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内控管理知识
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选择
一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组成特征
企业所有权具有可分割的性质,即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具有可分割的特点,从而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呈现层次网状的特征企业治理结构不是单边治理而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企业利益相关者在企业这个经济活动中的责权利是相互依存分层次交叉分布的“控制权的具体分配是通过制度与经济组织来进行的,其中合同控制权分配主要取决于市场制度,剩余控制权的分配则是主要在企业组织中进行”(杨瑞龙周业安,2001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是具有分层次网状特征的制度规范 [1](22)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有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正式制度或正式契约;另一类是非正式制度或非正式契约非正式制度是指文化社会习惯所形成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没有在正式的合同中写明,从而不具有法律上的可执行性,但实实在在地起作用正式契约又分为两类:一类是适用于所有企业的“通用契约”;另一类是只适用于单个企业的“特殊契约”前者包括由政府所颁布的法律法规条例,如公司法破产法劳动法证券法会计法企业兼并条例;后者包括公司章程条例及一系列具体的合同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划分,对于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
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非常重要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基础是非正式的内部控制制度,即企业文化企业历史传统管理理念员工价值观等 隐性的内部控制契约内部控制制度的特征包括:
1.公共品特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公共品性质(刘明辉,张宜霞,2002年)笔者认为,从考察内部控制制度的特征出发,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分为共性内部控制制度和特性内部控制制度共性内部控制制度,即所有企业都适用的一般性内部控制原则措施程序等特性内部控制制度,是指适合个别企业的特有内部控制制度由于共性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及消费的不可分割性和非排他性,使其具有一定的公共品性质因个体企业生产(制定)共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动力不足,导致共性内部控制制度生产很难满足企业内部控制的公共需要,故共性内部控制制度应由公共部门提供比如我国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内部控制制度,COSO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构架》报告等,都从一个侧 面反映了企业共性内部控制制度的提供者为公共部门或机构 特性内部控制制度由企业来建设,所需的成本几乎完全由企业来承担,而社会几乎不需要再付出什么成本,建设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是相等的但特性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受益者却不仅仅是企业自身,还有审计人员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外部监管者等相关各方,所以,特性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仅会产生一定的私人收益(企业自身收益),
而且会产生一定的正外部效应,一般来说,内部控制建设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因此,从整个社会来看,内部控制建设的水平应当是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的水平但是,如果一个企业的某种活动可以增进社会福利,但自己却得不到报酬,它的这种活动必然低于社会最优的水平,内部控制建设由企业承担全部成本,它服从的必然是企业个体的成本——效益原则,它只可能将内部控制建设到企业边际成本等于企业边际收益的水平,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外部管制,企业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的现实必然会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水平低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水平,而且,单纯的竞争不能解决这种外部效应导致的市 场失灵
2.外部性特征
共性内部控制制度具有外部性是很显然的特性内部控制制度是由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设计(生产)的内部控制制度它除了能给企业内部带来收益外,还会给企业审计人员外部投资者及监管者等相关各方带来收益,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如果企业按照特性内部控制制度边际成本等于其边际收益的水平进行建设,则必然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而达不到最佳的供应水平,造成特性内部控制制度供应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着力采取包括加强政府监管 在内的各种手段,使特性内部控制制度外部效应内部化
3.不完备性特征
詹森和麦克林把企业定义为一种法律虚构,企业的职能是为个人之间的一组契约关系充当连接点内部控制制度,或者说内部控制契约,也是一组契约中的一种根据契约理论,契约是不完善的,这是由不确定性人的有限理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等决定的因此在企业中,内部控制制度(契约)也是不完善的,总是有缺陷和漏洞这是因为:首先,企业不可能预测所有的未来事项,因而无法完全建立起面向未来的控制制度;其次,即使能够预测一些事项,但是受个人认知能力的影响,可能无法准确地描绘它们,因而相应形成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再次,内部控制制度要考虑制度成本大小,如果一项制度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其成本,那么这种制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正是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性,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内部控制只能为达到企业目标提供合理 保证,而非绝对保证
