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中快速兴起的重要合作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帮助广大农民跳出土地进市场,由单枪匹马致富迈向群众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且显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和态势。就汾西县而言,作为一个总人口不足15万,其中农业人口12万人的国定贫困县,到2017年底,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53家,入户农民达2123户,9710人。基本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据调查加入合作社组织的农户收入普遍比非成员农户高出约2%左右,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金融、信息涌向农村和农业。可以说其组织起来的力量是强大的,带动农民致富的作用有目共睹,而且将逐步成为推动当今农村发展的主力军。但是就目前来看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严重阻碍着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和提高。 调查一,资金短缺,导致合作社难以发展壮大。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许多农村形成新的产业基地,如汾西县的众心茧丝专业合作社、信合隆菌类专业合作社、长林农牧专业合作社等都是2017年以来成立的,在它们的带动下,初步形成了全县南部中药材、中部食用菌、北部栽桑养蚕三大特色产业基地,走出了一条“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之路。目前,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种植达到7000余亩;以双孢菇为主的窑洞食用菌种植达15万平方米;栽桑养蚕涉及农户486户,栽桑面积3000余亩。三个合作社共涉及农户378户,其产品销往深圳、广州、山东等地,年均为农民增收近800万元。然而由于金融机构不愿给合作社放贷,或门槛太高,利息惊人,农民难以承担。农民自身积累又不足,农民组织招商引资又很困难,国家有关的项目引领和金融政策扶持事实上大多数都倾斜到支持龙头企业,因此,造成资金严重缺乏,导致合作社难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实际上对资金的渴求这只是个例,资金短缺已成为合作社发展的共同难题和“枷锁”。
调查二,内功不足,没有真正进入较为规范化的合作形态。
目前,虽然合作社面广量大,但是普遍存在没有人才保障,科学管理跟不上,大部分仍停留在合伙型、契约型的 “原生形态”。因此发展比较缓慢,自身滋生的矛盾和问题容易凸现:一方面让农民感到困惑的是缺少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有些章程和制度几乎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技术力量薄弱,购销服务信息不畅,已成为合作社发展的“瓶颈”;再是合作社社员参与程度不高,利益联结不紧,缺少足够的凝聚力,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实体。还有个别合作社办社目的不纯,只是为了套取国家优惠政策,取得项目支持,迎合政府完成任务指标,所以出现了一些“空壳社”、“家族社”等不规范合作社。 近年来,国家已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有很多条款专门阐述优惠政策,我省也相继出台了优惠政策和措施,但是仍存在着一些落实欠到位的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 思考一、针对资金短缺的“隐痛”问题。一是要加大各级财政扶持力度,尤其在起步
阶段,可进行择优补贴;二是要探索将农业项目下达给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实施,三是涉农金融服务部门要端正态度、简化手续,适当降低利率,提高授信力度,切实把合作社当做经营实体进行扶持;四是由政府成立担保公司,对合作社进行贷款担保,畅通贷款渠道,同时有条件的地方银监部门应成立农村互助资金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五是涉农部门内部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扶持合作社发展。
思考二、真多内功不足的“阵痛”问题。一是要着力设法减轻合作社发展负担,给予宽松的政策和发展环境。各级政府部门最好能“扶一把,送一程”。比如帮助合作社搭建“农超对接、农科教对接、农资对接”等重要平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的资金、信息、技术服务。二是加大对合作社负责人和社员的培训、指导及监管力度。切实解决内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提升合作社自我发展壮大功能。可以探索成立专业合作联合社的路子,引导和支持合作社之间联系合作,提高规范运行能力,增强服务功能水平,推动其向更高层次发展。三是引进培养会管理、善经营、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有条件的可以在大学生中招聘人才,没有条件的从乡土人才中挖掘培养,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专业素质,也可以从外地引进聘请人才进行引导培训,壮大自己的人才队伍。总之,通过培育一批精干的合作社社员,来点燃各地合作社的星星之火。四是地方各级政府应深化认识,创新思路,打造长效机制,为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提供更多、更有效地支持和帮助。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综上所述,农民专业合作社正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在越来越多的农民组织起来的同时,合作社本身也在进行着嬗变和创新,正在聚合着各种生产要素茁壮成长,但由于仍处于不断探索和提高阶段,农民生产方式、经营意识与当前市场经济仍有差距,单纯依靠农民自身力量难以尽快做大做强,政府和相关部门扶其上马,还应再送一程、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进来,才能真正焕发出其带动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活力。
[转载]对湖北兴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2017-05-11 20:06 | #2楼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引领广大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是党领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自201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兴山县集多方合力,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全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极其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增添兴山县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我们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思考。
一、兴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特点
