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学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
一、教学计划
制定教学计划是备好课的前提,是对本期教学工作的全面安排,使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在备课前必须制定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1、学期初,教师应学习新课标对学科整体要求,按教材内容结合自身特点和所任教班级学生实际,以及授课时间空间情况,及时制定规范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计划制定要做到:据标准(课程标准)、依教材、切实际(符合实际安排合理)、求实效,教学计划必须在开学第一周内由交教导处审查批准,一式两份,一份贴与教案之前,一份交教导处存档。
2、学科教学计划按学期制订,计划中必须包括下列六个方面内容:
(1)本学期的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
(2)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3)教材内容分析;
(4)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5)全学期总课时及课时分配;
(6)教学进度与内容安排(含每一阶段教学目标)
二、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教师要重视备课工作,认真钻研大纲(课程标准)、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编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辅助手段,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材处理恰当,教案设计层次清楚,重视学法。教师备课应做到“六备”、“五精心”。即:备教材、备教具、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备板书设计;精心设计课堂步骤,精心设计课堂情境,精心设计板书,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及课外作业。备课的基本要求:
1、备课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从宏观上明确本学科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求和教学规则。微观上必须明确每一课时的目的要求、任务和具体内容。
2、备课要深入钻研教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理解每一部分教材,在全书及全单元(章)中的地位与作用,正确地掌握和处理好的重点、难点,对每一课时的应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理解严密准确,不出错漏。
3、备课既要备教材,更要备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科学地安排教学步骤,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有利于激励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4、认真编写教案。教案要整洁,条理清楚,切实能指导上好课,不搞形式主义。不能抄袭人家的教案。每一课(章、节)的教案以课时为单位编写。每一课时都应反映出以下内容:课题,第几课时,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步骤、教学教法和学法、教师精讲部分和学生精练部分、板书设计、作业、课后反思等。教学基本步骤;教学方法;板书设计;课堂练习;小结;作业布置等等。同时要认真备好期中、期末复习教案。
5、教案的编写既要有数量,又要求质量。
(1)数量要求达到每学期总教时的90%左右,各学科教案编写要求是:语文、数学各80课时(七年级语文96课时);英语64课时;九年物理、化学各48课时;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及八年物理各32课时(七年级地理48课时);音乐、美术、劳技各16课时。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要单独备课;理、化、生教师要备实验课,
(2)质量方面要求写成详案,任两个头课程的教师可写一个简案,同一教材上了两遍的教师可写简案,其余均写详案(新教师必须备详案)。每周数学、语文、英语要有两次的教学反思;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及八年物理,一次教学反思;音乐、美术、劳技两周一次的教学反思。各科每学期至少有两次阶段性的教学反思。
6、任课教师必须提前一周写出分课时教案,并于每周星期一交教导处审阅,经审阅签字后方可进
课堂上课。坚决杜绝不备课就上课和课后补备课现象,课堂上使用的教具和课件要在上课前做好准备,课堂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要在课前完整、熟练地操作一遍。
7、备课一律书写。公开课、观摩课课可以用电子文稿。
8、学校教导处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检查结果要有记录,并存入学校档案。学校实行
每月备课检查考核制度。并按《教育教学常规考核管理办法》的计算办法纳入教师年度考核。
三、上课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求每个教师必须认真上好
每一堂课,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内容正确,板书工整,语言规范,表达清晰,课堂结构安排合理。教学方法、手段择宜而用,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提倡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组织教学。树立“以生为本”观念,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性、自主性、民-主性;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实“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学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1、做好上课的各项准备,包括准备教案、资料、教材、教具、学具、演示仪器等。无教案,不得