《内控管理知识》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如果把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种产品,其供求结合可以被视作交易活动该交易活动可以由市场政府两种方式来组织但不同的制定模 式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二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市场模式
市场模式主要广泛采用“顺向生成”的归纳法,有水到渠成之功效纯粹的市场模式强调实务,即市场交易活动,认为市场交易活动是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它从已有的内部控制经验或惯例中概括出为人们所接受的原则,因而可大大减少内部控制制度在拟订起草讨论过
程中的交易费用市场模式下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来之于市场,用之于市场一方面可使会计人员管理人员操作顺手,减少经济运行成本和损失;另一方面,它不像政府模式那样具有严格的立法程序,没有太硬的制度刚性,因而能对制度作及时的调整和修订,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运行损失另外,市场机制下形成的内部控制制度模式,更有利于减少市场交易费用这是因为:其一,市场竞争机制要求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内部控制上则要求确立一个“公认”的规范标准,从而可以减少内部控制领域里发生的“提供虚假信息”和“隐瞒信息真实”等行为其二,完善的价格机制有利于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进行不同的价格比较,避免因价格扭曲导致判断失误,驱使判断制定成本上升其三,市场的利益机制要求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进行可靠的收益费用比较,由于市场模式所发生的制定成本和取得的收益均是在市场中出现,两者在空间上具有相关性和配比性,有利于对制定成本进行控制但是,纯粹的市场模式生成速度极慢,甚至可能永无结果通过市场交易活动的经验而形成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控制实践起不到促进和提高作用,而且总是落后于实践,遇到新情况往往要“吃一堑”才能“长一智”,这“一堑”的交易费用可能很大而且,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偏离实务,造成运行损失;也因为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一项原则往往要经历无数次“讨价还价”才能达到“公认”的标准,花费 在“讨价还价”上的交易费用高昂
三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政府模式
政府模式时间短见效快,具有强制性,可以克服“讨价还价”带来的交易费用但是,由于政府模式的制度刚性,具有较为严格的立法程序,不易及时纠正和调整制度,可能带来运行损失成本,扭曲后的制度又给重新讨论和修正带来更大的费用由于政府模式不以市场交易活动为基础,可能因信息“不完全”而产生时滞性和不全面性,难以指导内部控制实践另外,政府模式的收益费用的不配比性,不利于交易费用的控制由于在政府模式下的制定成本属政府行政支出,而收益取得广泛地蕴含于市场交易活动之中,两者在空间上不能配比,因而很难对 制定成本加以控制
四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纯政府模式
纵观各国内部控制的发展,政府对内部控制外部化的促进作用集中体现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上(王湛,2001年)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1999年新修订的《会计法》明确提出企业应该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负责人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针对有些单位内部管理内部控制失控的现象,《会计法》第27条对各单位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做出了规定,从其规定的内容看,本质上体现的是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高一斌,2017年)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还将会计信息责任主体明确界定为单位负责人,并提出了强化内部控制的要求这是《会计法》的两大“亮点”(黄世忠,2017年)2001年6月首先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
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至今又逐步颁布了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筹资成本费用担保等相应经济 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
中国的内部控制制度基本上是在借鉴西方惯例并吸取中国理论界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并由政府机构直接颁布,而不是从中国内部控制实践中推导而来,它是一种通过“逆向生成”的演绎法完成的纯政府模式 这一模式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首先,中国独特的产权结构使中国政府有资格直接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颁布的主要目的是维护企业外界各产权主体利益,企业的信息使用者主要是外界各产权主体而我国的政府是企业最大的投资者,也是绝对最大的产权主体因而它兼有代表产权主体和权威性两重特征,由它来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显然是最恰当不过的其次,中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环境是逆向运行的西方的市场经济制度,是自发性的由下而上的诱致性变迁的过程,先有现代企业制度,然后再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规则;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则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的变迁过程,先制定市场经济规则,然后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它决定了内部控制制度必须按演绎法来完成中国的经济运行一直处于摸索状态,各经营方式之间没有天然的过渡形式这种逆向生成的经济环境,使得内部控制制度 缺乏顺向生成的土壤
