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现状及思考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校园环境建设是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也是学校日常德育工作的载体。优美的环境,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认真规划,精心设计,给学生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学校无空地,处处皆育人,让学校的一草一木,每一面墙,每一块地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二、做好特殊学生的德育工作
这里的特殊学生指的是留守儿童、单亲等家庭缺失者、心理问题较大的学生。遇到特殊的学生时,也要用特殊的方法对待,每个德育工作者都要有自己的独门妙计。一是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让特殊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现在学生的心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而他们心中的“面子”会成为他们进取的动力,也会成为他们堕落的根源。作为一个德育工作者,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细心分析,谆谆教导,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二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以“柔”为主,要善于容学生之短,宥学生之错。学生所犯的错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教师以“柔”的方式处理为佳。教师若能以发展的眼光宽以待之,他们必会对教师心存感激,而有所回报的。当学生犯了严重的原则性错误,触犯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班规时,比如说考试作弊,偷东西,撒谎,恃强凌弱等行为,要坚决予以处罚。但是这种坚决,要以柔和的方式体现出来。
教师与学生谈话时,口气不必非常强硬,可以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心底里认识错误所在,并主动承担责任,接受必要的处罚。只有学生从内心接受并认同了老师的做法,才能真正在行为上有所改变,而得到老师的理解和鼓励后,整个人都变得积极起来,思想认识上又能更上一层楼,最终从主观上克服自己的缺点,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经常开展德育活动,寓教于乐
一个人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需要多种情感的渗透,而开展德育活动正是产生多种情感的重要途径。开展德育活动是德育工作的主导,做好每一次德育活动安排,对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活动课形式丰富多样,学生喜欢,乐于参与,所以学生始终是在愉快中接受教育,这也正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活动中,既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综合评价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们书法绘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开展德育活动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后进生往往因为学习差导致行为差,因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但他们渴望尊重,渴望进步,渴望成功。实践表明:后进生不仅具有潜在的智力,而且非智力因素常常表现突出,德育活动的开展为发挥后进生潜在的能力提供了良好机会。
四、加强和家长的沟通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最直接、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校讯通、电话或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长的文化素养及职业特点、家庭经济状况;向学生家长汇报他们的孩子在校各方面的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共同教育孩子。因此加强同家长的沟通交流,做到家校联合,让家长知道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调动家长参与教育学生的热情,积极支持配合老师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通过多沟通多交流,使老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给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环境。
总之,加强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性,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德育工作永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农村中小学德育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时研究和解决学校德育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必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把学校德育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与思考2017-05-11 21:01 | #2楼
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改革开放成就显著,这些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包括农村中学生是活生生的正面教育。但我们必须看到,农村中学德育工作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据调查,大多数农村中学重智育轻德育,重形式轻效果,重校内轻校外,重灌输轻导行的不良现象依然存在。以致学校育人观念淡化,德育工作弱化,学生道德素质退化。一些中学生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小小年纪不思进取,贪图享受,厌学逃学,进出娱乐场所,盗窃斗殴,违纪违法事件时有所闻。虽然这些德育问题关系社会、关系家庭、但更关系学校。我们的德育工作有那些缺点,又当采哪些对策呢?
《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现状及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1. 农村德育教育的现状
1.1 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比较严重。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家长、教师、学校乃至社会都未曾改变以分数作为评定学生发展、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办学质量以及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观念。学生的学习成绩好,教师就有业绩,学校就有光彩,这些现实的、看得见的东西往往成为趋之若骛的对象;而思想品德和良性道德总是呈隐性状态存在,其效益短时间很不容易凸显,因而,学校特别在农村中学不愿把精力和时间更多地花在德育教育上,学校德育工作出现“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教学时间要多少有多少,德育时间剩多少是多少”的尴尬被动局面,致使德育工作在很多农村学校只流于形式。
1.2 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家庭是青少年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之一,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源头,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在农村,有很大一部分家长为了改变落后的经济面貌,忙于在外打工挣钱,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根本顾不上,因此“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或“寄宿式教育”的现象增多。这些留守儿童的焦虑、紧张和孤独感明显要比其他儿童强烈,在加上祖辈的溺爱或疏于管教,使其不良行为不能也不容易及时得到矫正,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日益增多。其次,由于农村交通不便,当前山区学校教育投资有限,基本无力让学生在学校住宿,因此,孩子们只能寄宿学校附近的农民家,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和不便,并由于分散而难以统一管理。这样,就出现了家庭教育的缺位,从而使本应由家庭承担的德育责任远远不能落实。
1.3 德育队伍建设不力。班主任作为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工作压力大、待遇低,严重影响了班主任的工作稳定性、积极性;同时,对班主任的校本培训缺乏实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和育人能力还与现实要求不相适应;由于经费缺乏,农村中学很少派班主任参加业务培训、经验交流等,导致德育内容思想僵化,德育队伍断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信念在部分教师中缺乏,还有少数教师道德失范,品行欠佳;学校对师德的评价考核体系不健全,对师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制约着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1.4 德育评估制度不健全。 一方面由于德育状况及实效的评估难于具体操作,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对德育工作科学化的评估制度没有完全建立,或在评估时不够扎实有力,从而使学校德育工作的应有地位未能真正确立。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农村中学在德育工作束手无策,在素质教育与德育工作问题的冲突面前日显苍白。因此我们应该着眼现实,对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有一个比较客观的思考与探索,并通过多种途径,使德育工作充分发挥传递时代精神,塑造时代品格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作用。