进入课堂教学。
2、教师上课必须准备充分,情绪稳定,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自然,仪表整洁大方。坚持上课铃前
2分钟到教室前侯课(音体美及实验课教师应在上课铃响前将学生整队带入规定场所,下课整队带回)
3、上课前应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上课时,可择
重点酌情进行检查。
4、上课先要做好知识定向,发扬教学民-主,启发学生循序渐进地搞好教学活动。重视复习旧知识,
当堂巩固新知识,精讲精练,即时反馈,注意学生的原有基础,扎实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5、要认真组织学生的课堂纪律,不得让学生随意走动,随便讲话或搞小动作。课堂纪律不好不讲
课,待维持好纪律以后才继续讲课 ,以免徒劳无功。搞好课堂纪律既要从严要求、一丝不苟,又要讲究方法,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更要以改革教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力求课堂教学严谨、活泼、有条不紊。
6、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按时上课、下课,不迟时、不早退、不拖堂、不抽烟、不坐着讲课(有病上课除外)、不穿背心、短裤、拖鞋进入教室。
7、教师必须严格控制课堂教学时间,力争做到传授知识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课堂教学要在全校
范围内大面积推广“自学+督查”教学法,突出实施五步教学法,即设疑、自学、分析、博练、检测,交给学生主动学习的钥匙,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最大目标,确立终生求学的思想。根据教学实际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阅读、讨论、发言或练习,有一半的学生能独立活动,能主动学习;练习内容要考虑各个层次的学生。
8、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每一堂课都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集中,教学思路清晰,内容讲述正确,
教材组织恰当,讲授知识准确,逻辑性、系统性强,讲清概念、阐明规律,突出重点,抓住疑点,突破难点,课堂结构合理,条理分明,疏密适度。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手段先进,态度亲切自然,提倡“微笑”教学,教学语言富于激励性,多赞扬、肯定,少批评,不指责,使学生心情舒畅地上好课。科学地安排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每分钟的效益。
9、整个教学过程要严密组织,使课堂教学既层次分明,又协调紧凑。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
各类学生都有所得。特别是要照顾差生,力求使他们能掌握本课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0、传授知识要观点正确、知识准确、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输入愉快因子,教学时要注意抓住重
点,攻破难点,精讲多练,举一反三,特别要注重学法指导,智能开发与能力培养,切实培养学生的注
意、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能力,切实培养学生主动、自觉学习的习惯,切实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11、要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积极响
应新的教研教改精神,推行新的教育方法.做到掌握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知识技能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注重差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提高学生分
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思想道德水平。
12、学生思维活跃,重视课堂的双向交流,学习潜力发挥好,并能实现预定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这一原则,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3、板书要规范实用,书写要正确美观,布局合理,脉络清楚;内容简明扼要,直观性强,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教态要和蔼可亲、严肃大方,语言要精练、通俗、规范、准确、清晰、流畅,有条理,无语病。力求富有趣味性,尽量使用普通话。
14、合理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媒体,能上实验课的一定上实验课,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组织教学, 45 岁以下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两节多媒体教学课。
15、体育课上下课须列队,集中教学时间不得低于15分钟,每月至少上一堂室内健康课,室外课时体育教师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组织好“两操”。
16、信息技术课教学必须按照教学要求上课,不得在上课时间组织学生看与教学无关的碟片,在教学时应注意做好室内通风,如因停电造成无法上机,教师可调课或另行安排时间补上。
《教学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17、尊重学生,偏爱差生,不漫骂、嘲笑、挖苦学生。坚决贯彻《义务教育》和《末成年人保护-法》,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包括罚站、罚抄书、赶出教室、罚晒太阳、任何形式的打人)。如果体罚学生,查有实据,除批评教育外,视情况扣除当月部分或全部奖金,情节严重的,要负法律责任。上课要认真负责,室外课要采取措施,保证学生的安全。如因失职,而致学生受到伤害者,要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18、严格按照课表上课或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不得私自调课、占课、停课、请别人代课或擅自改上自习课。公出由教导处安排,因请假或其它原因需调课、停课者,须隔天提出,须经教导处批准;确实需临时调课的,必须向教导处补办手续。