《内控管理知识》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综上所述,政府和市场在制定内部控制的权利安排上均有其优缺点根据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某一种安排方式任何费用都最低的情况是不存在的,理想的安排方式是寻找政府与市场结合与协调的均衡 点
五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模式应朝着“以政府为导向,引入市 场规则”的方向发展
内部控制就是随着技术水平提高,生产由个体转向集体合作过程中产生的产权制度的基础保障它针对的是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技术越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企业内部的交易越复杂,对内部控制的要求就越高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是企业和独立审计人员对其愈加重视的原因,也是各国政府逐步参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原因之一如果没有国家及其制度对产权的支撑,高交易成本将使复杂的生产系统瘫痪,也不会有涉及长期交换关系投资(T·埃格特森,1990年)内部控制制度是一种知识产品,由市场组织交易存在信息交流方面的两难选择,信息交流会降低产品的市场价值,而信息不对称又会阻碍交易的达成因此,内部控制制度的交易通常转入市场,由市场中的主体——企业来组织生产但是,由企业生产内部控制制度往往会面临供应不足的问题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它不符合成本——收益原则设计实施科学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是个逐步试错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且带来的收益难以直接观
察计量,尤其对一些小企业来说,其收益甚至小于成本企业缺乏生产内部控制制度的积极性现实生活中就表现为大企业内部控制比较完善,而中小企业和新成立的企业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责权利不清晰,经济活动不规范,错误与舞弊现象比较普遍,企业效率低下二是企业供应内部控制制度会产生市场失灵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公共品性质企业耗费大量经济资源设计实施内部控制制度,而独立审计人员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投资咨询机构政府监管部门等能够搭企业的便车,免费获取内部控制制度的利益,即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制度会产生正的外部性制度生产的企业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但企业收益远远小于社会收益,这时就会产生市场失灵,即内部控制供应不足这时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增加内部控制制度的供应,使之接近于社会福利最大化所需要的水平具体地说,要么强制搭便车者给予企业补偿,使外部性内部化,要么直接由政府提供内部控制制度第一种办法实施困难比较大,它涉及到搭便车者的辨别其受益水平的衡量等问题因此,最佳的方案就是利用国家具有供给产权结构的比较优势,由国家制定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强制国有企业贯彻实施,引导其他类型企业借鉴总之,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的二重性,为了既保障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又提高内部控制制度供应的效率,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上应明确分工由企业负责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制定,国家统一制定企业内 部治理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一般通用内部控制处理规则的约定,是技术性的,对它“消费”不具有排他性既然内部控制制度在本质上是一种公共契约,那么如果将其交由市场主体自己去协商制定,其相互间讨价还价的交易费用将会很高,以至于永远达不到“一致同意”(詹姆斯·布坎南语)的结果即使偶尔达成“一致同意”,也会由于监督其实施的费用非常之高而流产 因此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最好交由在制度制定与实施方面具有“暴-力比较优势”的国家或政府去进行,在中国尤其需要,这样其效率要较市场主体通过多次自行讨价还价来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效率高得多但是市场主体所面临的复杂社会经济环境是任何一个具有“有限理性”的国家所不能完全认知的,如果事无巨细地由政府包罗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部规则的制定实施,其交易费用反而非常高,效率效果都将低下,因而政府只能就一般性的内部控制制度即通用内部控制制度做出规范,而将余下的特殊具体内部控制制度交由市场主体自己去解决,这或许更具有效率因为政府监督这种特殊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交易费用(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注册会计师便是监督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社会装置)可能会很高 正是基于此点我们认为,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致同意”的一种公共契约是由一般合约和特殊合约组成的,它们分别被安排给国家或其代理机构与市场主体去制定和实施,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而西方自由主义的经济传统及会计事务的传统民间性使得西方国家将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权交给了会计职业的民间组织,政府只是在必要 时加以干涉,美国的做法便是如此)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朝着以政府为导向,引入市场规则的方向发展这不仅因为中国没有顺向生成的土壤,而且还在于如果随意做出制度性变迁和转移,其变迁和转移成本将是惊人的,所得出的内部控制制度将与经济运行环境背道而驰另外,逐渐完善的市场机制,使引入的市场规则更有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可防止内部控制制度因市场不完善而走样也就是说,逐渐完善的市场经济使以后制定的 内部控制的一系列规范引入市场规则成为可能
根据以上认识,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模式应以政府模式为基调,适当引入市场规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逐步扩大市场权力份额,并按照交易费用原则,合理地调整与市场 的权利结构,最终达到均衡状态
