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进程加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价值体系正经历着一个与日俱新而又痛苦嬗变的过程。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步走向成熟时期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也在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思考研究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引领其形成积极科学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
1、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当代大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善于捕捉和接受新生事物,报纸、广播、电视,特别是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大多数同学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以及对重大事件的处理,能够表示理解赞同和支持。政治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贯穿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2、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务实的。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与选择,许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而把努力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锻炼各种驾驭生活的能力、了解社会、树立自强自立放在第一位。多学些本领,多掌握几种技能,适应竞争,适应社会,已得到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
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进取的、向上的。当代大学生对“追求健康向上、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生价值观普遍持认可态度。他们富于同情心、责任感和正义感,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追求完美的人格质量。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误区
1、人生理想的失重与个人主义的抬头。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中个人主义的现象有所抬头,表现在:只顾自己利益,处处为自己着想、不愿关心和帮助他人,不参加集体活动,狭隘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现象严重。
2、拜金主义的兴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个别大学生开始接受并认同金钱至上的观点,出现了拜金主义,崇拜金钱,以含金量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
3、对优良传统的冷漠与价值偶像的错位。近年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个别大学生的高消费、高享受的追求已经格格不入了。在个别大学生心里逐渐产生了价值偶像的错位。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
(一)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折射和影响
大学生价值观极易受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不同价值观相互冲突,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特别是当代大学生造成了思想混乱、价值迷茫,产生了大量道德失范现象。
加之社会一些腐-败现象、不正之风的影响,使他们很容易产生消极的观念,对改革开放和国家的发展前景以及个人前途产生困惑,在彷徨与苦闷的思考中他们转向崇尚自我,走进自我迷宫,主体意识也由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得失,注重物质享受和拜金主义倾向明显。
(二)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冲击
全球化如同一柄“双刃剑”,各国在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合作与交流的同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也迅速地在全球蔓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这些西方腐朽思想通过大众传媒和文化产品,在消遣和娱乐的幌子下进行大规模的传播和渗透,向人们宣传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同时一些西方社会思潮也趁虚而入,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产生了很大影响,并渗透到大学生日常行为和社会认知之中。
(三)学校价值观教育机制的不健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新的工作体系尚在建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学校在学生价值观教育上目标过高、缺乏层次递进性,远离时代;过度强调认知、理论与实际的脱离,价值观教育变成了单纯的知识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把价值观教育过程看成单纯的外炼过程,把教育过程和内化过程分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作用的发挥。
(四)网络信息时代各种传媒的作用和影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所处的已是一个信息激荡、传媒发达的网络信息时代。各种传媒如网络、影视、书刊等热衷于宣传和介绍西方各种价值观念,甚至封建迷信的某些歪理邪说,加上对很多新生事物的迷惑不解,许多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价值观困惑,有的精神空虚,缺乏理想信念,终日沉迷于网聊、网游之中;有的价值导向异化,一味模仿明星和西方饮食、服饰、生活方式,成为所谓的“新新人类”。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五)家庭教育的缺乏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长期、深刻的影响。我们国家目前的家庭教育非常缺乏,尽管多数家长在主观上也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但出于对子女适应现实社会的担忧和对其眼前利益的维护,往往在具体问题处理上又采用实用主义的做法,在价值观教育上倾向于个人本位和“金钱”本位,这种倾向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六)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
当前大学生缺乏对国情民情的切身感受和具体了解,缺乏生活实际的磨练和对社会制度、社会规范、社会思想意识的思考,这样很容易在价值观的选择上产生偏差。从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的思维、情感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他们在各方面的心理特点上充满矛盾,处于极不稳定的变化中,观念的多元和多变又使他们无所适从。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理论引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的理念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基本规范和准则,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和保障。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并紧紧围绕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展开。我们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主导因素,并结合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更新教育模式,以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利用各种教育阵地,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教育,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决弘扬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树立先进典型,抓好示范教育,为大学生价值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各类网站要把握好正确的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活动;依法加强对高校周围的文化、娱乐、商业活动的管理,坚决打击侵害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的不法行为,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三)注重价值观教育的方法手段
注重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首先应当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环节。教师应当多采取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的头脑始终处于思维的活跃状态。其次,应当尽可能地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于一切可以运用的技术手段,将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从而化枯燥为情趣,化不解为理解,用科学思想丰富学生头脑,加强主渠道能量,提高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影响,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四)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历来是高校精神文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非强制教育手段,主要通过创造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来实现课堂以外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效果,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内化了教育要求。要发挥校园文化熏陶作用,运用理论、文化、宣传等手段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加以正确的舆-论引导,通过科学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健康活泼的集体活动来营造一种明朗、健康、活泼、有序的文化氛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有凝聚力的校园文化,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是校园文化的高层次精神体现,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的历史性及其时代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每个大学生深层次的价值观的形成,乃至于他们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五)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
