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意见>《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时间:2022-09-25 04:26:41 意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毕业生总量增长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成为政府、民众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科学地设计职业生涯,准确定位未来人生的发展方向和职业目标,有目的地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是当前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有力措施,也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一、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个体成长的现实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结合时代特点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有效的安排。[1]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是应对客观形势之必然,又是实现个体和-谐可持续发展之必需,无论是对大学生的成人成才,还是对大学生的职业成功和生涯发展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引导大学生积极探索自我,科学规划人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职业奋斗目标。大学生的生涯发展阶段属于探索期,这个阶段主要的生涯发展任务是从多种机会中探索自我,逐渐确定职业偏好,并在所选定的领域中开始起步。[2]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探索,发掘优势,克服不足,加强对自身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形成对自我客观理性的现实性评价,从而有助于大学生科学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路线,明确未来的生涯发展方向和职业奋斗目标,并拟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和发展规划,为其一生的职业发展指明方向和途径。

2.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完善自我,实现全面发展。由于我国社会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的忽视,导致大部分在校大学生自我了解不够,奋斗目标不明确,不了解学业与未来职业的关系,对大学生活感到茫然,不能合理有效地规划大学学习生活,更谈不上对未来人生、生涯设计职业的规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早日明确大学阶段乃至毕业后整个人生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使他们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可以使他们自觉依托自身现有条件,以社会需求信号为导向,不断积累知识、锻炼能力、健全人格、调适心理、拓展素质,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突破发展中的障碍,促进自我完善,实现全面发展。

3.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本质、核心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3]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合理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清晰的职业奋斗目标,并能充分发挥职业生涯目标的指向性和激励性作用;可以引导大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或参加各种相关的培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提升职业素质,锻炼职业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能力,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4.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促进大学生成功实现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逐步理清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理想的职业生涯目标。而生涯目标一旦确立,就会成为大学生追求成就的强大动力,极大地激发他们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就会激励他们建立自信,增强勇气,培养实力,努力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坚定不移地向着目标奋斗,成功地实现自我。

5.有助于指导大学生实现科学合理的“人职匹配”,提高就业满意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在于寻找适合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合理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4]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方面可以引导大学生全面了解自我,客观认识自我,形成对自身个性特质的准确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外部世界,分析职业环境,了解职业现状和职业能力素质要求,行业发展趋势等基本信息,形成对职业环境和生涯机会的客观评估。这有利于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定位,不断调整就业期望,树立与自身主客观条件最为匹配的职业奋斗目标,从而实现“人职”的最佳匹配,避免盲目就