19、课后听取学生反映,了解教学效果,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0、课堂教学“四不准”:
⑴不准接听电话;
⑵不准上课吸烟;
⑶不准中途离开教室,与其他教师闲谈或做其它与教学与关的事;
⑷不准酒后进入教室。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布置必要的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基本手段,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式,教师应认真进行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作业的布置要做到“八要”,即目的要明确,内容要精选,形式要多样,难易要适度,格式要规范,分量要适宜,各科要协调,总量要控制。作业的批改要做到“三要”,即一要认真及时,二要查漏补缺,三要反馈评讲。
1、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课堂和课外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体现因材施教,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保证练习质量。作业题目要典型,力求精炼。作业内容要精选,份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并具有层次性、思考性、应用性、开放性。既加“双基”的训练,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布置的作业教师必须预先练习一遍。作业应包括动脑、动笔、动口、动手等方面的习作。
2、作业分课内、课外作业,要严格按照上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保证练习质量。课内作业当堂完成;课外作业,七、八年级每科作业时间每天不超过30分钟,九年级每科作业时间每天不超过45分钟,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进行自学,参加队活动,以及科技、文娱、体育、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不得搞题战术,杜绝把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3、作业要求要严格,同级同科对作业要有统一的要求。要严格要求学生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作业。当前要特别注意培训和训练学生从小养成细心审题、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字迹潦草,不符合要求的,一律要求重做。还要培养学生改错订正作业的好习惯。
4、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各科作业必须由教师亲自批改,以便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及时调整,改进教学,作业批改要及时、准确、字迹工整、符号统一,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作文必须在下次习作前批改结束,作文批改要有总批和眉批,批语要有指导性、启发性,杜绝只有布置,不批改或不及时批改的现象,严禁由学生代查、代批、代改作业。提倡各学科教师进行作业面批。每次作业批阅后必须写清批阅时间和等次。作业批改一律用红笔批阅,原则上要求全批全改、详批详改。批改的基本要求:坚持教师批改——学生订正——教师检查——课堂评讲。决不能用集体对答案代替作业评讲,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评价。
5、教师批改作业时,应记载学生作业中的优点和问题,并划分等级,以便有效地进行讲评。
6、教师要重视作业的讲评,切实为改进教学和提高质量服务。对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要及时进行集体讲评;对作业中出现的个性问题,要进行个别辅导或面批。要对学生的作业了解全面,掌握典型,分析综合,及时评讲,查缺补漏。对于差生,要热情帮助,耐心指导。
7、各科作业批改量
(1)语文:作文每学期不少于七篇,且全批全改,语文作业按课批阅,每学期累计不少于30次。
(2)数学:按课时批阅,每学期累计不少于80次。
(3)英语:按课时批阅,每学期累计不少于64次,并要布置适量的口语、听力作业。
(4)物理:按课时批阅,每学期八年级累计不少于32次;九年级累计不少于48次。
(5)化学:按课时批阅,每学期不少于48次。
(6)政史地生:按课时批阅,每学期累计不少于32次。
(7)美术:按课时批阅,每学期不少于16次
(8)音乐、体育、信息技术等课程可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
(9)各科练习册每周由任课教师检查1次,每学期累计检查不少于16次,其中详查不少于5次。
8、学校建立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检查制度,每学期检查不少于3次,并将检查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按《教育教学常规考核管理办法》的计算办法纳入教师年度考核。
五、辅导
辅导是课堂教学必要的补充,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途径,是实行分层次教学、培优辅差不可少的一环,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辅助手段。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辅导工作。要在上好课的前提下,要注意因材施教,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分类指导,从学生实际出发,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1、辅导包括解惑答疑、补缺补漏、培优辅困,指导学法、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教育等。教师应把课外辅导与课堂教学纳入统一的教学计划之中,使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辅导形式要有多样性。可采用集体辅导、举办讲座、个别答疑、辅导阅读、面批作业、组织学习小组等多种形式进行,辅导必须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有记载。