内部控制知识2017-05-09 21:02 | #2楼
一.企业现状
1.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历史发展简要回顾;
(2)现有产品或服务品种、市场情况;
(3)现有人数、场地、技术、设备;
(4)(前三年)经济、财务指标及分析;
(5)组织机构和领导班子情况。
2.企业资产状况。
(1)近几年总资产、资产负债结构;
(2)拟对资产负债结构进行调整的意见。
3.清产核算情况。
(1)原有资产产权归属及存在问题;
(2)对资产归属的协调意见;
(3)改制后的原投资主体确定。原有投资主体的地位,性质是否具有行使国家或集体资产投资主体的职能和能力;
(4)资产评估主要数据。
二.改制的意义和目的改制对企业的意义。
1.改制(设立)的指导思想。
2.改制的目的(目标)。
3.改制的可行性和有利条件。
三.改制方案内容
1.企业改制后的发展战略。
(1)发展规划简述;
(2)在当地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企业设备投资、新产品、营销计划;
(4)经营方向。
2.企业财产组织形式。
(1)选择的企业体制(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
(2)简述选择的理由或依据;
3.股东及股权结构。
(1)股东结构;
(2)股份种类;
(3)股份比例;
(4)存量资产置换办法。
4.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公司结构。
(1)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责、权、利;
(2)公司结构组成(母-子公司、分公司、联营企业);
(3)公司管理体制设计。
5.财务管理制度方案。
(1)财务制度简述;
(2)利润分配方案。
6.劳动人事制度方案。
(1)劳动人事制度简述;
(2)工资制度方案;
(3)福利保险方案。
7.改制后的经营计划。
(1)市场预测;
(2)企业收入预测;
(3)财务效益预测。
四.需解决的问题落实政企分开的问题。
1.清理债权、债务、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问题。
2.分流企业富余人员,安排退休和减弱职工的问题。
3.分离企业社会职能部门的问题。
4.对企业税收调整或保持优惠的问题。
5.置换后的资产继续低息使用问题(股权转债权)。
6.债权转股问题。
7.上级主管部门和挂靠问题。
8.党组织工作问题。
改制分流方案(样本)
为了贯彻落实《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文件精神,结合XXX工厂的企业现实情况,鼓励总公司所属企业XXX
工厂XX分厂改制创办面向市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非国有控股法人经济实体(以下简称改制公司)。
一、改制宗旨
XXX工厂XX分厂体制陈旧又不是独立法人实体,阻碍了今后的发展,为了提高职工对企业资产的关心程度和风险意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决定使其改制为非国有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加速发展。职工通过经济补偿获得一定股权,提高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使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彻底转变企业的经营机制。
二、原企业概况简述
XXX工厂XX分厂位于XX市,距离市中心XX公里,分厂筹建于1969年10月,总占地面积 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 平方米。该分厂已建成能生产多种润滑油、润滑脂生产装置,设计能力近2000吨,建有润滑油车间、润滑脂车间、油品种车间,是二级法人单位。分厂产品多次获省、市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称号,具有一定市场份额,现企业在册人数 人,其中管理人员 人,生产一线 人,驻外经销处 人,中专以上文化的 人,其余均为初、高中和小学文化。
所有职工均按照有关规定参加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保险,为职工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和住房公积金均按时足额缴纳。
XX分厂近三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附财务报表)
三、XX分厂清产核资、界定产权关系及拟进入改制公司的业务、资产、债务、人员等
1、XX分厂清产核资、产权关系情况
XX分厂所有资产为国有资产,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XX分厂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均为帐面值)如下:
(1)资产情况,资产合计 元,其中流动资产 元,固定资产元,无形及递延资产 元。(详见附表)
(2)债务情况负债合计 元。(详见附表2)
(3)净资产 元
2.拟进入改制公司业务、资产、债务、人员情况
① 业务情况:
XX分厂现承担的润滑油脂制造、销售等业务全部进入改制公司
②拟进入改制公司的资产、负债、净资产:
XX分厂资产合计: 元
负债合计: 元
净 资 产: 元(帐面值)
③人员情况:XX分厂目前有正式职工 人,全部进入改制公司,其状况分布如下:
厂长: 人,副厂长 人,中层管理人员 人,普通职工 人。
四、改制公司的设立和运行方案
1、分离改制后公司为非国有法人控股的法人实体,运作模式是按独立法人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改制后公司经营范围:改制前的经营范围全部进入新改制公司。
3、改制后公司主营业务:扩大润滑油脂的制造和销售。
4、改制公司的股权结构
(1)改制公司的总股本 元,全部为职工股。
(2)职工股:职工股分改制分流时所得经济补偿金和职工个人出资认购的股份两种。改制公司职工个人货币出资购买的股份为职工货币出资股,各类职工货币出资股额度分别为:
A:普通职工认购股份数额为0---1万元。
B:中层人员认购股份数额为0.5---1.5万元
C:副厂长认购1---4万元
D:厂长认购:2---6万元
①出资人:进入改制公司的职工。
②出资形式:根据2002年11月18日国家八部委印发《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即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第五条精神,改制企业可用国有净资产支付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故进入改制公司的正式职工与主业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的所得的经济补偿金(或净资产)作为股本的一部分( 元),职工货币出资( 元)。
5、改制公司运行可行性分析
(1)改制的有利条件
XX分厂位于XX市,有独立的生产制造及销售队伍,客户稳定,生产厂区及家属区设施完善,近十几年该分厂历史上没有亏损状况,改制后公司具备生存和发展条件
(2)改制后的机制优势