业,提高就业满意度。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缺失。首先从高校角度来看,目前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工作仍由就业指导机构附带承担,而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重心集中在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宣讲、就业信息提供、求职技巧培训和就业手续办理等事务性工作层面,面向全体学生的高层次、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明显不足,因而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其次从学生角度来看,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对职业生涯设计不够重视,对职业规划本身及其作用的认同程度不够,对职业目标选择感到茫然,这都影响了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定位,影响了他们的成才。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及对策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力量薄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门集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指导教师既要有丰富的就业指导经验,又要熟练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还要具备与职业规划设计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普遍缺乏专业化、职业规划职业化的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现任教师通常由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工作处、校团委等党政工作部门的教师或院系辅导员兼任,由于专业知识、技能的缺乏,再加之时间、精力投入的有限,他们在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确定职业取向,培养职业能力等诸多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个性化辅导工作滞后。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它会因个人自身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专业素养、知识能力结构和所处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重视“因材施教”。而目前有些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多以讲座和大课堂集体授课的方式进行,虽然起到了普及理论知识的作用,但对不同类别、不同条件、不同发展需求和就业方向的学生缺乏针对性地分类研究和指导,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职业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设计辅导、职业分析和职业决策指导等科学系统的个性化指导。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不完善。一是全程化、全员化的职业指导缺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校相继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尝试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几乎都未能形成贯穿大学教育始终,面向全体学生,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完整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二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严重脱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目前许多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性、体验性教学环节相当薄弱,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参与积极性不高,直接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三是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一。目前大学教育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往往被等同于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辅导仅仅局限于毕业前的求职指导、了解就业政策、准备就业材料,提高择业技巧等方面,而具有实质意义的心理辅导、职业定位咨询、社会适应性训练等内容涉及不多。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的基本上都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单一做法,这种“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5.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机构不健全。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仍实行混合建制,没有设置专门独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仅仅把它挂靠在就业指导部门。而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是为学生就业服务的,职责偏重于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咨询,收集、存储、发布职业信息,组织招聘活动,举办就业讲座,负责毕业生的分配派遣、毕业手续的办理等相关事宜,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咨询辅导等全方位的服务,忽视了对学生一生职业生涯活动的指导和教育,这种做法不仅严重制约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也影响到学生未来人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1.学校、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营造气氛,形成合力,推广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念。政府部门要重视和支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速出台有关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以制度保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实施。高校作为教学育人的主要阵地,要勇担教育重担并积极发挥好引导作用,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网、校报、广播站、宣传栏、专家讲座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让他们自觉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此外,关心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各界力量都要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项系统工程,要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舆-论宣传,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教师队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按照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标准,着力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专业化师资队伍。高校一方面要充分发掘、整合自身现有的人才资源,挑选出一批业务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合理,开拓创新精神和理论研究水平较强,实践经验丰富,就业指导基本功扎实的教师,为他们创造学习深造、定期培训的条件和机会,生涯设计公益网职业规划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培养自己的专业师资队伍。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联合社会专业团体合作办学,或以邀请、兼职、聘任等多种形式吸引校外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专家来校开展系列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咨询和服务。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及对策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加快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形成集全程化、实践化、多元化于一体的系统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5]要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首先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列入高校正常的教学计划,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给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一个足够重视的教学地位。其次要建立起全程教育、分级指导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根据大学生在校期间各个年级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指导内容和重点,循序渐进地设计相关教学内容,开设相应课程,使职业生涯教育有层次、分级式地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最后要改进教育教学结构。一方面丰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依据学校自身学科特点,设置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学科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战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等在内的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锻炼,在实战中发展。另一方面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课堂教学、小组辅导、专题讲座、心理咨询、教学渗透、校园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丰富、多元化的方式和手段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从而保证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开展取得实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实行规范建制,成立专门化、独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机构。高校要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区分开来,单独规范建制,成立专门的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机构。一方面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咨询和服务工作。另一方面统筹管理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整体规划,拟定实施方案,形成理论体系,建立相应的激励和保障制度,切实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环节,保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5.建立信息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网络体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生涯辅导。要加强旨在为学生提供个别职业咨询、测评和辅导的生涯规划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借助各种测评技术和方法提高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实效性。首先要建立专门的生涯规划教育网站,搭建完善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设置网上个性化的测试量表或调查问卷,提供网上个别咨询和生涯指导,为学生提供高效便捷的个性化生涯指导服务。其次要引进或开发先进科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体系,充分利用职业测评所具有的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通过心理测验、情境模式和人才测评等手段,帮助大学生更科学客观地认识自我能力、兴趣、个性,为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力参考,消除其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迷茫,协助其进行合理的职业发展方向定位。最后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成立专门的生涯规划咨询室并配备经验丰富的专业咨询人员,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个体咨询和个别辅导,及时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满足学生个体成长与职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及对策2017-05-11 20:01 | #2楼

1.问题的提出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职业兴趣、爱好、能力、个性特征、价值观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高等学校招生规模扩大及就业方式的变革,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逐渐凸现,成为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和相关学者研究的热点。但以往的大部分研究文献都从教育学理论的角度探讨,大部分文章理论不够深刻,只对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进行百分数统计,从实践性角度探讨的文献,不仅数量较少、力度也尚浅。近两年我国学者有戴玉英、吴继承、徐隽、张玉新等开始提出高校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实施团体生涯心理辅导,并提出把职业生涯规划设为必修课,这就突破了理论单调和实践少的缺点。关于这一领域研究的文献很少,处于开发探索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内部关联性如何,及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有什么差异?如何实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本研究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进一步提出思考。

2.研究方法

2.1被试

从赣州一所高校07、06、05三个年级中随机抽取各120名学生,共发放36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37份。被试的基本组成情况见表1。

访谈对象包括6位教师和9名学生,老师包括中层领导、职业指导任课教师、心理咨询师、班主任、辅导员、就业指导人员各1名,访谈的9名学生是从3个年级分别随机抽取3个获得。

