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开放式教学往往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 它倡导在开放的教育观念指导下,采用开放的教育时空,实施开放教学内容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角度的思维、自主探索去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和能力. 下面,本人就在实施开放式教学中的一些看法和做法,谈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开放式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1. 开放型问题的自主探索活动包括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变式训练、自我归纳小结等环节. 在活动中要特别鼓励表扬有独特思维和创新见解的学生,既树立人人能创新的意识,又能体验创造成功的喜悦,以朝着更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方向上前进.
2. 开放型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与实践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并已明确写进了课程标准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将所学得的知识用于解决现实世界的各种自然和社会问题. 开放型问题只有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更大的效能,才能更具有生命力. 这是因为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生活和实践,一旦脱离了现实生活和实践的需要,学生的创新之源就会枯竭.
3. 要使学生感到数学不是空中楼阁虚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威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只有这样才会从内心深处产生不竭的动力,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无穷潜力.
二、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把开放式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才能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 营造开放的教学氛围
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 课堂上需要教的许多内容是无法像事实知识那样物化在书本中,而是通过师生的思想、情感、言行来表现,通过师生交流、沟通来实现的. 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开放的教育观念,树立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大数学观;将课堂看作学生生命的一个历程,看作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部分,用心去营造一个宽松愉悦、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学会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去引导、参与学生的学习,使学习成为师生共同体验、共同进步的生命历程.
在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将数学知识回归到实际的生活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预先设置任何框框,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
如对于《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这节课的教学,记得我让学生画平行线时,有一名学
生是利用平行线的距离画的,这是我事先没想到的,因为这节课主要是利用角的关系画平行线,我并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让这名学生说出理由. 这名学生说他是受到了在操场和体育老师一起画跑道的启发. 我马上肯定了这一方法,并告诉学生在以后会进行论证.
2. 创设开放的教学时空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应用性,要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开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课堂中,赋予现行教材内容以新的活力.
如在学习几何《相似三角形》的单元教学前,我想:如何通过创造性的实验,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呢?为此,在本单元的第一节课上,我带去了下列物品:一把刻度尺,一只广口瓶,两根约30 cm同样长的木棒. 然后提出下列问题:老师已利用上述物品,比较精确地测出了广口瓶的内径长度,那么,你们知道测量的方法吗?这时,同学们陷入了深思. 要想知道其中的测量方法和依据,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探讨《相似三角形》这一单元知识. 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 提供开放的探索材料
在教学中,我注意给学生提供开放的探索材料,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发现问题,提倡解题思路的多、奇、活、新,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放的思维方式. 在练习的设计上努力做到条件开放、问题开放、方式开放、结论开放,使习题更有思考的价值,更能激活学生的主体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提供一些开放性的材料,设计一些问题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解法不唯一的习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得到发展. 在这种开放性的学习中,学生认识到了学习是自己的事,于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断有闪光的思维火花迸发,创新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4. 开展开放的合作方式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开放式教学,有效地拓宽了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空间,给学生们创造了更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另外,还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满足了每名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使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施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017-04-23 06:04 | #2楼
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打基础的重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努力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经过实践证明,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萌发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开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创新教育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而创新意识是一种崭新的、独特的思维意识。常表现为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大胆幻想,善于联想和想像。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从而获得创新成果。教学中,只有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才会更高,才能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环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
1.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合作的学生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大胆交流,敢于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贯彻“以情启情、以情启思”的原则,积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互相尊重、知情相融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有足够表现自我的机会,积极思考,敢于创新。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可先要求学生①画线,②沿线剪开,③拼成学过的图形。学生操作后分组讨论:这条线是一条什么线?为什么沿着高剪开?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相当于原平行四边形的什么?你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经过充分讨论,学生顺利地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种教学,使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并且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
1
2.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可使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自己提问题,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疑难问题去学习,更能活跃思维,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先让学生用÷、丢、÷、分别表现三张大小一样的长方形纸条的阴影部分,启发学生:。你们在表示阴影部分时发现了什么?。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就会很自然地提出。三个分数各不相同,但所表示的分数大小为什么一样呢?’学有余力的学生就会迫切想知道什么样的分数才会相等。这时学生就会在问题的驱动下,积极地思考,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拥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享有广阔的思维空间,不时进发出创新的火花。
3.发挥表扬激励的功能,使学生乐于创新。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激励性言语,便能促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在讨论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告诉其他同学,并且倾听意见,做到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言,对于正在讨论之中暂时不明确的问题,不宜太早给予挑明,特别是对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要多给他们提供发言的机会,对他们提出的不成熟或错误的意见不能压制,不能讥讽,对他们提出有创新的、有价值的问题,要及时鼓励、表扬,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欲望更加强烈。如学生学习简便运算后,有这样一道题。‘197+198+199+200+201+202+203”,要求学生用简便方法解答时,全班学生都争着回答,我让一位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学生回答,他刚说了个头:“(197+203)÷2。,其他学生就立即哄笑起来。我冷静地制止了大家,然后鼓励这位学生把他的想法说完。不一会,一种极有创造性的思路呈现在大家面前:“(197+203)÷2×7,即(前项+未项)÷2×项数=和。”我当即带头鼓掌,并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同时我趁热打铁:“创新,绝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但机遇总是偏爱那些善于动脑的人,今天你给我们做了榜样。”接着我又要求学生仔细 2
观察这些数的特点,找出更简便的方法,结果又有学生说出。200×7=1400,即中间项×项数=和”的解法。借
此我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几个连续自然数和的简便方法。
二、开放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创造性思维是一项复杂而抽象的思维活动。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学生探求解决矛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使其处于积极求知、跃跃欲试的状态中,以较强的好奇心和饱满的学习热情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1.引导联想,诱发创新思维。
联想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调动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开阔学生思路,诱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通过学生割补,把原来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把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长方形的长、宽比较,促使学生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知识解决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这种方法,可以类推到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中,由于重视了学生联想的内化过程,可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质疑能力指善于发展问题、善于提问题的能力。“学贵有疑”,小学生学数学,往往满足于“知其然”而不追求“知其所以然”。因此,培养并开发小学生的创造潜能,就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勤于分析,善于思考,不断提高观察力,要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再适当组织讨论,促使信息渠道畅通,活跃课堂气氛,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自由探讨和热烈竞争的氛围,这样,学生往往会进发出一些新观念、新思路。如在教。‘平均分”一课,有位教师有意识地采用讨论、动手做等授课方式,当出示。‘发苹果”这一课题时,学生的积极性较高,教
师问:。大家想一想,小明怎样把3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客人?。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把每个苹果切两刀。。有的说:。把每个苹果切三刀。”通过演示,答案都是正确的。这时,有位同学说:。我有个好办法,把3个苹果榨成汁,分给4个客人。。因为这样易分,也令人信服。这样的意见,不仅有新意,有价值,而且不惟书、不惟上,敢于问疑。教学实践表明,凡是能撞击学生思维火花的地方,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其提供闪光的机会,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三、开放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1.重视教材中的开放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开放题是一种极有教学价值的题型,在开放题的基础上进行开放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教材中配置的开放题或适当地安排一些开放题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2.加强数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特点,要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要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去,使学生初步具备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如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可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从4月1日开始,小明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们约定等同时休息时才能一起去玩,请帮助计算一下,他们什么时候同时休息呢?”这样引入,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可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和畏惧心理,激发其学习热情,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
【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相关文章:
在开放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9-2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5-26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反思06-27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0-17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07-31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04-03
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01-12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5-15
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4-25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合集)07-20