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须使社会的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这样才能使大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创造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并从而体验到自己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首先,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教育影响转化为大学生内在价值观的基础。要加强实践的环节,开展各种活动让大学生承担一定的社会任务,使大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在社会动态的发展中寻找大学生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有机结合点。
其次,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道德规范的内涵,然后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在外化为行为和习惯,最终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他们在进行社会交往与协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践履社会、集体或教师提出的思想道德规范与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会产生评价和调节人际关系及他人行为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最后,大学生要身体力行,从实践体验中去认识、理解、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分析与思考2017-05-11 21:01 | #2楼
新世纪,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大学生是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成就自身价值,实现远大理想至关重要;对于国家国力的增强和经济的腾飞也举足轻重。
一、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内在因素
1、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政治素养
温-家-宝在视察清华大学时的讲话中曾经提到:每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没有青年的前途。我们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将会给每一个青年创造用武之地。同时,国家的希望就寄托在青年人身上,没有青年人的牺牲和奋斗精神,就没有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国家民族也是没有希望的,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接在一起。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的讲话中这样提到:当代青年要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大学生要注重加强政治鉴别力和敏锐力,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正确深入地理解科学发展。准确、客观地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对于自身创业进取,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了解国情,回顾历史,肩负起承前启后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尤显突出。
2、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思想道德水平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自觉弘扬正气,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袭,努力争做道德的楷模。不论学历高低,要懂得真诚做人,踏实做事,要学会正确处理权利与行政能力的关系,要做到古人所讲“达则兼顾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国家民族的宏伟蓝图中去。要树立坚强的信念,乐观进取,持之以恒,永不言败,奋勇向前,发挥自身价值,到国家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终将被社会所唾弃。当代大学生不能随波逐流,对于人生要早定规划,明确学什么,为什么而学,从学以致用的角度保持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以正确的人生观作为指导,从实际出发,甘于奉献。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向实践学习,用实践丰富理论知识。牢记爱岗敬业、求真务实,以勤恳踏实的工作态度做好本职工作,切记好高骛远。要深刻的明确每一个岗位都应该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的。
3、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文化因素
孔子的经典语录中有这样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所谓“学”,在古代中国本意是指通过听老师讲授,借鉴前人的经验,获得前人的知识的能力。而“习”是指把学来的东西在课下的生活、生产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反复练习。学习不仅仅包含着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客观知识与主观认知相结合的道理,更包涵着知与行合一的深刻哲理。大学生在努力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主要是对社会观念有选择的内化过程。大学时代是大学生树立人生定位和价值取向的关键时期,大学教育以其巨大的渗透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着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并对挖掘他们内在潜力,提高综合素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中国,面对发展与挑战,需要的是高能力、高素质人才,大学生们要通过不断地积累理论知识、获得和提升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重要基石。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走在时代前列,彰显坚定的信念
奥运会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表明,当今中国已经进入科技与经济腾飞的新时代。在这特定的历史时期,争锋创先,走在时代前列的内在力量势不可挡。大学生,最富激-情和创造力的群体,更是肩负着富民强国的社会责任,以他们坚定的信念,义不容辞的走在建设祖国的道路上。
扶贫开发,教育先行。西部的荒凉与贫瘠,生活的贫困与艰辛,从未磨灭孩子们求知、求学的欲望,那一双清澈透亮,充满渴望的眼睛,激励着一届届大学生支教队员踏上那片土地。站在神圣三尺讲台上的大学生支教队员们,在教学中踏实求新,虚心学习,潜心教学,开展互相听课评课的活动,互相帮助提高业务水平,为当地带去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第十二届支教队员、来自管理学院的郭奇有这样真实的感悟:“支教培训已经进行了很多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顺利完成了体育、摄影、音乐、医疗、教学等重要项目,通过这些培训,我们收获颇丰。回首望去,在老师和学长的悉心指导下,我们正渐渐从一名懵懂的学生转变为一名合格的支教队员”。有人他们是一群生活在梦想里的人,其实他们更像务实的实干家,用行动践行缤纷的青春,用平凡的点滴构筑激-情岁月,用实际行动谱写着一首首青春的赞歌。
2、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由于时代进步,物质条件富足,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影响到某些大学生有了不健康的心理:穿名牌,坐好车,攀比家事,追求名利地位的虚荣之心比比皆是。呈然,时代在发展,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物质上的种种诱-惑,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把握不住,个人主义和利己思想就会滋生。但大学生应以在大学教育中沉淀的深厚的文化素养与思想内涵,牢固坚定政治立场,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个人和国家的关系,让个人价值在实践的检验中得到深化和升华。国家需要建设,民族需要复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反映师生共同的理想追求依然代代相承,并起到支柱作用。当代大学生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奉献,自觉担当,真正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3、通过开展社团组织、勤工助学和社会兼职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大学校园的社团组织,能有效发挥大学生的特长,锻炼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激发他们热情向上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展多种读书活动,以心得和讲演等形式,营造良好的学风,让先进、积极的思想交融,让知识与智慧共享;组织开展多种义务工作,扶老助残,让大学生的爱心变成社会的力量;组织多种社会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造思考中来,为未来守岗敬业的奋斗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才培养的特征尤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大学生热情参与勤工助学、积极寻求社会兼职岗位,不仅能学以致用,获得丰富的职场经验和历练的机会,更为提高专业能力、科学设定职业规划、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勤工助学和社会兼职的活动中,大学生们普遍养成了“靠自己双手,吃自己饭”的独立意识,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和踏实工作,获得社会认可,这为健全他们心理素质和提高综合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活动参与中,大学生带头提倡奉献精神,倡导社会公德,热心组织社会公益,用他们特有的姿态普写着当代青年高尚的精神风采。
我们坚信,在和-谐发展的创新时代,当代大学生锐意进取、勇往直前,在振兴与建设的道路上,一定会充分实现自身的崇高价值。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相关文章: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09-25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其思考09-25
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09-25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思考09-25
当代大学生文化观念的现状与思考09-25
乌审旗党建带妇建工作现状分析和对策思考09-25
乡镇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09-25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及思考09-25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及对策思考09-25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与法制思考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