2.2测量工具和方法

自编调查表和个别访谈两种研究方法。自编(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包括自我认识、职业认识、规划制定和情意态度四个维度,共16个项目,三点计分。访谈题目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教育开展得如何?”,访谈形式包括电话访谈和面对面访谈形式。

2.3研究过程与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1.5进行描述性统计和x2(卡方)检验。

3.结果

3.1职业生涯规划的四个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关系

3.1.1自我认识在专业、独生子女与否和长期居住地上差异显著

有48%的学生对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有明确的了解,且自我认识在专业、独生子女与否和长期居住地上差异显著。艺体类学生明显高于文理科学生,独生子女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城镇学生明显高于农村学生。 (见表2)

3.1.2职业认识在性别、长期居住地、专业、学制和独生子女与否上差异显著

86.6%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非常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仅占20.5%,且职业生涯规划认识在性别和长期居住地上差异显著,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城镇学生明显高于农村学生(见表3)。

50.1%的学生明确自己喜欢的职业,且在专业和独生与否上有显著差异,艺体类学生明显比文理科学生更明确,独生子女明显比非独生子女更明确(见表4)。

认为毕业后从事的职业与最初打算可能有很大差距的占50.1%,且职业差距在独生子女与否、长期居住地、学制上有差异,非独生子女明显大于独生子女,农村学生明显大于城镇学生,本科学生明显大于专科学生(见表5)。

3.1.3职业规划制定和实践在性别上差异显著

做过明确规划的学生只占18.1%,有规划但不明确的占72.7%;对规划进行实践的仅占20.8%,男生的规划制定和实践明显多于女生。(见表6)。

3.1.4职业生涯规划体验无显著差异

对自己的生涯规划满意的占10.7%。64.7%的学生只是在大一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育形式主要是授课和讲座,07级学生接受的教育多于06、05级学生。只有9.2%的学生对教育满意,在人口学变量上无显著差异。

3.2规划制定与自我认识、明确职业和职业差距的关联性

自我认识与明确自己喜欢的职业有关联性,自我认识高的学生比自我认识低的学生更明确自己喜欢的职业(见表8);越明确自己喜欢的职业,其职业差距越小(见表9)。

职业生涯规划的明确程度在自我认识、明确喜欢的职业、职业差距上差异显著。自我认识越高,生涯规划越详细;越明确自己喜欢的职业,其生涯规划越详细;生涯规划越详细,其职业差距越小。(见表10)

4.讨论

4.1自我认识在专业、独生与否和长期居住地上差异显著

艺体类学生的专业与自己的性格、特长、能力相吻合,自我认识高于文理科学生。独生子女的家庭条件更优越,城镇家长文化程度更高,更注重子女的兴趣、特长、能力方面的挖掘和培养,而大部分农村家长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对其他能力较少关心甚至加以遏制,所以城镇学生和独生子女自我认识更深。

调查中发现,52%的学生不明确自己的个性、职业兴趣,能力、专业发展的优劣势,打算考研和考公务员的学生总共占62.0%。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空前提高,于是考研成为了大学生的必然选择,这样做一是为了在未来就业时提高身份,增加就业机会,二是为了把就业压力后延,避免眼前可能失业的尴尬。从心理咨询师的访谈中了解到: “走进心理咨询室的同学中,只要是有关个人困境和发展咨询的都无一例外的与‘目标和发展’有关系,他们的焦虑、迷茫与痛苦的原因是考上大学了,以为爬上山顶了,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更没有具体的道路可循,也有一些大三学生面对考研还是工作很难做出抉择……”。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自我认识不够,加之就业压力增大。

4.2职业认识在性别、长期居住地、专业、学制和独生子女与否上差异显著

艺体类学生比文理科学生更明确自己喜欢的职业,这可能艺体类学生所学专业本身就是自己特长,因此明确以后从事的职业;根据我国的现状,独生子女大多居住在城镇,城镇学生比农村学生更了解生涯规划且职业差距更小,这是因为城镇信息更丰富,学校、教师和父母的职业意识更强,职业相关知识传授得更多,学生了解职业所需的技能,有助于定位将来的职业。男生比女生更了解职业规划,这可能由于我国对男性传统要求即男生要安家立业有关,因此他们的事业心更强,职业探索和定位更早。本科学生比专科学生职业差距更大,这可能因为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所致。大学生往往没有正确的自我和职业认识,不能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专业知识的优势而做到扬长避短,从而使得规划的目标脱离实际翻。同时,还得考虑环境分析,环境分析包括社会环境分析、校园环境分析和家庭环境分析。如今年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因此,做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做好长期职业生涯规划。