3、各科课外辅导要做到四点:
(1)制定后进生转化记录;
(2)对成绩优秀和智力较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学习难度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3)解答疑难问题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4)组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水平,在培养学生合格加特长方面下功夫。
4、辅导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与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分类指导。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辅导重点应放在知识的扩展和独立思维的培养上,发展他们的特长,鼓励和支持他们拔尖,让他们的专长和爱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补缺补差,加强学法指导,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对学习基础薄弱与学习困难较多的学生,教师要以诲人不倦的精神,对这类学生以特别的关注,热情而耐心地加以系列辅导。使后进生的成绩有明显进步,使优等生的爱好特长得到发
展。
5、教师应经常深入班级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6、教师必须热爱差生,正确对待差生,坚决反对厌恶、排斥、放弃差生的做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差生。必须热情关怀、耐心辅导差生,及时帮助他们找出后进的原因,帮助他们改进学习的方法,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须在授课、提问、设计练习、布置和批改作业等环节上,照顾差生的实际。特别是精心设计一些适合差生思考的问题和练习作业,引导他们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自习课和课余时间,加强对差生的个别辅导,对待差生要坚持以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优点和进步,要充分肯定。同时对他们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也要实事求是地以适当的方式给予教育、纠正和辅导,引导他们不断改进。
7、对学习成绩差、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要热情关心他们了解分析差的原因,耐心教导,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他们端正态度,树立信心,改进方法鼓励他们迎头赶上。
8、要正确对待成绩优良的学生,要教育他们虚心学习,“更上一层楼”。要班上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热情帮助后进生,共同进步。对优秀生不能过于溺爱和迁就,不能滋长其骄傲情绪。
9、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教学以外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采取有效方式消除心理障碍。
10、早自习以辅导语文、英语、政治为主,其它各科辅导时间由教导处安排,辅导老师要按规定时间上下班辅导,保证辅导质量。
六、学生成绩考查及评定
考核是检查教与学的情况,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督促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要认真学习现代考试理论和考试大纲,研究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提高命题能力。学校统一组织的中期和期末考试(或质量检测)、阶段性检测以及随堂进行的平时测验均属于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1、凡是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考试或考查。考核形式包括笔试、口试,操作技能的检查等。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考查科目包括音乐、体育、美术、劳技、信息技术等。
2、考试分章节、单元检测、阶段性检测、期中和期末考试,每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命题,统一阅卷,教导处组织实施;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为年级过关考试,由县局统一命题(九年级由市局统一命题,县局组织实施),学校组织实施,作为考核教师的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章节、单元检测及阶段性检测由任课教师组织,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做好分析工作。考后半周内要评阅完试卷并及时评讲。
3、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激励学生学习和教师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改进的重要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考试前教师不得用任何方式向学生泄露或暗示考题。考试不得弄虚作假。
4、考试要有目的,考试命题要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主要依据,以本阶段学习的内容为知识范围,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知识,综合、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不出偏题、怪题,一般要求基础知识的题占70%;综合、归纳、分析等中等难度的试题占20%,考查创新能力的难度较大的试题占10%。平时考试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按规定单科及格率不得低于60% 。