1.发展现状。兴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未,2017年后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截止2012年6月底,全县共有合作经济组织219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96个,专业协会23个,覆盖全县8个乡镇62个村,分布于果茶、核桃、蔬菜、烟叶、畜牧等13个行业,共带动农户1.8万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42%。2011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面积达10万多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6%,为全县带来1.7亿元年农业增加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8.3%。在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省级示范社1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县级重点示范社40家,已注册或授权使用商标12个,有机食品认证2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1个。
2. 发展特点。据调查,近几年来,兴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呈现“一快三多”特点:“一快”:即发展数量增速快。2017年底,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数为34家,2017年发展到52家,2017年后每年增长均在50家以上,年均增速28.8%,数量增速快。“三多”:一是农业经济发达的乡镇,合作社“发展多”。据了解,2011年农业经济产值较高的榛子乡和古夫镇,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分别为47家占24%和34家占17%,即农业产值高的乡镇,合作社发展多。二是农业规模大的产业,合作社“聚集多”。调查发现,2011年兴山县经营规模最大的蔬菜产业,其合作社聚集最多为55家,占全县的28.5%,其次烟叶产业32家占16.6%,即产业规模越大,合作社聚集越多。三是农产品市场化高的行业,合作社“营运多”。2011年兴山县农产品市场化率较高的行业是烟叶和蔬菜,其产品市场化率分别为100%和98%,在这两大产业中参与运营的合作社占全县的45%以上,即市场化越高的行业,参与营运的合作社越多。
二、兴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悬殊不均。农民专业合作社伴随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应运而生,但兴山县干部群众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认识尚存一定的差距,导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在产业之间、乡镇之间、村组之间分布悬殊不均,离“区域全覆盖、产业全覆盖、农户全覆盖”目标相差较远。
2.辐射带动不强。兴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总体实力不强,辐射带动力弱。据调查,全县19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吸纳带动农户1000户的仅有6家占总数的3%,吸纳2000户的仅4家占2%,吸纳3000户以上的仅3家占1.5%,致使全县合作社辐射带动农户率仅有42%,即还有近60%的农户尚未加入合作社。其原因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门槛低,规模小,带动差,该类合作社约占20%;二是全县有部分合作社营运资金不足、融资困难,制约了实力增长,带动减弱;三是合作社经营层次较低,70%集中在产销初级经营上,产业链短;四是有的合作社领办人素质不高,市场开拓不强,对农户吸引弱,该类占约10%。
3.利益关联不紧。兴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松散型的多,紧密型的少,主要原因是合作社内核心农户、吸纳的社员农户和产业辐射的农户三者利益分配不规范不合理所致。
4.规范管理不严。兴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无论内部管理,还是外部监督管理都较滞后,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带动作用发挥。
三、对加快兴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1.聚力发展,促进总量增加。兴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已具备一定基础,还需进一步整合发展力量,改善发展环境,促进总量增加。一是各级组织要强化发展认识,围绕农业产业化、土地承包经营和集体经济发展,强力推进发展;二是合力加大部门扶持,强化工商税收财政优惠政策,促进合作社壮大;三是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对全县合作社发展谋篇布局,打造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航母”平台。
2.提升实力,强化品牌带动。经营实力是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力的内在根本。一是要全力做强示范社。精选一批发展潜力大的合作社重点扶持,支持其做大规模,做强实力;二是着力延长产业链条。鼓励开发农产品深层次加工运输等经营环节,增强对农户带动能力;三是做足市场,提高产品市场率;四是做响品牌,全力打造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主力旗舰”,以品牌促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力增长,增强对农户的辐射带动。
3.完善机制,加强利益合作。科学规范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生命力的基础。必须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核心农户、吸纳的社员农户和辐射农户三者之间建立合理规范并且科学的利益分配运行机制。一是坚持合作社办社宗旨,在服务农户中寻求合作,获得利益,促进发展;二是透明财务,增加成员间的信任度;三是民-主管理协商,公开公正协商内部利益分配制度与机制,调动成员合作积极性。
4.规范管理,增添后劲活力。严格的规范管理是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保证,要从规范管理着手,建立紧密型合作经营组织。一是避免多头管理,以县农经局统一协调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监管工作;二是加强业务指导,保证合作社服务农民,促进合作发展;三是监督制度落实,定期开展评比检查,表彰先进,整改不足;四是强化民-主决策,永保合作社生机与活力,增强对农户辐射带动效果。
5.加大培训,提升经营品质。兴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层次低和凝聚带动力不强的原因之一,是合作社经营管理者和社员成员素质不高引起,因此需要加大培训力度。一是培育优秀人才管社,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者进行现代经营理念培训,促进管理与产业升级;二是吸引高素质人才入社,靠人才提升产业经营层次,增加产品附加值;三是加强社员先进专业技能培训,以技能增强社员农户生产经营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从而提高全县农业整体素质,为把兴山县建设成三峡库区特色经济强县、加快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来源: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相关文章: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09-25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与思考09-25
泰安农村养老现状的调查与思考09-25
农民专业合作社汇报材料09-22
养殖专业合作社助推农民增收09-22
关于我县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09-25
乡镇统计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09-25
对公益广告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的思考09-25
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建设思考03-10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状调查与思考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