4.3职业规划制定和实践现状分析及在性别上差异显著

有详细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非常少,从访谈学生的摘要中了解到: “任课老师并不是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大都照本宣科,或者播放时事政治,没有对我们做具体指导和分析,很多学生请假不上课,认真听讲的很少。课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作业,大部分同学都是从网上下载,不少同学写完后就忘了,对将来就业更是感到茫然。”学校开展了职业生涯教育,从调查结果中发现,在授课和讲座形式上,07级学生明显多于06、05级学生,表明我校07年才开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我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还没有成体系。职业生涯规划任课老师也反映: “该课是大一新生的公共选修课,总共八课时……由于自己的专业限制,在很多时候只能从方法-论上进行一定的指导.很难深入地分析各种职业……”。从访谈内容可知我校大部分大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因:学生职业认识不够、教师指导和监督不力、学校相关教育不成熟。

男生制定规划和实践明显多于女生,可能是男性角色的事业心所致,所以他们把职业规划得更明确,重视实践锻炼来探索未来职业。

4.4规划制定与自我认识、明确职业和职业差距的关联性

从统计分析表明,有明确自我认识的学生更清楚自己喜欢的职业,也更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的学生的理想职业与现实差距明显更大。这与王沛的研究结果相近:对自我了解越深入,职业生涯规划越明确;而职业生涯规划越明确,毕业选择的结果与最初打算的一致性越高;大二做出职业生涯规划,毕业选择满意度相对较高。可见尽早给予大学生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对职业的选择有很大帮助。

5.对策

5.1提高自我认识,消除就业迷茫

自我认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包括个人的兴趣、能力、价值观、个性、形象、职业目标以及父母的管教态度、学校与社会教育对个人产生的影响等。为了加强大学生,特别是文理科、非独生子女、农村学生的自我认识,家长和学校不仅要重视学习成绩,而且应从小重视并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自我的途径有:工具测量,如卡特尔人格测验、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霍兰德职业偏好量表等。这些途径应在中学时普及,学校宜对全体学生进行统一测量和指导,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学生自身可以通过实践,自我感知,向他人询问并接受客观的评价和意见。

5.2加强职业认识,定位职业目标

为了加强大学生(特别是文理科、非独生子女、女生)的职业认识,家长和学校的职业指导应从小学阶段持续到成年阶段,因为这样的指导能促进各种知识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自我和职业领域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更早地明确自己喜欢的职业。职业教育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已受到广泛重视,他们通过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努力来培养小学生的职业意识,帮助中学生职业探索和高中生找到职业焦点。希望这些给我国的职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5.3规划职业生涯,完成职业规划

在方伟主编的咨询案例教程中,采用个别咨询的流程使很多来访者清楚了自己的发展路径。但个别咨询费时费力,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而班级生涯心理辅导完全克服这一缺点。戴玉英针对开设班级生涯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设计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方案(共五个单元)并付诸实践。实验班与对照班在职业认识、生涯定向、规划制定和情意态度四个维度上,达到了差异显著性水平。林晓萍的研究也证明班级生涯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班级生涯心理辅导具有长效性和迁移性,能充分挖掘班级群体的教育资源,以期促进班集体共同成长,能开创“全员参与,通力合作,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局面。所以,班级生涯心理辅导可以作为高校职业指导新形式而进行推广。

此外,学校应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立一支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教师队伍和相应的监督评价体制。美国早在19世纪60-70年代,就成立了许多专门的机构和协会,使学生真正切实体会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国急需加强。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及对策思考】相关文章:

乡镇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09-25

农村党建工作的现状及思考和对策09-25

乡镇联村干部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09-25

乡镇干部驻村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09-25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思考09-25

医患纠纷的现状及思考09-25

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教育的思考09-25

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建设思考03-10

城市管理现状及思考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