A、由二级法人单位成为非国有法人控股的法人实体,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运营。
B、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国有经济将按有进有退的原则,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本分厂改制符合这一发展方向。
C、职工出资入股有利于提高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职工以所有者的身份对企业的重大决策进行表决,有利于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
D、有利于增加职工的收入,职工是企业的劳动者,又是企业的所有者,既可按劳分配又可按出资比例分红。
(3)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
润滑油脂是原XXX工厂传统产品,主要销售市场是省内、呼盟地区、大连、山东部分省市等,锚轮牌钙基脂、锂基脂以品牌效应在省内占有率50%以上。润滑油脂省内市场占有率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大庆企业具有价格优势。根据产品定位,改制公司近期内润滑脂要以名牌战略扩大市场占有率,保持老产品钙基脂、锂基脂的优势,研究开发高附加值钙基脂的优势,提高中档锂基脂的产量,以经济规模和高附加值产品创造效益,争取总产量两年内达到2000吨,利润达到50万元。
(4)改制后三年经营目标预测
年度 经营收入(万元) 经营利润(万元)
2003年
2004年
2017年
五、规范职工劳动关系方案
根据2002年11月18日国家八部委印发的《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和《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劳动关系处理办法》(劳社部发[2003]21号)的规定,规范职工劳动关系。
1、从原主体企业分流进入改制公司的正式员工,先与原主体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并由改制公司与其重新签订三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应在改制公司工商登记后30天内完成。
2、原主体企业对分流进入改制公司的正式员工要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职工个人自愿将所得经济补偿金转为改制公司的等价股权。
3、改制公司及时为职工接续养老、失业、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关系。
4、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标准及明细汇总表、补偿金支付方式等。
(1)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标准: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工作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对从其他国有单位(包括国有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调入本单位的职工,其在国有单位的工龄可计入本单位工作年限。
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其中,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计发;职工月平均工资超过企业月平均工资3倍的,按不高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3倍标准计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也按照上述办法执行。 企业月平均工资为 元,企业月平均工资的3倍为 元。
(2)原主体企业用进入改制公司的国有净资产向进入改制公司正式职工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3)XX分厂正式职工改制过程中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合计 万元。(详见经济补偿金明细表)
5、XX分厂有离休人员 名、退休人员 名,不参加此次改制,均由原主体企业管理和承担费用。
6、欠缴职工社会保险费用和欠职工债务等问题的解决办法。所有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和住房公积金均按时足额缴纳,不存在欠费问题。企业不欠职工任何债务。
六、拟改制单位存量资产和债权、债务的处置内容
1、XX分厂资产、债务全部进入改制公司,具体如下:公司财务帐上流动资产 万元,固定资产 万元,递延资产万元,资产合计 万元,负债 万元,净资产 万元。进入改制公司的国有净资产,一部分用于向改制公司正式职工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剩余部分出售给改制公司的职工。
2、XX分厂改制前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债权和债务由改制后新公司承担。
3、XX分厂改制前的财务状况以会计事务所审计后为准。
4、所有进入改制公司的国有资产应按照《中国XX(集团)总公司国有资产评估项目管理办法》(中X总发[2002]149号)文件的规定进行评估,以经过核准、备案的评估值为准。
5、XX分厂目前占用土地不进入改制公司由改制公司租赁使用。
七、其它事项
1. XX分厂改制前由XXX工厂供应的水、电、暖气等服务项目,改制后可继续由XXX工厂提供,费用按市场价格进行结算。
2. XX分厂改制前从事的XXX工厂服务项目,在同等质量同等价格同等服务条件下,改制后的新企业享有优先权。
3. XX分厂改制后,其职工的人事档案、社保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党群关系等实行属地管理,XXX工厂协助改制公司办理移交手续。
八、改制分流方案的组织实施计划
1、承担改制、规范劳动关系和资产处置工作的领导、工作人员及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2、改制分流方案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计划
第一阶段:方案制订及宣传(月 日 ~ 月 日)
第二阶段:上报批复及宣传( 月 日)
第三阶段:具体实施(批复后)
(1)财务审计、资产评估(月 日 ~ 月 日)
(2)将原改制分流方案细化为改制分流实施方案(月 日 ~ 月 日)
(3)实施方案报批(月 日 ~ 月 日)
(4)组织实施XX分厂改制分流实施方案(月 日 ~ 月 日)
附件: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XXX工厂XX分厂改制分流方案》的决议。
【内控管理知识】相关文章:
工厂员工管理知识04-16
部门员工管理知识04-16
员工考勤管理知识04-19
超市员工管理知识04-19
员工自主管理知识04-19
团队管理知识培训心得04-19
管理知识员工并不难04-19
酒店前台人员管理知识04-19
内控信访管理09-25
企业管理知识培训总结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