2. 对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的思考
面对新形势的要求和农村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我认为要强化学校的德育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认清形势,统一认识,确保德育的首要位置。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培养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质优良的一代新人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尽管我们过去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地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尤其是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影响。面对日益复杂的形势,学校领导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从提高民族素质,事关国家安危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更加自觉地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到“以德治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当前,应把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当作中心工作来抓,掀起再动员、再学习、再认识、再提高的热潮,使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上定位。其次,学校要根据《意见》要求,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小学德育纲要》等德育规章,解放思想,从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制定实施计划,要从舆-论宣传和制度建立切入,保证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同时,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采取切实措施,坚决扭转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不良倾向。
2.2 要进一步健全德育工作机制。首先要明确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组织学校德育工作的责任。德育工作单凭学校自身的努力是很不够的,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协作和支持。例如:净化社会环境,这就是需要政府会同公安、工商、文化、司法等部门进行综合整治,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履行“两办”《意见》中规定的职责和义务。其次,要明确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国家规定的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落实。学校应该发挥党支部、工会、团队组织的作用,培养好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德育工作队伍,切实办好家长学校,大力普及家教知识,密切学校、社会、家庭的联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德育工作和管理机制。再则,要确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彻底克服德育的任务由班主任、辅导员完成的偏见,强化每一位教师的育人意识,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
2.3 要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 德育工作的实效是德育工作生命力的体现,如何提高德育实效需要根据校情、班情和学情进行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我认为要增强德育实效,首先,观念要更新,方法要创新,要坚决摈弃赶时髦的应景教育、形式主义的花拳绣腿、教条主义的空洞说教。其次,在德育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六性”:一是教育目标的层次性。要根据《纲要》和《意见》的要求区分不同年级,不同对象设置教育目标,分层施教,层次递进,避免“一刀切”的现象。二是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德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德育的内容也要适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只有不断注入时代内容,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要紧扣小公民道德建设这个主题,充分利用德育资源配合教育教学。三是教育策略的开放性。开放式的社会每天都向青少年传播各式各样的信息,如果再用过去那种封闭式的德育方法,势必造成校内外“观念落差”的冲突,使学生无所适从,学校应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体验生活,陶冶情操。四是教育管理的民-主性。教师在学生管理中应坚持民-主的原则,多对话,多交流,少批评,少训斥,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为人师表,使说服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管理,让学生自主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体验,将德育要求内化为自身愿望。五是教育形式的多样性,要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优势,把德育观念、德育要求、道德标准融化在具体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从中获得道德的教益。六是德育工作的持久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学校应该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特别对后进生要紧盯不放,要紧扣小、细、实,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日积月累,逐步形成规范,坚决杜绝“雨过地皮干”的短期行为。
2.4 要健全德育科研和督导评估机制。德育科研在农村中学还很薄弱。我认为学校应有德育研究的课题。每学期应该组织一两次大型德育观摩和交流活动,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应该研究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评估方案,并制度化地开展专项督导评估,将评估结果与荣誉、利益紧密挂钩,对应德育工作没力而造成学校管理混乱,学生品行不良的学校领导在年度考核时要“一票否决”。要建立竞争机制。对“德育先进学校”采取年度考核制,取消“德育先进学校”终生制。同时,学校也要相应制定德育工作评估方案,细化内容,强化督导,严格考评,考评结果要与教师评优、晋升、奖励挂钩。对德育工作成绩显著的学校和教师要给予表彰奖励。
2.5 要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是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更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目前,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虽然引起重视,但品位不高。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认真规划,精心设计,落实经费,抓好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和育人氛围的营造。当前,首先要加强校园环境的整治和管理,杜绝脏、乱、差。同时,要将现有的文化宣传阵地(橱窗、画廊、黑板报、广播、电视)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文明校园”的评比,每学期组织一次“文明教室”、“文明办公室”、“文明宿舍”的评比,以次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目前我们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困难和机会遇并存,只有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发展、创新的思路,学校的德育工作才能会取得成效,才能创建出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现状及思考】相关文章:
农村党建工作的现状及思考和对策09-25
关于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现状及思考09-25
医患纠纷的现状及思考09-25
乡镇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09-25
城市管理现状及思考09-25
普通发票管理的现状及思考09-25
基层党组织现状及思考09-25
乡镇信访工作的现状及思考09-25
高校生命教育实践现状及思考09-25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状调查与思考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