以上,而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多数情况是数量少、笔数多、时间紧、效率高,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的迫切性,错过了运用贷款获利的最佳时间。这也是很多中小企业宁可付出相对较高的利息在农信社贷款、甚至利息更高的民间贷款的主要原因。从民营企业贷款难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关键是在民营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缺乏信用担保这个桥梁。2017年,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1.5亿元,贷款32.1亿元,贷款占存款的比例仅为44.9%,有39.4亿元的存款没有利用。
(四)人才资源不足,创新能力受限。我县民营工业企业多为规模扩张型,主要依靠资本、资源和劳动力的投入,生产装备、生产方式、产品技术含量都还处于较低水平。多数企业科技人员较少,科研开发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在行业技术体系中处于低端位置。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人才资源的匮乏。一方面,民营企业想招聘人才,但由于地域环境等诸多原因,常常不能如愿,致使迪生电子等一些民营企业不得不把研发中心放在济南市区;另一方面,一些民营企业对人才培养和成长投资不足,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普遍存在“人才荒”,尤其是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缺乏,难以适应创新与竞争的需要。据统计,民营企业目前最缺乏的人才比例分别为:高级管理人员47.7%;高级工程师40.1%;高级技术工人69.2%。人力资本的稀缺,常使企业陷入“小马拉大车”的窘困,在市场“搏奕”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五)“三产”结构“二”重“三”轻,“二产”结构“重”大“轻”小。从三次产业的比重来分析,我县目前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还远未达到工业化成熟阶段的高度,工业仍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在我县的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只占全县生产总值的24.7%。在第三产业中除了国家垄断性行业外,只有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初步形成实力和规模,在许多领域普遍存在小而散的现象,特别是在专业化市场建设方面存在严重滞后。从第二产业内部分析,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县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钢铁冶金、建筑建材、机械制造和化工等重化工业领域,现有的支柱企业多为资源型、能源型企业,一方面受市场调控、资源价格波动影响大;另一方面,企业税收多为流转税,地方即得利益小。而以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轻工业的发展却相对薄弱,除了以济南伊利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和初具规模外,还没有形成轻工业产业集群。
三、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政策推动,全力打造平阴民营经济阵地优势。一是要加快要素资源的拓展,打造民营经济要素优势。必须坚持节约、保护、开源、提高利用率等原则,积极推进工业用地市场化运营和土地的集约使用,在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整理、村庄整治、园区整治、盘活存量等多种途径拓宽工业用地空间,通过重点供地、建标准多层厂房、严禁“圈土地”现象等措施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二是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民营经济区位优势。全面提升园区产业配套和项目承载能力,加快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大力培育现代物流市场主体。三是要加强行业商会(协会)建设,打造民营经济群体优势。积极引导“自主性”行业商会(协会)建设,逐步使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商会的彻底脱钩,把政府部门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剥离出来,减少行政管理成本,赋予行业商会(协会)相应的行业管理职能,真正让行业商会(协会)、成为民间组织,行使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独特职能,努力发挥行业商会(协会)在行业产业升级、沟通政企关系、行业自律和协调、人才培养、信息导航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民营企业机制体制创新。鼓励民营企业实施产权制度创新,通过公司化改造、股份制改革和规范章程等途径,积极实施产权多元化和社会化的改革和创新,鼓励和引导它们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的投入机制,促进其向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发展。引导民营企业创新管理体制,要引导民营企业逐步破除家族式和低层次的管理模式,完善治理结构,建立起企业产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要鼓励和帮助民营企业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鼓励和帮助民营企业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完善企业内部运作,以管理信息化推动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金融、会展、物流、研发、信息等生产服务业,积极提升旅游、商贸等生活消费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和连锁经营。二是抓好专业市场建设,发展“特色经济”,充分动员和利用社会各方力量,搞好专业市场和规模市场的建设,形成多层次、相配套的市场体系。加强对新兴产业的引导。三是鼓励和支持民营中小企业以高新技术、信息化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出台支持鼓励企业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的政策措施,加快传统产业品牌化的步伐。充分利用好国家的各项政策,引导民营企业按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共性节能减排技术,促进中小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四)实施“创新兴企”战略,加快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在自主创新方面,要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对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和从事科研开发活动的企业,在项目立项、用地、财政贴息、信贷发放、科研立项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在引进消化吸收方面,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以共建技术中心、联合技术攻关、联合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载体,加强与科研院所在产学研方面的紧密合作,加强技术创新过程的协调和交流。引导民营企业催生一批拥有自主创新能力、主业突出、核心力强、有著名品牌的民营企业集团,实施名牌兴业战略,不断提升我县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推进民营企业人力资源优化战略。要着重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其他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转变他们的经营管理观念,要立足本县职业教育资源,实行“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从完善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承担的企业培训经费机制入手,通过继续教育、在职教育、资格考核等途径,加大对民营企业家队伍和技术工人队伍的培训力度,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奠定人才基础。政府要在体制和政策层面上为民营企业引进人才松绑。比如:在政治待遇、政府奖励、职称评聘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人才应公平对待;搭建民企人才引进平台,加快培育职业经理等人才,努力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身份、所有制等限制;完善人事代理制度,配套做好社会保障、人事档案、户籍管理等相关衔接工作;努力健全人才培养、使用、激励和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体系,形成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的有效机制;落实毕业生进企业政府保障政策,为进企业毕业生发放生活补贴、购买保险,鼓励毕业生服务企业发展。
(六)以加快担保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融资难题。要从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入手,加大对地方金融机构尤其是民营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金融有效供给的能力,争取更多的创业投资资金、风险投资基金投向民营企业;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加强银企合作,积极推进贷款品种创新,大力发展票据贴现融资、金融租赁业务和典当融资业务,拓展中间业务的种类和范围,使民营企业能迅速筹措到生产所需的短期资金;建立完善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尝试民营企业贷款保险制度,解决中小企业由于资信不足、缺乏担保而“贷款难”的现状。
(七)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加大“内扩外引”力度。“内扩”就是激活民营企业内生力,带动全民创业。实践证明,大老板大市场,小老板小市场,没有老板就没有市场。经过多年来在市场竞争中的摸爬滚打,在我县民营企业中产生了一大批“能经营、会赚钱、头脑活、点子新”的企业家,这批人发展有基础、投资有经验、创业有能力,是我县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要注重推动民营企业家在二次创业下功夫,使民营企业家抓住机遇,大干快上,使小业变大、旧业更新,实现做强做大,从而带动和提升全民创业意识和创业本领。“外引”就是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家的优势,搞“1+1”招商。民营企业家在经济领域人脉资源广,和外地企业打交道最多的是民营企业,对投资环境的好与坏最有发言权的也是民营企业。通过制定鼓励民营企业招商的优惠政策,比如凡引进规模以上企业的民营企业可以享受和引进企业一样的优惠政策等,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家招商选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更多的外地民间资本来我县投资创业,从而增加我县的经济总量。
【我县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相关文章:
泰安农村养老现状的调查与思考09-25
中小学档案管理的现状与思考09-25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09-25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与思考09-25
我县民办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调研报告05-19
对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的分析和思考09-25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状调查与思考09-25
机关党建的现状与思考09-25
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