5、全体教师都应按照教导处要求,认真做好复习、命题、打印、监考、阅卷、结分、统计、分析、讲评工作。学校规范期中评估和期末考试,交叉命题,集体阅卷,统一登分,严格考场纪律,任课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导处安排的监考表监考,不得随意调换,并在考场要按照监考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监考工作,严格遵守《监考守则》,严肃考风、考纪,杜绝作弊不良现象发生或由于监考教师缺乏责任心影响考试秩序的现象,禁止擅离试场,或在试场内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要保证考试期间的正常秩序,有监考安排的教师一般不能请假,没有监考安排的教师须正常到校工作。
6、严格按试题的“评分标准”评改试卷,认真做好阅卷、评分工作,不凭印象,不搞主观臆断,
不得因是本班的学生的考卷而放宽要求,也不得对别班的考卷有任何不公平的评分,对于统一考试的评卷要实行流水作业,要求实事求是、公正、公平评卷。做到扣分有理,给分有据。
7、教学质量分析是改进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任课教师对所任学科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每期不少于两次。教学质量分析应从定性的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三率”即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和“三条平均线”即班平均线、优生平均分数线(前10名)、差生平均分数线(后10名),是反映学生成绩的基本成绩的基本数据之一,教师在进行必要的数据统计以后,结合对所任班级的了解做出定性方面的描述。认真填好阅卷分析表和质量分析表,及时做好分析总结工作,并将试卷分析交教导处。
8、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每学期期中,各任科教师主持考核一次,平时教师自测3—5次,期末学校统一考试一次,学期考试成绩原则上按下列办法计算:进行期中考试的学科,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40%;未进行期中考试的学科,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并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进行等级评定。 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9、鼓励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各班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10、做好学生综合性评价工作,以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的基础发展目标为依据,全面反应学生的发展状况。
七、听课评课
1、学校行政人员每人每学期听课累计不少于15节,评课每学期累计不少于10节。教研组长、新分配教师每人每学期听课累计不少于20节,评课每学期累计不少于15节。其他教师每人每学期听课累计不少于10节,评课每学期累计不少于8节。
2、学校组织各科校内公开课,全体教师都必须参加,并要做好听课记录,及时组织评课。
3、听课教师课前要有准备工作,听课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课后要思考和整理,并提出优缺点。
4、 每次听课都必须事先与教师告知,并于预备铃前带凳子进入教室。
5、尊重他人劳动。在听课过程中,要关闭通讯工具,不与其他教师谈话,不做影响学生上课的事,更不能无故中途离开教室。
6、任何教师不得无故拒绝本校其他老师及相关领导随堂听课。
7、评课不必面面俱到,要有侧重点,评课可由以下几方面进行:
(1)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课程计划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联系社会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达到学科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和目的。
(2)教学过程是否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能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基础,培养能力,讲求效率,能否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融合、统一。贯彻始终。
(3)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先进性,创新性,教师是否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4)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5)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讲求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8、 每学期终了教师应将听课评课记录上交教导处存档。
八、校本教研
1、每学期初,教导处,各教研组必须根据学校工作意见和教学计划,订立学校学科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计划。
2、严格执行各组的教研计划,确保教研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教研活动须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研计内容和定主持召集人,并做好教研记录,参与者签名。
3、活动形式多样化,要把理论学习,实践活动,合作讨论与交流等形式紧密结合,精心组织,提
高活动的实效性。
4、在学校统一安排的时间内,各教研组每两周至少活动一次,每学期至少有八次集中研究,研究内容包括:
⑴研究教材教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本学科中的教学问题的讨论,交流个人的见解和经验; ⑵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改观摩课,活动推索教学规律,推动教学改革;
⑶学习讨论新课程标准及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措施;
⑷落实听课评课制度,按质按量完成听课评课任务;
⑸说课等活动;
⑹了解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组织知识竞赛活动,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
5、每位教师要认真参加教研组活动,不得缺席。教研活动期间不得闲谈,不能擅自外出。
6、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写一篇教改或教研论文。
九、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促进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方面。
1、教师均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本人爱好、特长,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语、数、外、理、化等学科还应有课外活动小组,发动有专长的教师组织和辅导各种科技活动小组,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要做到四落实:即计划落实、人员落实、内容落实、时间落实。
2、课外活动要按计划认真组织。保证活动时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富有吸引力,确保活动质量,力争出成果。
3、活动的内容要符合课程计划的要求,符合各年龄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中心,以培养兴趣、发展特长为重点。活动中以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主,要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小制作,小发明、撰写小论文等活动。举行各种形式的学科报告会、讲座、课外阅读、建立学科园地,办好橱窗(或黑板报)等第二课堂活动,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视野、培养兴趣。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参加一个课外兴趣小组的组织或指导工作。
4、课外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并做好活动记录,包括辅导内容、方法、效果等,注意积累资料,每次活动由教务处负责登记,期末将活动记录交教导处检查、存档。
5、学校鼓励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各类竞赛活动。对获奖的指导教师,学校将给予奖励。
十、教学总结
学期结束,各学科任课教师、各教研组及兴趣活动小组要认真进行工作总结。
1、每学期末教师在离校前必须交回个人教学工作总结,教研组工作及兴趣小组活动总结(第一学期末还必须交回个人述职报告)。
2、按时完成各种材料的汇集、保送工作。每学期应认真进行回顾总结,写成教学论文或教学心得体会,参加交流,直至在各级刊物上发表。
2017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2017-04-23 16:42 | #2楼
一、备课管理
1、开学初,各科任课教师要认真学习所教学科的新课标,通阅所任年级的全册教材并参阅《教学参考书》的“说明”部分,明确全册教材的重、难点及“双基”训练要点,结合学生实际,拟订学期教学计划。
2、分课时备课,按教参要求及教学计划,备足课时;按学生实际,用新的理念作指导,备好教法;按学科及单元特点,备好知识点,重难点;按教材内容,备好教学过程。
3、坚持教研组集体备课制。集体备课之前,每位教师都要围绕备课主题进行个人自备。主备教师认真备好所承担的课题,并写出初步的教案,备课组按规定时间进行集体备课,集中研讨。主备人说课,其他教师补充完善并提供修改意见,主备人做好发言记录
4、实施备课月查制,定期检查制和不定期抽查制。对备课不合格者,除教师例会通报批评外,还将由教导处、教科室根据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考评细则》,扣除适量的量化分。
5、备课书写要认真工整、美观、板书设计要合理。电子备课要适合学情,有教学反思.
二、上课管理
1、上课前,教师应作好充分的准备,杜绝迟到、早退的现
象,按学校要求提前2分钟候课,按时下课。
2、严格按课表上课,严禁教师占用其他学科及放鸭式教学。
3、上课时,坚持用普通话教学,教师不能抽烟或坐着讲课,衣着要整洁,手机要关机。
4、上课教师无权因种种原因把学生拒之门外。
5、实施组长以上干部轮流不定期查堂制,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作好记载。
6、实施领导随堂听课制度,领导深入第一线了解、研究、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主任以上的行政干部每周随堂听课不少于一节。
三、作业管理
1、要认真研究学生作业规律,切实加强作业布置的研究,坚决禁止靠大作业量来提高学生成绩的做法,要切实做到作业“三布置、三不布置“,即: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学生发现规律和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布置占用学生时间超过合理限度的作业。
2、要打破单一、枯燥的题海型的作业模式,重新构建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生乐意接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作业模式。
3、要根据学生生理特点,适当安排作业份量。课堂作业必须在课堂内完成,家庭作业:低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中年级
不超过半小时,高年级不超过60分钟。
4、学生作业要勤批细改。利用教师批阅、同学互批、抽查面批等方式认真督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及时记录作业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批改日期、符号等规范;有一定的发展性评价.
5、作业反馈要做到整体讲评和个别辅导相结合,作业集体讲评要有针对性,课余时间要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反馈指导
6、备课组按教科室具体工作要求完成检查;学校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抽查(签字盖章)
四、考试管理
1、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每学期期末考试按区教育局要求由教导处统一组织。
2、单元测验卷以区教研室的为准,对区教研室不安排的年级由学校教研室统一安排考试,教师不得私自订购其它测试卷。
3、备课组统一流水批改试卷,做好成绩统计和学情分析工作(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统计和分析成绩)
4、实施考绩奖罚制。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五、教研管理
1、科任老师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人为本。改变教学行为,使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
2、各科任教师必须有计划性、针对性的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研究如何更新自己的教法,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3、坚持“互听互评”及教研“开放”活动,不断培养教研骨干。
4、鼓励教师参加区级或区级以上级别的各项教学比赛活动。
5、学校将制定“优秀教师”、“学科带科人”评选方案,以鼓励教师向学者型方向发展。
六、代课管理
1、教师由于病、事假或公差需调课时同时向学校办公室、教务处提出申请,凡属教导处安排教师的代课,由教导处统一下发代课单。
2、教师请假或公出三天以内,自行调课,三天以上由教导处统一安排调课。
3、教师因校外偶发急事,或校内外突发急病,而不能履行请假手续者,教导外安排人代课(打电话请假亦可)。
4、凡因病治疗并经医院证明不能坚持上班者(三个月以内),教导处安排人代课。
5、凡法定产假、婚假、丧假者,教导处安排人代课。
6、旷工者除按有关规定予以罚款外,其代课金由旷工者支付。
七、考勤管理
1、学校教职工实行八小时坐班制。
2、教职工日常考勤分别由教务处记载。
3、请假需履行手续,未履行手续者,视旷工处理(特殊情况不能履物手续者除外)。
八、师培管理
1、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学科知识的自主学习。
2、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及学校需要,有计划安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专业培训,通过学习与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坚持任教循环制。在小循环或大循环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4、每学期安排“走出去,请进来”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借鉴经验,充实自己。
5、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竞赛活动。
6、分层次抓好教研活动。对不同资历的教师分别安排上考评课、研究课、模拟课、示范课等,在教研活动中培养骨干。
7、组织教师系统自学,支持、鼓励教师订教研杂志,让教师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教学理论水平。
九、学籍管理
1、建立学籍档案:
每学期,学籍管-理-员必须按上级要求将学籍档案进行电子
化规范管理。
2、新生入学管理:
(1) 凡户口在我校辖区,符合上级规定年龄, 除智力有严重缺陷或生活不能自理以外的儿童,均可报名入学。
(2) 新生招收前必须依户口摸底造册,并填写发放入学通知书,新生凭入学通知书到学校办理注册、缴费等手续。
(3) 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后,即取得学籍。教导处应在开学后迅速组织编造新生学籍卡片和分班名册,并进行电了学籍管理。
3、升、留级
(1)按上级文件精神,各年级除极其特殊情况需休学的个别学生外,其余学生一律升高一年级学习,杜绝留级生。
(2) 休学、复学
因严重疾病或其他原因请假达到两个月以上的学生,可准予休学(休学需出具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疾病证明、病历及医疗收费发票等材料)办理休学手续。复学时,主要根据学生成绩结合家长、班主任意见安排升留级。
(3) 转学
转出转入学生应完备手续。凡转入的学生,应先到教导处办理接收证,再到原校办理转学证,然后由教导处安排到班上课学习。对转出学生未在新校办理接收证的,我校教导处一律不办转出手续。
a) 流动人口子女就学
凡外地人口到学校辖区范围内务工,其子女就学,必须由家长先填写流动学生入学申请表,再由学校审查同意,最后经区教育局审批同意后,即可安排学生到班学习。
4“控辍保学”管理
① 认真执行防辍控流制度。
A、报告制度:每学期初,各班主任将未到校上课学生情况向教导处报告;
B、劝说回收制度:如发现学生流失,班主任有义务协助教导处登门做劝说回心工作,必要时可请流失生所在社区的干部出面做工作,劝其复学,以加大收回流失生的工作力度,并做好谈话记录。
C、审批制度:如有流失(辍学)生,教导处将流失生情况的书面村料(包括回收谈话记录)、辍学申报表,先交学校校长审查,再交教育局基教科。
②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放任、歧视后进生;二是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身体和智力的差别,做到因材施教;三是要多关心后进生和家庭有特殊困难的学生,使其热爱学校,安心学习。因老师的工作失误造成学生流失的,学校将严肃查处。
③学生有事有病一周以上,班主任要联系家长请假,并能以书面形式上报教导处备案。
【教学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_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汇编04-05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09-01
教研教学常规管理制度04-02
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01-25
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04-04
学校教学的常规管理制度04-09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0-27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0-10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